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战不是拉开了战线打大仗么 怎么先是黄百韬被围在碾庄,然后黄本人被击毙,然后黄维被围在双堆集,黄维被俘,胡琏单枪匹马(一台坦克)突围, 再就是杜聿明邱清泉被围在陈官庄,杜被俘,邱被击毙 再加上之前张灵甫被围孟良崮,国军就不能涨涨急性? 这里得着重表扬一下胡琏,明知双堆集是死地,第一次去了,后来都回南京了,第二次还是去了双堆集.真是忠勇兼备的悍将. 密码是gongma111 发表于 2021-08-06 10:56
原因很多很多,只说一条,是版上不爱听的,就是共产党得民心。动用了570万农民做后勤 heartone 发表于 2021-08-06 11:05
严格的说,军队的组织有代差,国军是用现代武器武装的军阀化军队,共军是现代武器武装的近现代军队,国军部队只要离开主官远一些,无法接收到直接命令,就会陷入混乱和崩溃,而共军军队依然可以在下级军官带领下主动作战。所以国军很怕在行军时发生遭遇战,比如辽沈战役胡家窝棚一场小战斗,打残了廖耀湘的军团指挥部,结果国军最精锐的新一军新六军当即崩溃,有序撤退变成了无序溃逃。淮海战役大概就是国军吸取教训,宁愿被围也不愿冒运动中被乱战击溃的危险。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06 11:12
解放军将领比国军将领先知道国军的行动路线。国军还没动,共军已经知道他们将要往哪里走了 leselaji 发表于 2021-08-06 11:09
然后共军把内战中的经验用到外战上去, 以为只要一包围一喊话,对方就投降了, 结果被打得老惨老惨的~~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8-06 11:17
谈不上民心,就是宗教狂热加物质刺激 那些当兵的都是祖宗八代农民,大字都不识,告诉他们,打进城去,地主的财产随便拿,漂亮的女人随便抢,都会不要命的当炮灰。和现在去天堂娶72个处女一个意思。 abadan 发表于 2021-08-06 11:26
不要小看邪教的组织动员能力,塔利班就是这么把马苏德收拾了,ISIS收拾中东各国的政府军也是一样。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06 11:29
这种言论可以休矣。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 里很清楚得指出了, 革命的动力, 从来都是来自对旧社会彻底的绝望, 而不是对新社会的憧憬。 shanggj 发表于 2021-08-06 12:10
打土豪分田地,农民只要有地管你国民党共产党,农民都很朴实, 冰是睡着的水 发表于 2021-08-06 13:43
你真认为中国农民都这么不堪?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06 11:35
确实,北伐的时候,北伐军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 后方农民把他们的家抄了,田地给分了, 所以才有了国共分裂。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8-06 13:58
还有一个外部原因,当时国际共产势力已经渗透到美国国务院、五角大楼等联邦决策机构,导致杜鲁门政府的中国政策越来越不利于国民政府,包括停止军援、武器禁运、在东北战场国军节节胜利时逼迫国军停战和谈等等。与之相对比的是苏联对土共的大力支持。结果内战局势骤然逆转,国军军心大为动摇,走上一败再败的不归路。 bw376 发表于 2021-08-06 14:34
东北停战对国军是好事儿啊,可以把失败的原因全部推到停战头上。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06 14:38
本来快赢的一方因为停战成了败方,你觉得对这方是好事?你的逻辑好奇怪。 bw376 发表于 2021-08-06 15:10
有一个不能说的,公开的秘密。谁在国内战争中贡献最大?周恩来!不仅是淮海战役, 国军的行动很怪异,看看被俘将领回忆录就明白。被人卖了。看看已经公开的地下党名单。 shi557 发表于 2021-08-06 12:19
没有美国的大力援助,特别是超大规模空运,国军能占领华北,能进入东北? 东北停战不停战,根本无关大局。。 北满可以退入苏联,南满可以推入朝鲜,国军在东北是死局,不可能剿灭中共。。 唯一可行的方案:快速进入东北,接受日本军火和当地武装,然后全面放弃东北撤入关内,政治上却没有任何可行性。。 Namama 发表于 2021-08-06 15:34
中共搞得土改,跟太平天国一样 任何朝代发动穷人斗富人,一样能发动那么多人 xiaoxiao178 发表于 2021-08-06 16:00
战斗在敌后的人不重要?国军的国防部作战厅好几个高位领导是间谍,可以影响部队行动的。 shi557 发表于 2021-08-06 16:58
哪几个高位领导? 作战厅上面有国防部长,总参谋长,战区有剿总司令,作战厅的人作妖的话,那些更高层的大官看不出来?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06 17:28
分了有钱人的财产能不得穷人的民心吗?不过别急,这帮农民马上变土共的贱民。话说猪党也一个套路,拿中产的钱养自己黑墨票仓 aawolverine 发表于 2021-08-06 17:08
好事,是因为回头可以把过错全部归到停战上。所谓停战罪过论,不过是国民党方面打不过了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 国民党在东北离你说的“快赢”还差十万八千里远。国民党在东北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去追击林彪的部队。结果战线一拉长,就在松花江被林彪打了个反击,团长都给打死了,还被抓了一千俘虏。同时辽宁那边共军进攻海城,逼迫国民党一个整师投降。这就是你说的“快赢”了?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06 15:16
事实就是国军一路凯旋,收复大部分东北,兵临哈尔滨城下准备一鼓作气将共军逐出东北之际,蒋介石在美国压力下与土共签署了东北停战协定,要求国军停止追击溃败之共军,停战15日,后又延长8日,而且蒋还将主张穷追猛打的总指挥白崇禧调回南京。最后东北战场停战了近半年,共军得到了喘息机会,得以反败为胜。 东北战场的逆转美国压力和蒋介石误判有很大责任。 bw376 发表于 2021-08-06 20:52
所以有时候想想,这帮饿死了三千万的中国农民,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8-06 20:55
兵临哈尔滨城下?国军最远追击到新站,刚刚过松花江,离哈尔滨还有接近两百公里的直线距离,随即被林彪打了个反击,把国军的前锋团全部歼灭。同时南满共军进攻鞍山逼迫国民党一个师投降。这怎么看也不是共军即将崩溃的样子啊。 事实上,当时林彪最担心的还是国民党从关内增兵。以现有的在东北的军队,国民党是不够用的。如果国民党再加两个军,那林彪确实是危险了。但是这时共军在山东大打,逼迫国军把增援东北的两个军给调了回来。这样东北共军基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06 21:11
“至此1946年四、五月間,東北第一次“四平街會戰”,國軍大勝。但此時,正值馬歇爾來華調停,馬歇爾不斷向蔣中正施壓,為迫使國共停戰不惜以美國援華五億貸款為要挾,敦促東北國軍停止追擊到松花江南岸為止,此舉讓林彪潰敗之軍,得以喘息。但蔣中正為了顯示國軍在松花江以北的存在,指令杜聿明派一個團渡過松花江,佔領交通要點陶賴昭堡,此地易守難攻,杜聿明命令孫立人率新五十師渡江,隔日,攻取了陶賴昭堡,此時距哈爾濱僅六十公里,位在哈爾濱的中共黨政軍組織均已做好撤退準備,在孫立人即將攻進哈爾濱之時,1946年6月6日,蔣中正下第二次停戰令;國共停戰。張正隆的《雪白血紅》一書中寫道:“從當年的林彪到今天的老人,都說國民黨沒向江北推進是失算。否則,共產黨的日子將更難過。”蔣中正後來也反省他在1946年6月6日頒發第二次停戰令對東北戰局的影響,在他撰寫的《蘇俄在中國》中做出了這樣的結論:「可說這第二次停戰令之結果,就是政府在東北最後失敗之唯一關鍵。」 ” source: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AD%AB%E7%AB%8B%E4%BA%BA bw376 发表于 2021-08-06 21:25
你这基本都是是国民党的牛皮啊。一个字不提过江的这个团被共军全部歼灭的事情。而且孙立人的新一军主力5月底就被迫南下去救南满的危机了,他拿什么进攻哈尔滨?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06 21:32
60公里被你说成200公里,基本事实都有误还要硬扯。 有兴趣者可以看这里的分析,这可是站在共军立场写的: https://history.ifeng.com/c/83aROAyYJqm bw376 发表于 2021-08-06 21:41
请你到地图上去看看新站和拉法在什么地方。我是去google map上面量了一下的。 你摘录的这段话才真是胡扯,只字不提过松花江这个团全军覆没,团长被俘虏,以及新一军在五月底已经被调往南满的事实。 另外,凤凰网这段错误也很多,同样没有提孙立人5月底已经带新一军去辽宁南部作战的基本事实,还扯什么孙立人准备进攻哈尔滨 --- 从辽宁拿远程导弹轰哈尔滨吗?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06 21:44
士气不一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受损很大;同时共产党养精蓄锐,气势上升。 麻花辫 发表于 2021-08-06 21:49
“同年6月4日,孙立人亲率新五十师渡过松花江,隔日攻取了 陶赖昭 堡,此时距哈尔滨仅六十公里,位在哈尔滨的中共 党政军 组织均已做好撤退准备,在孙立人即将攻进哈尔滨之时,中原战场在 马歇尔 以美国援华五亿贷款为要挟调停下,国军被迫退兵。” https://baike.sogou.com/v71427029.htm;jsessionid=4322BEE72643C88893CA9B9366B32C25 搜狗百科也是错的吗?敢情维基、搜狗都是错的,就你手量地图是对的。 bw376 发表于 2021-08-06 21:50
呵呵,你只会在网络上搜索啊。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06 21:52
国民党被叫百年烂党真不是白叫的 在台湾都快混不下去了 饭斗肥龙 发表于 2021-08-06 21:59
知道版上很多对tg不满,可事实就是这样。退一步讲,即使国民政府留在大陆,也不觉得老蒋会走美式民主这条道,他们父子在台湾几十年也没有那么做。再退一步,即使实行民主选举,毛教员还是能PK老蒋,选上当总统,人家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放在那儿,就是在美国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民主国家,人家照样能选上当总统,这点不得不服。 公用马甲9 发表于 2021-08-06 19:06
你是亲历过啰 bw376 发表于 2021-08-06 21:57
知道总参三部是干什么的吗?东北战场有人说卫立煌是间谍,平津傅作义女儿家里有电台, 西北胡宗南有人说是共党。有个电视剧讲组织发展史的,里面的共党干部辽沈负责造炮弹 说是比党国大炮更猛,应该是真的。而且透露许多秘闻,看看吧。 shi557 发表于 2021-08-06 23:20
为什么被围?因为国军不想打。 淮海才打了三天,就10多位将军率部起义,不玩了。 起义将领名单 何基沣 中将 第3绥靖区副司令长官 张克侠 中将 第3绥靖区副司令长官 刘自珍 中将 第3绥靖区干训团教育长 薛绍仁 上校 第3绥靖区副官处处长 彭秉信 少将 第3绥靖区高参 孟绍濂 中将 第59军副军长 刘景岳 少将 第59军参谋长 李致远 少将 第59军参议 时云朗 上校 第59军炮兵指挥官 杨干三 少将 第38师师长 于麟章 上校 第38师副师长 崔振伦 少将 第108师师长 邢炳南 上校 第108师副师长 过家芳 少将 第132师师长 孙长坡 少将 第132师副师长 陈乃昌 上校 第132师参谋长 剩下的国军还是不想打,采用的是龟缩战术,结果当然是被包围。 到了平津傅作义也是龟缩被包围,然后投降。 大青椒 发表于 2021-08-06 23:24
怎么先是黄百韬被围在碾庄,然后黄本人被击毙,然后黄维被围在双堆集,黄维被俘,胡琏单枪匹马(一台坦克)突围, 再就是杜聿明邱清泉被围在陈官庄,杜被俘,邱被击毙
再加上之前张灵甫被围孟良崮,国军就不能涨涨急性?
这里得着重表扬一下胡琏,明知双堆集是死地,第一次去了,后来都回南京了,第二次还是去了双堆集.真是忠勇兼备的悍将.
跟国足老输球一个原因嘛
解放军将领比国军将领先知道国军的行动路线。国军还没动,共军已经知道他们将要往哪里走了
hehe, 当年国统区五毛搅混水比现在还厉害(现在美国主要是老美不懂中文,五毛英文能力有限),那些所谓进步文人有的直接拿五毛钱,也有自干五的,大部分解放以后经历反右文革才意识到自己当年多煞笔。至于农民那就跟容易了,把地主地一分,来个诉苦,然后把地主打死,那能不支援共军前线吗?
不过军事上失利主要还是地下党情报工作渗透到国军高层,有些军官被收买,有些墙头草,有些本身就是黄埔和抗战时期打入国军的铁杆共党。所以尽管现在很多地下党电视剧胡吹牛逼,但还是有一点事实依据的。
然后共军把内战中的经验用到外战上去, 以为只要一包围一喊话,对方就投降了, 结果被打得老惨老惨的~~
谁叫国军自己不注意保密?别说共军了,连商人富豪都很快知道国军的计划。
这个不是主要,主要是共军行军速度比国军快,后勤比国军好。
对日军作战的时候有过。但是战斗结果并不差。
谈不上民心,就是宗教狂热加物质刺激 那些当兵的都是祖宗八代农民,大字都不识,告诉他们,打进城去,地主的财产随便拿,漂亮的女人随便抢,都会不要命的当炮灰。和现在去天堂娶72个处女一个意思。
主要是国军太不得民心~~
不要小看邪教的组织动员能力,塔利班就是这么把马苏德收拾了,ISIS收拾中东各国的政府军也是一样。
你真认为中国农民都这么不堪?
北伐军就是这样把北洋军阀收拾了。
这种言论可以休矣。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 里很清楚得指出了, 革命的动力, 从来都是来自对旧社会彻底的绝望, 而不是对新社会的憧憬。
国民党也知道中国土地问题急切需要改革。但是国民党没那个能力。
我小时候奶奶给我讲故事,河南当时四大害,旱涝蝗汤。 别的地方不说,共产党在河南能输么?国民党能不被包围么?每个百姓都是共党的谍报
1)双方军队组织力相差太大
2)情报工作更是两个等级,明眼人打瞎子
3)中共发动了几百万的农民做后勤, 这个后勤并不仅仅包括运粮运弹药,让中共野外机动能力更强,也包括挖了蛛网一般的战壕围困
打黄维兵团的双堆集战役,整个包围圈才5公里,貌似中共在其外围挖了120多公里的战壕/交通壕。。 国军整体装备训练更接近列强一战时期水平,面对这种规模的战壕束手无策。。根本跑不了
洋五毛,革命时期的火锅大王郭杰瑞一类人物
别扯得太远,连胡宗南自己都理解底层人民为什么要思变,要革命,根本原因就是太穷了。有一次下大雨,胡的车在半路上坏了,只能找附近一老乡家夜宿,一进那个老乡家,他就明白为什么要闹革命了。根本原因就是国民党没有做好农村的工作,共产党恰恰就抓住了他们的弱点。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反思后,一进台湾后,就做了温和的土改。
从中层讲,国军指挥官贪财和对士兵苛刻也是出了名的。而且一旦自己嫡系打光了马上就地位不保,换谁决定打的时候都得斟酌一下。友军有难不动如山不是说笑的,是因为真打残了自己救下友军,真是没好处的事。
从下层讲,共军打地主分地的做法确实得民心。对于农民来说哪能想到几十年以后的事,现在起码真是能分到田就肯定跟共军走啊。
确实,北伐的时候,北伐军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 后方农民把他们的家抄了,田地给分了, 所以才有了国共分裂。
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也会这么不堪的。
动了一些北伐军军官的家产。
但是没有前期农民的支持,北伐军也赢不了那么痛快。
东北停战对国军是好事儿啊,可以把失败的原因全部推到停战头上。
本来快赢的一方因为停战成了败方,你觉得对这方是好事?你的逻辑好奇怪。
好事,是因为回头可以把过错全部归到停战上。所谓停战罪过论,不过是国民党方面打不过了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
国民党在东北离你说的“快赢”还差十万八千里远。国民党在东北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去追击林彪的部队。结果战线一拉长,就在松花江被林彪打了个反击,团长都给打死了,还被抓了一千俘虏。同时辽宁那边共军进攻海城,逼迫国民党一个整师投降。这就是你说的“快赢”了?
没有美国的大力援助,特别是超大规模空运,国军能占领华北,能进入东北?
东北停战不停战,根本无关大局。。 北满可以退入苏联,南满可以推入朝鲜,国军在东北是死局,不可能剿灭中共。。 唯一可行的方案:快速进入东北,接受日本军火和当地武装,然后全面放弃东北撤入关内,政治上却没有任何可行性。。
周领导的白区工作是决胜原因?国民党不用把失败推给别人了,输就是输了,这就是事实,还是在自身组织找原因吧。
共军都不用退入苏联,就在松花江一带就可以挡住国军了。然后再慢慢反攻。
说到底还是国民党军在东北兵力不足。
老蒋私心重,下面都知道,所以都想靠自己的小算盘来保存实力。下面真抗命了,老蒋很多时候也是和稀泥。你看抗战初杀个违令撤退的韩复榘都那么难。真到大战役的时候,谁会指望靠上峰的调遣来互相支援配合,都是靠自己的铁杆兄弟和跑得快。你看最开始黄百韬怎么被围的,不就是太听上面的话了吗?关键时候李弥根本不帮你掩护,早缩回去了,只能固守碾庄。再往后,还有谁那么傻乎乎去听国防部的话。
中共搞得土改,跟太平天国一样 任何朝代发动穷人斗富人,一样能发动那么多人
但是当时土改确实有它的必要性。
民心方面还加一条,国军的俘虏过来,经过诉苦教育,第二天就能上战场打国军。有国军俘虏在碾庄被俘虏,加入共军以后作战英勇,连续被提拔。一个月后到打陈官庄时已经升到排长了
匪谍其实是一个不那样重要的因素。按照共谍的作战计划,国军就是丢一个黄百涛兵团。老蒋瞎指挥,要送5个兵团。共军做梦都没有想到
分了有钱人的财产能不得穷人的民心吗?不过别急,这帮农民马上变土共的贱民。话说猪党也一个套路,拿中产的钱养自己黑墨票仓
哪几个高位领导?
作战厅上面有国防部长,总参谋长,战区有剿总司令,作战厅的人作妖的话,那些更高层的大官看不出来?
他们说的是郭汝瑰,但就算是郭小鬼,也就打算送几个军,没想到常凯申要送5个兵团。
郭汝瑰是共谍不假,不过不要低估双方将领的水平。 粟裕预计杜聿明从徐州撤退时会向西南撤退。杜聿明怀疑国防部里有共谍,在撤退时和国防部说向东南撤退。国防部批准了计划以后杜聿明却向西南撤退。郭汝瑰把计划交给了周恩来,周恩来把情报给了粟裕,让粟裕向东南追击。粟裕却不相信杜聿明向东南撤退,坚持杜聿明会从西南撤退。最后证明粟裕是对的。
杜聿明和郭汝瑰的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他和老蒋说他怀疑郭是共谍因为郭很清廉不贪,家里的沙发都是有补丁的,哪里有这么清廉的国民党,肯定是共谍。老蒋听了哭笑不得。可是最后被杜聿明说中了。
知道版上很多对tg不满,可事实就是这样。退一步讲,即使国民政府留在大陆,也不觉得老蒋会走美式民主这条道,他们父子在台湾几十年也没有那么做。再退一步,即使实行民主选举,毛教员还是能PK老蒋,选上当总统,人家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放在那儿,就是在美国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民主国家,人家照样能选上当总统,这点不得不服。
事实就是国军一路凯旋,收复大部分东北,兵临哈尔滨城下准备一鼓作气将共军逐出东北之际,蒋介石在美国压力下与土共签署了东北停战协定,要求国军停止追击溃败之共军,停战15日,后又延长8日,而且蒋还将主张穷追猛打的总指挥白崇禧调回南京。最后东北战场停战了近半年,共军得到了喘息机会,得以反败为胜。 东北战场的逆转美国压力和蒋介石误判有很大责任。
所以有时候想想,这帮饿死了三千万的中国农民,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兵临哈尔滨城下?国军最远追击到新站,刚刚过松花江,离哈尔滨还有接近两百公里的直线距离,随即被林彪打了个反击,把国军的前锋团全部歼灭。同时南满共军进攻鞍山逼迫国民党一个师投降。这怎么看也不是共军即将崩溃的样子啊。
事实上,当时林彪最担心的还是国民党从关内增兵。以现有的在东北的军队,国民党是不够用的。如果国民党再加两个军,那林彪确实是危险了。但是这时共军在山东大打,逼迫国军把增援东北的两个军给调了回来。这样东北共军基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你们对中国人可真恶毒啊。
“至此1946年四、五月間,東北第一次“四平街會戰”,國軍大勝。但此時,正值馬歇爾來華調停,馬歇爾不斷向蔣中正施壓,為迫使國共停戰不惜以美國援華五億貸款為要挾,敦促東北國軍停止追擊到松花江南岸為止,此舉讓林彪潰敗之軍,得以喘息。但蔣中正為了顯示國軍在松花江以北的存在,指令杜聿明派一個團渡過松花江,佔領交通要點陶賴昭堡,此地易守難攻,杜聿明命令孫立人率新五十師渡江,隔日,攻取了陶賴昭堡,此時距哈爾濱僅六十公里,位在哈爾濱的中共黨政軍組織均已做好撤退準備,在孫立人即將攻進哈爾濱之時,1946年6月6日,蔣中正下第二次停戰令;國共停戰。張正隆的《雪白血紅》一書中寫道:“從當年的林彪到今天的老人,都說國民黨沒向江北推進是失算。否則,共產黨的日子將更難過。”蔣中正後來也反省他在1946年6月6日頒發第二次停戰令對東北戰局的影響,在他撰寫的《蘇俄在中國》中做出了這樣的結論:「可說這第二次停戰令之結果,就是政府在東北最後失敗之唯一關鍵。」 ” source: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AD%AB%E7%AB%8B%E4%BA%BA
你这基本都是是国民党的牛皮啊。一个字不提过江的这个团被共军全部歼灭的事情。而且孙立人的新一军主力5月底就被迫南下去救南满的危机了,他拿什么进攻哈尔滨?
60公里被你说成200公里,基本事实都有误还要硬扯。
有兴趣者可以看这里的分析,这可是站在共军立场写的: https://history.ifeng.com/c/83aROAyYJqm
请你到地图上去看看新站和拉法在什么地方。我是去google map上面量了一下的。
你摘录的这段话才真是胡扯,只字不提过松花江这个团全军覆没,团长被俘虏,以及新一军在五月底已经被调往南满的事实。
另外,凤凰网这段错误也很多,同样没有提孙立人5月底已经带新一军去辽宁南部作战的基本事实,还扯什么孙立人准备进攻哈尔滨 --- 从辽宁拿远程导弹轰哈尔滨吗?
“同年6月4日,孙立人亲率新五十师渡过松花江,隔日攻取了 陶赖昭 堡,此时距哈尔滨仅六十公里,位在哈尔滨的中共 党政军 组织均已做好撤退准备,在孙立人即将攻进哈尔滨之时,中原战场在 马歇尔 以美国援华五亿贷款为要挟调停下,国军被迫退兵。” https://baike.sogou.com/v71427029.htm;jsessionid=4322BEE72643C88893CA9B9366B32C25 搜狗百科也是错的吗?敢情维基、搜狗都是错的,就你手量地图是对的。
军队的战斗力都是打出来的,而不是养出来的。
呵呵,你只会在网络上搜索啊。
你是亲历过啰
还真是,共党干了不少坏事,国民党能力更差,这两个党从头上都是共产国际扶持起来的。想着国民党执政能好点的,都是痴心妄想,北洋政府倒是最自由民主的时期。
当年台湾民主是没办法,美国老大不让你专制,如果在大陆没输,当然不用在乎美国,也不会民主。
知道总参三部是干什么的吗?东北战场有人说卫立煌是间谍,平津傅作义女儿家里有电台, 西北胡宗南有人说是共党。有个电视剧讲组织发展史的,里面的共党干部辽沈负责造炮弹 说是比党国大炮更猛,应该是真的。而且透露许多秘闻,看看吧。
俺读书啊。
剩下的国军还是不想打,采用的是龟缩战术,结果当然是被包围。
到了平津傅作义也是龟缩被包围,然后投降。
最大的共谍还是蒋总统吧?
电影里面 傅作义 瞪着女儿质问:你到底是共党,还是军统? 也是够搞笑的。
这里面哪些是起义?哪些本来就是共产党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