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就是外公外婆带的。其实从出生到断奶都是爸妈自己带,然后我妈怀上我弟,工作又忙,于是我就和外公外婆一直住到上小学左右才回家。 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是我和我亲爹妈到现在都不太熟。 虽然我从上小学直到高中毕业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但幼年的记忆里却很少有他们的影子。所以后来无论如何努力,和父母之间永远就是那种“友情有余,爱情不足”的感觉。 我外公过世二十多年了,我外婆也走了十多年。可我有了心事或者特别难过的时候,想到的也总是陪我长大的外公外婆,而不是我爹妈。 我相信我爹妈对我的爱一点也不比对我弟弟的少,但我这边,怎么说呢,反正就是热乎不起来。 人毕竟只成长一次。You don't get a second chance to make a first impression
我小时候就是外公外婆带的。其实从出生到断奶都是爸妈自己带,然后我妈怀上我弟,工作又忙,于是我就和外公外婆一直住到上小学左右才回家。 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是我和我亲爹妈到现在都不太熟。 虽然我从上小学直到高中毕业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但幼年的记忆里却很少有他们的影子。所以后来无论如何努力,和父母之间永远就是那种“友情有余,爱情不足”的感觉。 我外公过世二十多年了,我外婆也走了十多年。可我有了心事或者特别难过的时候,想到的也总是陪我长大的外公外婆,而不是我爹妈。 我相信我爹妈对我的爱一点也不比对我弟弟的少,但我这边,怎么说呢,反正就是热乎不起来。 人毕竟只成长一次。You don't get a second chance to make a first impression babyG 发表于 2020-09-08 21:11
🔥 最新回帖
强RE。平均来看,国男家务不行,也算是996等文化的受害者。
你哪里看出我酸了。我还真不羡慕我朋友圈里拼命使唤老人,996自己都见不着娃的。出去浪那当然好,但我说的是孩子没满月,或者出生前几天出去浪或者出差的。你在这边见过?我反正没见过。看到爷爷奶奶带几个孙辈周末去玩的确实很羡慕,但这也都是小事,自己找sitter也能办到。
🛋️ 沙发板凳
美国只是第一个月不行,过了6周后就可以送daycare了。
有道理,反过来说,爸爸参与家务带娃就更能理解老婆的辛苦,就更理解老婆心疼老婆
看了,依旧油菜花。想到她管着那么多饭碗,休产假也会压力山大吧。毕竟那几个小伙伴们也急着开张。
我也是带娃以后才理解了李玫瑾说的3岁以前的亲力亲为都是投资。对娃陪伴越多,感受到的rewarding就越多,每天有趣的小细节都不一样。甩手的话,也根本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你还在还小吧?真正的reward还在后面
真的,我有个男同学但凡送娃去辅导班或者教娃了什么东西,必须发朋友圈展示一下自己父爱如山,传输自己养娃心得。相反有非常hands on的女性朋友,则是从陪伴中得到自己的成长与快乐。
多了去了
国内四老一起上,还能雇个保姆,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累。
和父母的bonding和rewarding确实少了,这个没办法,小两口必须996才能给孩子挣来教育的钱啊。只要国内的6亿赚1000的人口还在,就得拼命往上,但同时,也能换到廉价劳动力。
没有不宽容的意思,我清楚国内上班族情况,只是对这种情形抒发一下感叹而已。再说了,有些是客观原因,996或者daycre不成体系。但有些是主动的选择,比如因为有老人了就算下班也彻底甩手(我自己的亲戚里就有)。父母的陪伴是不可替代的,我是觉得像北美或者欧洲这样亲力亲为小家庭养育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更好,对父母也是难得的成长经历。
真的吗?哈哈太期待了。
我的女的朋友们,分两批,婆家在本地的/超有钱的,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带娃摆拍天天更新,超美的
婆家在外地的/不是超有钱的,就忙着带娃,基本都是凌晨才发个朋友圈吐槽一下那种
对妻子缺乏感情,也不应该没有责任心,家务不是妻子一个人的,他至少应该把自己的那份做完
有心有力陪伴孩子成长也是一种privilege。说明受过的教育和眼界,让你意识到这种方式对孩子更好。同时也有钱过单职工的生活,或是双职工但能享有完善的托儿体系。所以即使感叹得再有道理,也最好别从judge别人的朋友圈开始。
楼主,国内老人帮忙带孩子,减轻小夫妻的负担,挺好的。 等老人养老,不能动的时候,是指望小夫妻带着去看病和侍候的,哪怕又保姆,还是要照应父母的。 这么想,就平衡了把。互相帮助,都有付出的。 美国这里的文化,孩子都是自己带,养老靠自己的。
Privilege, judge这种词都被滥用了,人还不能有点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每说一句话之前都得保证我所说的一切都基于我所有的过往?累不累啊。我就是Judge了,请你也尽情地judge我吧。
不错,比你原本改掉的回复有胆气。 因为你的帖子是公开的,所以我就来公开讨论和judge一下,如此而已。如果你的这些Judge也是公开回复给你朋友圈的那些人,而不是背后点评,也会让人更有好感。
为啥要公开回复在朋友圈给别人添堵呢?996,缺少daycare体系是社会问题啊,普通人无能为力。有人就是喜欢刷手机不愿意陪孩子,我也更没必要追着说你这样做不对吧。朋友圈只是一个生活中的snapshot,所以只适合用来抛砖引玉用以高论,而不是上纲上线。
现在国内大城市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可多了 我们跑团的很多四五十岁的单身成功人士
差不多。我认识的北京土著也是这种日子。外地人稍微困难一点,基本上两口子带娃。
我生完孩子前三年在国内住的 也见过很多妈妈自己带娃的 但如果老人住得近确实弹性比较大 偶尔可以适当歇一歇
在带孩子的问题上 就我身边的样本 没觉得美华比国人高尚多少 区别就是全职妈妈的华 在美国自己扛的可能性大因为确实没必要再拉上个老人 在国内很多全职妈妈身边也有一个老人或者保姆 因为成本低
子女没有亲密感是人生一大缺失
我虽然不是祖辈带大的,但是妈妈管得多爸爸管的少。长大以后和爸爸没话说。看着老公和娃一起,我才觉得疏远不光是我的缺失,更是我爸的缺失。成年以后不管花多大的力气都难以消除这种隔阂。
一回美国他就转换心态,天天勤勤恳恳烧菜洗碗,弄院子扔垃圾,带娃洗澡睡觉。
笑喷了,真可爱。
将来一堆问题的时候哭都来不及。父母对孩子的付出绝对会在后面的人生分毫不差地显现。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可能都是和睦恭敬,真的扪心自问差别十万八千里,某些个关系对双方都是悲剧一场。
我长大之后,尤其我妈看到我和我娃的相处之后,非常后悔当初养育我的一些做法。但是时间不倒流,她再也没机会了。
羡慕,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父母那一关的,可能不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敢这样的真不多,老人怕能给气出病来
我见过一个 我同学 就是没用老人也没请保姆 读PhD期间生了俩娃还如期毕业了。而且从来没听她抱怨过带娃累。
嗯嗯说得特别好,国内全职几年带孩子的也是越来越多。好多家常菜up主就是全职妈妈呢。 而且我身边就有半年一次指使公婆来美带娃,而且还是爷爷半年奶奶半年,充分利用。 其实中国大城市和美国比较像了,两边都差不多。。。 差别就是国内的男人甩手掌柜是大多数,有了孩子朋友圈报告一下接着吃喝玩乐或者就是接着996的,是大多数。
所以说什么周围全是甩手的 也许只是你的圈子那样 不能代表所有
现在国内很多高素质经济条件好的年轻人 对孩子的陪伴也是高质量的 反倒在美国有不少一年到头老人不断的家庭啊 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十几二十小时的飞机来美一呆就是半年一年 子女上班时连小区都出不去 跟全职保姆没区别 又比国人强到哪去
谁都知道孩子是自己带的好 但美华在这上找优越感真没啥必要
我四个表兄妹里,有一个是自己辞职带,因为没老人帮她。比起其他老人带的,她带的确实不错。
其实也是公平的, 他们现在在国内潇洒了,十几二十年后就轮到他们带孙子了
人家可能觉得挺好的,反正到时候工作也不忙了,他们父母也不在了,专注带孙子孙女呗
反正一个阶段一个事儿,总比所有的忙事儿都集中在一起强啊
教会遇到过很多姐妹生完孩子就辞职在家自己带娃
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是我和我亲爹妈到现在都不太熟。
虽然我从上小学直到高中毕业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但幼年的记忆里却很少有他们的影子。所以后来无论如何努力,和父母之间永远就是那种“友情有余,爱情不足”的感觉。
我外公过世二十多年了,我外婆也走了十多年。可我有了心事或者特别难过的时候,想到的也总是陪我长大的外公外婆,而不是我爹妈。
我相信我爹妈对我的爱一点也不比对我弟弟的少,但我这边,怎么说呢,反正就是热乎不起来。
人毕竟只成长一次。You don't get a second chance to make a first impression
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吧,看父母和小年轻一辈儿的想法和观念,还有Peer Pressure。我家是我爸是绝对他自己第一的,从来没带过娃也不会帮忙,我妈是一辈子奉献型,不让她带娃她非得要带,她觉得她不带娃就没有价值,人生没有意义,所以没办法。
我家和四五家朋友都是自己带的。中间有两年没有工作。 送孩子去toddler班的时候发现还是有很多的。
是吗? 我没让老人带也没请保姆,从怀孕就辞职,到孩子上小学重回职场,很享受在家带孩子的时光,一点不觉得累,当然我娃很好带。
心有戚戚焉.....
你就吹吧,还国内的保姆素质很高。国内的保姆多难请想找个好的有多不容易。杭州那个三个孩子和妈妈都被烧死的不有钱吗?你看看他家的保姆。
我还真见过三对,都是读博期间生娃,最牛的是,因为毕业时间不一样,异地还都是爸爸边工作/念书边带个toddler。。
跟孩子可不可爱没什么关系 自己生的自己不带 藏着掖着也就得了 还有脸说出来 呵呵
为什么这么酸呢。。谁不羡慕国内保姆便宜老人能帮忙呢? 一看到人家出去浪,就默认是甩手掌柜老人带娃。难道你家娃不送daycare不请保姆吗?生了娃就辞职回家天天家里蹲带娃吗? 又不是全天不管,家里有backup,偶尔出去浪一把,有什么不行的呢?我们去年restaurant week的时候,周五去dc接娃的时候看到一堆白人爷爷奶奶,估计小两口都出去浪了。平时周末去动物园儿童博物馆,不少也是爷爷奶奶带着,看的我们那叫一个羡慕
楼主你朋友圈层次不行,我朋友圈都是鸡血爸爸妈妈,说起孩子的吃喝用度、自己的加班费和孩子的补课费都如数家珍的
这种只是少数吧? 国内保姆素质不见得多高, 但也没有必要拿特例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