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有可能的,但是前提是要被录取。但是如果要求减免的话又会影响录取概率,所以就是个catch 22. 所有私校都是sliding scale。但是怎么scale的不得而知。 现在我只看到其中一个私校有个example, 就是收入25万,两娃都上私立,供一个1.5m的房子,那么学费可以从37k减免到11k。 这么看我们的收入有可能也可以被减免一部分的。 公用马甲21 发表于 2021-10-02 01:25
回复 1楼的帖子 我们家收入是你们好几倍。中部大农村,也没选择送私校。小孩都是靠自己的,没听说靠家长能走的远的。 我们自己小学都是上的最差的学校。每一步都要让小孩看到自己进步的潜力才行,而不是早早的去拿第一。就我小学时候学的顶尖的学生,后来没一个学得好的 初中拔尖的,高中没一个能保持拔尖。着什么急呢。 人生每一步都要洗牌,特别是美国,遍地都是机会和陷阱,见过好几个哈佛本科的后来混得一塌糊涂。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怎样在每一个阶段通过自己努力进步,这样才走的更长远。 3906 发表于 2021-10-02 06:55
中部大农村还是楼主收入好几倍?这是中部哪个大农村收入能这么高啊。楼主家自己开公司吗?好几倍,那就至少3倍。家庭收入百万以上了。华人果然藏龙卧虎。我贫限想🤔 dragonfire 发表于 2021-10-02 07:14
看小孩吧 有的小孩需要peer pressure越挫越勇力争上游 有的小孩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去了竞争激烈的地方反而可能平庸了 他们适合上不同的学校 whwings 发表于 2021-10-02 07:16
送的远不在乎。主要是学校普遍都太差。大部分在2-4分间徘徊, 5分都少见。 我家旁边的是1分(虽然不一定会抽到吧) 你们都没有见过1分的学校吧。。。 看到7分的简直惊为天人! 买房时候孩子还小,另外既然是抽签,感觉买到哪里都不保险,所以就交通优先了。城里是最优选择。 公用马甲21 发表于 2021-10-01 23:50
当然不只百万了。副业买卖赚的。 不过我不会那样投资小孩教育。从来没见过走的长远的是靠父母小时候特别是小学的时候钱能推出来的。 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每一步都应该留有一些潜力。要不然后面不能保持,心理上会不平衡。 不要说是一个小学,上了哈佛又如何呢。认识好几哈佛的经不起挫折(其中一个一路私立上来的),认识到自己也是普通人后,后来一辈子都毁掉了。我指的毁掉是不能找到正常工作,建立正常的家庭。我不是说不要争取上哈佛,我说的是如果正常努力上不了,需要靠多花时间上私立才能,那最好不要上。因为不可能一辈子比别人多花时间,最后还是会发现比不过别人。 3906 发表于 2021-10-02 07:26
比比比,有啥好比的。。。。一句话暴露中心思想 人就算是做个普通人,或者普通人也做不到,也未必就是父母的责任。就好比你说的,你父母送你去最差的学校,你最后发展的不错。你说的故事里面,孩子一路去的最好的学校,进了哈佛,最后生活不好。按照你的逻辑,不都说明一个道理,孩子以后发展如何,和父母送啥学校,就没关系。 SalinaMing 发表于 2021-10-02 08:40
"不都说明一个道理,孩子以后发展如何,和父母送啥学校,就没关系" 对,这就是我想说的。要不你实例数据反驳一下。 再说送私利无非就是为了比一般小孩发展的好么。如果不是为了比,难道就是纯为了把钱花掉?我说的只是送私立或者靠推,达不到想要的目的。我小学第一名,当时也是家里都搞教育的,推到了市重点中学,又推到了北青,当然越往后成绩略差。特别巧,现在也在我们county工作,他就是不到六万块钱的一般技术员工。也特别巧,他跟我是一个专业。你可以说钱不是一切,但是他这个情况,钱也代表了社会地位和对社会的贡献。要说比,我觉得我根本不用跟他比,因为我小学时就知道我是靠自己的,他是靠的父母。 他现在又在全力推下一代,拼命搞早教补习班那些。我们家继续让小孩自由发展。他小孩肯定比我小孩学的好得多。但是他推的真正结果如何,要等20,30年之后才知道。 3906 发表于 2021-10-02 08:52
差的学校才容易拔尖,鸡头凤尾嘛。牙医跟我说他家三个小孩送私校,成绩中游,比不上他们在公校的cousin,但私校实际掌握的知识更多。 另外我小学时顶尖的同学,后面一路是顶尖的。中间的会重新洗牌,但前几名是智商碾压,没得洗,小学第一名现在大藤发考题。不过钱赚的不多,她老公也是藤校发考题,小孩是上不起私校的。学习好跟赚钱倒没有什么关系。 chikorita 发表于 2021-10-02 10:18
你既然知道人生要洗牌几次,那你咋知道你那个第一的同学不会洗着洗着又洗到你前面去了呢 Peppapig123 发表于 2021-10-02 10:22
我建议要么搬家,要么私校。分数太低的学校通常学风不行。大部分孩子都不学习,你娃很难有学习动力。他们都会互相参照比较的。当然如果在中西部竞争不激烈的地方,以后升学大环境如此,那你放娃在公校也无所谓。但你在旧金山,升学压力也不小。估计也做不到放养。 iat 发表于 2021-10-02 10:15
家庭收入几百万 娃不但不上私校还送最差的公校 真是版上的一股清流 Suess123 发表于 2021-10-02 10:33
看了Update的情况,LZ即使不去私立,也要换一个好学区上公立。如果私立能解决你的问题,还是值得试试的,大不了过几年觉得不适合再搬去好学区公立。 另外不要惦记着在差校拔尖。那些想故意去差校拔尖的是对孩子多没信心啊?差校差的不只是学习。或者说差校的问题里最不严重的就是学习差了。沾上别的问题,要后悔一辈子。 baomama 发表于 2021-10-02 10:56
回复 1楼公用马甲21的帖子 觉得不太够。我们家收入是你们的两倍多。房贷很少。两娃私校,加课外班,一年所有开销需要28万。我们家非常moderate的生活。而且还是小学。中学私校更贵。我觉得要33万。你除非资产增值很牢靠,工资可以随便花,或者日常用度很节省,或者课外班很便宜。否则基本月光。 physicaltherapy 发表于 2021-10-02 11:03
这么说好了,我周边亲戚家娃们一路私校的不少,目前都高中毕业了,有找到大厂工作的,也有破烂大学还没有毕业,还有大学辍学在家的,你说他们以后会混的不好?不会,因为他们的父母都非常有钱,辍学在家的就天天超市打打工,父母家底🈶️几十个million. 他根本不用奋斗,就比大部分都起点高了,这不是上私立学校带来的。那个去大厂的娃,他爸爸私募基金大佬,大厂也不是他的最终目标。anyway, 我觉得华人把私立看的太重了,如果有钱那就无所谓,要是没什么钱,我觉得没必要。你的娃一出生就跟那些娃不是一个起跑线,最终也不会因为私立而成功跑赢。wudiyuyu 发表于 2021-10-02 12:05
你这个generalize的太严重,上私校当然不能保证成功,要是能的话也不止一年几万块了。 charyyu 发表于 2021-10-02 12:22
就算不卖股票 30万税后21万 现有开销一年12*12=144 就算15万 还剩6万。 这显然负担得起3万7的学费吧? 别忘了还有10万的股票没卖。 julie2020 发表于 2021-10-01 14:51
根据我周边的数据,成功率非常低。当然也不准确,但是有一定代表性。在我看来,这个投资还不如去买点房买点股票,以后给娃买房用,他以后成家立业的压力也小一点。如果父母对投资私校没有什么回报期待的,那就让娃去私校。实话说,这个投资也不小了,俩娃一路私校至少两百万吧,你没有期待也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吧,自己衡量吧 wudiyuyu 发表于 2021-10-02 12:34
这收入不送私校。这思维模式和格局就不用想阶级上升了。 Icd 发表于 2021-10-02 12:41
这个值不值到底是怎么得来的结论?有没有家里两个孩子有送私校+好的公校来对比一下的。比起最后的结果、成绩、大学录取,我觉得在这个多年的过程中,孩子受到的熏陶和培养过程是更重要的。如果只是追求最终的去处,那确实送去一个好点的公校,把钱存着,性价比更好吧taizimm 发表于 2021-10-02 12:58
不考虑值不值的问题,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 主要是不知道私校除了学费,另外隐形的收费有哪些,大概多少? 所以希望家里娃在私校的可以来说一下。 家庭收入40万左右,base 30万,股票10万吧。 房贷+地税+保险+水电,一个月6000。 两个娃,小的那个daycare 一个月2000。大的公校还是私校待定。 然后车贷手机乱七八糟的固定开销算一个月1000. 吃饭穿衣杂费一个月3000. 这样除去大娃的学费,一个月固定开支就是12k。 剩下的钱给大娃,想算算够不够供私校的。 私校学费不同学校不一样,不过平均在37000左右。 除了这个学费,是不是还要加上after school的钱? 还是说afterschool已经包了,只有自己出去上别的课外班才要再花钱? 另外还有哪些我没考虑到的花费? 大家觉得这个收入供一个私校会不会太撑?谢谢! ------------------------------ update一下: 再来加一点信息,估计大家都要倒戈了吧哈哈。 之前没讲就是因为想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不想其他, 然后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决定。 经济方面,看了大家的建议,和我之前想的一样,就是付得起,但是不轻松, 付完以后除了放点401k估计就没什么余钱了,以后报个课外班啊旅游啊什么的都要精打细算的了。 (两个同时不考虑,现在肯定出不起的。但是小的还有好几年,等过几年涨的工资应该够cover学费,但是依然还是紧巴巴的状态,所以和现在情况基本一样) 好了现在来讲另外一面。 为什么会考虑私校?因为公校实在太烂,声誉和口碑烂到我这么佛系的妈妈都有点心慌了。 我看回复里的mm说自己将就了一下去了8分9分的公校也很开心, 哈哈我要是有这样的选择根本毫不犹豫就是公校了。因为我的底线是5分。。。 lz在公校臭名昭著万人喊打还不分学区要抽签的湾区某城市。。。 (当然我快速做了点研究其实也没有那么差,比私校是不足,但是也有几个还算过得去的公校,就是不确定能不能抽上) 我倒是不担心娃的成绩什么的,主要是真的不知道这么小的年纪下学校环境对娃的影响到底有多重要。 我娃个性非常外向,去哪里都可以交到很多朋友那种,小朋友都很喜欢和他玩。 但是同时也非常喜欢老师的attention,在乎老师或者外人对他的看法。 这样的性格,适合私校吗? 公用马甲21 发表于 2021-10-01 14:28
私校不等同于阶级上升,单纯想靠私校来实现阶级上升,还不如做父母的先好好奋斗来个阶级上升来的容易 wudiyuyu 发表于 2021-10-02 12:52
回复 1楼公用马甲21的帖子 我家几个娃全上的私校,一开始我也嘀咕这个费用,但是特别是疫情期间的对比,感觉上私校是最值得的投资,娃好些可以是一辈子的习惯,需要学校和家长一起努力。 我家住的地方就是公立10分的小学和中学,公立学校往往没有什么作业和考试(不是说特别要推什么),这样你基本得不到学校的反馈,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小孩的问题。 pingpingpang 发表于 2021-10-02 12:53
不是码工没法wfh呀,南加没什么我们行业的工作机会。所以搬不了。 公用马甲21 发表于 2021-10-02 01:02
送娃上私校不就是对娃的投资吗? Icd 发表于 2021-10-02 13:15
这收入去湾区私校就好比杉菜 snowtone 发表于 2021-10-02 11:34
我身边的朋友,但凡一个娃的,如果想送私校,都不怎么犹豫就送了。有些K就送了,有些到初中送。高中好私校不容易进,所以尽早占个坑。 俩娃或以上的,大娃在公校,小娃送私校的比较多。一般大娃比较自推,小娃可能稍微散漫一点。另外跟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也有关系,大娃小时候家庭收入相对低,等小娃上学了,夫妻俩职业发展比较顺利的,经济上也上了一个台阶,🈶️能力送了。 俩娃都送私校一般是要考虑考虑再行动的。毕竟费用double,不是一笔小开销。 taojunmm 发表于 2021-10-02 13:27
我觉得家长的peer pressure太大,没发和人家后院停着直升机,一放假就欧洲游的一起玩。 philgood 发表于 2021-10-02 15:09
跟我想的一样。我就一个娃,收入比楼主高,上私立没有压力。但家门口好私立圈子太小,而且几乎没有亚裔。二流的私立没必要上。顶尖的亚裔多的私校太远,娃小学阶段不值得舍近求远。就上了家门口亚裔比例合适的9分大公立,社交圈子大,大人、孩子都开心。 爱吃烤鱼片 发表于 2021-10-01 17:38
回复 182楼fitfitfit的帖子 其实大人一个道理,大部分人都是天资和自制力有限,随着好的环境,有好的peer好的灌输系统好的监督机制,多半至少做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在标准方差之外的,要么特别好要么特别差的那部分,那就是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或者是狗屎在哪也香不了 bigbigstar 发表于 2021-10-02 18:34
你这同学过几年变成大藤faculty, 你这贴还得重写。何必呢? hemonc 发表于 2021-10-02 23:59
我女儿送了平民私立,初中转回公立,儿子从小上公立 我的感觉是和人有关系,人占90%的决定因素,公立or私立只有10%的区别。我姑娘在私立是一路拔尖那种学生,我儿子从dc就是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然后公立基本啥都不学,我们也没推他额外的学习,但是到了2年级发现小孩就成熟好多,说话做事突然就好稳重得体了,自己就挺有数了,会自己找各种书看,一看就好久,喜欢看历史类的视频,还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比同年龄段,我不觉得两娃有什么明显区别,虽然起点是儿子低很多 我觉得学校《 家庭〈《〈 人本身的基因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10-02 18:27
其实我觉得接触社会不同阶层和职业背景的家庭,对于完善世界观是很好的经历,人不能活在玻璃盒子里,外面虽然会有各种病毒和细菌,也有危险,但如果父母保护的太好了,反而无法形成免疫力 我就觉得目前他们呆的学校学生背景同质化太严重,是个问题,不过我不愿意在小孩身上投资太多钱,所以不打算送私校了,有些小众私校有不少不同背景的家庭,而不是全码农。以后找其他机会增加社会认知度吧,比如gap year一年去游历也很好。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10-02 21:30
你说的完全有可能。他们几代之内推出来一个爱因斯坦也有可能。但这两点的概率不比其他普通人高。 只是人生苦短,谁都不知道是否有明天。真正能在精神层级上留下一笔的很少很少,跟中大奖差不多。现实是今天没有吃到山珍海味,没有豪车豪宅,没有新体验,今天就一去不复返了。 总指望用这一代的牺牲换下一代幸福,意义究竟何在呢?就是个死循环。他这个情况,至少已经是中年和老年的两代,都没能脱离贫穷+低级人才的这么一个层次,几代人没过上decent的生活。 3906 发表于 2021-10-03 07:17
自食其力,就已经是decent的life 从你发言的角度,也没看出来你有多么decent的观点啊。 SalinaMing 发表于 2021-10-04 11:28
所以湾区的贫困线还是有点道理的。
我娃学校差不多这个比例。不过烙印比较多,东亚估计10%
总有便宜一点的私校吧……老二去同一个学校有折扣?不去daycare可以看看差价。2k*12=24k 比37k少13k。要是有折扣可以供2个上一个学校。一个性别还可以捡老大的东西,校服之类的
我们家收入是你们好几倍。中部大农村,也没选择送私校。小孩都是靠自己的,没听说靠家长能走的远的。
我们自己小学都是上的最差的学校。每一步都要让小孩看到自己进步的潜力才行,而不是早早的去拿第一。就我小学时候学的顶尖的学生,后来没一个学得好的 初中拔尖的,高中没一个能保持拔尖。着什么急呢。
人生每一步都要洗牌,特别是美国,遍地都是机会和陷阱,见过好几个哈佛本科的后来混得一塌糊涂。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怎样在每一个阶段通过自己努力进步,这样才走的更长远。
中部大农村还是楼主收入好几倍?这是中部哪个大农村收入能这么高啊。楼主家自己开公司吗?好几倍,那就至少3倍。家庭收入百万以上了。华人果然藏龙卧虎。我贫限想🤔
当然不只百万了。副业买卖赚的。
不过我不会那样投资小孩教育。从来没见过走的长远的是靠父母小时候特别是小学的时候钱能推出来的。
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每一步都应该留有一些潜力。要不然后面不能保持,心理上会不平衡。
不要说是一个小学,上了哈佛又如何呢。认识好几哈佛的经不起挫折(其中一个一路私立上来的),认识到自己也是普通人后,后来一辈子都毁掉了。我指的毁掉是不能找到正常工作,建立正常的家庭。我不是说不要争取上哈佛,我说的是如果正常努力上不了,需要靠多花时间上私立才能,那最好不要上。因为不可能一辈子比别人多花时间,最后还是会发现比不过别人。
大实话, 楼主小孩外向说不定公校挺合适
我曾经在一分的小学做过志愿者。孩子们90%是黑人,也见过开宝马跑车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可能因为是小学所以孩子们都挺乖的。孩子还小,也不需要担心drug,帮派之类的问题。小学4年级还在教两位数的加减。可能进度比较慢。我也不知道10分的小学什么样。但是1分的小学没有我之前以为的那么差。
你现在算的开销里面大娃好像完全没有课外班,这一项需要1千左右吧?这个好像算少了
比比比,有啥好比的。。。。一句话暴露中心思想
人就算是做个普通人,或者普通人也做不到,也未必就是父母的责任。就好比你说的,你父母送你去最差的学校,你最后发展的不错。你说的故事里面,孩子一路去的最好的学校,进了哈佛,最后生活不好。按照你的逻辑,不都说明一个道理,孩子以后发展如何,和父母送啥学校,就没关系。
"不都说明一个道理,孩子以后发展如何,和父母送啥学校,就没关系"
对,这就是我想说的。要不你实例数据反驳一下。
再说送私利无非就是为了比一般小孩发展的好么。如果不是为了比,难道就是纯为了把钱花掉?我说的只是送私立或者靠推,达不到想要的目的。我小学第一名,当时也是家里都搞教育的,推到了市重点中学,又推到了北青,当然越往后成绩略差。特别巧,现在也在我们county工作,他就是不到六万块钱的一般技术员工。也特别巧,他跟我是一个专业。你可以说钱不是一切,但是他这个情况,钱也代表了社会地位和对社会的贡献。要说比,我觉得我根本不用跟他比,因为我小学时就知道我是靠自己的,他是靠的父母。
他现在又在全力推下一代,拼命搞早教补习班那些。我们家继续让小孩自由发展。他小孩肯定比我小孩学的好得多。但是他推的真正结果如何,要等20,30年之后才知道。
请问楼主住的地方有好的学区房吗?为什么不考虑搬到好的学区房?
处处透着不对劲可竟然无从下手反驳,只好挣个工分走人。
差的学校才容易拔尖,鸡头凤尾嘛。牙医跟我说他家三个小孩送私校,成绩中游,比不上他们在公校的cousin,但私校实际掌握的知识更多。
另外我小学时顶尖的同学,后面一路是顶尖的。中间的会重新洗牌,但前几名是智商碾压,没得洗,小学第一名现在大藤发考题。不过钱赚的不多,她老公也是藤校发考题,小孩是上不起私校的。学习好跟赚钱倒没有什么关系。
你们应该是重点小学,普通小学的前几名不需要智商碾压。
你既然知道人生要洗牌几次,那你咋知道你那个第一的同学不会洗着洗着又洗到你前面去了呢
那完全有可能啊,而且可能性不小,他是智商碾压的么。但是并不能反驳我的论点就是小学送私立没帮助,而且恰恰证明了我的论点。连中年以后都要洗牌,对不对
家庭收入几百万 娃不但不上私校还送最差的公校 真是版上的一股清流
像我们村,根本没有私校,全村只有一所高中。最好的学校也就7分,小学三年级以下没有作业没有考试。
还有家庭收入超过40万房贷都付清的,也是清流,都是个人选择
另外不要惦记着在差校拔尖。那些想故意去差校拔尖的是对孩子多没信心啊?差校差的不只是学习。或者说差校的问题里最不严重的就是学习差了。沾上别的问题,要后悔一辈子。
觉得不太够。我们家收入是你们的两倍多。房贷很少。两娃私校,加课外班,一年所有开销需要28万。我们家非常moderate的生活。而且还是小学。中学私校更贵。我觉得要33万。你除非资产增值很牢靠,工资可以随便花,或者日常用度很节省,或者课外班很便宜。否则基本月光。
这算法是没有课外班的,课外班花销大概2/3-1/2学费那么贵
是的,绝大部分人去了差校一样拔不了尖
28万差不多,我家一个私立一个dc,私立比楼主家贵两万,dc也比楼主家私立贵点,一年差不多三十万
so ture。华人大妈总觉得去了私立就和人家一个起跑线或者至少不输在起跑线了。其实这么折腾半天,最后大概率就是小孩脑子机灵点死拼推,再过二十年和国内内卷出来的蛊王在一个格子间干活。
你这个generalize的太严重,上私校当然不能保证成功,要是能的话也不止一年几万块了。
根据我周边的数据,成功率非常低。当然也不准确,但是有一定代表性。在我看来,这个投资还不如去买点房买点股票,以后给娃买房用,他以后成家立业的压力也小一点。如果父母对投资私校没有什么回报期待的,那就让娃去私校。实话说,这个投资也不小了,俩娃一路私校至少两百万吧,你没有期待也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吧,自己衡量吧
这是砸锅卖铁送孩子去私校。智商税不菲。
个人选择。一个朋友中型企业年revenue billion级的c level,公开的工资就是好几个m,两个娃都一路公立。部门里一个一年二十万挤小破房子的,倒是送了私立。很难想象这一对下一代能翻盘
私校不等同于阶级上升,单纯想靠私校来实现阶级上升,还不如做父母的先好好奋斗来个阶级上升来的容易
我家几个娃全上的私校,一开始我也嘀咕这个费用,但是特别是疫情期间的对比,感觉上私校是最值得的投资,娃好些可以是一辈子的习惯,需要学校和家长一起努力。
我家住的地方就是公立10分的小学和中学,公立学校往往没有什么作业和考试(不是说特别要推什么),这样你基本得不到学校的反馈,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小孩的问题。
除了最终去处,没有其他更好的评价标准吧
30万怎么可能税后21?贫困线上如果只有30%的税那是要笑醒的。
我这里看过去,就是能不能帮娃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所以学校的反馈非常的重要(公立基本没有考试和作业,所以基本没有),至于将来能不能成功就看造化了
如果是疫情后买的房,一个月这个6000已经不错了。现在弯曲好点的学区都是1个半米,贷款加地税,基本上就是6000,如果还有hoa,保险,水电垃圾网络这些utility,还需要500.
能过但不富裕。换成我可能考虑抽不上好学校就换个房?私校的钱存起来回头大了每人给凑个首付也能早上车
送娃上私校不就是对娃的投资吗?
9分以下不可接受。。。
能具体说说什么习惯是公校学不到的么? 我们公校还作业考试挺多的,每天都有。一不完成老师就会找家长。
如果不是马公的话,我觉得你还是慎重一点,硬工升职加薪没有那么快,这个收入送孩子去私校,你自己的生活质量要一直这样也很痛苦
以前还在湾区时,有朋友为了所谓学区费尽力气搬到pa也是一样,结果一个学期都没上完就送孩子去了私立
一般普通娃感觉是不可能在这样的公校系统能self motivated and stand out,家长的焦虑真是无穷无尽
三十万税后有十七八万还差不多了。。。怎么可能有二十一万。。。
回到主题,lz抽到学校不好的话,还是建议送私立,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
投资也讲究鸡蛋不能放倒同一个篮子里。。要是钱多拿出几万投娃,也无所谓。401k都存不满all in去投娃,万一娃是个垃圾股,心态早晚得崩
这话说的,湾区私校多了,s,c 这样的就别说了,大家基本都是杉菜,basis 和haker也很多杉菜。
我身边朋友同事也是,一个小孩的上私校的非常多。
私校非小学进去的本身就很不容易了,如果还要申请奖学金,那要是杰出人才了。所以能从小送还是抓紧怂。
倒不至于这么壕,但是多少有些peer pressure。 比如春假回来班里同学去夏威夷玩,娃回家也会嚷嚷要去夏威夷,还有课外班有个挑头的要凑几个人一起请私教教个游泳网球高尔夫啥的,你去还是不去。春假那种旺季,四个人一趟下来大几千,私教一节四五十,一年两千。这些可有可无的,如果没算在budget里,到时候就比较尴尬了
你们这个收入送私校没问题的, 不要觉得压力大。
re 我当初也考虑到社交和diversity的问题,最后送了公校。 到了初中再看吧。
我女儿送了平民私立,初中转回公立,儿子从小上公立
我的感觉是和人有关系,人占90%的决定因素,公立or私立只有10%的区别。我姑娘在私立是一路拔尖那种学生,我儿子从dc就是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然后公立基本啥都不学,我们也没推他额外的学习,但是到了2年级发现小孩就成熟好多,说话做事突然就好稳重得体了,自己就挺有数了,会自己找各种书看,一看就好久,喜欢看历史类的视频,还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比同年龄段,我不觉得两娃有什么明显区别,虽然起点是儿子低很多
我觉得学校《 家庭〈《〈 人本身的基因
其实大人一个道理,大部分人都是天资和自制力有限,随着好的环境,有好的peer好的灌输系统好的监督机制,多半至少做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在标准方差之外的,要么特别好要么特别差的那部分,那就是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或者是狗屎在哪也香不了
其实我觉得接触社会不同阶层和职业背景的家庭,对于完善世界观是很好的经历,人不能活在玻璃盒子里,外面虽然会有各种病毒和细菌,也有危险,但如果父母保护的太好了,反而无法形成免疫力
我就觉得目前他们呆的学校学生背景同质化太严重,是个问题,不过我不愿意在小孩身上投资太多钱,所以不打算送私校了,有些小众私校有不少不同背景的家庭,而不是全码农。以后找其他机会增加社会认知度吧,比如gap year一年去游历也很好。
你这同学过几年变成大藤faculty, 你这贴还得重写。何必呢?
你说的完全有可能。他们几代之内推出来一个爱因斯坦也有可能。但这两点的概率不比其他普通人高。
只是人生苦短,谁都不知道是否有明天。真正能在精神层级上留下一笔的很少很少,跟中大奖差不多。现实是今天没有吃到山珍海味,没有豪车豪宅,没有新体验,今天就一去不复返了。
总指望用这一代的牺牲换下一代幸福,意义究竟何在呢?就是个死循环。他这个情况,至少已经是中年和老年的两代,都没能脱离贫穷+低级人才的这么一个层次,几代人没过上decent的生活。
30万税后怎么能拿得到21万?差远了
我觉得其实是完全没有可能比较得。
不同得孩子,本身就无法比较了。
我们不可能看到同一个孩子,走过私立和公立的过程,来进行无差别的比较,得出一个公立更好还是私立更好的结论的。去了私立的怎么都会心理上偏向私立多一点,不然那么多钱难道水漂了吗?去了公立的,只要孩子没有啥太大的问题,也会觉得公立就挺好。我周围的例子也是公立私立都有非常出色的孩子,也有出问题的孩子。比例上似乎也无法说明啥,毕竟,pool太小了。
从父母角度,反正送自己觉得合适的,能够负担的,就得了。
我一个朋友的LG,ABC,就说,私立是温室,一个花钱营造出来的假的和外面世界脱节的世界。但是他家还是送孩子去的私立,哈哈哈。
自食其力,就已经是decent的life
从你发言的角度,也没看出来你有多么decent的观点啊。
所以我信命 🤣 结论就是,顺其自然吧
确实不怎么decent,拿收入论人生价值。这就是我喜欢huaren的原因,不禁暴露别人的丑恶,也暴露自己内心的丑恶。
我自己家的例子 我家小孩小学不得不送私立,因为小孩的时间跟我的工作走——实在没有办法接送 于是就找到我在的大学旁边的小的教会私立 个人感觉很适应我的小孩,不过现在只是K,不知道其它 (1)对于数学方面,老师根据小孩的情况,每周给他的练习做了调整 所以导致小孩对练习计算,有了无穷激情,估计是为了show老师 下周,老师给他做word problem。我跟老师说,可能他看不懂题目,需要人读了,才懂题,不知道老师会怎样操作。
(2)阅读方面,我因为从不对小孩说英语,所以小孩的英语都是学校学的。我很担心这一块,另一方面我发现小孩会读的词,并不能拼写正常。学校老师测试出来,并没有发现他在K的认知后面, 但每周会给小孩一些额外的阅读,书写,画画表达——因为我发现老师布置的,小孩有激情完成
(3)社会活动方面:这方面,我家小孩有些滞后,他不太喜欢懂得怎么跟大家一起玩。 学校有一个老师专门负责这方面的,每周一次,让他变得更社会,合群一些。 这一方面,也是我喜欢小学校的原因,因为家长每天在门口等小孩,都熟悉了, 然后大家彼此之间都相互照顾。
从academic和social的角度来说,我还是挺满意现在的学校, 不过上玩小学,小孩子可以单独在家了,我家估计会转家住址所在的公立。 这个教会学校只有PreK-G8, 我担心小孩Grade6的时候想上algebra没办法。 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去公立,这样子初中可以选高中的数学。
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说的,看看周围世界吧。 回到公立,也挺好。 小学没办法,跟我的时间,这个学校最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