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看历史的是你,你说说什么年代中国繁荣欧洲在吃土? huanongying 发表于 5/4/2020 7:34:59 PM
赞同楼主,本来就是基本的世界观不一样。 致远 发表于 5/4/2020 1:03:00 PM
那郑和呢。。。 susancoffee 发表于 5/4/2020 5:31:23 PM
被这种跪舔震惊了。。。 楼主问过美国八十以上的老人怎么想吗? congcong8565 发表于 5/4/2020 6:28:12 PM
看图说话,老美伤亡惨重啊 bipoppy 发表于 5/4/2020 5:30:46 PM
你骂tg没意见,自恨中国人,建议你早点去重新投胎。中国繁荣的时候,欧洲人还在吃土,没事多看点历史,别整天脑残! RisingAngel 发表于 5/4/2020 6:07:08 PM
感觉这次疫情中外态度差距真的明显。身边老美个个都很自信,不上班,也是天天在外活动,跑步骑车远足购物等。并不刻意避开或者保护自己。而且他们似乎也明白病毒的危害,新闻社交媒体天天在播。相反,华人早就小心翼翼,有的为全家买了防雨布的带头罩的运动服,口罩之类更不用说。而且群里讨论的祥祥细细。我的华人同事3月初中旬就想办法用年假呆在家里,之后WFH, 几乎足不出户。这种反差似乎也说明为什么中国或者亚洲能够控制疫情,而欧美国家只能采用群体免疫。这也许也解释了一个历史现象:以前移民新大陆时,并不像现在这样舒服安全,海上航行需要二个月,加上各种疾病海难等,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活不到新大陆,更不要说到了以后还要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和风险,其危险程度远比现在的病毒更大,但欧洲人仍然是前赴后继,毫不退缩。再想想澳洲大陆离亚洲那么近,却被英国人绕了一圈地球去殖民统治了。东西方性格差距只能说有好有坏吧! Czboy 发表于 5/4/2020 12:52:43 PM
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是先行者,英法后来居上。英国干掉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不然澳大利亚新西兰怎么会加入英联邦。 meningitis 发表于 5/4/2020 8:49:34 PM
洗地还有这么洗的,刚开始时论证美国多好会控制很好,防不住了来论证防不住不管了是好的。即使白人,自己去真正富人区转一转看看,就明白他们怎样防护了,然后聊一下就知道他们担心不担心了。 chromium 发表于 5/4/2020 1:53:17 PM
地理大发现是勇敢的开拓精神。不能光用不怕死来形容。白人能够居于地球食物链最顶端不是没有理由的。同一时期的中国闭关锁国搞禁海令。而无知无畏就是义和团了。觉得喝点中药念点咒语就能抵挡洋枪洋炮了。 meningitis 发表于 5/4/2020 1:00:17 PM
可惜啊.要是美国当时属于西班牙就好了.哈哈哈现在全说西班牙语了. 刘晓庆 发表于 5/4/2020 9:05:12 PM
回复 12楼pwwp的帖子不仅仅是穷的问题,五月花上的人留在英国的结果不会比冒险到新大陆好。 aiyamayayongle 发表于 5/4/2020 2:07:36 PM
不是不怕死,是因为生活太安逸了,对危险没有想象力。上次谁说的来着,这个病毒要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僵尸,大家早就躲起来了。中国人苦日子没结束多久,普遍小心谨慎。 baobaoguaiguai 发表于 5/4/2020 3:08:13 PM
Re,明明就是脑残➕没有责任心➕自私➕无知➕自大➕死不悔改➕对老人冷血无情 可口可耐 发表于 5/4/2020 3:59:13 PM
难道英国入侵中国不是因为跟清朝的贸易逆差太大而引起的? BYJB 发表于 5/4/2020 9:49:46 PM
当时五月花号上的102 人中有36名清教徒为了逃避英王的镇压和迫害, 前往美洲新大陆寻找”伊甸园“而其余的人有破产者流浪汉契约奴等出生低微的人,去新大陆以命换前程。 BYJB 发表于 5/4/2020 9:28:46 PM
被英国打得各种条约签了一堆是因为英国人在吃土?民族自豪感也不是这么来的吧? huanongying 发表于 5/4/2020 9:56:51 PM
当年越洋到美国淘金的广东人被楼主华丽的无视了。话说楼主是不是不知道南洋华侨的历史啊 Riquelme 发表于 5/4/2020 1:21:34 PM
华人吓成这样跟五毛的前期的宣传也脱不了关系。几个月之前微信上转来转去的东西我还偶尔看看、现在都懒得点开了。 贝壳的贝 发表于 5/4/2020 10:26:57 PM
话说当时中国那么落后,英国为啥不殖民统治中国 singwah 发表于 5/4/2020 1:01:51 PM
In the mean time, 中国人在忙着囤肉,人生唯一的追求就是吃,然后忙着准备跑路 steveo 发表于 5/4/2020 1:40:06 PM
冒险精神,是一定有的!穷人胆子大! 但绝大多数欧洲白人,当时生活可以的,也基本上没参与这冒险啊。pwwp 发表于 2020-05-04 13:05
欧美才是人类发展的方向,劣等文化和基因应被快速抹除 mkssacri 发表于 5/5/2020 11:08:29 AM
这个。。。怎么中国人=南部亚洲人了?走到东南亚,再迁移到各种岛的,跟“中国人”不是完全一样的血统,他们并不是从中原移到南边,再到更南更东。再说,从非洲走出来,这个跟欧洲有什么区别,人家也是从非洲走出去的啊。不是跟欧洲人比吗?还是跟非洲人比? Olympian 发表于 5/4/2020 2:48:06 PM
川普到今天没戴过口罩, 拜登也没戴过。 谁戴就会上‘星期六晚间时刻’笑话剧, 丢不起那人, 总统就别选了。 国会到今天没停会, 华盛顿也没戒严。 那个混入白宫新闻发布会的天朝患新冠记者(有投毒嫌疑), 也没有闹得白宫鸡犬不宁。 白宫新闻发布会继续举行, 跟没事似的。 看看北京现在严防死守, 最后还是天朝领导怕死。 bud 发表于 5/4/2020 3:05:29 PM
frontier探索, 无论是疆域,科技, 还是经济上的, 都需要冒险精神。 可能中原地区自古地大物博, 养活人很容易,做个守成之主就能丰衣足食生活不错。 而欧洲很多地方人类生存更困难一些,能活下来的必须得有两把刷子, 不然连后代都留不下来。大概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吧, pixyia 发表于 5/4/2020 5:43:23 PM
难道不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才符合愿意冒险的描述?五月花号上的人都是在英国活不下去才过来的吧 wyz4632 发表于 5/4/2020 8:48:00 PM
那是宗教迫害吧,英国还是活的不错的。爱尔兰后来是灾荒过来的。 asd1997 发表于 5/5/2020 1:48:35 PM
中国人全世界跑,各大洲遍布中国人,犄角旮旯都有中国人做生意。这还不够有开拓精神 vinvinvin 发表于 5/4/2020 10:47:48 PM
还有以前闯关东啊,现在的福建偷渡客,去俄罗斯去非洲淘金的,都好多啊。一个民族总有各色各样的人。得大于失的情况下人人都会冒险,看看股市赌场就好了,全世界哪个人种都不少。如果有人认为冒险,有人认为作死,就是因为价值观不同,没有什么绝对的。 田园将芜胡不归 发表于 5/4/2020 10:03:03 PM
郑和是穆斯林,从小听着父亲去麦加朝圣的故事长大,他去的地方并不是未知,和来新大陆讨生活完全不是一回事。
真是啊,要是国内这样就是人民愚昧政府不作为邪恶,到了美国就是富有冒险和开拓精神,简直了……舔狗们还要点脸吗
拜托,麻烦看一下没10万人口感染比例好吧,白人本来就是人口数最多的,按人口比例一算,黑人和西裔每10万人口感染人数是最高的,这个绝对数当然符合美国种族分布了
这跟自恨有毛关系?
你满清废物面对英军三桅军舰,大喊我祖上阔过有狗屁用。
蠢货才看不清别人的优势成天yy自己的祖宗。
你脑补太多了
可惜啊.
要是美国当时属于西班牙就好了.
哈哈哈
现在全说西班牙语了.
不是说某个有钱的小岛都全部测试了吗, 所以可以有钱人有的是办法防护当然可一随便浪了。
在防护做到位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保持生活质量 和平静心态 值得借鉴
美国也差不多都要说西班牙语了。哈哈
当时五月花号上的102 人中有36名清教徒为了逃避英王的镇压和迫害, 前往美洲新大陆寻找”伊甸园“而其余的人有破产者流浪汉契约奴等出生低微的人,去新大陆以命换前程。
同意。 我老板是意大利人, 家里还有亲戚在意大利当医生就非常小心, 而公司的一两个年轻小伙就一点不在乎, 觉得就是大号流感,现在偶尔有需要去公司, 老板规定他们一定要带口罩。 因为不知他们有没有遵守居家令。
强烈同意
难道英国入侵中国不是因为跟清朝的贸易逆差太大而引起的?
英国当年吊打大清啊!!
被英国打得各种条约签了一堆是因为英国人在吃土?民族自豪感也不是这么来的吧?
《五月花号公约》(Mayflower Compact)是前往北美洲新英格兰殖民地的102名英国清教徒在上岸之前,其中的41名成年男子于1620年11月11日在五月花号船上签订的政治声明,同意创建并服从一个政府。
《五月花号公约》创建了一个先例,即政府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而且将以法治国。这也是创立美国的主要思想之一,即在同一个社会里的所有公民自由结合的权利,并可以通过制定对大家都有利的法律来管理自己。
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英文:Victorian era),前接乔治王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与爱德华时代一同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至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皇(Alexandrina Victoria)的统治时期。此长时期的和平,繁荣得以更加细化英国的理性发展,并巩固了大英帝国的国家自信.
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人口快速成长时期.当时人口数量从1831年的1390万人快速成长,至1901年已有3250万人.高生育率与高存活率为导致该时期人口快速成长的两个主要因素.英国是第一个经历人口转型与农业工业化的国家.
还有以前闯关东啊,现在的福建偷渡客,去俄罗斯去非洲淘金的,都好多啊。
一个民族总有各色各样的人。得大于失的情况下人人都会冒险,看看股市赌场就好了,全世界哪个人种都不少。
如果有人认为冒险,有人认为作死,就是因为价值观不同,没有什么绝对的。
19 世纪的中国和英国,
完全就是2个世界啊!!
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英文:Victorian era),前接乔治王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与爱德华时代一同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
自由和自私只差一个字,感觉老美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觉悟。再加上全民免疫的美好愿景,整个社会的认知是比较混乱的,有人怕得要死,有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有人想先免疫。
这话说的可不不全面,别忘了1月底2月初的那一派宣传。话说拜当时的宣传所赐,后来外宣来宣传时,我倒淡定了,因为全是旧闻,换了个时间和地点而已
这里大妈就是典型了
有因为医护口罩不足焦虑的(医院ppe实际上充足的很)
有别人去超市不戴口罩焦虑的
有超市服务员跟他说话焦虑的
有老公出门跟快递员说话焦虑的
有买外卖接触可乐瓶焦虑的
有看美国日增数字焦虑的
有怕打开窗子通风引进病毒的
说实话 这个心态过一辈子 真的太窝囊了
说实话 你的有别人想要的东西呀
有啊, 香港.
比如说现在华人去火星建殖民地就算开拓,去加利福利亚只能算移民。淘金就不算,那时候还有解放了的黑人跑过来,难道能说黑人也很有开拓精神?
蒙古人可以算有开拓精神,虽然是破坏性的。
有的在家一边吃肉,一边网上晒包晒首饰讨论房子车子
不太一样,西方这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下南洋主要是西方已经开发后去的,已经知道能挣钱了。毛子对西伯利亚的探索也是很让人佩服的。
你要是了解历史 就知道他们冒险并不是因为穷
发表这样的言论,你不在该被抹除之列吗?
欧洲大陆国家也去探索啊,比如发现南极的老毛子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
是啊,波利尼西亚人和中国人有啥关系啊,人家从非洲过去的,和亚洲关系也就是南亚停留一下而已。
看看各国领导人,谁怕死谁不怕死一目了然。
不敢不去吧,永乐那大暴君。而且郑和鸟都没了,死了也确实没啥所谓。
中国古代可是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水灾第二年瘟疫,旱灾第二年蝗灾的。一点也没啥养活人不易。
英国,法国,意大利那才是好地方。这方面欧洲历史很多的,13世纪英国农奴可以日常喝上葡萄酒,吃牛肉。欧洲平均生活水平不低的。
你自己显然没看过历史。
中国繁荣的时候没几年。汉大概就是文景那几年折腾少,唐玄宗前期,宋仁宗,神宗那几年。所谓“道不食人,天下太平”
那是宗教迫害吧,英国还是活的不错的。爱尔兰后来是灾荒过来的。
热
到new england的清教徒是为了信仰过来的,大多属于那个时候的中产。
到Virginia附近的,更是有钱贵族家族里的,到滨州附近的quaker也都不是穷人。
唯一的不是跟着主人过来的穷人就是爱尔兰,scotland那边过来的,现在所谓的hillbilly祖先。
中国人能忍,感觉中国人的奴役性,从古到今一直延续着。。
一个是各地发达以后去的,一个是探索未知世界,差的太远了。
而且咱们也是占个人多,其实阿三也全世界到处都是,在非洲中东比中国人扎根更深,东南亚拉美和中国人差不多。
欧美比中国人还吃香
去的不是未知世界,差别大多了。比如偷渡,知道去的地方能过更好生活,所以赌一把忍一下。
探险吗,完全未知,大概率一去不复返。
英国要求的是开放贸易,满清要求英国在广州只能通过十三行交易,当地的粤海关巧设名目,每条洋船先交1950两。这个钱皇帝根本不知道,英国人跑到天津告御状,乾隆才得知。马戛尔尼面见乾隆,就要求增开宁波和天津,他们顽固地认为,中国朝廷是好的,广东官员是坏人,只要皇帝知情,肯定会干预。但也没咋着,逼着他们回去接着在广州贸易。
从乾隆还年轻的时候,英国人就对粤海关和广州官员恨之入骨了,当时宁波也是口岸,理论上,康熙开的。英国人跑去交易了一次,浙江人对他们非常厚道,英国人大喜。然后,浙江人就被广东人打了小报告:通夷。
第二年英国人再来宁波,地方官不让他们上岸了,提供补给,赶紧走吧
当时中国已经赤贫了。乾隆时,马尔嘎尼去北京,一路上使团成员见闻可以去看一下,本来马尔嘎尼是中国粉,去看了乾隆盛世,幻想破灭,就鼓动要揍清朝了。后来鸦片战争,当时参加使团的小斯当东投了关键一票,他小孩子时受过乾隆赐宴,乾隆爷还御赐他摈榔荷包。小斯当东让乾隆这么开心,因为他会说几句中国话,您吉祥,万寿无疆。皇帝当场摘下自己腰上荷包赏赐,对亲王的孩子都是殊荣,死了可以刻墓志铭里了。赐给番邦使节的孩子,有清一朝就这一例。
这个小斯当东三次来到中国,算中国通,家里盖了苏州园林,花费10年时间把整部大清律翻译成英文,参与创立皇家亚洲学会,终生致力于向英国人介绍中国文化。他到死都留着乾隆送他的荷包,公开表示自己是乾隆粉
他同时不断宣传,和平手段无法赢得大清皇帝的尊重,皇帝能听懂的语言只有武力。最后动武时议会表决,主战派只有9票优势,一线之差。决定性的可能就是小斯当东的演说,全力鼓动对华开战,力主出兵,痛击大清帝国。说鞑靼人的少数统治在中国不得人心,多数清军会一触即溃,只有鞑靼人愿意死战。最后证明他的判断没错。
非常建议去看一下那个使团回忆。对增长见识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