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卓越低端一点, 卓越的条款在知乎里有, 我的产品条款我在贴子里都写了, 就是保额的差别。 我们的产品只有个代号, 因为是团购定制款。 你是想打听清楚买保险, 还是就想说我在这里故意骗人啊。。 你说大病都不理赔, 那好吧, 还多了一条不能海归的理由, 我之前还以为医疗还OK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1 13:08
你们公司给你们买的到底是哪家保险哪个系列产品阿,不能说着高端的内容误导别人是8000那个就能享有。你开始说的可是8000就很好私人医院都能包,1万2那种可以升级包全球。怎么现在是知乎怎么说,要你现身说法自己用才可靠呀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8-21 12:56
好,我不手撕了。你说的都对。 我只是想说,这些保险,买不来心安。买了没什么意义。 因为他们除了赔偿条款很苛刻之外,和美国的商业保险有本质区别。 这个重大区别,就是不保证每年都能续。 也就是说,交了几十年保费,某一天遇到大病了保险公司赔了一笔,然后就不给保了。这算什么保险? (还姑且不论前面几十年高端保险交的那些钱)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8-21 13:03
你非手撕我提供的医疗保险信息,不知道想说啥。安盛高端医疗计划,知乎上有帖子。是我说的1万2的高端计划,团购价。低端一点的还有一个,8000,知乎没有详细写。我帖子里都写了。走medlink中间带直付,或者报销,我都用过。反正也是本着提供信息的目的。完全不鼓励海归。我骗人图啥?爱信不信吧。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1 12:54
看隔壁贴很多人替楼主父母养老担心, 那个楼主回国时间短, 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分享一下我家的情况吧, 可能有人能借鉴参考。 海归4年, 二线城市,屁民非土豪。 父母养老: 不是二线城市土著, 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了, 但是住隔壁小区, 太近了矛盾太多, 太远了又互相照顾不到。 我们海归如果说完全是为了父母养老, 那就过头了, 也是我们比较烂, 俩人专业都不错, 也都是名校, 但是就是在美国混得不好, 找不到体面的工作, 除非异地。 我是独生女, 想想父母一年一年的衰老, 总归离得近有个照应。回国几年, 感觉还是父母照顾我们多一些, 但是我们回国也是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欢乐。 全家人周末去逛街,开车出去玩。 父母体制内单位, 医疗福利其实很好, 但是不在二线城市, 好在我们享受到了地方人才政策, 全家人可以在当地很好的三甲医院免费享受VIP门诊。 医生还可以吧, 也有很多协和毕业的, 但是万一有大病, 还得回一线城市找医疗关系。 对了,这里说父母只是我的父母, 他的父母跟他哥哥住。 不在同一个城市。 子女教育: 上民办双语, 单位学费补贴能补掉70%,其他各种费用加起来自己出10万, 课外班的钱,两个小孩每年要6万。 小孩都在小学, 感觉教学质量还算满意。 等大一点再转到国际学校。 到时候经济可能会有压力。 医疗: 老公单位给全家人买了商业医疗保险, 基本上都是去私立医院, 看病基本上不遭罪。 至于医生水平, 都是外国人, 估计也和我们一样, 混得好的, 谁去中国啊。 唯一好处是, 不滥用抗生素, 不过度医疗。 还算有良心, 因为诊费很贵。 看到版上纠结归不归都没纠结到点上。 衣食住行基本上不是问题, 医疗教育父母养老也问题不大。那些纠结厕所的, 就更没有必要, 现在商场里火车站机场厕所都很好, 还有母婴家庭单间。 最大的问题是。。。 海归根本就不受欢迎了,很多时候甚至受到打压排挤,恨不得看你糊了, 好显示国内培养的人才厉害。 这里的华人很聪明, 看得透彻, 这种形势, 谁归谁傻子。 从我个人来说, 我单身留在美国的发展会更好。 但是老公留在美国, 肯定没有现在好。 他的工作性质在美国实在是坑太少, 而且是美国人都很喜欢的, 外国人太难了。 好在家里的教育医疗住房福利也都是他的工作给我们的, 不算很好, 但是也过得去。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0 10:27
现在海归一大把,没有什么特别的,也没有人会因为海归对你另眼相看,主要还是自己怎么经营吧,中国就是人情社会,这点很烦 fengsanle 发表于 2021-08-20 10:31
说的挺实在,我就是不能适应再小的事都靠人脉而不是按规矩办事,其他的都好适应。据说上海好一些。bye2020 发表于 2021-08-20 10:56
谢谢分享。商业医保贵吗? 我计划提前退休,然后回去先住几年看看,如果住得惯,就落叶归根。我没有子女教育的问题,只担心医保和医院。我几年前回去生过几小次病,去过公立和私立医院。我先去的公立,那里人山人海,我受不了,后来就去了私立医院。私立一点都不挤。我反正没中国医保卡,是用现金付款。好像费用差别也不大。 你对国内医保,就医有什么建议吗?谢谢。 new_bie 发表于 2021-08-20 10:48
商业医疗保险组团买, 大概是8000一年包国内三甲vip私立医院, 不包和睦家, 12000一年的话就可以全球医疗都可以了包括牙医,比美国便宜多了, 当时在美国cobra一个月就要1000美元 其实我不觉得国内医疗太有问题, 没有商业医疗保险, 去三甲特需门诊, 300诊费, 也能接受, 都是主任医师级别的, 问诊也很仔细。 现在看病都预约, 比以前好多了呢。 小病花不了多少钱, 大病要买个重疾保险, 我是一年3000, 保50万, 不算多, 可以再加。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0 11:20
没觉得大事小事都要求人, 需要求人的肯定都是大事, 例如找开发商买到好房子, 其他一些涉及到比较大的钱,或者其他切身利益的事情。 但是三线城市肯定就不行了, 估计还是处处求人。 真需要求人的, 也不是找不到。 这种事情, 一个体制内朋友说得很好, 中国是办事最费劲的国家, 很多事情要绕很多弯子, 但是中国也是最好办事的地方, 你能想到的事情, 总有办法能办成, 看你愿意使多大劲。 回国几年感觉生存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0 11:25
我有个同学这边00年之后泡沫破裂的时候海归的,在一个民企做到很高层了,他进去之后企业慢慢发展起来的,他全家是公司买的商业医疗险,他回去时谈好的,后来他们公司高层,海归的与否,达到一个级别,都是公司给买商业险。他说在民企外企,还挺常规的。 说到民办学校,我家那边早几年就开始清理民办了,大部分改制成公立,保留了一些,不晓得现在这轮下来会如何。不过听我妹说,起码到前年吧,我们聊天时说起的,如果父母是夠级别的重大项目引进人才,孩子有无国籍有无户口,想读私立自然可以,也可以读公立,有择校资格,好像要缴费。 Ruth 发表于 2021-08-20 11:38
看来我落伍了。 国内哪个二线城市的私立医院里都是外国医生? bud 发表于 2021-08-20 11:40
国内的商业保险在于想方设法赖账,尤其动手术的病。香港卖的包和睦家的保险还成但价格肯定贵。没有医保回国养老医保绝对是个问题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8-20 11:27
一线动手术当然也得求人,不求人就撞大运遇到谁开刀就开刀。但凡有点关系一定要用到。我妈最近为了看病都托关系通过朋友认识的法医拜托他在医院主任医师同学了,这还是小病。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8-20 11:29
没有这么严重, 托关系比不托好, 真要找关系, 医疗系统还是找得到的, 所以说为什么医生有社会地位, 谁都要求医生, 教育部门其实也有社会地位, 因为谁的孩子都需要上学, 这里面就有很多利益交换变成了有效社会关系。 但是, 国内那么多屁民, 都去一线城市看疑难杂症, 做手术, 不托关系就胡乱开刀吗? 一线城市的医生还是很打拼的, 工作压力也大, 业务能力也过硬。 现在也都不敢狮子大张口要红包了。 当然屁民永远也不要和部委比,非要和部长级别的医疗待遇对标, 就是自寻烦恼了。 在美国也不能和州长议员同级别待遇啊。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0 11:57
楼主两口子牛人!谢谢分享。 隔壁楼分享了一堆文字感觉啥信息没有,不知道她发帖啥目的,难道想大家赞扬她孝顺回国? huuu 发表于 2021-08-20 11:36
你自己也说了要找关系还是找得到的,我就和觉得找不到关系的人说说现实呗。 不认识你当然不敢乱收红包,回头把你告了怎么办,所以要通过关系收…谁和部委老干部比了,人家是干部病房,根本不用部委级别,美国因为有天价医疗赔偿在所而且以这点到不用怕,怕的是医生。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8-20 12:01
估计你这也是几年没回国了, 国内现在没有那么穷了, 拿红包不如拿个人情划算。 托的人有面子, 不用红包。 红包真的不敢收。 真需要给钱的, 现在都是直接给股份, 亲信代持。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0 12:05
老公是在外企吧?才给买这种保险? chillywind 发表于 2021-08-20 11:57
没听说过, 我们用的是法国的保险公司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0 11:51
而且是高端的医保,一般的外企商业保险根本不保和睦家这种有外国人的私立。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8-20 12:08
可能是lz老公律所这种高端行业 chillywind 发表于 2021-08-20 12:12
我刚来美国没多久,一线,所有关系都在,准备回去的好吧。看个医生送股份,越扯越没边了……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8-20 12:06
我说的是真需要给钱的事情。。。 没说是看医生, 看医生反正我家真的没有给过钱, 我妈妈做了乳腺癌手术, 找到肿瘤医院最好的专家, 没有收钱。 愈后很好, 但是真切的感受到害怕失去亲人。 虽然我俩烂泥扶不上墙不得不归, 但是还是觉得人生其实挺短的, 全家人能凑到一起不容易。 困难总归可以去克服, 目前觉得医疗还可以吧。 回国了, 就想过好当下的日子, 没有想和美国比, 也没有觉得日子很艰难。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0 12:13
这不就得了,一般的公司给买的补充商业保险是国内商业保险,能提供已经很好了。你们的待遇没几个人有,缺乏普遍性。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8-20 12:11
关键是“找到肿瘤医院最好的专家”这个过程。 如果不是亲戚朋友,或者给钱建立关系,怎么能够“找到”。说白了还是给钱。 当然,归在老家的好处就在于,时刻都能从电话本里面翻出来那么几个有可能跟专家有关系的朋友。 就算能“找到”,我也挺烦去翻电话本,说好话,再去和很久不见面的朋友当舔狗的那种事情。 鸿粉佳人 发表于 2021-08-20 12:17
不是吧, 不过我说错了, 不是法国的, 反正是个外资, 是国内最大的外资保险公司, 也有一些代理在卖。 之前我朋友跟我组团, 2个家庭8个人就能享受团购价, 8000一个人。 我觉得还好。 朋友圈很多卖香港保险的, 好像也有, 不过我家保险还可以, 没有研究过其他的。 去医院的时候, 看到二十多种可以选择的保险公司都可以直付。 你觉得医疗特别难, 可能你要求比较高, 我们要求比较低, 觉得医疗不是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其他层面的。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0 12:19
找最好的医生在哪里都或者有社会资源, 或者做舔狗求人。 一线城市排队也能排到, 得等, 熟人过个话插个队。 但是整个求诊过程,没有给钱。 美剧里面类似情节也不少吧。 我没觉得美国就完全不是人情社会。 只不过说大多数时候可以不用人情。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0 12:25
如果我没理解错你的意思,你意思是说在随便哪个城市都能找到最好的专家,这我完全无法同意。 又换到美国来,你意思是说美国求诊也是要托人情,这让我怎么觉得你在美国没有呆过似的呢。。。 鸿粉佳人 发表于 2021-08-20 12:29
我家用过很多年的国内商业医疗险,每人8000不包和睦家的就足够好用了,三甲医院特需能随便看,就几乎能解决所有常见医学问题,国内最好的医生本来就不在和睦家这种地方。 不过12000的“全球” 应该不包括美国,商业医疗险有两种“全球”档次,包美国和不包美国差价能有两三倍 doubt 发表于 2021-08-20 13:50
海归最累的是以后娃还要出来再轮回一次。张国荣 发表于 2021-08-20 13:55
我也是,就国内医院挂号然后找关系给红包那一套我就头疼。 happyeating 发表于 2021-08-20 11:02
方便问一下层主买的是哪种商业医疗险呢? annaide 发表于 2021-08-20 14:58
这的确是很让我担心的一方面 而且以后的环境恐怕不会和我们当年出来的时候那样相对友好 whatever. 发表于 2021-08-20 23:18
我们用安盛太平, cigna我听说也很好。 之前在美国也用过很久。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1 06:26
多数都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保险。偶尔遇到了,也许有一点点用处。然而第二年就不给你保了。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8-21 08:42
你用过吗?没用过别瞎说,我家用这种商业保险十年,其中一半时间是自费买的,很方便。当然其实国内哪怕不买保险全自费看病也没有很贵,特需挂号300-500,国际医院挂号1000多,年轻没啥身体状况的,我个人觉得不买保险也可以。 doubt 发表于 2021-08-21 08:51
呵呵,我只能呵呵。我以前在癌症病友群里面呆的很久,你随意说一款你买的保险出来,我给你指出你上的当在哪里。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8-21 08:55
要非得按癌症来算,其实买保险绝大部分都是上当的吧,这世上房屋险车险医保,有几个人能把保费赚回来的呢? 保险一年全自费8000人民币,跟美国比很便宜,不是很了解你碰到过什么没用的例子,我们全家有啥事随意看特需,大人孩子都看过不少次,也动过小手术,用了这么多年了,觉得很方便,没觉得上什么当。 前面也说了,其实一般看病自费也不贵,身体好的一年下来自费肯定比保费低很多,个人选择咯。老实说,选择回国也不用觉得国内医疗环境就是多理想,对如果大病要自己掏很多钱这个心理准备还是有的….. doubt 发表于 2021-08-21 09:10
回复 12楼pp.chen的帖子 Cobra一个月一千怎么可能? 我五年前就一个月两千多了 六口人 hualihu 发表于 2021-08-21 09:18
不管按不按癌症算,买这些保险跟自费没有区别。就这样。所以买了没有用。大概遇到非常严重意外能赔一点点。 我就随便举例哈(你要是有更合适的例子也欢迎拿出来讨论),比如有人生病了,也不是什么大病(你也知道小病的话,根本够不着保险门槛费),就是一般的中等问题,例如下公交车,摔了跤,骨折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骨折了去住院治疗,治疗费顶多大概几千块钱。除了治疗费之外,主要费用是安装钢板的材料费。 比如治疗费5000块,钢板费用2万块钱。我们来看这些百万医疗险怎么赔。 首先社保要参与报销,治疗费社保报销60%-80%,钢板(国产)社保报销60%-90%。所以大概自费部分3000-10000之间。商业保险只报销超出一万的部分,所以此例子中商业保险不出一分钱。别说我乱用的数字,我说的这个数字绝对有普遍意义。这是商业保险精算师自己算出来的。(他算出来多数中等疾病的自费部分是9600元) 假设这人想用进口钢板,社保不报销,就是全自费。那这个医疗保险保不保呢?不保!因为条款里面很清楚的说明了,只赔付用于“治疗疾病必需的额度”,什么叫必需的?有国产的就要用国产的,你要用进口药进口材料那是你自己更高级的需求,所以保险不赔付。 说白了,大部分疾病可以用国产药的,必须要用国产药,而国产药在社保里面覆盖百分比很高,商业保险基本不会触发。 其实这样得到的医疗服务跟自费没有区别,而且还不如自费。因为这样会在治疗的时候犹豫,更倾向于用国产药。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差。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8-21 09:33
那我家肯定不是这种保险, 我们是in network的直付, out of network的拿发票报销, 没有co-pay,诊费药费检查费用全部cover,每年门诊一个人3万, 从来没有用掉过, 住院的好像是200万, emergency和重疾好像是单独还有几百万额度。 没有仔细看过,反正是够了。 如果升级到1万2一年的, 那额度就很大了, 而且是全球, 并且是可以有pre existing condition, 当时是问过的, 所以侥幸心理, 觉得万一出大事, 再升级。 我算过帐, 我家的情况, 保险公司还是赚的, 因为我老公就从来没有去过医院, 除了洗牙。 我自己一年也用不了几千, 主要是看中医。 其实去医院的推拿理疗针灸, 也能报销的, 懒得去。 小孩看一次医生平均下来要1000-1500, 但是一年也就去三四次, 算是多的了。 有些直付医院过度治疗, 例如说肚子疼就要做B超, 这种吃过一次亏, 就不去了。 外国诊所基本上都是进口药, 除非是不让进口的。 国内三甲VIP大多数还是国产药, 所以一般不去, 但是三甲VIP有些医生好一些, 看情况。 反正至今没有出现不理赔的情况。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1 09:57
这么好的保险一年才8000?还是全家?你确定?公司有补贴保险费吗?我国内同学买的重疾险,赔付50万,日常小病不保,一年都要交1万多 近猪者肥 发表于 2021-08-21 10:13
你的例子也许有用,不过我用的好像不是你说的这种,我们家就没社保,买的商业保险也不是国内很多人熟知的重疾险(那确实是一般都用不着的),主要就是门诊,做过手术也没自掏过一分钱,一年的保费在通常情况下就是全部医疗支出,跟美国copay 很高的医保比起来已经算可以了。我知道保险公司肯定是赚到我钱的,不然干嘛做这生意呢,就是买个方便和心安,觉得这个价格和解决方案还可以。 一个东西值不值一个是要看跟什么比,另外就是见仁见智了,一年几千而已,没想着需要跟精算师拼分析。 doubt 发表于 2021-08-21 10:07
关键你买的不是心安。。因为进口药进口器材根本不给你赔嘛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8-21 10:19
做手术是在国际医院做的,自费价格应该是超过那一年的保费了,不过没问过用的啥药物和器材哦…… 我觉得你可能还是有点想当然了,癌症病人想要买的和海归家庭需求其实挺不一样的。一年8000每人对有社保和国内医保的人来说太贵了,对没有社会福利的海归来讲却还是不错的,所以受众其实不多,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跟楼主一样,我们也都是几家类似情况的一起买的,里面也有不太满意国内医保的国内有钱人。从一个人的角度有可能做手术那年保险公司赚不到钱,但是人数够的团体保险公司应该能保证赚钱。 我国内也有很多朋友买重疾险,还有去香港买保险的,那些我倒都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在美国早就有life insurance 了 doubt 发表于 2021-08-21 10:22
说到香港你又外行了。香港除了life insurance,一般的重疾险和医疗险是可以续的。。有病也可以续。比国内的这些医疗保险好得多。相比之下,宁愿买香港的医疗险。 另外做手术不管是不是在国际医院,只要你用进口药物和器材,保险都不报销。如果觉得国产的好,那么当然,这是可以心安的。因为只要不用进口的,一万以上都能保。可是谁愿意用国产的呢?比如一根导流管,国产的20块钱,进口的200块钱往上。钢板价差也是四五倍,然而医疗效果也是四五倍得差别。。。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8-21 10:32
你听着确实是内行,但是你说的例子跟我们实际经历都不是一码事……都是分享而已,就当是告诉以后有需求的人,其实有不止一种选择吧 doubt 发表于 2021-08-21 10:35
还是会另眼相看的, 海归的标签打在身上, 你就是很难被信任的。 也有很多国内的人就想证明海归的不行, 拼命打压。 这点是很憋屈的。 相比之下, 没觉得医疗教育是问题。 虽然是事在人为, 但是人脉建立不是一天两天的, 我们十几年都在国外, 中间的gap太难补上了。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0 10:35
没有copay和门槛费的当然保额就高。不管怎么算,都跟自费一样。也就是说有没有保险都一样。 emergency是意外险,一般买个意外险就覆盖了,这个不花很多钱。 重疾主要是指癌症(脑外科和心脏搭桥这些都不算重疾),大家都希望自己健康,所以保癌症只是一个心里安慰。 但你仔细阅读条款你就知道,跟没买一样。因为这些保险只保初诊癌症,就是首次诊断出来癌症的治疗。而且不保实验类药物。(但多数会非常夸张地说保上海质子重粒子治疗,而这是根本无法兑现的玩意儿,因为根本没办法去这个医院开治疗单,领导们太多了,排不上号) 什么叫初诊癌症呢?就是比如小王有一天突然检查出来癌症需要治疗,于是到医院,无非就几样,开刀吃药放疗化疗。这些玩意儿其实都不贵。特别是国产的,更不会夸张到第一年就会跑去质子重离子治疗。真正费钱的是癌症的后续治疗(后面几年费用很多),以及进口药靶向药(保险不报销)。于是到第二年小王继续去投保,但保险公司不给保了。理由是有癌症了。仔细看条款,这些保险都是一年一续,有大病一般不给继续保了。保险公司哪有那么傻呢? 所以跟没买一样。你得仔细看条款。不管你是不是innetwork outnetwork,都是中国的医院。 另外说到保美国的,全球什么的,也都是骗人的玩意儿。这个保险拿到美国来,医院是不作为你有保险算的,所以费用需要自己先交,然后再拿回中国到保险公司去报销,当然如果出了意外,美国医院会先看病,再bill。所以突然到美国看个小病大病的,其实走的都是意外险的流程。 虽然条款里面说了要包preexisting,但没人会专门用这个保险跑到美国来看什么心脏病,动脉堵塞,癌症之类的,因为根本就没办法看,条款规定投保人必须在中国居住180天以上。而在美国看这些慢性病都是以年为单位的。同时这些保险是以年为单位续保的。就算看了一次两次,省了那么一丁点钱,下一年绝对不会再有了。 一点用都没有。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8-21 10:07
当然是8000一个人, 而且是团购价。 我老公单位的团购价, 但是其他代理也给过我们这个quote, 反正几个家庭凑在一起就行。 8000一个人, 保险公司其实不亏。 重疾险不一样的, 重疾险是付保费, 发生理赔事件, 直接给钱, 不是报销实际医疗开销。 所以我也买了50万的重疾险, 相当于补贴工资了。 但是我的保费只有3000一年, 新华, 锁了10年。 我老公抽烟, 所以保费就比我贵, 也没有到1万, 你同学应该是买贵了, 或者有什么健康情况。 pp.chen 发表于 2021-08-21 10:18
做手术是在国际医院做的,自费价格应该是超过那一年的保费了,不过没问过用的啥药物和器材哦…… 另外你说的美国不能用,这个也不对,我们家毕竟已经用过了,但是那个全球险确实挺贵的,远超一年8000一人……. 我觉得你可能还是有点想当然了,癌症病人想要买的和海归家庭需求其实挺不一样的。一年8000每人对有社保和国内医保的人来说太贵了,对没有社会福利的海归来讲却还是不错的,所以受众其实不多,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跟楼主一样,我们也都是几家类似情况的一起买的,里面也有不太满意国内医保的国内有钱人。从一个人的角度有可能做手术那年保险公司赚不到钱,但是人数够的团体保险公司应该能保证赚钱。 我国内也有很多朋友买重疾险,还有去香港买保险的,那些我倒都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在美国早就有life insurance 了 doubt 发表于 2021-08-21 10:22
说到香港你又外行了。香港除了life insurance,一般的重疾险和医疗险是可以续的。。有病也可以续。比国内的这些医疗保险好得多。相比之下,宁愿买香港的医疗险。 另外做手术不管是不是在国际医院,只要你用进口药物和器材,保险都不报销。如果觉得国产的好,那么当然,这是可以心安的。因为只要不用进口的,一万以上都能保。可是谁愿意用国产的呢?比如一根导流管,国产的20块钱,进口的200块钱往上。钢板价差也是四五倍,然而医疗效果也是四五倍得差别。。。 一句话,国内有社保医疗就够了,再多的,你买不买商业保险都心安不了。因为你要求好的医疗服务的话,其实都是自费。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8-21 10:32
你决定懂行的,赞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8-21 10:54
他哪里和你的实际经历不符了呀,他说你们肯定没用上进口器材什么的,你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上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8-21 11:01
家有病患,所以了解。 国内做过手术,用了进口钢板,七万多,社保外,一分钱都没报。全自费 而且楼主说的这些保险,多数只到60岁。少数能保到65. 老年人无法投保,更没有心安了。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8-21 11:00
我认识上海两个大公司的HR,她们私下聊天就是你说的感觉,最好海龟出点差子可以拿来嘲笑一番 ellen_1010 发表于 2021-08-21 10:53
你家倒底实际用的是不是这个8000的?前面不是说没用这个用的公司给的保险吗?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8-21 10:55
父母养老: 不是二线城市土著, 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了, 但是住隔壁小区, 太近了矛盾太多, 太远了又互相照顾不到。 我们海归如果说完全是为了父母养老, 那就过头了, 也是我们比较烂, 俩人专业都不错, 也都是名校, 但是就是在美国混得不好, 找不到体面的工作, 除非异地。 我是独生女, 想想父母一年一年的衰老, 总归离得近有个照应。回国几年, 感觉还是父母照顾我们多一些, 但是我们回国也是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欢乐。 全家人周末去逛街,开车出去玩。 父母体制内单位, 医疗福利其实很好, 但是不在二线城市, 好在我们享受到了地方人才政策, 全家人可以在当地很好的三甲医院免费享受VIP门诊。 医生还可以吧, 也有很多协和毕业的, 但是万一有大病, 还得回一线城市找医疗关系。 对了,这里说父母只是我的父母, 他的父母跟他哥哥住。 不在同一个城市。
子女教育: 上民办双语, 单位学费补贴能补掉70%,其他各种费用加起来自己出10万, 课外班的钱,两个小孩每年要6万。 小孩都在小学, 感觉教学质量还算满意。 等大一点再转到国际学校。 到时候经济可能会有压力。
医疗: 老公单位给全家人买了商业医疗保险, 基本上都是去私立医院, 看病基本上不遭罪。 至于医生水平, 都是外国人, 估计也和我们一样, 混得好的, 谁去中国啊。 唯一好处是, 不滥用抗生素, 不过度医疗。 还算有良心, 因为诊费很贵。
看到版上纠结归不归都没纠结到点上。 衣食住行基本上不是问题, 医疗教育父母养老也问题不大。那些纠结厕所的, 就更没有必要, 现在商场里火车站机场厕所都很好, 还有母婴家庭单间。 最大的问题是。。。 海归根本就不受欢迎了,很多时候甚至受到打压排挤,恨不得看你糊了, 好显示国内培养的人才厉害。 这里的华人很聪明, 看得透彻, 这种形势, 谁归谁傻子。 从我个人来说, 我单身留在美国的发展会更好。 但是老公留在美国, 肯定没有现在好。 他的工作性质在美国实在是坑太少, 而且是美国人都很喜欢的, 外国人太难了。 好在家里的教育医疗住房福利也都是他的工作给我们的, 不算很好, 但是也过得去。
🔥 最新回帖
想让楼上的保险达人帮忙给看看呀,说不定以后也用得上。内资的肯定不行,外资的有好的,但你说的8000团购我觉得好不到哪里去,否则我们当初也不会光疫苗就给孩子打了过万了,还是好几年前的价格,都去收费尚可的公立国际部打的。香港我都问过,算了算还是自费划算。 看了下你用的安盛也是香港卖的一种,那应该OK,就看具体是不是大病真的那么好了。希望楼上达人帮忙分析分析哈…
比卓越低端一点, 卓越的条款在知乎里有, 我的产品条款我在贴子里都写了, 就是保额的差别。 我们的产品只有个代号, 因为是团购定制款。 你是想打听清楚买保险, 还是就想说我在这里故意骗人啊。。
你说大病都不理赔, 那好吧, 还多了一条不能海归的理由, 我之前还以为医疗还OK
对头。反正要在国内保的好千万别买内资保险公司,要买只能买外资的越好越贵就这样了。我朋友有做内姿各种保险代理的都从没和我推销过,估计知道坑不好意思。但社保最近和保险公司合作一个一年只付百来块额外的商保她推荐我了,直接和政府合作网买,很多人都买了,也保不了什么但实在便宜买心安,朋友说老人一定要买。
好,我不手撕了。你说的都对。
我只是想说,这些保险,买不来心安。买了没什么意义。
因为他们除了赔偿条款很苛刻之外,和美国的商业保险有本质区别。
这个重大区别,就是不保证每年都能续。
也就是说,交了几十年保费,某一天遇到大病了保险公司赔了一笔,然后就不给保了。这算什么保险? (还姑且不论前面几十年高端保险交的那些钱)
🛋️ 沙发板凳
现在海归一大把,没有什么特别的,也没有人会因为海归对你另眼相看,主要还是自己怎么经营吧,中国就是人情社会,这点很烦
还是会另眼相看的, 海归的标签打在身上, 你就是很难被信任的。 也有很多国内的人就想证明海归的不行, 拼命打压。 这点是很憋屈的。 相比之下, 没觉得医疗教育是问题。 虽然是事在人为, 但是人脉建立不是一天两天的, 我们十几年都在国外, 中间的gap太难补上了。
我计划提前退休,然后回去先住几年看看,如果住得惯,就落叶归根。我没有子女教育的问题,只担心医保和医院。我几年前回去生过几小次病,去过公立和私立医院。我先去的公立,那里人山人海,我受不了,后来就去了私立医院。私立一点都不挤。我反正没中国医保卡,是用现金付款。好像费用差别也不大。
你对国内医保,就医有什么建议吗?谢谢。
我也是,就国内医院挂号然后找关系给红包那一套我就头疼。
商业医疗保险组团买, 大概是8000一年包国内三甲vip私立医院, 不包和睦家, 12000一年的话就可以全球医疗都可以了包括牙医,比美国便宜多了, 当时在美国cobra一个月就要1000美元
其实我不觉得国内医疗太有问题, 没有商业医疗保险, 去三甲特需门诊, 300诊费, 也能接受, 都是主任医师级别的, 问诊也很仔细。 现在看病都预约, 比以前好多了呢。 小病花不了多少钱, 大病要买个重疾保险, 我是一年3000, 保50万, 不算多, 可以再加。
没觉得大事小事都要求人, 需要求人的肯定都是大事, 例如找开发商买到好房子, 其他一些涉及到比较大的钱,或者其他切身利益的事情。 但是三线城市肯定就不行了, 估计还是处处求人。 真需要求人的, 也不是找不到。 这种事情, 一个体制内朋友说得很好, 中国是办事最费劲的国家, 很多事情要绕很多弯子, 但是中国也是最好办事的地方, 你能想到的事情, 总有办法能办成, 看你愿意使多大劲。 回国几年感觉生存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国内的商业保险在于想方设法赖账,尤其动手术的病。香港卖的包和睦家的保险还成但价格肯定贵。没有医保回国养老医保绝对是个问题
写得挺好的。就是未来会不会还有国际学校,还有留学这条路,不好说
一线动手术当然也得求人,不求人就撞大运遇到谁开刀就开刀。但凡有点关系一定要用到。我妈最近为了看病都托关系通过朋友认识的法医拜托他在医院主任医师同学了,这还是小病。
上海真是好个鬼,医疗教育我都要托关系
商业保险不是贵不贵的问题。而是赖账是他们做生意第一准则的问题。平安和人寿我们当时的外企都用过,还和其中一家打官司,因为太爱赖账被员工们投诉,大客户生意都这样私人客户更没人care了。
企业给买的商业保险是补充医疗险,五险一金已经包括普通医保。至于回国人员子女每个地方政策都不一样
估计和睦家这种有吧
lz,楼主,你这个我猜的出开头,真的没猜出结尾。
没听说过, 我们用的是法国的保险公司
没有这么严重, 托关系比不托好, 真要找关系, 医疗系统还是找得到的, 所以说为什么医生有社会地位, 谁都要求医生, 教育部门其实也有社会地位, 因为谁的孩子都需要上学, 这里面就有很多利益交换变成了有效社会关系。
但是, 国内那么多屁民, 都去一线城市看疑难杂症, 做手术, 不托关系就胡乱开刀吗? 一线城市的医生还是很打拼的, 工作压力也大, 业务能力也过硬。 现在也都不敢狮子大张口要红包了。 当然屁民永远也不要和部委比,非要和部长级别的医疗待遇对标, 就是自寻烦恼了。 在美国也不能和州长议员同级别待遇啊。
老公是在外企吧?才给买这种保险?
你自己也说了要找关系还是找得到的,我就和觉得找不到关系的人说说现实呗。 不认识你当然不敢乱收红包,回头把你告了怎么办,所以要通过关系收…谁和部委老干部比了,人家是干部病房,根本不用部委级别,美国因为有天价医疗赔偿在所而且以这点到不用怕,怕的是医生。
我们俩都是不牛才回国的。 都是理想主义, 要是在国内摸爬滚打几年,明白这社会是怎么回事,估计在美国也能站住了
估计你这也是几年没回国了, 国内现在没有那么穷了, 拿红包不如拿个人情划算。 托的人有面子, 不用红包。 红包真的不敢收。 真需要给钱的, 现在都是直接给股份, 亲信代持。
我刚来美国没多久,一线,所有关系都在,准备回去的好吧。看个医生送股份,越扯越没边了……
而且是高端的医保,一般的外企商业保险根本不保和睦家这种有外国人的私立。
这不就得了,一般的公司给买的补充商业保险是国内商业保险,能提供已经很好了。你们的待遇没几个人有,缺乏普遍性。
可能是lz老公律所这种高端行业
或者金融,不过看描述更像你说的律所
我说的是真需要给钱的事情。。。 没说是看医生, 看医生反正我家真的没有给过钱, 我妈妈做了乳腺癌手术, 找到肿瘤医院最好的专家, 没有收钱。 愈后很好, 但是真切的感受到害怕失去亲人。 虽然我俩烂泥扶不上墙不得不归, 但是还是觉得人生其实挺短的, 全家人能凑到一起不容易。 困难总归可以去克服, 目前觉得医疗还可以吧。 回国了, 就想过好当下的日子, 没有想和美国比, 也没有觉得日子很艰难。
你关系深呗,人家也看中你们将来手中的便利做交换,大多数托关系的可没什么来交换的,那只能用钱,有什么难理解的。真是律所的?律师也是大家想埋人脉线的一种哦……
关键是“找到肿瘤医院最好的专家”这个过程。
如果不是亲戚朋友,或者给钱建立关系,怎么能够“找到”。说白了还是给钱。
当然,归在老家的好处就在于,时刻都能从电话本里面翻出来那么几个有可能跟专家有关系的朋友。
就算能“找到”,我也挺烦去翻电话本,说好话,再去和很久不见面的朋友当舔狗的那种事情。
请问楼主你翻墙出来不怕有人查吗?现在国内对翻墙查得还严吗?
不是吧, 不过我说错了, 不是法国的, 反正是个外资, 是国内最大的外资保险公司, 也有一些代理在卖。 之前我朋友跟我组团, 2个家庭8个人就能享受团购价, 8000一个人。 我觉得还好。 朋友圈很多卖香港保险的, 好像也有, 不过我家保险还可以, 没有研究过其他的。 去医院的时候, 看到二十多种可以选择的保险公司都可以直付。
你觉得医疗特别难, 可能你要求比较高, 我们要求比较低, 觉得医疗不是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其他层面的。
就是呀,反正我家作为一线土著可找不到当地最好的医生,就是小手术那也是九曲18湾的关系。但关系真的好用,开始自己去医院随机找的医生说可能是大病要立刻住院,托了关系找医生后一看片子说没什么大问题,吃点药再观察即可。
你这个就是我开始说的类似香港那边的外资保险,普通外企根本不给买这个,人寿平安算蛮好了……我们当时根本享受不到什么私人医院的保险,你还说我要求高就呵呵了哈,过度谦虚了。从你们能找到最好的医生外加红包都不用给就可以看出你们真的很高端…
找最好的医生在哪里都或者有社会资源, 或者做舔狗求人。 一线城市排队也能排到, 得等, 熟人过个话插个队。 但是整个求诊过程,没有给钱。 美剧里面类似情节也不少吧。 我没觉得美国就完全不是人情社会。 只不过说大多数时候可以不用人情。
什么职业的呀好奇,谈一会就说股份代持什么的想必真的很高端了,真的是上面层主猜的律所吗?
如果我没理解错你的意思,你意思是说在随便哪个城市都能找到最好的专家,这我完全无法同意。
又换到美国来,你意思是说美国求诊也是要托人情,这让我怎么觉得你在美国没有呆过似的呢。。。
你家用的是你老公公司给买的高端保险,你怎么知道和你朋友8000一人团购的一摸一样?内容不一样价格差远了。被香港保险推销员盯住的路过,一直等着我回去买保险..
同样觉得我在一个假美国…我怎么觉得楼主在凡呢?还是出坑为妙,我经历太低端了
我家用过很多年的国内商业医疗险,每人8000不包和睦家的就足够好用了,三甲医院特需能随便看,就几乎能解决所有常见医学问题,国内最好的医生本来就不在和睦家这种地方。
不过12000的“全球” 应该不包括美国,商业医疗险有两种“全球”档次,包美国和不包美国差价能有两三倍
方便问一下层主买的是哪种商业医疗险呢?
别这样,我要怀疑你的中文水平了
人说的是“大多数时候可以不用人情”,你为啥会理解成为“美国求诊也是要托人情”的?
这的确是很让我担心的一方面
而且以后的环境恐怕不会和我们当年出来的时候那样相对友好
人情,钱,特权,总不能全都要,总要有所取舍。
我们用安盛太平, cigna我听说也很好。 之前在美国也用过很久。
我们也有这个担心, 不过小孩接触到的国际化教育怎么都比我们小时候好多了。 不能跟留在美国的比, 但是这个是我们能给小孩提供的最好的环境了。
多数都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保险。偶尔遇到了,也许有一点点用处。然而第二年就不给你保了。
几个大的保险公司其实都有这个险种的,只保国内的用过平安保险,全球的用过人保,但是了解这个产品的保险销售不多,要稍微打听一下,我也忘了怎么找到的了
你用过吗?没用过别瞎说,我家用这种商业保险十年,其中一半时间是自费买的,很方便。当然其实国内哪怕不买保险全自费看病也没有很贵,特需挂号300-500,国际医院挂号1000多,年轻没啥身体状况的,我个人觉得不买保险也可以。
呵呵,我只能呵呵。我以前在癌症病友群里面呆的很久,你随意说一款你买的保险出来,我给你指出你上的当在哪里。
要非得按癌症来算,其实买保险绝大部分都是上当的吧,这世上房屋险车险医保,有几个人能把保费赚回来的呢?
保险一年全自费8000人民币,跟美国比很便宜,不是很了解你碰到过什么没用的例子,我们全家有啥事随意看特需,大人孩子都看过不少次,也动过小手术,用了这么多年了,觉得很方便,没觉得上什么当。
前面也说了,其实一般看病自费也不贵,身体好的一年下来自费肯定比保费低很多,个人选择咯。老实说,选择回国也不用觉得国内医疗环境就是多理想,对如果大病要自己掏很多钱这个心理准备还是有的…..
Cobra一个月一千怎么可能?
我五年前就一个月两千多了 六口人
不管按不按癌症算,买这些保险跟自费没有区别。就这样。所以买了没有用。大概遇到非常严重意外能赔一点点。
我就随便举例哈(你要是有更合适的例子也欢迎拿出来讨论),比如有人生病了,也不是什么大病(你也知道小病的话,根本够不着保险门槛费),就是一般的中等问题,例如下公交车,摔了跤,骨折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骨折了去住院治疗,治疗费顶多大概几千块钱。除了治疗费之外,主要费用是安装钢板的材料费。
比如治疗费5000块,钢板费用2万块钱。我们来看这些百万医疗险怎么赔。
首先社保要参与报销,治疗费社保报销60%-80%,钢板(国产)社保报销60%-90%。所以大概自费部分3000-10000之间。商业保险只报销超出一万的部分,所以此例子中商业保险不出一分钱。别说我乱用的数字,我说的这个数字绝对有普遍意义。这是商业保险精算师自己算出来的。(他算出来多数中等疾病的自费部分是9600元)
假设这人想用进口钢板,社保不报销,就是全自费。那这个医疗保险保不保呢?不保!因为条款里面很清楚的说明了,只赔付用于“治疗疾病必需的额度”,什么叫必需的?有国产的就要用国产的,你要用进口药进口材料那是你自己更高级的需求,所以保险不赔付。
说白了,大部分疾病可以用国产药的,必须要用国产药,而国产药在社保里面覆盖百分比很高,商业保险基本不会触发。
其实这样得到的医疗服务跟自费没有区别,而且还不如自费。因为这样会在治疗的时候犹豫,更倾向于用国产药。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差。
我用cobra的时候是单身
这里的人流行上来就假设别人说谎吗
那我家肯定不是这种保险, 我们是in network的直付, out of network的拿发票报销, 没有co-pay,诊费药费检查费用全部cover,每年门诊一个人3万, 从来没有用掉过, 住院的好像是200万, emergency和重疾好像是单独还有几百万额度。 没有仔细看过,反正是够了。 如果升级到1万2一年的, 那额度就很大了, 而且是全球, 并且是可以有pre existing condition, 当时是问过的, 所以侥幸心理, 觉得万一出大事, 再升级。
我算过帐, 我家的情况, 保险公司还是赚的, 因为我老公就从来没有去过医院, 除了洗牙。 我自己一年也用不了几千, 主要是看中医。 其实去医院的推拿理疗针灸, 也能报销的, 懒得去。 小孩看一次医生平均下来要1000-1500, 但是一年也就去三四次, 算是多的了。 有些直付医院过度治疗, 例如说肚子疼就要做B超, 这种吃过一次亏, 就不去了。 外国诊所基本上都是进口药, 除非是不让进口的。 国内三甲VIP大多数还是国产药, 所以一般不去, 但是三甲VIP有些医生好一些, 看情况。 反正至今没有出现不理赔的情况。
你的例子也许有用,不过我用的好像不是你说的这种,我们家就没社保,买的商业保险也不是国内很多人熟知的重疾险(那确实是一般都用不着的),主要就是门诊,做过手术也没自掏过一分钱,一年的保费在通常情况下就是全部医疗支出,跟美国copay 很高的医保比起来已经算可以了。我知道保险公司肯定是赚到我钱的,不然干嘛做这生意呢,就是买个方便和心安,觉得这个价格和解决方案还可以。
一个东西值不值一个是要看跟什么比,另外就是见仁见智了,一年几千而已,没想着需要跟精算师拼分析。
没有copay和门槛费的当然保额就高。不管怎么算,都跟自费一样。也就是说有没有保险都一样。
emergency是意外险,一般买个意外险就覆盖了,这个不花很多钱。
重疾主要是指癌症(脑外科和心脏搭桥这些都不算重疾),大家都希望自己健康,所以保癌症只是一个心里安慰。
但你仔细阅读条款你就知道,跟没买一样。因为这些保险只保初诊癌症,就是首次诊断出来癌症的治疗。而且不保实验类药物。(但多数会非常夸张地说保上海质子重粒子治疗,而这是根本无法兑现的玩意儿,因为根本没办法去这个医院开治疗单,领导们太多了,排不上号)
什么叫初诊癌症呢?就是比如小王有一天突然检查出来癌症需要治疗,于是到医院,无非就几样,开刀吃药放疗化疗。这些玩意儿其实都不贵。特别是国产的,更不会夸张到第一年就会跑去质子重离子治疗。真正费钱的是癌症的后续治疗(后面几年费用很多),以及进口药靶向药(保险不报销)。于是到第二年小王继续去投保,但保险公司不给保了。理由是有癌症了。仔细看条款,这些保险都是一年一续,有大病一般不给继续保了。保险公司哪有那么傻呢?
所以跟没买一样。你得仔细看条款。不管你是不是innetwork outnetwork,都是中国的医院。
另外说到保美国的,全球什么的,也都是骗人的玩意儿。这个保险拿到美国来,医院是不作为你有保险算的,所以费用需要自己先交,然后再拿回中国到保险公司去报销,当然如果出了意外,美国医院会先看病,再bill。所以突然到美国看个小病大病的,其实走的都是意外险的流程。
虽然条款里面说了要包preexisting,但没人会专门用这个保险跑到美国来看什么心脏病,动脉堵塞,癌症之类的,因为根本就没办法看,条款规定投保人必须在中国居住180天以上。而在美国看这些慢性病都是以年为单位的。同时这些保险是以年为单位续保的。就算看了一次两次,省了那么一丁点钱,下一年绝对不会再有了。
一点用都没有。
这么好的保险一年才8000?还是全家?你确定?公司有补贴保险费吗?我国内同学买的重疾险,赔付50万,日常小病不保,一年都要交1万多
当然是8000一个人, 而且是团购价。 我老公单位的团购价, 但是其他代理也给过我们这个quote, 反正几个家庭凑在一起就行。 8000一个人, 保险公司其实不亏。
重疾险不一样的, 重疾险是付保费, 发生理赔事件, 直接给钱, 不是报销实际医疗开销。 所以我也买了50万的重疾险, 相当于补贴工资了。 但是我的保费只有3000一年, 新华, 锁了10年。 我老公抽烟, 所以保费就比我贵, 也没有到1万, 你同学应该是买贵了, 或者有什么健康情况。
关键你买的不是心安。。因为进口药进口器材根本不给你赔嘛
做手术是在国际医院做的,自费价格应该是超过那一年的保费了,不过没问过用的啥药物和器材哦……
另外你说的美国不能用,这个也不对,我们家毕竟已经用过了,但是那个全球险确实挺贵的,远超一年8000一人…….
我觉得你可能还是有点想当然了,癌症病人想要买的和海归家庭需求其实挺不一样的。一年8000每人对有社保和国内医保的人来说太贵了,对没有社会福利的海归来讲却还是不错的,所以受众其实不多,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跟楼主一样,我们也都是几家类似情况的一起买的,里面也有不太满意国内医保的国内有钱人。从一个人的角度有可能做手术那年保险公司赚不到钱,但是人数够的团体保险公司应该能保证赚钱。
我国内也有很多朋友买重疾险,还有去香港买保险的,那些我倒都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在美国早就有life insurance 了
说到香港你又外行了。香港除了life insurance,一般的重疾险和医疗险是可以续的。。有病也可以续。比国内的这些医疗保险好得多。相比之下,宁愿买香港的医疗险。
另外做手术不管是不是在国际医院,只要你用进口药物和器材,保险都不报销。如果觉得国产的好,那么当然,这是可以心安的。因为只要不用进口的,一万以上都能保。可是谁愿意用国产的呢?比如一根导流管,国产的20块钱,进口的200块钱往上。钢板价差也是四五倍,然而医疗效果也是四五倍得差别。。。
一句话,国内有社保医疗就够了,再多的,你买不买商业保险都心安不了。因为你要求好的医疗服务的话,其实都是自费。
你听着确实是内行,但是你说的例子跟我们实际经历都不是一码事……都是分享而已,就当是告诉以后有需求的人,其实有不止一种选择吧
什么叫保险啊,当然是为了万一生大病保大的,大病会破产,小病不会
你买美国房屋险什么不就是为了万一吗?至少美国保险是cover癌症的吧,没有什么进口器材仪器和药物的差别
懂行的!不过也许海外公司的保险会厚道点,比如香港的,国内保险公司真是有多远滚多远
其实你也说了,保险就是保个心安,自费超不超过保费,保险公司赚不赚,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有没有用,能不能达到让你心安的目的。
你觉得这些保险能让你心安么?
在大病来了需要用好药的时候,在大病第二年需要续期的时候,在没有国产药,需要用最新的药,然而中国的FDA拖了三五年都没有批,但是美国的FDA早已经批了的时候、这会让你心安么
理赔出问题一般是大病
我认识上海两个大公司的HR,她们私下聊天就是你说的感觉,最好海龟出点差子可以拿来嘲笑一番
你决定懂行的,赞
你家倒底实际用的是不是这个8000的?前面不是说没用这个用的公司给的保险吗?
楼主说1万2就能保全球,好像没有远超8000
国内社保倒真的是很好,那么便宜,美国比起来真的差到极致
家有病患,所以了解。
国内做过手术,用了进口钢板,七万多,社保外,一分钱都没报。全自费
而且楼主说的这些保险,多数只到60岁。少数能保到65.
老年人无法投保,更没有心安了。
他哪里和你的实际经历不符了呀,他说你们肯定没用上进口器材什么的,你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上
也不一定没用上进口器材。但进口部分肯定没报销。
保险公司精算师精的不得了,怎么可能便宜你呢,不生大病能看得出什么来。全能报销的怎么可能8000,又不是做慈善。香港保险是这样的,如果买他们的life insurance同时再保一个国内医疗险重疾险会给你点优惠,生了大病后能不能续就不知道了。反正在国内有社保,大病靠自己赚钱,社会上说大病准备个百把万的,超过这个数也没必要治疗了。美国我觉得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没有基本社保,差评。
一次和一个同行吃饭, 她是某大公司总裁助理, 带了个小姑娘助理, 小姑娘出去买单的时候, 这个总助和我们说, 现在海归真便宜, 这小姑娘是某某名校, 一个月就几千工资。 是事实也就算了, 关键是这个总助一脸的得意骄傲。
用的是公司的, 但是公司只包一家四口, 有一家五口六口的, 多出来的人就是这个价。 也有代理给过我们这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