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伦《耶稣和通奸的女人》 而这个纳粹商人则是以1650000 guldens (约合62万美元)的价格从一个荷兰画家处购得。 这在当时明显是天价。 但赫尔曼·戈林认为十分值得,曾经形容这幅画是他藏品中的‘闪耀的珠宝’。 希特勒与戈林在欣赏画作 03 1945年5月29日,二战结束后的一日,那场著名的庭审开始了。 恼怒的荷兰政府以出卖国家文化财产以及沟通敌国军方的死罪,起诉这名明不见经传的画家。 庭审中的米格伦 在这种压力下,画家终于说出了真相: “在戈林手上的不是维米尔画的,而是我米格伦画的。” "The painting in Göring’s hands is not, as you assume, a Vermeer of Delft, but a Van Meegeren! I painted the picture!" 这句话犹如炸弹轰炸着全场,甚至轰炸了整个艺术圈。 由于维米尔画作稀少而珍贵,几乎都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当年可以说世界各地的美术馆都战战兢兢起来。 在当时,那副《耶稣和通奸的女人》已经被众多艺术评论家肯定过。 这句话的出现,等于打了官方一大耳光。 1945年7月12日,米格伦在狱中放话:: 所有他出售的国宝级的油画其实都是他伪造的!
05 汉·凡·米格伦,生于1889年荷兰的一个小城Deventer。 与其他画家一样,年幼的米格伦也希望进入艺术院校学艺术。 但是由于父亲的逼迫,他去了代尔夫特理工学建筑。 毕业后,实在不喜欢建筑而投身艺术圈。 然而艺术比建筑更难混,除了获得过一次不痛不痒的小奖以外,米格伦更多的是被评论家评价为“二流画家”,郁郁不得志。 1923年,第一任妻子与他离婚带着孩子移居巴黎。 1928年,第二任妻子是个不务正业的二流明星。 也许在抚养与前妻的孩子跟现任妻子花销的多重压力下,他走上了制造赝品的道路。 这些赝品为他创造了巨大财富。 1943年,他已经在欧洲各地拥有了52栋房子以及15栋郊野别墅。 我不能揣测他是否开心,但是作为一个曾经对艺术如此热衷的画家,也许他感到更多的是无奈跟讽刺吧。 1947年12月三十日,就在准备接受刑期之前,58岁的米格伦死于心脏病。 在那不久前的一个采访中,他曾经对记者说: 我的父亲对我说过,你是一个骗子并将永远都是。 “It’s something my father said to me,” he told a reporter “‘You are a cheat and always will be.’”
如果说艺术让人骨子里都优雅,那么这个人就是优雅到骨子里的骗子。
01
他的画,
欺骗了纳粹,
欺骗了荷兰,
欺骗了当时全世界最著名的收藏家,鉴赏家,甚至博物馆各方专家。
他的故事几乎成为艺术史中一段有趣的传奇。
他就是近代美术史最有名的艺术赝品制造者——汉·凡·米格伦(Han van Meegeren)
02
故事得从维也纳说起。
1907年和1908年间,一个年轻人两度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绝,郁郁不得志只能去德国从政。
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而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希特勒的艺术梦想一直都没熄灭。
在纳粹时期,希特勒一直搜刮各地的古典艺术作品企图建立一个世界最好的艺术博物馆。
在那些搜刮的艺术精品中,希特勒最喜欢的是一个荷兰大画家的作品,那就是维米尔。
有几件事可以佐证,一是维米尔的画被藏在当时储存仓库的最里面;
二是在希特勒办公室挂着维米尔画作的照片;
三是维米尔的画作《艺术史》是希特勒私人藏品中他出价最高购买来的。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上有所好,下面当然投其所好。
于是乎,维米尔的画作可想而知的成为纳粹军方极其看重的艺术品了。
二战期间,纳粹二把手——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Hermann Goring)从一个纳粹商人手中购买了一副维米尔的画作《耶稣和通奸的女人》,交换代价为137幅从荷兰抢走的画作。
而这个纳粹商人则是以1650000 guldens (约合62万美元)的价格从一个荷兰画家处购得。
这在当时明显是天价。
但赫尔曼·戈林认为十分值得,曾经形容这幅画是他藏品中的‘闪耀的珠宝’。
03
1945年5月29日,二战结束后的一日,那场著名的庭审开始了。
恼怒的荷兰政府以出卖国家文化财产以及沟通敌国军方的死罪,起诉这名明不见经传的画家。
在这种压力下,画家终于说出了真相:
“在戈林手上的不是维米尔画的,而是我米格伦画的。”
"The painting in Göring’s hands is not, as you assume, a Vermeer of Delft, but a Van Meegeren! I painted the picture!"
这句话犹如炸弹轰炸着全场,甚至轰炸了整个艺术圈。
由于维米尔画作稀少而珍贵,几乎都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当年可以说世界各地的美术馆都战战兢兢起来。
在当时,那副《耶稣和通奸的女人》已经被众多艺术评论家肯定过。
这句话的出现,等于打了官方一大耳光。
1945年7月12日,米格伦在狱中放话::
所有他出售的国宝级的油画其实都是他伪造的!
此言一出,让全世界的博物馆捏了一把冷汗。
这些所谓名画中,最著名的要数《耶稣在以马杵斯》,有评论家曾认为是维米尔早期画得最好的画。
当年鹿特丹博伊曼斯美术館(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花了重金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眼皮底下抢购来的维米尔名画。
为此,美术馆还专门搞了一场盛大的「荷兰艺术四百年」展。
结果,这名画竟然是假的!
荷兰政府也吓了一跳,为了验证米格伦的话,甚至还要求他在狱中完成一幅画作证明自己。
于是,在记者以及陪审团的见证下,米格伦花了六个月画了其人生最后一幅假画《少年耶稣与长老》。
经伪造专家鉴定,如此高品质的绘画技巧证明米格伦说的是真话。
04
最后,戏剧性地,米格伦的罪名从叛国罪降到了伪造罪。
而在荷兰人心目中,也从一个叛国者转变成为了民族英雄。
一个用绘画技术戏耍纳粹头目的英雄。
1947年,荷兰一份报纸做了个调查:在我们国家,你最喜欢谁?
民众将新任首相推选为第一,王子位列第三,而第二位就是汉·凡·米格伦。
在这场骗局中,艺术史学家,鉴赏家,博物馆馆长,经销商,政府都以一种戏剧性的角色卷入其中。
而维米尔的画作进一步更加充满神秘传奇色彩,进而更加昂贵。
一层层故事的叠加,令文化本身更加沉甸甸。
05
汉·凡·米格伦,生于1889年荷兰的一个小城Deventer。
与其他画家一样,年幼的米格伦也希望进入艺术院校学艺术。
但是由于父亲的逼迫,他去了代尔夫特理工学建筑。
毕业后,实在不喜欢建筑而投身艺术圈。
然而艺术比建筑更难混,除了获得过一次不痛不痒的小奖以外,米格伦更多的是被评论家评价为“二流画家”,郁郁不得志。
1923年,第一任妻子与他离婚带着孩子移居巴黎。
1928年,第二任妻子是个不务正业的二流明星。
也许在抚养与前妻的孩子跟现任妻子花销的多重压力下,他走上了制造赝品的道路。
这些赝品为他创造了巨大财富。
1943年,他已经在欧洲各地拥有了52栋房子以及15栋郊野别墅。
我不能揣测他是否开心,但是作为一个曾经对艺术如此热衷的画家,也许他感到更多的是无奈跟讽刺吧。
1947年12月三十日,就在准备接受刑期之前,58岁的米格伦死于心脏病。
在那不久前的一个采访中,他曾经对记者说:
我的父亲对我说过,你是一个骗子并将永远都是。 “It’s something my father said to me,” he told a reporter “‘You are a cheat and always will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