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 纽约人要开始反过来担忧其他地方了😓

H
Huadajiyi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
l
lulala
紐約人会去或有必要笑別人吗?
s
springday
看来群体免疫是有效的啊。
大衣被禁
大家对flatten the curve 有什么误解。
w
whisper10
纽约是不是一早就打算好了要这样快速走一遍。不然不能解释这么晚才关学校和居家令
f
fitzroy
祈祷纽约平安,希望作死州求仁得仁。
w
white09
大家赶紧去纽约避难
C
Candycapsule
大家对flatten the curve 有什么误解。


大衣被禁 发表于 5/6/2020 12:40:00 PM

看起来面积积分哪个小?好像还是黄色的?
s
sayunyan
怎么说纽约明显下降都是好事
g
ggbreeze
大家对flatten the curve 有什么误解。


大衣被禁 发表于 5/6/2020 12:40:00 PM


fflat曲线就是要拉长时间实现群体免疫,两个曲线的面积差不多
A
ABX
因为这个病毒的传染性太强,所以只要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少于医院病床容量,抗疫就算成功。
t
tf2k
医院不崩盘就还行。
f
fitzroy
’需要住院治疗‘是主观可操控指标。 轻症回家,重症拔管,医院永远不会饱和。
梧桐花花
我也是后来才明白flatten curve的意思,其实得病的人总数是一样的 现在觉得中国那种极端手段其实也不错,大家熬一个月,现在就自由了 美国这边起码也戴口罩了,加拿大到现在还不让戴呢
r
rabbit45
’需要住院治疗‘是主观可操控指标。
轻症回家,重症拔管,医院永远不会饱和。
fitzroy 发表于 5/6/2020 1:37:25 PM

太对了!
c
chicot
我也是后来才明白flatten curve的意思,其实得病的人总数是一样的

现在觉得中国那种极端手段其实也不错,大家熬一个月,现在就自由了

美国这边起码也戴口罩了,加拿大到现在还不让戴呢
梧桐花花 发表于 5/6/2020 1:45:02 PM

加拿大哪里不让戴口罩?
A
ABX
住院治疗的标准在一定程度内可调,但是如果胡乱打发人回家,就会大大增加居家病人的死亡数量,随便拔管也会大大增加重症病人死亡率,请问这两方面有没有数据体现? 凡事不能凭空臆想!
h
hfx11
我也是后来才明白flatten curve的意思,其实得病的人总数是一样的

现在觉得中国那种极端手段其实也不错,大家熬一个月,现在就自由了

美国这边起码也戴口罩了,加拿大到现在还不让戴呢
梧桐花花 发表于 5/6/2020 1:45:02 PM

加拿大哪里不让戴了?
z
zhizikaihua
这个图只是个schematic plot,具体面积没什么意思。。。
n
noshock
住院治疗的标准在一定程度内可调,但是如果胡乱打发人回家,就会大大增加居家病人的死亡数量,随便拔管也会大大增加重症病人死亡率,请问这两方面有没有数据体现?

凡事不能凭空臆想!
ABX 发表于 5/6/2020 4:55:22 PM

故意黑当然不用数据,一二个传闻足矣,甚至想象都可以。
c
cigna
纽约是把周围的几个洲给害惨了。
刘晓庆
怎么说纽约明显下降都是好事
sayunyan 发表于 5/6/2020 1:25:04 PM


f
fish_fish
为啥要和rest of US比呢?要是和rest of world比不是更担忧了? 纽约还是领跑的州,好在病例在减少
h
honeymustard
今天纽约州又死了快700
哈根达斯冰淇淋
纽约发现第一例确诊之后两周就停课了,你们州是发现第一例之后多久停课的?
纽约是不是一早就打算好了要这样快速走一遍。不然不能解释这么晚才关学校和居家令 whisper10 发表于 5/6/2020 1:16:00 PM
k
kaffirlily_wa
你的理解不准确。拉平曲线,同时把时间拉长了,病毒在人群中更充分地传播,总感染人数也会增加。好处是争取了时间,医疗资源不会被压垮
fflat曲线就是要拉长时间实现群体免疫,两个曲线的面积差不多 ggbreeze 发表于 5/6/2020 1:28:00 PM
H
Hah
这次疫情爆发,纽约医院的急诊好像更有人情味儿了,我们家的大伯昨天晚上因为貌似中风上急诊了,但是他儿子在其他州,然后医院半夜打来两个电话告诉我们老人的情况,以前从来不这样,他儿女都不在纽约,平时老人有事都是留我们电话,前两年也是意外去急诊回来,都是我们家这个在照顾,有事儿打他孩子电话,大伯都不让打,怕打扰他工作,合着我们家是随唤随到
夏天的马甲
紐約人会去或有必要笑別人吗?

lulala 发表于 5/6/2020 12:22:35 PM


至少我不会, 只是瑟瑟发抖的不明白为什么别的州新增变多, 纽约新增竟然变少了, 每天看到楼下都是出去浪的。各种遛狗遛娃的, PARTY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