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独生子女是7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他们的父母还有不少是返城知青,生孩子晚。 这波人的父母妥妥75左右了。 麻辣粉丝 发表于 2020-09-08 16:17
回复 10楼大白白的帖子 到了一个年纪活动范围就不大了。适应也容易多了。再说国内又多好适应呢?国内光最近健康码就搞死很多没有儿女照顾的老人了。没有现金付款又折腾一堆人。还有就是,能适应的人哪里都能适应,不能适应的那里都不适应。这更多的是性格问题。 Confuse 发表于 2020-09-07 21:44
那是语言没问题的老人 在这边没车 语言不行的老人 独立看病很难 [email protected] 发表于 2020-09-08 20:25
实在不想谈政治了 superplayer0304 发表于 2020-09-07 21:10
对于独生子女,不这样做,似乎养老无解,这样做,现在形势下移民也艰难 castleonsands 发表于 2020-09-07 21:25
买个duplex bluelily888 发表于 2020-09-07 21:40
关键是医保吧。入了籍就好了,关键要早做准备,不要七老八十了再开始。但这是个大决定,尤其是国内条件还不错的,难啊。 JBJ17 发表于 2020-09-07 21:39
回复 10楼大白白的帖子 +1,确实。没钱,或者钱不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有这笔钱是否愿意都开销到给双方长辈养老上,两边长辈怎么分配?更会涉及到婚前婚后谁家付出更多等敏感问题,一碗水不容易端平。 前面有妹子说有能力安置养老投资房的很多,现实中我认识的人里面没有几家有这个的能力的。 songsyua 发表于 2020-09-07 21:45
回复 1楼superplayer0304的帖子 还是谈政治吧。。。。 你这个更无解,哎 pwwp 发表于 2020-09-07 21:28
本以为一边一套房就行了,事实证明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了。比如要去吃饭,出去玩,近的远的,两边都要带着,不然容易有矛盾,所以我特别讨厌过节放假。如果两边都是特别懂事讲理的可能还行,如果哪个出点小问题,苦的是夫妻俩。所以劝楼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招这事,情愿两边多跑跑。 wjhlash 发表于 2020-09-07 22:49
独生子女的双方父母年纪应该还没大到必须接过来了吧 Temporarilycalm 发表于 2020-09-07 21:26
回复 36楼epivvv的帖子 麻州的医疗,masshealth已经算是公共负担了。所以绿卡以后,公民之前父母的医疗只能自己买保险了,obamacare接受的诊所越来越少。 angelalala 发表于 2020-09-07 23:10
这话说的。。。仿佛老人在国内都是身无分文,居无定所,食不果腹一样。。。 独生子女的父母,一般都是城市的吧,多少有点家底吧? 既然决定来美国养老,国内的房子就可以卖了。 三线城市一套房现在也能卖出40-50美元了,子女再添点,哪怕在湾区纽约也能买个condo了。 医疗这种,入籍之前就子女出钱,老人的国内退休金足够在美国当个饭钱了。 emilyxy 发表于 2020-09-07 22:17
Are you kidding me?400K-500K 国内三四线? 别墅吗 yup 发表于 2020-09-08 00:08
我周围四大名人里, 就知道一个学妹家是这样的, 也不是很小, 40多, 然而去年去世了, 接下去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tobeornottobe 发表于 2020-09-07 21:46
回复 30楼emilyxy的帖子 首先得长辈愿意放弃国内生活来美国养老,其次长辈是否愿意把自己国内的房子卖掉,据我所知也有些长辈怕之后没了退路不愿意卖房的,最后医疗是个无底洞,如果长辈有慢性病是最难的。 songsyua 发表于 2020-09-08 00:06
回复 28楼emilyxy的帖子 不是两套投资房这么简单,举个例子,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去看个病,拿药,检查……美国这里必须儿女带着,国内很多老人自己就能打个车上医院了。何况还有买菜,日常交往……人年纪大了,换个地方居住不是容易的事 Free_fish 发表于 2020-09-08 07:25
我对父母移民的事情做了很多研究,所以比较清楚。父母在拿了绿卡之后入籍之前,所有的开销应该都是担保人出,不能成为公众负担(比如前面一个妹妹说的麻省的医疗费用),如果使用了任何福利,后果之一就是这些福利的费用,最后都由经济担保人,也就是其子女出。父母入籍之后,就可以根据收入情况来申请相对应的福利,与经济担保人无关了。其实这些都在当初为父母申请绿卡的表格文件中说的清清楚楚了。huadajie 发表于 2020-09-08 08:09
如果4个老人没有一个懂英语没有一个能开车,那绝对是你的噩梦 loveinca 发表于 2020-09-08 01:58
虽然移民表格上是这么写,但我知道这里大把中国老人在入籍前用的是福利,担保人没有后果。 如果家庭合睦,这里很多华人夫妻会把父母办过来。房子就是多一间房而已。如果关系不那么好的,或者老人比较喜欢独立的,就去住政府福利的老年房。 平时看医生,杂事,确实需要孩子照应一下的。但是有些子女和父母处不来,那这些杂七杂八要跑腿的事情就多半让政府提供的免费护工们做 Yadkin 发表于 2020-09-08 08:18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追查,这些要查起来都能查到的,别人今天没事不代表明天也没事,别人明天没事也不代表轮到你也没事 aprilween 发表于 2020-09-08 08:35
以前管的松,是这样,现在不知道,最好多打听打听,我一个朋友说她父母入籍前常被来信问谁是你的担保人什么的,她家压力很大,不过也没回信,拖着拖着就入籍了。 JBJ17 发表于 2020-09-08 08:23
上面说的对,要移一定要早,才好让老人过来,不然岁数太大,入籍前几年不好处理ray_golden 发表于 2020-09-07 21:43
有啊,4个全部过来啃福利,夫妻铁杆民主党支持者 我周围父母过来啃福利的,都是铁杆民主党支持者,利益在哪边屁股坐哪边。 医疗靠政府白卡,住房靠政府老年公寓,不要太爽。大家全体给他们买单。 xiang2010 发表于 2020-09-08 10:51
我们家有,但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不然你给自己找麻烦,对老人也不好: 1. 分开住,他们各自买了套2b2b的condo (30万左右) 2. 不求多土豪,但是要经济独立,存款/退休金可以负担在美国的开销 3. 会开车 4. 会简单的生活英语 5. 医疗保险问题,我爸妈来的早,已经是公民,有medicare。我婆婆年纪比公公小,找了个轻松的工作,解决了他们的医疗保险。 总结,有$以外(儿女愿意买单另说),要是来还是乘早,还能建立在美国的社交圈。真的七老八十了,美国对于中国的老人没啥意思。 Unnijennifer 发表于 2020-09-08 08:56
还真是,我有个熟人两口子都是高薪高学历,明说支持民主党,她父母公婆都在美国吃福利! cy_dong 发表于 2020-09-08 11:49
湾区房价高,我妈还要求买大lot的SFH,condo不行,说像坐牢。 说是一起买,但是他们全部家产加起来也就能30-40w美元, 这边SFH 没120w下不来,他们顶多出个首付,还得每年房产税加生活费。 你说愁不愁 17thfloor 发表于 2020-09-08 12:22
越来越少了 80后的家庭条件都很好的 父母在国内过得很好根本不想来 没有这种困难需要面对 [email protected] 发表于 2020-09-08 12:24
🔥 最新回帖
先定义多晚算晚吧?30?35?
没错!!
就是和这里的中国老人比。
1。中国去医院的交通得自己搞定,其实就是得孩子有车,否则老人自己叫车很难。疫情的时候,很多科室关了,看病限制多。
2. 美国这些中国老人,如果自己不会开车,那一般就是领福利的那种,自然有免费的开车去,看华人医生或者有翻译提供。疫情其间也没有重要的科室关到不让看病了。很多老人的medical care 可以叫护士上门服务(换各种引流管,尿管,抽血,打针)。在上海,没人给寻常老人上门服务。
🛋️ 沙发板凳
对于独生子女,不这样做,似乎养老无解,这样做,现在形势下移民也艰难
独生子女的双方父母年纪应该还没大到必须接过来了吧
还是谈政治吧。。。。
你这个更无解,哎
到了一个年纪活动范围就不大了。适应也容易多了。再说国内又多好适应呢?国内光最近健康码就搞死很多没有儿女照顾的老人了。没有现金付款又折腾一堆人。还有就是,能适应的人哪里都能适应,不能适应的那里都不适应。这更多的是性格问题。
+1,确实。没钱,或者钱不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有这笔钱是否愿意都开销到给双方长辈养老上,两边长辈怎么分配?更会涉及到婚前婚后谁家付出更多等敏感问题,一碗水不容易端平。 前面有妹子说有能力安置养老投资房的很多,现实中我认识的人里面没有几家有这个的能力的。
我也知道四大牛人里有人这么做,中西部大农村的大学城,买的duplex,每家父母住一套一楼的主卧,楼上房间各招一个学生房客,每天还给这四个学生管顿晚饭,听说租金用来还贷款了,但是小厨房收的现金是老人自己的。两家老人相处的特别好,一点儿亲家间的drama都没有。现在就不知道了。
父母说了,现在他们要自由,不会听我安排。他们老糊涂了任由我安排。我摊手,你们如果现在不移民过来,那我以后只能安排你们住国内养老院了,而且我也没法经常去看你们。他们同意。我说你现在能跑能跳的,当然同意,到时候不要反悔啊。人家说到时候主动权在我手上,我要怎么安排他们只有接受和拒绝,又不能拿我怎么样,所以我不用担心。另外他们就是这么对他们自己父母的。所以我除了期望他们身体健康的时间久一点,还能怎样?
住一起就等着鸡飞狗跳吧
说起投资房有一大堆人出来说自己有好几个呢。用到父母身上就没人了?当然,难处不是没有。不过凡事都看自己多有心去做。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不想做这件事。但是责任在那里搁着,没有人可以推只能自己背起来。做起来就发现也没那么可怕。而且还认识一帮同样在做的人可以分享心得。物以类聚。
论坛上平时聊天,几乎人人都有N套投资房,咋就没有人有这个能力了?是舍不得投资房的租金收入吧?毕竟不能找父母收房租。
这是真的,我外婆,我爷爷,都活到95+,后面十几年他们自己都不愿意出门。 除了去医院,根本就不出门的。保姆给买菜,做饭;子女给买生活用品,根本也不用出门。 平常就是看电视,看报纸,打电话找亲戚朋友聊天。
这话说的。。。仿佛老人在国内都是身无分文,居无定所,食不果腹一样。。。 独生子女的父母,一般都是城市的吧,多少有点家底吧? 既然决定来美国养老,国内的房子就可以卖了。 三线城市一套房现在也能卖出40-50美元了,子女再添点,哪怕在湾区纽约也能买个condo了。 医疗这种,入籍之前就子女出钱,老人的国内退休金足够在美国当个饭钱了。
人生好无奈啊!!!!!!!!!1
分开来跑。各管各家。这是一年以后得出的结论。他们也高兴。不用装了。
国内在一个城市也一样啊, 出去玩带谁, 过节谁家过。。。
麻州的医疗,masshealth已经算是公共负担了。所以绿卡以后,公民之前父母的医疗只能自己买保险了,obamacare接受的诊所越来越少。
80年的已经四十了,父母30多岁要孩子的现在也70多岁了。
没有吧。Masshealth 65岁以上就可以了。很多中国人住波士顿不走就是看着保险好。
嗯嗯,有理。独生子女也没别人了就自己扛起。父母年迈肯定最终都是要想办法妥善安置的。
论坛上随便怎么说都可以。可能是我工作收入都一般,现实中的朋友们也一般家境,和论坛70万+贫困线的怎么好比,多数父母来探亲就都一起住,连在外面给父母租房的都很少。
首先得长辈愿意放弃国内生活来美国养老,其次长辈是否愿意把自己国内的房子卖掉,据我所知也有些长辈怕之后没了退路不愿意卖房的,最后医疗是个无底洞,如果长辈有慢性病是最难的。
Are you kidding me?400K-500K 国内三四线? 别墅吗
三线城市的房子卖不了那么多钱的。
不不,80岁的老人多数记忆里衰退,已经丧失了学习能力,连家里方寸大的地方,很小的环境都适应不了。我奶奶和外婆在自己呆了一辈子的地方只要还能走得动路,依然能独自出门散步,能自己买菜吃饭做饭洗脸,甚至还能自己出门看医生。但是她们换了地方,出门立刻就走丢,在家里都半夜起来找不到厕所,家里东西小到开窗开水龙头倒水之类的都一概不会用,怎么教都教不会,其他复杂点的更不用说了。得人时时刻刻盯着,随时伺候着。你可能以为这是老人的常态,但其实她还住在熟悉的地方,还用她原来用的那些东西,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慢慢做的。 老人早点适应环境不是什么大环境,就是最基本的饮食起居环境而已。
这不是可预见的吗?这么生活,死的基本就是中间层
趁著父母現在能走能動,多讓他們來美國住住,最好在家附近給他們租一套房子,看他們能不能適應,如果不習慣就不要折騰來美國養老了,省得國內的房子賣掉沒了退路
不是两套投资房这么简单,举个例子,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去看个病,拿药,检查……美国这里必须儿女带着,国内很多老人自己就能打个车上医院了。何况还有买菜,日常交往……人年纪大了,换个地方居住不是容易的事
难得啊,真不错
我是独生女儿,没得选。我妈已经移民过来了,拿了绿卡。
我老公家是两个儿子,感谢少数民族多生政策。虽然我老公是长子,但是家里财产一分没要,全给了弟弟,现在婆婆七十多了跟着他弟弟在北京过。
结婚前我家就和他家说好了,我家情况特殊,只有一个女儿还是单亲,所以不可能跟婆婆过不然以后我妈养老无解。他家同意了我们才结婚的。
国内那是理想状态。现实情况是好多医院必须要网上挂号微信挂号,七十岁的老人根本无法操作。医院排队挂号,以老人的体力挺难的。
美国这边其实还好。我给我妈找了个台湾医生,离家近得很,走过去只要十五分钟,中文沟通无障碍,除非去医院动手术,不然不需要我陪。啥时候去看家庭医生她比我还清楚。做核酸什么的她都自己约好了。反而比我在国内的婆婆省力多了。
平时她去超市,刷我的信用卡副卡,操作溜得很。每笔消费手机提示给我,大额的我会问一下,怕老人被盗卡。她也不怕刷卡因为我和她说没事被盗刷银行负责呢。她也会开车,基本生活无障碍的。她的账单我都设置了电子的,银行账单啥的会自动去我邮箱,所有扣款我都设置了自动扣款,我基本稍微扫一眼就可以了。唯一麻烦我的就是信和骚扰电话,一般她收到信都很紧张,拍给我看十之八九都是广告,骚扰电话就是dhl,大使馆,她收到了就要给我打电话,还非要我打电话去问…我也是一个大写的服。
我婆婆看病牵涉到国内异地医保报销,还牵涉到挂号问题,她一般要么就是我小叔子带着她去北京的医院看病,要么就是自己回老家看私人中医,总之自己去医院不太现实。
然后她从老家去北京以后,微信支付也不太会,只会现金。现在也不是很方便。喊她用微信支付,连卡她怕不安全,我们给她微信里充钱她也搞不明白,已经放弃了。现在健康码的神操作已经把她逼回十八线老家了,问她啥时候回北京她也不说,天天住在亲戚家。
两个老人相差三岁,我觉得在智力上和接受新事物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别。我婆婆的受教育程度比我妈还高些。
虽然移民表格上是这么写,但我知道这里大把中国老人在入籍前用的是福利,担保人没有后果。
如果家庭合睦,这里很多华人夫妻会把父母办过来。房子就是多一间房而已。如果关系不那么好的,或者老人比较喜欢独立的,就去住政府福利的老年房。
平时看医生,杂事,确实需要孩子照应一下的。但是有些子女和父母处不来,那这些杂七杂八要跑腿的事情就多半让政府提供的免费护工们做
怎么提前准备啊
完全赞成,而且还能更糟糕
比如性格敏感,脾气易爆,跟子女不懂界线,或者跟自己配偶也闹矛盾
又比如,其中一人有基础病常去医院,或者在国内用保姆习惯了
每家情况不一样,还是讨论政治更容易
关键要有钱啊……唉……头疼。
如果决定过来,就早给老人办绿卡,老人身体还好时就拿到公民,子女压力就小,如果不准备过来,就在国内安排好。是请靠的住的人帮忙呢还是早点退休回去照顾。这是原先计划。现在中美关系这样,我也不知道。我是比较喜欢忧虑的人啦。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追查,这些要查起来都能查到的,别人今天没事不代表明天也没事,别人明天没事也不代表轮到你也没事
嗯。所以要像楼上层主说的,早做打算,在父母都身体比较健康的时候就移民。这样绿卡期间不用福利,等入籍了,就好办了。
总结,有$以外(儿女愿意买单另说),要是来还是乘早,还能建立在美国的社交圈。真的七老八十了,美国对于中国的老人没啥意思。
国内在外打拼的独生子女也很多,能把四个老人接到一个小区一起住的实施起来也是困难。
三线城市卖40-50万?哪个三线房子这么值钱?
我在低房价区和相对高房价区都住过,低房价区容易很多,很多人是有能力额外再买两套的,也不需要多高收入,两口子双职工,父母负担不是很大就可以了,华人里至少一大半40-50岁前能做到。高房价区自己都撑得不行,再弄两套真的很难。
哪个三鲜城市的房子套现能卖40-50万美金?再说你套现了钱怎么转出来?这边房产物业税谁付?一拍脑子拿屁股想事情。
医疗靠政府白卡,住房靠政府老年公寓,不要太爽。大家全体给他们买单。
是中国政府来信问的吗?
这意思是入了籍,父母办绿卡过来,然后住政府房,拿低收入的福利和医疗?
记得好像美国这边要禁止这么做。如果发现,sponsor绿卡的子女要返还所有的费用?
我周围的同事也是这样的。 他们的父母过来拿绿卡。全吃福利,啃社会。 这些同事都是铁杆的民主党支持者。
不是很清楚,听她的意思是看我病后用了州里的福利后收到的。我们州有些医院还想是没有保险也要收的。
我姨妈50多来美国的,在美国工作过有自己医保和房子住,会英文有老外朋友,会开车(以前自己开车上班,现在不开了)但是现在80多,老想回国安度晚年,弄得我两个表姐没办法,就俩孩子全在美国。这样80多的老人放弃绿卡回国的有6位老人,生活中认识的。我姨妈还没走。感觉人老了,忽然想落叶归根?
还真是,我有个熟人两口子都是高薪高学历,明说支持民主党,她父母公婆都在美国吃福利!
如果高薪高学历,一年交税就有十万吧,让父母在这里养老国家也不亏。
说是一起买,但是他们全部家产加起来也就能30-40w美元, 这边SFH 没120w下不来,他们顶多出个首付,还得每年房产税加生活费。 你说愁不愁
你这种就属于没把自己的经济情况讲清楚了,当然永远不要讲太清楚, 但大概让他们心里有个数啊。
你妈妈这属于狮子大开口啊
80后,90后,只是还没轮到他们而已,到时候有他们好受的。
这事,谁也别想自己爽!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