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分享疫情期间在家陪娃上课体验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8月18日 7点38分 PT
共 (5)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l
loveinlife
接近 5 年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偶尔知道了这个论坛,发现信息量还真不小。尤其子女教育这板块,找到不少好的资源。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分享一下自己在娃教育上的心得,尤其看中和娃爸娃妈们一起的互动交流。
声明:家有普通娃一枚,自己也非专业写手。疫情开始后便暂时放弃工作,充当全职家教。借用平台单纯分享。欢迎大家拍砖建瓦,权当学习。在此谢过! ==========================
疫情期间,和娃一起学起来
疫情以来,每天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负面新闻和各种的吐槽。偶尔看到一位妈妈朋友在脸书上分享的
疫情对自己生活的正面影响
,很有认同感。 不再有上下班塞车的烦恼 不再需要每天化妆:皮肤可以自由呼吸了 精简了衣橱里的衣服 没有了不做家务的借口 更简单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瑜伽+散步,不外出吃饭了 逼迫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厨师:学习新的菜谱 和已经长大(上大学)的孩子有更多的相处时间 有更多时间看想看的电影和书籍
细想一下自己和娃宅在家的这段时间,更多的是相互的陪伴,学习和实际的生活能力的提升。娃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去度假胜地旅游,去餐厅吃饭,但是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自己聊天,通过书籍视频了解外面的世界,参与到更多的家务活动中。我也是放慢工作的脚步,更多投入到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上。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新技能和专业的教育方法。相信好多父母也已经在疫情下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今天单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家陪娃上网课所学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
由于娃的年龄偏小,担心不能完全掌握所学网课的内容。所以每堂网课都是在一旁陪伴指点。
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关注娃的反应。比如是否能听懂,跟上老师的节奏,回答老师的问题。渐渐的娃开始适应了课程内容和进度,我的关注更倾向于学习专业的老师如何设计课程,如何生动的讲课。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可以学习并在课后效仿和重复应用的。
拿我们最熟悉的
亲子阅读
举个例吧。有一次给娃报了一个为期一周的童话故事阅读课。原本以为就是一个老师讲故事的课。但实际上老师在挑选故事的时候就很别有用心。挑选的故事是现代版的经典童话故事。
比如“灰姑娘” (书名:
Cinderella and the Incredible Techno-Slippers (Fairy Tales Today)
)的故事是发生在科技时代。讲述了灰姑娘如何发明了一双电动跳舞鞋和懒惰的后妈,后姐姐们斗智斗勇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和娃的脑洞大开。原来经典的童话故事也是可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老师在有声有色的讲完故事后,又启发性的问了几个故事中的相关问题让孩子们在故事结束后还不断的思考故事中的情节。最后老师还拿起来画笔在白板上画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也让娃自己动手画下故事中想象的人和事物。一个小时的课中,有理解,有思考,也有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对我的印象很深,也同时启发了我在亲子阅读上需要做的改进。以前亲子阅读只是读完一本书而已,现在会更加注意读的过程中添加一些小问题让娃去动脑思考,读完后也会和娃一起聊一聊,画一画故事中喜欢的人物和情节。
还有一门是娃非常喜欢的
数学思维
课。这门课之所以吸引孩子的一大原因就是有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实际的动手操作。比如拼图,走迷宫等游戏都是实际看得着摸得到的。所以对于低龄的孩子学习方式,需要加入这些元素。
在学习“等价交换”这个专题的时候,娃一直搞不明白“1个2块小方格”和“2个一块小方格”的面积一样大。教课老师建议课后可以用乐高玩具来比一比。果然用娃平时最喜欢的乐高来做学具,一下子就搞明白了。
这一课也让老母亲明白,数学的思维可以取材于生活。用娃最喜欢和熟悉的事物来启发和引导孩子去理解,学的更透彻,更扎实。
最后一个启发来自娃的
美术课
。让娃学画画起初只是为了让娃可以锻炼一下专注力。但学了之后发觉,画画真是一个好的兴趣爱好。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对提高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创意和逻辑思维都有一定的帮助。在画的过程中,老师会带着画一个主题,但是画面中一些具体的东西是由娃自己决定画什么,然后老师再带着画。
课后,我也学会了经常鼓励娃尽量尝试大胆画。画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于表达和创作。有一次画画课画的是自己是房间。第二天娃想到给她最喜欢的迪斯尼的公主们每个人都画一个房间。于是创作了一副“巨作”。 老母亲也是全力支持,亲手画了公主住进了每间屋子。娃渐渐的也喜欢上画画这种表达方式。经常把画画课上画过的事物和绘本中的故事情节结合画出另一个故事。感叹孩子的想象力真是天马行空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论是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还是学术中的专业教育,还有好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大家在疫情下陪娃上课,或是在家自己教娃还有什么心得和经验,不论好坏,都欢迎分享
!
m
mimimiya
接近 5 年
2 楼
求问数学课和画画课在哪儿报的。。。
l
loveinlife
接近 5 年
3 楼
回复
2楼mimimiya的帖子
我们报的数学是豌豆思维,画画就是美术宝1对1。据说在北美华人圈和国内打得都挺热。国内的网课除了上课时间不是最理想,硬件和软件感觉都还不错的。娃也喜欢,就当培养兴趣爱好了。
L
LibraryGo
接近 5 年
4 楼
Thanks for sharing!
没
没事就刷剧
接近 5 年
5 楼
这是“别人家”的娃!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疫情期间,和娃一起学起来
疫情以来,每天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负面新闻和各种的吐槽。偶尔看到一位妈妈朋友在脸书上分享的疫情对自己生活的正面影响,很有认同感。 不再有上下班塞车的烦恼 不再需要每天化妆:皮肤可以自由呼吸了 精简了衣橱里的衣服 没有了不做家务的借口 更简单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瑜伽+散步,不外出吃饭了 逼迫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厨师:学习新的菜谱 和已经长大(上大学)的孩子有更多的相处时间 有更多时间看想看的电影和书籍
细想一下自己和娃宅在家的这段时间,更多的是相互的陪伴,学习和实际的生活能力的提升。娃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去度假胜地旅游,去餐厅吃饭,但是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自己聊天,通过书籍视频了解外面的世界,参与到更多的家务活动中。我也是放慢工作的脚步,更多投入到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上。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新技能和专业的教育方法。相信好多父母也已经在疫情下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今天单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家陪娃上网课所学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
由于娃的年龄偏小,担心不能完全掌握所学网课的内容。所以每堂网课都是在一旁陪伴指点。
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关注娃的反应。比如是否能听懂,跟上老师的节奏,回答老师的问题。渐渐的娃开始适应了课程内容和进度,我的关注更倾向于学习专业的老师如何设计课程,如何生动的讲课。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可以学习并在课后效仿和重复应用的。
拿我们最熟悉的亲子阅读举个例吧。有一次给娃报了一个为期一周的童话故事阅读课。原本以为就是一个老师讲故事的课。但实际上老师在挑选故事的时候就很别有用心。挑选的故事是现代版的经典童话故事。
比如“灰姑娘” (书名: Cinderella and the Incredible Techno-Slippers (Fairy Tales Today))的故事是发生在科技时代。讲述了灰姑娘如何发明了一双电动跳舞鞋和懒惰的后妈,后姐姐们斗智斗勇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和娃的脑洞大开。原来经典的童话故事也是可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老师在有声有色的讲完故事后,又启发性的问了几个故事中的相关问题让孩子们在故事结束后还不断的思考故事中的情节。最后老师还拿起来画笔在白板上画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也让娃自己动手画下故事中想象的人和事物。一个小时的课中,有理解,有思考,也有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对我的印象很深,也同时启发了我在亲子阅读上需要做的改进。以前亲子阅读只是读完一本书而已,现在会更加注意读的过程中添加一些小问题让娃去动脑思考,读完后也会和娃一起聊一聊,画一画故事中喜欢的人物和情节。
还有一门是娃非常喜欢的数学思维课。这门课之所以吸引孩子的一大原因就是有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实际的动手操作。比如拼图,走迷宫等游戏都是实际看得着摸得到的。所以对于低龄的孩子学习方式,需要加入这些元素。
在学习“等价交换”这个专题的时候,娃一直搞不明白“1个2块小方格”和“2个一块小方格”的面积一样大。教课老师建议课后可以用乐高玩具来比一比。果然用娃平时最喜欢的乐高来做学具,一下子就搞明白了。
这一课也让老母亲明白,数学的思维可以取材于生活。用娃最喜欢和熟悉的事物来启发和引导孩子去理解,学的更透彻,更扎实。
最后一个启发来自娃的美术课。让娃学画画起初只是为了让娃可以锻炼一下专注力。但学了之后发觉,画画真是一个好的兴趣爱好。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对提高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创意和逻辑思维都有一定的帮助。在画的过程中,老师会带着画一个主题,但是画面中一些具体的东西是由娃自己决定画什么,然后老师再带着画。
课后,我也学会了经常鼓励娃尽量尝试大胆画。画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于表达和创作。有一次画画课画的是自己是房间。第二天娃想到给她最喜欢的迪斯尼的公主们每个人都画一个房间。于是创作了一副“巨作”。 老母亲也是全力支持,亲手画了公主住进了每间屋子。娃渐渐的也喜欢上画画这种表达方式。经常把画画课上画过的事物和绘本中的故事情节结合画出另一个故事。感叹孩子的想象力真是天马行空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论是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还是学术中的专业教育,还有好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大家在疫情下陪娃上课,或是在家自己教娃还有什么心得和经验,不论好坏,都欢迎分享!
我们报的数学是豌豆思维,画画就是美术宝1对1。据说在北美华人圈和国内打得都挺热。国内的网课除了上课时间不是最理想,硬件和软件感觉都还不错的。娃也喜欢,就当培养兴趣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