数学的遗憾

楚人天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数学只研究量的问题,不研究质的问题,这就是数学的最大遗憾。 宇宙中,为什么太阳的质量是1.899乘10的30方次吨、地球的质量是5.976乘10的21方次吨、月球的质量是7.350乘10的19方次吨。为什么人的体温超过37度(摄氏)就发高烧得病。为什么一天定为24小时、1小时定为60分钟、1分钟定为60秒钟,1年定为12个月,1月定为30天。为什么数学几何的坐标系定为3个轴系。为什么奥林匹克比赛划分100米、200米、400米、1500米、3000米径赛。为什么人每天吃3顿饭。为什么小孩6岁上小学、规定初高中各为3年。等等。上述数字都是界定物质或事物的质量问题,但都不在数学研究范围之内,这是为什么?这不是数学对大自然和社会研究的大缺失和大遗憾吗? 老子数学提出三生万物,他以3作为界定大自然和社会的质量界限。例如三角形、三棱柱、三颜色、三轴坐标系等,以数3界定其质的界限。孔子数学提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以10年为人生阶梯划分人的变化,以70年作为人生顶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以战争初期、持久战和最后决战的三个阶段,描述抗日战争胜利之兵法;他的三个世界的划分,界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质的作为。 所以说,中华文明对数学的质研究,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伟大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