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有点该心大的不心大,不该的反而心大。potty没必要,家长有强迫症吗?speech delay+晚睡+potty问题+挑食,四个都有,还不担心自闭?那要怎样才担心? hemonc 发表于 2020-09-10 15:46
speech delay+晚睡+potty问题+挑食, 是自闭征兆么?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0-09-11 13:20
又看了一遍楼主的所有回复。身边认识的小孩里有两个自闭症,一个中国娃一个美国娃。还是建议楼主带小孩去做一下评估。千万别错过了三四岁的干预期。那个中国娃,就是三四岁时能说一些中文词和英语词,眼神交流也不错,家人觉得肯定不是自闭,就忽略了其他表现,比如极度挑食,性格固执,表达不满就尖叫等等。但是后来慢慢就不开口了,真正确诊已经快六岁了。 uncutjade 发表于 2020-09-11 15:07
是,这个“话痨”我真的性格影响,一样的话都不想说两次的人,对娃已经算“话痨”了,但是还是比较少。我队友也不太管娃。我知道他有交流的欲望,但是我没办法一直陪着他,跟他说起话来他会不停地找我,白天我根本做不来要concentrate的事情,熬夜吧,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已经几个月了,说实话已经blue到想自残了 KQuar 发表于 2020-09-10 23:07
gummy bear已经买起来了,我一直没敢用怕卡喉咙上,但是大家都吃过应该问题不大的感觉。 我也想知道他到底喜欢吃什么,之前试了一些cheese啊酸奶啊,特别特别frustrating,他连尝都不尝就扭头,我们也不是很喜欢吃美式的,他不吃基本就没人吃后来都扔了,久而久之真有些泄气,什么都不想试了 KQuar 发表于 2020-09-10 15:21
可拉倒吧,看电视那是给语言吸收快的娃的,楼主的娃已经delay了,不是很主动吸收语言的,再给看电视这种单向输入没有互动的,只能越来越差。这种娃只能家人不停的说,不停的互动,带出去跟别人互动,真不能偷懒了。 mingzisuibian 发表于 2020-09-10 19:12
我有两个朋友家的男孩,都是3岁以前只蹦几个单词,然后3岁半左右突然开始说完整的长句子,现在语言发展和其它小朋友没任何差距。 我没有你网络看诊的本事,只不过劝家长别太焦虑,只要不是自闭症,孩子不是标准化产品,发育有早晚。 家长如果有时间有精力自然会多跟孩子交流,双职工又带娃,有心无力,不觉得给孩子看看教育性质的动画片比晾着孩子要糟糕。 ivyparker 发表于 2020-09-12 00:12
什么叫我网络看诊的本事。你举了两个特例,那我还认识远大于2个的发育迟缓娃特殊娃呢。去小红书微博什么的随便搜一搜,看那些语迟娃的家长是不是建议娃自个看电视。想轻松带娃还是下功夫带娃自己权衡咯,别人也管不着不是。 mingzisuibian 发表于 2020-09-12 01:42
我举的都是特例,你说的都是真理。真没看出来您原来是处理大数据的超级电脑。 去小红书和微博寻求育儿建议,这不是上赶着当韭菜吗?别贩卖焦虑了。 ivyparker 发表于 2020-09-12 16:09
回复 115楼ivyparker的帖子 这里谁也没有儿医见过的娃多,看楼主的描述,确实是speech delay(这个儿医都有告诉标准), 所以大家建议寻找帮助,也不算贩卖焦虑。举那些3岁之前不怎么说话,后来会说话的例子没有意义,因为还有很多被耽误的呢。 再说,就算最后找了therapist, 专家说没事,也没什么损失啊。 Bugaosuni12 发表于 2020-09-12 16:23
我并没有反对lz带孩子去找专业人士咨询啊。只不过从lz的主楼发言来看,已经处于焦虑之中了,我想一部分是因为难以平衡工作与育儿的时间而产生的负罪感,另一方面,因为媒体的资讯爆炸,现在的家长每天都要面对“标准化育儿”的压力,所谓speech delay,会说多少单词算delay?虽然说得不多,但是跟大人能用其它方式沟通行不行?双语儿童有时候搞不清楚两套系统,开口晚,用单母语的儿童发育标准去衡量是否合理? 我和其他人一样,能举的当然是个例,只是想说,每个孩子不一样,没必要因为“标准”而太焦虑。因为这些标准都是具体文化和时代的产物,不是核物理。 ivyparker 发表于 2020-09-12 17:25
iuv这位快闭嘴吧,逼逼一大堆真心没句有用的,那位提示楼主的妈妈并没有贩卖焦虑,都是有一说一,这位嘴欠的吃瓜群众都看不下去了 hemonc 发表于 2020-09-12 18:55
speech delay+晚睡+potty问题+挑食, 是自闭征兆么?
上面有人耐心解答过,在6-7页的样子。
加一句,楼主总是纠结于极度挑食是因为daycare导致生病,其实真的不一定,一方面生病可能是个trigger,另一方面自闭症很多都是2.5岁前都比较正常,越大越明显,因为sensory issue逐渐加剧,包括对food texture边敏感之类的,所以timing上可能完全是巧合。正常情况下,生病期间胃口不好,之后会大吃补回来,而不是一直变差
你都想自残了,还不如把工作辞了专门陪他
https://pediasure.com/
我有两个朋友家的男孩,都是3岁以前只蹦几个单词,然后3岁半左右突然开始说完整的长句子,现在语言发展和其它小朋友没任何差距。 我没有你网络看诊的本事,只不过劝家长别太焦虑,只要不是自闭症,孩子不是标准化产品,发育有早晚。 家长如果有时间有精力自然会多跟孩子交流,双职工又带娃,有心无力,不觉得给孩子看看教育性质的动画片比晾着孩子要糟糕。
语言delay这个我没发言权,我家也delay,虽然看着也觉得没问题,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急。
什么叫我网络看诊的本事。你举了两个特例,那我还认识远大于2个的发育迟缓娃特殊娃呢。去小红书微博什么的随便搜一搜,看那些语迟娃的家长是不是建议娃自个看电视。想轻松带娃还是下功夫带娃自己权衡咯,别人也管不着不是。
我举的都是特例,你说的都是真理。真没看出来您原来是处理大数据的超级电脑。 去小红书和微博寻求育儿建议,这不是上赶着当韭菜吗?别贩卖焦虑了。
这里谁也没有儿医见过的娃多,看楼主的描述,确实是speech delay(这个儿医都有告诉标准), 所以大家建议寻找帮助,也不算贩卖焦虑。举那些3岁之前不怎么说话,后来会说话的例子没有意义,因为还有很多被耽误的呢。 再说,就算最后找了therapist, 专家说没事,也没什么损失啊。
你真是理解能力差还自作聪明嘴欠,还什么超级电脑。我娃有自闭诊断,我在特殊娃家长群里,也关注国内社交媒体上的家长。有很多娃小时候表现出问题家长觉得长大就好了,结果长大没好,家长悔不当初。当然也有长大好了的。问题是家长愿不愿意冒这个险,觉得长大一定会好就不多关注。我只是建议,楼主听不听随便。
我并没有反对lz带孩子去找专业人士咨询啊。只不过从lz的主楼发言来看,已经处于焦虑之中了,我想一部分是因为难以平衡工作与育儿的时间而产生的负罪感,另一方面,因为媒体的资讯爆炸,现在的家长每天都要面对“标准化育儿”的压力,所谓speech delay,会说多少单词算delay?虽然说得不多,但是跟大人能用其它方式沟通行不行?双语儿童有时候搞不清楚两套系统,开口晚,用单母语的儿童发育标准去衡量是否合理? 我和其他人一样,能举的当然是个例,只是想说,每个孩子不一样,没必要因为“标准”而太焦虑。因为这些标准都是具体文化和时代的产物,不是核物理。
iuv这位快闭嘴吧,逼逼一大堆真心没句有用的,那位提示楼主的妈妈并没有贩卖焦虑,都是有一说一,这位嘴欠的吃瓜群众都看不下去了
看不下去你可以闭眼啊。你在这叨叨逼逼不也没人来封你嘴吗?育儿理念不同而已,犯不着戾气这么重吧。
这个我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因为当时我也没有调理肠胃,我妈就以为是我挑食。。。后来我长大了会表达了才说出当时的感受,我妈就后悔自己观察不仔细,怎么没有想到孩子可能是真的吃不下去。你可以问问国内医生吧,感觉美国没有啥调理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