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是爹妈有多少钱都没啥意思,得自己有才是真的有。家里有点小钱的上了market就和家里没钱的在一个水平线上竞争,是一个pool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5-21 00:50
你得了吧,前几天刚难受了半天你同事有4M资产,越是没啥越是看不上就说你这种人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5-21 00:55
我看不上混吃等死的土著,但你说北京土著都上不了像样的学校,这也不像是高智商的人讲出来的话呀 果小小 发表于 2021-05-20 15:00
我就想知道这些所谓两三套房,指的是除去自己、父母、祖父辈住的房子外还有三套,还是把这些人住的房子算上是三套? rebecca0001 发表于 2021-05-20 19:59
有多少钱也会坐吃山空。说有两三套房子就可以混吃等死的人绝对不能娶或者嫁。 果小小 发表于 2021-05-20 14:45
回复 1楼angelina82的帖子 三千万人刀应该没问题吧 这个价值可以类比在美国Palo Alto 或者曼哈顿有三套房,择婿标准就好理解了 数量运动 发表于 2021-05-20 14:42
回复 116楼gokiki的帖子 我这是房价对比普通人的收入水平,不是说把北京的房子卖了换成美元再对比美国的工作收入 比如对比北京人平均工资,帖子里说了女儿平均工资7,8千,那么同单位的同龄外地同事工资也差不多吧,就算翻倍1万五吧,外地人无房。北京一套房我就算他600~800万吧(大概率已经付清贷款),不就想当于湾区名校毕业,年入二十万的无房青年找个SJU毕业的本地女朋友家里有三套全款600~800元美元的房子吗,难道还是女的高攀了 数量运动 发表于 2021-05-21 11:22
你搞错了。 她说的是那土著姑娘,烂学历,父母给找了个普通工作,一年10万。 她表姐说要给她介绍自己好公司好学校的精英青年,这种差不多现在50万,三年以后100万的那种。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1-05-21 13:08
这两句话就是我想说的。爽气!赞。 taratara 发表于 2021-05-20 14:46
其实北京大多数独生子女都有这样的条件把,只要家里这些年来一直忍着没卖。 那个单位分房的年代,北京国企和政府机构的父母一人一套独单或者偏单。加上90年以后基本全民都买的商品房。就三套了。 kakeru 发表于 2021-05-20 15:06
中国的一线房价和美国股市差不多,基本就是不停的涨。 我觉得北京三套房,就是父母有的三套房,相当于在美国父母401k加roth 啥的退休账号一共有300万刀吧。 2000万对300万,都是父母不去世拿不到的,都受市场影响,变现都要损失点手续费。 各种不确定因素还挺多的,比如父母晚年生病需要照顾,变现养老用了。比如一方去世另一个再婚,遗产重新分配给后老伴儿了,不是说独生子女就是父母财产等同自己财产吧。 美国这里大厂,到子女大学毕业的时候,父母退休金三百万的不少吧。没听说子女就躺赢了,找个社区大学有大厂父母的人家就满足了。 page394 发表于 2021-05-20 21:08
几套房得看位置、面积 一位多年前认识的年轻人,三年前听他说已经毅然决然在2017年将自己唯一住房卖掉,2700万RMB,然后花五年60万租了个学区房并花了几十万装修,位置比自住房还好,就在孩子上的重点小学对门,部委宿舍,长租五年正好到孩子小学毕业。话说北京这租售比也是匪夷所思。这哥们也是一个很有心思的人,千方百计当上孩子家委会秘书长(你没听错还有这个位置,因为会长抢破头),因为孩子班上同学,有一位爷爷是常委,还有若干正部级的孩子孙子 ...所以,他消息准确,在北京房价最高点卖掉了房子(现在卖可能要少500万了)(不要理解为这类对于宏观形势的消息或判断会来自于那些部级以上官员,那些人恐怕还未必有这种具体消息,也未必具有商业的敏锐性,这类信息或判断多半来源于那些厅级处级干部具体出政策和房市打交道的人...这哥们转向很快,前两年还在到处和人合伙买地,转眼间连自住房都卖掉了) 北京房价最高的几处,基本不见报道,有处均价10万刀一平,在那个所谓七星级酒店上面,不少名流都在那里置业,但那并不是最贵的,最贵的大概是长安街上某处别墅区...单价应该比所谓上亿的别墅要贵多了 .....不是有钱就能买 但是,北京很大,远到密云平谷延庆通县, 有些地方荒凉到鸟不拉屎 所以话说回来,还是要看位置,面积,等等 有位上年纪已经退休的朋友,大概七八年前了吧,和他聊起孩子,他说女儿正在美留学,我问是否会在美国找个对象在美国定居,这位大哥一脸鄙夷:我家姑娘根本瞧不起她那些白人同学,都是穷鬼,我在北京这三套房都给她准备好了,工作也没问题,她不回来在那受罪啊?咱还是在北京找个门当户对的吧!我:。。。 chengbuyi 发表于 2021-05-21 09:59
那外地男孩的条件我看错了,但是老实说,一般的985,211想三年从50万到100万我觉得不容易 我侄女侄女婿就是985,211,在上海大公司工作,三年前男60万,女刚毕业大概20万,现在怀孕了,听着意思以后想回父母身边的省会城市。主要原因就是上海想靠两个外地人工资买好学区不错居住条件的房子,还能维持不错的生活太难了 这就是普通外地人在北上广生存的现实 数量运动 发表于 2021-05-21 13:21
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 两口之家放一千万在银行,按基准利率算光利息收入就是每年三四十万 就吃呀用的,没有房贷没有地税的 够啦 dameifan 发表于 2021-05-21 13:23
回复 122楼dameifan的帖子 你的想象限制的也很厉害。那点利息还抵不上通胀的,存银行过二十年看看? dipsomania 发表于 2021-05-21 14:26
看到评论中关于北京土著的说法 我觉得有些偏激了 北京土著其实分化很严重 学霸确实非常牛,学渣也非常渣 至少多年前如此,二十多年前见过的一位北京高考状元,上了清北毕业后立刻出国留学定居了,其实这孩子上大学的时候英语就非常牛了。你会说,高考状元能不牛吗?但问题是我也遇见过其他一些省的状元,包括湖北山东一些高考高分省,虽然也都是牛人,但肉眼可见,综合素质能力比北京的状元还是差不少。当然了,状元样本不多,不具代表性,更多还是清北的高分学生,一线城市的孩子综合素质能力潜力还是要强一些。进去后光芒熄灭跟不上的基本上还是西北西南等教育落后省份的孩子。 但是,我看到华人上,很多人认为北京学渣很渣,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抽样样本不同。北京很多考到外省重点大学的学生,其中学渣非常多,因为上那些学校的北京分数线比其他省包括所在省都要低很多,这和上海也很类似,因为学霸直接上本地重点大学了,去外省上大学,大多就是一个投机取巧,所以在外省大学包括重点大学遇到的北京考生,学渣的概率要高非常多,甚至大部分都是学渣,至少是在一线城市淘汰下来的。 另外可能还有一个情况,就是二十年来高校扩招,大叔查过数据,大叔当年高考的时候,大专生的数量和现在研究生数量差不多,所以现在即便是国内重点大学,难度也大大降低了。我们身边有个亲戚家孩子,感觉就是学渣,去年居然还考上了985,让我们大跌眼镜。所以或许现在情况大叔已经不了解了。 其实美国也一样啊!我家娃的小学同学,小升初这一次分化的非常厉害(谁说中国内卷,美国一样内卷,从小学就开始了),牛校和渣校真是云泥之别(有的直接上全国有名次,SAT均分1400多的私校,有的去了3分公校)。当时研究纽约中学,感觉和北京一样,和社会收入结构一样,就是金字塔形,牛的少,渣的多 ...... chengbuyi 发表于 2021-05-21 10:24
属实,北京考生去外地上大学的,基本都是学习烂到不能更烂的了,包括去复旦什么上学的,因为极少北京考生愿意去上外地大学的,去外地上大学的都是北京普通学校都考不上的,或者极少数为逃离家庭肯去外地上大学的,你会见到一些以上top2为荣的上海考生,但你不会见到以上复旦浙大为荣的北京考生 但是北京的名牌大学里的北京考生,就大部分都很不错了,差的也有,极少数 说自己学校里北京学生都是垫底的,只能说明你上的不是北京的学校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1-05-21 14:30
北京土著都上不了像样的学校,还是应该找外地的,后代聪明也是财产。 Viviennedd 发表于 2021-05-20 14:58
回复 128楼大衣被禁的帖子 当然有赚钱多,发大财的,看能力,看行业,看机遇,但是现实就是大部分高学历外地人在北上广就是要苦苦挣扎半辈子一辈子才能买上一套学区房,家里已经有三套房的为什么还要让女儿受一次这样的辛苦呢 数量运动 发表于 2021-05-21 14:14
人都蠢的钱只放银行。 你真是有想象力。把有钱人都想的蠢。 yshe 发表于 2021-05-21 14:27
回复 1楼angelina82的帖子 为啥大家都那么瞧不上资产啊。想想湾区的学区房,40-50年前买,才几个钱啊,房产税还低。那些N年前,爹妈就在湾区给子女搞定学区房的,孩子生活压力就是小很多啊。现在再去,哪怕是大厂码农,供学区房,也挺辛苦吧。 Pear2019 发表于 2021-05-21 15:10
差不多吧,也不能说没区别,但是没那么大。 比如北京三套房和郑州一套房子的,父母都是体制内退休有退休金医保这种,小俩口在北京生活的话,那条件就差的太多,在美国,差距有点不大。
其实这个有文化性格的原因,美国人二战以后几十年就一直很富足,社会保障制度也比较健全,大部分人对生活婚姻的心态比较放松;中国人这几十年刚脱离温饱,大部分人对金钱的忧患意识还是很重的,很怕一不小心自己就经济阶层下滑了
我同事有4米资产我有啥难受的?我得翻翻那个帖子啊,看看我怎么难受了
这居然高赞,明显理解错了吧。 那位层主漏了个“连”字。 “连北京土著都上不了像样的学校”,是针对原文给的联大的信息。
都算上,所以这些房子带来的流动资产可随意支配的资产为零,最多一个月几千一万房租不会更多了,国内租售比很差 动不动就说什么北京三套房够吃一辈子的,真是穷得没见过钱也没见过房子
你的智商没理解她的意思哈哈
这个故事里没有人坐吃山空啊。土著孩子老实在事业单位上班,工作不忙,多点时间关心孩子享受生活,外加3套房。
完胜高薪北漂累成狗,30年挣下3套房。
不一定,depands 房子的位置大小
老破小学区房可能10万-15万一平米,但是只有不到50平米
我这是房价对比普通人的收入水平,不是说把北京的房子卖了换成美元再对比美国的工作收入
比如对比北京人平均工资,帖子里说了女儿平均工资7,8千,那么同单位的同龄外地同事工资也差不多吧,就算翻倍1万五吧,外地人无房。北京一套房我就算他600~800万吧(大概率已经付清贷款),不就想当于湾区名校毕业,年入二十万的无房青年找个SJU毕业的本地女朋友家里有三套全款600~800元美元的房子吗,难道还是女的高攀了
你搞错了。 她说的是那土著姑娘,烂学历,父母给找了个普通工作,一年10万。 她表姐说要给她介绍自己好公司好学校的精英青年,这种差不多现在50万,三年以后100万的那种。
那外地男孩的条件我看错了,但是老实说,一般的985,211想三年从50万到100万我觉得不容易
我侄女侄女婿就是985,211,在上海大公司工作,三年前男60万,女刚毕业大概20万,现在怀孕了,听着意思以后想回父母身边的省会城市。主要原因就是上海想靠两个外地人工资买好学区不错居住条件的房子,还能维持不错的生活太难了
这就是普通外地人在北上广生存的现实
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 两口之家放一千万在银行,按基准利率算光利息收入就是每年三四十万 就吃呀用的,没有房贷没有地税的 够啦
那这样的独单一套多少钱
中国卖房不用交capital gain tax 你知道不知道?
你朋友说得很对啊,白人大部分都是穷鬼,没必要在美国受罪
我在北京的表亲,财大毕业,毕业以后进金融卖方,第三年50万,第五年100万。我舅舅出来300万首付买房结婚,女方是同学。打算要孩子,卖方干不动了,第六年转60万买方,女方同行,收入相同,丈母娘同住带娃。这是五年前的收入。 主要要看外地男家庭学校专业工作。
哪个银行4%?
当然有赚钱多,发大财的,看能力,看行业,看机遇,但是现实就是大部分高学历外地人在北上广就是要苦苦挣扎半辈子一辈子才能买上一套学区房,家里已经有三套房的为什么还要让女儿受一次这样的辛苦呢
你的想象限制的也很厉害。那点利息还抵不上通胀的,存银行过二十年看看?
人都蠢的钱只放银行。 你真是有想象力。把有钱人都想的蠢。
属实,北京考生去外地上大学的,基本都是学习烂到不能更烂的了,包括去复旦什么上学的,因为极少北京考生愿意去上外地大学的,去外地上大学的都是北京普通学校都考不上的,或者极少数为逃离家庭肯去外地上大学的,你会见到一些以上top2为荣的上海考生,但你不会见到以上复旦浙大为荣的北京考生 但是北京的名牌大学里的北京考生,就大部分都很不错了,差的也有,极少数 说自己学校里北京学生都是垫底的,只能说明你上的不是北京的学校
现在北京是这样的啊,对房子执着和坚决不离开北京的样子很像30年前的上海。 当然也许上海现在也这样。
找土著是实打实的 可预期的资产和未来 找外地的不仅没有资产 还要把未来压在不可预期的下一代身上 哪个划算根本就一目了然啊
很明显家里有三套房的不会找这样的普通外地人啊。
你打听的还真不对,再多打听一下吧,不过出入不会太大
你傻逼啊,那个楼里说的放银行吃基准利率
为啥大家都那么瞧不上资产啊。想想湾区的学区房,40-50年前买,才几个钱啊,房产税还低。那些N年前,爹妈就在湾区给子女搞定学区房的,孩子生活压力就是小很多啊。现在再去,哪怕是大厂码农,供学区房,也挺辛苦吧。
喜欢折腾的人,就找喜欢一起折腾的配偶;不喜欢折腾的,找个安稳的过小日子。根本不能一概而论。3000多万人刀,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无论在北京还是在湾区,靠自己挣出来不难。喜欢折腾的人,就算有这么多房产,时间精力也都focus在自己的事业和wealth management上,房子留着收个租金就行了,几十万人刀的房租顶多给孩子上个学,自己活的轻松点,不会有质的改变。有这时间显摆房产瞎耽误功夫自己事业早就起来了。
因为是婚前资产啊。 如果父母卖了婚后全款买个加男方名字就房就有人看上了啊。 父母不傻外地男也不傻啊. 资产当然好啦。但是重要的是写谁的名字啊。
哈哈,有四合院的就是底气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