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小姐 Miss Potter (2006) 家庭富裕的波特小姐(芮妮•齐薇格 饰)至今已32岁了依然未婚,而从小很喜欢画画的她,多年来一直视自己所画的动物们为朋友。波特小姐的作品得到了出版社的认同,为她策划的是韦恩先生(伊万•麦克格雷格 饰)。韦恩先生一直被家中的两名兄长认为不是做生意的材料,他要借这次机会好好表现。波特小姐也希望做出点成就给母亲看看。 事情发展顺利,波特小姐的书一本本成功出版,她与韦恩两人日久生情。韦恩先生在圣诞派对上向波特小姐求婚,可是他们的婚姻却没有得到波特小姐父母的赞同。 一直以来波特的父母都想为她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但他们还是为女儿的幸福做出了让步。波特夫妇要求女儿与韦恩先生分开3个月,看他们的恋情是否能经历考验。波特一家来到了农庄度假,期间波特小姐以书信的形式与韦恩先生沟通,突然她收不到未婚夫的回信,才知道韦恩病了,当她赶到时......... 海伦·碧雅翠丝·波特,英国作家、插画家、自然科学家与环境保护运动人士。她以描述动物的童书作品著名,如《彼得兔的故事》等相关著作。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英语: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1]),简称J·M·W·特纳(J. M. W. Turner)或威廉·特纳(William Turner),又译透纳,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水彩画家和版画家,他的作品对后期的印象派绘画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18世纪历史画为主流的画坛上,其作品并不受重视,但在现代则公认他是非常伟大的风景画家。 特纳的才华很早被绘画界公认,所以他能获得足够的财力,允许他自行显示自己的独特风格。大卫·皮派尔在《图说艺术史》一书中称他晚期的作品为“奇异的迷团”。 约翰·鲁斯金描述他“能惊心动魄地、真实地掌握大自然的脉搏”。 特纳喜欢描绘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火灾、沉船、阳光、风暴、大雨和雾霾,他为大海的能力所倾倒,虽然也描绘人物,但只是为了衬托不能为人们征服的大自然的崇高和狂野,是上帝能力的证明,所以在他的后期注重描画在水面的光线、天空和火焰,而逐渐放弃描画实物和细部,为印象派的理论开辟了道路。 他的早期作品运用比较传统的技法,但到后期他将水彩画的技法运用到油画创作中来,描绘出光线和大气的一瞬即逝的效果。据说他曾经把自己捆绑在风暴中船的桅杆上,以体验暴风雨的景象。
有一部bbc跟pbs联合制作的civilisations挺不错的
请了知名历史学家飞到全球各地介绍世界艺术史,制作精良,老少咸宜
主讲的Simon Schama那叫一个辞藻华丽,声情并茂,哈哈, 非常引人入胜
https://www.pbs.org/civilizations/home/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g26dtLeBIn8
至于艺术家生平。。。能被影视化的至少都是很“不羁”的啦,哈哈,给小孩子看的话,可能要注意一下评级
国家地理出品的genius第二季是讲毕加索的,有他幼年时期的故事,成年的部分嘛,我觉得还好,见仁见智吧。。。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knbNwQog4Ro
就是有一点点啪啪啪的镜头。。。
这个有什么少儿不宜的吗?!孩子还小
透纳先生 Mr. Turner (2014)
《透纳先生》讲述了英国画家约翰·透纳充满创作激情的一生,他曾经因创作手法过于先锋而备受诋毁,然而透纳视绘画创作为生命,一生佳作累累,即使临死前都挣扎着爬起床临摹一具女尸。他在晚年尤其自19世纪40年代起即致力于绘画形式与色彩的探索,用食材、口水等不可思议的颜料作画,引来一片争议之声,被视为英国最伟大的画家 ,也是出了名的艺术怪人。
莫娣 Maudie (2016)
在加拿大美丽的大西洋省份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患有关节炎的民间艺术家莫娣·刘易斯(Maud Lewis),对艺术不懈的追求,与她的丈夫相识,并以艺术、贩卖作品为生的励志生活。
莫娣·刘易斯(Maud Lewis)是来自新斯科舍省的加拿大民间画家。刘易斯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新斯科舍省马歇尔镇(Marshalltown)的一所小房子里,生活贫困,于1964年和1965年获得了国家承认。
波特小姐 Miss Potter (2006)
家庭富裕的波特小姐(芮妮•齐薇格 饰)至今已32岁了依然未婚,而从小很喜欢画画的她,多年来一直视自己所画的动物们为朋友。波特小姐的作品得到了出版社的认同,为她策划的是韦恩先生(伊万•麦克格雷格 饰)。韦恩先生一直被家中的两名兄长认为不是做生意的材料,他要借这次机会好好表现。波特小姐也希望做出点成就给母亲看看。 事情发展顺利,波特小姐的书一本本成功出版,她与韦恩两人日久生情。韦恩先生在圣诞派对上向波特小姐求婚,可是他们的婚姻却没有得到波特小姐父母的赞同。 一直以来波特的父母都想为她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但他们还是为女儿的幸福做出了让步。波特夫妇要求女儿与韦恩先生分开3个月,看他们的恋情是否能经历考验。波特一家来到了农庄度假,期间波特小姐以书信的形式与韦恩先生沟通,突然她收不到未婚夫的回信,才知道韦恩病了,当她赶到时.........
海伦·碧雅翠丝·波特,英国作家、插画家、自然科学家与环境保护运动人士。她以描述动物的童书作品著名,如《彼得兔的故事》等相关著作。
小妇人 Little Women (2019)
改编自世界名著《小妇人》。乔(西尔莎·罗南 饰)要跟出版社老板商讨她的初稿作品,嘴边挂着“我要主宰自己人生”的她,经常回想起这个吵闹而温暖的家:端庄美丽渴望爱情的梅格(艾玛·沃森 饰)、性格内敛细心善良的贝丝(伊莱扎·斯坎伦 饰)、活泼开朗热爱艺术的艾美(佛萝伦丝·普伊 饰)和看似反叛却很有主见的自己是迥然不同的四姊妹,她们在南北战争期间经历战乱、家庭、爱情的剧变,仍能在互相理解和支持下,勇于想像独自的人生。对她们来说,成长也许就是努力活得有想法、有灵魂,成为最令自己骄傲的样子!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3lHqzJ0ik6s
Miss Potter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Tn4zSR_5ioI
MR. TURNER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英语: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1]),简称J·M·W·特纳(J. M. W. Turner)或威廉·特纳(William Turner),又译透纳,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水彩画家和版画家,他的作品对后期的印象派绘画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18世纪历史画为主流的画坛上,其作品并不受重视,但在现代则公认他是非常伟大的风景画家。
特纳的才华很早被绘画界公认,所以他能获得足够的财力,允许他自行显示自己的独特风格。大卫·皮派尔在《图说艺术史》一书中称他晚期的作品为“奇异的迷团”。
约翰·鲁斯金描述他“能惊心动魄地、真实地掌握大自然的脉搏”。
特纳喜欢描绘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火灾、沉船、阳光、风暴、大雨和雾霾,他为大海的能力所倾倒,虽然也描绘人物,但只是为了衬托不能为人们征服的大自然的崇高和狂野,是上帝能力的证明,所以在他的后期注重描画在水面的光线、天空和火焰,而逐渐放弃描画实物和细部,为印象派的理论开辟了道路。
他的早期作品运用比较传统的技法,但到后期他将水彩画的技法运用到油画创作中来,描绘出光线和大气的一瞬即逝的效果。据说他曾经把自己捆绑在风暴中船的桅杆上,以体验暴风雨的景象。
威廉‧透纳的人生与艺术
国宝级艺术大师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一生中受到的批评与赞誉不相上下。佳士得纽约即将呈献四幅透纳水彩杰作,我们藉此机会回顾这位天才一生的波澜起伏
假发工匠之子
威廉‧透纳的父亲威廉‧盖尔‧透纳(William Gay Turner)是伦敦柯芬园一名理发师和假发工匠,他很早便发现儿子的艺术天赋,更自豪地在理发店里展示儿子的画作,让光顾的绅士公子也能看到这些作品。随着透纳踏上成功之路,他开始进入上流社会,但他仍然以自己的出身为荣,从未尝试掩饰自己的伦敦东区口音或曾经的身世背景。
为伦敦剧院绘画舞台布景
1789年,年仅14岁的透纳被皇家艺术学院录取,他的进步神速,先临摹古代雕塑的模型,然后开始钻研人体素描并临摹古典大师画作,为日后开创先河的作品奠下稳固的基础。为了筹集学费,透纳兼任建筑绘图员,亦为伦敦的剧院绘画舞台布景,并因此发展出超卓画技和对风景画的热爱。
夏季四处游历,冬季埋首创作
透纳成年后大部分时间都坚持严谨的创作习惯。他每年夏季均会到英国乡郊旅行,在户外写生和创作迷人的风景水彩画,例如他在诺森伯兰的(上图),此作在2017年于佳士得以581万英镑的价格售出。冬季时,他会留在工作室,按照夏季绘画的草图创作油画。这种创作模式让他能忘却伦敦和令他感到窒息的学院派传统。
富有的赞助人资助其四处游历
《海上渔夫》是透纳于1796年首幅于皇家艺术学院展出的油画,彰显他的宏伟志向和精湛画技。作品现已成为泰特美术馆的永久馆藏,以有力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的力量,更掀起一股夜间风景画的热潮。 多位富裕的赞助人纷纷委托透纳作画,包括英国威尔特郡的斯托海德庄园主人理查德‧科尔特‧霍尔(Richard Colt Hoare),以及威廉‧贝克福德(William Beckford),后者要求透纳为他位于威尔特郡的哥德式大宅Fonthill绘画风景画,更买下透纳的首幅历史主题画作《埃及的第五次瘟疫》。 不久后,一个商界财团为透纳安排车辆和导游,让他前往巴黎到罗浮宫研究画作,并在阿尔卑斯山写生。当地群山环绕的景色对其艺术生涯产生深远影响,令他不断重游旧地,也成为不少作品的灵感来源,包括《瑞士多姆莱施格河谷北望》(上图)和《从布伦嫩眺望有一艘汽船的琉森湖》(下图)。
佳士得纽约古典大师素描专家 Furio Rinaldi解释道:“透纳经常游览琉森湖,但直到1841至1844年,汽船的使用才让他得以更深入认识这个地方,因为乘客不用三小时便可到达对岸。”
透纳擅长自我推销
1804年,年仅29岁的透纳在伦敦哈利街开设画廊,展出自己早期,以及尺幅较小的。这种打破传统的自我推销手法深受著名藏家赏识,他们更邀请透纳参观他们的豪华宅邸。意大利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参观过哈利街的画廊后,将透纳称作一位天才。 后来,透纳出版自己的作品集,深受新兴的中产阶级欢迎,强调大众市场正在改变收藏和展览的性质。其后,透纳开始关注自己的艺术成果,尝试买回自己的作品,并安排将个人收藏在伦敦新开幕的国家美术馆展出。
饱受抨击
资深学院派、潮流先驱,甚至摄政王都常常认为透纳态度不甚友善、咄咄逼人,并因为他蔑视古典大师的传统而贬低他的作品。当时透纳在写生册上的笔记反映这些批评对他的打击,但最终却成为推动他探索全新艺术领域的动力。 他开始尝试创作与众不同的构图,摒弃画笔,改用调色刀或拇指刮擦和涂抹作品表面。(上图)便是几乎完全以调色刀创作,该画于2006年在佳士得以3,580万美元售出,刷新艺术家世界拍卖纪录。
喜爱独处,个性冷漠
透纳向来独来独往,并经常留在他于特威克纳姆建造的小屋内,从十七世纪法国艺术家克劳德(Claude)的风景画中汲取灵感,绘画泰晤士河的风景。由于母亲早逝,他与父亲同住,父亲除了照顾他的起居饮食和打理花园,也会为他准备油彩和其他材料。 透纳曾写道:“女人是令人生疑的爱”,并公开否认自己是情人莎拉‧丹比(Sarah Danby)两个女儿的生父。他刻意在画作中抹去人迹,亦印证其冷漠个性,例如1842年描绘琉森湖的(上图),该画在2006年于佳士得以580万英镑成交。 为避免作品流出海外,英国在筹得495万英镑后,于2007年以国家名义购入《蓝色瑞吉山》。该筹款活动在网上发起,邀请公众每人赞助5英镑购买画作的其中一个图元,最终筹得超过50万英镑。作品现藏于伦敦泰特美术馆。
存在焦虑与《无畏号战舰》
由1830年代起,透纳的作品风格开始变得阴沉。他绘画的威尼斯风景画将当地刻划成一处,又曾画下处于烈火之中的国会大厦,重现他在泰晤士河乘船时所见的景象。 透纳于1839年完成最著名的作品《无畏号战舰》,这艘巨型战舰曾在特拉法加海战中扮演重要角色,此作刻划战舰正被拖往最后的安息地——伦敦罗瑟希德码头的废料场。 此画来自透纳创作生涯的巅峰时期,凸显其对崭新工业时代来临的焦虑。这艘原本气势慑人的战舰辉煌不再,象征人类面对现代世界时的不确定性,这个主题也预示了二十世纪的存在主义艺术运动。2005年,在英国广播公司电台的投票中,此画获民众选为最受国人喜爱的作品,现时藏于国家美术馆。
身后荣耀、展馆及奖项
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艺评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曾经形容,透纳是最能“以激动人心而真诚平实手法描绘大自然情绪”的艺术家。英国国家美术馆(现泰特美术馆)于1910年将透纳留给国家的遗作收藏于馆内一翼,这批珍藏后来于1987年移送到同一栋建筑内的克罗尔馆。 1984年,以透纳名字命名的透纳奖成立,2011年,透纳当代画廊在马盖特开幕,纪念他与这座海滨小镇间的密切联系。2016年,英格兰银行将透纳选为新版20英镑钞票上的肖像,以表扬他对英国艺术的重要贡献。
天才太厉害太厉害了!!
建议多去英国旅游旅游!!
英国的文化 在 18 - 19世纪 是个 极其极其繁荣昌盛的时代,
远远超过 中国几亿倍以上!!
哎
R 级的电影适合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