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的好处并不是简单的工资高,而是职业稳定,淘汰率低,职业生涯年限长,越老收入越高。。。。 金融也好,码工也好,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都比较短,淘汰率高,很少能一路工作到60-70岁还收入越来越高的。。。 所以整体而言,还是学医胜出。。。 目前看唯一风险就是美国医生高收入是畸形的,不正常不健康的,社会已经负担不起了,很难说未来几十年是否会出现大规模医疗改革,限制医生收入。。。 Namama 发表于 2020-10-06 12:26
你是牛人,所以不知道。我知道一堆三十几万的时候被淘汰的。 pevcmao 发表于 2020-10-06 19:33
我觉得你们可能是认识的人都太年轻了。 我认识的正经没绕路前台出身的,50岁财务没自由的不到5%。 你看连睿大姐都财务自由了。 大家要求不要太高嘛。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0-10-06 19:51
单纯评价一句话,我觉得金融和医生才是alpha啊,马工才不alpha呢。不过呢,总体来说金融和医生都要比马工情商高,只要能搞定肯定比和马工相处起来舒服的。 mamajiajia 发表于 2020-10-06 20:15
Buyside钱也少多了,现在得超级大拿才能拿几百万。他们说的奥数金牌quant trading我不懂不提,我就说传统金融。而且金融危机前的曼岛房价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现在的小年轻百万analyst离自由还远着呢 额牛 发表于 2020-10-06 20:22
搞笑啊,一面说性价比不高, 年头长,工作又太幸苦, 一面又说工资太高,畸形。 Playdough 发表于 2020-10-06 20:50
你也看看你这一串前置要求啊。。。 正经前台出身,还能在金融一路混到50来岁,那肯定都财务自由了。。。 问题不就是大多数人根本连前台的门都摸不到,即使前台进去了,能混到50来岁的比例也极低吗? Namama 发表于 2020-10-06 21:04
金融是典型的up or out,金字塔结构,一路上来淘汰率太高了。。 Namama 发表于 2020-10-06 21:03
Huaren上这种金钱等于社会地位的迷思是哪儿来的?都太小家子气见识太短了 马工一年挣50万和医生30万的社会地位能一样吗?请问在哪个富豪宴席上大型Gala上有人请马工出席的??? 再说一遍,社会地位就是你能给别人办事;你挣得再多不给别人分钱人家理你干嘛?however,跟任何医生做朋友攀关系都能带来实打实的好处。高下立判。 Temporarilycalm 发表于 2020-10-06 19:39
回复 6楼coconutmilkc的帖子 很多人不喜欢小风车的帖子主要是她的话里炫耀的成分太多了。啥一周工作四天,身边的人都是2,4,6 米。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医生,还真没几个超过2米的。另外,超过一米的都是很辛苦赚的辛苦钱 cyclin 发表于 2020-10-06 21:04
你跟我掐个啥?我前面就说了,性价比最高的显然是马工。 LZ说性价比最高的是医生,我表示不同意。 我觉得医生最棒的是社会贡献和社会地位。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0-10-06 19:54
关于码工再多说几句。。。 码工现在确实是性价比最高的职业。。但好时候其实也就最近10来年。 我记得10多年前微软的普通码工也就10万出头点,手上股票更是10年横盘。。 这些年各行各业中唯一薪水大涨的就是码工了,算是赶上个大风口。。 所以我真心觉得很难说目前码工的好日子能维持多久。。。 因为 1)长远看,越来越多的码工外包应该是趋势。。 码工和金融/医生这种需要面对面和客户/病人打交道的工种不同,码工outsource太方便了。。 而中国/印度/欧洲,每年起码百多万的潜在码工涌入市场。。 人才供给端短期的紧缺我觉得是会改善的。。 能在中国/印度5万美元请一个,没道理在硅谷40万请一个。。 2)硅谷高薪水背后是最近一波半垄断性大厂的超高利润/股价支撑。。 这些超高利润是否可以长期持续,股价是否会继续走高,我个人存疑。。 所以我觉得码工这种,赶上风口那就是赶上了,捞一笔退休自然最好。。 但真要说长期能维持目前这种远远高于其它工种的收入,准备这种水平收入维持到50-60岁,起码在人才市场供需方面没啥说服力。。 Namama 发表于 2020-10-06 21:20
我觉得你这个人可能记性不好。前台是你第一个说的啊。我不过是顺着你说。 我说前台出身,没说50岁还在前台,50岁只要还活着就可以了。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0-10-06 21:10
你们老是说什么淘汰淘汰,那说说那些被淘汰的人去哪里了?我仔细回想一下,这些年被炒的人大多都是有明显问题的人,老实干活的人都还好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0-10-06 21:10
纯粹说数据罢了,本科毕业的analyst class也好,商学院招的associate class也好,那真心就是每年一批批的淘汰啊。。5年存活率很低的。。更不要说10年了。。。 Namama 发表于 2020-10-06 21:29
哦,这样啊,那我觉得你说的数据有问题的。。 其它不说,我10年前手下的那几批analyst,现在也就30岁出头点,还在金融行业的也就20%。。。 做其它啥的都有,MBA后入corporate,做marketing / finance啥的是多数,还有个啥突然某天加班崩溃/辞职后开了家Gray's Papaya热狗店的。。。 你要说这批人中的95%在50来岁,solid中上产是可以的,但能获得财务自由,我不太信。。。 Namama 发表于 2020-10-06 21:28
我们数据不一样。 我的数据是50岁的。你的数据是30岁的。 你说的那些我没什么认识,不知道的我就不说了。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0-10-06 21:34
我觉得是survivorship bias啦。。 你老公现在在金融,平时圈子里/接触到的都算是比较成功人士了,然后再看到不少人是当初前台analyst出身,所以得出这个结论。。 但当初和他们一起同一个analyst class的人多了去了。。那么多没那么成功的,估计你也就接触不到了。。 Namama 发表于 2020-10-06 21:39
我说的是他当年的trader class.他同事怎么出身的我也不知道不是。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0-10-06 22:00
这一波码工主要是赶上始于iPhone的移动互联网,之前是PC/互联网。基础都是芯片的进步, 芯片过去几十年从um 到nm,没有硬件的进步,不会做到低功耗高速率,生态环境不会起来。2000年泡沫破后大家甚至觉得硬件更稳定。但是摩尔定律已经到头,iphone12现在是5nm, 1nm 基本就是物理极限,最多10年。没有硬件的进步,软件也会停滞,就像以前的制药和汽车行业一样,剩下几家公司或许待遇也不错,但是没有成长,工作机会一个萝卜一个坑,看看硬件公司象博通惠普趋势很明显,苹果nvda也迟早会如此。没有新的硬件就不会有新的应用,软件也迟早饱和,看看谷歌这几年的股价。而且这还没考虑贸易战的影响,中国迟早会自己搞一套体系。 Herzliya 发表于 2020-10-06 22:43
我同意楼主的,医生太苦了,我舍不得娃。所以我一直跟娃讲去做马工,性价比生活质量肯定超过医生。我家属是医生,希望娃以后做医生,因为他对自己工作是真爱。 mamajiajia 发表于 2020-10-06 12:59
搞笑啊,一面说性价比不高, 年头长,工作又太幸苦, 一面又说工资太高,畸形。
金融是典型的up or out,金字塔结构,一路上来淘汰率太高了。。
很多人不喜欢小风车的帖子主要是她的话里炫耀的成分太多了。啥一周工作四天,身边的人都是2,4,6 米。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医生,还真没几个超过2米的。另外,超过一米的都是很辛苦赚的辛苦钱
你也看看你这一串前置要求啊。。。 正经前台出身,还能在金融一路混到50来岁,那肯定都财务自由了。。。
问题不就是大多数人根本连前台的门都摸不到,即使前台进去了,能混到50来岁的比例也极低吗?
这个真不好说。在外面把情商用完了,在家撒泼的人也是有的。
HF 金融危机前钱多,现在这些年能跑赢大盘的都是少数。。钱自然少了。。
你是不是中文理解有问题?
我觉得你这个人可能记性不好。前台是你第一个说的啊。我不过是顺着你说。 我说前台出身,没说50岁还在前台,50岁只要还活着就可以了。
你们老是说什么淘汰淘汰,那说说那些被淘汰的人去哪里了?我仔细回想一下,这些年被炒的人大多都是有明显问题的人,老实干活的人都还好
因为华人上沾沾自喜的码工&码工家属多,以为自己拿了个大包就是人上人or可以和医生律师比肩了,确实有点膨胀,没自知之明
那倒是,肿瘤科轻松工作4天赚1.2米怕是得搞很多medicare fraud?
关于码工再多说几句。。。
码工现在确实是性价比最高的职业。。但好时候其实也就最近10来年。 我记得10多年前微软的普通码工也就10万出头点,手上股票更是10年横盘。。 这些年各行各业中唯一薪水大涨的就是码工了,算是赶上个大风口。。 所以我真心觉得很难说目前码工的好日子能维持多久。。。
因为 1)长远看,越来越多的码工外包应该是趋势。。 码工和金融/医生这种需要面对面和客户/病人打交道的工种不同,码工outsource太方便了。。
而中国/印度/欧洲,每年起码百多万的潜在码工涌入市场。。 人才供给端短期的紧缺我觉得是会改善的。。 能在中国/印度5万美元请一个,没道理在硅谷40万请一个。。
2)硅谷高薪水背后是最近一波半垄断性大厂的超高利润/股价支撑。。 这些超高利润是否可以长期持续,股价是否会继续走高,我个人存疑。。
所以我觉得码工这种,赶上风口那就是赶上了,捞一笔退休自然最好。。 但真要说长期能维持目前这种远远高于其它工种的收入,准备这种水平收入维持到50-60岁,起码在人才市场供需方面没啥说服力。。
不是说以后AI了,马工就把什么金融律师医生的工作都一窝端了吗?
哦,这样啊,那我觉得你说的数据有问题的。。
其它不说,我10年前手下的那几批analyst,现在也就30岁出头点,还在金融行业的也就20%。。。 做其它啥的都有,MBA后入corporate,做marketing / finance啥的是多数,还有个啥突然某天加班崩溃/辞职后开了家Gray's Papaya热狗店的。。。
你要说这批人中的95%在50来岁,solid中上产是可以的,但能获得财务自由,我不太信。。。
纯粹说数据罢了,本科毕业的analyst class也好,商学院招的associate class也好,那真心就是每年一批批的淘汰啊。。5年存活率很低的。。更不要说10年了。。。
你是做IBD的?S&T没有那么厉害,大家都是做着做着,找个机会就跳buy side了
我们数据不一样。 我的数据是50岁的。你的数据是30岁的。 你说的那些我没什么认识,不知道的我就不说了。
我觉得是survivorship bias啦。。
你老公现在在金融,平时圈子里/接触到的都算是比较成功人士了,然后再看到不少人是当初前台analyst出身,所以得出这个结论。。
但当初和他们一起同一个analyst class的人多了去了。。那么多没那么成功的,估计你也就接触不到了。。
我说的是他当年的trader class.他同事怎么出身的我也不知道不是。
不懂trader的东西,想请教一下electronic trading, information evaluation, 和high-frequency trading 哪个更有前途啊?
顶你,30岁能继续呆在high finance (sell/buy核心部门,不限投行)不转corporate、marketing,40-50自由还挺普遍的…熬到小中层经验开始值钱了,后面不怎么up or out 感觉那个层主说的是,20-30岁monkey work阶段淘汰率高,另外非核心中后台人数更多容易被拿来讨论…
软工应该还很能忙活一阵吧?软件代替金融法律医生,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bias这个词感觉被你用烂了,如果你此前是IB analyst出生但是发现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就以此推测整个行业,这才是bias。。。
金融里面行业信息算不上很透明,即便有比较靠谱的IBD的analyst的整体情况,以此来揣测trader analyst class的发展,或者buyside的情况如何,这本身就是不对的。
握手🤝,娃不爱千万不要去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