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心态好,有什么收入过什么日子,一家子健康快乐多好的。吃福利这个也没啥好judge的,只要是合理合法(我不太懂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就是了)。 我觉得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应对变化的底子不行。现在大家健康快乐,孩子上学,业余玩一玩体育。万一有个什么事情需要一大笔支出,比如孩子突然有体育天分需要请教练和参加比赛,比如万一老公丢了工作(knock on wood),相对低收入的问题就出来了。 我的目的不是贬低楼主,只是希望楼主居安思危。
排除滥用福利的情况,收入高的多交税,收入少的占用一些社会福利,虽然立场不同屁股决定脑袋,但高收入的真的不用太不平衡的。薪资有时候真的不是完全由是否勤奋聪明决定的,更多的是由所在行业决定的。 —————————— 又仔细看了遍主贴,收入低交税少享受福利都没啥,但最后那个“相信政府相信人民”实在感觉有点不适,做人不能这么take it for granted吧。
楼主家哪有不工作? 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就是6万。 都是这样的消费水平。 那美国至少一半人在你眼里都是蛀虫。 那除了高大上的金融IT律师医生, 还有谁不是蛀虫吗?
还是你在说楼主家女主人在家照顾孩子是蛀虫?
这么低的收入交不了几个税,之后还拿退税,估计是倒给的那种,孩子的children credit就能拿不少。
medicare还是medicaid,应该是后者吧。还有lz说的是孩子用的。
没有州税?...记得8w多的工资扣完拿回家才4000多呀....
如果他家不吃福利, 女主人在家照顾孩子当然不是蛀虫,甚至她不照顾孩子请十个八个人来伺候着都不算, 还增加就业机会呐。 但是她明明身体健康能蹦能跳, 却在家躺吃社会福利, 还说的如此自豪, 不是蛀虫是什么?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LOL. 好坑。这么多人跳。
我在买买提N年前就看到这个帖子了。 楼主只加了一个“华人贫困线”的标题。买买提没人谈及华人贫困线。华人贫困线是华人网的大妈喜欢的话题。所以说是好坑。
华人不能安贫乐道是知道这样的生活,风吹草动,马上得搬去政府房。
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1532892
8卦几个身边硅谷老中中产家庭收入
调查了十几个硅谷老中家庭,都是普通工薪家庭,年龄40~44
个人觉得老中中产家庭标准为 家庭 婚姻稳定,有两个子女。(一个保险系数不够,三个是Winner,别和老墨比,硅谷老中 在这么忙的情况下养育3个娃肯定是Winner)
收入 25~40W美元稳定收入,按贷款标准,不包括短期收益,不稳定的Bonus 超过50W是Winner,低于15W是loser
净资产(身家) 2M~3.5M,超过5M为Winner
根据,达到这个标准的家庭,都能够承受一方短期失业的压力,都能够支付小孩 教育费用,不必担心退休后的经济压力,有很好的医疗保险,不必担心医疗费用
★ 发自Android 华人阅览器 6.5
楼主可能是个挖坑专用马甲.
美国本地人有家底有亲人,第一代华人移民有啥?疫情一开始,纽约多少人回自己父母亲戚大房子里去,第一代移民除了靠自己一双手能靠得上啥?
LZ人家有工作啊,工资低而已,跟不劳而获有什么关系
你说的和我说的有关系么?纽约你来看看,两岁你不花钱能上最好幼儿园我把脑袋给你,两岁孩子的preschool都是私立好么?
你不能这么看,
偷渡的可以靠**同乡会, 政屁的可以靠功友。 嫁人的可以靠老公。
只有读书工作过来的人(一小撮)无依无靠。
没看明白选择不工作为什么就是蛀虫? 美国传统都是男主外女主内。 近些年中产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美国的妇女劳动参与率向发展中国家看齐了。。
我觉得是发展中国家的劣根性, 觉得女人在家就是蛀虫吧? 还是说只有贵妇才配在家?
为了不吃福利,不敢生孩子😉你看日本韩国急成啥样子了。
如果继续这样的生活下去,以后孩子上大学也不要钱. 如果争气的话, 上藤校一分钱不用花.
没人逼着留在加州纽约
我们离开纽约city tax 省一万多,揣口袋爱干啥干啥
中西部便宜不是因为东西两岸交的税多?
东西两岸交的税多难道不是因为高薪就业机会多? 中西部的消费税地税比东西海岸都高吧?
不花钱不可能吧,纽约除非住政府楼的。听过最便宜的红苹果也要八百一千
钱是中央银行印的,只是以劳动形式发给你。 钱并不是劳动劳动出来的。
以前罗马商业发达,钱跟不上流通需求,大家用鱼牙什么的当做currency
厉害国那种拼命印钱就是推高房地产
所以本质钱是为了人类基本需求服务,并不是反过来的
抬杠的话你全对
所以我说楼主说的一个月一百上最好幼儿园来对比高消费地区的贫困县毫无意义
生活又不是只有上大学
高薪两口子公司里工作内容比5万划水的有意思
平时吃穿旅游也享受到了
还老盯着人家那点health care
真觉得没有推广health care education 这些基本的需求
她们那些高薪职位能凭空出来🤣
当光杆司令吗
是啊,五六万就可以中西部生活得很好,还要跟东西两岸一平均还可以拿这么多福利,福利应该按照本地收入水平而不是全国水平。今年covid救济金按一刀切肯定中西部的拿的多,分的钱是两岸交的。收入是高,但是也加不起这么被吃福利。
完全同意啊,光看着两岸收入高,看不到人家交的税高消费,纽约三千一月的daycare还可能不如人家一百一个月的
靠同乡会靠工友都是虚的,读书的人靠自己的脑子
wahaha.....
不光税,还有医疗和小孩生活和学费。
居然是坑
删了
可是你真的羡慕楼主的收入吗?希望过楼主一样的生活吗?我觉得是楼主心态特别好,不攀比,能够发现生活的快乐。但是我宁愿高收入多交税,也不愿意像这样生活的。
挺好的,活得比俺们年薪好几倍的滋润....我们也没有开过豪车,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赞链接
你这贫困线以下“安贫乐道”,是因为全民帮你买了最贵的单了,并没有让你真的体验“贫”
纽约啊。。。。。。。。
她那是低收入吃福利啊。我以前住在波士顿时找幼儿园,就找到过一家专门给低收入家庭开的。我还不知道。一进去人家就问我收入,我不符合就给拒了。我一个餐馆打工的朋友,收入也不比我差,就是报得少,就符合低收入,就送孩子去那家了。那家的设施还是我们周围四个幼儿园里最好的呢。不过我朋友工作确实勤恳辛苦,比楼主这种吃福利享乐好多了。
🈶些地方小学有preschool和kindergarten.但只半天,双职工家太麻烦,不会送
但是纽约2700呎的房子20万?
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孩子将来上大学大概率免学费,到时简历上还可以写全额奖学金,我真的挺羡慕的,有时越发地憎恨去工作了,觉得不如也这样,找个压力小点工作,或是不工作
除了公立的preschool,还真没听过哪些daycare可以免费
你开心就好。 不跟人攀比。比你们赚10倍多的 花销也10倍多。好好培养你们的儿子。以后比老爹老妈多赚几倍
我真的是不太相信啦,我过过同样的收入同样的日子,基本上哪里都没去玩过,医疗那时候也没什么支出,说实话除非特别省吃俭用 否则真的存不下钱的。我不相信到处玩遍了这么低收入就算其他都不花钱都存不下啊。我的孩子也全是我在家带 没交过一分私daycare的钱啊😓😓😓
我也是,虽然是普通百姓,似乎对钱没有什么概念,也许从小没有怎么特别穷苦过?钱够用就好
再粗壮的腿,只要不是衣不遮体,穿的还是两条腿的裤子
housewife也是对社会做贡献的。不是人人都要像在中国那样,给人做牛做马来糊口才不是蛀虫。
只要lz没钻漏洞,符合规则,就没有错误。
trump,buffet那么有钱,还各种合理避税,你敢不敢说他们是蛀虫?
我觉得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应对变化的底子不行。现在大家健康快乐,孩子上学,业余玩一玩体育。万一有个什么事情需要一大笔支出,比如孩子突然有体育天分需要请教练和参加比赛,比如万一老公丢了工作(knock on wood),相对低收入的问题就出来了。
我的目的不是贬低楼主,只是希望楼主居安思危。
我怎么算不出来楼主正经交了税的呢。我比楼主老公收入高,各种税、保险、401交下来每个月还拿不到他老公那个数
这是几年前的帖子了吧,当时对这句话印象极深“夏天家里穿两件,冬天老公打赤膊”,被大家痛批不环保不节约。好像最后还有“相信政府相信党”之类的话,来憧憬退休生活。这次没提了
——————————
又仔细看了遍主贴,收入低交税少享受福利都没啥,但最后那个“相信政府相信人民”实在感觉有点不适,做人不能这么take it for granted吧。
我和老公都是phd学生的时候,每个月每个人1200工资到手,两人2400,还要交学杂费保险,生老大花了8k,学生保险很烂,竟然没有任何减免,还了两年还清。美国中产也是韭菜。我当时在学校一个program打工,一个职员也感叹,学生怎么还得了8k的医疗债!但是我们倒是在phd期间带着父母和小娃把欧洲美国都玩遍了。父母费用是他们自己出的我们没帮他们出。
我也是phd期间生的娃,跟老公两个人都是学生,学生保险槽点太多,我们也自付了好几大千刀。我和老公phd时期收入低,但因为是“double income”,税收减免不了什么也享受不到什么福利。我有同学的老婆是F2,她生娃就没怎么太花钱。不过真没什么好羡慕的,两份收入还是比一人奖学金养家要好过多了。
打算什么时候 怎么退休呢
赞更新!
我们村确实有公里preschool,只收低收入家庭孩子。但好像只有学前一年,四岁去的那种。不确定
终于有人提到这个点了! 记得n年前这个帖子大火的时候,底下一堆人拍这个的,这次看了好几页也没人提。我还想几年功夫大家思维变了?后来看有人提之前是mit发的,那可能两个论坛使用者关注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