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别说 总是很多跟着往坑里跳的。。。温哥华房价动辄几百几千万,多伦多一百万只能买很烂的公寓,房价不比湾区低,而当地的工资年薪五六万,确是要饭的水平 Micamino 发表于 5/1/2020 1:20:55 AM
撒谎。 查查大流量的Numbeo网站 Cost of Living Comparison 多伦多房价和旧金山比较。
[table=98%] [td=347]Rent Per Month[td=208] San Francisco, CA [td=175] Toronto [td=107] Toronto % Less [td=1,2,347]Apartment (3 bedrooms) in City Centre 6,600.00 $ 2,526.14 $ -61.73 % (9,252.96 C$) (3,541.55 C$)
Buy Apartment Price San Francisco, CA Toronto
[td=1,2,347]Price per Square Meter to Buy Apartment in City Centre 13,214.09 $ 7,894.95 $ -40.25 % (18,525.67 C$) (11,068.43 C$)
疫情控住的好哇
偶尔会出现某天上班失踪了一两个小时,因为过海关的时候被关了小黑屋
加拿大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三城市远比美国城市繁华,downtown到处是人,mall里,大街上人挤人, 除了纽约,那没的比。
你怎么知道控制的好 满街人连乱走的 数字永远只是数字 不能说好 只能说情况没有纽约糟而已 还有测试不够罢了
温哥华还真都走遍了 住了段时间 唯独机场边的列治文没有去 一堆堆联排房子没啥好看的
周边的确有几个小市挺美的 豪宅挺多 和温哥华这么小一个地方也没啥大关系 BC本来就多国家公园 又没啥支柱工业 空气好也是应该的
不见带多数人把温哥华吹的神到不行 真实情况也就吹的一半而已
看你重视生活的哪个方面, 整体上大部分人更喜欢美国, 看脚怎么投票的就知道了。 但是个体上就不一定, 可能加拿大更加适合自己。 其实美国很多地方也是生活更慢节奏, 比如中西部, 美国南方。 不喜欢压力是什么意思? 经济压力吗? 如果经济压力, 那对于很多人来说加拿大更大, 因为加拿大工作机会非常少, 同样的resume, 找一个professional job,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加拿大难度更加大一些吧
底特律工资很低,整个密歇根州工资都低。
美女也多啊,好多帅哥都是笨笨的那种。
气候正在变暖,
再过二十年,多伦多类似于南卡,蒙特利尔类似于肯塔基。
中超一直开着,中餐馆绝大多数都可以送外卖啊,有什么不能去不能吃的。
只是我只敢点热餐,回家再加热一遍比较放心。冷的什么奶茶之类的没点。
如果有人是想借机来贬低加拿大什么的 就算我什么也没说
是啊,每年到了四月还再下雪的话就要抑郁了。还有冬天娃非吵着上公园,自己要费劲穿全套,还要给娃费劲穿全套,然后瑟瑟发抖地站在playground旁边看小孩傻玩。真的是人生最抑郁的事情之一。
吴亦凡是west point gray secondary 的 上学时候比较土没有现在帅
跟加拿大比会高很多吧
哈哈哈哈,好好笑
女的不如东海岸,华人圈第一美女林志玲,约克大学杨恭如,FHM亚洲最性感女神魁北克大学钟丽缇,她的美你不懂Sandra Oh 吴珊卓。
西海岸有一群香港小姐,林嘉欣,郭羡妮,王祖贤,蔡卓妍,薛宝钗,但是不如东岸。
志玲姐和钟丽缇是中国一代男人的梦想。
我的美你不懂,哈哈哈哈
你在温哥华住了几年得出的这个结论?
韩国人发狂的国宝级别花滑女王金妍儿Kim Yu-na在多伦多长住5年,在小汉城常出现。
英国王妃梅根,在多伦多买了房子住了8年,就在小汉城不远seaton village,经常出现在那里超市,地铁,咖啡店。
而中国来的女码农这么娇滴滴的,流露着高贵血统。
好像豌豆公主,垫了18床被子,皮肤还被被子下一粒豌豆给硌青了,大家惊呼这才是真正贵族啊。
觉得他家门口mall里的JC Penny和target王宫一样辉煌,世界都羡慕。
因为每个人都需要justify他自己的选择。但如果这个过程要diss另一个国家,其实很不好。
我还是那句话,加拿大每个城市都有高薪人群。有的人只能看见去打工,有的人能看见创办lululemon,你在美国找到好工作那good for you,你找不到好工作的地方,有别人找到好工作。就酱紫。
不知道你所谓LA比多伦多温哥华好是哪里来的自信,我看到所有的城市排名,都没有一次能吧LA排在前面。你知道LA有多少黑人吗?传说中的没有B数。。。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ost_livable_cities
那你还是呆的时间不长,没去对地方。
绝对没有,去查密西根州的工资,很多工作有给10刀的。
你住纽约说加拿大荒凉也就算了,要是住的美国别的地方,我就呵呵了
中超都开着啊,如果怕的话可以网购或者网上下单到店pick up。 各种蔬菜水果干货都有,新鲜冬笋春笋也一直有。 餐厅也基本上都开的,不过只可以外卖或者pick up.
这举例简直是典型的奴役慕强心态,连多伦多冷都要强行辩驳纠正,别人说不得,就算你让这个楼里所有人都说多伦多这个城市完美无缺又有什么用,偏执也是一种病。
大LA地区人口快赶上加拿大人口了吧,好区多的是,你不买毒品去黑人区干嘛?
。。。。。。。。。。。
能人,我还以为有人只是偏执,没想到是无利不起早,不然无法解释有些把别人当傻子强行推销背后的动机
这些香港人跑加拿大还不是为了躲共产党
真想告诉他们来错地方了,能否停止侮辱群众的智商
加拿大私立大学贵吗?还是大家大都不上私立大学?
加拿大医疗质量比不上美国,全民医保就一起慢慢排队吧。美国有工作的话一年全家医疗保险也就四五千税前收入。大学学费比美国大部分人读的公立大学没便宜多少,但加拿大工资低,税高。经济上对一般20~30万美元收入以上的美国华人家庭是没吸引力。最大好处是没黑墨
你18万 人家17万 呵呵😄 有必要发疯吗?
什么18万?小学毕业了?
呵呵
真奇怪 版主怎么对你这么客气?为什么不踢你?张嘴就骂人。粗鲁的狠
你们卖房子的就这么个水平?骗不了了,就直接放粗口?别人小学,觉得你就一个文盲水平
你在温哥华住过吗?住了很久得出来的结论吗?
加拿大的公立学校学费一般只有美国同档次的1/3,如果是魁北克,Mcgill的州内学费只有2000加元。
加拿大的healthcare质量随便找任何一个排名都不会在美国后面,排队时间也没有和美国有本质区别。
但是美国在healthcare上的支出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赶不上,花了这么多钱,效率却很低
现代文明就是在冷的地方产生的,伦敦,柏林,巴黎,纽约,波士顿, 莫斯科,东京,北京哪个不是在冷的地方?
发明电话贝尔甚至住在波士顿都嫌热,每年夏天要去nova scotia避暑研究电话。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热的地方,每天爬树上摘香蕉吃,产生不了农业,不需要衣服,造不出房子,智商止步于猴子。
撒谎。
查查大流量的Numbeo网站 Cost of Living Comparison 多伦多房价和旧金山比较。
[table=98%]
[td=347]Rent Per Month[td=208] San Francisco, CA [td=175] Toronto [td=107] Toronto % Less
[td=1,2,347]Apartment (3 bedrooms) in City Centre 6,600.00 $ 2,526.14 $ -61.73 %
(9,252.96 C$) (3,541.55 C$)
Buy Apartment Price
San Francisco, CA Toronto
[td=1,2,347]Price per Square Meter to Buy Apartment in City Centre
13,214.09 $ 7,894.95 $ -40.25 %
(18,525.67 C$) (11,068.43 C$)
200 SQM
1.3 million 0.79 million -510,000 $
谎言!
~每1000个人拥有医生数量(Practising physicians)
加拿大2018年 2.7, 美国 2.6
~每1000人拥有病床
加拿大 2.6, 美国 2.8
~人均寿命
加拿大82岁,美国78.4岁
~每10万人,avoidable death (死于可避免的死亡,指糖尿病,高血压,或者某些癌症,如果得到医疗资源不会致命) 加拿大72, 美国112
然而
美国医疗人均医疗花费 10586 美元, 占GDP 17.01%
加拿大 人均医疗花费 4974, 占GDP 10.57%
在发达国家里 花费最大,人均寿命最短,有什么可嘲笑别人的呢?
前30名里,多伦多有3个医院,波士顿2个,东京2个,这三个城市都有世界最好医疗资源。不知道为什么你们还要整天担心加拿大人民看病会走投无路,难道不应该想想自己后路?
[table=98%]
[td=142] 1
[td=208] Mayo Clinic - Rochester [td=175] USA [td=107] Rochester, MN
[td=142]2[td=208] Cleveland Clinic [td=175] USA [td=107] Cleveland, OH
[td=142]3[td=208]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td=175] USA [td=107] Boston, MA
[td=142]4[td=208] Toronto General (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td=175] Canada [td=107] Toronto
[td=142]5[td=208] 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 [td=175] Germany [td=107] Berlin
[td=142]6[td=208] 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 [td=175] USA [td=107] Baltimore, MD
[td=142]7[td=208] Universitätsspital Zürich [td=175] Switzerland [td=107] Zurich
[td=142]8[td=208]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SGH) [td=175] Singapore [td=107] Singapore
[td=142]9[td=208] Sheba Medical Center [td=175] Israel [td=107] Ramat Gan
[td=142]10[td=208] Karolinska Universitetssjukhuset [td=175] Sweden [td=107] Solna
[td=142]11[td=208] Aarhus Universitetshospital [td=175] Denmark [td=107] Aarhus
[td=142]12[td=208] Hôpital Universitaire Pitié Salpêtrière [td=175] France [td=107] Paris
[td=142]13[td=208] Centre Hospitalier Universitaire Vaudois [td=175] Switzerland [td=107] Lausanne
[td=142]14[td=208] Universitätsklinikum Heidelberg [td=175] Germany [td=107] Heidelberg
[td=142]15[td=208]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ospitals - Michigan Medicine [td=175] USA [td=107] Ann Arbor, MI
[td=142]16[td=208] St. Luke's International Hospital [td=175] Japan [td=107] Tokyo
[td=142]17[td=208]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td=175] USA [td=107] Boston, MA
[td=142]18[td=208]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Hospital [td=175] Japan [td=107] Tokyo
[td=142]19[td=208] Rigshospitalet - København [td=175] Denmark [td=107] Copenhagen
[td=142]20[td=208] UMC Utrecht [td=175] Netherlands [td=107] Utrecht
[td=142]21[td=208] Hospital Clínic de Barcelona [td=175] Spain [td=107] Barcelona
[td=142]22[td=208] UCSF Medical Center [td=175] USA [td=107] San Francisco, CA
[td=142]23[td=208] Les Hôpitaux Universitaires de Genève HUG - Cluse-Roseraie [td=175] Switzerland [td=107] Geneva
[td=142]24[td=208] Sunnybrook Health Sciences Centre [td=175] Canada [td=107] Toronto
[td=142]25[td=208] Helsinki University Hospital [td=175] Finland [td=107] Helsinki
[td=142]26[td=208] Oslo Universitetssykehus [td=175] Norway [td=107] Oslo
[td=142]27[td=208] Universitätsklinikum Hamburg-Eppendorf [td=175] Germany [td=107] Hamburg
[td=142]28[td=208] Royal Melbourne Hospital - Parkville [td=175] Australia [td=107] Melbourne
[td=142]29[td=208] Mount Sinai Hospital [td=175] Canada [td=107] Toronto
[td=142]30[td=208] Klinikum der Universität München [td=175] Germany [td=107] Munich
今年crane index 又出来了,多伦多数量占了北美27%,洛杉矶第二只有10%,多伦多建筑市场已经连续7年第一了。建筑公司可不是房地产经纪,没有市场就不会开工,没有需求就不会投资。
我希望你们几个不要信口开河,甚至撒谎,列出你的数字。
你说的多伦多和温哥华都不会有大雪三十公分和气温零下三十五度的时候。。。
我倒是每次去美国大城市都觉得又破又烂还不方便,中国胃没法忍,还是窝在我们村里舒服。。。
现在就想搬去florida keys 或者Maui HI 或者baja California, mexico那种地方
2020/4/26 注册的ID上来就吵大半夜隔着时差
把13000+50000算成了18万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故意挑起网友争论也是五毛策略之一吧。
不存在。美国无所谓的,不管是入籍之前还是之后获得的其他国籍
好的大学都公立。多大 麦吉尔 ubc queens这些。
别激动啊,加拿大看专科医生得慢慢等几个月都不愿意承认啊?为啥?加拿大小于一半的是专科医生,而美国是大于70%。为啥?加拿大没那么多钱培养专科医生。谁都知道美国花了更多钱在医疗上,但钱不是白花的,医疗质量更高。至于老黑劳模寿命低,他们要吸毒谋杀,关医疗啥事?
有人喜欢热,这个没法解。湖区这种天气比多伦多还差的,说比多伦多好,反驳一下比较容易,因为在任何打分系统里都不可能超过多伦多。
当然有个前提是心态平和没有特别的在乎或特别不能忍的,不然温哥华这个房价收入之间的落差,东北部lake effect带来的暴风雪,恐怕都能逼疯人呢。选择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就好了,试图改变别人是徒劳的。
美国等待时间也不短,跟加拿大实际上没什么本质区别。加拿大的医生标准更高,成为专科医生的难度和美国不在一个级别上,美国发更多的专科医生执照,意味着标准更低水货更多。
美国主体白人的预期寿命压在平均线上,比老黑好一点,但是不如劳模。
我也有这个想法,特别去过维多利亚后,太喜欢那里了。
同问,看到这里还没有人说好不好移民过去的问题。
那位连“17万华人地产经纪”都能说出来,已经没有理性讨论的基础了。
投资移民另说,这个我不了解。加拿大技术移民反正就是打分,年龄小英语好都是加分项,至于学历和工作经历,美国的也不占啥优势,和中国的加分基础都一样也一样非得办认证,只有加拿大本地的教育和工作经历才另外加分。不过呢,从美国先找个工作过来也不太难,然后再办卡就非常非常简单了,和在美国h1b办绿卡的难度不是一个数量级。
加拿大严格triage制度,完全根据你病情来决定看病顺序,不是等不等问题,癌症4级在安大略当天就看专科不用等。
而美国医疗里财富扮演了重要角色,富人得了痤疮可能也比码工得皮肤癌得到皮肤专科医生优先处理。
这里有个公平性问题。
第二你从Canada Pie上引用专科医生数据并不精确而且过时,那上面说美国1000人医生是2.4,加拿大2.2,那是十年前数字。而现在是加拿大2.7,美国2.6。 所以我有理由质疑你专科比例。
如果你有精确统计文章,请贴上链接,而不是从中文文章的注释里引用一个英文注释上的数字,而这个英文注释没有出处,只是泛泛说法国加拿大这些国家专科医生50%,和美国医生比较工资不公平。
第三并不是专科医生越多越好,事实上法国,意大利,英国,西欧发达国家专科医生比列都是50-50上下波动. 这是合理比例,人从0岁65岁,90%并不需要看专科。人类只有20%机会需要专科。美国专科医生比例畸形,纯粹是因为专科工资高,并不是因为社会需要。这也是美国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原因。本来1000人2.5个医生,里面70%专科,1000人只有0.75个全科医生,是不是本末倒置?
第四 专科医生多并不意味你会得到更好治疗,相同一组文章里说美国专科等待时间并不短。因为美国专科医生是属于不同network,互相隔绝,只为自己network服务,而加拿大病人可以access省内任何network,任何医院,任何专家,并没有限制。即使美国专科医生pool大,但是因为network限制,所以你能得到专科治疗只是专科医生里的5%或者10%。比如你在克利夫兰,你的保险是Kaiser Permanente,你只能选择他们系统里3个消化科医生看病,尽管CCF有许多医生,社会上有50个消化专科医生,但是对不起你只有3个选择。而在渥太华假设30个消化科医生,病人选择机会比你大,等待时间也可能比你短。
第五因为专科医生多,这些医生并不见得医术高明。医疗主要是经验性的。医生只有多接触病人才能提高技术。一个星期1个病人的医生,和一天10个病人医生比,前者显然是垃圾。书本知识弥补不了实际操作。
如果专科医生量过大,又被自己network束缚住,看不了足够病人,没有经验积累。显然整个医疗水平不会提高。
我不否认美国有最顶级医生,但是对你毫无意义。就像Tom Cruise或者Brad Pitt是美国人,却绝不会成为你老公一样。你没有那个财富奢谈最顶级医生,而是作为你的阶层,你可以得到什么医疗资源。
----
至于人均寿命,ABC有报道,美国白人寿命也只有70多,我可以给你找出报道。黑人只占人口10%,就算寿命短了10岁,也只拉低全国平均寿命1岁。所以美国寿命预期低不是因为黑人,是因为白人整体寿命短。
作为医疗人员家属,还没听过美国哪里招没有身份的med student,请问哪几所招外国人?
美国医学院招外国学生啊,反正是高学费为啥不赚,虽然不敢说每个都招,但是中国人读公立私立医学院的我都知道不少。
倒是match residency的时候确实很多不要外国人,尤其是热门的方向,不过不热门的像我以前呆过的pathology department倒也偶尔会sponsor工签。
别装大尾巴狼了,看看你的主题,就知道你是什么水平:
宁夏的,刚拿到H1B,401K和403B拎不清,觉得米饭很臭,还在穿秋裤,到处求人介绍对象。
你觉得我有必要花时间搭理你吗?半瓶子醋FOB虚张声势,2019,2020对美国了解连入门都无从谈起。井底之蛙说对了。
坐标湾区 说点H1B 的情况
2020-04-02 00:09 - Micamino - Chats&&华人闲话
湾区交通大好
2020-03-10 16:14 - Micamino - Chats&&华人闲话
有没有觉得米饭很臭?
2020-01-26 15:06 - Micamino - Chats&&华人闲话
宁夏回族自治区率先出台房产税了
2019-12-29 20:47 - Micamino - Chats&&华人闲话
湾区哪里能买到秋裤?
2019-11-03 01:47 - Micamino - Chats&&华人闲话
谁知道宇宙中心的单身群,给个信息,拉一下都行,想找对象,碰碰运气
2019-10-25 00:23 - Micamino - Chats&&华人闲话
初来乍到 请问湾区有单身群吗?
2019-10-23 00:43 - Micamino - iAlbum-靓出自我
401k 和403b有什么区别?
你说反了吧。这里踩和黑加拿大才是主流。 当然相同问题贴加拿大论坛估计相反。 生活的事情冷暖自知何必呢……哪里都有混的狗屎一样的却天生骄傲的键盘侠
别的也就罢了。。穿秋裤怎么了。。
彻头彻尾的疯子 极端无耻 难怪你烂在那个破地方
😄😄 是啊 他正常不正常 大家都看得清楚 越是这种losers 越要标榜自己过得好 他说的任何 别人不能有不同意见 否则就无底线攻击你 胡乱扫射
没人吹加拿大吧,只有不停有美国华人Dis加拿大的,住纽约的人Dis一下就算了,生活在鸟不拉屎美国大农村的也有脸Dis,我就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