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晚上回来 - 问题组完成到:10组】单独开贴来讲升学顾问(更准确的说是独立教育顾问)吧

r
rebeccayxf
(好像发表时候的格式和我写的编辑框里的格式有出入。。。最后看到的3,4,5其实是2.a, 2.b, 和2.c哈)
问题组六
问题:近来, 听到很多美本升学顾问都在说 华人孩子读CS,是内卷。但是, 目前,CS就是相对最热门的专业。 你对“华人孩子读CS”这个怎么看?谢谢
回答: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这个是我们在和学生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我想从稍微更广一点的角度,分享一下。
很多孩子最后从事的职业和他们在本科/研究生的专业可能很不相关,所以,本科时候是什么样的专业,真的只是在那个人生阶段学生做出的最合适的选择。最后的职业选择,可能包含了更多的因素。从我自己出发,我是学习数学物理的,可是最后从事的行业,就不是这个了哈。。。 在专业的选择上面,通常有几类孩子: 我知道我要什么:这是极少数的孩子。这一类孩子通常是有比较强烈的个人兴趣,爱好,而且对于喜欢做的事情能够很有效的实施。这样的孩子如果主文书写这些爱好兴趣,那么就非常的能够字字体会到他的热诚,发自内心,AO就真的会感受到这个学生在跟他们对话,在讲述他的生活,而不是单纯的应付着交文书。这一类孩子,到后来从事相关职业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不知道我要什么, 但是我知道我不要什么:这一类孩子是大多数的情况,也相对来讲比较有主意。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根据他的“不要”和自身的特长,来进行讨论,而后如果能够确认专业,就好,如果不可以确定下来,就“undecided",因为这个是当时最能表现学生真实想法的选择。在大学申请中,authentic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这样才能让AO看到,你是不是真的是适合这个学校的。 我自己不确定,你觉得呢?:这也是一大类的孩子,最常见的就是,我自己其实不确定,我知道都还行,没有特别喜欢的,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同时,又喜欢问问其他人的意见,这个其他人可能是peers,也可能是父母长辈,也可能是老师,等等。这样的孩子比较随大流。 回到“华人孩子读CS"这个观点上,其实,CS这个专业现在的概念和涵盖面和以前(20年前,10年前)已经非常不一样了,而且,不是只是华人孩子读CS,其他的孩子也爱读哈。这个跟整个社会对CS的普及也有关系,孩子接触多了,自然就会觉得说,这个也不错。再加上如果孩子是2.c类型的,就很容易随大流。过去的这几年时间里边,很多本科院校都在加强他们的CS的program,而且采取了更多的跨系跨院的合作,因为目前这个就业情况真的是比较乐观,为了排名也好,为了不被trend给遗弃也好,大的趋势目前就是这样的。 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读CS? (这里的孩子指的是2.b和2.c里边的孩子,对于自己已经对CS一腔热血的孩子来讲,喜欢的东西,碰破头他们也会去努力完成的。) 大家有兴趣可以讲一下,我先看看大家怎么说哈 :) make this discussion more fun, haha~
s
summerline
谢谢楼主辛苦码字科普 收藏了!
1
119ppp
回复 99楼rebeccayxf的帖子
我是属于“我自己不确定,你觉得呢?”的孩子,读书的时候文理都不错,后来想着要能独立生活,好找工作,所以读了工科,但其实还是很羡慕那些坚持读了文科社科的朋友。如果我有钱的话,我要一直读下去,文科理科都要读,两手都要硬,哪个都不可以放弃。。。。。。。。我现在手上有一个本科两个硕士学位,某天我在跟我父母说要不要再读一个啥,被臭骂一顿。。。。。
r
rebeccayxf
问题组七
问题:1)大学录取时的undecided major,是否大部分大学都具有这个option?2)选择undecided major,和有decided专业相比,是否会影响名校admission rate?
回答:
1) 如果看到问题组六(99楼)的回答,那么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非常明显了哈,是的,绝大多数学校都具有这个option。当然,有的学校是没有把undediced放在第一个option的,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你要先填写一个,然后到第二个option的时候,可以选undecided.这种情况下,在文书部分学生会提到,做一些clarification.
2) 不是特别清楚问题指的是什么, 我的解读是,如果选择 undecided,会不会影响这个孩子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如果我长话说起来,这个也是可以讲很多很多的,但是,如果短说的话,就是,在大学申请的pool里边,undecided的孩子其实非常多,有一个比例,我一时想不起来了,但是也不想随便说一个数字,所以,这个孩子绝对不是一个人哈。回到老话题就是,大学申请是holistic review,所以,方方面面都要看到,专业的选择真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r
rebeccayxf
回复 99楼rebeccayxf的帖子
我是属于“我自己不确定,你觉得呢?”的孩子,读书的时候文理都不错,后来想着要能独立生活,好找工作,所以读了工科,但其实还是很羡慕那些坚持读了文科社科的朋友。如果我有钱的话,我要一直读下去,文科理科都要读,两手都要硬,哪个都不可以放弃。。。。。。。。我现在手上有一个本科两个硕士学位,某天我在跟我父母说要不要再读一个啥,被臭骂一顿。。。。。
119ppp 发表于 2021-05-28 11:53

mm如果现在还有继续读书,继续学习的动力,真的是要恭喜你啦~~~
我带的学生,这一点也是我很看重的,人生只有在不停的努力学习当中,才会更了解自己,更满足(心理)自己。
赞!!
h
happyyouni
楼主:我还有一个问题,
你们作为顾问,怎么让孩子听你们的建议安排呢?孩子如果不听从建议,再好的建议都是白搭。美国长大的孩子,可绝没有中国的孩子那么服从。父母的话都不听的孩子,怎么让他、她听一个顾问的?
就拿写文书来说,孩子的文书,基本上都不给家长看的。孩子最多能接受信任的朋友的更改意见。怎么让孩子接受一个不认识的顾问的意见?
r
rebeccayxf
楼主:我还有一个问题,
你们作为顾问,怎么让孩子听你们的建议安排呢?孩子如果不听从建议,再好的建议都是白搭。美国长大的孩子,可绝没有中国的孩子那么服从。父母的话都不听的孩子,怎么让他、她听一个顾问的?
就拿写文书来说,孩子的文书,基本上都不给家长看的。孩子最多能接受信任的朋友的更改意见。怎么让孩子接受一个不认识的顾问的意见?
happyyouni 发表于 2021-05-28 12:03

这个是个好问题,我会把它列到1楼,我打字慢,只能
R
RivuletLee
太谢谢mm一起来发言了,希望我们的这些分享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学生和家长。目前就是各种资源太多太杂,有时候让大家摸不着头脑,希望我们的分享让他们可以少走弯路。
是的,scandle以后越来越多的IEC去考CEP了,这也是我建议大家在聘请顾问的时候看一下这些identify.
哈哈,是的哈,我是IECA的professional member,所以,后来COVID-19以后就没有review HECA了。哈哈~
对了,可以把你的回复,以电梯的方式放到一楼么?这样大家可以直接查找哈。
rebeccayxf 发表于 2021-05-28 10:36

谢谢楼主,这是你的楼,就不用把我的回复加到你的楼里了。
IEC可以选择的行业协会和资质不止一两个,很多人因为不同的原因选择了不同的professional affiliation,你既然从业多年,介绍给大家的时候还是全面公允一些比较妥当。毕竟信息都是公开的,能看见能自己做研究的家长,吃瓜群众和考虑second career的人都不在少数。
U
US2020
Mark一下仔细看
h
hello111
赞!如何判断某个升学顾问靠不靠谱,合不合适?
119ppp 发表于 2021-05-27 13:45

是的,这个很重要
c
charyyu
Mark.
l
lianzi
问题组七
问题:1)大学录取时的undecided major,是否大部分大学都具有这个option?2)选择undecided major,和有decided专业相比,是否会影响名校admission rate?
回答:
1) 如果看到问题组六(99楼)的回答,那么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非常明显了哈,是的,绝大多数学校都具有这个option。当然,有的学校是没有把undediced放在第一个option的,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你要先填写一个,然后到第二个option的时候,可以选undecided.这种情况下,在文书部分学生会提到,做一些clarification.
2) 不是特别清楚问题指的是什么, 我的解读是,如果选择 undecided,会不会影响这个孩子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如果我长话说起来,这个也是可以讲很多很多的,但是,如果短说的话,就是,在大学申请的pool里边,undecided的孩子其实非常多,有一个比例,我一时想不起来了,但是也不想随便说一个数字,所以,这个孩子绝对不是一个人哈。回到老话题就是,大学申请是holistic review,所以,方方面面都要看到,专业的选择真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rebeccayxf 发表于 2021-05-28 11:57

这个我作为藤校的校友面试官以个人经历说一句吧。 学校admission看的的确是holistic view,但是作为校友面试官来说,5个孩子里面4个都很清楚自己想要走的路和自己的passion,面试时候各种激情讨论。 剩下一个什么都很喜欢,undecided. 我写报告时候会把那4个孩子的passion作为positive的写进去,但是不会把undecided 写成positive。 但是我也不认为这个是negative。
v
vantj
Mark, 受益了,谢谢
c
columbusxz
Mark...
l
lovebaby
先mark,再看
d
dandelion2009
马克,谢谢分享
t
tonner
马克,谢谢分享
C
Clover4l
说sat是富人分高,不看,可是升学顾问难道就不贵?美国大学录取弄得神神叨叨。 还有,conselor ao一口一个只求fit不求最好,比如你visit school啥的觉得哪个特别fit,人又说不要get attached.这样也行,因为适合的学校未必录取。最后总结是love the school who love you back. 总之录了你,你就一定fit, ao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把大学录取搞成艺术和玄学,也是服了。
page394 发表于 2021-05-27 20:29

哈哈。就是烧钱的。类似婚嫁这种次数不多顾客容易咬咬牙花钱的business.
x
xmasry
(好像发表时候的格式和我写的编辑框里的格式有出入。。。最后看到的3,4,5其实是2.a, 2.b, 和2.c哈)
问题组六
问题:近来, 听到很多美本升学顾问都在说 华人孩子读CS,是内卷。但是, 目前,CS就是相对最热门的专业。 你对“华人孩子读CS”这个怎么看?谢谢
回答: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这个是我们在和学生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我想从稍微更广一点的角度,分享一下。
很多孩子最后从事的职业和他们在本科/研究生的专业可能很不相关,所以,本科时候是什么样的专业,真的只是在那个人生阶段学生做出的最合适的选择。最后的职业选择,可能包含了更多的因素。从我自己出发,我是学习数学物理的,可是最后从事的行业,就不是这个了哈。。。 在专业的选择上面,通常有几类孩子: 我知道我要什么:这是极少数的孩子。这一类孩子通常是有比较强烈的个人兴趣,爱好,而且对于喜欢做的事情能够很有效的实施。这样的孩子如果主文书写这些爱好兴趣,那么就非常的能够字字体会到他的热诚,发自内心,AO就真的会感受到这个学生在跟他们对话,在讲述他的生活,而不是单纯的应付着交文书。这一类孩子,到后来从事相关职业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不知道我要什么, 但是我知道我不要什么:这一类孩子是大多数的情况,也相对来讲比较有主意。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根据他的“不要”和自身的特长,来进行讨论,而后如果能够确认专业,就好,如果不可以确定下来,就“undecided",因为这个是当时最能表现学生真实想法的选择。在大学申请中,authentic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这样才能让AO看到,你是不是真的是适合这个学校的。 我自己不确定,你觉得呢?:这也是一大类的孩子,最常见的就是,我自己其实不确定,我知道都还行,没有特别喜欢的,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同时,又喜欢问问其他人的意见,这个其他人可能是peers,也可能是父母长辈,也可能是老师,等等。这样的孩子比较随大流。 回到“华人孩子读CS"这个观点上,其实,CS这个专业现在的概念和涵盖面和以前(20年前,10年前)已经非常不一样了,而且,不是只是华人孩子读CS,其他的孩子也爱读哈。这个跟整个社会对CS的普及也有关系,孩子接触多了,自然就会觉得说,这个也不错。再加上如果孩子是2.c类型的,就很容易随大流。过去的这几年时间里边,很多本科院校都在加强他们的CS的program,而且采取了更多的跨系跨院的合作,因为目前这个就业情况真的是比较乐观,为了排名也好,为了不被trend给遗弃也好,大的趋势目前就是这样的。 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读CS? (这里的孩子指的是2.b和2.c里边的孩子,对于自己已经对CS一腔热血的孩子来讲,喜欢的东西,碰破头他们也会去努力完成的。) 大家有兴趣可以讲一下,我先看看大家怎么说哈 :) make this discussion more fun, haha~

rebeccayxf 发表于 2021-05-28 11:36

多谢! 非常受教。
b
brook
感谢楼主的回答,等后续的回答。
U
Underwater2021
问题组二
问题:如何判断某个升学顾问靠不靠谱,合不合适
回答:判断一个升学顾问,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这里就单纯的从“我是家长,我希望给自己小孩找IEC“来说吧。
有12个问题是我一定会在初期和IEC接触的时候就询问的,比如说,你是否能够保录取?而不是简单的询问,你的过去的学生录取了哪些名校。现在网络发达,各种升学分享会,让家长们趋之若鹜,可是,别人家的孩子去了哈佛耶鲁,就代表你的孩子能去了么?其实不是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冷静的思考之后,这12个问题才是真正应该要问的:https://www.iecaonline.com/quick-links/parents-students/what-is-an-independent-educational-consultant/12-questions-to-ask-before-hiring-an-independent-educational-consultant/ 我会检验一下这个升学顾问是不是IEC或者CEP (Certified Educational Planner).这个可以通过到官网上进行查询,通常,IECA网页上可以可以随时查出来的,是professional 会员,而 associate会员会在提供的一份pdf文件里边。如果你面试的这位升学顾问不是IEC的话,我会觉得是一个red flag.当然,也不排除有好多家长,自己家的孩子在升学过程中获益非浅,然后开始帮助周围的孩子们,有一部分会慢慢融入到IECA里边,而,另一部分可能就到后来不了了之了,就像是几年前的加州的一个三娃妈,当时华人上也是讨论的很激烈。这个就是缺饭监管的时候,容易出现的情况。 在和IEC开始接触的时候,他/她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之间的信任,是未来一路携手共进的坚实基础。如果IEC是有passion来做这份工作,而不只是为了收入,那就是更好的了。 费用方面/合同:如果费用上面没有透明度,合同上面没有具体的服务条款,那么,这个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最后,还有就是有12个warning signs,可以让家长和学生引起注意:https://www.iecaonline.com/quick-links/parents-students/what-is-an-independent-educational-consultant/12-warning-signs-that-an-independent-educational-consultant-is-not-worth-hiring/



rebeccayxf 发表于 2021-05-27 13:20

收藏一下
c
coffebreak
Mark ~~~谢谢分享~~~~
r
ripples23
请问楼主成为顾问必须要上加州那几个大学的certificate课程吗?谢谢啦
r
rebeccayxf
看到大家后面的提问了,我会这一周想办法尽量完成,这样就不烂尾了哈。
也有给我发消息的mm,我还没有来得及回,但是一定尽快哈。
多谢多谢!希望可以帮到更多的家长。目前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IEC的,这个问题超好,我会一直写到这里的,让大家都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个大学申请过程中,独立教育顾问可以怎么样更好的帮到孩子们。
j
jiajia2018
支持楼主!我有一个疑问,假设说一个孩子从9年级入学就请了独立升学顾问,那也就代表着高中四年他的选课,活动,夏校,大学申请等等都会有人替他规划,参谋,甚至是直接被安排,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这样的孩子是不是会比较缺乏主观能动性,在以后的大学,grad school,职场没有人帮他规划设计的时候怎么办呢?
brook 发表于 2021-05-28 03:21

赞同。同样觉得这个市场就是给做出来的。本来可以自自然然的申请和录取,现在搞得变成一门学问了还。
j
jiajia2018
关于费用,我不是很了解,听说的一些数据是大约300刀一小时?第一次听到的时候真的是倒吸一口凉气啊。大家听到的大概什么RANGE?
j
jiajia2018
怕选私校不方便请一对一的升学顾问,思路很奇怪呀,选择私校不是主要从教学质量环境师资角度考虑么
EEswine 发表于 2021-05-27 19:09

我知道有朋友孩子在私校,而私校非常反感孩子再在外面请别的升学顾问的,反复强调不要再请了。
j
jiajia2018
听过几个妈妈说过,读公校的话也得请升学顾问,每年费用跟私校也差不了太多。私校的话就有学校的顾问会辅导。当然从受教育的质量来说私校肯定胜过公校,但不知会不会跟自己请的顾问意见不一致反而会造成困扰什么的。
imniz 发表于 2021-05-27 20:05

估计大概是这个问题。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soup?
j
jiajia2018
说sat是富人分高,不看,可是升学顾问难道就不贵?美国大学录取弄得神神叨叨。 还有,conselor ao一口一个只求fit不求最好,比如你visit school啥的觉得哪个特别fit,人又说不要get attached.这样也行,因为适合的学校未必录取。最后总结是love the school who love you back. 总之录了你,你就一定fit, ao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把大学录取搞成艺术和玄学,也是服了。
page394 发表于 2021-05-27 20:29

主要也没法比较,是不是请了就真的孩子会录取到一个所有可能的里面更好更FIT的一个OPTION啊!
不过长远来看我感觉美国的大学录取,多数孩子还是有一定选择的,上下应该也不会差的太多。整个“market”应该还是毕竟liquid的。我自己可能会稍微用以下这类service,作为一个辅助吧,但是也不会过于依赖和看重这个。譬如孩子自己喜欢啥,高中了对啥感兴趣,也不会太因为顾问说这个内卷啊,这个太多华裔做了,建议做点别的就去做别的吧?所有的东西都还是得孩子自己感兴趣才行啊。
再者,大学以后还长着呢。就像前面有人说得,以后大学里面呢,研究生院呢,难道每一步还得靠顾问?
岸芷流芳
谢谢分享,mark慢慢学
r
rebeccayxf
问题组八
问题:鉴于目前的新冠流行(医生在frontline)、亚裔歧视等,华盛顿州公立大学系统的医学院最近已经政策化,会降低医学院的亚裔招生率。在此大环境下,成绩优秀的华人孩子,是否还适合选择医学相关专业?
回答:医学相关专业,还有法学专业都是热门的专业,也是投入周期长,资金比重重的专业,更重要的是,是学生自己的决心和信心。在目前这样的环境下,是否还适合选择医学相关,如果学生是非常清晰的要学医的孩子(家长应该可以观察到孩子对医学的兴趣以及课外时间的使用,都会主动积极的放在医学相关的活动上,也会自己专研更多细节,等等),我是大力的鼓励和支持的。但是,如果学生本人并不是那么的确定,家长可以有一定的引导,但是到一定时候就一定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决定了。谈到医学,分享一些关于医学的一些简单的也是比较有用的资源吧(我自己不是医学研究生院申请的特长,所以这些分享更多的是抛砖引玉哈) 有没有好的关于医学院申请,或者说了解医学院的书?这本是我看到的最简单直接明了的介绍医学院的情况,从高中开始:“BS/MD Programs-The Complete Guide: Getting into Medical School from High School“ by Todd A. Johnson. 网站资源:https://students-residents.aamc.org/applying-medical-school/applying-medical-school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这里有很多资源,比如说帮助学生做一些估计,if choosing a medical career is right for you, 等等。
X
Xiangsang
mark 一下
r
rebeccayxf
问题组九
问题:赞好贴,1)lz有没有什么stats对比找了counselor和没找的,找了的到底是更成功了吗?2)找counselor到底有什么作用呢?3)帮忙申请排名更好的大学,4)还是更好的申请奖学金等?
回答: 1)我没有看到过这个数据,就是比较找了IEC和没有找IEC之间的比较,“成功”在best fit的这样的感念下,真的是很难说怎么样是成功的表现。这也是有的家长认为,为什么原本正常的一个申请大学的过程,变成了那么复杂。其实最开始帮助学生进行匹配的IEC,很多都是我们说的专注在therapeutic方面的,因为有这样需求的学生非常的多,而不同的学校的专注和细分也是很多的,所以有了IEC在了解各方的情况下面进行匹配,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到学生,让学生在适合的环境下面更好的成长。 一个简单的例子,曾经有家长来找我,想问一下他的孩子是否适合在现在的学校继续高中,还是转到其他的高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有推荐这个学生开始和我们专注therapeutic的IEC做一些交流和评估,而后帮助到学生identify到一些比较特殊的medical condition,而后就这些情况进行评估,最后决定留在本校继续学习。如果家长没有和我们一起接触的话,可能就直接转到其他学校,可能就会给学生带来一些impact.这样的例子不少,这也是为什么IEC能够帮助学生,而并不是需要学生长期的和IEC合作,因为每一个个例都是不一样的。
2)请看86楼的关于问题组五的回答。
3)”申请到排名更好的大学“是家长更在意的,但并不一定是学生在意的。很多家长认为排名就决定了一切,我经常和他们开玩笑说,看看你自己工作岗位里的老板,有几个的学历或者学习啊排名是超过你的,但是,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management的位置,soft skill,critical thinking,这些才是让他们走的更远的地方,不是么?我们华人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真的就是盯着很多可以量化的东西,学校排名,竞赛排名,标化考试,等等等等,可是,真的让孩子们走的好走的远的,一定是他自身的魅力和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他背负的这些“行头”。在给人初始影响的时候,这些可能会让人印象深刻,和来一句,你真厉害,但是,真的到长时间的工作和学习,难道不是孩子自身的魅力决定更多么?怎么样思考,怎么样表达,怎么样处理conflict,这些都太重要了。我的学生我都会让他们留意平时自己是怎么处理conflict的,有本书很想推荐给大家,在conflict的时候,怎么样的handle才是更合适的,这个包括各种关系,两性关系,工作关系,亲子关系,等等等等。“Crucial Conversations Tools for Talking When Stakes Are High, Second Edition“ by Kerry Patterson, 这个也是培养孩子 们leadership非常好的一本书。我自己也是经常翻来看看,很受益的。
4)奖学金自己可以做一个专题,等我找个时间来写哈。
a
aiersha
回复 76楼RivuletLee的帖子
感谢分享
X
Xiangsang
关于费用,我不是很了解,听说的一些数据是大约300刀一小时?第一次听到的时候真的是倒吸一口凉气啊。大家听到的大概什么RANGE?
jiajia2018 发表于 2021-06-02 12:31

不知道,也感兴趣。看了好几页,没有看见谁说这个。
楼主能介绍一下收费情况啥的吗?我感觉可以稍微用一下这个服务,但主主要要还是自己操心。
r
rebeccayxf
问题(组)十
问题:楼主能讲讲参观大学的一些注意事项吗,谢谢!
回答:参观大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需要学生本人heavily involved的一个过程。注意的地方大概有下面几个吧:
不要太贪心,认为可能申请的学校都去。因为如果你的list太长,那么每一个学校的停留时间就会缩短,这样反而不利于更好的深入的了解某一个学校。因为学校参观其实分两种哈,一种是拿到录取以前,一种是拿到录取以后。两种参观的重点/目的不一样,但是有的地方是相通的,所以不要有压力,觉得一定要每个学校都要参观到。 in person vs. virtual COVID-19的时候in person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但是看目前的情况,in person 会慢慢恢复,所以,能够in person的还是尽量in person.原因其实很简单,只有真的人在其中,才能有更细致细腻的感受。 参观笔记 很多孩子参观完了以后很少愿意留下笔记,或者印象深刻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会叮嘱家长要提醒孩子记下来,因为后来文书时候这些感受都是非常重要的。 要出门了,回来再接着写哈。
X
Xiangsang
收费是怎样的情况? 找顾问有比较出名的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