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的广播有点味道: radio host说: 他昨天接到EX 给他的电话。co-host在一旁怪笑,同时,放了那首: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 host 不理睬这份调侃,继续道:现在很多人喜欢text。我发一条消息过去,等会你回音就是了。你看不看,什么时候看,什么时候回复,都由你。但是,打电话,那就是我期望和你有conversation!CONVERSATION, 你想想看!
这句话真是strike me hard。日常生活中,我给朋友家人发wechat messages;网上,我也是写写很少回复;工作中,一般都是presentation,况且,程序员用code说话;生气了,对孩子们也是dialogue。Conversation,你来我往的对话,上次是什么时候了?什么时候我丢了conversation,什么时候我丢了那个对话的人?
在家带娃兼工作:1 孩子们有2星期没有上学了。期间,我和老大“交锋”一次,和老二天天对阵。 早就意识到,我每天有2个高兴的时刻:一是早上起床后把家里收拾干净。孩子们上学去了,一天下来家里都是敞敞亮亮的;二是去bus stop接他们的时候。看着小人从bus上面下来,我抱抱他摸摸他的头。然后他在前面背着书包跑,大书包压着小人一颠一颠,我在后面放无人机追。 下午接到学校通知,继续放假到5月初。天啦噜,他们俩是我的孩子;但我的确不想天天和他们在一起。我明白:我生活中每天最快乐的2个时刻,到5月份都不会有了!What a loss!
我和老大之间的角力建立于双方理智的基础上。我们明白对方的实力,所以不轻易出手;一旦出手,家里另外2个人绝对避开。我和老大的“讨论风格/吵架方式“很一致:讲事实,摆道理,谈经验说教训;从历史虚空开始,落到身边小事为最终。理智的吵架,但仍然很伤感情。我们这样”互相伤害“一次,可以管一个月,期间互相”避其锋芒“,练就“视而不见”神功。 疫情之初刚刚学校放假的时候,我和老大就在“人生态度“这个题目上互相捂着胸口离开。 她说:Mom, not everyone is like you with a clear goal in mind for your life. I don’t have my goals yet; and I am not in a hurry to define it. “你现在没有目标,fine!但是,这不是你go easy on yourself 的理由。Aimlessly do things, and try those hardship things. You can connect dots later once you have goals in mind, but u gotta prepare yourself beforehand.” 哎,她的中文其实不错;可惜,和她讲人生道理我也不得不用英文了。 今天下午她突然到我办公室来,问我的Udemy Account。简直是让我惊掉下巴,估计是peer pressure让她想学Python了。我说啥都没有用;她的小男朋友一句话顶我一万句。
和我家一样一样😂😂😂
一定会过去的!
你是咋吃上热干面的,指条路呗朋友
对呀!我也是这么跟我老公说的,结果他不听啊!死活不肯让我给他剪头发。你说他咋就不能心宽点试试呢?体胖心不宽,白长一身肉了
谢谢mm夸奖!我这写的都是鸡毛蒜皮的生活,字里行间全是菜叶子和油烟味,上不了台面。就在论坛写写图个乐,有人喜欢是我的荣幸!
欢迎你来灌水!
同意。我小时候留过刘胡兰式,心理阴影严重,后来发现只要染了发色,刘胡兰式也蛮时尚的。只是真的不能是黑色或者棕黑色。
challenge 你一下,放小时候相片
[ali124]
中国超市有,各种口味,还有小龙虾味的。
你也放一个照片呗!
哎,多少年没有手拉手一起上厕所了,新冠一来,手拉手被禁止了,一起上厕所还是可以。
你的呢~~~?
今天早上的广播有点味道:
radio host说: 他昨天接到EX 给他的电话。co-host在一旁怪笑,同时,放了那首: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
host 不理睬这份调侃,继续道:现在很多人喜欢text。我发一条消息过去,等会你回音就是了。你看不看,什么时候看,什么时候回复,都由你。但是,打电话,那就是我期望和你有conversation!CONVERSATION, 你想想看!
这句话真是strike me hard。日常生活中,我给朋友家人发wechat messages;网上,我也是写写很少回复;工作中,一般都是presentation,况且,程序员用code说话;生气了,对孩子们也是dialogue。Conversation,你来我往的对话,上次是什么时候了?什么时候我丢了conversation,什么时候我丢了那个对话的人?
不是,你说的是狗啃泥,往后摔屁股落地才是平沙落雁式,参看笑傲江湖
手拉手一起上厕所,好怀念小时候啊
这颗树,怎么样,像不像啊?
我突然发现这个奇异景色之后,拍了照发给朋友。她说:“你可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猥琐的眼睛啊。” 我回复:“那是!要不然,我怎么就在茫茫人海里面发现了你呢?”
你狠!下次你过来带个口罩与它合影!
你俩一个比一个狠!好得很!好得很! 我输了
现在这个阶段大家都忙,很难找的到愿意跟你一直聊天的。 等我们都成老太太了,也没啥可忙的,就可以有时间聊天了 不过,也有些人很愿意聊天的。我有个死党叫唐三,我两高中同学。他就属于那种炸弹型的聊天,只要找到那个点,一开启,嘭!他能给你聊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我有一次就问了他一个佛学的问题,就隔着半个地球和黑白颠倒的时差,我的微信啊!简直是被炸平了。上百条留言
遇到这样的,你就会庆幸,还好离得远
哈哈! 太逗了!厕所前面放个屏风吧,绕着走,什么都不用碰! 没有屏风就放个带架子的大海报什么的。
其实还行,我们厕所的结构是门对着墙,要进去拐个弯才能看到里面,所以有没有门其实只是心理阴影面积大小的区别叭……
来来来,刘胡兰发型的照片,刚刚特地找家里要的~~
对哒,我娘小时候就这么说我,小眼睛塌鼻头童花头……
自来卷很好看!我小时候有个朋友就是自来卷,剪短头发好好看,像洋娃娃一样
有家传的卷发基因,长发的时候看不出来;短发的时候,乱七八糟。。。。。不过,现在好了,根本就没有头发了。
我没见过啊,只在老照片里见过~~~
这张照片里面,两个小姑娘一个像爸爸一个像妈妈,都很漂亮! 你是姐姐还是妹妹?
有个喜爱摄影的亲人是很幸福的事情。
我在幼儿时期的相片都是我舅舅照的。他从小喜欢摄影,高中时期就自己做暗房鼓捣这些;这几年他陆续把以前的相片重新处理到电子版又发给我保存。
我看到我妈妈高中的毕业照,哎,真是,除了那2根长辫子,就是我高中的模样;我也看到我小学2年纪和她一起在长江大桥的相片,都恨不得到相片里面去揪揪那个小姑娘的脸,实在和我家小二一模一样,连自己摸索剪得歪歪扭扭的刘海都一致。还有我们一家人在后院的相片,背后是我爸爸引以为豪的粉玫瑰。那是我人生中第一张彩色相片,爸爸的同事从日本带回来相机,给大家一起乐乐。那个同事家的老三,我前几天还和他在微信上面聊天,探讨夏天的时候我们约了一起去哪里玩。我告诉他:”别担心钱,所有的开销让我姐姐负责。从小就是她照顾我们,现在还是让她来搞定
Ajimm说,人生的记忆和食物联系。我的记忆,由一幅幅一张张相片唤醒。
不久前翻到父母到美国来看我的相片。那次带他们去Harvard看龙舟。散场之后我们赶commuter rail,我老妈跑在前面飞快,老爸在后面不急不徐;就如他们一贯的生活方式。我在中间,一边对妈妈说:”妈,你慢点。万一你一个人赶上了车,你有钱吗?你知道哪里下车吗?“;还一边对爸爸说:”爸,你快点快点。误了这趟车,我们就要等1小时才有下一趟了。“ 爸爸说:”误了就误了,又怎么样呢?“
这个是真理,一个朋友把她黑亮直顺的美发染色烫卷的时候我心疼得快哭了
我也觉得我家老大跟我像的很。可是我带她出去别人都说:这孩子像爸爸吧!我老公带她出去别人说:这孩子像妈妈吧!
我两一起带她出去,别人问:这孩子长得像谁啊?你俩长得都挺一般啊!
所以我特意把我小时候的照片翻出来了贴在朋友圈,结果大家都说:明明她就比你长得好看多了。连我妈都这么说
孩子们有2星期没有上学了。期间,我和老大“交锋”一次,和老二天天对阵。
早就意识到,我每天有2个高兴的时刻:一是早上起床后把家里收拾干净。孩子们上学去了,一天下来家里都是敞敞亮亮的;二是去bus stop接他们的时候。看着小人从bus上面下来,我抱抱他摸摸他的头。然后他在前面背着书包跑,大书包压着小人一颠一颠,我在后面放无人机追。 下午接到学校通知,继续放假到5月初。天啦噜,他们俩是我的孩子;但我的确不想天天和他们在一起。我明白:我生活中每天最快乐的2个时刻,到5月份都不会有了!What a loss!
我和老大之间的角力建立于双方理智的基础上。我们明白对方的实力,所以不轻易出手;一旦出手,家里另外2个人绝对避开。我和老大的“讨论风格/吵架方式“很一致:讲事实,摆道理,谈经验说教训;从历史虚空开始,落到身边小事为最终。理智的吵架,但仍然很伤感情。我们这样”互相伤害“一次,可以管一个月,期间互相”避其锋芒“,练就“视而不见”神功。 疫情之初刚刚学校放假的时候,我和老大就在“人生态度“这个题目上互相捂着胸口离开。 她说:Mom, not everyone is like you with a clear goal in mind for your life. I don’t have my goals yet; and I am not in a hurry to define it. “你现在没有目标,fine!但是,这不是你go easy on yourself 的理由。Aimlessly do things, and try those hardship things. You can connect dots later once you have goals in mind, but u gotta prepare yourself beforehand.” 哎,她的中文其实不错;可惜,和她讲人生道理我也不得不用英文了。 今天下午她突然到我办公室来,问我的Udemy Account。简直是让我惊掉下巴,估计是peer pressure让她想学Python了。我说啥都没有用;她的小男朋友一句话顶我一万句。
小二和我基本上天天吵。都不能称之为“吵架”,完全是他挑事。为了电子游戏,无所不用其极。一定是趁我电话会议的时候找我解锁iPad;一定是趁爸爸在厕所享受“男人的自由时光”的时候找他。而且,理由基本上是一个:妈妈/爸爸说可以的。等我们回过头来对质,基本上是瞎讲。 今天下午他又这样,我在楼上和客户打电话,他在楼下嚷嚷得大声。忍到会议结束,我下楼都不必问理由,直接拎了他出门我们一起在院子里面吹冷风互相冷静一下。未果,我气急败坏的回来;一查email,发现学校的通知,顿时觉得眼前一黑,这日子没法过,真没法过。工作上一直有压力;最近可能还有一些变动。公司的大客户都是欧洲公司,而欧洲面前处于停摆状态;生活上,每天无穷无尽的家务。我这个人爱干净,真是见不得厨房书房客厅乱糟糟。孩子们在家,那厨房水池里面就没断过脏碗脏筷子。每次我从楼上书房下来,都要重新打扫收拾一次。搞得我烦躁得要死要活。疫情之下,不仅仅担心父母亲人在武汉,也还担心身边的情况。网购买菜把菜放车库一天安全点,结果还要不停的告诉他们: “ 不行,现在不能拿进来。等一天,就一天,PLS。不是妈妈drama queen,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啊!“
心累!人都残了。
每次和孩子们对抗之后,我总是一个人在书房,翻翻他们小时候的相片,告诉自己:“这是我生的,瞧瞧,小时候圆嘟嘟的多可爱。” 他们俩小时候十分粘我。我们不看电视,每天晚饭后就一起玩。老大喜欢画画玩娃娃各种手工sticker;小二喜欢Lego。我家Lego的收藏无出其右,那个Lamborghini还在柜子里面,一直没空玩。有一段时间小二喜欢Lego City系列,我们每天晚上一起搭建汽车房子,各种各样的设计,搞得我一度开车出门就观察路边的房子,有喜欢的样子就回家和小二一起模仿出来。后来我们俩的兴趣又一致的转为Lego Technic。买了书,我们研究如何用Lego technic的pump设计10-speed manual car engine。
大了一些,他们足球我陪练;他们羽毛球我满场找牙;他们游泳我跑步;他们滑雪前面冲我在后面死活追不上。 罢罢罢,俱往矣!
粉粉嫩嫩的孩子们转眼间,就变成和我天天杠的坏蛋。中年妇女实在是招架不住了。尤其是现在,天天在家大眼瞪小眼,互相都不爽得很。
晚饭的时候,我蒸了包子,做了鸡汤,加上白菜,炖上土豆牛肉。也算是一餐了。我们吃饭很简单,不过,我尽量做点花样。中午的一餐,一般是孩子们自己做自己的蛋炒饭;我就把头一天的剩饭打扫一下。小时候我从来不吃剩饭;现在,这个情况老是丢垃圾桶实在是不应该。只能牺牲一下中年妇女我自己了。
很多时候我审视自己,到底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妈妈。回头看看自己的童年时代,也问过家人朋友。尤其是那些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的朋友们。他们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我父母从来不管;大家不都是这样长大!你现在就放手,啥都不用管。” 所以这几天,我真的是啥都不管。他们Netflix的Netflix,电子游戏的就电子游戏。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天晚饭后我清理了厨房,大家一起在dining room看纸质书。老大看啥我不知道,小二看他的哈利波特;而我,还是那一本翻来覆去,从未放下的书。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汎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
疫情之下,郁闷之中,重新安静下来看书。年轻时候读这个,注意的是前半句,生命之中的追逐不停;而现在,我是不是应该“丢开”应该“抛弃”,才有真实满足的悠闲自得,清澈透明?敖游若不系之舟!
冰箱里发现小半把坏掉的香菜,实在无法挽救,心疼得无法呼吸。恨不相逢未坏时,已惘然,泪两行;感觉自己无意中丢掉了一张巨额彩票。
那颗高丽菜,一叶一叶剥着吃,肥肥圆圆的大头日渐消瘦。处了那么长时间,都有感情了,看它为我消得菜憔悴,真是不舍得。
再忙再累也坚持自己洗碗打扫卫生,不是心疼老公。让他洗一次碗,towel paper下去半卷。
算了,再苦不能苦厨房纸。力气用完了睡一觉又会有,厨房纸用完了就得出门。
不用带着孩子东奔西跑上兴趣班,多出来的时间拿来整理家。
翻出不知何年何月屯的肥皂30块,厕所纸若干卷,洗手液若干瓶。巨额彩票失而复得的喜悦,要来杯酒庆贺一下。
说起来,这些存货还是之前放任自我发展时期留下的杰作。
曾经的我,大至厕纸面纸,小至花椒八角,总要满满当当才能心安。我妈陈皮梅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结果兴起了断舍离风。被老公念叨了很久,开始学着精简。虽然做不到家无余物,也能做到现用现买。
等我终于学会断舍离了,市面上这个也买不到了,那个也买不到了。老公问我:怎么不囤货?
是什么世界?深刻思索之后明白:
要先天下之囤而囤,才能后天下之忧而忧
以后,谁再跟我说断舍离,我就跟他断舍离!
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现在就处于努力的“妈妈感”“断离舍”过程中,路过小二的playroom,捂住眼睛不让自己看。万一看到了,一下子就看到心里去,又忍不住收拾来收拾去的。
晚饭后我把他们叫一起开了家庭会议,中文一段致辞英文一段讲解。估计是最近一个月都不上班了,没有“侃侃而谈”的机会。晚上面对那3个人,我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白天不能叫我妈妈,直接叫名字。我要把”妈妈身份“暂且放一边,放空自己才能遨游。Feeling and touching the void. "
他们有没有听明白?家里大叔都一脸困惑,我就不指望另外2个了。
我妈陈皮梅女士,是我生平所见最爱囤东西的人。别的不说,家里至今还有很多她当年的彪炳战绩。
比如三台缝纫机,分别是蝴蝶派,飞人牌和飞人牌 。
有个相熟的阿姨曾经让她转让一台,比如飞人牌。陈皮梅眼一瞪,斩钉截铁地说:我要用的呀!
眼中的不舍和心痛,比第一眼看见要上门求娶她女儿的女婿还要浓烈得多得多。
我寻思着,这大概就是富人的心态,我这等常人是没法理解的。类似传说中喝豆浆,喝一碗砸一碗的精神境界。
我家里至今还保留着她陆续积攒和不停补充中的很多花布,包括我上高中时她给我做的若干花裙花布同款布料,以及我那今年参加高考的侄女儿出生前备下的各种用于做小被子小垫子小照衣的花布。
不要小看这些布啊,买不到衣服的时候你就知道有多宝贵了!每次陈皮梅都这样回答我。大约对她来说,存着比用掉更能让人安心。
充满童稚印着各种可爱小动物的花布,没法再往我身上招呼,大约也只有给我女儿用了。
陈皮梅有点怅然,童年的阿娇长成老阿姨,摇不动停在她柜子里的布船了。
然而并没有!因为没那么多布票可以买到布。
等她可以随心所欲买到很多布的时候,我爱穿的是牛仔裤T恤衫。
不过家里经济很紧张的时候,她下班有空闲的时候就帮人做裙子收点加工费。也做了一些衣服拿去商店里寄卖。她的眼光很好,用的是托人带回来的日本缝纫书的图样,所以很有销路很受欢迎。
从现在开始招技工从头培养来不及了是吗?为啥技工难找呢?薪水不够高?
对于囤粮食这件事情,两个生活经历迥异的人在婚后达到了高度统一,尽管之前两人如咖啡和大蒜般不容不搭。犹如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的政党抛弃己见携手应对开创历史新局面一样。
你看,能让世界和平的,除了爱,也可能是灾难。
每个月的收入都是固定且肯定不够的,陈皮梅在月初拿到钱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买买。
买点肥猪肉,炼出白色的猪油存在搪瓷缸里慢慢用;买米买油买面。因为二牛食量大且是北方人,还要拿出点米票去跟别人换了多买些面回家。
一路算计着吃到月底的时候,真没钱了,之前放在屋子一角的各种坛坛罐罐就开始大放异彩。
黄黄酸酸辣辣的酸腌菜,炒土豆煮土豆皆相宜;单吃爽爽脆脆,很下饭;
藠头辣椒,酸酸甜甜散发着类似蒜头的香味,混上丁点肉末做点缀,下锅一炒,很下饭;
晒干的萝卜条在坛子里恢复水润,咬得咔嚓作响,很下饭;
新鲜嫩姜在坛子里历经盐糖依然不改本色,通体雪白却有着层层红衣包裹在伸出的芽间,很下饭;
红色方块的腐乳泡在油里,用筷子划开表面,露出里面微黄的内心,香咸滑腻,很下饭;
腌得出油的咸蛋,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盖在饭上沙沙红红一片,很下饭。。。。。。。。。
基本宗旨:下饭。米终究是要便宜一些。
间或夹杂着本地出产的各式时蔬,也就对付到了下一次领工资的时候。
好在昆明四季如春,一年到头总是各种蔬菜野菜翻着花样充斥着人们的餐桌,便宜又不单调。所以做为只管吃的小朋友,我从不觉得这样的日子有多难。
怎么说的,就好像相机从老式的变成了单反,摄影学有了巨大的进步,而对照相者的技术要求也更高了,我们这个行业也是如此,机器更好了,产品的精度要求也越高了,造型也越复杂了,所以对工人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们公司之前讨论过,某些产线,培养一个合格技工的要求是两年,而学校刚毕业的技工是没法完成要求的。像我之前举例的那个导致产线停产的技工,他造那个产品造了二十年,默默把工艺提高到了无人能及的境地,他死了后,其他人顶上,造出来的东西是符合图纸的,看起来也没问题,但用起来手感就不对不稳定,医生就开始抱怨,所以首先我们要更新老图纸,搞清楚到底哪些过去没有标出来的尺寸工艺导致的手感不对,然后呢,要研究当年这个老技工是怎么确保所有他造出来的产品都达到了这个效果。那产品是个从大腿血管一路穿刺进心脏,然后对心脏内部烫戒疤的玩意儿,好像是治疗心律不齐的,针尖边缘要有弧度,不能直接是锋利边缘,不然一路进去会割伤血管,但弧度到最后要保持锋利,这样才能穿刺心脏瓣膜,但这个锋利程度又不能太锋利,不然一个不当心把心脏整体戳穿了又是医疗事故。外科医生手感真是神一样,这边这位老技工过世了,那边好几个不同的医生就开始抱怨这个针手感不对了。。。。。。
哎,我妈也有好多日本的服饰杂志,还有化妆杂志!看来这是当年女性的日常啊~
当年的食物真的是很珍贵的一种东西,当年我爹和我大姑在家里剥毛豆,剥完毛豆我大姑就把毛豆壳往家门前的运河里一倒 -- 刚好被回到家的爷爷看见了,拿了烧火棍拎起大姑头发就打,打掉一块头皮。我说,为什么啊?我爹说,毛豆壳腌一腌可以做酱菜。我说,啥,真的吗?好吃吗?你会做吗?我爹一削我头皮,说假的,不好吃,去做作业。
哦!大概明白了!就好比我妈告诉我红烧肉的做法,多少肉放多少水多少酱油多少糖,说得明明白白地。
可我做出来就跟她的不一样对吧。
我以前给病人做矫正的时候,某个牌子的弓丝特别好用,给病人加力的效果特别好。跟其他牌子就不一样,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我妈不喜欢化妆,仗着天生丽质,只用润肤霜。用得还是百雀羚。她最奢侈的花费就是买这些日本服饰杂志,还有很多棒针编织毛线编织的。
她手很巧,各种花样一看就会。我觉得那些东西我看了头大,比解剖图谱难多了。至今学不会
鉴于小P和我是同行,说点专业的题外话
我们公司的一个产品,就是定制人体骨头。“个性化”,不仅仅是fashion industry的标准,也是医疗业的目标。每个人骨头不一样,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骨头,尤其是大腿骨,承受全身的质量。如何保证呢?就是3D 结构光360度无死角的扫描,生成PCL,点云。然后,算法剔除无关点,算法计算路径,再用机械手根据这些切模型。机械手的精度很高,亚毫米,比人手比机床稳定很多。
小P,下次买设备买软件,考虑我们哈
哇!你们的工作都好高大上啊! 联合起来一起做吧!
其实,我们公司也负责定制牙齿的。你也可以考虑我们
很多朋友问我做什么,我一般说:高速传送带上面捡分拣垃圾是我们的专业。小P的公司的确是我们下游分支,但是,她属于essential business啊。
家里并不是没有菜;只不过,从3月初开始我们用附近超市的送货服务,青菜的选择很少很少。而且,都是那些美国veggies,绿花菜,番茄,zucchini;加上牛肉,排骨,鸡腿啥啥的。有限的品种能够变化出来的花样不多,加上我做饭的手艺实在是一般般,所以真是把自己吃得胃口全无。每天午饭晚饭我随便吃几口,然后翻pantry找巧克力填肚子。 我喜欢巧克力,孩子们喜欢冰激凌,兔兔喜欢它的wheat thin饼干;我们一家靠零食过日子。说好当然不好;说坏嘛,睁只眼闭只眼算了。一直到:一来,我发现最近体重增加得好快,都是那个啥啥药的标准1.5倍了;二来,我觉得味觉少了很多,五感钝化。我如此不吃辣的人,有时候会打开韩国辣椒酱拌入饭里面。
想了想:“实在不行,我要吃中国青菜,绿叶的青菜。我要吃鱼,要豆腐,要酱料!” 团购,我来了。
镇里的中国邻居们十分友爱,分享了一个团购。本来这家是供货餐馆的,但现在,餐馆的,你也知道。所以他们开始供货家庭,有个“无接触”取货地点。只需要填表,他们当天称重结算报价;我们把支票放后备箱。到了地点打开后备箱,他们拿了支票放上菜框子,我开车走人。全程不需要下车,不需要说话。我不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不得不说,供货餐馆的度量衡和我们平时家庭的就是不一样。按照我平日的标准,我买了3把葱。未料到葱的unit是磅,我把那满怀的3磅葱放在deck上面的时候,不禁思考:这个,我是不是可以种地里边养边吃啊?这咋办?忒多了!
我从车上把菜卸到deck晒太阳,晚上再把它们放入sunroom吹风,白天又把它们拿出来继续晒。一筐一筐的菜和肉啊!累是累点,但我在微信上面告诉我姐姐:“你知道,这可是地主数自家粮仓的感觉。啥叫”满足“?这就是!啥叫”自豪“?这就是!”
那天下午,我倚在门框上面对着一deck的菜傻笑,老大过来问我:“妈妈,你在做什么?“ 我心里想:“我体会到白家鹿家对土地的执着,可这如何对你开头呢?我体会到,吃了2星期的同样饭菜,洒家嘴巴里淡出鸟来的感觉,这个属于粗话了,如何对你说呢“ 文雅一些罢了,我告诉她: “梵高对于土地的感激,尽然反映在Harvest那副画里面。我对土地的感激,就尽然在此时此刻啊。”
做了牛腩萝卜。好大一块,高压锅将将放得下。炖了50分钟之后,切开就方便多了。
那天突然想到白鹿原,就决定烙个白馍。牛腩炖的汤撇了油,配上粉丝煮一下。加了番茄,减少些油腻感。
买了那么多的葱,只好做酱了。油热到微微沸腾的程度,丢入葱和那种圆圆的辣椒切片。热一会,连油带葱的倒入玻璃瓶里面,铺上一层以前做的韩国泡菜版辣椒酱;再倒入热油葱和辣椒;再一层酱。一层一层的铺上去, 有一丝丝酸,一点点辣,和着微微的葱香。啊,俱是生活滋味!
那烈火烹油,那繁花着锦,凡人如我,实在是不能抗拒。
自从我向大家宣告“妈妈正在追求sunyata”,我的日子好了不少。至少的,我有时间安静下来看书了。白天大家割据一方;中饭晚饭一起吃;下午一起遛弯;晚上一起看书;其他时间,他们爱谁谁。
“日子闲下来,数一根根眉毛,都长长了”
有没有日本骈句的风格?
说到日本,Zen/禅宗是其一大文化卖点。其实,禅宗始于中国。五祖开建,六祖发扬。大家都知道的那个故事:五祖选继任者,大弟子神秀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小弟子慧能却说:“本身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的观点还是接近尘世,慧能已经看到了那份自在天然。
禅宗第一寺在安徽黄梅。这里有个水池,常年流水不绝,名为“流响”。
苏东坡认为自己的前世就是这里的一个小和尚。他问:“手指拨动琴弦就有美妙的声音。那声音从从何而来?从琴而来吗?如果是,为什么琴在匣子里却无声?从手指而来?如果是,为什么我们不于指尖听闻?”
他又答:“其实,声音是从手指和琴弦的相遇而来;所有的美妙,始于那一刻的因缘交汇。”
琴声而响,因缘而有。自性本空。流响,流从何来,响在何处?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前身后世,流响而已。
不过,陶渊明不这么认为。陶公不通音律,置有无弦琴一张。弦有音,却也有碍。倘若没有弦,那乐音就摆脱任何束缚了。至法无法,纵横自在,纯任本然。
恰好,黄庭坚也属其意:“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慧能在黄梅,陶渊明在九江,2地相隔不远。苏东坡认为自己前世是黄梅禅院里面的小和尚,黄庭坚与苏东坡并称“苏黄”。二人同受党争之苦;不过,苏东坡虽然没有黄的禅诗,密州词却深得老庄之妙,游于万化。人生豁达开阔,实在是黄庭坚不如之处。
安安静静的读书,记忆里面的相片,故事,人物,一个个的串联起来,也是美妙的因缘汇合啊!
本身无一物,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