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的确是小将。我对你的情况没兴趣,我只是以事说事,HOA高说明住不起,不是指你只是泛泛谈,我对任何个人的数据点都没兴趣。我说了纽约市交着最低的地税,appraisal必须跟上,至于地税加了曼哈顿房价会如何会不会没人买得起,assessed value 调整到公平点了市场自由经济会下结论。 我本来很喜欢你这个“老将”的,以为你一直有公允有大局观,如此看来我们还是屏蔽各自各自安好。
stepped up basis本身就是很奇怪的存在,再打个比方。我09年来美国在BRONX买了一个SFH8万,现在我想卖了可以卖到60万,那么我的盈利是52-25扣税。 我这09-2021也交了地税啊,也贡献了经济啊,也经历了印钱啊等等等等啊。凭什么隔壁小红他爷爷给她的遗产房就不需要付盈利税呢?按理说我还是自己努力为社会做贡献的,小红的爷爷跟小红美关系啊
都是一个阶层的韭菜相杀。中产阶层。
这是什么奇术? 省税的点在哪里
那说明不是你的承受范围内。 楼上说了carry cost已经很高了。我说地税还没跟上呢!有什么问题吗?政府只收2万市值的地税在200万市值的地产上为了支撑房价,这是合理的?你要讨论就好好讨论,废话就别跟我讨论
不是为了省税,是娃多一点,可以分摊税负
革命小将不可理喻 自己high去吧 你不用担心我的承受范围,我买房从来都是50%以上的首付 纽约高HOA不可能降,如果地税再暴涨,只会有更多的人买不起房子
呵呵 的确是小将。我对你的情况没兴趣,我只是以事说事,HOA高说明住不起,不是指你只是泛泛谈,我对任何个人的数据点都没兴趣。我说了纽约市交着最低的地税,appraisal必须跟上,至于地税加了曼哈顿房价会如何会不会没人买得起,assessed value 调整到公平点了市场自由经济会下结论。
我本来很喜欢你这个“老将”的,以为你一直有公允有大局观,如此看来我们还是屏蔽各自各自安好。
问这问题是认真的吗。 你这问题问的就好像一百年前的一万美金和今天的一万美金是一个数吗? 10年钱买的房子 算花了20w。 到今天100w了, 其中付了多少tax, 其中又抗了多少波通胀和印钱。 到你这儿好了为了公平起见大家不需要计算其他的factor都一律按数学来算好了。 今天的卖出价100w - 20w的买入价等于你需要付的税费。 按照你这么讲谁还和你玩房地产? 是个人都不会在往房子里投钱了。 你舒舒服服过了十年的青春别人的青春拿来奋斗买房了, 到你这儿好了一下子别人10年的努力白费了然后对你公平了? 美名曰 loophole? 我真是大写的吃惊。 经济学一下到你这儿变成了加减法了。 我觉得没问题錒。 遗留下来的房子应该按当年的市场价进行估值为买卖价格。 比如我爷爷去年死了房子值100w,今年进行买卖到110w。 我就应该只有10w要交税。 不好意思我祖辈的努力凭什么到你这儿了就要讲公平?
富人会不会很多放弃美国籍。
+10000000000000000000000
你爷爷死前卖掉房子搬去弗罗里达,要按照110-20付收益税(扣除个人住宅25万免税),把房子留给你卖就能不付税。 要算factor就一起都算上去,是本人自己买卖的数据作为tax basis,老人自己住一辈子的可以按照1块钱交地税,老人自己卖掉了盈利算他卖出价减去买入价,老人给孩子去卖了盈利一样按照卖出价减买入价(赠与就是0)地税按照市场价重新估价。 我不大懂你的意思,所以你认为但凡是通过时间累积起来的资产都是为社会做了贡献了不该再收盈利税了吗?
你祖辈的努力跟你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你努力的结果,不就是投了个好胎?记得有研究报告称,一些巨富的family trust按现有规则运转可以持续500年以上不衰减,创造财富的一辈让下一辈有更好的条件就算了,后世子子孙孙平白躺金山上对整个社会有利吗。
我倒是认可按照通胀提高税基,一部分通胀是政府印钱造成的,不能抵扣等于double tax。不过想跟自然通胀清楚地分开基本不可能做到。
说这话的都是50万的. 拿5万的人肯定不会认为自己和50万的一个阶层的.
我也是觉得会是这样,外加通货膨胀,以后60万就买辆普通的sedan
关键现在超富人群都是躺赢
其他人拼死拼活一辈子就为了一栋房子 做人没意思了
政府先把基本的事情做好(比如教育 医疗 住房)大多数的人才可能从繁杂琐事里解放出来 想出让科技进步的好点子来 而不是天天在搞一点繁琐的房东房客劳务纠纷
估计这个最初的出现是为了鼓励大家囤积 (让房市和股市做蓄水池的原理更好推销)
就像加州的prop 13的推出是说为了不让新富把旧居民挤出社区 但是结合各类tax loophole之后就衍生出了目前这个政客完全没办法下手谁碰谁就是政治自杀的housing crisis
其实有一个点你没有明白的,就是国家想要调控的就是财富的代际传承。 就是你所谓的祖辈的努力,可以传一部分,但是不能无节制的传。 否则的话马太效应,最后inequality越来越厉害,大家都没活路了。
有钱脑残到新泽西买2M,一年交5,6万,还要搭个公交到城里办事。新泽西已近千年房价不涨了
房子在继承方面减少一些优惠还说的过去,我觉得prop 13挺好,想靠打破prop 13来降房价本来也不现实,凭什么后来的高薪可以靠提高房价把老住户挤走,我觉得湾区这种应该是把大tech搬走,减少需求和购买力才能和谐。美国之前一直是这个传统,大公司找个小town都搬过去。San Ramon环境不好吗,反正chevron搬走了,我看Google搬过去很好,立马南湾房价就能降
prop13真是一言难尽。老NIMBY不仅享受远低于市场水平的税率,还能通过投票阻止附近建设新住宅/设施,权利和义务不对等。这帮人在世时已经很难办了,让这种特权代代传下去,实在太可怕。
那你说说为什么孙辈应该只继承财产不继承delay未交的capital gain tax义务
你这一出口都是脑残脑残的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88吧
是的 影响会很大的
当然有一批人在今年二月以前已经搞好prop 19的loophole了,但也仅限于二月份的时候已满18岁的成年子孙
估计到我们的子孙一辈prop 13的影响该消失的差不多了
不会的,孩子继续留在湾区的,会资助孩子尽早买房,prop13维持一生的税基我觉得合理。遗产没必要靠房子,现有遗产税的额度足够了,如果这个是按照通胀来调整的话。
就是啊。 为何让富二代躺。 全国人民一起躺多好。 国家把养娃,养老,医疗,住房全包了,社区最好把吃食也包了。大家每周工作4小时。谁多干谁傻。反正不能留给子孙了。
可以留啊。。11.8 米不是不需要付遗产税嘛?
这样太不公平了。 凭什么富二代能躺? 应该全民一起躺。
消除遗产 跟 大政府包办一切按需分配 是一个共产主义 package里面不可分割的部分 如果大政府把所有宝宝集中起来集体培养,那我真觉得没有留遗产的必要,一分钱都不用留
想躺都能躺我觉得蛮好的,但是躺哪儿有区别,乐不乐意躺着无论躺哪儿无所谓的那是个人选择了,举个例子我肯定不乐意躺着住小公寓开Honda
其实多余一点时间出来想想和讨论问题肯定对社会进步有推动的
why 不乐意躺着住小公寓开Honda
一说大政府就是社会主义,美国的强大不是在于一成不变,而是两党制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基于现实和未来发展情况所作出的符合绝大多数利益的政策路线,历史上美国大政府的时候又不是没有,比如罗斯福时期。 另外,你说的文革那不是社会主义,那叫封建君王制度,只不过有人带了个好听的帽子罢了。
本来也是全民一起躺啊,谁都能享受这个额度,父辈有没有留这个钱需要自己家问了,不然我还想跟贝秃一起躺在亚马逊股票上呢,除了购物我啥事都没给亚马逊干,人凭什么让我躺啊
个人追求。我第一部车Lexus 后来开朋友的Honda就。。不喜欢,最近刚刚买X5,又觉得其实X7更中意,苦于目前收入不好负担,想着3年后再提升一款车玩。 公寓曾经有不好的上下邻居体验,隔音体验,实在不乐意再回去了。。还有很多的欲望都需要多挣钱满足,所以如果躺着是满足我基本活着的需求,我肯定不乐意躺着。。但不乏一批物质追求真心不高的人,躺着可以做一些对人类有用的事儿,我觉得是一桩美事
每个人思维模式不一样
比如有的人费尽心思不让底层往上爬 所以也要保证自己小孩不往下掉
殊不知这上上下下本来就是自然法则 打破rigidity 让他们掉下去了也能有机会爬回来才公平 社会也能更好的benefit from这向上的动力
是的 各取所需
那么按需分配如何能做得到呢?
木意见 我看大多数人都没意见
天子姐有意见 好像金山大叔觉得不能给小孩囤房了也有意见?
如果别人是躺着就honda civic,你拼死拼活干活是honda accord呢?要干嘛?😄
讲真 自己孩子好 别人不好 孩子就能好了? 50万是住在城墙里呢?有保安守着,不需要跟5万家庭的人有任何联系吗?社会从来没人可以独善其身(巨富我觉得另外吧可能可以)
钱难道不是川普命令鲍威尔印出来的?还真有人去苦哈哈的赚钱啊
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班主任给我们灌输过共产的按需分配
有个小朋友问了 那我要一个公园可以吗?
老师说 到了那个时候 谁想有公园就可以有公园 你就不会要公园了
到今天 我都不知道这说法对不对
很多社会问题是套在一起的 教育和治安搞好了 住房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现在大家的囤积心理主要来源于 资源是有限的 所以我要最大限度的为子孙后代囤积 (其实这是最大限度的浪费 占着xx不拉屎)
那假设资源不再是有限的呢?或者如果过度的囤积还有难以支撑的cost 那我还囤什么呢?
目前的很大的一个焦点是超富囤积了太多的资源 资源对于剩下的我们来说就变的极度紧张了
现在是超富只要动动手指头 就有几亿辆tsla
楼上说的不是资源有限问题啊 就是不喜欢honda 就是不喜欢小公寓
看情况了。。。我现在深深发觉工作这个事有3个层面 job career mission 目前我还停留在job层面所以也更在乎等价交换的商品是什么,以后难说。
当然是凭你手中的选票咯。
社会发展成文明一些了 邻居们怨气不那么大了 公寓就没问题了 Honda也不要了骑自行车吧 毕竟人口发展到那个程度每个地方都是City了
我想要100个仆人,不知道系统怎么给我分配,估计找100有做仆人需求的人也不太容易。
那你说很多蓝领,包括很多essential worker,他们有career吗?还是因为这种职业只是job,不是career,没有意义?如果只有追求caree,追求成就感的人才愿意出去工作,停留在job,物质层面的人,因为免费的就足够cover了,都不去工作,这世界还能转得了? 有免费apt,免费的车,免费的医疗保险,免费的大学,啥都来免费的,你们公司janitor愿意继续做工吗?还是有人觉得这是一份追求精神层面的career?
罗斯福那时候是因为经济大萧条,必须刺激经济。现在是全球化,没有一丝可比性。
想太远了。。。不过那的确是我的期望。。。很多底层工作辛苦的体力劳动可以选择不做,用机器人或者别的,但我邻居家常用的园艺公司还有做电的Latino他们都是家庭二代生意,他们生孩子很早40岁孩子都大学了,经济条件都很好,但是依然准时给大伙修修整整,他就是觉得自己有责任在身上,对这片社区有mission. 工作变成了生活,客户变成了老友。。我觉得大伙的担忧主要是不承认不相信人人不同这种;觉得自己看到的样本就是全人类自己是什么样的别人也是什么样的。
再说,政府给发钱包吃住车养宠物,这种日子有生之年不会来。。。担心因为有政府楼可以住就在家看天花板的担忧我觉得是多余的。。
这个只能靠技术解决了,没看小扎弄了个VR眼镜,屌丝住1bedroom也能有大豪宅的感觉,想要个公园就给你虚拟一个出来。睿大妈名言,我只想挤进富人的生活,这VR完全能给你虚拟的快感,除了吃饭喘气躺床上就让你全世界旅行还不用花钱,最终大家都是matrix里的人肉电池
并不是说赠与而是继承。赠与肯定有税收我觉得没毛病。 但是继承是有上限的。 按照你的加减算法未免显得太极端了。 很简单的道理。 你那叫double dipping。 通过时间累计起来的资产如果应该被在收税, 那么所有的roth IRA的目的是为何? 莫非你ROTH IRA 所得到的盈利也该被收税吗? 而实际上你的roth ira的获利并不存在可以被在收税。 同样的房子。 房子这种优质地产在买卖,持有等等各方各面都被各种税收压榨。 因为地产是一个国家主要的经济税收来源。 不要再做周扒皮了! 地主去年平时和去年受到的损失已经不小了 ! 底层不能无止尽的来吸地主的血! 你那样的做法只会排斥投资!
现在也有很大的问题啊,新冠引起的经济衰退,还有新能源方面的落后(比起欧洲和中国,美国一点都不领先),基建更是一成不变,如果继续延续之前的路,请问这些怎么刺激和改善?
所以roth有contribution limit呀, 现在税法改一下给你定个可以传承的limit有啥不对啊?
哈哈。太幽默了。 只能靠机器人了。可是机器人也有Tesla和civic的区别怎么办呢?
needs and wants should still be different
anyways
你有点太紧张了。。如果地产占你资产的大多数并且金额巨大的话,还是找个税法律师咨询一下吧。
我昨天看了一下 湾区好区从75年到现在涨了8倍吧 平均
这些屋主因为prop 13的存在而不愿downsize
假设他们是30岁买的房 今年也76岁了 自己maintain房屋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最后就是等着老屋主两腿一蹬的时候 接盘的人teardown了 8倍的溢价带来的丰收 也是儿孙辈获益最多了
其实房子如果可以有正常的交易秩序 也许更环保?老人也可以在有生之年获益更多?(当然也可能小黑屋太黑了 什么时候接盘都要tear down的)
有时候看似让人获益的法律法规 却无形里带来了某种束缚 我们都逃不过
所以今年卖还不如去年卖的划算?
哦 怪不得要从今年一月开始算 如果从明年开始 估计马上要跌给你看了
很明显,很多人和你意见不一样,互相说不服对方
还是你说的对,曼哈顿2m的房子20k assessed value确实是不应该的,应该涨,不过整个纽约市,一般来说assessed value是market value的比例是多少那?
悲哀的是最后发现这就是事实
凭什么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挣的钱不能留给孩子而要交遗产税?谁不想全留给孩子?
活脱脱的加税伤害经济的例子
政府调控更加糟糕,参考世界上已有的例子
爷爷活着卖房子要交税啊 但是死了孙子卖房就不用交税 难道祖辈的努力=死了?
没有prop13,75年买房的人肯定住不起现在的房子,即使没到downsize的年纪,5、60就得搬家给双码家庭腾地方,而且本来很多房子就很小,很多1500的3bed downsize去住1 bedroom?这些人不走是坐收资产增值的红利,后来的人成本增加了所以反对prop13,希望提高成本把现有低收入居民挤走自己把别人家房子能便宜占上,而不考虑房价高是tech有钱了,支付后来的人高薪捧起来的,就这么简单。
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新兴企业随着规模增长而搬家,往南往东很多农田牧场可以扩张,改耕地给Google和apple用作办公室效率最高,这样员工也不用买不起房。
我们处在历史最低 且富人承担很少
基建是一样的道理,古今中外都一样。没有项目哪来的地方可以合法捞啊。反正大家心知肚明,就一起抗通胀吧
在美国其他州,没有prop 13,很多是对55以上的人有income based的减免property tax。只是需要屋主申请。但是rental property不可以。
prop 13还有一个问题是导致加州公校缺钱。
搬走确实不错…… 且正进行着
不过 老居民也不让扩建 不让多造房子 其实这都不影响他们的生活的吧?
人口扩张是经济好的体现 可是房屋建造的比例却远远没有跟上 最后房价会到哪里 公校的质量会不会集体爬坡 拭目以待吧
建高密度住宅跟prop13没关系,适当增加高密度住宅来解决住房需求是合适的,主要还是要搬走,谷歌大概是2万多吧?果子也是好2、3万人,搬走了Cupertino 交通会好很多。不然南湾的整体应该重新规划,但是成本太高了。
盖高密度还是影响的,住的人更多了,交通更差,我邻居说他公司搬Cupertino去了,Cupertino的交通是外面的人进去Office也费劲,里面的居民出来也费劲,唯一的方案是在Cupertino工作的人住里面,看他提到上班简直痛不欲生,他老婆是老师马上退休了为了pension不能换学区。这里面再不停的挤人进去交通只会更差。
同一批人是既是NIMBY 也不愿意取消prop 13
其实搬走已经在进行了啊 你不follow最近的消息吗?
大家跟着工作走也是对的
我看到了,但是不是搬总部,大tech这么有钱,想搬哪不行啊,员工很多都是移民,跟着公司走呗。Danville 的大豪宅比较小的6000尺只要3米,11米的占个整个山头自己的网球场和湖,不比南湾住着舒服
你是不是已经囤了一大堆了准备出货?
拉倒吧。政客来主导经济和商业? 为了养票仓美和政商勾结腐败美其名曰吧。走着瞧。
狗屁中产。美国的中产是年收入6万,不是年收入100万。
看看这一个月放进来多少吧。照这个速度, 半年就过百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