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二十多年了。感受是幸福感和钱多少不成正比。幸福感最高的时候是做博士后时,住在学校的town home。老公也找到了第一份工作。钱不多,花费也不多。晚上孩子在公园玩,中国留学生博士后们聊天,打牌。周末出去玩。真的满满的幸福。后来找到了工作,钱多了,买了房子车子,孩子也开始各种活动。真的压力大了很多。 nitrogensec 发表于 2021-08-08 11:23
搬好小板凳,听叔讲故事。 现在想起来,我是无知者无畏 我来美国的时候还是teenager。一个人坐火车到北京换飞机,三个大箱子还有乐器和书包。还好懂礼貌又乖,路上各个美国哥哥姐姐大叔大妈都很照顾我,帮我搬东西,跟我聊天,听说我在美国没亲戚没朋友还给我留了地址说有困难找他们。 心地真好。 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如此天真无知,谢谢梁静茹给我的勇气! 当时是学姐来机场接我,住校,在学校食堂有订餐,买书和生活用品在学校的bookstore,所以不需要车,也不用租房煮饭。少了很多事情。不然如此无知的我怎么应付的过来。 签证我也是走的狗屎运,我只带了i-20,没有存折,啥都没有,vo说你offer letter呢?我说我不知道要带。vo看了我一眼,就过了。不知道他当时是觉得我太傻同情我,还是无奈。记得没准备存折其他的东西。后来续签也没问题。 不娶何撩 发表于 2021-08-07 12:47
30岁大好青春踌躇满志读PhD,糟糕的点在哪儿? 飞天月野兔 发表于 2021-08-07 12:50
大妈们别杠大叔啊,吓得人不讲故事了。。。 大叔陪里斯狗昂啊 artdong 发表于 2021-08-07 12:56
哥来美的时候口袋里600美元,这辈子第一次坐飞机,下了飞机没人接花了1/6的资产打车住了一晚上旅馆。 坑王的爹 发表于 2021-08-07 12:56
这才是大叔级别的,兜兜里只有三位数, 楼主顶多是大哥级,现金用万字做单位~~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8-07 13:00
告诉你吧,我老公当年出国的时候,什么擀面杖菜刀都是装箱的,全部家当就在一只箱子里了。。 绿苹果很健康 发表于 2021-08-07 12:58
为啥要借三万人民币,不都是兜里带一千美元就过来了吗? goodluck23 发表于 2021-08-07 12:54
太多钱了。一般都是怀揣50美元 lastunas 发表于 2021-08-07 13:01
50美元太多了,好多人都是欠债! 绿苹果很健康 发表于 2021-08-07 13:04
这个菜刀。。。 感觉一定有故事! artdong 发表于 2021-08-07 13:03
来美好多人都带菜刀了,来把张小泉的,哈哈哈哈哈 Maxgogogo 发表于 2021-08-07 13:07
无存款,怎么换美元?对了当年换美元的限额是2千,再加上要买些衣服及生活用品塞满2大1小行李箱,所以就借了3万人民币。 来美省吃俭用一年后就将借款还清了。叔虽然没怎么表达,心里还是很感谢当年给我借钱的大学同学的。 countryside005 发表于 2021-08-07 13:03
我带的菜刀一直用着。张小泉的。质量杠杠的 lastunas 发表于 2021-08-07 13:08
那时听说Stanford数学系有一个博士生读了19年,老板还不让毕业,后来就一棒球棒… 所以楼里的携带菜刀的应该是早有打算😃😃😃 Riverview 发表于 2021-08-07 13:11
回复 1楼countryside005的帖子 比我好的不是一点,我当年借了$20,除此之外身无分文,来到美国。 当年的地主在美国 发表于 2021-08-07 13:15
菜刀不奇怪,当年免费托运两个大箱子, 菜刀菜板是必备的 Shinlg 发表于 2021-08-07 13:13
回复 6楼的帖子 30岁方来,读完博士就该退休了吧😂😂😂 Riverview 发表于 2021-08-07 12:53
你是-$20,我是-$3700。你说谁好。 countryside005 发表于 2021-08-07 13:46
呵呵,比惨谁比谁差? 我好友87年来美读博,口袋里仅有的$40是借系里老师的,飞机误点,一路折腾二十多小时才到芝加哥机场,接机的人早走了,只好在机场过夜。 不过她特能干,从小学到研究生从没拿过第二,来美四年不到就拿了博士。 做了几年academic, 又转到industry. 现住湾区Atherton, 老公高帅富,三个孩子都在湾区,是那种叫人羡慕的邻居家的娃。 麻花辫 发表于 2021-08-07 13:02
如果你今年40岁,那么10年前你有点惨 如果你今年60岁,那么30年前你能借到3万来美,确实挺好的。 stainlessbelief 发表于 2021-08-07 17:10
叔当年来美读博时已经30岁,已婚无娃,借了同学3万人民币换了美元过来的。 但是说实在的,叔当年并没有觉得苦。现在回忆起来更是幸福。 countryside005 发表于 2021-08-07 12:45
50美元啥年代啊?我是上世纪末来的,那时同学们基本是几千刀。 chuckle 发表于 2021-08-07 17:47
也是87年来美,家里给带了1000刀“巨款”。 不咋能干,现在Atherton三个藤娃都没有😭 RedCrayon 发表于 2021-08-07 17:08
乖乖不得了,你家真有钱。 那时大学毕业,工资加一块才一百左右, “万元户”要上报纸,是全国数得上的富人! 1000刀那是八千左右人民币,大富豪! 麻花辫 发表于 2021-08-07 17:50
当年美联航上海出发是2个箱子,北京出发的是3个箱子。菜刀是因为美帝菜刀不好用,很多人都带了,还带了插头转换器 leselaji 发表于 2021-08-07 13:57
那些年是什么让大叔撑下去的呢?一定有些精神支柱吧 公用马甲35 发表于 2021-08-07 18:15
刚来美的时候在机场买了杯咖啡告诉我 one ninety nine, 顿时腿就发抖了 centenario 发表于 2021-08-07 20:04
你成功地逗笑了我 l4528 发表于 2021-08-07 20:05
笑点是啥?以为199块?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8-07 20:06
还有平底炒菜锅。 countryside005 发表于 2021-08-07 13:44
那时我的百元大钞都缝在裤腰里,弄了半天数出几张百元大钞递给小二,清楚的记得我的心在滴血,小二的眼神也不对了 centenario 发表于 2021-08-07 20:27
回复 73楼unclejoe的帖子 是的,大家都想着能够四年按时毕业。所以大家目标一致。现在大家都在努力挣钱存钱鸡娃,所以目标也比较一致。每天忙忙碌碌,就忘了是什么能让自己真正快乐幸福。往往一场大病或大变故才把自己激醒。 the_undoing 发表于 2021-08-07 19:28
那时人相对比较简单,根本没心思考虑那么多。 在大陆一门心思要出来留学,出来后只想念完书拿学位,学位到手就找工作,基本是一条直线。 我和老公都是八十年代出来的,我带了两大一小箱子的东西,自己都搞不清是什么,全是他在上海给买了的塞到箱子里的。口袋里几十刀还是跟同事借的,在虹桥机场被查,“有没有带外汇?”,赶紧举手说带了。 结果被带到小黑屋审问了好一会,吓得都快哭了。 上下飞机前后是懵懵懂懂,稀里糊涂的就到了,然后以前的学姐接机到学校住下。 现在想想:那时是真胆大,什么都不考虑,所谓的无知者无畏! 我是书呆子型,基本都呆在实验室里,除了做过babysitter, 基本没离开过校园。Babysitter也纯粹是为了学英语,了解美国家庭生活情况。 我那一位正相反,在大陆毕业后就去深圳工作,比我迟半年出来,随身带了几千刀。他也是RA,同时一边在外面一个软件公司兼职,一边帮我们系里教授写程序,还组织留学生球队到处打球,从来闲不下来。那时年轻,精力真好,常常在实验室熬夜,一点不觉得累。 那时候钱虽然不多,但从来没担心过,一门心事念书,觉得念完书自然就有工作,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unclejoe 发表于 2021-08-07 18:31
物质条件一般但是满怀希望的时代啊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1-08-07 20:33
回复 93楼tidewater的帖子 你不是娶了校花吗? Riverview 发表于 2021-08-07 20:39
但是说实在的,叔当年并没有觉得苦。现在回忆起来更是幸福。
🔥 最新回帖
晚上到了之后,开车来接她的亲戚问我,你住哪儿,我们今晚人多,不方便招待你。我这时才突然发现,我今晚可能要露宿街头了。。。
然后人家带着我找了一家又一家的宾馆,当时北京正好有交流会还是什么,很多都满了。最后找的一家要500多一晚,我的心在滴血,但也得咬着牙付了。这导致我没足够的钱付新东方住宿的deposit(不记得叫什么费了,要2000还是大几千),只得硬着头皮跟完全陌生的室友们借现金救急。很感谢当时借钱给我的同学。
现在想想,当时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的确是的,以前拿到第一笔奖学金、买到第一辆车都是很开心的,哪怕出去旅游住motel也是幸福感满满。现在整天忙着工作和孩子,即使钱越来越多,心里还是很焦虑。
太搞笑了太可爱了 没带offerletter和存折 这vo应该是很无奈
🛋️ 沙发板凳
现在想起来,我是无知者无畏
我来美国的时候还是teenager。一个人坐火车到北京换飞机,三个大箱子还有乐器和书包。还好懂礼貌又乖,路上各个美国哥哥姐姐大叔大妈都很照顾我,帮我搬东西,跟我聊天,听说我在美国没亲戚没朋友还给我留了地址说有困难找他们。 心地真好。
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如此天真无知,谢谢梁静茹给我的勇气!
当时是学姐来机场接我,住校,在学校食堂有订餐,买书和生活用品在学校的bookstore,所以不需要车,也不用租房煮饭。少了很多事情。不然如此无知的我怎么应付的过来。 签证我也是走的狗屎运,我只带了i-20,没有存折,啥都没有,vo说你offer letter呢?我说我不知道要带。vo看了我一眼,就过了。不知道他当时是觉得我太傻同情我,还是无奈。记得没准备存折其他的东西。后来续签也没问题。
你好老啊😄😄😄
大家大部分抱怨的不都是穷吗?再穷也比叔当年负资产强。
30岁方来,读完博士就该退休了吧😂😂😂
大妈们别杠大叔啊,吓得人不讲故事了。。。
大叔陪里斯狗昂啊
告诉你吧,我老公当年出国的时候,什么擀面杖菜刀都是装箱的,全部家当就在一只箱子里了。。
这才是大叔级别的,兜兜里只有三位数, 楼主顶多是大哥级,现金用万字做单位~~
太多钱了。一般都是怀揣50美元
坑王的爹,能不厉害吗呵呵
这个菜刀。。。
感觉一定有故事!
无存款,怎么换美元?对了当年换美元的限额是2千,再加上要买些衣服及生活用品塞满2大1小行李箱,所以就借了3万人民币。
来美省吃俭用一年后就将借款还清了。叔虽然没怎么表达,心里还是很感谢当年给我借钱的大学同学的。
50美元太多了,好多人都是欠债!
那50美元也是借来的。不过福建同胞过来要借几十万,打几年工也还清了
这是祖父级~~
来美好多人都带菜刀了,来把张小泉的,哈哈哈哈哈
我带的菜刀一直用着。张小泉的。质量杠杠的。从来没磨过。以后传给孙子孙女
我没借3万那么多,借了几百美元交申请费。
原来菜刀这么 popular 啊!
俺想了想当年留学带了些啥东东,好像是一箱子时装,一箱子 。。。 零食!!!
真是没啥大志的。
搞不懂,不毕业就不能找工作吗? 难道不是找不到工作所以不毕业?
哈哈哈
比我好的不是一点,我当年借了$20,除此之外身无分文,来到美国。
你当年的地呢?
我当年出国箱子超重,在机场找了人帮忙给过的。
找工作就要放弃多年的心血啊!如果你读过博士就知道会多舍不得。
还有平底炒菜锅。
你是-$20,我是-$3700。你说谁好。
当年美联航上海出发是2个箱子,北京出发的是3个箱子。菜刀是因为美帝菜刀不好用,很多人都带了,还带了插头转换器
我认识一位39来念博士的
你一路向上走的,自然幸福
说明你的credit score 3700,她只有20~~
也是87年来美,家里给带了1000刀“巨款”。 不咋能干,现在Atherton三个藤娃都没有😭
如果你今年60岁,那么30年前你能借到3万来美,确实挺好的。
80年代末土豪定义是万元户,1万元人民币。能借到3万人民币的是谁我就不知道了。
虽然我听力和口语都是菜鸟,但是我当初申请到的竟然是TA奖学金。因为TA要求需要提前到学习进行5周的培训然后开学,所以7月下旬就抵达美国。
当时在国内时以为美国西北航空公司时最大的,因为当初是坐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从北京到底特律转了2次机才到南方某城市。机场到大学城还很远,幸好学校的录取通知中还附有当地华人教会的信息,他们可以安排免费接机。教会的兄弟接到我们(我们一行3人,其中一个是我们约好同行的,另外1人是转机的时候碰上后合到一起的)后帮助我们找住的,申请SSN,申请开水电账户。说真的当时华人教会和学生会的学长们对我们初到美国帮助很大,特别是我们这些学校离机场很远没有公共交通抵达的。到后来我自己买了小破车后每年开学前主动报名学生会免费接机至少五六趟(最多的一年我接了8趟)。
对,记得当年限额2千。我妈怕我一人在外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硬是给了4千。当时觉得是巨款,哈哈,我贴身带的(好像特意穿了有内袋的衣服或者是我妈给缝了个口袋)。也带了菜刀,当年bbs上有很多赴美packing list啊,菜刀应该是在上面的。不光菜刀,还带了被子。额,可能还有几包方便面,生怕一落地找不到吃的🤣
当年的菜刀还在用,质量真好啊。厨房里有成套的刀具,但队友经常还是用国内的大菜刀,觉得那个给力。
50美元啥年代啊?我是上世纪末来的,那时同学们基本是几千刀。
80年代50美元标配,我带了1000算是小富姐。。。
乖乖不得了,你家真有钱。 那时大学毕业,工资加一块才一百左右, “万元户”要上报纸,是全国数得上的富人! 1000刀那是八千左右人民币,大富豪!
所以说是“巨款”LOL
我朋友同一年带了1500美元来美,他本人是万元户。
都是三个,两大一小,人人都知的尺寸。
嗯,老留的生活,回忆起来还挺开心的,没觉得苦。学业印象不深,就记得课余大家打牌/聚餐/看电影,假期出去玩,比后来有家有口后轻松多了🤣
我当年箱子里有锅,也有菜刀。估计是标配。
我是书呆子型,基本都呆在实验室里,除了做过babysitter, 基本没离开过校园。Babysitter也纯粹是为了学英语,了解美国家庭生活情况。 我那一位正相反,在大陆毕业后就去深圳工作,比我迟半年出来,随身带了几千刀。他也是RA,同时一边在外面一个软件公司兼职,一边帮我们系里教授写程序,还组织留学生球队到处打球,从来闲不下来。那时年轻,精力真好,常常在实验室熬夜,一点不觉得累。
那时候钱虽然不多,但从来没担心过,一门心事念书,觉得念完书自然就有工作,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当年出国的时候真是全家孤注一掷,培养费,机票和带来的2000美元全是亲戚朋友借的,能在国内带过来的都带过来了,然后每个月奖学金扣掉房租吃饭,还能剩500寄回家还债。一年时间把债还清。过年的时候家里就靠这个奖学金美元,家里人祝词说,感谢美国政府,感谢布什总统。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一个娃课外活动每个月都不止2000美元了,真是恍如隔世。
那时整天呆在实验室,还常常熬夜,那有时间矫情什么“精神支柱”这些东东。快马加鞭,四年PhD毕业,没做博后就有东岸高校offer工作. 从来没有现在这些投资房,推娃上藤校的烦恼事。小孩平时都是老公带他们玩各种sports, 我就给他们做做啦啦队。
是的,大家都想着能够四年按时毕业。所以大家目标一致。现在大家都在努力挣钱存钱鸡娃,所以目标也比较一致。每天忙忙碌碌,就忘了是什么能让自己真正快乐幸福。往往一场大病或大变故才把自己激醒。
你成功地逗笑了我
笑点是啥?以为199块?
对,否则干嘛发抖?老留当年很多口语听力很差,口袋里又没钱
实在是口渴,以为一杯要199, 还不如去喝自来水
哈哈哈偶的妈啊
这个真的是挺好笑的啊
赞财大气粗👍 我不知道咋买咖啡也没钱买😭
高压锅我都装过来了。
如果是我,估计当年就是知道1.99,也会觉得很贵,不舍得买。 另外喜欢你的头像,也是一种境界,😄
可以用作standup的笑料了😅😅😅😂😂😂
小二肯定认为你是Mr White😂😂😂
不是,你真的准备200刀买杯咖啡?那么壕的吗?
可能是你们那时候年轻还没娃?也可能那时候这边经济相对好很多 对比强烈 所以容易满足吧? 现在并不是每个人都推娃的 但也觉得亚历山大
物质条件一般但是满怀希望的时代啊
我那时很胆小,不敢问,虽然明明是看过价目表确认过的
我除了生活必需品,还带了一支黑管。
你不是娶了校花吗?
男生自身对物质条件通常要求并不高。
是因为婚姻养娃所以亚历山大 。。。
还没那么快,人生最后的自由时光。
当然比我们大学本科时的帅哥要幸福多了,人帅哥感觉是高考结束就被剥夺自由了 :-P
他是后来邂逅当年校花,再续前缘的~~
aka当年的备胎捡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