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怅惘失落已经是第二回体验了 第一次是911后,期盼着一切赶快恢复原状,可是快20年了,各处如临大敌的安检并没有消失,大家也习以为常了 其实心里也明白恢复原状是奢望,大环境和人的心态大概很难回到从前了 将来带口罩也多半会变成社交常态了吧,那些犹如昨日黄花的 good old days mjhr 发表于 2021-08-09 05:27
经常跟歪哥的贴,看到他情绪低落的时候总忍不住想cheer him up。伊甸园最近有篇小说的男主挺传神的。中年人的无助感可能是来自于感到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都没有选择了,都只能走下坡了。其实可以仔细想想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未必没有其他可能。 黄豆这段文学上是很形象很精彩的。前两天,我们家里聊天,感慨年轻时候很多决定都是随大流,那时候并不知道走过去会得到什么,以为随着人群走,走到了自然会有好事发生。现在人生过半,很多方面可能是下坡路了,但是也终于坚定了自己,既不会随便就随大流,也不会因为逆反强凹与众不同,终于可以focus在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上了。
敏锐地感知情绪只是了解自己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研判情绪和自我之间的关系, 从哪里来的?又要到哪里去?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重要?什么时候很重要? T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nowledge” and “wisdom”。Woody Allen有部2019的电影A rainy day in New York, 就是在探讨这个主题 (题外话他还有部电影嘲讽只有knowledge 没有wisdom的人是pseudo intellectual, 也是非常到位)。有些对自己很重要的东西其实很subtle的,不敏锐的人很容易错过,然而人这一辈子也有很多无效的情绪和经历,不被这些困扰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一颗坚强的心脏。
唉,也许你是喜欢沉浸在这种调调里吧。那么听听这个70年代的诗人吉他歌者 nick drake,26岁就自杀了,唯一的专辑全部是自己创作的自弹自唱的创作。我第一次是前几年刚学吉他时在广播里偶尔听到一段吉他,怎么那么好听。后来才知道是大热美剧this is us用了他的一段,他才又被翻出来,是金子总会发光,总会有共鸣的人。他何必强求一定要当时就成功呢?(为避免有人说我脑补,他的死因是有人研究过的)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idcaRTg4-fM
几年前独自去纽约办事,出发前几乎一夜没睡,记得那天办完事在一个小公园停留,那公园和这个公园很像,有很多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息,我也找了个小角落坐了下来,啃着从公园对面whole foods买的fuji苹果,可惜我已经不记得公园的名字了。
属实
不用难过,可能现在是未来几年最棒的岁月 活在当下,好好享受现在
哈哈哈,感觉这句对付歪哥管用
观察生活不仔细啊。很多花在热天都休眠,现在正好又开一茬。如果是北方自己从种子育苗的,现在才终于开花结果了。(学歪哥) 我这些话都是特别有深意的,你要仔细品。:)
这句话太扎心,都不知何去何从了。
就是这么个感觉,我曾有过,虽不是这个公园,这首诗把某个时刻的感觉心情写得太到位了,写得真好!
我以前去NY market,先生去showroom ,我就一个人去对面的这个Bryan park打发时间。 好像约过一个女生见面不过见了一次再没联系了 。
确实写的好!第一次被这么一句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话语所深深打动,不知道为什么非常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人到中年,一地鸡毛。有时真的就想片刻的自己和片刻的宁静,什么别的都不想!
我惭愧于自己有时候的懦弱,有时候在内心斗争一下又还是去做一番努力。 非常感谢华人网和歪哥们撑起一盏灯,陪伴着我们,给我们以温暖和慰藉。
谢谢,贵在真诚吧
问题就是现在也没有享受可言啊,哎~~~
谢谢,我以前写的:
疫情起伏,华人小小孤岛上大家有幸相遇,就当是临时“避世”吧。各自讲讲故事,排解些忧愁,收获些笑声、或为“十日谈”,如此而已吧。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我批过多次,中国诗词多炫耀辞藻,没啥思想和意境。
歪歌这首挺好。最喜欢“我站在她的楼下,她关掉了室内的灯”
歪版,对古诗词,我比你批判过更多次。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 有意思:)
你写一首?
这只是我随手写下的几句话,哎。。。
我的痛苦就在于,随便写点,大家觉得很好,认真写诗了,又都不以为然。
好痛苦
这种词句唐诗宋词里比比皆是。。。
了无新意
歪歌,那你对于诗还是 没有悟。
诗,和,艺术,统统都是某个瞬间的灵感。但是,这个瞬间,是以前无数瞬间的集合。
所以,不奇怪。也不需要痛苦。诗,这种东西,本来就 不是 靠时间努力出来的。
哈哈:)总比现代诗有意境。哥有空写一首有意境的?
哈哈哈,允许我不厚道地大笑几声,在你这么感伤悲秋的时候。你闲的。 若断爱无余,如莲花处水。
再笑一下,我今天看你写的怎么都这么好笑呢。豆子碾成豆浆不就是做贡献吗?高兴才对。
诗,这个受了冷遇的情人,我不想理你 你站在我的楼下,我关掉了室内的灯 夜色里,你爱去哪里去哪里 我心深处,青草依旧,明月依旧 autumn is coming, autumn is coming
歪哥是双子星么?总给人一种又深情,又疏离的感觉。哎,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想去,好随性哦!
我觉得中年人的无助感一大部分都来自于对自己不够了解,其实和外界或是经历反而关系不大。
读了朋友写Bryant Park的诗,于是又开始想念纽约。
纽约的夏天是性感的,这份性感,与妖娆妩媚无关,而且骨子里的随性慵懒。夏日的纽约,城里没有太多人,有Family的大多都避到East Hampton或长岛的某处灯塔下面。而留下来的,多是阳光明媚的小年轻,吊带短裙人字拖,夏日的午后,手牵手晃荡于Soho的街头小店,流连于downtown红色的砖房之间,路边冰淇淋车的音乐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傍晚等着夕阳最后一丝光芒落下中城的地平线,然后去中央公园的草地上听一场露天音乐会,又或是去East Village的小酒吧喝上一杯dirty martini,闻着East River飘过来的略带咸腥的空气,于是这样便是一个夏天。
那日和友人聊起夺走欧洲三分之一人口的黑死病,自然讨论起大家会念的拉丁字母已经穷尽的新冠,于是生出也许有生之年未必能再自由的在世界各处行走的悲哀。我们从不知道,到底哪一眼会是最后一眼,于是我开始学会珍惜现在的每一眼...
稍后和大家讨论诗。。。。
噗哧。。改写的很妙。。 不过你这还有青草和明月 明显是藕断丝连
诗,这个受了冷遇的情人,我不想理你 你站在我的楼下,我关掉了室内的灯 夜色里,你爱去哪里去哪里 你的风花雪月 抵不过酱醋油盐
另外一个国内的朋友看了我朋友圈的这首诗后,写的。她2019年来美国玩了两个星期,人生美好的回忆:
是的,最近我们公司午休唤起的一首纯口哨音乐,每天中午醒来,我听着,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一号公路海边的情景,松鼠,野花,海,广阔,寂静……
再也回不去的2019
那首诗,最近被表扬不断啊~~~
San Gimignano
褐黄色砖石的老屋顶 褪色的旧砖瓦,向着天 两只鸽子偎着,咕咕说着话
几株野草沿着墙和路的夹缝 提心吊胆,压低着身子生长 两盆花摆在陈旧的木门两边 一盆鲜红,一盆亮黄 正慵懒着开放 墙壁上的老信箱锈迹斑驳 微张着嘴,欲言又止
一只黄白相间的大花猫 翘着高高的尾巴 沿着小巷的墙边,迎面踱来 瞥了我一眼,低下头继续走 径直走过我的一生
哇,你这个“又深情,又疏离”的总结,真如锋利的剑,径直穿透了我~~~
立秋吃茄子,也是有讲究的。。。
其实恰恰相反。。。
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能捕捉到自己内心细微的情感起伏。这似乎和外界无关,或者说,外界从来如此,只是我们更向内而生。
楼主文学修养好高呀~
经常跟歪哥的贴,看到他情绪低落的时候总忍不住想cheer him up。伊甸园最近有篇小说的男主挺传神的。中年人的无助感可能是来自于感到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都没有选择了,都只能走下坡了。其实可以仔细想想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未必没有其他可能。 黄豆这段文学上是很形象很精彩的。前两天,我们家里聊天,感慨年轻时候很多决定都是随大流,那时候并不知道走过去会得到什么,以为随着人群走,走到了自然会有好事发生。现在人生过半,很多方面可能是下坡路了,但是也终于坚定了自己,既不会随便就随大流,也不会因为逆反强凹与众不同,终于可以focus在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上了。
诗,这个受了冷遇的情人,我不想理你
你站在我的楼下,我关掉了室内的灯
夜色里,你爱去哪里去哪里
别想骗我出来陪你受冻
我只想在暖暖的被窝里做梦
(感慨我自己已经不喜欢大风大浪,只喜欢小情小调,放任少女心自流了)
最爱Jim Morrison
写的真好
女ID 称你是朋友,你称她是女ID, 差评!!!
哈哈哈,可是我好想不食人间烟火啊。
你们俩个都改得不错啊。
可惜也是英年早逝, 28岁就死了,死因至今说不清,但我感觉和抑郁,酒精,overdose 有关系吧。
你還小我十幾歲呢
想想
不只是今年
整個人生
都入晚秋了....
人生的历程哪有什么上坡路下坡路之分?最大的成就就是要对得起上天给的时间,不要留下什么遗憾。
努力不留下遺憾的結果
就是努力的留下了更多的遺憾
躺平
就不遺憾了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k9o78-f2mIM
哪個故事啊
聖母院的駝背那個故事中也有想潛規則的壞人啊
唉,也许你是喜欢沉浸在这种调调里吧。那么听听这个70年代的诗人吉他歌者 nick drake,26岁就自杀了,唯一的专辑全部是自己创作的自弹自唱的创作。我第一次是前几年刚学吉他时在广播里偶尔听到一段吉他,怎么那么好听。后来才知道是大热美剧this is us用了他的一段,他才又被翻出来,是金子总会发光,总会有共鸣的人。他何必强求一定要当时就成功呢?(为避免有人说我脑补,他的死因是有人研究过的)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idcaRTg4-fM
我说的是一般人最直接会有的感受。对的,应该坦然接纳已有的,用好仅有的这次生命。
wow, 那我很自豪了。以前没看过这个quote:“Poems are moments monuments”. 上面跟你说的话,都是我自己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