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及回答人寿保险(省税利器)各种问题

伊丽莎白丝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更新:
楼主以后还会陆续出品人寿保险科普系列文章,也欢迎大家访问我的个人网站:www.lifeagentsophia.com

------------------------------------------------原文------------------------------------------------------

本人做过4年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年初刚刚考取了加州人寿保险经纪的执照,看过网络上的各种说法,不管是卖保险的和买保险的,不敢说纠正大家的观点,但是根据自己看到的问题,试着解答一些大部分人对人寿保险的困惑和误解。欢迎提问,欢迎指正,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进步。涉及个人的问题也可以站内私信,免费为大家提供咨询。

另外,最近疫情严重,很多朋友都在咨询我有关COVID-19之后是否依然可以且需要购买保险。特在文末附上有关COVID-19疫情下的相关保险政策。

主流问题一:想买点保险,但是不知道怎么下手?各位有没有什么推荐的?

保险不是玄学,不同的保险产品解决的是不同的需求。明确需求,是买买买的前提。就像买股票和买基金,你想梭哈一把,说不定就财务自由了,那承担多点风险,买点小盘成长股。想稳步前进,就买大盘蓝筹股。想踏踏实实的,就买点债券。想求个心安,货币基金走起。做产品亦然,买保险亦然。先上需求。

需求1:如果我有哪天有了意外,需要一笔钱帮我继续还房贷/养育子女/给家人留一笔钱。
也就是只需要死亡理赔(death benifit)。这种同学,买无论如何都不会作废的保险最合适。只要按时交保费,也不会让你补钱,只需笑看市场涨跌,死亡理赔是肯定有的。如果想保终身,whole life和Guaranteed univeirsal life(简称GUL)相比,后者保费更便宜。GUL基本就是permanent term life。虽然有很多文章都提到,这两种保险也有现金价值,但是你最好不要取,取了就不能保证death benifit了。这种人寿保险买的是个心安,走得远了别忘了初心。如果只是特定时期,买定期寿险(term)。

需求2: IRA和401k里的钱不够养老啊,而且跌起来没个底啊,我想攒更多的退休收入。
也就是需要存钱,现金(cash value)滚雪球。那最合适的选择就是indexed universal life(简称IUL),它主打的就是可以跟踪股票基金,主要是各类指数的增长。有保底,股市跌成熊最低也是0%,不会跌到负一层去。作为代价,涨高了给你一个封顶值(cap),现在一般在11%左右,不同保险公司不同产品不同指数基金有差别。还有一种varible universal life(简称VUL),那就是随着市场涨跌浮沉,没有封顶可是也不能止损,凭借我在股市浮沉的经验可以告诉大家,没有止损可能会输掉裤子。VUL个人是不推荐的,它是保险市场的明日黄花。VUL的出现和火爆,和美股80年代的的长牛股市是同步的。以后美股怎么走……,我觉得保持理性乐观吧。

需求3万一我哪天得了大病,虽然有医保在这儿扛着治疗费,可是我不能上班,还需要有人照顾,都需要银子。
也就是不能工作了也得有进项(living benefit)。这种需求有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买带living benefit的定期寿险(term),有病了保险公司可以根据病症的严重程度,给你折现一部分的钱。
还有一个还是买IUL,大部分的IUL也带living benefit。但是这里面有个讲究是,如果是刚买了IUL就大病了,肯定是启用living benefit。如果是已经买了20来年了,那直接可以从IUL里面的现金价值里取钱。成年人可以选择两个都要了。term的保费很低,万一中招得病了,先从term里拿钱。等到IUL的保单里现金价值足够多了,再慢慢吃IUL的收益。对于IUL,它是个小鸡仔,养肥了再杀是最高指导原则,不要杀鸡取卵,持有10年以上是最基本的要求。

主流问题二:买什么保险,有点钱我买股票它不香吗?

非但买股票,买基金也很香啊。香在哪里?短期流动性好,谁都有需要钱的时候,而且参与感强。股票和基金绝对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好青年之必备,你可以轻描淡写的来一句“我300入的特斯拉, 现在已经900了”。而且有时候买卖点股票还能解决一下自己想买买买的手瘾。
要说缺点,那就是股票和基金的税率…不低。分红都是按照income交税,增值按照capital gain交税(如果你买的股票当年不卖的话)。税率大家可以自行google,赚多了的人自然自己有体会。
保险里的收益,不管是fixed利率的收益,还是index的收益,都是延税的(tax-deferred),这个延税的概念,和Roth 401以及IRA是一样的,只要符合取钱的条件,取钱的时候税就免了。对于保险,不管是通过借贷的方式取出来,还是保险公司给你的living benifit,以及最后的death benefit,都是免税的。那你的钱就实现了红利再投,传说中的复利增长。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此午餐只是性价比更高的午餐。不需要交税,但是需要交保险成本(cost of insurance),只是保险成本和要交的税比,那是划算的了。

主流问题三: 为什么我买的保险,经纪人一直让我交钱?之前明明说好的交x年就够了!

很简单,你买的并不是带保证的保单,如果再不交钱,保单就要作废了。

可能的原因有:1.当年买的高保额或者是逐年增高的保额,保险成本增多,累计的可用的现金价值不够用;2.之前每年保费交的太少,累计的可用现金价值不够用; 3.这些年的收益利率远不如你当年看的利率,累计的可用现金价值不够用。

说来说去,就是你的收益抵不上成本,即现金价值抵不上保险成本。要想保单长长久久下去,咬住两点:现金价值尽可能多累积;长期保险成本尽量压缩。

有保证的保单是whole life以及任何带G字样(即guaranteed)的universal life。这些保单,只要你按时交完了保费,死亡理赔是肯定有的。但是不要取钱,一取钱就没有保证了。

主流问题四:保险agent有什么用?是不是比价工具。

这个问题…至少我觉得比价不是俺们最主要的价值。term也就是定期寿险,比终身险(whole life和universal life)要好买,因为产品设计简单,有一些线上网站可以直接quote了。当然还是那句话,根据自己的需求再去买。现在term为了更有竞争力,也逐渐多了一些条款和附约。
对于终身寿险,上面的回答也说明了一些注意事项。这里我提供一些reference的网站,也是我反复去看,帮助我加深理解的。也不是说中文的网站不可参考,都很容易搜出来的,有时候英文信息反而更好理解。
1.百科类网站,对各类概念介绍非常清楚。站内搜索不好用,如果想搜索具体信息,可以google 关键词+investpedia。
https://www.investopedia.com/life-insurance-4427715
2.这是一个互联网保险平台,专栏文章可参考
https://www.policygenius.com/life-insurance/
3.加州保险局的官网,可以有一个框架性的认识
http://www.insurance.ca.gov/01-c ... /life-ins-guide.cfm
4.一些主流评级较高保险公司的官网,上面会有非常详细的产品介绍,可以下载产品说明。
这个可能有广告之嫌,可以直接google,主流保险公司就那么些。美国800多加保险公司,有10家左右大保险公司可以做foreign national program的。看产品说明(buyer’s guide)是最直接的。如果想要推荐的公司,可以站内信我。

彩蛋新生代问题:新冠疫情下,还能不能买人寿保险了?

这个各家保险公司会有一些差别,看了几家的政策,主要原则大概有这些:1.首先如果得上了也别害怕,covid-19得上又好了的,肺部不会像sars那样纤维化。感染新冠完全好了以后,30天后可以申请,但需要呈交aps information证明;2.近期有接触过新冠病人的,申请推迟30天;3.准备去国际旅游的,回来后30天再申请,且今年无其他国际旅行计划;4.年龄大的case比较特殊,需要case by case,但是太大了可能就要暂缓;5.申请后要离开美国,买不了了。6.其他有冠状动脉疾病,代谢失调,呼吸道受损等,可能会有影响。再次强调这只是一个参考,每家公司不一样。

以上。看了太多骂保险的,希望大家首先增加一下对这个工具的认识。别的不说,买股票买基金的,都习惯了涨涨跌跌。可是买保险,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一锤子买卖,怎么跟当年说好的不一样?实话说,买基金的时候,行情好的时候各个写的都是收益超过xx%的“牛基”。我反正是没赚过那么多。
B
BZH
回复1楼伊丽莎白丝 顶好贴
w
wwwtingwww
Ding ding ding
v
vinter
谢谢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