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码高薪地区的其他行业人才流失

h
hohowenzi
楼主 (北美华人网)
LZ医护相关专业,涉及养老行业,人在湾区宇宙中心。这些年感觉同行业一些有了经验的人留不住,走的不少。
刚毕业的还好,没家没口,没有买房养家压力,招人不难,招进来给人上手攒经验,人家也开心的很。难在年轻人做了几年,混够资历,该拿的执照拿了,稳稳迈入行业准入门槛后。开始成家立业,要买房养娃了,但那时候也是事业上能顶上的时候,经验有了也能干的时候。但不少这样的同行搬出湾区……这一两年特别多,也有可能疫情原因搬走未知
组里刚走一个护士,一个助理,都是湾区本地人,干了好些年,这两年成家后不想跟父母住,陆续搬到远的地方去了…… 走访几个养老机构,华人护工非常难找,很多以前做的现在也不做了。有些低收入的请的政府工,老人带家属都得看护工脸色,搞走一个,下个不好找。
湾区各个其他行业确实是比其他地区薪水高,但赶不上房价赶不上物价。别说老美不在乎买房,哪怕自己父母在湾区有房,未来能继承的,年轻人也想有自己房产,那就走呗。
看似这个贴踩着几个热点像挖坑,什么转码啊,护士缺口也很大啊,老人养老啊,养老院护工忽略老人啊!
但我就只想分享下我看到的,可能很片面,大家别喷我。

超级的超人
回复 1楼hohowenzi的帖子
Lz说得很对 老师们也留不住,哎
C
Chiaseed
楼主有一个good point,值得深思。。
d
dpdpdp
太正常了,经济学101。
h
hohowenzi
回复 3楼Chiaseed的帖子
还有没说的就是像我们这种死撑着在这里的,累的要死……虽然说job security不错,后面人顶不上来,中层非常难做……上面要不来钱,下面留不下人。
m
mise88
這是美國半導體業的縮影。只有從這裡轉 Apple Google Facebook, 從來沒有人轉來。台積的成功是建立在全台最頂尖的stem 人材和新鮮的肝輪班來的....
i
iheartnyc
主要是行业太单一造成的,纽约也是高薪区,而且金融的高薪比马公高多了,但是人家各个行业都活的好好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湾区亚洲人太多,而亚洲人太爱“囤”房子了,不仅自己住,还要买投资房,最后搞的民不聊生。其实除了房价,湾区其他消费一点都不高。你看纽约就没有这个问题。很多高薪打工族不仅不买投资房,连自己住都是租的,曼哈顿的房子虽然高的离谱,但是地铁20分钟的queens就有很多价格非常中产的区域,环境也很好。
z
zyzzz
不认同: 1, 你认为转码的多,是因为你经常上华人网站。比如说这一亩三分文学城。其实顶尖的还是想去学医的。 我在美国加拿大见到太多人贷款30w以上去医学院牙医了 2,北美和澳新护理专业已经被菲律宾人包了 3,钱姐有一期节目说,码农这个行业的赚钱本质在于设计好一个程式,再次销售的成本很低很低。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行业是这样的。 这是cs这个行业能赚钱的原理
o
ocmom
就这2-3年,我们传统行业公司的各个部门来了好些弯曲大公司的,除了马公外的,人。。说是弯曲压力山大,比如marketing, operations, legal 等等
h
hohowenzi
主要是行业太单一造成的,纽约也是高薪区,而且金融的高薪比马公高多了,但是人家各个行业都活的好好的
iheartnyc 发表于 2021-05-15 22:53

说的是。我有时候在想,既然疫情里面码农们都能居家办公,干脆高科技大厂打散吧,别都扎堆在一个地方啊。我去年还天真的以为码农们会搬去别的地方,房价要降呢……结果……哎!我就是那种被码农歧视的智商不够吧
小妖精
湾区房价接着这样下去,真的就只有双码和老居民了。非tech行业,年轻同事离开湾区的很多。
大菠萝小菠萝
這是美國半導體業的縮影。只有從這裡轉 Apple Google Facebook, 從來沒有人轉來。台積的成功是建立在全台最頂尖的stem 人材和新鮮的肝輪班來的....
mise88 发表于 2021-05-15 22:52

硬件是最可惜的行业了,半导体公司集中了那么多EE,物理的phd,年轻一些的转行的挺多的,现在更多的是在毕业前就转好了。半导体领域年纪大一些的人,经历过这个行业最火爆的时期,在房价低的时候就屯好了房子。最近几年入行的年轻人,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
取名真的好难啊
lz说的挺有道理。我感觉还是老美好日子过惯了,无法忍受一点点不舒适。湾区房价虽高,但是中产家庭,就算是非码农,其实还是可以负担的。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那才是高到天上,六个钱包都费劲,就这样,依然乌泱乌泱的人涌进去,包括很多体力劳动者,真的是能吃苦。地下室,群居,生活条件之差无法想象,还要被当地人歧视贴上低端人口标签。但是为了赚钱他们真的可以忍受。。。。
大菠萝小菠萝
不认同: 1, 你认为转码的多,是因为你经常上华人网站。比如说这一亩三分文学城。其实顶尖的还是想去学医的。 我在美国加拿大见到太多人贷款30w以上去医学院牙医了 2,北美和澳新护理专业已经被菲律宾人包了 3,钱姐有一期节目说,码农这个行业的赚钱本质在于设计好一个程式,再次销售的成本很低很低。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行业是这样的。 这是cs这个行业能赚钱的原理
zyzzz 发表于 2021-05-15 22:56

第三条那个钱姐真能胡扯,略尴尬
d
dpdpdp
就这2-3年,我们传统行业公司的各个部门来了好些弯曲大公司的,除了马公外的,人。。说是弯曲压力山大,比如marketing, operations, legal 等等
ocmom 发表于 2021-05-15 22:56

大量的高薪马工就是市场的破坏者。
g
goodluckall
回复 12楼大菠萝小菠萝的帖子
半导体行业钱难赚 个人和产业都是如此 互联网躺着赚钱
T
Temporarilycalm
所以一点都不想搬去湾区……… 纽约就diverse很多
L
Livewell
湾区很奇葩, 也只有亚洲来的愿意出几百万住。
h
hohowenzi
lz说的挺有道理。我感觉还是老美好日子过惯了,无法忍受一点点不舒适。湾区房价虽高,但是中产家庭,就算是非码农,其实还是可以负担的。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那才是高到天上,六个钱包都费劲,就这样,依然乌泱乌泱的人涌进去,包括很多体力劳动者,真的是能吃苦。地下室,群居,生活条件之差无法想象,还要被当地人歧视贴上低端人口标签。但是为了赚钱他们真的可以忍受。。。。
取名真的好难啊 发表于 2021-05-15 23:07

也有道理,不过最近跟一个要离职的同事聊,觉得人家不是不能吃苦,是没必要吃这个苦啊!美国没有什么户口,就是搬去其他地方了,也一样可以赚钱上好学区过好日子,为什么非得在这里呢!同事说,她长在这里,有回忆有父母,但是出去走走过自己的舒服日子也很好啊。她还问我,你不是也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么?我一想对啊!我来美国是为了吃苦么?显然不是啊!
a
amberhoho
也有道理,不过最近跟一个要离职的同事聊,觉得人家不是不能吃苦,是没必要吃这个苦啊!美国没有什么户口,就是搬去其他地方了,也一样可以赚钱上好学区过好日子,为什么非得在这里呢!同事说,她长在这里,有回忆有父母,但是出去走走过自己的舒服日子也很好啊。她还问我,你不是也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么?我一想对啊!我来美国是为了吃苦么?显然不是啊!
hohowenzi 发表于 2021-05-15 23:15

说得好有道理啊 尤其是美国长大的本地人 干嘛受这个罪。我要是本地人肯定早搬到Vermont开个小买卖。问题是我们第一代移民搬到稍微偏的地方也不一定舒服。所以我觉得也就纽约或者南加吧,湾区上学时候呆过,短短十几年完全给卷坏了。
a
alex_alex
也有道理,不过最近跟一个要离职的同事聊,觉得人家不是不能吃苦,是没必要吃这个苦啊!美国没有什么户口,就是搬去其他地方了,也一样可以赚钱上好学区过好日子,为什么非得在这里呢!同事说,她长在这里,有回忆有父母,但是出去走走过自己的舒服日子也很好啊。她还问我,你不是也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么?我一想对啊!我来美国是为了吃苦么?显然不是啊!
hohowenzi 发表于 2021-05-15 23:15

re~如果有选择,干嘛要选吃苦啊?找虐?
s
singlemummy
LZ医护相关专业,涉及养老行业,人在湾区宇宙中心。这些年感觉同行业一些有了经验的人留不住,走的不少。
刚毕业的还好,没家没口,没有买房养家压力,招人不难,招进来给人上手攒经验,人家也开心的很。难在年轻人做了几年,混够资历,该拿的执照拿了,稳稳迈入行业准入门槛后。开始成家立业,要买房养娃了,但那时候也是事业上能顶上的时候,经验有了也能干的时候。但不少这样的同行搬出湾区……这一两年特别多,也有可能疫情原因搬走未知
组里刚走一个护士,一个助理,都是湾区本地人,干了好些年,这两年成家后不想跟父母住,陆续搬到远的地方去了…… 走访几个养老机构,华人护工非常难找,很多以前做的现在也不做了。有些低收入的请的政府工,老人带家属都得看护工脸色,搞走一个,下个不好找。
湾区各个其他行业确实是比其他地区薪水高,但赶不上房价赶不上物价。别说老美不在乎买房,哪怕自己父母在湾区有房,未来能继承的,年轻人也想有自己房产,那就走呗。
看似这个贴踩着几个热点像挖坑,什么转码啊,护士缺口也很大啊,老人养老啊,养老院护工忽略老人啊!
但我就只想分享下我看到的,可能很片面,大家别喷我。


hohowenzi 发表于 2021-05-15 22:32

俺当年博后期间湾区那个希望药厂的一个组就要招俺过去, 就因为它们的位置俺直接婉拒了 后来他们跟俺说实话, 最近他们组里三四个PHD,都是干了两三年就奔东部去了,都是一开始租房就抱怨,等到要买房就傻眼,然后就开始投简历,然后正好也有了两三年资历,正好走人
那里对非高薪行业从业人员及其不友好
x
xml
不认同: 1, 你认为转码的多,是因为你经常上华人网站。比如说这一亩三分文学城。其实顶尖的还是想去学医的。 我在美国加拿大见到太多人贷款30w以上去医学院牙医了 2,北美和澳新护理专业已经被菲律宾人包了 3,钱姐有一期节目说,码农这个行业的赚钱本质在于设计好一个程式,再次销售的成本很低很低。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行业是这样的。 这是cs这个行业能赚钱的原理
zyzzz 发表于 2021-05-15 22:56

钱姐的理解非常浅薄,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老要蹭码农这个话题,自己又不懂全靠道听途说
公用马甲24
俺当年博后期间湾区那个希望药厂的一个组就要招俺过去, 就因为它们的位置俺直接婉拒了 后来他们跟俺说实话, 最近他们组里三四个PHD,都是干了两三年就奔东部去了,都是一开始租房就抱怨,等到要买房就傻眼,然后就开始投简历,然后正好也有了两三年资历,正好走人
那里对非高薪行业从业人员及其不友好
singlemummy 发表于 2021-05-16 00:17

你要是有一大把offer拒了当然没问题了,要是这个offer是你跳出博后坑的唯一选择,那去干两三年再跳啊。
z
ziyi99
码工收入太高,别的行业在宇宙中心活不下去了啊
S
ShanW
回复 19楼hohowenzi的帖子
确实这样。我有个同事也是旧金山出生长大的,去年在Austin买房 和老公孩子搬过去辞职了。她说在这里和lg两个人都不是码农,买不了他们喜欢的房子,租住的房子很小一家四口不方便。 搬去德州 lg一个人上班就好,还买了大房子,孩子很enjoy。 和另外一个老美年轻同事聊天,我说房子还是买在湾区离公司近的比较好,以后退休了一卖,搬远一点可以买个大房子。我同事说为什么年轻要一直挤在小房子里,到了退休才开始享受大房子呢? 我年轻也想住在大房子里哪怕稍微远一点。 每个人观念都不太一样。 确实这两年有很多人离开湾区,每年又很多人来湾区
g
grandocean
说得太有道理了,我进入行业的时候码工没那么高工资,要不也是码工了。前些天我都动摇了要不要转码,以前嫌工作累转过码,临签offer嫌码工钱少放弃了,现在码工钱也不算少了,活还轻松。谁都想活少钱多呀,出走很正常。
h
hohowenzi
俺当年博后期间湾区那个希望药厂的一个组就要招俺过去, 就因为它们的位置俺直接婉拒了 后来他们跟俺说实话, 最近他们组里三四个PHD,都是干了两三年就奔东部去了,都是一开始租房就抱怨,等到要买房就傻眼,然后就开始投简历,然后正好也有了两三年资历,正好走人
那里对非高薪行业从业人员及其不友好
singlemummy 发表于 2021-05-16 00:17

对,就是这样的。湾区人口密度大,工作机会多,一开始确实能吸引到刚毕业的人,但攒好资历走的不少,雇主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接着找新人,培训,看着你走,再招人……
B
Beau
lz说的挺有道理。我感觉还是老美好日子过惯了,无法忍受一点点不舒适。湾区房价虽高,但是中产家庭,就算是非码农,其实还是可以负担的。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那才是高到天上,六个钱包都费劲,就这样,依然乌泱乌泱的人涌进去,包括很多体力劳动者,真的是能吃苦。地下室,群居,生活条件之差无法想象,还要被当地人歧视贴上低端人口标签。但是为了赚钱他们真的可以忍受。。。。
取名真的好难啊 发表于 2021-05-15 23:07

老美是本地人,你见过国内一线本地人住地下室的么?
取名真的好难啊
老美是本地人,你见过国内一线本地人住地下室的么?
Beau 发表于 2021-05-16 01:02

逻辑101。 我说:“A做一件事” 不代表我说:A做这件事就是好的,对的。 不代表我说:B不做这件事就是不对。 也不代表我说:B必须做和A一样的事。
我有点没懂你在反问什么?
r
renren2
也就是高薪地區的新移民還是會扎根 說是被壓榨 的確工作機會多

v
vsfan
gentrification at its peak.
a
aawolverine
這是美國半導體業的縮影。只有從這裡轉 Apple Google Facebook, 從來沒有人轉來。台積的成功是建立在全台最頂尖的stem 人材和新鮮的肝輪班來的....
mise88 发表于 2021-05-15 22:52

台积电的成功也是因为台湾软件业者工资远低于半导体,恐怕只有1/3的收入
d
dngdnhxqs
最近刚刚认识了一对60岁的夫妻 他们退休后到湾区养老了 说 还是湾区适合养老
t
tidewater
楼里的没跟小公司 recruiter 聊过天么?小公司不在湾区设 office 其实也不容易找马工,当然可能便宜一点,但不容易找。
公司也不是傻子。
P
Playdough
台积电的成功也是因为台湾软件业者工资远低于半导体,恐怕只有1/3的收入
aawolverine 发表于 2021-05-16 01:51

为什么其他国家马工工资没有美国高呢?
v
vsfan
为什么其他国家马工工资没有美国高呢?
Playdough 发表于 2021-05-16 02:22

NBA 的球员也比CBA高 为什么?
e
ecolock
主要是行业太单一造成的,纽约也是高薪区,而且金融的高薪比马公高多了,但是人家各个行业都活的好好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湾区亚洲人太多,而亚洲人太爱“囤”房子了,不仅自己住,还要买投资房,最后搞的民不聊生。其实除了房价,湾区其他消费一点都不高。你看纽约就没有这个问题。很多高薪打工族不仅不买投资房,连自己住都是租的,曼哈顿的房子虽然高的离谱,但是地铁20分钟的queens就有很多价格非常中产的区域,环境也很好。
iheartnyc 发表于 2021-05-15 22:53

赞同,亚洲人爱囤房子还有因为房产税低,加州还有prop13,房产税涨上去自然就没那么爱囤房子。纽约还有大片的政府楼, affordable housing,豪华公寓经常10%给穷人抽签住,不少location也不错,照顾穷人住房方面纽约做的好太多。
s
sshh2014
Biotech 两个同事从湾区搬走了。一个印度人一个法国人。之前有科州的公司找我,那几个founders都是湾区的,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开在加州,到了科州能找到人吗?他们说不要太容易,加州大把人愿意搬家。 如果家里没有一个码农在湾区真是太难了。不过我也有白人同事说不能轻易离开湾区,一旦卖房走人就回不来了。我一个同事搬到Houston 现在太太的父母年迈需要照顾,他们真买不起湾区的房子,原来住Campbell 不卖的话现在1.5米+
z
zyzzz
最近刚刚认识了一对60岁的夫妻 他们退休后到湾区养老了 说 还是湾区适合养老
dngdnhxqs 发表于 2021-05-16 01:57

比湾区适合养老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比如南加州尔湾圣迭戈,温哥华
小青龙
湾区房价接着这样下去,真的就只有双码和老居民了。非tech行业,年轻同事离开湾区的很多。
小妖精 发表于 2021-05-15 23:01

是的,非常不健康的社会结构。这几年湾区的又去austin一模一样的操作
C
CleverBeaver
回复 19楼hohowenzi的帖子
确实这样。我有个同事也是旧金山出生长大的,去年在Austin买房 和老公孩子搬过去辞职了。她说在这里和lg两个人都不是码农,买不了他们喜欢的房子,租住的房子很小一家四口不方便。 搬去德州 lg一个人上班就好,还买了大房子,孩子很enjoy。 和另外一个老美年轻同事聊天,我说房子还是买在湾区离公司近的比较好,以后退休了一卖,搬远一点可以买个大房子。我同事说为什么年轻要一直挤在小房子里,到了退休才开始享受大房子呢? 我年轻也想住在大房子里哪怕稍微远一点。 每个人观念都不太一样。 确实这两年有很多人离开湾区,每年又很多人来湾区
ShanW 发表于 2021-05-16 00:38

嗯 就是个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