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读书时轻轻松松就拿好成绩,完全不需要课外辅导额外做题的父母,还会花大力气给娃加码吗?家里两人就是两大阵营,自己苦读出身的就觉得娃做额外的功课理所应当,自己读书轻松的就觉得没必要 xajh 发表于 2021-05-18 20:58
我认识清北出来的不怎么推,甚至有几位是散养,把控大方向不出错就行。剩下来的前10的,尤其裤子大的爸爸们很推,我有3个邻居是这样的爸爸,从学习推到体育,每天都在鸡娃,还互相讨论。 cathytree 发表于 2021-05-18 21:49
自己苦读出身的就觉得娃做额外的功课理所应当,自己读书轻松的就觉得没必要 你已经概括得挺好了 IsabellaQ 发表于 2021-05-18 21:49
还要看目标是普通州立公校还是要爬藤。爬藤完全不推的,我目前还没见过。目标只是州立公校的话,资质过得去的娃,可以放养。 chuckle 发表于 2021-05-19 00:40
回复 21楼robots的帖子 娃多大可以发现资质和家长比怎么样? xajh 发表于 2021-05-19 00:55
我觉得三到五岁就可以看出来了,用自己举例吧,虽然小的时候也还算是挺用功的孩子吧,但是上大学之前其实学习并不怎么费力。六岁上学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市里的数学竞赛很轻松就得奖,后来也是竞赛一路拿名次,当然了,就这样,到了top 2数学系也仅仅是中等生而已。到了女儿呢,前一段时间给她辅导幼升小的考试,虽然她真得学习很努力,是个自推娃,但是怎么教她数学都费力的要命。所以我现在就是,算了,承认娃的资质真的很普通,以后就别学数学这样的专业了这样打算的...... 雪地团子 发表于 2021-05-19 01:08
是的,小时候一教就知道了,因为自己属于一点就通的那种,教孩子呢,发现要讲好几遍,有时候还不得不深吸一口气,换种方式再来,反正能体会到不是天才。现在他跟我讲同学里就只有他从小没被推过数学,连kumon,math count都没做过,而他的同学是自己开私教课$120-150/h 教竞赛数学的,差距太大。 robots 发表于 2021-05-19 01:19
其实真的没有那么糟,我俩娃都比较大了,经历过小时候教他们数学时那种失望,后来才发觉,也不一定就是娃不如父母聪明,而是这边学习方式根本不一样,国内那种囫囵吞枣加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 这边孩子有点接受无能,等到了高中大学,你就发现娃其实不笨 kitty2 发表于 2021-05-19 01:29
圈里清北推起的很推,佛系的少见。 kongbua 发表于 2021-05-19 02:13
嗯,你说的也是对的,虽然我一直觉得孩子资质一般,但是确实是个自推娃,也很努力,在公立学校里一路都是top学生,大概也是为了向我们证明自己也不差。既然他一心向上,我们做父母的只有全力支持,也算是一种推吧。 robots 发表于 2021-05-19 01:53
因为科大的比较实在,还没学会duck syndrome Summer_Breeze 发表于 2021-05-18 23:51
是的,而且我的感觉是这样,对于能进顶尖学校的学生来说,我只见过资质很好,因为发挥失常,或者是类似原因没有进去的,基本没见过资质不够好,靠父母一路强推推进去的。也就是说,孩子天生的资质基本上决定了她的学习高度能到哪儿了(特别是很难的理科,比如数学)。但是呢,每个孩子都有她独特的地方,和自己的优点,所以做父母的,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做个观察员,然后适当引导,其他的,放平心态就好了。 雪地团子 发表于 2021-05-19 01:28
算学得轻松成绩也很好的,不会大力气推娃 但是会用很好的方法引导娃思考和理解,让他们觉得学习好玩,学起来不费力 会更多花力气培养自己短缺(i.e. 无法引导娃)的方面
自己苦读出身的就觉得娃做额外的功课理所应当,自己读书轻松的就觉得没必要
你已经概括得挺好了
天啊,咱们是一个朋友圈儿么!!!
哈哈我可以再加两个知道的样本,裤子大爸爸的确推
我家就是。我从小读书轻松,难以想象一个整天学习排的满满的活动的人生如何会觉得快乐,就认为大片留白的人生是最快乐的。 我老公就正好反的。 不过他忙得没时间管娃哈哈。娃也一个随爹一个随妈。 最终,我家老大就过着大片留白的日子;老二过着密密麻麻地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的日子。 各自都很开心。 所以我认为:只要不是家长推娃,随着娃自己乐意,大家都是快乐的。
原来养娃也能归因到当年的高考,真是大家一生的荣耀(阴影)。 这么在意家长哪个学校毕业的,自己多少就有名校情节吧,那总归是要推一推的。
对呀,坚持推娃的毅力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这与学霸学渣无关。某些学霸自己学得轻松,是没有这份恒心毅力推娃的。
因为科大的比较实在,还没学会duck syndrome
知道一个清华的家里备着藤条.....
还要看目标是普通州立公校还是要爬藤。爬藤完全不推的,我目前还没见过。目标只是州立公校的话,资质过得去的娃,可以放养。
不知道怎么解释,也许他比较自私?
同意这个。我们自己算是学校不错,成绩不错也学得比较轻松的,很早就发现孩子资质不如父母,小时候就让孩子自己决定,他要爬藤我们全力支持,他要去州立基本可以躺着进,我们也会轻松很多。
娃多大可以发现资质和家长比怎么样?
我觉得三到五岁就可以看出来了,用自己举例吧,虽然小的时候也还算是挺用功的孩子吧,但是上大学之前其实学习并不怎么费力。六岁上学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市里的数学竞赛很轻松就得奖,后来也是竞赛一路拿名次,当然了,就这样,到了top 2数学系也仅仅是中等生而已。到了女儿呢,前一段时间给她辅导幼升小的考试,虽然她真得学习很努力,是个自推娃,但是怎么教她数学都费力的要命。所以我现在就是,算了,承认娃的资质真的很普通,以后就别学数学这样的专业了这样打算的......
是的,小时候一教就知道了,因为自己属于一点就通的那种,教孩子呢,发现要讲好几遍,有时候还不得不深吸一口气,换种方式再来,反正能体会到不是天才。现在他跟我讲同学里就只有他从小没被推过数学,连kumon,math count都没做过,而他的同学是自己开私教课$120-150/h 教竞赛数学的,差距太大。
是的,而且我的感觉是这样,对于能进顶尖学校的学生来说,我只见过资质很好,因为发挥失常,或者是类似原因没有进去的,基本没见过资质不够好,靠父母一路强推推进去的。也就是说,孩子天生的资质基本上决定了她的学习高度能到哪儿了(特别是很难的理科,比如数学)。但是呢,每个孩子都有她独特的地方,和自己的优点,所以做父母的,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做个观察员,然后适当引导,其他的,放平心态就好了。
其实真的没有那么糟,我俩娃都比较大了,经历过小时候教他们数学时那种失望,后来才发觉,也不一定就是娃不如父母聪明,而是这边学习方式根本不一样,国内那种囫囵吞枣加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 这边孩子有点接受无能,等到了高中大学,你就发现娃其实不笨
这话实在。进藤家里一点不管的娃,少见又少见。
现在州立好专业也不是那么好进了,特别是对小中男来说。
嗯,你说的也是对的,虽然我一直觉得孩子资质一般,但是确实是个自推娃,也很努力,在公立学校里一路都是top学生,大概也是为了向我们证明自己也不差。既然他一心向上,我们做父母的只有全力支持,也算是一种推吧。
那我就苦苦等着那一天的到来吧
同感,但凡发朋友圈必是晒鸡娃
努力是最好的品质。努力的人,就算资质再差,都会有好的结果的!
到发现的时候会不会太晚了?我家孩子是很聪明的,随便点一下马上就开窍一大片,但是架不住学校的教学,感觉很多东西都学得特别不牢靠。本来是打算放养的,现在越来越觉得全靠学校是不是耽误了聪明孩子。。。让我推吧,我是没那个毅力,从小自己都没有那么勤奋过。。。现在就是扔本书让她自己做做
哈哈,属实。
顶尖学校出来的,应该知道人跟人的差别比人跟猪的还要大。 自己是那块料,也能看出来娃是不是那块料,不是的话推也推不出来。。 努力一点就比别人强这种鸡血,不适合所有人
难怪我不喜欢推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