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举个例子,在我们大人眼里竞赛失利 in the big picture 真是不算啥,说得PC一点能去参加这些比赛已经够privileged了不是吗。看了两篇藤校录取作文,一篇是穷人家的孩子当家早,另一篇是身残志坚……跟这些相比学个乐器体育啥的就觉得困难了,emmm,孩子的确感到困难了,但是作为读申请的AO看了别的孩子跟病魔作斗争再来看下一个孩子弹琴弹不好,不会觉得第二个孩子娇气吗?
看到这个太同意了!让我岔开话题吐个槽,前两年我在online date的时候遇到过很多人,其中一个ws白人理工男,我聊得实在没话找话了就问他 tell me something you’re most proud of... 翻译过来就是“我靠自己是找不出你有啥优点了,你快帮帮我吧”,这哥们回答“getting into MIT”。我:……好的再见。
也不完全是,有的学校初中某些课是可以算高中credit的。
锻炼身体,参加活动和高GPA都不矛盾,进藤的一般都能handle这些
你多虑了. 娃和娃能力不同.
本来就是少部分人成功.
学乐器啊,练体育啊,遇到比没自己努力比自己有天赋的都会感到挫折的。这跟家境良好没啥关系吧?难道有钱就空虚到什么追求都没有了。难道出题人和录取委员会老师想看到的困难就是谁家穷谁会哭穷?
就是举个例子,在我们大人眼里竞赛失利 in the big picture 真是不算啥,说得PC一点能去参加这些比赛已经够privileged了不是吗。看了两篇藤校录取作文,一篇是穷人家的孩子当家早,另一篇是身残志坚……跟这些相比学个乐器体育啥的就觉得困难了,emmm,孩子的确感到困难了,但是作为读申请的AO看了别的孩子跟病魔作斗争再来看下一个孩子弹琴弹不好,不会觉得第二个孩子娇气吗?
Bingo, 你问这里的老中,他们最proud的是啥,很多人必然也是如此。
任何一个聊学校,藤校的帖子都特别长,正说明他们大多数在怀念过去的人生顶点啊。
我那个时候藤校就拿到了dartmouth的offer(根本没实力申请hyp),不过我有自知之明,和我哥这种从小自推的比较,差距太明显了。
我们小时候学的所有乐器,他自己可以一直练到30几岁,水平很好,我一不上课就放弃了。这就是性格差距。。
(更不用说智商差距了)
去了藤校,也是被类似他这样的标准好学生搞得身心俱疲。。何必去凑热闹。
你哥觉得他现在成功吗?别告诉我他现在是医生,教授或者码工。
其实有些自推是有轻度抑郁症或者轻度 low self-esteem,天性就会 push 自己,因为渴望获得他人认可 。。。 还有一些自推跟轻度强迫症弱相关,比如追求完美,否则不容易卸下心理的负担。
像我等轻度水仙症外加轻度懒惰症的普通人,也别追求啥自推了,丢人 。。。 普通能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不浪的过分,就算成功!!!
这是很正确的说法,很多人都努力不到拼天赋的阶段,所以努力就够了
另外,知道努力,保持努力,往合适自己的方向努力,其实本身就是一种talent
医生教授和码工怎么就不算成功了?
自推也是天赋。
从 evolutionary biology 的角度,冰川期进化给予大部分人的终极目标是活着求生存,也就是抗抑郁症,即使觉得很 sad 的时候,也毫无理由地坚信 sadness will be resolved sometime in future。同时还继续保持节能低碳模式,不见兔子🐰不撒鹰,简称:懒!!!
还是从 evolutionary biology 的角度,这次加上 inclusive fitness 人类需要一定数量的天才,能解释一小部分人群自推
这也是基因爆棚的。。。大农村孩子那么多 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是成绩第一第二的
华裔基因不用爆棚也可以的。我家孩子原来在中西部,学校几乎没有华裔,不用努力学习,混混就可以得第一名了。后来搬到华人区牛校,就只能混个中上吧。
艺术来源于生活!!!!!!
你女儿很牛啊!
是,人家就想看特惨的故事。什么乐器体育困难也可以写,基本写了也白写。因为同样文章太多了。
看你怎么定义成功。他后来去了stanford学计算机,因为他真心喜欢。。
(他入学的时候,我们家人都气死了。。觉得计算机没前途。。)
现在35岁不到,财富自由,从硅谷搬去德州过半退休的日子,我觉得他从小比我有目标,有执行力,喜欢什么都能坚持下去,一路能做到这个,不管什么职业,都很成功了
高三拿offer,高四干嘛?
人到中年看看以前的同学们,有当上银行行长还郁郁寡欢的,也有当屠夫每天喝小酒打牌锻炼身体有滋有味的,生活好与坏完全是自己的心态。和自己比,a better self,终身成长是最长久的幸福。
你觉得从你们家族出来,达到这种程度属于正常,还是概率极小不可能。当然还要考虑运气。
赞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