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路“象”北的野象旅行团走到哪儿了?(图)

c
comefory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不久前,名为“断鼻家族”的亚洲象群离开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一路向北迁徙,行经普洱和玉溪、昆明等地,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这群亚洲象群走到哪了?大陆央视新闻7日最新消息称,截至北京时间6日19时,野象群持续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小干坝村正北方向670米处的林地内活动。目前,它们都平安,正加速奔往家园。
对此,有网民称:“悄悄移动,然后惊艳所有人。”还有网民称:“这段时间没有关心野生象,小象都快长大了。”
综合中新社、北京《中国新闻周刊》报道,5月25日,位于云南野象谷的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收到一份来自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紧急通知,要求派遣几名有经验的人员,跟随林业部门到玉溪协助开展野象迁徙的相关工作。
这群从西双版纳保护区出走的亚洲象不断北上,持续刷新野象迁徙北界的纪录。它们首次翻越了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哀牢山,并首次踏足玉溪的元江、峨山,甚至在几天后走到了昆明市辖区。“可以说这是象群迁徙最远的一次。”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教授吴兆录说,他对亚洲象的研究始于1994年。
截至北京时间6月4日17时,北迁象群没有继续向北,转向西南迁移6.6公里,持续在昆明晋宁区双河乡活动。
到6月21日,象群在过去一天又向北移动了9.3公里,从玉溪市峨山县重新进入易门县十街乡的林地活动。随后,象群在易门、峨山两地来回移动,而另一头独象仍在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的林地小范围活动,距离象群24.6公里。
自“断鼻家族”北迁以来,为保护这群亚洲象,云南成立了专门的保护工作组、专业监测队伍,提醒沿途民众自觉保护亚洲象,避开亚洲象活动区域及路线,不去影响它们的活动轨迹。自5月30日起,云南每天均会向媒体通报前一天观测到的北迁亚洲象群的动态消息,而“人象平安”是每天通报的关键词。
7月7日,北移象群落单公象抵达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勐养子保护区,回归栖息地。
大陆央视7月15日曾报道,象群当时整体在红河州石屏县龙武镇记母白村石岩头山林地内活动。14头象均在监测范围内。
7月10日在红河州石屏县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进入伏天,象群“吃喝旅行团”面临着炎热和酷暑的考验。监测队发现,象群经常上午睡觉,养足精神下午出动,翻山越岭找吃的。它们的食谱增加了一道防暑降温的新菜,鲜嫩树叶和秧苗。
昆明《春城晚报》7月27日则报道称,北移亚洲象群当天从石屏县经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进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境内。监测情况显示,北京时间7月21日17时至7月27日17时,北移亚洲象群在石屏县徘徊7天,总体向西南移动63公里。
象群在石屏期间,现场指挥部采取开挖象道、投食引导、护象队跟随、沿线人员(车辆)管控等措施,科学帮助象群迁移。7月22日以来,共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750人,出动渣土车401辆、挖机40台、应急车辆395辆、疏散群众1558户5581人,投放象食14.39吨,劝返车辆893辆2142人,日均投入无人机19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