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你对国内养老和美国养老都很熟悉,能详细讲讲优缺点不?非常感谢 Shangshang111 发表于 2021-08-19 13:54
为什么之前我回国时上不了华人 请问楼主怎么做到的 万一以后有机会回去也用的上 先谢啦lovegreentealatte 发表于 2021-08-19 13:19
我倒是觉得中美这种局势下,天朝真的闭关锁国岂不是害了孩子?想想50年代初跟着父母回国的第一批海龟的娃,当时都是小学生吧,后来有几个得了善终的?有几个逃过了文革的家破人亡的? 隔壁楼说天朝已经开始取消英语课程了,以后也要剔除出高考中考,一叶知秋,啥局势心里没点数吗? RaincityPearl 发表于 2021-08-19 13:37
赞楼主的执行能力! 我也想回国,但是怕996,你能不能讲一下工作强度? 今天看了看国内同类工作,最资深的薪酬也不到美国的一半。而且估计会很累。 can-can 发表于 2021-08-19 17:58
支持huashan2018开一个新帖,讲一讲美国养老。 lucyliu8587 发表于 2021-08-19 17:24
这也不至于,两娃美国护照,就算今天在阿富汗也回得来。 ConnieBear 发表于 2021-08-19 18:03
请问楼主是俩人都找到了还算合适的工作么? 爱吃鱼的猫 发表于 2021-08-19 18:26
谢谢好多人的祝福。也谢谢很多善意的建议和担心。 抱歉的是,我害怕网络人肉的强大功能,不想说太多工作领域和薪酬的事情。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的是我们对经济上的计划。我们在美国的时候不是在纽约也不是加州。所以自住房卖掉之后拿回的钱不多。这个钱够两个孩子第一年学费,第一年的房租和之后买车的钱。我们比不了华人上很多人说的几米的资产之类的,但是积累还是有的,也不准备现在变现。打算是给孩子的大学学费的。目前新工作的月工资可以支付我们计划内的开销,学费,生活费和三个房租的。当然也是月光。而且房租这个部分,我们自己租的是四房,老人可以在同小区或者附近小区租两室,因为地点偏,老人的这部分房租我们不觉得是问题。他们自己也有退休金和房租收入。可以负担其他生活费。也很有可能给他们买两居室,我们继续租。这些都是不确定的事情,慢慢看吧。就像很多人说的,最大的问题是医疗。这个只能再说吧。慢慢研究吧。 再分享一下我们为什么没有接老人去美国。 我老公呢是全心在事业上的那个,家里经济收入大部分要靠他的工资。我呢就是那个负责后勤的,工作就好比副业。所以老人过来,任何需要人陪着的事情,都是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曾经有mm分享的在美国给父母养老看病的帖子,她还是在弯曲,有保险,父母也是单独住,她崩溃的是无止境的请假,父母对她不能随叫随到的抱怨,老板因为她请假次数多的抱怨,等等。我看完,就很窒息。我说过,我们两个和父母关系不亲密。各自有各自的原因。老人来到语言不通的地方,会不会对我产生过多的依赖?他们不会开车,不会英文。对子女的依赖度升高也是正常。可是我没办法接受。找会中文的保姆或者护理,这在我们住的地方是不大可能的。双方老人都有来美国和我们住过两三个月,他们不习惯不喜欢,我们也很难。他们憋了一天没人讲话就准备我们回来好好说话,我们一天都在讲话就准备回家好好安静。而且,我们和他们的亲密度,在我看来,说说天气的程度。他们非要聊我应该穿什么衣服上班,我女儿应该什么样的发型,这就在我这里就是越界了。 的确,这个年纪海归上海,其实我自己也觉得是个很孤勇的事情。近乎天真的勇敢。可是,我们又不能狠心不管老人,无论在怎样不亲密,再怎样疏远,我应该担起的责任不会逃避,可是要怎么管?接到美国,基本上我就要全职做他们翻译了吧?光想,我都无法呼吸。似乎,回国,是我最能接受的。他们没有语言的障碍,生病住院不能自理等等,我出钱就可以找到护工找到保姆,他们自己去和护工保姆提要求好了,如果真到了他们都没办法说话的境地,那我也只能认了…… laolezaiwai 发表于 2021-08-19 18:06
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就好,但楼主说话挺冲的,一个劲儿指责假想敌,似乎觉得华人上的人都要和你吵一架?既然这样就自己享受海归的生活好了,干嘛要发帖呢?还有我觉得以照顾老人的名誉划海归的多半是个借口,应该是自己想归了才是主要原因。 tbaobao 发表于 2021-08-18 22:08
上海很好,大家文化素养都很高,和西方比较接近。上海机场是唯一一个有人愿意帮我抬行李的机场😂 Aliciashuhao 发表于 2021-08-18 22:05
最开始和孩子讲要海归的时候,老大,青春期孩子,非常不开心。走之前,和同学聚会,从头哭到尾。 回来之后,出了隔离没几天,他们新学校就开学了。如今就很开心了。他们去的是国际学校,没什么作业,我也还没开始安排他们课外活动,所以一天下来,挺轻松的。他们都还挺适应的。 laolezaiwai 发表于 2021-08-18 22:15
北京也不错。地铁上帮我抬行李,公交车上给我的小朋友让座的,都有。玩水上乐园,几个大汉加三到我们前面,我一请他们排队,他们就忍气吞声的排到我们后面,一声也没吭。其实我是习惯了为自己发声,话一出口就后悔了,深怕他们找我们麻烦,哈哈。估计他们一横我就先怂了,毕竟拖家带口,安全第一,哈哈 lhg 发表于 2021-08-19 18:36
阿富汗现在有一万到一万五的美国人困在那里。 前几天说海归的帖子,我还说,最极端的情况下看哪个护照更管用。现在觉得蓝皮护照也一样不顶用。。。 shoon_yee 发表于 2021-08-19 18:26
哎,总比接到美国照顾要容易一丢丢。 laolezaiwai 发表于 2021-08-18 22:59
挺好的,我们也快回上海了,归属感安全感国外代替不了快乐小肥猪 发表于 2021-08-18 22:16
海归是你的选择,没人应该judge,我单纯想给你在这方面打个预防针,四个老人在上海看病,会比在美国看病难很多,我家除了我这一代全是上海的医生,所以我家人看病很容易,但是见过太多太多你这样的例子了,做好心理准备吧,不止是钱的问题,而是有钱都没人给你治的问题,现在赶紧和能八竿子打得到的医生套关系吧,朋友的朋友,邻居之类的,能帮你说一句话就省你半条命,要不然,还真不如在老家能得道德医疗资源多,全中国得人都在往北上广跑看病,医院天天跟菜市场一样拥挤 pattyandbump 发表于 2021-08-19 18:44
萧光琰的老婆是美国长大的混血,女儿生在美国。萧光琰死在国内的时候老婆孩子要是能拿着美国护照回美国,至于会吃完最后一顿饺子再双双自尽吗? 郭永怀死在国内的时候他拿美国护照的女儿能去美国的话至于被打成狗崽子失学几十年吗?直到中美建交以后才申请美国护照回了美国。 不要太天真了,历史正在重复,以史为镜吧。 RaincityPearl 发表于 2021-08-19 18:43
不能这么说。也是有撤侨的时候。反正跟着美领馆走总是没错的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1-08-19 19:10
lz可以写写跨国找工作的事情么? guiyuan 发表于 2021-08-19 19:44
几年前和公婆说起考虑海归 主要考虑是万一他们生病了方便照顾。结果人家劈头盖脸来一句 我还没老你就希望我们生病是吧。。毫无悬念后来离婚了 COHomeSearch 发表于 2021-08-19 20:23
我今年刚回去两个月,大部分时间在上海。国内吃好玩好倒是真的,亲人朋友都很友善,即使回爷爷奶奶在的老家村庄里面,也没有一个人对我从美国回来表示过有看法,都很热情。绝大多数人还是很善良的。 不过,越来越不喜欢国内的浮躁气氛,公共场合和朋友聊天都不敢评价任何跟政府时局相关的,就算是亲友请客吃饭,只要有不太熟的人,大家也不会多说一句真实的想法的,怕哪天就被揭发检举了。 clearcrystal88 发表于 2021-08-19 17:10
对呀,层主的例子美领馆都关了以后海归的。 现在美领馆还在,就是关门也会撤侨的,没那么夸张。 ConnieBear 发表于 2021-08-19 19:59
你是明星还是官员,哪个朋友会私下吃饭时吃饱了撑的检举你,真有吃饱了撑的检举你,你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谁会搭理你,每天抨击政府的网上评论成百上千万,也都是一删了事,人家还是书面留言呢,别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成现实 Hggfber 发表于 2021-08-19 20:34
如果是高校的职位薪资够付俩娃上国际学校的么? 芸飞扬 发表于 2021-08-19 16:25
Re,lz最好现在就开始想办法结交医疗方面的人脉吧。几年前陪我爸在我们省会看病的经历告诉我关系最重要,没钱固然不行,但有钱也不是想花就能花出去。 而且lz觉得在美国看病需要自己陪,但即使在中国指望老人自己搞定也是基本不可能的,一样需要子女无数时间和精力,希望你能有心理准备。 elend 发表于 2021-08-19 20:47
一楼骨头里挑刺的评论能有400多个点赞的,如果每一个点赞代表一个真的人,海外的华人都要看看自己周围都是些什么样的同胞了,恨人有,笑人无,这样一篇没有任何政治立场的文章,要这样冷嘲热讽,那些开始居高临下幻想美国使馆撤侨楼主走不了的货,不如想想真的撤侨时,自己在美国是啥处境。网络啊,不暴露真人的时候,真是个照妖镜,照出周围人形皮囊内心的魑魅魍魉。 bluecrab 发表于 2021-08-19 21:09
你要是从一个很正常得回复中看出这么多歹毒的心思,你也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太阴暗了?楼主上来就说别人会侮辱冒犯她,别人说她假想敌,一点儿没错。最后,早上好 pattyandbump 发表于 2021-08-19 21:14
回复 405楼laolezaiwai的帖子 lz,我非常理解你对父母办到美国来之后事事依靠自己的concern,这也是我现在最担心的。不过想要提醒你一下,现在在国内大医院看病,很多年纪大点的老人自己也搞不定,也得孩子陪着。因为大城市大医院现在预约,取号,缴费,取药几乎全是用手机自助进行,别说老人,我自己第一次去都没搞明白。我老公的大伯和大伯母,刚70,去医院每次都得女儿陪着去,不然不行。如果你们两边父母都是小地方的人,到上海后可能也很难适应大医院这种看病方式。 近猪者肥 发表于 2021-08-19 18:49
断断续续的发过一些帖子,关于回国机票,经验,隔离的。 今天随便说说回国鸡毛蒜皮油盐酱醋茶的生活。 我们春天因为婆婆又一次住院手术,决定彻底海归。疫情前每年回国过暑假,疫情期间,不知道老人是的确年纪大了,还是心理因素多一些,或者两者都有,双方四个老人轮流住院。春天的时候,已经婆婆一年中第二次住院了。这次住院是最终刺激我们做出海归这个决定的原因。一切又好像注定的一样,正好有一个还算可以接受的offer, 所以就这样两个月内卖房卖车打包行李,回国了。 二十几年前来美求学,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文化,苦却甜,有奔头啊。年轻时候,一年之中搬个三次家都不觉得是个事儿。 如今人到中年,虽然一个“归”字似乎是说我们回到了属于自己的环境,可其实呢,回国要面对的文化差异也是很巨大的。我是被撕裂的一种人。或者说,精分的一类人,属于第三种文化。又或者哪种都不属于。 我自由散漫,不喜欢别人指手画脚,最讨厌家人亲戚没有界限八卦窥探,可以因为父母过界的言论和干涉行为,一个月不联系的。和公婆关系也是客客气气,相敬如宾。但是,该承担的责任,总要承担。我们出国二十多年,享受了自由,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我的心里没有墙,对于任何人和文化,都只有深深的尊重。 是的,尊重。这两个字是我人到中年,感触最深的。我总是提醒自己,可以不理解别人的种种,但是要尊重。如今这个版上各种言论攻击。大可不必。海归的,不归的,都有自己的原因。没有人可以去百分百了解。也没必要去希望别人理解或者理解别人。尊重各自的决定,就好。 如今回来两个月了,因为我的微信在国外申请的,很多时候还是有不方便的地方。好在有了国内的电话,又弄了一个微信。虽然麻烦些,但是各种健康二维码和付款,都已经没有问题。这个过程有些长,有些繁琐。但是,我骨子里就是个只在乎自己今天是不是舒适的屁民而已,高而深层次的东西,我不去想不去评论。无论在太平洋的哪一边,我都是个只知道过自己日子的韭菜,改变不了风向,就随风而动,仅此而已。 刚开始叫了很多外卖,最近一周终于开始做饭。外卖方便,但是味道也就将就。满大街的外卖小哥。很辛苦。偶尔新人外卖小哥会要求我给我个好评。我现在都已经自觉的每次都给好评。大家讨生活,真是不容易。前些日子,刮台风,外卖照送,我费了好大劲搞明白美团京东等等外卖送货app都是可以打赏的,就逐一给小哥打赏。 我回来这段时间,从来没有遇到哪个人因为我们从美国回来而对我们怒目而视的。两个孩子走哪儿都哇啦英文,很难隐藏海归的身份。一开始,我也会担心会不会有人不喜欢我们这些回来的人。可是时间久了,没有人对我们有任何不友善的言行。小区物业人员也都很照顾帮忙。去过两次医院,几次出入境管理局,银行,等等,遇到的各种服务人员态度也都不错。会有一两个不耐烦的人,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很热心态度良好。 回来之前还担心过交通安全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害怕孩子们习惯了美国行人是老大这种。但是,上海,还是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的。过马路还是要注意,因为这边左拐和行人是一起的,但是车都还是让人的。 做过几次地铁,还遇到给孩子让座的人。 我今早上散步的时候,特别数了一下戴口罩的比例,路上的人,十个有七八个戴口罩。进入室内,全部都自觉戴口罩。上海的天气,只要出去,不动,都是一身汗。更不要说戴口罩,会多热了。但是人人都很自觉。 短短的两个月而已,如今我还是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需要适应,都是鸡毛蒜皮的生活,看似都是小事情,但是却很影响心情。只能慢慢来。 谢绝不喜海归的来和我吵。你怎么说都对。我尊重你所有的想法和意见。 我们回来两个月还没能见上老人,因为上海前一阶段被列为中风险,前天刚降为低风险,昨天又出一例本土。各种政策也不建议离沪,老人也不愿意担风险过来。还在观望十一假期要怎么安排。所以不要问我各种隔离政策是不是对,我没想法,我就是一个啥都改不了只能入乡随俗的屁民。至于你,怎么想都对。 没啥可说的了,就祝大家都安好吧。 laolezaiwai 发表于 2021-08-18 22:01
说句实话,医疗系统里没关系就想着把四个老人接到上海治病,基本上就是给他们选了一条身心都最惨烈最痛苦的路。不过楼主看着也不是喜欢别人意见的人,所以,提醒咱们有经验的人给了,对得起自己良心就行。 pattyandbump 发表于 2021-08-19 21:17
回复 50楼laolezaiwai的帖子 2个月前上海的国际学校应该也快放假了吧,你们是先上了summer school吗 MelodyRain 发表于 2021-08-19 22:24
回复 239楼QQQ1000的帖子 不是啊 我们的孩子在美国扎根的话我们来美国养老应该没有什么不适应 况且我们都没有亲生兄弟姐妹 国内没有那么多牵绊 我们的父辈就不一样了 他们第一适应不来美国生活 二来在国内牵绊比我们多多了 guiyuan 发表于 2021-08-19 23:42
华人姐妹大概都差不多到了要考虑父母养老问题的时候。根据我看到的讲几句。其实把老人搬过来还是可行的。 1)如果不想海归,那么越早把父母办来美国越好。因为这样他们年纪轻健康病痛少,开始几年医疗费用不会多。能学会开车,能学点英文,还有可能打点工为以后做点积累(六十多岁做家庭看护大有人在)。另外还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朋友圈子,不会整天烦着孩子。 2)想把父母搬来,得大家同心协力都做点努力和牺牲。在子女这边。就是搬到中国人多的州,老人有地吃有地玩医生可以讲中文,可以不那么依赖子女。现在有Uber更好了,去这去那可以直接叫讲中文的司机开的车。即便要牺牲一下工作机会什么的也下决心搬。越早越好。反正这样搬到另一个州总不会比一把年纪海归更辛苦。在父母那边,就是得铁了心把钱拿出来付这里的保险医疗什么的费用。这也是养老需要的,老人自己有能力就应该负担。没钱可以把国内房子卖了。这个需要大家交流达成共识。有时候也不是一次搞定全部。我知道一家,先拿了钱过来,房子是后来卖的。 3)房子和日常开销。华人的财力加上父母的财力,买投资房很正常吧。付个首付,让父母住着再租一半或者一大半出去,基本就够养房子了。父母百年以后这房子还是孩子的。如果不是家里很穷的,老人的退休金换成美金有个三四百美金也够他们自己做着吃饭了。孩子平常也可以买点菜送过去。 4)到最后阶段,美国的医疗还是比大陆要人性化多了。医院至少基本不用陪床,护士态度好,手续也比国内容易。我在国内某大医院看过一次病,几层楼上下的跑的我没病都要病了。另外最后阶段一般也不会太久,与其那时大陆美国来回折腾(还得签证给力),还不如让老人在身边容易处理呢。而且现在有Uber了,就是化疗放疗多数时候老人都可以自己搭车去(都是固定地方,找个中国人司机,多给小费请送一下),然后孩子中间去看一下,不需要自己来回开车接送。 反正就像楼主说的,赡养父母是个该付的责任。早考虑早行动比较好。不管是来美国还是海归,总归住近点,还可以让自己和下一代都体验一下天伦之乐。要不老不见面当然会生疏。 Confuse 发表于 2021-08-19 19:58
回复 469楼dudu2016的帖子 我相信楼主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各方面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弊肯定是有的,但是从楼主的角度考虑利一定是大于弊。 countryside005 发表于 2021-08-19 22:25
楼主太天真了,你要是详细了解过中国的医疗状况就不会认为在国内异地看病比在美国看病容易。楼上很多例子都指出了,国内看病首先要有关系,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服务的。 我家有亲身经历,不是父母,是非常近的亲属,分别在国内和美国看大病,手术化疗放疗一类的。国内大城市三甲医院一床难求,连走廊上的加床都要托关系。除了亲属轮流陪床,还必须请护工,有时某些自费的药物,器械都要家属想办法去药贩子那里买。先交钱,才看病救人。医保有限额的,很多自费药自费器械。而且医保报销是你自己先付钱,过后才报销的。不富裕的家庭首先第一笔费用就拿不出来,卖车卖房水滴筹之类的多的很。如果是异地看病,医保报销更复杂了。 美国这里不管怎样先看病救人,再说付钱的事。美国只要有医疗保险,每年的自付费用有上限的,工薪家庭完全可以负担。低收入的老人拿绿卡的前五年自费买奥巴马保险(政府补贴以后每月不过几十美元),五年以后红蓝卡,白卡付大头。化疗输液期间不用住院,可以回家休养。如果必须住院了,护士包干所有贴身服务,喂食擦身清洁,没有护工这一说,家人也只需要偶尔探望,所有跑腿的事情都是医护在做。 当然这是从家属的方便程度来说,如果从老人的角度,也许他们更愿意生活在语言相通,交通便捷的环境。 aq2016 发表于 2021-08-19 22:28
国内看病要到三甲医院,比较有保障。老人看病,检查,住院,手术,人力上都需要家属的巨大投入,即使能请护工。不请护工,自家起码得两人投入。 要带娃的家长,基本无法承担的起这种时间投入。lz要规划一下。 珞珈山街 发表于 2021-08-19 21:30
在美国看病不怎么需要太多的陪护也能搞定。在中国看病医院指定要有家属陪护,家属干的是美国护工的活外加各种跑腿打杂,病人先不说,家属就能给累个半死。这还没有提到国内看病如果不顺利没有医生熟人,那真是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 elee555 发表于 2021-08-19 22:49
父母不会英文这边护工怎么照顾? vikpie 发表于 2021-08-20 00:39
谢谢🙏。 每个人每对夫妻都有各自的取舍和平衡。 自己觉得的弊端可能别人觉得根本不算个事儿。 反正吧,我也是刚回国,适应期,有很多心情,难以描述,就手痒发帖。😄哈哈😄 laolezaiwai 发表于 2021-08-20 00:17
跟父母不在一个城市,也照顾不了什么啊,撑死有事能到父母身边快点,如果不是疫情,中美之间也很快。感觉就是心理上的安慰,都在中国,距离上近一些。或者父母病了可以接到身边照顾,否则也帮不上什么忙啊。感觉lz夫妇也是走一步看一步,这个offer还不错是主因,哪天感觉不好了随时能回来,所以也不担心什么。你们都是美籍吧。 minijing 发表于 2021-08-18 22:45
楼主这才俩月,算上隔离期,这才算刚回到中国。啥都还没开始呢。谈感想还早了点,最多讲个皮毛,加隔离经验。 真正让你爽的还没开始。等四个老人都搬来上海了,开始需要体验上海的医疗服务了(说实话上海医疗服务还算是全国最好的),你再来谈谈感想。 其他体验也都不需要2年,再过大半年就可以了,从小区里的人际关系开始(例如你是否能够接受带狗坐电梯撒尿的),一直到公司里面的各种奇怪的关系,再到小朋友交友,出行,教育,一句话,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大半年过后你再来说。 当然国内也有国内很多好处,小事情上很多很方便,比如坐车吃饭请保姆,但一遇到大一些的事情就很麻烦,从办各种证各种本开始。慢慢体会。 从长远和总收益来看,真不如把四个老人都办过来。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8-19 02:43
楼主能领悟到尊重最重要很不容易了。但人到中年更重要的是影响社会,让更多人在你身上看到尊重被尊重的意义。还很好奇,在一个不会尊重的社会,楼主的态度能保持多久。加油做自己!Snowcats318 发表于 2021-08-19 09:46
同意时间才能证明。 我们之前研究好几年了。实在没办法承担他们四个人到美国养老。他们也都在美国和我们一起生活过几个月,最后都不愿意长期留下。首先就是语言不通。 目前我们的心态就是也顾不了那么多,没办法看明白太远的事情,只能做出目前这个阶段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laolezaiwai 发表于 2021-08-19 03:49
支持huashan2018开一个新帖,讲一讲美国养老。
同问
今天看了看国内同类工作,最资深的薪酬也不到美国的一半。而且估计会很累。
这也不至于,两娃美国护照,就算今天在阿富汗也回得来。
的确强度大效率高。 但是啊,我们这行,在美国的时候也不是朝九晚五,每天恨不得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工作。我是没什么追求,而且也是因为我是要管孩子的那个,也就那么混着。所以回国之后这个强度我们接受良好。
这应该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老人美国养老讨论过很多贴了在这里。 医疗无非就是三条路。 白卡 obamacare medicare
这段看的太有感触了。类似情况,这几年两边父母轮着生病,心里真的放不下...
阿富汗现在有一万到一万五的美国人困在那里。 前几天说海归的帖子,我还说,最极端的情况下看哪个护照更管用。现在觉得蓝皮护照也一样不顶用。。。
我的就是将就吧。我也是没啥追求。他的算是可以接受。
美国看病你可以要求翻译的。我们这个农村都有各种翻译。
这不刚说完你就上来指责了吗?楼主没说错啊
北京也不错。地铁上帮我抬行李,公交车上给我的小朋友让座的,都有。玩水上乐园,几个大汉加三到我们前面,我一请他们排队,他们就忍气吞声的排到我们后面,一声也没吭。其实我是习惯了为自己发声,话一出口就后悔了,深怕他们找我们麻烦,哈哈。估计他们一横我就先怂了,毕竟拖家带口,安全第一,哈哈
所以两个孩子以后是要走再申请出国的路线,还是走高考路线?如果孩子还要申请出国,为什么不把美国房子留这呢?租出去也不耽误太多你们的现金流吧,至少等孩子以后来美国上学你们也有个落脚之处
中国的老百姓之间特别是没有什么切身利益关系的,大多都是善良的。会和你发生纠纷和问题的,上司是第一个,其次是切身利益相关的同事和客户,再来就是学校医院,在来是街道社区邻里,反而陌生人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多数时间说两句也就过去了。王菲有首歌 「只爱陌生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对啊 核战争发生了 在哪里都一样 你还工作挣钱干嘛? 反正最后都会死的 极端情况下没用的 Biden都要被左右媒体骂死了, 现在增兵把美国人接回来。 结果你就来句 蓝皮护照也没用 我还不知道土工做过啥呢 骂海外中国人千里投毒吗?
你才回国两个月,回国三五年再来说吧。
萧光琰的老婆是美国长大的混血,女儿生在美国。萧光琰死在国内的时候老婆孩子要是能拿着美国护照回美国,至于会吃完最后一顿饺子再双双自尽吗? 郭永怀死在国内的时候他拿美国护照的女儿能去美国的话至于被打成狗崽子失学几十年吗?直到中美建交以后才申请美国护照回了美国。 不要太天真了,历史正在重复,以史为镜吧。
海归是你的选择,没人应该judge,我单纯想给你在这方面打个预防针,四个老人在上海看病,会比在美国看病难很多,我家除了我这一代全是上海的医生,所以我家人看病很容易,但是见过太多太多你这样的例子了,做好心理准备吧,不止是钱的问题,而是有钱都没人给你治的问题,现在赶紧和能八竿子打得到的医生套关系吧,朋友的朋友,邻居之类的,能帮你说一句话就省你半条命,要不然,还真不如在老家能得道德医疗资源多,全中国得人都在往北上广跑看病,医院天天跟菜市场一样拥挤
好开心读到这样的帖子,我也打算海归or去亚洲
谢谢lz的一些反馈,希望过一段时间lz可以继续写一些回国生活
姐妹希望你也写一些感想,我还是想多了解看看
lz,我非常理解你对父母办到美国来之后事事依靠自己的concern,这也是我现在最担心的。不过想要提醒你一下,现在在国内大医院看病,很多年纪大点的老人自己也搞不定,也得孩子陪着。因为大城市大医院现在预约,取号,缴费,取药几乎全是用手机自助进行,别说老人,我自己第一次去都没搞明白。我老公的大伯和大伯母,刚70,去医院每次都得女儿陪着去,不然不行。如果你们两边父母都是小地方的人,到上海后可能也很难适应大医院这种看病方式。
同意的。不想judge楼主的选择,只是觉得太天真。楼主说自己孤勇,那是不对的,因为楼主对国内的医疗根本不了解就想说美国比中国难弄。别说四个老人了,我看到一个老人都把一家人折腾得够呛。特别是有些老人到了终末期,需要找个医院做手术,根本找不到医生做也找不到医院收,有钱都没办法。毕竟这些医生谁也不愿意在一个终末期老人身上浪费时间,而那一段时间是最惨的。
不能这么说。也是有撤侨的时候。反正跟着美领馆走总是没错的
1)如果不想海归,那么越早把父母办来美国越好。因为这样他们年纪轻健康病痛少,开始几年医疗费用不会多。能学会开车,能学点英文,还有可能打点工为以后做点积累(六十多岁做家庭看护大有人在)。另外还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朋友圈子,不会整天烦着孩子。 2)想把父母搬来,得大家同心协力都做点努力和牺牲。在子女这边。就是搬到中国人多的州,老人有地吃有地玩医生可以讲中文,可以不那么依赖子女。现在有Uber更好了,去这去那可以直接叫讲中文的司机开的车。即便要牺牲一下工作机会什么的也下决心搬。越早越好。反正这样搬到另一个州总不会比一把年纪海归更辛苦。在父母那边,就是得铁了心把钱拿出来付这里的保险医疗什么的费用。这也是养老需要的,老人自己有能力就应该负担。没钱可以把国内房子卖了。这个需要大家交流达成共识。有时候也不是一次搞定全部。我知道一家,先拿了钱过来,房子是后来卖的。 3)房子和日常开销。华人的财力加上父母的财力,买投资房很正常吧。付个首付,让父母住着再租一半或者一大半出去,基本就够养房子了。父母百年以后这房子还是孩子的。如果不是家里很穷的,老人的退休金换成美金有个三四百美金也够他们自己做着吃饭了。孩子平常也可以买点菜送过去。 4)到最后阶段,美国的医疗还是比大陆要人性化多了。医院至少基本不用陪床,护士态度好,手续也比国内容易。我在国内某大医院看过一次病,几层楼上下的跑的我没病都要病了。另外最后阶段一般也不会太久,与其那时大陆美国来回折腾(还得签证给力),还不如让老人在身边容易处理呢。而且现在有Uber了,就是化疗放疗多数时候老人都可以自己搭车去(都是固定地方,找个中国人司机,多给小费请送一下),然后孩子中间去看一下,不需要自己来回开车接送。
反正就像楼主说的,赡养父母是个该付的责任。早考虑早行动比较好。不管是来美国还是海归,总归住近点,还可以让自己和下一代都体验一下天伦之乐。要不老不见面当然会生疏。
对呀,层主的例子美领馆都关了以后海归的。 现在美领馆还在,就是关门也会撤侨的,没那么夸张。
是猎头先找的我们。不知道从哪儿知道的我们的信息。
日韩泰餐比美国同等价位的好吃很多,西餐酒吧也是应有尽有。
主体民族和多元符合我心目中的平衡。
不过现在大家都出不了国,挤在国内的人更多了,有点头晕的。
这个是很中肯的意见了。赞一个。 早准备早好。我们是老大三四岁的时候,明确的知道将来是要回国照顾老人的。只不过当时觉得会到老大上大学。而且那时候也没准备要老二的。反正,到我这个岁数就觉得,要做好计划但是也要做好计划没有变化快的准备。哎,随缘吧。
谢谢分享!希望你们一家一切顺利!
祝贺你脱坑!这是啥人啊?!
这个是实情,国内办事都靠人脉,没人脉连门都摸不到,钱都送不出去。
你是明星还是官员,哪个朋友会私下吃饭时吃饱了撑的检举你,真有吃饱了撑的检举你,你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谁会搭理你,每天抨击政府的网上评论成百上千万,也都是一删了事,人家还是书面留言呢,别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成现实
Re,lz最好现在就开始想办法结交医疗方面的人脉吧。几年前陪我爸在我们省会看病的经历告诉我关系最重要,没钱固然不行,但有钱也不是想花就能花出去。 而且lz觉得在美国看病需要自己陪,但即使在中国指望老人自己搞定也是基本不可能的,一样需要子女无数时间和精力,希望你能有心理准备。
这个,不得不佩服张爱玲的敏感,其实,从49年到59年的十年间还是可以离开大陆的,大门不是一下子关上的,60年后就完全没戏了。乱世沉浮,谁又能说得清看得明,只是随波逐流罢了。
这个例子不是说明永远不要低估土工的底线, 美国也没办法去朝鲜捞人啊 所以别去朝鲜就行了 这不是说明美国护照没用 这是说土工无耻 没底线
想的挺美,楼主有绿卡无美籍,撤侨也轮不到她呀。就算美国肯看在美籍娃的份上撤,天朝能放吗? wishful thinking了吧。 楼主自己愿意海归,那是自己的选择,没人可以说什么。只是觉得这时候海归不比2019年前,对娃可能是一辈子的改变,风险太大。
你是幼稚还是装傻呢。国内被检举的P民多了,只要存在利益冲突,就有被检举的可能。检举了高层是不搭理你,你的直接上级领导搭理你啊
okay,有点明白和理解了。bless you
我认得一个海龟高校有官职的,两娃都上的国际学校。
真的是这样,我哥一线三甲某科主任,连他们楼的停车场管理员都不停和他搭关系,就是知道他是医生,每天都有各种朋友的朋友来找他,在医院里也是医生之间各种拖关系,什么关系都没有的小老百姓,真的别往大城市挤了
好可怕!
我已经打算下次带我娃去接受中国文化教育旅游的时候,去台湾了。 娃不用学习我们那里的方言,我也没去过台湾,正好看看。 希望不要打仗。
有的老人,仇视美国。 有的老人,自理能力不强,也不愿意学习 有的老人,跟自己子女关系不好。
还是要老人自己喜欢美国,提出来好。c
你要是从一个很正常得回复中看出这么多歹毒的心思,你也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太阴暗了?楼主上来就说别人会侮辱冒犯她,别人说她假想敌,一点儿没错。最后,早上好
说句实话,医疗系统里没关系就想着把四个老人接到上海治病,基本上就是给他们选了一条身心都最惨烈最痛苦的路。不过楼主看着也不是喜欢别人意见的人,所以,提醒咱们有经验的人给了,对得起自己良心就行。
因为对他来说 美华都是敌人 所以可以随便贬低 说狠话 只要美华过得不好 需要党
国内看病要到三甲医院,比较有保障。老人看病,检查,住院,手术,人力上都需要家属的巨大投入,即使能请护工。不请护工,自家起码得两人投入。
要带娃的家长,基本无法承担的起这种时间投入。lz要规划一下。
谢谢楼主的分享!!!希望能看到楼主更多回国经历分享!
是的,我们双方父母都是上海的,都有上海医保每次看病都要受折腾,他们尽量都去社区医院的。
2个月前上海的国际学校应该也快放假了吧,你们是先上了summer school吗
我相信楼主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各方面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弊肯定是有的,但是从楼主的角度考虑利一定是大于弊。
没上夏令营。我们出隔离没几天学校就开学了。他们学校今年提前开学。
我家有亲身经历,不是父母,是非常近的亲属,分别在国内和美国看大病,手术化疗放疗一类的。国内大城市三甲医院一床难求,连走廊上的加床都要托关系。除了亲属轮流陪床,还必须请护工,有时某些自费的药物,器械都要家属想办法去药贩子那里买。先交钱,才看病救人。医保有限额的,很多自费药自费器械。而且医保报销是你自己先付钱,过后才报销的。不富裕的家庭首先第一笔费用就拿不出来,卖车卖房水滴筹之类的多的很。如果是异地看病,医保报销更复杂了。
美国这里不管怎样先看病救人,再说付钱的事。美国只要有医疗保险,每年的自付费用有上限的,工薪家庭完全可以负担。低收入的老人拿绿卡的前五年自费买奥巴马保险(政府补贴以后每月不过几十美元),五年以后红蓝卡,白卡付大头。化疗输液期间不用住院,可以回家休养。如果必须住院了,护士包干所有贴身服务,喂食擦身清洁,没有护工这一说,家人也只需要偶尔探望,所有跑腿的事情都是医护在做。
当然这是从家属的方便程度来说,如果从老人的角度,也许他们更愿意生活在语言相通,交通便捷的环境。
你有多久没回国了?我国内亲近的朋友都警告过我在公共场合莫谈国事。
在美国看病不怎么需要太多的陪护也能搞定。在中国看病医院指定要有家属陪护,家属干的是美国护工的活外加各种跑腿打杂,病人先不说,家属就能给累个半死。这还没有提到国内看病如果不顺利没有医生熟人,那真是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
不是啊 我们的孩子在美国扎根的话我们来美国养老应该没有什么不适应 况且我们都没有亲生兄弟姐妹 国内没有那么多牵绊 我们的父辈就不一样了 他们第一适应不来美国生活 二来在国内牵绊比我们多多了
不可否认,这样对娃们来说确实走了一些弯路。都是计划生育惹的祸。
和父母关系处得好的,独生子女的,你说的解决办法很实在
所以我一直在保持国内医疗方面的关系
谢谢🙏。 每个人每对夫妻都有各自的取舍和平衡。 自己觉得的弊端可能别人觉得根本不算个事儿。 反正吧,我也是刚回国,适应期,有很多心情,难以描述,就手痒发帖。😄哈哈😄
有亲戚癌症,我家里医疗系统人多,找了肿瘤医院那一科的主任给做的,病床是临时走廊加的行军床,已经是用了很大人情了,没有关系,就慢慢等床位吧
跑腿需要一个人全职来做,而且要累得死去活来,护工肯定是要请的,有时候一个都不够,楼主这四个老人,真的觉得负担很重
觉得楼主写得很实在,不管哪边都是普通生活,最在意的就是普通人的衣食住行,而且父母年纪越来越大,真是要考虑
父母不会英文这边护工怎么照顾?
美国很多医院都会帮你请翻译的,免费的。
刚回国是最开心的时期
当病人在进行大病治疗时,很多人本身不是清醒的(ICU呼吸机用镇静剂),化疗无法进食靠静脉输营养液,人也很虚弱,护士直接上手操作,不会和病人有很多沟通的。医生每天查房一两次时,会主要和家属沟通治疗方案等等,不会直接和病人讨论的。
上海很少有让座抬行李的,这点北京强。上海迪士尼,一家外地的塞到我前面我提醒他们别插队,怒目圆睁对着我打算发作,结果看到我儿子拿着一本英语书在看一下子就软了……也不知道是什么病
心理上的安慰对于老人来讲也是个大安慰
小区里的人际关系。。。。
不会啊,很多年轻人现在都挺尊重人的
我觉得lz切实为老人着想就应该这样。那些说把老人接过来的,你们怎么知道老人愿意过来啊?一个是语言不通,自己哪儿也不能去,还有就是可能也很难在美国交到老年人朋友,难道真的就是在家里守着子女和孙辈就可以了吗?
lz回去应该眼见着就会有这样那样的不习惯和困难,但人家的主要目的是照顾老人,陪伴老人,这个目的达到了,就好。还是挺有勇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