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C
CC2020CC
我在中国没吃没喝

看到许多人谈到去中国如何大吃大喝,很是惶惑。在中国,怎么我总感到没吃没喝。
先说喝的。一个普通人,每天喝的不外乎矿泉水,牛奶,咖啡,果汁,红酒,茶。
矿泉水,中国现在几乎没有真正的矿泉水。超市里的矿物质饮品,矿泉水,都是自来水加工的。
牛奶,有鲜牛奶和纯牛奶等等在货架上。不管什么牛奶,似乎都是某种粉泡的。喝起来不但能感受微小固体颗粒的存在,还带有化学品味道。
咖啡,难得见到地道的咖啡。麦当劳和星巴克的咖啡本土化后,已经不像咖啡,像刷锅水。喝了就反胃。
果汁不是中国人的日常饮料。超市里没有。星巴克有。有黄色的橙汁,红色的西瓜汁,紫色的葡萄汁,绿色的kiwi汁。仔细一看,不对: 这些果汁都晶莹透亮。而真正的果汁,应显自然浑浊。一喝就更不对:大概是果汁精泡的。
红酒,红酒靠勾兑可以以假乱真已经不是秘密,虽然酒瓶上可能有,五年陈酿,八年陈酿等等标签。
茶,中国盛产茶叶,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产品之一。奇怪的是中国没有袋茶品牌。国际上流行的品牌,中国超市只有lipton. 这个牌子彻底本土化,用的是本地茶叶。有传奸商收购喝过的茶叶,晒干染色后包装出售。我买过几次诡异的lipton红茶,颜色很好,但味道很弱。
其实,比较地道的饮料也有,就是 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罐装的话,这些饮料中美无异。但不能总喝碳酸饮料。
富比乐 发表于 2021-06-11 12:30

有同感,不过没真这么严重。主要是第一,国内食品卫生要注意。大学时代在小饭馆、路边摊大吃二喝的记忆,再也无法重温了,如果不想拉肚子的话。
第二,口味变了。在美国这么多年,不再特别喜欢纯种中餐,不知为什么。觉得太鲜、口味重。
也许跟岁数变大有关吧。
j
jesse678
有同感,不过没真这么严重。主要是第一,国内食品卫生要注意。大学时代在小饭馆、路边摊大吃二喝的记忆,再也无法重温了,如果不想拉肚子的话。
第二,口味变了。在美国这么多年,不再特别喜欢纯种中餐,不知为什么。觉得太鲜、口味重。
也许跟岁数变大有关吧。

CC2020CC 发表于 2021-06-12 19:26

我同意一大部分中餐在外面吃都有调味料过重的问题, 太咸太油!
问题是美国有同样的问题! 我以前觉得美国吃的偏甜 但是近来觉得不光甜还越来越咸, 无论是快餐还是点菜.
唯一能吃的我现在反而觉得是那种沙拉店, 配个简单三明治.
s
stone336
我在中国没吃没喝

看到许多人谈到去中国如何大吃大喝,很是惶惑。在中国,怎么我总感到没吃没喝。
先说喝的。一个普通人,每天喝的不外乎矿泉水,牛奶,咖啡,果汁,红酒,茶。
矿泉水,中国现在几乎没有真正的矿泉水。超市里的矿物质饮品,矿泉水,都是自来水加工的。
牛奶,有鲜牛奶和纯牛奶等等在货架上。不管什么牛奶,似乎都是某种粉泡的。喝起来不但能感受微小固体颗粒的存在,还带有化学品味道。
咖啡,难得见到地道的咖啡。麦当劳和星巴克的咖啡本土化后,已经不像咖啡,像刷锅水。喝了就反胃。
果汁不是中国人的日常饮料。超市里没有。星巴克有。有黄色的橙汁,红色的西瓜汁,紫色的葡萄汁,绿色的kiwi汁。仔细一看,不对: 这些果汁都晶莹透亮。而真正的果汁,应显自然浑浊。一喝就更不对:大概是果汁精泡的。
红酒,红酒靠勾兑可以以假乱真已经不是秘密,虽然酒瓶上可能有,五年陈酿,八年陈酿等等标签。
茶,中国盛产茶叶,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产品之一。奇怪的是中国没有袋茶品牌。国际上流行的品牌,中国超市只有lipton. 这个牌子彻底本土化,用的是本地茶叶。有传奸商收购喝过的茶叶,晒干染色后包装出售。我买过几次诡异的lipton红茶,颜色很好,但味道很弱。
其实,比较地道的饮料也有,就是 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罐装的话,这些饮料中美无异。但不能总喝碳酸饮料。
富比乐 发表于 2021-06-11 12:30

说的真是可笑,当14亿中国是傻子,就你一个人懂得健康,其它人都不重视?
P
Pelosi
老枪
我在国内 从来不 买牛奶 , 香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