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什么能力都是虚的。父母做到不焦虑,平常心,热爱生活,open minded,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很多事情要顺其自然。每个人才能不一样。 arie 发表于 2020-08-18 18:11
列出来条条都是大道理,还是给孩子讲的大道理,自己都不晓得怎么去实践。 先从父母做好吧,改变自己 什么时候都不晚。从自己的工作做起,从孩子的学校和自己的社区做起。 华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大的问题是,不热爱工作,不热爱生活,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除了八卦,就爱钱推孩子也是为了钱,就是不去想动脑子弄明白有了钱该怎么花,有钱和没钱的天天都费尽心思只为了一口好吃的活着。。。。 为了下一代,也为了自己的余生,从现在开始改变吧。 kakeru 发表于 2020-08-18 18:28
脑子灵活 身体健康 心态好 dhd 发表于 2020-08-18 21:28
看大伙评论很多都还是一股子的精英教育理念,这能力,那能力的,你们自己已经有这些能力了吗?没有的话怎么言传身教?还不都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这地球上99%的都是普通人,先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在平凡的人生里找到那个闪光点,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这就是我对我孩子的期待。(好吧,有点歪楼了😁) 独牙兽 发表于 2020-08-18 21:21
说说我个人对教育下一代的想法。爬藤奥数学钢琴这些我认为都不重要,这些对1%有特长的孩子们可能有帮助,但对99%的孩子没有帮助,甚至会有害。我个人认为孩子教育有三点最重要: 自信心 - 自信心人生几十年里面最重要的心理素质,自信心不但能使人从容度过人生中各种各样的坎,而且能让周围的人有信心聚集在你的周围。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或者不适合做的,比如爬藤奥数学钢琴等,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得不偿失。 领导力 - 领导力多数情况下是家庭环境培养出来的,家长制教育出来的孩子习惯服从,从小被鼓励适应独立生存丛林法则的孩子才能学到怎么去领导。 创造力 - 创造力源于思维中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做,思维就会慢慢地被条条框框绑的越来越紧,创造力渐渐消失。反之,孩子如果生活在一个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家庭环境下,鼓励尝试新想法,错了可以重来。孩子没有了对家长批评的恐惧,思维上放得越来越开,创造力就被激发出来了。 这是我的一些粗浅想法,大家有同意或不同意的只管提。 车到山前 发表于 2020-08-18 12:12
回复 63楼车到山前的帖子 要极力培养孩子的逆商,在逆境中可以顽强生存和反击的能力。 一个群体里面,在逆境里面生存下来的往往不是智商最高的那群人,而是最坚韧,求生意志最强的那群人。你家孩子再善良,再聪明,智商再高,学历专业再好,遇到了挫折都学司保军,David Wu,欧建新,也是彻底废了。 只有意志最坚韧的人才能在残酷的社会里面生存下来。而坚韧的意志力,绝对不是在温室里面培育出来的。 骑大马 发表于 2020-08-18 15:47
回复 64楼车到山前的帖子 我培养孩子,从来不教育其要善良,我从小教他的是不要伪善。 真正善良的人,多是被人利用不得好死,和被社会逆向淘汰的人。只有不通人性和不读历史的人,才会教育小孩要善良。 http://wyw.5156edu.com/html/z4752m7445j571.html 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这个道理,司马迁早就在《史记 伯夷列传》里面哀叹不已了。 知乎上就有人问过,“为什么不从小就向孩子还原社会的残酷?” 用罗曼罗兰的名言来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100%幼吾幼,我也极力去幼他人之幼,但是人是自私的,也许我只能给30%-40%关爱予他人之幼。但是,我不会去伪装我自己会爱邻如己。人世间最大的道德是真。 我觉得从小教小孩子要善良,其实只是父母在教小孩学做人,主要还是为了明哲保身。因为你家孩子不惜侵犯大多数人的利益,绝大多数人就会反过来制裁你,轻则断了上升的路,重则让监狱教其怎么做人。而人过于天真善良,又很容易被险恶的社会戕害和吃掉。 普通人一般选择的不过是乡愿。我教孩子接受社会的残酷,但是少一些虚伪。也许这样的人多一些,社会反而能更美好一些而已。 骑大马 发表于 2020-08-18 16:12
长相 , 外表 也很重要很重要 在西方社会, 对男生的外表, 长相 要求很高很高 长的漂亮, 身材健美的 黑人, 白人男生在社会上很受欢迎, 很容易很容易混 Mcdonald 发表于 2020-08-18 12:17
如果想在美国竞争,必须具有美地认同的的特点才会被看好。否则根本不qualify. 这就是烙印所悟出的道理。这里的回复,很多华人还是没get到。 木瓜瓜 发表于 2020-08-18 17:34
要我看来,一点就够了,就是自信心。自信一部分是遗传,一部分是后天,在我看来,美国的华二代多半不如华一代有自信。可见环境的威力。你家长再爱再推,出去后,他从外在到能力都不如黑白,如何自信。其实百分之九十九的家长因为爱而不会教育孩子。 咖啡和茶 发表于 2020-08-19 09:36
你得动,见过不止一个华人男娃的妈妈把娃圈在家里养,比我们这种女娃的还文静,这个肯定不行。我见过那种很优秀的华裔医生都是帅帅又阳光运动的。有些从很小就开始打网球比赛了。 cathytree 发表于 2020-08-19 10:55
回复 1楼车到山前的帖子 纯粹做梦, 楼主没有孩子吧。。 你这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 hualihu 发表于 2020-08-19 03:36
回复 1楼车到山前的帖子 你说的跟没说没啥区别 Bisu 发表于 2020-08-19 04:52
大家推荐一些适合初中生读的关于培养leadership的书吧 iloveshuai 发表于 2020-08-19 08:48
回复 3楼的帖子 这一点真的是太认同了。孩子实习过几个单位,都是同行业top3的跨国公司总部还有政府,都以白人为主的部门,男女员工们不仅是名牌大学毕业,五官和体型长得都好,个头也高,没有大马路上那张死胖子和穿着拉里邋遢的那种,男女衣着讲究。只要能进去的,无论是员工还是实习生,没有一个长得不好的,真是看脸的世界。 xvn 发表于 2020-08-18 12:23
楼主别瞎吃吃了,大家都培养娃自信的当领导,10个娃10个自信领导谁干活?你去看劳模娃都很自信有领导力,最后大多去打理草坪了。 alita 发表于 2020-08-19 12:03
这是不是要把孩子扔回丛林的节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车到山前 发表于 2020-08-18 15:38
建议多来英国旅游旅游吧. 英国的文化特别特别深厚啊, 多受英国文化熏陶熏陶!! 不象中国是个文化的沙漠啊! Cuomo 发表于 2020-08-19 12:34
1,帮助孩子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这样不会偏执,有包容心,容易跟不同的人沟通。 2,帮助孩子做一个有趣的人。 多开发孩子的幽默感,和对人对事的钝感,不要玻璃心。 3,鼓励孩子跟非常优秀的人做朋友。鼓励孩子们经常举行不同主题的活动。 duosuoshi 发表于 2020-08-18 12:39
手动点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不焦虑,平常心,热爱生活,这是能给孩子的最大财富!
不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身上有很多父母的影子。父母也不是完人,与孩子一起共同接受新事物,共同成长,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老师,这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比说教大得多。
从现在开始,共勉
这地球上99%的都是普通人,先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在平凡的人生里找到那个闪光点,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这就是我对我孩子的期待。(好吧,有点歪楼了😁)
章MM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不说负面的东西,孩子怎么有防备心?
这是说孩子还是说爷爷呐?LOL
说的挺好,没什么歪楼的。我喜欢看跟帖,跟帖的信息量比主贴要丰富好多。
其次要有个好的性格,能有同理心,能包容不同的想法,从中理出自己的思绪。能和别人合作很重要。
要及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愿意在那个方面钻研。
要热情自信,我觉得这点非常源于童年家庭的幸福和快乐的氛围。
要敢于向前走不怕失败,对于男孩子参加team sports 对于培养这点非常有用。
绝了,笑死
很容易这个。。反正父母也得努力
严重同意,我也是这样想的,也在这样做着,鼓励孩子,不打击他,支持他。
纯粹做梦, 楼主没有孩子吧。。
你这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
Re
从来不教育其要善良,我从小教他的是不要伪善。--贊👍
順其自然,open-minded ,看似簡單,操作起來需要很多的綜合能力呢
钱+素质。
太同意了! 在美国重要职位的人选他们喜欢采用长相俊美,身材均匀的。
楼主提的是在Marginal部分改善,不是决定因素。
决定因素在华人族群,或者华人父母自己能做到有影响力的位置。
这个完全同意,父母自己先明白什么是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才谈得上指导孩子成为主流的一部分。大多数父母自己一直边缘化,但有一些生存技能,所以先立足于孩子也有这安身立命的本,这都沒错,但孩子到一定年龄,就该放手,让他们带领自己向前吧。也许父母的观念多半是限制了孩子该有的发展
孩子找到他们擅长的喜欢的,做得顺手自在,人也开心愉快。 硬要做不喜欢不擅长的,何苦?
这也太自恨了吧,我跟你的观察相反,华二代很多自信的,首先语言就没问题,另外能力强学习好,还外在到能力都不如黑白?华人重视教育,怎么可能能力不如黑白?相反很多老美啥都不懂,还蜜汁自信,这种就是盲目自大了。
英国的文化比较深厚啊!!!
GAY 比较多吧!!!
目前国内的这种文化下, 男生越来越女性化, GAY 多的惊人啊
你的意思是这三点只能靠天生了?我觉得后天家庭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大,三分靠天生,七分来自环境。
孩子教育这件事的确不是三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跟帖里有许多更具体的,可以参考。
Google一下这些书应该有不少,比如: https://www.leaderinme.org/blog/childrens-books/ 但我感觉还是要支持和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这样他们才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确实是这样
这楼里的讨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叫做因材施教。。。。
说得真的是一针见血呀。
父母从自己做起,更重要。
建议多来英国旅游旅游吧.
英国的文化特别特别深厚啊, 多受英国文化熏陶熏陶!!
不象中国是个文化的沙漠啊!
不是扔回丛林的节奏,而是认识到其实就是丛林的节奏。
英国才是文化的沙漠,应该来美国。 美国的文化特别特别深厚。
说的非常好!记下来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