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根本没有预报出来这种天气,所以可能也不能怪主办方。哎,户外运动就是有风险的。比如几年前很有经验的kayaker,North Face 创始人,在一个挺熟悉的大湖kayak也是由于天气骤变,就是这么就冻死了,这可是户外运动的精英啊。人在自然面前就是渺小。 cloverain 发表于 2021-05-22 22:56
On December 8, 2015, Tompkins was kayaking with five others (including Patagonia, Inc. founder Yvon Chouinard) on General Carrera Lake in southern Chile when strong waves caused their kayaks to capsize. Tompkins spent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ime" in 40 °F (4 °C) waters. He was flown, by helicopter, to a hospital in nearby Coyhaique, where he died hours later from severe hypothermia.[38][39]
我登山的时候有过轻度的hypothermia, 当时第一个反应是手表的心率测不到了,就是脉搏太弱吧;然后脑子的话有些轻度兴奋,pace变得很快,执念动起来就好了要往前走,当时说不可能make the call to turn back, 幸运的是很快登顶了,无大碍。有低温症状要第一时间告诉队友或者向导。
SAS前几年出事的调查结果是“Delivering her ruling today, Coroner Louise Hunt said the men would have survived if the march had been cancelled earlier when other soldiers fell ill” 是不是语气很熟悉? 有时候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参赛/參练人员也好,组织者也好,都会有侥幸一把的心理,没出事就calling off 的决定是很难下的。但是这次组织方没有设置一些基本的救助站,帐篷,heater, 冷热水,first aid, 难纠此则。
When offered warm clothing by the search party, he refused—and even threw a warm blanket away. A combination of Kealy''s bloody-minded stubbornness and the effects of hypothermia clouding his judgement seems to have been the tipping point. 失温到后来都不觉得冷了,,,当时捆住他强制保温就好了。
其实我对主办方和极限运动爱好者的常识是有疑问的。
嗯,花时间花钱去参赛的都已经是专业级高手了, 遇难的大部分都是顶尖高手,因为跑得太远了,没有能够及时撤下来。太可惜了,大损失。
不觉得罕见。。我仅仅有限的去海拔高的地方经验,也在我7/8月盛夏去唐古拉山口,CO和mount Washington时,带了防风羽绒服,才能让我可以在这些山顶存活20分钟左右。。当时山下是阳光普照,穿短裤短裙的天气。。
我对国内人在很多方面有米有常识都表示怀疑。 比如背包客,各种极限运动,爬山,等等。 国内的游乐场,景区很多的项目看起来都很有安全隐患。比如上次有人发的悬空睡觉的,简直是脑子里进了多少水才会弄那么个项目。还真有同样进水的人玩。 驴友因为没常识准备不充分被困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少见,但并不算突发。按选手描述,从早上变天到9点开赛天气继续恶化再到10点风雨交加,这时选手还没到爬升段,都还有机会取消和预警。推给地震和突发天气说不去,不是运气差,是之前几年运气好而已。
这个我同意。参赛选手大意了,他们可能以为坏天气不会持续太久,或者以为下午会变好。没想到天气越来越糟糕。 Bless那些遇难者的家属。
老天爷呀,上百公里的马拉松,还是越野,一天半天的拼到极限甚至濒死,就为600块钱?讲句不好听的,上街要饭一天也能讨个百八十吧?小时工一天勤快点也三四百吧。
我也有有钱有闲的同学热衷于跑马和越野超马。朋友圈看过穿着短裤过雪山的,说是冻死了。当时想不通他咋想的,后来发现也是山下温度适宜,山上有雪(记不清是那个赛事了)。他第二年又去参加那个赛事,所以朋友都在提醒他穿长裤长裤长裤... 不过我同学还是比较理智的,本月初参加的一个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暴雨,果断退赛了。白银的新闻一出来,同学们就在找他,生怕他也去了。后来发现事发时他还在群里聊天,应该没去。
近年来是不是中年人都流行跑马呀。 我高中大学群里都有。 我记得小时候听都没听说过跑马拉松的。
高中那个男同学, 近十年都跑马, 今年还参加越野了, po 出来的照片就是满身泥浆那种。 是不是跑一般的马拉松已经不够挑战了。
我也觉得,即使在10点左右那会儿不立即取消比赛,主办方也应该立即向所有参赛者发出警报。或者说…咱也不了解,难道是会议主办方呆的地方的天气没有这么极端,只有那一段赛道比较极端,所以没发出预警?
跑马这个貌似非常上瘾,越跑越停不下来。
这种是不是每一段都应该有工作人员?
太惨烈了
职业跑手不知道,我同学圈里的那些跑马/越野的,都不是为了钱,一般都是财务自由或者至少半自由的人才玩的,相反据说很烧钱。想想应该也费钱的,那些装备忽略不计了,就算路费都不少了,经常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飞去参赛。还有女同学跑的,老公要么一起跑,要么至少一起去给拍照和当啦啦队顺带管后勤。花销肯定比那点奖金多。
不能说为了钱,他也可以找别的工作。 像梁晶这样的选手,已经是超常天赋选手了,全国纪录保持者,如果不跑极限马拉松才是浪费他的天赋能力吧。所以搞极限运动本来就是有一定风险,也是极致的爱好、体现自己的价值。
不光是中年人,我家亲戚70多跑半马,也是整天发朋友圈。
晕死,不能提前让人上去,弄个帐篷什么的里面放着吃的喝的用的,紧急救援的么?啥也不放弄死人啊
不能都推给天气,野外比赛遇到突发恶劣天气的多了,主办方应该强制终止比赛
你举的例子是个人,个人考虑不周是他自己的事。主办方要对参赛选手负责,出这么大的纰漏光推给天气说不过去
梁晶死了? 我前几天还看了他的抖音,他可以一秒钟喝瓶可乐。快速吃东西。在马拉松越野是非常有名的人
他每天抖音上的钱比奖金高多了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央视都已经看不下去了,你还能洗地?
高海拔本来就是容易有下雨下冰雹刮大风的。五月底或者夏天,早上晴空万里,中午开始下雨,下午就狂风冰雹甚至在雾里水汽里穿行。温度急剧下降。这个喜欢山地运动的应该知道吧?
鳌太线 前几年不是死了几个人。出事的,在我看来都是没有有经验的。那对夫妻也不是爬过珠峰的。只是在珠峰大本营溜达一圈而已,老弱病残都可以,有旅游车。 那个事故,你仔细读,发现全是槽点。就是一群没经验的不知道深浅不负责任的驴友,互不认识就组队冒险,出发前对于所要面临的情况,自身的状态,极端情况下装备的准备运用等一系列只是完全没谱的。而且不能说运气。在美国hike一样的。高海拔有些就是上午天气好,下午下冰雹刮大风。你要么早出发,在中午前下山,要么体力好速度快,在中午前下山,一旦天气状况出问题,有没做好准备工作,困在上面很正常。经常hike的这些都是常识。
懒人还是窝家里了
这100%是组织单位的问题。没有应急方案。
我之前一个跑步的微信群里有她。后来我整理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群太多 退出那个群了
脑残也不能脑残成这样?
参赛员身上随便一件装备就超过票价了。
出国二十多年的都表示对这些言论目瞪口呆!
这种情况九该延期或取消。山里天气突变,当地人海纳天气做借口,也是失职。
举一个男童子军的例子。小学的cub scout,露营户外活动,遇到天气不好,下雨啥的,就取消活动,因为小朋友太小没有接受野外生存能力训练;而初中以上的童子军,定了日期一班不改,他们的口号也是be prepared. 平时都有野外生存技能训练。晴天就做晴天的打算,下雨就有下雨的打算。当然太恶劣了也会取消。在保证小朋友安全前提下,锻炼他们完成活动。
组委会是否准备充分,有各种预案,甚至取消比赛的预案?比赛有举行也有考虑可能取消, exit strategy.没有取消和保障的方案,就是准备不足,专业不够,就是人祸。
大娘真搞笑😄
菜鸟一看大卡都退了么自己也就退了。菜鸟跑的慢,离救援站近,容易退。
顶尖高手跑的太远了。第一集团除了一个被老乡救下全军覆没。
大陆高手这次被一网打尽,真的很惨。。。
搜到一点失温的知识,大家帮忙顶一顶,也算科普一下。 .................................................................... 在特定情况下,零度以上,10℃以上,甚至更高,冻死一个人绝不是天方夜谭!
什么是失温?输入标题在大多数人眼中失温兴许并不算什么大事儿,不就是冷嘛,多穿点衣服,穿厚点的衣服就解决问题了。事实真是如此简单吗?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下什么叫失温: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些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核心区:指包括大脑、心肺等核心生命器官,而不是四肢和体表皮肤。手指头脚趾头长冻疮之类的伤害并不是失温。 根据这三种热传递方式:温度、湿度、风力,这三个因素是失温最常见的直接原因。三要素当中只要有两个因素出现状况就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失温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身体产热、保暖的能力与散热的速度。衣物湿寒、体表风冷、饥饿、疲劳、年老体弱等均可引起失温。
失温可分为四个阶段:轻度失温、中度失温、重度失温、致命阶段。
轻度失温(人体核心区温度37~35℃)
身体会感到寒冷,浑身不停颤抖,但是颤抖还处于可控范围,手脚会感到僵硬和麻木,一些细致的手上工作无法完成。
中度失温(人体核心区温度35~33℃)
乏力嗜睡感,反应力下降,手无法完成一些最为基本的动作和工作,走路有可能磕磕绊绊,说话也开始变得吐词不清含含糊糊。
重度失温(人体核心区温度33~30℃)
该阶段就非常危险了,人的意识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因此反而对冷的感觉变得很迟钝,或者说根本感觉不到太冷甚至不觉得冷。从活动能力变差逐步发展为丧失活动能力,站立和行走困难,甚至是无法站立和行走,语言表达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身体从剧烈颤抖发展为间歇性颤抖,间歇时间越来越长直至最后不再发生颤抖。
致命阶段(人体核心区温度30℃以下)
从30~27℃,人体基本上处于死亡边缘,全身肌肉僵硬卷曲,脉搏和呼吸微弱难以察觉,丧失意志以至于昏迷。这个时候,外界稍微一点冲击都有可能导致心脏微颤而停止跳动。
为什么夏季也会出现失温死亡现象?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热原体,随时随地和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其中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是导致失温的最常见因素。
即便在夏季,也会有早晚温差,由于马拉松运动会造成人体流汗湿度加大,再加上风力加大,也极容易出现热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温现象,更不用说遇到了恶劣极端天气。
如何预防失温?
1.注意内衣的选择。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要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
2. 注意衣物的增减。在高寒地区徒步出发前将保暖衣物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出发时穿着薄快干T恤或加一件透气好的外套。每到一个休息点就立马取出保暖衣物穿上,避免着凉和失温。
3. 注意保暖防护。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应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
4. 及时补充体能。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备好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
失温以后应该如何处理?
失温一旦发生,要科学地进行处理,否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使患者脱离低温恶劣环境,保持一定体力,停止登山活动或者紧急扎营。及时脱下寒湿衣物,更换干的保暖衣物。帮助患者适当进食热水、含糖的高热量食物。
使患者保持清醒状态,多使用鼓励的语言和患者不断交谈,鼓励其颤抖、关注其身体、意识的变化。轻微的失温病人可以用40℃温水浸泡、烤火、晒太阳、使用热水袋、互相依偎取暖等方法使其回温。
如果进入严重失温状态的病人,采用温水浸泡、火堆取暖等表面回温的方式就比较危险了。意识模糊和无意识的严重失温病人,表面回温后表皮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血液中毒素回流至身体核心,所以需要就地取材制作保温包裹,同时尽早将其送往医院。失温或冻伤的部位切不可用力摩擦或擦拭,因为这极易因机械用力造成受伤部位的二次损伤。忌给患者喝酒,不可通过剧烈运动回温,亦不可擦拭或按摩患者四肢。
都跑出濒死的感觉了,为了啥呀,燕雀表示不理解
科罗拉多
那不是因为一个参赛者自己写的吗?楼上有啊
Ranger school 77年就发生过类似的事。
British SAS incident: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theweek.co.uk/54125/sas-brecon-beacon-deaths-gross-failures-by-mod%3famp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ike_Kealy#Death Mike Kealy 是很有经验的SAS上尉
对我昨天也在微博上看了说他最后是在一个没人住的民居被找到的,找到的时候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失温和中暑都是听上去没那么严重但是实际上非常要命的……
太对了 我妈妈同事 全家人去甘肃体验生活 大货车出车祸 娃死在那了 爸爸眼睛瞎了一只 真实体验生活了 娃都小学了 穷地方 风水就是烂
On December 8, 2015, Tompkins was kayaking with five others (including Patagonia, Inc. founder Yvon Chouinard) on General Carrera Lake in southern Chile when strong waves caused their kayaks to capsize. Tompkins spent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ime" in 40 °F (4 °C) waters. He was flown, by helicopter, to a hospital in nearby Coyhaique, where he died hours later from severe hypothermia.[38][39]
是不是语气很熟悉?
有时候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参赛/參练人员也好,组织者也好,都会有侥幸一把的心理,没出事就calling off 的决定是很难下的。但是这次组织方没有设置一些基本的救助站,帐篷,heater, 冷热水,first aid, 难纠此则。
When offered warm clothing by the search party, he refused—and even threw a warm blanket away. A combination of Kealy''s bloody-minded stubbornness and the effects of hypothermia clouding his judgement seems to have been the tipping point.
失温到后来都不觉得冷了,,,当时捆住他强制保温就好了。
别扯了你,个人行为个人承担后果,集体行为组织者承担后果。要不是组织的,我就不信死的20个人自己决定这一天跑步去?做人有点良心
低温下人会出现幻觉,判断失误,这是最危险的地方。
我理解那是有点来都来了,把费用cover下的意思,不是为了赚钱。当时没估计到情况严重,否则心里根本不会想到1600这点钱。就好像$250美元这样,如果一个跑马爱好者在美国参赛,有点累了,但觉得坚持一下就能跑完,还能拿回$250,可能也会判断下自己能否一咬牙坚持下。跑马和跑超马越野的人,本来意志力就比我们普通人强啊,能tolerate的困难也更多,一开始没放弃不表示就是为了那点小钱。
是啊,我看到一个这次参赛的说他感觉手脚麻木到意识模糊只有四分钟。这些玩越野的意志力肯定都超强,会逼自己坚持。最危险的是人意识不到已经进入的状态导致判断失误。还有,我看了出发的录像,高手好像都是短衣裤加个腰包,是腰包,不是背包,那种情况知道停下来避风避雨也不行啊。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所谓保温毯就是一层膜,不做成套头的袍子,,,,
我有遇上过那种马拉松的爱好者,全球到处跑,参加比赛
前面那个退赛选手写的文章就是给官方洗白,强调组织工作很细腻,强调天气突然变化没法预测,还加入自己的心理活动说为了一千六百块钱不能退赛,暗示那些遇难的选手都是为了钱而死的。
“当时想着翻过山就好了”,很真实,风大的时候,翻过山马上就背风了,有经验的这么想很正常。但是他应该知道翻过山也没有补给,整个组织状况这种顶级高手应该大概也知道,,,职业运动员对组织条件不讲究,意志力太坚强,,,唉
那个人之前就是媒体人,十有八九是收钱写文给主办方洗白。
恩,觉得是主办方的责任!马拉松的运动员都是跑步的运动员,又对路况判断的能力,不代表个个都是野外生存专家!搞这么野的路况还在这么恶劣的天气坚持进行还没对意外事件的任何准备!就是草菅人命!
山地马拉松是选手对各种路况的挑战不是让选手对极端天气的挑战!
我说白银这个词那么熟悉呢?是专杀穿红衣服的那个吗?
隔壁说当地还发了天气警告,怎么没预报过?整个国内都安全意识不足是真的!
世界越野有史以来最大灾难,国内越野精英损失过半。
尤其在国内,还是靠自己比较靠谱!看照片上人都聚在离道路不远等救援,还不如找个山洞钻进去呢,说不定能救自己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