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跟各位家长强调过好多次了,别把心理问题不当回事。 她家长要是早点带她去看心理医生,也不至于这样。 或者从某种角度讲,她父亲也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别讳疾忌医。这一家人父母小孩,哪怕有一个认识到自家toxic environment的,都不至于escalate到这种程度。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1-04-24 17:09
同意。但是这种天生的性格问题其实心理医生很难解决。我觉得主观上父女都不想做出这种行为导致这种结果,但是到了那个moment可能就控制不住了。就像很多需要anger management的人,除非吃药不然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Lovelyfunny 发表于 2021-04-25 10:42
我家爸爸也是脾气很大有时候很执拗,女儿继承了部分也是脾气很大很冲动,两个人经常家里打嘴仗。这新闻看得我有点心惊,如果以后我家两个要是闹得水火不容,那就坚决隔离直到成年离家。 noodlewo 发表于 2021-04-24 21:14
滑的非常一般,跳跃非常勉强,高度低,周数不足,另外滑行很慢,艺术表现力也普普。想拿好成绩肯定不够 supermouse 发表于 2021-04-25 10:45
你怎么知道是父亲报的警啊?我怎么觉得更可能是女儿报的警。 父亲跳hood是很冒险,我也觉得你说“他女儿根本不顾及别人性命” 有点牵强,冲突对象和一般他人还是有大区别的。生气时开车容易犯错车祸,这和不顾及别人性命也是有大区别的 yolandos 发表于 2021-04-25 08:26
我觉得这个爸爸挺可怜的,大概率没想到孩子真的能撞他....他真的就是爱孩子,怕孩子犯了更大的错误撞死路人。 这件事情是个悲剧,但是一家人真的应该更早的找到医生进行心理干预,如果有医生可以开一些药物,进行及早的警告,事情应该不会这么悲剧的。 Geofan 发表于 2021-04-25 08:27
到这种程度已经没有爱了。只有互相无止尽的折磨和伤害。而且这种矛盾一定是经年累月积累起来的,根本不可能看下心理医生接受下治疗就能解除。其实应该彻底分开,互不干扰对方的生活,不然会发展出更大的悲剧。中国传统观念对待矛盾就是劝和,其实对有些情况和不见得是好的解决方案。 Lovelyfunny 发表于 2021-04-25 10:02
不一定,也许就是有爱所以相互的折磨 Maple2316 发表于 2021-04-25 11:11
开玩笑呢吧,人家原来也是全美top的,在你这变成非常一般了,您是前世界冠军? LyaoEric 发表于 2021-04-25 11:09
http://www.rinkresults.com/skater?skater_name=Jenna_SHI 成绩摆这儿呢,你看她算不算top,全美junior组只排十名左右,senior组的成绩根本没有 supermouse 发表于 2021-04-25 11:14
不要以为别人都跟你一样想着家暴 flyingpiggly 发表于 2021-04-25 07:57
赞同。 flyingpiggly 发表于 2021-04-25 11:11
你问的问题也一直是我想要知道答案的,我觉得现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作为父母,不能因为自己望子成龙,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使劲在那里盲目推娃;同样也不能因为娃说不喜欢,不开心,不想学,就随他们去,毕竟有些孩子有限的阅历和眼界让他们体会不到,幼时父母能花精力和财力帮他们培养才能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这个Jenna 在花滑领域已经是佼佼者,说明她自身的优秀和努力,也说明她父母的支持是有眼光的。 奔跑的你我 发表于 2021-04-24 21:56
你说得很对,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有的孩子能够在强大的压力下越挫愈勇,有的孩子心理比较脆弱。 另外一方面,如果一个孩子在某个方面凭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可以出类拔萃,但是这个孩子对这项活动本身却毫无兴趣甚至深恶痛绝呢?是不是还要继续逼孩子学呢?还有的孩子对某一活动特别喜欢有兴趣,但是却毫无天分,怎么做都做不好呢? lambofgod168 发表于 2021-04-24 22:07
完全同意。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很难取舍和判断。生命的每一步都是单选,也没有机会再来一次。 比如朗朗的爸爸也是很极端地推他弹钢琴,而且那么多年坚持,直到他真正成名独立,现在算放手了。要说教育方式,郎爸的方式肯定不可取。但是朗朗要是没他爸,他也没有今天的成就。这是朗朗的几个老师异口同声说的。朗朗那么有天赋,但是如果小孩在某个阶段受挫或犯懒不愿坚持,跟你说他不想弹了,而且因为弹琴长期父子关系很僵,不能和妈妈在一起,那父母是该选择放手还是坚持?朗朗是因为他爸爸的严厉和高压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跟幸福,还是当初放弃弹琴做了别的或当一名普通音乐老师更幸福?我相信朗朗大概率会选择前者。比尔盖茨的妈妈也是推妈,逼着他social,逼着他学很多。直到他成年他妈妈都一直在involve他的事业和发展。他年轻时也和他妈关系很僵。后来年龄大了慢慢学会和他妈相处和appreciate他妈。其他名人有极端父母和推爸推妈搞得关系不好的不计其数 (前端时间还爆了一个曾经很出名的小提琴手陈美和她妈妈断绝关系,马友友和他妈妈关系也很不好),当然家庭和睦的也很多。每每看到这些故事就很迷惑,不知道大人怎么做才是对的。 Lovelyfunny 发表于 2021-04-25 11:26
真不一定是推娃的原因。同事父母的邻居,美国人,家里16岁的男孩,一天发怒,开着他家full size SUV 直接撞向同事父母家的车库,撞倒了一面墙,车库里新买的f150报废了。还好撞的是车库,不是卧室的墙。Teenage 的小孩有时候挺可怕的 uncutjade 发表于 2021-04-24 22:56
父母冷静下来孩子跑了,你知道她会去做什么会去哪里?在已经报警11次的前提下。她父亲不该趴车上不等于她见到以后继续飙车把自己的亲生父亲甩成重伤。你如果认为这是有人性人该做的,随便你 flyingpiggly 发表于 2021-04-24 23:26
推荐一本书,给家有青春期或者即遭遇青春期的亲爹亲妈:Laurence Steinberg 的”You and your Adolescent”. 当年被家里两个青春期娃气到快爆血管,终于懂得和青春期和解,皆大欢喜。这作者还有一本大部头的”Adolesence “, 貌似是心理学教程,深度剖析青春期。前一本比较深入浅出。 https://www.amazon.com/dp/143916603X/ref=cm_sw_r_sms_api_glt_fabc_B3MQHJ83FSTSTTSYCQ0B?_encoding=UTF8&psc=1 mirrorflower 发表于 2021-04-24 23:40
再抛开这个案例(毕竟很多真相未明)。 说来惭愧 自己老妈也是个控制欲很强的偏执狂、典型虎妈还是自己不行的那种, 并且一直有严重的家暴行为。 我从小到大的朋友都说我当年没有变成”问题少女”已经不容易了。 我的一些同学朋友家里也有这样的父母。 就算是小孩长大出息了 , 他们这些巨婴一辈子还在试图控制子女。 那辈中国人多少被文革影响了人生发展,太多扭曲而不成长的心灵了。 然后对子女影响可能是很大的其实。 我在想我中学多少次被身体和精神家暴和控制都想过我妈死了就好了, 现在网上讲出来网友可能觉得不寒而栗, 但是真的是太可恨了。 我是她一只领养的动物都不会这样被虐待啊。何况本来就是独立个体, 但在她嘴上也直接说、心里更是坚定认为我就应该要给她光耀门楣光宗耀祖的( 她没有是因为时代和他人的责任不是她自己问题)、而且她生我就是为了她自己有人养老的。 danaz 发表于 2021-04-25 07:17
成功(成名)与否其实就三个变量的组合呗: 天赋 推 运气 做父母的思考一下“好天赋+超级无敌/祖坟喷火级的好运气”的概率是多少,再决定要不要推娃。。。 lilyzoo 发表于 2021-04-25 11:36
体育很难出成绩的。我身边很多例子,有推游泳,棒球,乒乓,足球的。有的妈妈因为孩子要训练,要比赛,多年做半职或者家庭主妇,结果也没有拿大奖。十几年耗费了无数时间和金钱。有一个妈妈最后拿到一个普通大学的全奖,很高兴的来说。其实这个大学还不如家门口的州立大学,是那种社区大学毕业以后都不愿意转的学校。付出很多很多...FlyingCats 发表于 2021-04-25 12:11
买大奖彩票的大概率有一个人会赢。 是不是说明大家应该天天去买彩票? 当然如果知道自己能赢,一定会去买的。 dodgers 发表于 2021-04-25 12:03
很多彩票大奖赢的都是坚韧不拔天天买彩票,自推的。 最后赢了,运气也很重要。 买彩票不需要天赋。 所以你是正确的,坚持自推+运气,不需要天赋,就能赢大奖。 dodgers 发表于 2021-04-25 12:08
没错,生命的每一步都是单选,没有机会再来一次。现在外面的大环境也很让人郁闷,有的地方为了equity开始取消gifted/accelerated math program, 让大家都同步。一方面给一些慢热的孩子有了机会赶上来,另一方面让那些可以走的快一点的孩子不得不慢下节奏,很难说这是一种公平。 有的娃天生就是自推娃,能够接受父母的引导和推,慢慢脱颖而出;有的娃某些方面属于有潜力,但是不属于自推娃,还需要父母的坚持,情商高的父母可能更容易处理相互的关系;有的娃向往平凡和自由,如果父母能够平和地接受,也是一种美好,毕竟生活还是健康和平安最重要。 这个世界在变,孩子的想法也在变,作为父母的我们只能不断去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去跟上娃的想法,不容易啊。 奔跑的你我 发表于 2021-04-25 12:03
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后果。不想推娃,那么就承担娃将来可能普普通通的后果 - 这个后果一般不严重。 想推娃,那么可能有回报,也可能有娃逆反。 要是有能力做到既推,又能和娃保持亲亲密密,自然也是本事。 VMC 发表于 2021-04-25 12:16
哈哈哈哈哈,可是“天天买彩票”的前提是你要钱有钱天天买彩票(至少我是没有这个闲钱的)。这个,属于一种“天赋”吧。。 lilyzoo 发表于 2021-04-25 12:16
放养可不仅仅是普通娃那么简单,大多数推娃的目的不过就是希望娃能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娃而已。 liangxiang 发表于 2021-04-25 12:17
就是很多人觉得自己能赢,实际上是陪跑。 但是不去陪跑,怎么知道能不能赢? 就是一个悖论。 babybaby 发表于 2021-04-25 12:15
仅仅是不推而已,谈不上“放养”。 想娃普普通通,真的不难。 VMC 发表于 2021-04-25 12:20
我觉得大家没娃的都想太多了,可以实事求是的说,绝大多数推娃不过就是想把娃的时间都占满了以保证安全成长而已。 娃天天在家没事干,不是打游戏就是其他幺蛾子太吓人,不如推起来连轴转,时间就这样耗费过去了。我明知道我家娃肯定体育不会有前途,但是积极参与积极推呀,各种比赛,各种训练,我都演的及其认真对待,各种放心上,其实心里根本没当回事,每次送他去比赛都是心里几万吨草泥马奔过,还得装的特别兴奋,有一次在看台上睡着了,其他家长特别理解的跟我眨眨眼,大家心思其实都一样的。多一个和孩子交流的内容,也给孩子多一些和父母共同做一件事的回忆,最少以后在游泳池的时候会跟他的孩子讲,他小时候是爸爸妈妈轮流送他去参加游泳训练,每次比赛都是爸妈到场给他加油,为了提高成绩买了多贵的游泳裤等等。 liangxiang 发表于 2021-04-25 12:24
把某些"无奈推妈/爸“说的太形象了 奔跑的你我 发表于 2021-04-25 12:31
没有在家暴环境里长大的不能理解那种恨 不能原谅 不能释然 很多精神问题又是遗传的 青春期的小孩在家长否认的情况下没有找therapy的条件 被困住的窒息和压抑 看了很多评论 你们并没有比父辈好多少 不能尊重小孩 把他们看成独立的个体 尊重是相互的 不是demand来的 也不是鱼水之欢就要绑着小孩一辈子养老的 evonspeaking 发表于 2021-04-25 12:41
这次警察介入是邻居报的警吗?真是多管闲事 ajilon 发表于 2021-04-25 13:00
全部看完了。 讲真,仔细想了想,把自己放入情景之中,好像也不能任由孩子在盛怒之下开车离开,担心她做傻事。 换个角度想,父亲是自己的方式保全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毕竟谁也无法预测她会不会开车撞到人,开车飞下桥,开成人口失踪? 在把父亲撞倒后,她清醒过来了,她知道自己错了。 小小宇宙 发表于 2021-04-25 12:13
理解不了你的思维跳跃。 nbixxibn 发表于 2021-04-24 22:37
感觉一个误区,好像不去藤校别的大学随便进,其实藤校去不了的优秀亚裔孩子一层层压下来,一般孩子连不怎么样的大学都进不去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taoyantaoyan1999 发表于 2021-04-25 12:51
回复 331楼babybaby的帖子 我觉得大部分买彩票的人都不觉得自己会中奖;大部分推孩子体育的只是让孩子忙起来有点事做,不是所有人都以为推一下就会进藤校,推一下就世界冠军了,那种一定出成绩一定有最好回报的父母有,感觉不是大部分 taoyantaoyan1999 发表于 2021-04-25 12:54
Investigators say 50-year-old Guangjie Shi allegedly jumped on the hood of the car Jenna was driving... Jenna allegedly kept driving, throwing her father from the vehicle... 不了解背景,但是仅从楼主贴的这段新闻来看怎么看都是这爹比较奇葩吧,而且楼主标题有误导性,就不是女儿撞的啊,是爹自己跳车盖上然后被甩下来了… 真让人无语 missara 发表于 2021-04-24 16:10
花滑非常烧钱,由此可知家里对她的培养也是很尽心了,可惜青春期的女儿碰上了情绪同样不稳定的爸爸。人在盛怒之下会容易做出不计后果的事情。养娃真是不容易的事情。 奔跑的你我 发表于 2021-04-24 21:35
父母初心是这样没错,但花滑是需要砸大钱的,对中产阶级说不上砸锅卖铁也是伤筋动骨了,这么大的投入下自然会有高期待,出不了成绩会有钱打了水漂的失落,人之本性吧 supermouse 发表于 2021-04-25 13:07
推娃没什么不好的,关键推竞技体育娃和父母都得做好思想准备,投入极其极其的高,成才率极其极其的低。 supermouse 发表于 2021-04-25 10:29
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是孩子自己不平衡,那么努力了,却不行,这个挫败感实在太伤人了,尤其自尊心特别强烈的娃。 我娃游泳,我见过太多娃怎么拼命练习减肥等等就是成绩上不去的那种无助感,最后选择吃药的也是大把,家长知道后都震惊到不行,推娃体育真的是心理辅导一定要跟上。 liangxiang 发表于 2021-04-25 13:12
没错!这个过程中最痛苦的不是家长而是孩子,竞技体育太残酷了,各种大起大落,周知方去年还能在国际比赛中上领奖台,今年世锦赛连自由滑都没进去,奥运名额maybe也泡汤了。这种痛苦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要是家长再不理解真是分分钟爆炸 supermouse 发表于 2021-04-25 13:18
那我就多说几句。10 年Nathan 拿了全美新手冠军,NBC ABC都作了专题报道,就是天才横空出世的意思。我不看小孩滑冰,当时还颇不以为然,心想吹得这么厉害,将来怕不好收场。现在跟这个女孩的视频比较,真是高下立见。 Nathan那样的才华实在太罕见了。 当然Nathan的成功有他的幸运之处,就是他的身高只有一米六六。如果长到一米七,他的四周跳就不会象现在这么稳定轻松了。 chatchat 发表于 2021-04-25 13:02
你说出了普通娃父母的心声。太形象了太贴切了。 每家娃娃和父母都不一样。我身边两个极端都有。 我有个朋友家的老大是自推娃,都是自己找好了各种要申请的program, 课程,奖学金之类,然后发给爸妈求支援。老二是同性别的娃,就非常佛系,坚决不让老大“拖累”了,以免累着自己😂。 另一个极端呢,老公的同事,印度妈妈,孩子和我家在一个学校,隔三差五联络几个父母,显摆自己的孩子又上了哪些哪些课外的课,参加哪些竞赛,然后还热情建议其他父母给孩子加这个那个。所以我们现在尽量躲着她。 MissWeiWei 发表于 2021-04-25 13:09
怎么样叫不推呢? 不参加任何兴趣班?考试成绩没有要求?作业做不做管不管? 作业做错了,要不要订正? 即使是普通的娃,也还是有一些才能吧,比如会画画,不需要得奖那些,但也是要父母的引导和坚持吧? 奔跑的你我 发表于 2021-04-25 12:29
你这已经定性为屈打成才的了。。。 Clover4l 发表于 2021-04-25 07:03
我们在大农场,孩子一直上教会私立,孩子是普通娃,孩子的好朋友们也都是挺好的美国家庭长大的普通娃。 这么些年一个最大的体会是,父母恩爱,亲子关系好,比推什么都重要。这是孩子一辈子进取的内在动力,也是约束孩子自律的动力。 体育一定要推的,但不是单单为了大学。美国教育强调通过体育来培养孩子的品格,社交能力,团队精神。不单单是拿奖牌。 孩子将来能不能幸福,上什么大学,做什么工作远不如找一个什么样的配偶重要。把孩子培养成人,品格远比能力重要。 US2020 发表于 2021-04-25 13:31
花滑大奖其实对大学没有什么太多用。青春期孩子犯浑一般都是针对家人,同学之间应该还是会正常相处吧。 说不用担心大学没有设身处地想吧,她有这么一个charge 很难说会不会已经有的offer 会不会被撤,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录什么好大学。而这样一个女孩子,犯了事,有这么一个记录,以后万一也上不了什么好大学,那接下来一辈子怎么办? xiazheteng 发表于 2021-04-25 09:54
同意你的每一个字。怎么定义放养,不推,和推啊?又没有定量标准。对不自觉的孩子你只要管一下,稍微有所要求就很抗拒。但是大多数父母做不到完全不在乎孩子学的好不好,习惯养得好不好吧?如果家里有自推娃或学霸,父母给支持给力所能及的资源就好。但是大部分孩子是学酥,管一管能上进不少,不管有可能完全垮掉,甚至染上不好的习惯。可是就是这管一管的过程中就能产生很多矛盾。那这管一管,有所要求叫推吗? Lovelyfunny 发表于 2021-04-25 13:31
推娃或者不推娃是各家的自己的选择。 还是依照孩子的天性天份能力,不要过度。 孩子出了问题,父母出了问题,都不值得。 我周围,每年都有孩子抑郁自杀的。也有推妈过于焦虑,抑郁自杀未遂,又精神失常去伤害邻居的孩子惹上官司的。。。。 推娃攀比搞出精神失常,搞出人命,就太没必要了。 sweetiemm 发表于 2021-04-25 13:48
我知道的是learner permit,要有有正式驾照的人坐在旁边才可以开车。整个贴讨论下来,连小孩能不能自己开车是不是非法都不清楚。 睿 发表于 2021-04-24 21:18
😄哈哈就是这么回事,这论坛上的父母也大多是理科生PhD之类,对自己娃到底有几斤几两还是能掂量清楚的 lilier 发表于 2021-04-25 13:29
回复 353楼teahistory的帖子 但是是谁把这个孩子激成盛怒 qinglinjingnv 发表于 2021-04-25 13:48
是啊。真要不推就是自己要骑车去隔壁学数学就不给她车,要上游泳班你不给💰报名,这才是真正“装修师傅”不推的做法。都报班了,付钱了,不过花钱买人来实现家长推的目的,这就不叫推了?这些家长自己开心就好,只是大家都不傻,不要一有人指出来就大段大段举例,不知道是要说服读者还是自己。 袁 发表于 2021-04-25 13:39
这父女俩本质是一个脾气秉性,一个为阻止开车能跳上hood,一个不考虑伤人而继续开,都很冲动暴躁。还是太胖胖 发表于 2021-04-25 12:19
同意。但是这种天生的性格问题其实心理医生很难解决。我觉得主观上父女都不想做出这种行为导致这种结果,但是到了那个moment可能就控制不住了。就像很多需要anger management的人,除非吃药不然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该吃药吃药,感冒了都知道要吃药,精神疾病也是同理。
为了不承认自己需要consulting,即使叫十来次警察都无所谓,最后造成这个结果,唉...
同意。华人传统观念凡事喜欢劝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有些水火不容的性格,有些toxic的环境其实离开和抽离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开玩笑呢吧,人家原来也是全美top的,在你这变成非常一般了,您是前世界冠军?
我哪句说是她父亲报的警?我只是说之前十几次报警。
她爹再不该跳hood也不证明他女儿当时顾忌别人性命,他女儿但凡顾及别人性命,就不会硬开车把她爹甩出去了。盛怒下开车结果是什么真的很难预测,因为根本愤怒会影响司机的判断力,所以她爹试图阻挡她本意是好的。
赞同。
不一定,也许就是有爱所以相互的折磨
http://www.rinkresults.com/skater?skater_name=Jenna_SHI 成绩摆这儿呢,你看她算不算top,全美junior组只排十名左右,senior组的成绩根本没有
http://www.rinkresults.com/skater?skater_name=Jenna_SHI 成绩摆这儿呢,你看她算不算top,全美junior组只排十名左右,senior组的成绩根本没有
这已经比99.99%的学花滑的孩子成绩好了,绝对是出类拔萃的水准。
这个话说的真难听。
赞同。父亲把命压上,可怜。也是自己种的祸根。华人家庭都很不容易。。。
完全同意。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很难取舍和判断。生命的每一步都是单选,也没有机会再来一次。 比如朗朗的爸爸也是很极端地推他弹钢琴,而且那么多年坚持,直到他真正成名独立,现在算放手了。要说教育方式,郎爸的方式肯定不可取。但是朗朗要是没他爸,他也没有今天的成就。这是朗朗的几个老师异口同声说的。朗朗那么有天赋,但是如果小孩在某个阶段受挫或犯懒不愿坚持,跟你说他不想弹了,而且因为弹琴长期父子关系很僵,不能和妈妈在一起,那父母是该选择放手还是坚持?朗朗是因为他爸爸的严厉和高压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跟幸福,还是当初放弃弹琴做了别的或当一名普通音乐老师更幸福?我相信朗朗大概率会选择前者。比尔盖茨的妈妈也是推妈,逼着他social,逼着他学很多。直到他成年他妈妈都一直在involve他的事业和发展。他年轻时也和他妈关系很僵。后来年龄大了慢慢学会和他妈相处和appreciate他妈。其他名人有极端父母和推爸推妈搞得关系不好的不计其数 (前端时间还爆了一个曾经很出名的小提琴手陈美和她妈妈断绝关系,马友友和他妈妈关系也很不好),当然家庭和睦的也很多。每每看到这些故事就很迷惑,不知道大人怎么做才是对的。
好喜欢你问的问题啊。同困惑。当负责任的父母太不容易了。
没错。太多的人以为砸钱就行。其实,没有天赋,砸再多钱也没用。
成功(成名)与否其实就三个变量的组合呗: 天赋 推 运气
做父母的思考一下“好天赋+超级无敌/祖坟喷火级的好运气”的概率是多少,再决定要不要推娃。。。
对,青春期的孩子或本身性格暴躁的孩子有时可以没有什么缘由的暴怒。我觉得都是荷尔蒙造成的,跟人好坏无关。这种情况什么心理疏导都不管用,只能吃药。但问题就是很多情绪问题很难判断什么时候该采取什么手段。我相信大多数父母不是迫不得已也不想孩子长期吃控制情绪的药。像新闻里这家,长期发生矛盾叫警察都有十几次,但是我相信父母还是没预料到最后会发生这么极端的事故。
是的。如果女孩在盛怒之下开车冲出去撞了别的车或别的人造成自己和其他人死伤(完全是假设),那会不会又说父母当时为什么没及时阻拦她出去。所以在不了解事情真相之前最好先不要评判任何一方。新闻里给的信息太有限,没有任何背景,只描述了现场和结果。只知道双方都很冲动情绪失控,但诱因是什么未知。
mark 谢谢
抱抱。那你现在怎么和你妈相处呢?还是断了来往?
买大奖彩票的大概率有一个人会赢。
是不是说明大家应该天天去买彩票?
当然如果知道自己能赢,一定会去买的。
没错,生命的每一步都是单选,没有机会再来一次。现在外面的大环境也很让人郁闷,有的地方为了equity开始取消gifted/accelerated math program, 让大家都同步。一方面给一些慢热的孩子有了机会赶上来,另一方面让那些可以走的快一点的孩子不得不慢下节奏,很难说这是一种公平。
有的娃天生就是自推娃,能够接受父母的引导和推,慢慢脱颖而出;有的娃某些方面属于有潜力,但是不属于自推娃,还需要父母的坚持,情商高的父母可能更容易处理相互的关系;有的娃向往平凡和自由,如果父母能够平和地接受,也是一种美好,毕竟生活还是健康和平安最重要。
这个世界在变,孩子的想法也在变,作为父母的我们只能不断去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去跟上娃的想法,不容易啊。
很多彩票大奖赢的都是坚韧不拔天天买彩票,自推的。
最后赢了,运气也很重要。
买彩票不需要天赋。
所以你是正确的,坚持自推+运气,不需要天赋,就能赢大奖。
还不如学个cs算了,体育投入大又容易伤身体
换个角度想,父亲是自己的方式保全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毕竟谁也无法预测她会不会开车撞到人,开车飞下桥,开成人口失踪?
在把父亲撞倒后,她清醒过来了,她知道自己错了。
就是很多人觉得自己能赢,实际上是陪跑。
但是不去陪跑,怎么知道能不能赢?
就是一个悖论。
哈哈哈哈哈,可是“天天买彩票”的前提是你要钱有钱天天买彩票(至少我是没有这个闲钱的)。这个,属于一种“天赋”吧。。
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后果。不想推娃,那么就承担娃将来可能普普通通的后果 - 这个后果一般不严重。 想推娃,那么可能有回报,也可能有娃逆反。
要是有能力做到既推,又能和娃保持亲亲密密,自然也是本事。
放养可不仅仅是普通娃那么简单,大多数推娃的目的不过就是希望娃能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娃而已。
这样一想,人最大的“天赋”其实是投个好胎。
仅仅是不推而已,谈不上“放养”。
想娃普普通通,真的不难。
我觉得大家没娃的都想太多了,可以实事求是的说,绝大多数推娃不过就是想把娃的时间都占满了以保证安全成长而已。
娃天天在家没事干,不是打游戏就是其他幺蛾子太吓人,不如推起来连轴转,时间就这样耗费过去了。我明知道我家娃肯定体育不会有前途,但是积极参与积极推呀,各种比赛,各种训练,我都演的及其认真对待,各种放心上,其实心里根本没当回事,每次送他去比赛都是心里几万吨草泥马奔过,还得装的特别兴奋,有一次在看台上睡着了,其他家长特别理解的跟我眨眨眼,大家心思其实都一样的。多一个和孩子交流的内容,也给孩子多一些和父母共同做一件事的回忆,最少以后在游泳池的时候会跟他的孩子讲,他小时候是爸爸妈妈轮流送他去参加游泳训练,每次比赛都是爸妈到场给他加油,为了提高成绩买了多贵的游泳裤等等。
怎么样叫不推呢? 不参加任何兴趣班?考试成绩没有要求?作业做不做管不管? 作业做错了,要不要订正?
即使是普通的娃,也还是有一些才能吧,比如会画画,不需要得奖那些,但也是要父母的引导和坚持吧?
把某些"无奈推妈/爸“说的太形象了
凡尔赛!
郎朗能出来,首先人家爹就是音乐奇才,所以推出了郎朗。
咱们啥也不会,也从来没指望娃能成,就想着在娃这代打个基础先,以后孙子那代,最少能起步高一点,有个懂点啥的爹可以出把力。
我自己连游泳都不会,就别说其他了,我老公以前北京体校集训过的,他带娃游泳就各种心得,重点是一眼就看出来娃不是那块材料,所以我家推的过程重视的是理论和战术,在小的时候靠这些能有点优势,大了完全就不行了,现在我娃助理教练一样挺高兴的。
别家娃无论是好是差,总之跟自家无关。路过看过就好。
你也太封建了吧,这年头谁还指望孩子养老呀,脑子没事吧。
就因为现在是无条件的付出,所以才会越来越有矛盾,不过已经父母都佛系,不付出了,就太平了。
我觉得大部分买彩票的人都不觉得自己会中奖;大部分推孩子体育的只是让孩子忙起来有点事做,不是所有人都以为推一下就会进藤校,推一下就世界冠军了,那种一定出成绩一定有最好回报的父母有,感觉不是大部分
太同意了,希望能是个普普通通的娃,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这么大的事邻居不报警医院也会报警啊
赞同!
那我就多说几句。10 年Nathan 拿了全美新手冠军,NBC ABC都作了专题报道,就是天才横空出世的意思。我不看小孩滑冰,当时还颇不以为然,心想吹得这么厉害,将来怕不好收场。现在跟这个女孩的视频比较,真是高下立见。 Nathan那样的才华实在太罕见了。
当然Nathan的成功有他的幸运之处,就是他的身高只有一米六六。如果长到一米七,他的四周跳就不会象现在这么稳定轻松了。
藤校录取多少人,州大录取多少人,二级州立录取多少人。
非常对。 还老有人拿国内的或者自己小时候来比较,一样吗? 你不让美国这些青春期小孩忙起来没空干坏事,你看看他们都干会干嘛。
父母初心是这样没错,但花滑是需要砸大钱的,对中产阶级说不上砸锅卖铁也是伤筋动骨了,这么大的投入下自然会有高期待,出不了成绩会有钱打了水漂的失落,人之本性吧
每家娃娃和父母都不一样。我身边两个极端都有。
我有个朋友家的老大是自推娃,都是自己找好了各种要申请的program, 课程,奖学金之类,然后发给爸妈求支援。老二是同性别的娃,就非常佛系,坚决不让老大“拖累”了,以免累着自己😂。
另一个极端呢,老公的同事,印度妈妈,孩子和我家在一个学校,隔三差五联络几个父母,显摆自己的孩子又上了哪些哪些课外的课,参加哪些竞赛,然后还热情建议其他父母给孩子加这个那个。所以我们现在尽量躲着她。
我去。自己爹在hood 上趴着你还keep driving? 把爹甩出去?这还不是撞?
我住的地方高中生都可以自己开车去上学啊。 15岁就可以开拉
更年期碰上青春期,都没错,哈哈😄。
我周日早上起来回帖不是被你骂脑子有事没事的 照照镜子 提升下自身素养吧
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是孩子自己不平衡,那么努力了,却不行,这个挫败感实在太伤人了,尤其自尊心特别强烈的娃。
我娃游泳,我见过太多娃怎么拼命练习减肥等等就是成绩上不去的那种无助感,最后选择吃药的也是大把,家长知道后都震惊到不行,推娃体育真的是心理辅导一定要跟上。
手动再点一次赞👍 说出了我的心声。
推娃好不好全看运气,而且你能推到什么时候?
没错!这个过程中最痛苦的不是家长而是孩子,竞技体育太残酷了,各种大起大落,周知方去年还能在国际比赛中上领奖台,今年世锦赛连自由滑都没进去,奥运名额maybe也泡汤了。这种痛苦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要是家长再不理解真是分分钟爆炸
我是真心疼这孩子。小时候跟陈巍也没差多少,现在越差越多。心里肯定很难过。
nathan chen不仅天赋异禀,心理素质也不是一般的strong。上届奥运会开幕前万众期待,电视上到处是他的宣传片,结果短节目大砸特砸,接受采访的时候脸都绿了,隔两天的自由滑迅速调整好自己,来了个大逆袭,当时我就觉得这娃必成大器。果然人家奥运会后涅槃重生,世锦赛三连冠,下届奥运最大热门。
这是因为智力美貌(指以正为美)相对稳定遗传,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拼劲不稳定遗传,散布很大。
不过这个也有人类进化学的理由。拼劲不总是进化优势,特别是能量短缺的冰川期。而且拼劲过头也容易边缘型精神疾病。
所以上帝的饭碗算了不去抢。
好奇高档游泳裤有多贵?鲨鱼服么,现在不是已经不让用了?
😄哈哈就是这么回事,这论坛上的父母也大多是理科生PhD之类,对自己娃到底有几斤几两还是能掂量清楚的
同意你的每一个字。怎么定义放养,不推,和推啊?又没有定量标准。对不自觉的孩子你只要管一下,稍微有所要求就很抗拒。但是大多数父母做不到完全不在乎孩子学的好不好,习惯养得好不好吧?如果家里有自推娃或学霸,父母给支持给力所能及的资源就好。但是大部分孩子是学酥,管一管能上进不少,不管有可能完全垮掉,甚至染上不好的习惯。可是就是这管一管的过程中就能产生很多矛盾。那这管一管,有所要求叫推吗?
我没说她是哪一种
是前一种很开心的
鲨鱼服不让用,还有别的。现在男孩的$399,女孩的$599一件。打折了也比普通衣服贵很多。一件只能用几次。游泳不便宜的
同意
她爸的生命排第一位吧。先救回来再考虑别的。
是啊。真要不推就是自己要骑车去隔壁学数学就不给她车,要上游泳班你不给💰报名,这才是真正“装修师傅”不推的做法。都报班了,付钱了,不过花钱买人来实现家长推的目的,这就不叫推了?这些家长自己开心就好,只是大家都不傻,不要一有人指出来就大段大段举例,不知道是要说服读者还是自己。
还是依照孩子的天性天份能力,不要过度。
孩子出了问题,父母出了问题,都不值得。
我周围,每年都有孩子抑郁自杀的。也有推妈过于焦虑,抑郁自杀未遂,又精神失常去伤害邻居的孩子惹上官司的。。。。
推娃攀比搞出精神失常,搞出人命,就太没必要了。
但是是谁把这个孩子激成盛怒
这个是的 完全没必要
加州16岁可以考驾照。拿到驾照可以单独开车,只是一年内只能搭载25岁以上乘客。
我没看见过有哪怕就一个小娃的推妈能知道斤两的。只是自己觉得知道斤两而已。
无他,催产素 oxytocin 感情绑定本身就是不理性的。否则一见钟情也可以是理性了!!!
青春期孩子真的不可理喻,我自己没经历过,但我家女儿真是一会生气一会哭的,毫无理由,完全是被荷尔蒙左右情绪的感觉,自己事后说起来都觉得莫名其妙,但就是无法控制。
孩子要报班家长不给钱,那不是不推,那叫打压。我觉得推娃就是孩子不喜欢,练得很痛苦,每次练习都哭闹,家长还逼着练,孩子基本没有玩乐的时间,每天过得很累很痛苦,这种就是推。那种给孩子报个画画班跳舞班游泳班,孩子喜欢练就练,不喜欢练就不练,或者踢球什么的纯粹跟朋友们玩,不在乎输赢的,肯定不是推。
如果女孩说自己要开车去自杀,或者再也不回来了呢?家长拦还是不拦?
没错,现实中学霸和自推娃还是少数,大部分的孩子还是学酥,家长推一推管一管,就能更上一层楼,养成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长给孩子多一些机会去接触那些积极向上的学习机会,比如体育啊,就能够让孩子多和同样积极向上的孩子能多接触,而不是整天上网,接触到的都是同样游手好闲的同伴,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