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99楼tuolingphecd的帖子 一般和小学连一起的prek申请季一月就结束了吧?有多余的空位才可能考虑后来申请的。倒是算在幼儿园的prek只要报名早可以不看孩子只看家长 aroving 发表于 2021-05-11 22:18
真正顶级的,家长也得去面试 diaoshan 发表于 2021-05-11 13:56
录取和申请早晚有关系的学校,no offense, 太不正规。 我们本地两所在全国也排的上的私校,为了公平录取,两家订一样的deadline. 明确说材料交的早晚没有任何影响。但是deadline 之后是绝对不接受材料的。最惨烈的一年,preschool, 1:10的录取率。 而且,各种族裔其实在和自己族裔竞争。我女儿那年,5%的亚裔,不包括印度,印度裔5%,非洲5%,同性恋2.5%。而且,男女生一样的人数,还要兼顾各种关系户。反正,感觉录取委员会的人,还是挺牛的。这么复杂的系统。 我们当初很幸运能进去,都快10年前了。如今听说越来越难进了。太多人在申请。我总觉得换成这两年,我们也是进不去的。 uglysusan 发表于 2021-05-11 23:34
亚洲人不多是缺点不是优点吧。我最近也在看学校。我压根就不会去申请这学校。感觉也很难会收我。后来我还是选了华人多的学区房旁边的。 猪舌头 发表于 2021-05-11 22:41
女儿快4岁了,家附近有个不错的私校prek-12的这种,在niche上都是我这个城市第一。我对孩子基本是放养,就从两岁多上day care,还因为疫情停了大半年。和孩子都是说中文,孩子基本中文表达还行。英语不怎么说,听好像还挺的懂。 我是准备孩子最起码小学上私校的,所以就还比较积极的申请了这个私校的prek。老实说,我心里还是有点信心的。家离学校10分钟,小女娃是不是也符合diversify (我看这个学校亚洲人不多)。网上交了申请之后,还带孩子去onsite面试一次。就是孩子和老师单独一小时,我也不知道她们说些什么。 两个星期之后,邮件收到说被拒了。哎,说实话心里还是挫败的。这么小就经历淘汰了。而且也不知道理由为什么被拒。现在就继续在原来的daycare,9月份开始上prek。年底再申请明年的k吧,哎。对孩子的教育升学之路还是一头雾水。 kiwikiwikiwi 发表于 2021-05-11 13:52
5%的亚裔,娃会觉得孤单吗?家长会觉得孤单吗?你觉得从小考进去的和后来初高中考进去的差别大吗? aroving 发表于 2021-05-12 00:42
哎,的确。我女儿那时候就是她一个亚裔,一个印度的男孩,好在班上还有两个是韩国和白人的混血小姑娘,看上去没那么孤单。但是我其实很难熬,因为各种家长活动,比如去bar,去karaoke,还有每年的auction night, 什么的,都会觉得格格不入的。混血家庭的韩国妈妈都是ABK, 完全就是美国人。好在混久了,也就都熟悉了,而且我也越来越不当回事儿了。前两年上初中了,多了好几家中国人,其中也有台湾的,也不过就是点个头打个招呼。也还好。反正家长之间的交往也都是随着孩子的。 uglysusan 发表于 2021-05-12 00:58
我们在亚洲,不在美国。刚刚娃申请亚洲顶级私校k, 正好分享一下。我们工作都很忙并没有特别考虑很多,但是也还是提前几个星期和娃念叨,考试那天老师问问题要仔细回答呀,如果老师建议和小朋友一起玩,要积极的和大家一起玩。 准备都不准备的话我觉得娃会比较蒙。。据说现场老师有让画画,并且中英文解释是什么场景之类的。也有问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的。大概问题中英文穿插。 我不知道美国每个私校是不是都有这个"capital fee",以前在美国住的时候没有娃也没有留意过。大概就是第一次入学一次性建校费差不多$13万。 马甲马甲 发表于 2021-05-12 10:53
一般和小学连一起的prek申请季一月就结束了吧?有多余的空位才可能考虑后来申请的。倒是算在幼儿园的prek只要报名早可以不看孩子只看家长
我们这里没那么早,学校是PreK3-12,在读学生报名都是2月份,所以当时我们一月份申请的时候确实很早。
不一定的,我家面的一个不是本地顶级的,前五都排不到,家长也要面试。
5%的亚裔,娃会觉得孤单吗?家长会觉得孤单吗?你觉得从小考进去的和后来初高中考进去的差别大吗?
没错,之前被录取但还是拒了两所顶级私校,就是因为亚裔太少了。
MM非常想去的话 让孩子多说说英文明年试试再申请吧
你怕是对私校diversity有啥误解。这种私校如果是prek, or k可能一个班就两个东亚面孔,你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
哎,的确。我女儿那时候就是她一个亚裔,一个印度的男孩,好在班上还有两个是韩国和白人的混血小姑娘,看上去没那么孤单。但是我其实很难熬,因为各种家长活动,比如去bar,去karaoke,还有每年的auction night, 什么的,都会觉得格格不入的。混血家庭的韩国妈妈都是ABK, 完全就是美国人。好在混久了,也就都熟悉了,而且我也越来越不当回事儿了。前两年上初中了,多了好几家中国人,其中也有台湾的,也不过就是点个头打个招呼。也还好。反正家长之间的交往也都是随着孩子的。
我觉得娃小的时候不懂。我家俩娃从小在的一个私立,就他俩是亚裔,从小很多朋友。家长也走得很近。课外一起打球,一起游泳,周末play date.
Lz如果明年还打算再试的话可以去问问admission今年被拒的原因,如果信上一点都没说的话。因为娃也去面试过,问问反馈非常正常,表达一下明年想继续申请的兴趣,问问哪里不足。
不会说英语,居然就刚放娃去面试,太自信了吧。
不要这么想。。。
我们就是那种人家办party我们会去混脸熟,然后我们办party把小朋友爸妈邀来继续混脸熟的。一来二去就好了。其实说真的,白人看着你邀她一两次,她就会经常来邀你。然后一起吐吐槽啊,分享下养娃的开心事啊。 再一起活动就不会觉得落单。
我不知道美国每个私校是不是都有这个"capital fee",以前在美国住的时候没有娃也没有留意过。大概就是第一次入学一次性建校费差不多$13万。
哇这个建校费美国肯定没有。应该都是基于自愿的捐款。因为捐款还能帮家长省点税,是school fee的话就没有这个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