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啦楼主姐姐,他能每天坚持运动,高中生还能偶尔抽空做个家务啥的,就很好了。这代娃跟我们不一样,虽然物质好,但是压力也很大的。再说teen本来就是很可怕的时期,就是老美爸妈们也是战战兢兢躲着的。你别往心里去,尽量躲着点,他找你要意见你再给input,他们脑前叶还没有发育好,荷尔蒙变化加上学业压力,你多担待点。过去了就好了,别难过伤心。也不用使劲费心照顾他,尽量自己多找点娱乐活动自己玩,锻炼刷剧读书都行。大事大方向上盯着,平时尽量睁一眼闭一眼。真要伤到膝盖了也只能deal with it,没办法,他迟早要学会自己make decisions,要给他犯错的机会,从错误中学习成长是很重要的能力。
太同意了。
楼主, 情绪不好时别开车出去危险啊,学我一样有空多🧘♀️,我这些天都比较淡定了。
比如买鞋子这事, 预算是多少?哪个店?是长跑还是短跑?自己的脚型?颜色?品牌?售后? 这些你考虑到的东西,要教会儿子自己考虑到,分得清轻重缓急,知道哪些可以negotiate, 比如你说200刀以下,事实上你心里220也行。这种事,孩子nerd一点的话根本不会自己get到,所以要父母告诉他。 鞋店的话,让他给出几个,离家多远,专业鞋店还是连锁店等等等等。
这些才是他们要学的,怎么做事,而不是怎么吃饭。
看楼主切水果送到嘴边之类的,楼主肯定是细致入微的妈妈,跟我妈妈一样。这样的妈妈,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压迫感。多年形成的压迫感,不是你改变几天几个月就能消除的。
你送个水果到嘴边,可能没有任何的意图,孩子可不这么想,他可能会觉得你是在借机监视他。
你管太多的结果,就是孩子什么事情出了问题,就会埋怨你。都是你逼迫的。
希望楼主能好好反省,从现在开始小事儿放手,大事儿跟爸爸商量之后,让爸爸去说去教育。需要的时候出现,不需要的时候隐形。儿孙自有儿孙福。该吃的苦该走的弯路就去经历。不要太功利。以上
我建议楼主找个心理医生聊一下自己的需求和在家庭中的位置。先把自己的需求理顺,再来看家庭里的问题。
少管少唠叨,我朋友跟我抱怨儿子的时候就这么跟她说的。妈妈的唠叨会让儿子离你越来越远。
都高中了饭和水果还要端到电脑前,这个就是伺候得太周到了。要让他分担家务,打扫卫生倒垃圾洗衣服 剪草坪,否则不要买跑鞋。省得那么多能量跟你发脾气。
markmark很多教育经验和教训啊。孩子确实不能惯着啊,要学会付出。学到啦
都是同款。这事情,真的必须上老公。养老公多时,用他就是这一时。LZ还是非常温柔的,不要自责。你没有错。
要我说这么大的孩子了要吃先从冰箱拿自己洗水果自己切自己找个盆子接着知道不要滴。这就是照顾自己好不好。你这是毁你儿子啊。
想象公司开party, 外送服务的把吃切好甚至吃喝端到你面前,你的心思会更多在服务员上,还是更着重和你能交流欢喜的同事朋友。
另外当妈妈的要适当懒一点,不要什么事都面面俱到,我巴不得我家娃自己买鞋,不用我管,鞋是穿人脚上的,在budget里人爱买啥样买啥样;鞋垫这个真是惯的不能忍,直接给钱自己搞定,这是最高效的做法。
再给大家提个醒,从小就要培养娃的家务能力和生活技能,分担家事的责任感,家长不要太无私,要时不时地向娃索取感恩和关心,像“妈妈今天做饭好辛苦,你都不谢谢我”之类的。以后成绩如何,挣钱多少都无所谓,千万不要把娃养成巨婴和自私鬼,这样他以后才能家庭和睦,儿媳妇或女婿会感谢你的。
如果是,那问题还有点大了。
尤其是小男孩如果不太接触其他的成年男性和女性,那他耳濡目染的就是爸爸对待妈妈的方式,他又比较亲爸爸,跟妈妈疏远的话,会不会习得了自己爸爸对待妈妈的方式?会不会这样的方式去对待所有的女性(包括妈妈)?
这样的话在自己将来的亲密关系中会受到挫折的。LZ要想帮他将来婚姻家庭幸福,还是给他立一立尊重女性的规矩的好。
现在上高中,疫情期间想吃什么自己做,喜欢西餐自己做,我只管给老公做中餐。
其实每家娃都有压力过大发飙的时候, 只是你没看见不知道罢了, 我有机会见过一次,当时简直惊掉下巴
一面之辞,你肯定是唧唧歪歪的碎嘴婆,和我爸爸一样,你儿子估计感觉快窒息了。get a life, 就不会整天盯着你儿子了。
叛逆期的孩子,亲子关系艰难! 做父母的,唯有自己温和了,才能要求孩子。所以,先改变自己。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不要急躁,改批评为建议,柔和政策,关系会改善很多。 中年夫妻,很多时候无话可说,自己看点肥皂剧,找点乐趣!看点新闻八卦,找点话题聊。
不知道你买鞋去哪儿, 我自己买鞋会到处逛, 但给儿子买鞋只去专卖店,买跑鞋去专卖跑鞋的店, 买网球鞋去网球鞋店,进去之后都有专业人员跟着他伺候, 我就负责开车和付钱。价钱会比外面贵一些,但服务好退换政策好,鞋也保管和脚。
老婆煮面不给醋也得说好吃!
楼主,你跟先生的关系要改善,你跟儿子的关系也要改善。 理工男又怎样,你还是可以有你的浪漫你的积极感化他,带他成长。 你不是两个男人的保姆,你是贤惠的妻子,你是包容有爱心的母亲。 不要整天事无巨细,要照顾好家里但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你儿子烦你估计不只是青春期,这是常年的关系处理和品格培养出现了漏洞。 不要丧失希望,一定可以改进的。 要有方法和坚持!
这也许是重要原因了。小时候,你在关系中可以主导的时候,没有好好和孩子交流。现在想要交流了,然而。 孩子是镜子。先调整自己状态吧。对自己好,让自己舒服了,才能对别人好。
孩子是惯的
这种就是典型的管太多 没人说你好
楼主放轻松一点~不要操心太多~ 让家里两个男的自己做主一会儿,天不会塌的~
帮太多、太细致没人会感激你的,学会放手是我们这个年龄该学会的。世界没了自己照样转得好好的,不是吗?!
而且我觉得这跟父母没什么关系。 我觉得我妈很好。 人耐心,不controlling,也不唠叨,自己也比较有能力有事业。 就是小孩自己想不通,需要时间和距离。
LZ给娃买东西太正常了,teens不会乖乖带口罩消毒,做娘的当然想代劳。买个跑步机健身器械让大娃在家运动运动平衡荷尔蒙。
要放手,而且要早放手,让他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吃过亏晓得厉害,就知道了。你是放手晚了,局面尴尬,孩子不感激你的付出,自己又扛不起来自己的事情,搞得管也不对不管也不对。
都这么大了还水果给端到电脑桌前。我们家娃九年级,lock down 以来自己做早饭午饭smoothie 之类的加餐,晚饭我管,大家都好得很。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从他们的态度里悟出撒娇是一种恶心的行为。情感交流更是没有的事,只有有事说事“讲道理”。我妈还觉得自己很开明,实际上我稍微表达一下希望他们改进的地方她就立刻否认,最后结论都是我的错,他们是完美的父母。经过许多年的尝试我已经彻底放弃交流,你无法与一个从心底里拒绝交流的人交流。最近一两年我妈表现出了更多想要情感交流的愿望,但情感不是商店里的糖果说买就买,多年的neglect和emotional abuse积重难返,我已经没有和他们联络感情的愿望。
不知道楼主家爸爸对孩子态度怎么样。我厌恶我妈的一个原因,是我爸对我emotional abuse的时候我求助于她她却不作为。他们俩的关系倒是很好。
楼主能来发帖说明还是有心改善,既然这样那就尝试正视自己,诚心倾听和交流。在习惯性反驳和否定之前好好思考一下孩子讲的是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他的诉求是什么情绪是什么,哪怕这样思考会让你非常不适,因为这会打破你一直以来的一些坚持。觉得困难的话可以求助counselling,改变会伴随着不适,没有专业的指导很容易回到原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pattern,那样情况绝对不会有任何改善。希望能从孩子的角度给楼主一些参考。
你这样跟着真的很烦啊,我有同款老妈,我已经奔四了,她这样都弄的我很毛啊,买啥样的鞋管那么多,他自己OK就好啊,放手好吗
楼主control freak。买鞋多大的事,哪怕是买错了也是他的脚受罪,吃一堑长一智,一直不让断奶只会养成个妈宝男。
我高中都已经和闺蜜自己出门买衣服了买鞋了……真的需要妈妈跟着买东西吗? 而且你的感情需要需要你老公负责,不是儿子…做父母就是渐行渐远…… 关心他,他不需要就不要勉强。但家里家务每人都要做,有手有脚的,你还送水果到电脑前,感觉很诡异……
想吃什么不会自己做吗?都10012年了还等着老婆做饭?敢问你是哪里人?
我家也是高中, 我带他去买鞋, 他自己随便挑几双, 我给他钱付完了事。 不然我自己去买回来, 他不满意我还得去退
觉得您可能属于比较操心,事无巨细亲自安排好的那种性格。 看水果拿到电脑桌前和鞋垫换四次被抱怨这类细节,您对家人太有耐心,忽略了自己;导致家人习惯了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忽视你的感受。压力大应该想办法调整啊,不应该跟妈妈乱发脾气。不过操心很多、说很多确实可能会给人带来压力。所以楼主可以少说少做,多投入一些时间精力在自己的事情上,做些让你自己开心的事情,对彼此都好。
青春期要过到啥时候才能算过完了?20岁就能好起来么?
教养孩子有2种。 一种是只看到眼前的需求—即对孩子的“过度”关心,怕孩子吃亏,怕浪费钱,这种教育比较短视。如果是事无巨细都在关照小孩,心理学上就是“control freak”,传递给孩子的真实声音其实是(心理语言):你很差,你什么都做不好,所以我要来帮助你。这种父母都无一例外地抱怨:因为我太爱自己的孩子,我才这么上心,结果孩子却不知道感恩,太伤心了。 另一种是格局比较大,对孩子有“信任”,敢于放手让孩子去试错,同时也给孩子有约定立规矩,让孩子从小承担责任,完成年龄相对应的工作(家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建立“自信”,“安全感”,“责任感”。
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从心理学来说,每种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心理诉求作为支撑的,所以第一种教养孩子的父母,他们之所以要用事无巨细的方式去“爱”孩子,也是因为这样才能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内心需求,每个人的原因不一定一样。当你到那个探索“自我”的阶段,问一下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会担心(孩子)?我为什么会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做好?即使(孩子)做不好又能产生什么结果?我不能放手的内心的真实声音到底是什么?你会发现自己内心一直被忽略的感受和认知。
我老公几乎不和父母联系。一方面是他生性凉薄,另一方面他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唠叨让他怕了烦了。
别多想,孩子只是嫌你烦。 你这一日三餐,水果,点心地送,老进他的房间,打扰他也是有可能的。 做饭问问他今天想吃啥, 学个新菜啥的。为他们做点和以前不同的。 他们说不定就突然很感激喜悦。 生活总是Up and down. 等待一下,说不定明天就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