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过去了,“9·11”对美国乃至全球机场的影响从未消逝

t
tadyo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20年前,美国的机场内有安全检查,但不会侵扰到乘客;没有延长的检查站,乘客和家人可以一起走到登机口,将告别拥抱推迟到最后一刻……当4架被劫持的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大楼、五角大楼和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块空地时,一切都变了。
图为肯尼迪国际机场。(图片来源:肯尼迪国际机场官网)
美联社报道,在美国本土发生的那起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导致世界各地机场的安全措施不断增加,有时甚至充满紧张气氛,目的是防止那可怕的一天重演。那场灾难重塑了航空业的安保机制。对乘客们来说,航空旅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张。
袭击发生两个月后,总统小布什签署了立法,成立了运输安全管理局(TSA),这支由联邦机场安检人员组成的队伍取代了航空公司之前雇佣处理安全问题的私营公司。新立法要求对所有检查过的行李再次进行检查,加固驾驶舱门,并让更多的联邦航空执法人员一同乘机。
再也没有发生同样的袭击。但从那天起,航空旅行的体验永远改变了。
新的威胁让安保措施不断升级,旅行者被要求脱下腰带,还被要求从包中取出一些物品进行扫描。2001年“理查德·里德(Richard Reid)在一架从巴黎飞往迈阿密的航班上试图引爆他鞋里的炸弹后,人们开始被要求脱鞋安检。
每一项新的要求似乎都延长了检查站的线路,迫使乘客提前到达机场。对许多乘客来说,其他一些规则更让人迷惑,比如限制携带液体,因为某些液体可能被用来制造炸弹。
“这比9·11事件发生前要麻烦得多,但我们已经习惯了。”与妻子在达拉斯/沃思堡国际机场候机的罗纳德·布里格斯(Ronald Briggs)说,“因为飞机上发生的一起事件就要求脱鞋检查,似乎有些偏激,但TSA的PreCheck非常流畅,我已经学着系上塑料腰带,这样我就不用解开它了。”
这些措施催生了预先安检计划(PreCheck计划)和全球通关计划(Global Entry计划)。付费参与这些计划并愿意提供特定个人信息的人在安检时无需脱掉鞋子和外套,也无需从包中拿出笔记本电脑。但获得这样的便利需要以公开隐私为代价。目前已有1000多万人参加了PreCheck计划,TSA希望能将参与人数增加到2500万人。隐私权倡导者担心这会使人们的信息面临更大的风险。
今年夏天,平均每天有近200万人通过TSA检查站。到了周末和假日,检查站可能会挤满旅客。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大多数旅客容忍任何不便都是为了保证安全要付出的代价。
在阿肯色州任教多年的保拉·加钦斯(Paula Gathings)说旅行变得“越来越难了”,她正在等待飞往卡塔尔的航班。但她把旅行困难归咎于疫情,而不是安全机构。
“他们在那里是为了我的安全。他们不是来骚扰我的。”加钦斯在谈到TSA安检人员和机场警察时如是说。
但TSA需要担心的还有来自内部工作人员的威胁——他们有安全许可,可以免去定期检查。2018年,亚特兰大德尔塔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的一名行李处理员因在飞往纽约的航班上使用安全通行证走私100多支枪而被定罪。2019年,一名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的机修工承认他破坏了一个测量速度和高度的系统,致使一架满载乘客的飞机遭到破坏,飞行员在迈阿密起飞时中止了飞行。那名机修工的手机上存有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的视频。
TSA正在改进对内部威胁的监督。该机构行政官员戴维·佩科斯基(David Pekoske)称,TSA正在改进对内部威胁的监管。
“所有那些有(安全)徽章的人,你说得对,他们中的许多人能在整个机场自由穿行,但他们在被录用之前也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查程序。”佩科斯基说这些工人通常每隔几年都会接受一次审查,并表示目前TSA正在推出一个能够根据执法信息立即触发警报的系统。
20年前的9·11事件发生后,人们担心飞机上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致命混乱。但事实是:大多数情况下,情况并非如此。乘坐飞机仍然是21世纪人类生活的核心组成,尽管过程可能会十分费力。尽管9·11事件后的全球机场安保已发展得被认为是超出合理,但它永远无法中和掉所有威胁。
正如佩科斯基所说:“有许多人们看不到的东西。请放心,这里不是演出安全的剧场,这里涉及真正的安全保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