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 Dad 的名言 "A" Students Work for "C" Students and "B" Students Work for the Government 老中的孩子不愿出头冒险,不愿创业, 因为一路爬藤全家拼劲所有力气。 凭着藤校文凭可以安安稳稳找个好工作,自己创业sunke cost 太大了。所以很多人的人生的最高点就是藤校毕业了。
Rich Dad 的名言 "A" Students Work for "C" Students and "B" Students Work for the Government 老中的孩子不愿出头冒险,不愿创业, 因为一路爬藤全家拼劲所有力气。 凭着藤校文凭可以安安稳稳找个好工作,自己创业sunke cost 太大了。所以很多人的人生的最高点就是藤校毕业了。
如果我娃有这个天生的能力,推藤助他一臂之力应该有意义,但这里的推也不是强推,是按照娃的能力顺势而为 如果我娃天生不是这块料,绝对不会为了推藤而推他,但还是会帮他安排学习和课余活动,不要虚度了青春的光阴,当然也应该享受青春多玩玩(work hard play hard) 别说我觉得推藤有没有意义了,我觉得花半个米去上top20开外的私立大学都没啥意义,能上州大我心满意足
如果我娃有这个天生的能力,推藤助他一臂之力应该有意义,但这里的推也不是强推,是按照娃的能力顺势而为 如果我娃天生不是这块料,绝对不会为了推藤而推他,但还是会帮他安排学习和课余活动,不要虚度了青春的光阴,当然也应该享受青春多玩玩(work hard play hard) 别说我觉得推藤有没有意义了,我觉得花半个米去上top20开外的私立大学都没啥意义,能上州大我心满意足 茉莉茉莉和茉莉 发表于 2021-05-10 21:30
如果我娃有这个天生的能力,推藤助他一臂之力应该有意义,但这里的推也不是强推,是按照娃的能力顺势而为 如果我娃天生不是这块料,绝对不会为了推藤而推他,但还是会帮他安排学习和课余活动,不要虚度了青春的光阴,当然也应该享受青春多玩玩(work hard play hard) 别说我觉得推藤有没有意义了,我觉得花半个米去上top20开外的私立大学都没啥意义,能上州大我心满意足 茉莉茉莉和茉莉 发表于 2021-05-10 21:30
如果我娃有这个天生的能力,推藤助他一臂之力应该有意义,但这里的推也不是强推,是按照娃的能力顺势而为 如果我娃天生不是这块料,绝对不会为了推藤而推他,但还是会帮他安排学习和课余活动,不要虚度了青春的光阴,当然也应该享受青春多玩玩(work hard play hard) 别说我觉得推藤有没有意义了,我觉得花半个米去上top20开外的私立大学都没啥意义,能上州大我心满意足 茉莉茉莉和茉莉 发表于 2021-05-10 21:30
所以推藤的意义在哪里?
🔥 最新回帖
是不是nerd跟家里推不推关系不大,跟家长为人性格和家里气氛关系比较大。 真是nerd不去藤校也是个nerd。。
据我观察在美国corporate ladder爬的好的反而是国内学校不咋样,甚至是野鸡的,来美国读一个自费的cornell/columbia/northwestern那种program出来混的特别好
这个stereotype不是妥妥的种族歧视吗😂😂 按照这个逻辑,大家是不是应该集思广益怎么可以取长补短啊。比如可以讨论讨论怎么培养communication啊leadership啥的?
🛋️ 沙发板凳
意义在于老中去大学州立走不到高层。
类似考清华有什么用,我家亲戚初中毕业做生意还不是年入几百万?
考州立有什么用?装修师傅,代购大妈,餐馆老板还不是双倍贫困线的收入?
可惜小孩不是我能做主
那还不如读UCB & UVA😅
因为中产移民父母也帮不上其他的。
我完全理解这个道理啊,所以才说疼不疼的无所谓
如果我家里做好Charity Foundation了,一定要死命推娃上藤校为人类社会做贡献
这个对比不成立吧?如果非要对比的话应该是少数民族上北大然后还想混成企业单位一二把手lol
有同感,有点奇怪的是我年轻的时候不是颜控,但现在开始觉得人生苦短,张的好看的在家里看着也舒心。 对小孩我是希望她们找个看着好看的。当然好看不是唯一条件。
倍有面子
所以老中推藤真的是推错了,要推的是孩子的情商和胸怀,能看到大的picture,而不是就看眼前两米路。
好看是先天优势啊,和智商高一样重要,家里有个大美女每天看着心情多愉悦
整容的不行,基因不能传递的
祖国本质上没有 “考清华” 一说,只有 “高考” 一说。
其实就是大部分人准备两年高考,而不是准备十年清华。
扎心的说,属实
那是因为经济条件好了就在乎别的。 没饭吃还管人家帅不帅。 先解决吃饭。
自己都没有大画面怎么推
早期上个大学就不错了。再加上人脉。
现在到处内卷,不是名校谁理你?
我在公司现在发现周围新毕业的都是MIT,Caltech等毕业的。
大家吹的硅谷名校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的一个没看到。
鼓励孩子走出去做义工,看看别的同龄人在做什么,推不是说把你会的东西嚼碎了灌给孩子,而是教给孩子如何去找答案,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倍儿儿有面子!
中国人擅长的能力,就是念书。
所以念个好大学,差不多是只会读书的中国人唯一的出路。
你让他们放弃自己读书的长处,打算以后靠为人处世,圆滑情商来过日子,那是扬短避长。
中国人不是不想去打nba,去娱乐圈,去管理层。是那些圈子根本没有中国人的立脚之处。
唯一牢靠的,是靠念书以后有个稳定工作。
啥公司啥岗位这么牛鼻?
有个稳定工作,首先是好专业,以及接地气别心高气傲,而不是名校。
不信去劳工部再就业中心分析组看看。
。。。那上不了藤校的娃是不是以后就要准备失业了
"A" Students Work for "C" Students and "B" Students Work for the Government
老中的孩子不愿出头冒险,不愿创业, 因为一路爬藤全家拼劲所有力气。 凭着藤校文凭可以安安稳稳找个好工作,自己创业sunke cost 太大了。所以很多人的人生的最高点就是藤校毕业了。
在於司藤?
但这些都带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或者至少,享受过,感受过.
推藤也是家长一种期待. 我相信大多父母也都是适可而止,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找到内心的balance,剩下的有时候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总的来说,我周围的家长包括我自己也是在慢慢成长中,时而逼得紧一点,时而放松一些,都在寻求孩子,自己的节奏. 完全不管和一直很push的家长都是少数,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别家某一时刻的表现,就妄下结论,其实大家都在改进呢.
现在这一代的孩子确实压力大,物质幸福. 这可能也是他们这一代的命运吧. 总的来说好的学校好的环境确实能影响孩子不少.
“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是适可而止”
lmao
他要是有藤校的平台又情商特别高,又有眼界的,也许就成扎克伯格了。
藤校不藤校也不是家长怎么想就一定能达到的。不管怎么说,能去正经学校的,谁会专门进社区大学呢?
Broken down by race? Otherwise what's the point?
藤校毕业跟创业有矛盾?
又是一个没考GRE的华人大妈。
ABC创业多的是。华人一代白手起家,没法承担大风险,身份也多年才搞定,创业少可以理解。
doordash,databricks founder都是华人,都看不到?都是名校毕业
Agree
对绝大多数来说,的确没啥意义。
我相信那些高层,没名气的有很多,藤校的绝对也不少。
钱没花完留给孩子啊,或者可以早早帮小孩铺好路,不用全靠他自己打拼
钢琴学10年就应该去考音乐专业,以后做音乐相关的产业(不知道别人,反正我娃如果能坚持钢琴10年,肯定就打算专业了,不然瞎折腾啥钢琴)
院子漂亮,你卖房子不多收钱吗?
出去旅游不是增长见识,晒了朋友圈吗?
但是,爬藤花了20年比大部分人多100%的精力和钱,最后和大部分学习普通的孩子做一样的工作,一样的career path,挣一样的钱。。。收获了在藤校学习4年的宝贵经验,和legacy的身份。。。。
所以你只要付出都有收获,应该坚持到底,加油💪
华人知识分子教育出来的小孩,怎么可能会跪舔,哈哈哈哈
眼镜一推就刷题去了,咱们只有唯一一条卷路,别想了
卷不过就学技术去,我看以后有门手艺挺好
你自己没看懂之间的逻辑吧。简历上名校己可以让你容易们获得一份很好的工作。这样就少了出来自己闯的动力了。
首先如果你不是那了料,推也推不动,或者推出毛病
如果你孩子有天赋,你只需要不浪费了人家的天赋就好
藤校必定有优点,光环差不多可以用一辈子。找工作上 发展上都是加了booster
但是藤校不可能抵消你的不足。当管理需要很多soft skill,缺乏当然不能做管理。管理也未必是什么好差事吧。
你说镀金mba我还比较同意 镀金phd?
例子里非藤的leader,大多只能靠娃自己努力达到,不在父母能努力的范围内了。如果说推情商,你先说说怎么推吧,亚洲父母擅长这个的不多。而且只推这个,最后variability也是很大。亚洲人还是喜欢确定性,对uncertainty不太comfortable
其实推不推,完全是父母自己的决定,没必要得倒别人的认同。如果特别痛苦的推,就得承担娃心理健康的risk。
五年以后 ~~~ 相关性 vs 因果性的简单实例。
其实到最后大家还不是差不多,大多数人刷题转码才是人生赢家 。。。 男怕搞错行女怕夹错狼 。。。 这能有几个拿诺贝尔的?
mm的孩子读高中了吗?开始准备申请了吗? 你到时候看了相关的书,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liberal arts、小的又贵的要命的私立学校,还很popular,小孩都还想去。
"家境殷实+外表出众"和"人老实点"一般不会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上州大和上藤的父母付出的心力可能都是一样的 可能是时运,外部环境和孩子的资质不同 让孩子后来的路走得不同 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顺势而为 而并不是家长指哪儿打哪儿 想上藤校想上州立想上社区大学自己就能做主
家境富裕, 外表出众(都不是很“还行”,是“出众”), 还老实, 最好读了个不好的大学。 这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哈哈哈,第一反应想到老实人贾乃亮。 可惜人家贾乃亮也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也算名校。
下场很惨
你弄混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藤精华的是本科不是博士。另外一个社区大学管一群藤校绝对不是常见事件。但退回来说,用万分之一甚至更小概率的事情来说藤没意义,也是心理安慰罢了。更大的概率,这个社区大学毕业后第一份第二份工作简历都过不了100强/花街的机器筛那一关
难道大家不都是给自己的娃发展尽可能的帮助吗?资质更好的上了更好的学校,资质差些的上了普通学校。牛校就那么几个,跟绝大部分人其实没啥关系,资质差又啥也不管可能会导致州大也上不了。
就像国内高考,除了有实力冲击top2的,其他人也不是就不学了,甚至可能拼的更狠,都是尽自己能力范围上个最好的学校。
除非给学校捐楼,不然上啥学校是家长的努力能决定的吗?
你现在这么问,将来你家娃领着对象回家,如果其他方面一样,一个大藤一个community college,赌五毛钱你态度绝对不一样。 别的好处更多了去了,你投简历的时候就知道了
其实藤校的名声,相当部分靠的招募的博士和发考题。哪能指望小本本拿诺贝尔。
但藤校赚钱要靠小本本是真的。
问题是其他方面大部分情况不一样啊。
否则情敌之间互相亮一下高考小状元就好了不是?或者亮一下清华姚班?或者清华艺术团也行?
你投过简历吗?难道你不知道多少北大清华的马工并不在一线大厂吗?
哈哈哈哈
确实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这种东西总是有 true positive , true negative , false positive , false negatives 四种情况。
而 true negative 使劲做成 false positive 最终成为 true positive,这并不是一点没有机会,但本质是豪赌。
另一种是认命。
长期很难说,取决于是不是 efficient market。
你因果搞错了吧,正是因为华人父母只知道推孩子学习,孩子才没有机会真正成长、成熟, 只会学习。这是父母的能力和眼界的问题,华人孩子不是生来都是书呆子的。
不好意思我同学哪家最多我还是知道的
追求只是这个的话,根本用不到爬藤
明白了,四大牛人之一我同学。
能去高层的不是爬个藤就能解决的,会来事会做人是必需的之外,那些到高层的人我看是真努力,没有一定程度的自推根本做不到,想让娃去高层的,先看看娃是不是超出一般的自推娃,再因材施教吧
其实很多就是命,命好不用咋推就能进藤,政治正确不好说而已。
狠推的本质上是不认命。其实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嘛。只是被赶上架的鸭子,日子不一定好过就是了。
哈哈哈哈哈
我懂你说的
瞎说啥大实话
你咋不问老黑为啥不辅导娃学习?很多人自己高中没毕业确实辅导不了啊。
当然华人家庭也有经商的,搞艺术的,不能一概而论。
但也不能什么都怪家长,读过一些这种州大毕业爬上来的CEO的传记,他们自己的兄弟姐妹并也没有出色的。
太对了。现在大厂的实习,100人抢俩位置,非藤连电面都没有机会
对。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其实都是命,尽人事知天命。
刚毕业就要进一线大厂。那么北清十几年经验也没进一线大厂的怎么讲?
干脆毕业就直接竞选美国总统不是更好?
我知道我看到的这个是一个特例,不这么特例的,比方说州立的本科管藤校的博,那就更多了。
其实,如果父母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要到上社区大学的估计也很难了。
你以为中产小孩读藤校的体验真的很美好吗?以前高中的前几一下子变成了无人问津路人甲,周围一堆一堆的官富二代WASP,比你背景好更有钱比你长得美还比你努力,圈子也半天挤不进去,学费贵到飞起,父母还各种期望值压力山大。Princeton不是最近才自杀了个19岁亚男
藤校给奖学金或助学金多吗给中产阶级父母,如果学费5万给得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