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建議,华为放棄歐洲和美國市場

i
itspid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南華早報日前報導,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表示,大陸沒有任何企業能取代華為在大陸技術與全球化的領導地位,「如果華為無法承受美國的制裁,還有誰可以呢?」美國透過制裁來削弱華為, 將在大陸整個電子供應鏈中掀起寒蟬效應。 深圳市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華為是對深圳GDP貢獻最大的企業,佔整體經濟產出的7%,成為當地唯一經濟產出貢獻總額超過1000億人民幣(約144億美元)的公司,這些數字還不包括當地供應商、服務業(如餐廳、醫療院所等)創造的效益。 劉開明認為,華為目前的困境將對當地經濟造成影響,意味著陸企在全球科技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的年代終結。他預期,在華為禁令之下,一些外國企業將撤離大陸,尤其在深圳的公司,「這些外資科技企業是大陸出口導向型電子製造業的高端部門,這些公司撤離不利於大陸技術創新。」 劉開明指出,就如同2000 年初期時,美國買家要求台灣、南韓供應商從台灣、南韓搬至大陸一樣,如今美國買家客戶再度施壓,要求供應商把生產線從大陸遷往越南、印度和台灣。 不過,由於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仍不斷成長,因此深圳和華為的未來並不完全黯淡。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7月受訪時曾表示,大陸14億人口和「一帶一路」市場,足以支撐華為等這樣的大陸企業,並建議,放棄歐洲和美國市場,在彼此沒有信任的情況下,雙方難以和解。



t
tbaobao
可信度有多少?而且清华的说了不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