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问!我一直考虑搬到华人多的地方,希望父母生活比较方便。 rita27 发表于 2020-07-15 22:07
回复 67楼can-can的帖子 现在小地方基本也普及网上或者微信,但问题是不光是看你挂号的医生需要排队,是整个看病流程的各种队。比如我自己去年回国的体验,比如看ob一分钟,然后她开单子让你交钱再去做b超,相当于你要重新人肉排b超的队,光这个队繁忙的大医院就要等半天,等拿到片子再找医生,还要拍,这个过程楼上楼下你要跑好几次…这万一赶上住院,更是不敢想。 no昵称 发表于 2020-07-15 20:17
这不是拍不拍的问题。客观来说,小孩养不养你的老你控制不了,也许养,也许不养 ilovebluedkk 发表于 2020-07-15 21:52
有见识的人找到了。 说什么国内方便的、网上预约挂号的,都是P话 交费都能让你跑晕头 拿药、复诊 回头还要医保报销 样样要人命 住院更难了,国内连打吊瓶都要自己操心叫护士的,病人若不清醒,怎么办? 请护工更别提了,子女不在身边的,护工简直像是大爷 Temporarilycalm 发表于 2020-07-15 20:40
再过十五年儿子上大学之后就准备搬到南加,直航回家,到时挣多少钱也无所谓了,房子也不用买学区房,压力小很多 然后就可以经常两边跑跑,老公还是要留在这里工作,好在他是发考题有寒假暑假可以一起回去。等爸妈真老了我就在国内待久一点。 目前是这样计划地,只有一个娃,等他上大学我爸妈也不算太老,七十多,还好 茉莉茉莉和茉莉 发表于 2020-07-15 22:20
我体验刚好相反… 今年年初在上海,我爹帮我找了认识的医院体检,全程都有人关照下一个流程。在美国,用单位医保体检,啥都不查,黑大妈过来嗖一下抽个血完事(夸张修辞了但大概就是这样 国内最令人诟病的是人情社会的灰,但是像父母这辈底子在国内一线城市的,人际关系网有的,过来还真不一定舒适。 apaoer 发表于 2020-07-15 23:01
客观的说不知道子女会不会养老 但是主观上你要怀孕肯定自己可以控制的吧,所以养老压力大赖独生子女政策,那不就是说当初打算生二胎的时候父母就想到了子女未来养老压力的问题了嘛 我是说如果你想赖独生子女,那必定是你打算让子女养老的吧 Cumberbitch 发表于 2020-07-15 22:20
你的逻辑有问题,生孩子是跟养老没关系。现在好像是LZ(子女)在考虑给父母养老的事?凭心而论,要是LZ有个一两个兄弟姐妹在国内,心情就没有那么迫切了,这说法有问题吗?你连独生子女政策都要帮着洗?我的国都已经自我打脸,把它废了…… 再喊一遍,独生子女好,政府来养老 Rockq 发表于 2020-07-15 23:32
父母马上就60了,最近特别后悔来美国这个决定,十几岁的时候觉得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没有什么关系,有身份了还是可以随时回去,现在才知道实在是太天真了。如果没来美国,继续留在上海其实也会过的不错,高中和本科的同学大家薪水也没有比我们在美国赚的低太多(非it行业),除了在美国上班没那么忙,房子比上海便宜以外,我真的想不出还有哪里能让我想留下来了。去年底拿到绿卡之后一度很迷茫,我到底是图个什么十年青春耗在这里,以后照顾父母还不是要回去,真的无解。 庆大霉素 发表于 2020-07-15 16:22
国内环境那么差,折寿的吧。父母需要照顾的时候,把他们接过来才是正经事。 别跟我说什么国内热闹,等到父母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基本都在室内了,大街上再热闹和他们也没关系。 你说你担心美国医保养老院开销太贵,说了半天还是心疼钱,几千刀一个月都舍不得给父母花的,还有脸来讨论什么孝道,省省吧。 chore 发表于 2020-07-15 17:39
回复 12楼cistim的帖子 老人家不愿意过来我特别能理解,毕竟他相当于为了自己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圈子,当了这面以后孩子是嘴巴和耳朵,甚至可能还是腿,如果住一起还要处理婆媳关系。 在国内他们还可以和自己的姐妹啊老伙伴什么的跳个广场舞,打打麻将,出去钓个鱼,或者来个夕阳红旅游团,哪怕是身体不舒服了,去医院也能听得懂也能说的出。 都是人生的选择,看取舍吧 tigerbunny123 发表于 2020-07-15 16:08
唉这个问题真是无解 我婆婆六十几了,是独生女,父母健在还生活在北京。她一直是做着兼职工作每年夏天冬天回两次国,加起来三个多月照顾年迈的父母。父母家里有住家保姆而且很依赖关系好的亲戚。当时就是觉得父母更习惯国内的医疗和人际关系一直没有接过来,现在年纪那么大了想来也来不了了。还是有些后悔的。毕竟到了八九十的年纪,从公寓下个楼都麻烦,看病什么的没有子女带根本不可能。疫情以来二老已经好几个月没出过一次公寓门了,在美国好歹能在后院晒晒太阳,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今天又不好回国,唉 我自己父母现在还能去自给自足,但是以后来不来美国的问题真心让人纠结。 deardear 发表于 2020-07-16 09:24
来纽约,很多外州子女给父母买房养老,老人住在华人区,很方便 冰是睡着的水 发表于 2020-07-16 09:30
我经常觉得跟别人生活在平行世界 我就是八零后独生子女,我父母比我还坚决要求我必须留美国,以后也愿意来美国生活。。。 而且他们在国内生活也很好,不说top 1%吧,百分之五以内妥妥的 我老公跟我差不多情况,父母愿意我们留美国,但他妈妈一开始不想来美国养老,想先在国内找养老院之类的,这两年也开始考虑来美国了。。。 真到必须有人在跟前伺候时候我们自己都差不多退休了啊 firmiana 发表于 2020-07-16 09:37
哪块啊?大概需要多少钱啊? 119ppp 发表于 2020-07-16 09:41
只要离法拉盛近 交通方便就行,那些老年中心还可以去长岛接老人 冰是睡着的水 发表于 2020-07-16 09:44
只要离法拉盛近 交通方便就行,那些老年中心还可以去长岛接老人 冰是睡着的水 发表于 7/16/2020 9:44:25 AM
这种老人其实很孤独的。 异国他乡,除了子女,也没啥了。 国内还有兄弟姐妹老同学老邻居老同事可以走动。 给我的感觉这种不是潇洒,而是可怜。 现在国内家里条件稍微好点的,都不羡慕国外什么免费这个,免费那个。低收入福利,有什么羡慕的。 人家有房子收入,何苦要用免费的。 人老了,希望归根。 把父母接过来其实也挺自私的。 精神上的苦闷才是难过。 cistim 发表于 2020-07-15 16:19
没见识说的就是你这种的。 你家村里的? 我在纽约,也没觉得上海,深圳就差在哪。 尤其是服务业。 全球最贵的城市,这俩都在前十,深圳是第三。 cistim 发表于 2020-07-15 17:40
回复 59楼danenzi的帖子 你到网上搜一下medicare savings program (MSP), 只要低收入都可以申请的。会帮你付medicare part A和part B的monthly premium,另外copay之类也会帮你付。 棱角优雅的冰 发表于 2020-07-16 10:50
我家情况和你一样,但我蛮愁的……我爹再过两年就七十了啊……虽然他身体现在比我都好,还在上班没退休,但我已经四处开始看养老的事情了 119ppp 发表于 2020-07-16 09:43
最好的解法,提前退休。两头跑。 很多国内大城市的父母不愿意过来生活,人家收入不错,医保也不错。 还有同龄人数不清的活动。 我家周围几个情况类似的,父母几乎没有愿意过来养老的。他们倒是经常聚在一起。 老人觉得国外生活没意思。加上语言不通。 年纪大了,每天过得愉快比什么都强。 cistim 发表于 2020-07-15 16:01
回复 151楼zl3341的帖子 我跟我老公都刚刚30+,还没孩子,我犹豫不归的原因主要是自己想不开,放不下身段。我和我老公都不是什么大牛,回国去很难拿到一下就比较好的职位,大概率还是要从头开始再开始奋斗布局几年才能拿到在美国差不多的package,一想到要回去跟比自己小四五岁的人再竞争,就有点畏难情绪。 庆大霉素 发表于 2020-07-16 12:54
回复 162楼lazycat12345的帖子 是啊。就我个人来说真的工作拼一点可能也还好,我主要是心态比较难受,回去就是感觉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间,还要买房啊办户口啊什么的都要一切重来。如果当年没出国一直在上海这些事情早都搞定了,会觉得自己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反正就是纠结的不行,怎么选择都要后悔。 庆大霉素 发表于 2020-07-16 13:10
我就准备把孩子养大到可以完全独立生活,我就回去照顾爸妈。 Cath226 发表于 2020-07-15 16:24
回复 171楼云若然的帖子看来大家都是等着娃读大学了两头跑或回去照顾,所以娃还是要早生cheesecake88 发表于 2020-07-16 17:27
你父母如果真是国内的top5%,来美国养老没啥压力呀。去个好的养老院,自己花钱买好的医疗保险。 batgirlding 发表于 2020-07-16 13:26
说等娃上大学两边跑的,或者提早退休回去照顾的,话说回去打算呆多久,有没有持续现金流,如果回去时间久了,比如超过半年一年的,美国这边的退休金之类的会不会受影响?还有另外一半打算怎么办?让他一个人留美国还是一起回国?如果家乡不是一个地方,那他愿意呆在一个地方吗 PolarPolar 发表于 2020-07-16 19:42
东海岸,西海岸应该都有华人多的社区。有社区就有中文学校,有中文学校就有好多老人。如果喜欢热闹的,很容易找到朋友。关键还是看父母。现在国内生活条件改善,很多父母还是喜欢呆在自己的家,不愿意来美。来美还有个大问题,就是医疗保险。
我爸妈一起去看病,现在基本自己能搞定,好像也没听他们说要排队,或者排队挺快的。不过我回去的时候陪爸爸去开药,三甲,排了一个很长的队,我自己先累了,爸爸到不累。
我想以后请一个人陪他们看病,帮他们排队,我大姨妈一个人独居,现在看病请人陪同300元一次。
客观的说不知道子女会不会养老 但是主观上你要怀孕肯定自己可以控制的吧,所以养老压力大赖独生子女政策,那不就是说当初打算生二胎的时候父母就想到了子女未来养老压力的问题了嘛 我是说如果你想赖独生子女,那必定是你打算让子女养老的吧
所以等他们年纪大了就回去,虽然可以花钱请人,但是自己陪最放心。
你想简单了,子女上大学有很多事的,放假都要回来,暑假在家,今年这样家里都少不了我,这个不算,那么父母活到80,90一点不稀奇了,老婆老公分开十年二十年?
我体验刚好相反… 今年年初在上海,我爹帮我找了认识的医院体检,全程都有人关照下一个流程。在美国,用单位医保体检,啥都不查,黑大妈过来嗖一下抽个血完事(夸张修辞了但大概就是这样 国内最令人诟病的是人情社会的灰,但是像父母这辈底子在国内一线城市的,人际关系网有的,过来还真不一定舒适。
关键词是“人际关系网有的”...大城市的平头百姓哪有这样的待遇?相比之下在美国看病舒服多了,找个好的primary doc,有事就转specialist,着急就去er,习惯了这个流程觉得服务很好。
你的逻辑有问题,生孩子是跟养老没关系。现在好像是LZ(子女)在考虑给父母养老的事?凭心而论,要是LZ有个一两个兄弟姐妹在国内,心情就没有那么迫切了,这说法有问题吗?你连独生子女政策都要帮着洗?我的国都已经自我打脸,把它废了……
再喊一遍,独生子女好,政府来养老
当然有顾虑,但也没办法。 没病的话还是国内舒服,一年过来仨月带着玩一趟好了。 有病的话一个照顾另一个,最后fmla加wfh回去一阵。 只剩一个身体又不好的话只能过来了。 所以现在得好好工作多赚钱,站稳脚跟到时候请假方便,不至于请个假工作没了。老人那边也得盯紧了,不能随便霍霍自己身体,得多撑几年,50多半退还行,要是40多就难办了。。
现在国家政策变了,是养老不能靠政府。
一样一样的,想想真的很纠结
看了你爷爷说的话有些泪目
一样一样的想法,可是时光不能倒流,总归是个无解的题。
体检和生病了是完全两码事啊。以前体检还用过招行白金卡和平安vip的服务,一分钱不花还有专人领着你。但要想住院啥的,还是得足够硬的关系。
boston也可以,常常看见老头老太太聚一起聊天晒太阳
波士顿和纽约老人的天堂
说出心声了。哎,可惜当初年幼无知啊!人生没有回头路!人到中年,每日郁郁寡欢。
我支持你。
很多人踩你,那是因为他们都还没到真正经历国内医疗的阶段。。。。不明白为什么一大早三甲医院外面排那么长的队挂号是为了什么。。。。老人要那么早去挂号排队是不是吃得消。
还有人说7 80岁还参加什么老年人聚会,广场舞,夕阳红旅行团。这些人其实父母都还没到7 80岁,没有切身体会只会幻想。别说什么聚会了,老人晚上出去散步被蚊子咬个包,我都要担心半天。还什么夕阳红旅行团呢!那是50-60岁好胳膊好腿刚退休的人干的事。70岁你让老人跟团去爬山还是购物啊?一双脚走两天就肿了。。
有个同事结婚后,每两个星期去探访独居的母亲。几天前,他母亲自己在家里心脏病发过身,到了身体腐烂发臭引起邻居的注意,他才知道。 另个同事,父亲身体一直很强壮,突然发现时已经第四期癌症,在医院一个人孤独地躺着,而同事却因为疫情和工作无法飞回去照顾,她只能天天发愁。
何不食肉糜?一个人几千父母两个人就是很大一笔开支了,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很困难啊,没钱就不能谈孝道了?
人情是有限度的。体检有人罩着没问题,住院三个月试试。
别说从国内搬到美国,我爸妈连从二线老家搬到一线跟我弟弟养老都不愿意,毕竟一辈子的交际圈和生活环境都要连根拔起。
我婆婆六十几了,是独生女,父母健在还生活在北京。她一直是做着兼职工作每年夏天冬天回两次国,加起来三个多月照顾年迈的父母。父母家里有住家保姆而且很依赖关系好的亲戚。当时就是觉得父母更习惯国内的医疗和人际关系一直没有接过来,现在年纪那么大了想来也来不了了。还是有些后悔的。毕竟到了八九十的年纪,从公寓下个楼都麻烦,看病什么的没有子女带根本不可能。疫情以来二老已经好几个月没出过一次公寓门了,在美国好歹能在后院晒晒太阳,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今天又不好回国,唉
我自己父母现在还能去自给自足,但是以后来不来美国的问题真心让人纠结。
来纽约,很多外州子女给父母买房养老,老人住在华人区,很方便
我就是八零后独生子女,我父母比我还坚决要求我必须留美国,以后也愿意来美国生活。。。 而且他们在国内生活也很好,不说top 1%吧,百分之五以内妥妥的
我老公跟我差不多情况,父母愿意我们留美国,但他妈妈一开始不想来美国养老,想先在国内找养老院之类的,这两年也开始考虑来美国了。。。
真到必须有人在跟前伺候时候我们自己都差不多退休了啊
哪块啊?大概需要多少钱啊?
我家情况和你一样,但我蛮愁的……我爹再过两年就七十了啊……虽然他身体现在比我都好,还在上班没退休,但我已经四处开始看养老的事情了
只要离法拉盛近 交通方便就行,那些老年中心还可以去长岛接老人
有意思,是个思路,容我调查一下……
只要我买了房子老人就可以有医疗吗?mm有没有具体的老年中心或者代办机构的网站推荐?
的确是这样的,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不管大家怎么调侃,国内的老人一起跳广场舞,一起扯着头巾拍照,就是会很快乐。
美籍半年到期了可以去香港一趟,回来签证可以自动延半年。
嗯国内大城市服务业真是很发达,而且便宜。大米都是扛上楼送到家的。医疗其实也还可以,只是病人太多,有时大夫看的马虎。
你到网上搜一下medicare savings program (MSP), 只要低收入都可以申请的。会帮你付medicare part A和part B的monthly premium,另外copay之类也会帮你付。
父母不到60,层主年纪应该比较轻,可以考虑海龟。
绿卡持有者在美不足五年也可以吗?
虽然有姐妹在国内,但还是做好提前退休回国照顾父母的准备,当然是在父母自理有困难的时候。不能啥事都推给姐妹。因为平时父母有点事都是她们张罗。
嗯,我也这方面焦虑似乎比我爸妈多,但我觉得他们也就给我宽心。。。 我父母似乎就生老病死那个观念很淡,现在感觉似乎就算不能再跟我团聚也只是伤感但不给我压力
就是这样的,人家说这边人气好少,好无聊,最大的牵挂就是孙辈,偶尔来一次看看处一段时间就好…
我跟我老公都刚刚30+,还没孩子,我犹豫不归的原因主要是自己想不开,放不下身段。我和我老公都不是什么大牛,回国去很难拿到一下就比较好的职位,大概率还是要从头开始再开始奋斗布局几年才能拿到在美国差不多的package,一想到要回去跟比自己小四五岁的人再竞争,就有点畏难情绪。
我家跟你想法差不多,回去了一年多又回来了。国内实在太拼了,我拿不到差不多的package,老公收入高些但是每天基本工作14小时以上,全年无休。不是说没有钱少事少的工作,而是自己停不下来,因为身边所有的人都这么拼。。
是啊。就我个人来说真的工作拼一点可能也还好,我主要是心态比较难受,回去就是感觉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间,还要买房啊办户口啊什么的都要一切重来。如果当年没出国一直在上海这些事情早都搞定了,会觉得自己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反正就是纠结的不行,怎么选择都要后悔。
你父母如果真是国内的top5%,来美国养老没啥压力呀。去个好的养老院,自己花钱买好的医疗保险。
你这就跟炒股一样不愿意及时止损,问问你自己内心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都想要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如果你当年真留在国内了,能不能拼出个好家境还另说(家里没背景你多半还是韭菜,只比送外卖的好一点而已),到2020贸易战国内生意也都不好做了,今后20年心里没底,心里不慌吗?
确实是,我已经在父母旁边买了一套房子,步行十分钟距离,就想着他们需要照顾的时候能回去。父母有医保社保,喜欢跟朋友玩,在美国太孤独了,还是国内养老好。就希望他们平安健康的时候再久一点。
国内买房主要都是爸妈买,跟你出不出国关系不大,户口大家都差不多,早晚得折腾一轮,都没啥好后悔的
公婆在澳洲,他们出国早比较独立,当地朋友很多,澳洲福利非常好,医疗养老院都很好,他们打算再老了就去养老院了,主要精神上独立,从不帮我们带孩子贴钱,但也没觉得非要靠子女养老,基本自给自足。以后最多再贴点钱。我父母也不带孩子不贴钱的但老观念重,尤其我妈,所以要操心得多。
那也需要父母在孩子长大之前身体健康才行。
同意,我就等着小孩上大学,我就回去了,至于小孩读完大学选择在哪里工作生活,我就随便了
看来大家都是等着娃读大学了两头跑或回去照顾,所以娃还是要早生
那些都是幻想,从来不信也没听说过,谁娃上大学后从美国辞职回去照顾父母的。
要回去照顾父母的,不用等娃上大学就跑回去了。
不回去的,娃上不上大学都不会回去。
是吧,但我觉得还是挺贵的,我穷啊
看具体情况,可以先两边跑,大部分时间呆国内,美国呆2,3个月保绿卡,实在不行就不要绿卡了。退休金有401K,而且再干20年也会有存款,美金回国花应该是很够了。父母也有退休金,小城市cover一家人生活费足够了。队友也是独生子女,父母也都在国内。所以,一起回去。老家在两个地方,离得不远,可以选择一个地方买个大house(小地方房子不贵的,父母都有两套房,各自卖掉一套也可以凑一起买个大的), 一起住几个月,也可以各自回老家住几个月。
我们家有很多出租房,自己大学里一年工作九个月,老公全职上班,明年孩子上大学后如有需要就可以脱身两头跑了,不需要等401k 或领退休金,每年在那里呆上三个月应该没问题。他已经表示坚决支持了。公婆比较独立,没拖着我们给养老,到八十多了身体非常差住养老院的时候,也会支持老公用他的年假每年回澳洲去看一次。希望两边父母都能能健康得久一些,好容易孩子上大学了,我们也才45不到,这几年其实是想好好有假期一起出去玩玩的,希望能再玩十来年才需要这样用假期全来陪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