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里说纳达尔4岁开始练的,但费德勒12岁才放弃足球,专心打网球。The young Federer practiced six hours a week with up to three hours of conditioning, imitating his idols Boris Becker and Stefan Edberg. Speaking of Edberg, Federer’s 70th win at the Australian Open well-surpassed his hero’s 56 overall wins at the time. 一周练习6小时……费德勒成就比纳达尔高多了啊。真的是少练一点多学点别的或者就玩,成绩一定会更差?不懂。为啥觉得要出成绩从小全职练是常态?
楼里说纳达尔4岁开始练的,但费德勒12岁才放弃足球,专心打网球。The young Federer practiced six hours a week with up to three hours of conditioning, imitating his idols Boris Becker and Stefan Edberg. Speaking of Edberg, Federer’s 70th win at the Australian Open well-surpassed his hero’s 56 overall wins at the time. 一周练习6小时……费德勒成就比纳达尔高多了啊。真的是少练一点多学点别的或者就玩,成绩一定会更差?不懂。为啥觉得要出成绩从小全职练是常态?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1-08-08 21:21
我打……着玩,纯粹锻炼身体。找教练打的。我不喜欢纳达尔。no fun。胜负欲写在脸上。Does he have fun playing it? 肯定也有很多人喜欢这种style啦。德约是谁?Drokovijc?他劈叉接球厉害,哈哈。我印象里Drokovijc早就上来,纳达尔过气了。没想到纳达尔赢得多? 说费德勒40还不退役想说明什么?不是运动生命长的意思吗?而且人都四个孩子了。 不过这些不是我的point。从小开始打没问题,其他的fun没必要全miss掉。People are not defined by the work they do。Work is only part of life。Take charge of your own life。早早专注,长远和全面来说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我也喜欢有多种成长路径多种风格的选手来捧杯,给大家启发。 年龄越来越小不就是卷吗?只有卷才能赢的比赛,不闷吗?
我打……着玩,纯粹锻炼身体。找教练打的。我不喜欢纳达尔。no fun。胜负欲写在脸上。Does he have fun playing it? 肯定也有很多人喜欢这种style啦。德约是谁?Drokovijc?他劈叉接球厉害,哈哈。我印象里Drokovijc早就上来,纳达尔过气了。没想到纳达尔赢得多? 说费德勒40还不退役想说明什么?不是运动生命长的意思吗?而且人都四个孩子了。 不过这些不是我的point。从小开始打没问题,其他的fun没必要全miss掉。People are not defined by the work they do。Work is only part of life。Take charge of your own life。早早专注,长远和全面来说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我也喜欢有多种成长路径多种风格的选手来捧杯,给大家启发。 年龄越来越小不就是卷吗?只有卷才能赢的比赛,不闷吗?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1-08-09 20:58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你只是play for fun,甚至你根本不打比赛的,你对比赛的胜负心都没有,我不知道你的fun在哪儿。我不觉得你对这个运动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咱们没有太多讨论的基础。 他们都是职业运动员,我几乎没看到哪个职业运动员可以just play for fun, not even Federer. He plays to win. 其实卷一直存在,无论哪里,哪个行业,无论怎么包装,想轻轻松松就能赢的基本不存在。
你看看某些ID火线注册就知道有些人的任务是干嘛了。就是专业恶心人的。
废话,人家现在一朝成名天下闻,当然是好的选择。要别人操心
现在的限制就是14岁,难道你不知道?
我的意思是提高年龄,难道你看不懂?
人家奥委会是你家的,你嘴皮一碰就提年龄,真把自己当回事啊。再说你的原话明明是“应该设年龄限制,看一下别人国家的都几岁吧”
看了有人贴国内体校的时间表,一天差不多学三个小时,也就是保持有点文化但想考个大学哪怕有特长生加持一天三个小时还是少点,更何况还是很累的情况下,体校老师教育水平估计也不如一般的普高。北京2017一本高考分数线537多,体育特长生300。(现在想想奶茶妹妹靠健美操特长保送清华真是呵呵,那个瘦弱的小身板专业的健美操里罕见吧) 周一到周六每天训练时间是三个小时。(其中周三是上午8点-11点,其余是下午2点-5点) 一般来说周六的三个小时是队内的循环比赛。 3.文化课也是有的,由于只是半职业型的学校,所以文化课并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那么不重视。周三的文化课是在下午,其他5天在上午。每天4节文化课。由于剔除了和一些不怎么重要的副科。所以其实文化课并没有落下多少。另外,周一到周五晚上都会有晚自修,是否安排成会训练则完全取决于教练。
对的,但运动员有意志品质,再加上有头脑的人,以后再补学也很快。 再说总有人喜欢学习,有人不喜欢。运动员去拿学历也更容易,我家就有进国家队训练没多久,吃不了苦(估计也感觉强手如林,自己没希望)退役的亲戚,最后拿了硕士,但工资还是跟她的竞技项目有关,收入也很高了。
陈一冰还在中国大学MOOC上开了一门核心肌肉训练的课,我刚开始只觉得眼熟,真是理论很系统了。
真是娇情, 全中国没去动物园孩子多了去!
这届跟全妹妹一起参赛的跳水的另外两个女孩子,张家齐和陈芋汐,也是一线城市出来的,而且看着家境都不错,看着说话什么的都比同龄的全妹妹好很多,希望全妹妹以后发展不错。
这个怎么说呢,她们这种家庭的孩子,不跳水,还能干什么呢?她哥哥不爱读书就早早去打工了,她和弟妹也是因为体校不收钱才去练的。如果不练跳水,不也就是出去打工做体力活吗。练体育练到一半没成绩就被淘汰,那如果出去打工又好到哪里去呢?打工年头再多,以后不还是打工吗。体育没练出来也大不了就放弃,打工去呗。
最重要的是练不出来的孩子们除了体育有没有更好的出路?如果有,是体制问题,如果没有,何尝不是多一种机会
看你写的,都快落泪了。
举重冠军打破世界纪录 才力 33岁去世 死时身上只有300块
另外,举重太伤身体了,奥运会应该取消这种项目
我有个小学同学,从小就超乎常人的运动天赋,爆发力惊人。五年级被体校选中,她自己乐意去练,从此就退学转学去体校了。若干年后跟她联络、她进了国家队,再后来出现在奥运国家队大名单里(具体项目不说了)。 北京的,独生女。
这三个里面感觉陈mm家境最好 父母都是搞体育的 本身学习也不错 张mm明显成熟一些 毕竟大一岁?
全mm希望有疼她的教练或者前辈 毕竟父母能给的帮助指导太少了 不光是跳水技术发展 也有人生规划 不要昙花一现 不然太可惜了
是呀 今天还在想那些举重冠军基本是最没关注的了 游泳乒乓跳水都多少开始饭圈化了 但没人提举重 觉得练举重的才是最辛苦的/可怜的
这是智商要多低才会讲出这种话?
一块金牌成本是7亿?怎么算出来的? 合着如果取消体校系统,普通学校就不要搞体育了?就不要体育经费了? 要不要算算美国K-12一直到大学,每年体育方面经费是多少?
真心智商是硬伤。。
我还不同意给流浪汉花那么多钱呢,税我也没少交啊
美国也是穷人当兵
我姑父就是家里穷练体操的,去了省队,还没参加大赛青春期长太高了就退了,念了夜大,英语还考了个四级,去省里给了个公职,然后停薪留职做生意去了,反正我看啥也没耽误
我有大学同学深圳的,那个普通话还不如这个14岁的,不影响人家竞赛保送拿奖学金
1)看看奥运奖牌榜,除了中国一家以外,剩下的都是G8国家,这说明啥? 说明G8国家民众体育天赋异于常人,远超过全球平均? 无非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富裕,整个社会在体育上投入足够多,普通人也能得到极好的体育资源进行培训罢了
2)中国所谓的举国体制是啥? 是国家出钱,把和发达国家在体育投入上的差距尽量抹平。让全红蝉这样的天才,哪怕出生在贫困家庭,也能脱颖而出,得到最好的培养! 这哪里不公平了? 如果没有举国体制,就全红蝉出生贫困农村这样子,别说跳水池了,正规游泳池有一个吗?
个人训练时间长,所以赢了不公平? 那西方国家用全球最好的营养师,最高科技的医疗康复系统,最完善的场馆设施,这是不是对其它国家选手不公平? 如果真要追求公平,是不是应该所有运动员都在同样的条件下,在同样的营养师/教练/医疗辅导下,以同样科技水平,在同样的训练设施里进行训练,只看个人天赋和努力?
3)举国体制,所以不反应国民平均体育能力,赢了也没用? 那美国金牌多,就代表美国人更健康? 笑话了,美国肥胖率冠绝全球,有谁比得过?
奥运会这个等级的竞争,早就和锻炼身体没啥关系了。。 奥运选手往往是以伤害身体为代价的,20多岁一身伤才是常态。。
真心太多人的基本思维能力有问题,智商根本不在线。。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童年也有不一样的色彩,有的被父母捧在手心里是童年,有的经历生活的磨砺也是童年。“童年”一词内涵丰富,我认为小红婵的童年比很多人的童年过得有意义,收获更多。这里的收获不是指名利,而是意志、品质、眼界、受教育机会等等。
就问一句,你打网球么?
费德勒的成就比纳达尔高多了?知道他俩的大满贯数量么?知道费德勒40岁了还不退役么?知道后面还有个马上要全面超越他俩的德约么?知道德约是怎么起来的?
为啥要出成绩要从小练?因为你不练所以根本不知道体育不仅仅要靠天赋,还要靠练习。至于说为啥要从小练,不同的项目不同,为什么体操跳水都是小小年纪娇小玲珑,你先去锻炼锻炼再思考这个问题。
我打……着玩,纯粹锻炼身体。找教练打的。我不喜欢纳达尔。no fun。胜负欲写在脸上。Does he have fun playing it? 肯定也有很多人喜欢这种style啦。德约是谁?Drokovijc?他劈叉接球厉害,哈哈。我印象里Drokovijc早就上来,纳达尔过气了。没想到纳达尔赢得多? 说费德勒40还不退役想说明什么?不是运动生命长的意思吗?而且人都四个孩子了。 不过这些不是我的point。从小开始打没问题,其他的fun没必要全miss掉。People are not defined by the work they do。Work is only part of life。Take charge of your own life。早早专注,长远和全面来说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我也喜欢有多种成长路径多种风格的选手来捧杯,给大家启发。 年龄越来越小不就是卷吗?只有卷才能赢的比赛,不闷吗?
清北哈佛毕业也有找不到工作穷困撩到一生的。看个例总能找出不幸的人,哪个学校也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有好的前程。
吕小军,有大量国内外粉丝
记者这个问题就是个病句!什么叫「你平时性格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纳达尔偏科太厉害,一大半大满贯都是法网,强迫症发球磨磨蹭蹭,实在喜欢不起来啊;虽然满贯数一样,费德勒还是赏心悦目多了
依此类推。足球踢进球门去,那么多人那么费劲,有意义吗?太害人了。
奥委会对年龄没有统一规定,都是各体育协会自己定的。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个人的选择,如果觉得搞体育没前途,完全可以不搞。
举国体制就在那里,国家出钱出资源,你去练,你说好也可,你说不好也可。它是一个选项,没人强迫你选它。
按照你的思路,可能印度更合适你。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奥运奖牌少得可怜,可以让你的自豪感爆棚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你只是play for fun,甚至你根本不打比赛的,你对比赛的胜负心都没有,我不知道你的fun在哪儿。我不觉得你对这个运动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咱们没有太多讨论的基础。
他们都是职业运动员,我几乎没看到哪个职业运动员可以just play for fun, not even Federer. He plays to win.
其实卷一直存在,无论哪里,哪个行业,无论怎么包装,想轻轻松松就能赢的基本不存在。
我也喜欢费德勒多些,但是还是非常佩服纳达尔的敬业,德约的敬业,如果没有三个人同时存在,他们每个人的成就都不会有现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