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极高危看,全球气候变暖真来了

d
djmax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世界气象组织24日举行发布会,对近来北极地区出现的高温天气提出了警告。发言人表示,数据显示今年1-6月西伯利亚地区的温度比往年平均温度高出了5℃,6月该地区的温度更是比平均温度高出了10℃,如果没有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这样的极端高温天气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俄罗斯极地海岸的海冰正在急速的减少
r
rosesavels
坐等楼下有人开喷这是hoax。装睡的人叫不醒的。
d
deepsix

Daily Mean Temperatures North of 80 degree North.
d
deepsix
我还是加几句解释吧。这个图说的是全球北纬80度以上地区(北极)的气温,红线是今年以来的每日平均气温,绿线是1958到2002以来的平均值。气温的单位是开氏蓝色横线以下结冰。很明显,今年夏天的气温,并不比往年的平均值更高,楼主多虑了。
v
vivi1
问题是变暖是因为人类的活动, 还是因为地球周期所致, 科学还没有答案。
t
tiaodashen
回复 1楼djmax的帖子
在蚂蚁金服上班的隔壁老王一夜暴富了。所以大家今年都发财了。
v
vox9028
joe biden is the one
v
vox9028
v
vox9028
m
mindstorm
地球变暖是事实。人类活动也会影响。但目前人类的影响,应当不足以影响到地球的本身的热平衡巨大变化,我个人认为变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而且变暖会导致世界更易居,粮食更丰产。


s
sayunyan
坐等楼下有人开喷这是hoax。装睡的人叫不醒的。
rosesavels 发表于 2020-07-25 22:34

每次看见外行一本正经惊呼全球变暖是人类CO2排放造成的。。。我就看看不说话
s
sayunyan
地球变暖是事实。人类活动也会影响。但目前人类的影响,应当不足以影响到地球的本身的热平衡巨大变化,我个人认为变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而且变暖会导致世界更易居,粮食更丰产。



mindstorm 发表于 2020-07-25 23:07

re,现有数据和模型对于人类活动对地球辐射平衡的影响根本没有定论
L
Lily.hust168
我跟楼上诸位一样,认为人类占地球生态系统的比例太渺小了,不足以造成此等影响。猜是太阳爆发的能量增强了,或类似原因导致地球被加热。
话说人类近半年活动很少啊,也没见改善啊
m
miamivivian
据说2100前北极熊会灭绝
K
Kissohkiss
历史上每次冰川时期之前都会有全球变暖。。。
l
lovery
坐等楼下有人开喷这是hoax。装睡的人叫不醒的。
rosesavels 发表于 2020-07-25 22:34

今年春天整个人类活动都减少了,为什么温度还这么高?
辣菜
据说2100前北极熊会灭绝
miamivivian 发表于 2020-07-25 23:19

北极熊现在数量增加了啊
b
bluecrab
那西伯利亚可以大开发了
l
loci
话说人类近半年活动很少啊,也没见改善啊
幸 发表于 2020-07-25 23:13

就是阿,排碳量今年可是低到谷底了,怎麼還越演越烈? 不就證明這方法沒啥用...
l
loci
据说2100前北极熊会灭绝
miamivivian 发表于 2020-07-25 23:19

北極熊要真滅絕估計人類也快不行了,這不有一堆住離人類城鎮挺近的? 而且要相信科學,要相信物種進化,別只信暖化那部分阿,生物會找出出路的,看看浣熊,住城裡的比住野外的肥的多,穩的一B
a
avvril
re,现有数据和模型对于人类活动对地球辐射平衡的影响根本没有定论
sayunyan 发表于 2020-07-25 23:11

那为什么ipcc的report都说全球变暖是因为人类活动,难道ipcc的报告里的都是伪science?
h
hnlaser
刚说要小冰河还是小冰川了,科学界能不能有个统一的结论,到底是冷还是热啊
l
loci
那为什么ipcc的report都说全球变暖是因为人类活动,难道ipcc的报告里的都是伪science?
avvril 发表于 2020-07-25 23:57

就看今年報告就知道是不是了,今年環境保護的都不出來喊,畢竟排碳量在現代化社會能低到這種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了
m
marnifan
我只担心可怜的北极熊。
v
vivi1
那为什么ipcc的report都说全球变暖是因为人类活动,难道ipcc的报告里的都是伪science?
avvril 发表于 2020-07-25 23:57

现在环保 和新能源后面是有资金驱动的, 环保是应该的, 但是是否要全部以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是有争议的, 跟BLM一样, 这是已经推动了多年的一个理念, 是一块肥肉, 科学又没有定论。 所以只拿一些有倾向性的论文出来的很有可能的。不同观点的论文可能根本没机会发表。

这就是学术界的现状, 为了funding
表哥是党员
感觉很多跟文盲一样。
碳排放上百年有半年少排放了一点,可是还是在增加!
怎么会得出应该下降的结论。
s
sayunyan
那为什么ipcc的report都说全球变暖是因为人类活动,难道ipcc的报告里的都是伪science?
avvril 发表于 2020-07-25 23:57

全球变暖主要是一个政治议题,这个前面vivi已经说了。 科学角度来说,现在还不存在这样的观测数据,证明在全球范围内地球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和地球本身的长波辐射打破了原有的辐射平衡;也不存在这样的模型,能直接给出在全球范围内CO2浓度对地球辐射平衡造成的影响。
T
Tuliptree001
阿拉斯加的冰川年年往后退。人家形成可是上百万年形成的。
c
cherry-310
就看今年報告就知道是不是了,今年環境保護的都不出來喊,畢竟排碳量在現代化社會能低到這種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了
loci 发表于 2020-07-26 00:02

那今年下半年不需要冷一冷了,变暖教需要地球冷下来才可以fit the narrative. 稳了稳了
土豆鼠
唉 气候变迁会导致世界格局什么的可能都会变化
s
slim123
可怕啊。
e
elli123
全球变暖不是人类活动可以搞的出来,这就是地球的周期,地球一直是冰河期比较长,两个冰河期之间会出现不长时间的暖和期,大家珍惜这温暖的气候吧
m
mindstorm
唉 气候变迁会导致世界格局什么的可能都会变化
土豆鼠 发表于 2020-07-26 04:12

目前看,现在的变化趋势,对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北纬38度以上的国家,全面利好。对美国北方肯定也好,但全面看不清楚,因为美国的气候本来就是对农业特别好了,象TEXAS, 变化后是不是还是最好就不好说了。
m
mindstorm
全球变暖不是人类活动可以搞的出来,这就是地球的周期,地球一直是冰河期比较长,两个冰河期之间会出现不长时间的暖和期,大家珍惜这温暖的气候吧
elli123 发表于 2020-07-26 12:05

是的。人类文明就是这次间冰期发展出来的,真实的人类的历史可能时间其实很短,其他时间都在啃树皮
b
bakayaro
目前看,现在的变化趋势,对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北纬38度以上的国家,全面利好。对美国北方肯定也好,但全面看不清楚,因为美国的气候本来就是对农业特别好了,象TEXAS, 变化后是不是还是最好就不好说了。
mindstorm 发表于 2020-07-26 12:09

气候变化蝴蝶效应很严重,现在的分析说穿了都是猜
m
mindstorm
气候变化蝴蝶效应很严重,现在的分析说穿了都是猜
bakayaro 发表于 2020-07-26 12:10

有趋势的,中国降水现在开始增多。我不是说的发大水,我是说比如北方沙漠的消失,其实是全球变暖导致的,不全是中国改沙的成果。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可能会再次成为中国的江南粮仓一样的地方。
l
lp005520
有没有可能是澳大利亚烧森林也有点因素???毕竟烧了那么大那么久。。。
e
elli123
印第安人之所以可以从亚洲去美洲就是因为冰河期白令海峡之间全是冰,他们可以徒步迁徙过去,又因为是冰河期所以北美洲北部不适宜居住他们继续南下,因为冰河期海水总量很少,所以北美洲南美洲是搭个小船啥的就可以过去的,所以才有南美的印第安文明。那时的适宜居住的地带就是北纬30度以南地区,大家可以看看那时候的文明,比如中国的三星堆,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阿兹塔克,都是在这一带的。
m
mindstorm
有没有可能是澳大利亚烧森林也有点因素???毕竟烧了那么大那么久。。。
lp005520 发表于 2020-07-26 12:13

感觉这点火应当没那么牛。其实地球当整体看这根本没什么。
太阳光到地球,要么被植物吸收,要么晒地皮,直接增温。被植物吸收的,变成森林,固定的二氧化碳。现在大火燃烧掉了森林,就释放了二氧化碳,跟太阳的热量。总热量,总二氧化碳没有什么大变化。地球其实有一个变数,就是石油。这是额外的热量。所以环保人士说的人类导致变暖,也并非没有道理,只是不是能证实而已。
m
mindstorm
南北极露出来以后,里面估计有史前文明,外星人设施。LOL.
a
avvril
回复 26楼vivi1的帖子
但整个paris agreement是全球的initiative,什么政治金钱力量能联合全球力量这么牛?不过话说回来,美国退出paris agreement了
姑逢獙獙
地球变暖是事实。人类活动也会影响。但目前人类的影响,应当不足以影响到地球的本身的热平衡巨大变化,我个人认为变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而且变暖会导致世界更易居,粮食更丰产。



mindstorm 发表于 2020-07-25 23:07

二叠纪生物大灭绝自己去了解一下。北冰洋变暖全球灾难
e
elli123
二叠纪生物大灭绝自己去了解一下。北冰洋变暖全球灾难
姑逢獙獙 发表于 2020-07-26 12:47

那个时代肯定没有人类活动和文明导致全球变暖吧,所以这是地球自己的周期
姑逢獙獙
那个时代肯定没有人类活动和文明导致全球变暖吧,所以这是地球自己的周期
elli123 发表于 2020-07-26 13:11

是自然周期性也罢,如果人类活动导致这个周期延长或者程度加剧,都会衍变成灾难。 人迟早都会死,为啥还要把杀人犯判刑? 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吗?
v
vivi1
回复 26楼vivi1的帖子
但整个paris agreement是全球的initiative,什么政治金钱力量能联合全球力量这么牛?不过话说回来,美国退出paris agreement了
avvril 发表于 2020-07-26 12:33

说这话的人是真幼稚还是假不懂。。。
自己去看看gates foundation 的全球initiative还少么? 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大鳄, 不要只局限于书本上说的那一点东西
v
vivi1
是自然周期性也罢,如果人类活动导致这个周期延长或者程度加剧,都会衍变成灾难。 人迟早都会死,为啥还要把杀人犯判刑? 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吗?
姑逢獙獙 发表于 2020-07-26 14:04

如果人类活动是可以忽略的小部分原因, 那就不应该把着急把大部分资源放在新能源上, 而是应该relocate低洼地区的民众, 这就是andrew yang当时被问如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时的答案‘move them to higher place’。当时Andrew Yang被人嘲笑, 现在看起来, 他只是不愿意直接和 新能源那帮progressive冲突而已, 应该也是相信更大的原因是地球周期, 而不是人类活动。
而且, 就算如你所说,要通过控制人类活动解决问题。 中国印度巴西这种大排放量国家不改进, 美国总排放量本来就小, 死磕美国国内根本没有意义。 所以美国国内要求绿色能源100%, 就是个噱头, 政策导向不同会让大笔资金流入完全不同的领域,最终都是一个钱和利益的问题,
f
fitzroy
你也可以说癌症天生注定的基因,人类其实无能为力,但是所有人类都在努力避免不好习惯。
e
ecnanif
话说人类近半年活动很少啊,也没见改善啊
幸 发表于 2020-07-25 23:13

这种影响不是说一下子断掉活动就没有了。即使人类不活动,影响要过一段时间才看的出来。
s
sunnyfeng
回复 14楼幸的帖子
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是累积的,今年排放少了但并不代表之前排放的就会消失了,只不过是增长速率变缓而已,总体趋势还是在朝着变暖的方向发展。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以地球发展史上从来未有的速度把原本以化石形式埋藏起来的化石燃料开采出来燃烧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之中,造成了温室效应,这不难懂吧?
我不明白这样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相信,是科学家们太脱离群众了么?
w
weiyuqingfeng
北极熊怎么办呢
a
avvril
回复 46楼vivi1的帖子
我是真不懂,大家各信各的,不必吵架,反正地球是大家的,总不能真的逃难去火星,我选择信全球的climate scientist
a
avvril
回复 50楼sunnyfeng的帖子
我刚被教育了这是经济政治力量驱使的一个hoax,全球升温跟人类没啥大关系
7
789
二叠纪生物大灭绝自己去了解一下。北冰洋变暖全球灾难
姑逢獙獙 发表于 2020-07-26 12:47

二叠纪世界只有一个大陆,一个大洋。何来北冰洋?
7
789
回复 14楼幸的帖子
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是累积的,今年排放少了但并不代表之前排放的就会消失了,只不过是增长速率变缓而已,总体趋势还是在朝着变暖的方向发展。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以地球发展史上从来未有的速度把原本以化石形式埋藏起来的化石燃料开采出来燃烧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之中,造成了温室效应,这不难懂吧?
我不明白这样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相信,是科学家们太脱离群众了么?
sunnyfeng 发表于 2020-07-26 20:25

之前的排放难道不是被植物光合作用了? 在恐龙时期,二氧化碳浓度比现在大很多,温度也高很多,动植物多样性非常好。
姑逢獙獙
二叠纪世界只有一个大陆,一个大洋。何来北冰洋?
789 发表于 2020-07-27 00:06

现在有北冰洋。中间的句号被你吃掉了? 全球60%的氧气靠海洋,北冰洋温度上升会导致温盐环流出现问题,二叠纪生物灭绝就是温盐环流消失引起的。
姑逢獙獙
之前的排放难道不是被植物光合作用了? 在恐龙时期,二氧化碳浓度比现在大很多,温度也高很多,动植物多样性非常好。
789 发表于 2020-07-27 00:09

那你请拿出白垩纪的数据来支持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