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来自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三线城市,据我老妈这个几十年的儿童防疫科老护士的心得,中国的疫苗有效性是非常低的,一般进口疫苗来了,就自己家留几支打,从来不敢打国产疫苗,原因就是国产疫苗一般产生抗体很少或者根本不产生抗体。 而且最坑人的是,过去(一直到她退休返聘因为年纪大了不干了之前),从市疾控中心到医院的最后这一段疫苗运输过程中,大部分靠的是医院防疫科的医生或者护士去市疾控中心取,我老妈经常跟我讲,炎炎夏日,她们那些医生和护士,就把疫苗直接放私家车后备箱里,连冰排都不加,疫苗到了医院直接就报废了,根本没人管。但是因为国产疫苗包装上没有温度计显示温度,所以即使疫苗报废了,来打疫苗的大人和小孩都是不知情的。只有进口疫苗,包装上有自带温度计,超过温度,有细心的家长是能看出来的。听说最近医院已经把进口疫苗上的温度计扣掉了,这样即使进口疫苗报废,家长们发现不了了。 MISSmiaomiao 发表于 2020-08-16 22:47
写得那个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文笔不错啊。只有一个小瑕疵,应该是你妈的亲历,不应该是你的“敢想” 照这么说,中国大地上应该小儿麻痹,天花等等传染病遍地都是,新冠算个毛啊。 中国有进口疫苗也是80年代以后的事儿了,那之前应该流行病和预期寿命跟民国差不多了 Jioo 发表于 2020-08-16 22:58
有家人在一线城市儿童医院做医生。跟楼主的意见是一致的。除了疫苗本身质量,运输等供应链得不到保障外,还有就是国内做儿保的医生护士的素质是医院里最差的,因为风险相对较小。熟人家属有关系的一般都往那塞。家里人一再嘱咐,去打预防针一定要自己盯着,要对包装,打错针的真不少见。 另外如果真发现传染病的,比如小儿麻痹啥的,医生如果发现疑似是要上报防疫中心的,但是上报的医生永远不会知道结果到底是不是,这在中国是秘密 camfis 发表于 2020-08-16 23:09
你对疫苗的理解,是错的。不是不打疫苗,就一定得。 yaxia 发表于 2020-08-16 23:12
我理解错还是你理解错? 十几亿人近乎绝迹了多年的烈性传染病,没有疫苗做不到的 Jioo 发表于 2020-08-16 23:23
你怎么知道滅絕了。沒有數字并不等于是滅絕了 camfis 发表于 2020-08-16 23:24
呵呵,就是為了中國消滅了“脊灰”這個成果,任何有“脊灰”癥狀的都只能是疑似。 還有因為兒保醫護的素質,有肛門囊腫之類的問題吃了糖丸的小孩得了“脊灰”的,這些人在中國是數字都沒有一個的。 camfis 发表于 2020-08-16 23:23
我先替你反驳了吧,WHO早在2000年就被中国收买了 导读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一级教授顾方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顾方舟是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1926年出生,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1955年毕业于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院校长。 顾方舟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这一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的战斗中。他是我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消灭“脊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在我国首次分离出“脊灰”病毒,为免疫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更好地研制疫苗,顾方舟于1958年受命远赴云南昆明,筹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1960年成功研制出首批“脊灰”(Sabin型)活疫苗,1962年又牵头研制成功糖丸减毒活疫苗。自此,我国“脊灰”年平均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使数十万名儿童免于致残。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证实,中国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已被阻断,成为无“脊灰”国家。 学医是母亲的心愿 顾方舟早年丧父,母亲为了养活一群孩子,到杭州学习助产,后来又拖家带口移居天津,挂牌营业成为助产士。 顾方舟曾说:“我学医是母亲的心愿。母亲常说,当医生是人家求你来治病,你不要去求人家。” 他成长于民族危亡的战乱年代,目睹了老百姓因为工作环境恶劣、医疗条件差而遭受病痛的折磨甚至死亡。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他无法独善其身、安静地学习。 投身公共卫生事业 大学毕业后,顾方舟放弃当一名医生,转而进行病毒学研究,投身公共卫生事业。他认为,当医生固然能救很多人,可从事公共卫生事业,却可以让千百万人受益。 20世纪50年代,有一种病在国内流行很厉害,这就是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它可能引起轻重不等的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这种病多发于七岁以下的儿童,有些孩子可能因此手不能动了,有些可能不会走路了,最严重的是没办法自主呼吸,而且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 有个家长背着瘫痪的孩子过来找顾方舟说:“顾大夫,你把我的孩子治好吧,他以后还得走路,参加国家建设呢。” 他当时只能遗憾地回答:“太抱歉了,我们对这个病还没有治愈的办法。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到医院去整形、矫正,恢复部分功能,要让他完全恢复到正常不可能。” 他看到那个家长的眼神马上黯淡了下来。 中国要走活疫苗技术路线 1959年,顾方舟一行人去苏联考察学习脊灰疫苗的情况时,“死”“活”疫苗两派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我国选择哪一种是对的,没有人能解答。 若决定用死疫苗,虽可以直接投入生产使用,但国内无力生产;若决定用活疫苗,成本只有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得回国做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顾方舟判断,根据我国国情,只能走活疫苗路线。他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我国不能走死疫苗技术路线,要走活疫苗技术路线。 不久,卫生部采纳了顾方舟的建议。1959年12月,经卫生部批准,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在北京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协商,成立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顾方舟担任了组长,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工作。 事实证明,顾方舟当时的判断是对的。 克服重重困难,建起脊灰疫苗生产基地 早在1958年,卫生部派顾方舟去苏联考察死疫苗的生产情况前,政府就考虑到了疫苗的生产问题,决定在云南建立猿猴实验站。1959年1月,将卫生部批准正在筹建的猿猴实验站改名为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以此作为我国脊灰疫苗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的建设面临着设计资料少、交通运输困难、物资紧缺、苏联撤走所有援华专家的困难。 顾方舟后来曾说:“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哪来的胆儿,就说:‘行!虽然有困难,但是能够克服的,一定努力干!’” 九个月后,有19幢楼房、面积达13700平方米的疫苗生产基地,终于建成了。 1959年,顾方舟(前排右一)在昆明与职工创建生物医学研究所,正在建设工地平整地基。 1960年的春天,周总理来到了这里。周总理是去缅甸访问的途中,路过昆明的。在云南省长刘明辉、外交部长助理乔冠华的陪同下,来到了疫苗生产基地。 周恩来总理在顾方舟同志陪同下视察生物所。 顾方舟对正在视察疫苗的总理说:“周总理,我们的疫苗如果生产出来,给全国7岁以下的孩子服用,就可以消灭掉脊髓灰质炎!” 周总理听了,直起了身子,认真地问道:“是吗?” “是的!”顾方舟拍着胸脯道:“我们有信心!” 周总理开心地笑了,打趣道:“这么一来,你们不就失业了吗?” 顾方舟也被总理的情绪带动起来,他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说道:“不会呀!这个病消灭了,我们还要研究别的病呀!” 周总理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道:“好!要有这个志气!” 发明糖丸,解决疫苗运输问题 试生产成功后,全国正式打响了脊灰歼灭战。1960年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在全国十一个城市推广开来。经过广泛的调研,顾方舟等人很快掌握了各地疫苗使用情况,捷报像插上了翅膀纷飞,传到了顾方舟的手中: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 面对着日益好转的疫情,顾方舟没有大意。他敏锐地意识到,为了防止疫苗失去活性,需要冷藏保存,给中小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疫苗覆盖增加了很大难度。另一方面,疫苗是液体的,装在试剂瓶中运输起来很不方便。此外,服用时也有问题,家长们需要将疫苗滴在馒头上,稍有不慎,就会浪费,小孩还不愿意吃。 怎样才能制造出方便运输、又让小孩爱吃的疫苗呢?顾方舟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把疫苗做成糖丸呢?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顾方舟等人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糖丸疫苗,并通过了科学的检验。很快,闻名于世的脊灰糖丸疫苗问世了。 除了好吃外,糖丸疫苗也是液体疫苗的升级版:在保存了活疫苗病毒效力的前提下,延长了保存期——常温下能存放多日,在家用冰箱中可保存两个月,大大方便了推广。为了让偏远地区也能用上糖丸疫苗,顾方舟还想出了一个“土办法”运输:将冷冻的糖丸放在保温瓶中! 这些发明,让糖丸疫苗迅速扑向祖国的每一个角落。1965年,全国农村逐步推广疫苗, 从此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免疫, 病例数继续呈波浪形下降。 中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此后顾方舟继续从事着脊髓灰质炎的研究。1981年起,顾方舟从“脊灰”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入手研究。1982年,顾方舟研制成功“脊灰”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在“脊灰”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上取得成功,并建立起三个血清型、一整套 “脊灰”单抗。 1990年, 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此后几年病例数逐年快速下降,自1994年9月在湖北襄阳县发生最后一例患者后,至今没有发现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2000年经中国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证实,中国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已被阻断,成为无脊灰国家。 Jioo 发表于 2020-08-16 23:16
86年,打完灰髓质疫苗后就站不起来的小孩子很多。我知道一个地区就有几十个。三岁的孩子,本来活蹦乱跳健健康康的。google可以查到,当时还说疫苗是有一定概率会患病。课本上也那么说。 Pichu2010 发表于 2020-08-17 00:12
一个地区就有十几个,这么高的得病概率,居然还能让孩子继续打疫苗?有病啊! healthy 发表于 2020-08-17 00:53
我们小时候吃的小儿麻痹糖丸是减活病毒疫苗,是减弱了的病毒,但还是活的,所以有很低的几率服用后会得小儿麻痹,从人群总体来看疫苗会大大减少小儿麻痹的发病率,但个体赶上确实是灾难。美国从2000年开始使用灭活病毒注射疫苗,就没有了这个问题。不知道国内现在用的是哪种。 minijing 发表于 2020-08-17 00:59
現在都是減活的,便宜方便。 中國的醫療水平是不能細看的,整個國家的醫療投入那么少,還要極度偏向老干部 camfis 发表于 2020-08-17 01:02
灭活减活各有利弊,没有灭活一定比减活好的说法。 Jioo 发表于 2020-08-17 04:01
写得那个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文笔不错啊。只有一个小瑕疵,应该是你妈的亲历,不应该是你的“敢想” 照这么说,中国大地上应该小儿麻痹,天花等等传染病遍地都是,新冠算个毛啊。 中国有进口疫苗也是80年代以后的事儿了,那之前应该流行病和预期寿命跟民国差不多了
【医疗大数据】中国的疫苗市场中,到底有多少进口疫苗呢?
另外如果真发现传染病的,比如小儿麻痹啥的,医生如果发现疑似是要上报防疫中心的,但是上报的医生永远不会知道结果到底是不是,这在中国是秘密
以前疫苗冷链无法全程保证,是医学界半公开的事了。这些年应该会好很多了吧?
你对疫苗的理解,是错的。不是不打疫苗,就一定得。
没用,他们就是为黑而黑而已。
我先替你反驳了吧,WHO早在2000年就被中国收买了
导读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一级教授顾方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顾方舟是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1926年出生,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1955年毕业于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院校长。
顾方舟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这一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的战斗中。他是我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消灭“脊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在我国首次分离出“脊灰”病毒,为免疫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更好地研制疫苗,顾方舟于1958年受命远赴云南昆明,筹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1960年成功研制出首批“脊灰”(Sabin型)活疫苗,1962年又牵头研制成功糖丸减毒活疫苗。自此,我国“脊灰”年平均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使数十万名儿童免于致残。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证实,中国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已被阻断,成为无“脊灰”国家。
学医是母亲的心愿
顾方舟早年丧父,母亲为了养活一群孩子,到杭州学习助产,后来又拖家带口移居天津,挂牌营业成为助产士。
顾方舟曾说:“我学医是母亲的心愿。母亲常说,当医生是人家求你来治病,你不要去求人家。”
他成长于民族危亡的战乱年代,目睹了老百姓因为工作环境恶劣、医疗条件差而遭受病痛的折磨甚至死亡。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他无法独善其身、安静地学习。
投身公共卫生事业
大学毕业后,顾方舟放弃当一名医生,转而进行病毒学研究,投身公共卫生事业。他认为,当医生固然能救很多人,可从事公共卫生事业,却可以让千百万人受益。
20世纪50年代,有一种病在国内流行很厉害,这就是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它可能引起轻重不等的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这种病多发于七岁以下的儿童,有些孩子可能因此手不能动了,有些可能不会走路了,最严重的是没办法自主呼吸,而且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
有个家长背着瘫痪的孩子过来找顾方舟说:“顾大夫,你把我的孩子治好吧,他以后还得走路,参加国家建设呢。”
他当时只能遗憾地回答:“太抱歉了,我们对这个病还没有治愈的办法。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到医院去整形、矫正,恢复部分功能,要让他完全恢复到正常不可能。”
他看到那个家长的眼神马上黯淡了下来。
中国要走活疫苗技术路线
1959年,顾方舟一行人去苏联考察学习脊灰疫苗的情况时,“死”“活”疫苗两派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我国选择哪一种是对的,没有人能解答。
若决定用死疫苗,虽可以直接投入生产使用,但国内无力生产;若决定用活疫苗,成本只有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得回国做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顾方舟判断,根据我国国情,只能走活疫苗路线。他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我国不能走死疫苗技术路线,要走活疫苗技术路线。 不久,卫生部采纳了顾方舟的建议。1959年12月,经卫生部批准,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在北京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协商,成立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顾方舟担任了组长,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工作。
事实证明,顾方舟当时的判断是对的。
克服重重困难,建起脊灰疫苗生产基地
早在1958年,卫生部派顾方舟去苏联考察死疫苗的生产情况前,政府就考虑到了疫苗的生产问题,决定在云南建立猿猴实验站。1959年1月,将卫生部批准正在筹建的猿猴实验站改名为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以此作为我国脊灰疫苗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的建设面临着设计资料少、交通运输困难、物资紧缺、苏联撤走所有援华专家的困难。
顾方舟后来曾说:“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哪来的胆儿,就说:‘行!虽然有困难,但是能够克服的,一定努力干!’”
九个月后,有19幢楼房、面积达13700平方米的疫苗生产基地,终于建成了。
1960年的春天,周总理来到了这里。周总理是去缅甸访问的途中,路过昆明的。在云南省长刘明辉、外交部长助理乔冠华的陪同下,来到了疫苗生产基地。
顾方舟对正在视察疫苗的总理说:“周总理,我们的疫苗如果生产出来,给全国7岁以下的孩子服用,就可以消灭掉脊髓灰质炎!”
周总理听了,直起了身子,认真地问道:“是吗?”
“是的!”顾方舟拍着胸脯道:“我们有信心!”
周总理开心地笑了,打趣道:“这么一来,你们不就失业了吗?”
顾方舟也被总理的情绪带动起来,他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说道:“不会呀!这个病消灭了,我们还要研究别的病呀!”
周总理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道:“好!要有这个志气!”
发明糖丸,解决疫苗运输问题
试生产成功后,全国正式打响了脊灰歼灭战。1960年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在全国十一个城市推广开来。经过广泛的调研,顾方舟等人很快掌握了各地疫苗使用情况,捷报像插上了翅膀纷飞,传到了顾方舟的手中: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
面对着日益好转的疫情,顾方舟没有大意。他敏锐地意识到,为了防止疫苗失去活性,需要冷藏保存,给中小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疫苗覆盖增加了很大难度。另一方面,疫苗是液体的,装在试剂瓶中运输起来很不方便。此外,服用时也有问题,家长们需要将疫苗滴在馒头上,稍有不慎,就会浪费,小孩还不愿意吃。
怎样才能制造出方便运输、又让小孩爱吃的疫苗呢?顾方舟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把疫苗做成糖丸呢?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顾方舟等人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糖丸疫苗,并通过了科学的检验。很快,闻名于世的脊灰糖丸疫苗问世了。
除了好吃外,糖丸疫苗也是液体疫苗的升级版:在保存了活疫苗病毒效力的前提下,延长了保存期——常温下能存放多日,在家用冰箱中可保存两个月,大大方便了推广。为了让偏远地区也能用上糖丸疫苗,顾方舟还想出了一个“土办法”运输:将冷冻的糖丸放在保温瓶中!
这些发明,让糖丸疫苗迅速扑向祖国的每一个角落。1965年,全国农村逐步推广疫苗, 从此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免疫, 病例数继续呈波浪形下降。
中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此后顾方舟继续从事着脊髓灰质炎的研究。1981年起,顾方舟从“脊灰”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入手研究。1982年,顾方舟研制成功“脊灰”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在“脊灰”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上取得成功,并建立起三个血清型、一整套 “脊灰”单抗。
1990年, 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此后几年病例数逐年快速下降,自1994年9月在湖北襄阳县发生最后一例患者后,至今没有发现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2000年经中国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证实,中国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已被阻断,成为无脊灰国家。
我理解错还是你理解错? 十几亿人近乎绝迹了多年的烈性传染病,没有疫苗做不到的
還有因為兒保醫護的素質,有肛門囊腫之類的問題吃了糖丸的小孩得了“脊灰”的,這些人在中國是數字都沒有一個的。
你怎么知道滅絕了。沒有數字并不等于是滅絕了
当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0发生,WHO对于天花这些传染病绝迹有定义的。 偶然的的散发病例,由于绝大部分人都打过有效疫苗不会大流行,就算绝迹。
86年,打完灰髓质疫苗后就站不起来的小孩子很多。我知道一个地区就有几十个。三岁的孩子,本来活蹦乱跳健健康康的。google可以查到,当时还说疫苗是有一定概率会患病。课本上也那么说。
好奇文革的时候这位科学家怎样对待他的研究?文章恰好跳过了这段时间...
一个地区就有十几个,这么高的得病概率,居然还能让孩子继续打疫苗?有病啊!
我们小时候吃的小儿麻痹糖丸是减活病毒疫苗,是减弱了的病毒,但还是活的,所以有很低的几率服用后会得小儿麻痹,从人群总体来看疫苗会大大减少小儿麻痹的发病率,但个体赶上确实是灾难。美国从2000年开始使用灭活病毒注射疫苗,就没有了这个问题。不知道国内现在用的是哪种。
中國的脊灰疫苗是減活的,本來就不安全。加上醫護的門檻低,有的禁忌癥沒避開
發達國家都是用的滅活疫苗。
現在都是減活的,便宜方便。
中國的醫療水平是不能細看的,整個國家的醫療投入那么少,還要極度偏向老干部
去查了查,还真是的,真是一声叹息。美国用注射灭火疫苗已经20年了,国内还在吃糖丸。以下引用与百度百科 “我国于2016年5月1日起,实施新的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序贯程序),即2月龄时注射一剂脊灰灭活疫苗(IPV),3月、4月及4岁各口服一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
灭活减活各有利弊,没有灭活一定比减活好的说法。
其实这个粪口传染的病,在发达国家才能用灭活,在发展中国家灭活的不好用,只能牺牲一小撮人,用减活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