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duon的帖子多谢分享!cdc这个会是不是应该提前两三个星期开?cdc到底是知道传开了失职故意不通知医护人员还是真的上周末之前一直天真的认为美国社区传染的risk很低? tiger74 发表于 3/7/2020 12:13:14 PM
我不明白的是为啥轻症就不治,非得拖到重症才治,难道不是越早越好治吗? 景的童话 发表于 3/7/2020 12:16:08 PM
“22. 如果流感测试阳性,也肯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被证明可以和其他病毒同时感染,比如流感和其他的呼吸道病毒。”这就印证了中国提出的流感新冠双阳是成立的,前几天版上吵得死去活来,凡有质疑新冠被混到了流感里的都被骂死 曲 发表于 3/7/2020 12:36:26 PM
总结写得真好,如果都是这样的水平还有谁会质疑什么 曲 发表于 3/7/2020 12:37:33 PM
这种听证应该公开给public,信息透明(特别是高质量的信息透明),才能消除恐慌 xinlaide 发表于 3/7/2020 12:45:06 PM
事实是除了华人大妈,没啥老美恐慌。 aliquippa 发表于 3/7/2020 12:46:00 PM
之前真的把CDC看得太高大上了。也许某个领域的医学研究能力CDC还行,但是这个对疫情的反应速度、迅速学习借鉴别国的能力,真是渣到家了。 Xiaoxiaohai 发表于 3/7/2020 12:49:09 PM
LZ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问在中国及其他国家试用有效的三种药品?硫酸强氯喹、克立芝,法匹拉韦(Avigan),另外记得还有妥珠单抗,个人理解CDC应该知道这些治疗方案ray_golden 发表于 3/7/2020 3:38:45 PM
事实是除了华人大妈,没啥老美恐慌。 aliquippa 发表于 3/7/2020 12:46:00 PM <img src="[url=https://img10.huaren.us/0x0,q50/upload/static/back.gif"/>]https://img10.huaren.us/0x0,q50/upload/static/back.gif"/>[/url]
两个可能,1,医疗资源跟不上。无法及时大量检测,2 怕太多阳性引起恐慌。 oceanmist 发表于 3/7/2020 12:32:15 PM
只有我看到测试不免费吗?! advv 发表于 3/7/2020 8:08:20 PM
我不明白的是为啥轻症就不治,非得拖到重症才治,难道不是越早越好治吗? 景的童话 发表于 3/7/2020 12:16:08 PM [/url]
你说得对,应该轻症也治。美国是认为轻症要治的,只是不用住院。比如你发烧就吃退烧药,头痛就吃止痛药。主要是保证能吃好睡好。但国内的经验早已证明这样错了。首先国内所谓的轻症和美国理解不一样。他们觉得需要输营养液的(因为没胃口吃得少、呕吐拉肚等吃了没吸收)还有只需要吸氧的还是叫轻症。方舟就是收留轻症的,但提供打针输液吸氧的支持治疗。实践证明出现营养跟不上和血氧降低,不治疗人就扛不住了容易转成重症了。其次医院收治病人不光是治,还在于随时监控病人情况。因为轻症也不是都要输液吸氧,不需要这些的时候是可以居家,但居家没办法自己随时监测病情,病人又不是医生又没有医疗设备,判断不准,而且也不容易做到需要去医院就马上能去。中国现在的数据就是轻症和中症都收治了。不这么做,就是武汉早期的死亡率。至于为什么美国不收治轻症,说了一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所说的轻症理解有误,他们不懂,中国人生个小病输液住院是常事。在美国要输液的都是很严重的病了。去医院打针都很少,有些针剂都是自己给自己打,去医院让护士打针很贵的,那是多严重了还会去。二是医疗资源不够。除非也能建起方舟,而且像中国那样全国上下都和病毒全力抗衡,才能办到把轻症都收了 lianqiao 发表于 3/7/2020 8:38:53 PM
1. CDC 建议大家经常去官方网页看最新更新政策。
2. Quest 和其他的commercial lab 有可能在下周能够检测COVID-19,但是目前还是只有各地区health department可以检测。
3. 快速检测是控制的关键
4. 一线临床practitioner要根据临床表现作出判断,是否符合疑似标准,作出判断是否应该检测。目前检测优先级别是,住院病人,符合CDC疑似标准病人(发烧,咳嗽,急性呼吸道症状,如胸闷气短),其次是老年人,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有其他基础疾病。目前如果有疑似,需要上报地方卫生局,联系检测,同时按照传染病相关规定进行上报。轻症患者,鼓励待在家里,联系医生,取得检测信息和针对症状的指导。重症患者,如呼吸窘迫,要马上联系医生。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如果要尽早联系医生,进行早起诊断。Practitioner要同时考虑检测其他感染。Clinician要对所有临床工作者和有明确与确诊病人解除过的人,近期去高发区旅行的,并在近14天内发病的人进行检测。
5. 最好的防护措施是按照目前已经制定的呼吸道传染病防御政策:如果病人有呼吸道症状,马上给病人带上口罩,进行接触隔离防护,和飞沫隔离防护,provider除了戴口罩外还要带上防护镜。对于医疗环境,要即使进行清洁和杀菌。这适用于任何呼吸道传播疾病。
6. 所有医务工作者都有潜在感染的危险,要自己监控,如果发现发热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要及时上报,不能去工作。
7. 所有诊所和各级医疗机构要从现在起做好应对爆发的准备。如果之前没有过经验,现在要马上着手。没有保护设备要马上订购。CDC发布了新的对于医疗诊所和各级医疗结构防护建议,包括对于工作人员,各级防护设备的指导。
8. CDC和政府部门密切合作,解决防护设备不足的问题,尤其是N95口罩。各级医疗机构要清点库存,积极准备应对。可以考虑限制到诊所或医院的人员的数量等。N95或更高级别口罩优先给与诊疗确诊病人的医护人员。
9. 目前的数据还是绝大多数从中国来的,确诊病人从轻症到重症不等,还有没有症状的。80%左右的人是轻症,20%左右的人是重症。什么是真正的没有症状,没有症状的人是否会传播,目前没有定论。
10. 基于中国超过44000病例的汇报(截止到2月11日),年龄越大,基础病越多,风险越高。风险率大约如下: 年轻力壮没有基础病的0.9%, 60-69岁 4%, 70-79岁8%, 大于80岁大于15%。心血管疾病患者 10%, 糖尿病高血压等6-7%。目前,不能对于同一种病不同年龄的人给与风险估算。美国不一定会按照这个规律发展,但是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从目前各国和美国现状看来,任何年龄任何基础条件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包括年轻人和孩子。 目前孩子患病的症状比较轻,只有20%左右的患者年龄小于20岁,小于9岁以下,没有死亡病例。目前论文数据显示,只有一例13个月的孩子诱发了ARDS shock,住进ICU,但是最终得救了。
11. 有的确诊的病人,是从Sinus症状开始。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发烧症状,尤其在早期。儿童有50%左右有发烧。常见症状(包括儿童和成人):咳嗽,肌肉痛,疲劳、乏力,胸闷气短,急性起病。 越来越多的轻症患者被发现,轻症患者可能没有shortness of breath,只有3-30%的人有,尤其是早期阶段。其他症状包括咽喉痛,头痛,咳嗽(干咳和有痰),鼻塞,流鼻涕。有些病人,包括美国本土确诊的病人,出现胃肠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低烧。
12. 患病的第二周是症状较重的阶段,一般肺炎, ARDS是在第二周出现。
13. 美国临床医务工作者有被病人感染。
14. 血液检验有一定表现,约2/3人,比如(CBC)白细胞的变化,肝功能的变化等。
15. CT表现双肺病变。
16. 从中国数据显示,有确诊病人继发细菌或真菌的感染。有可能和使用激素有关。
17. 目前尸检数据较少,一例尸检显示肺部病变。美国正在努力进行更多的尸检,取得数据。
18. 目前轻症在家治疗,密切监护老人有基础病的人,有且是在患病第二周。
19. 目前看来,新冠状病毒的高危因素和流感非常像,比如年龄大的有基础病的人易成为重症患者。他们是不是真的一直共享相同的高危因素,还有待于研究。
20. 美国目前没有疫苗,也没有FDA认证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在美国NIH正在加紧研制疫苗。目前有一些配药建议,但是没有临床实践和随机试验证明有效性。Gilead药厂的药在临床试验阶段,截止到到昨天(3月4日)又增加了两组临床试验。另外两种针对SARS(03年的那个),MERS的抗病毒药,有效性没有清晰的数据支持。
21. Remdesivir 没有足够的临床试验,目前用于紧急状况临床试验,如果需要了解情况,直接联系药厂。Remdesivir是第一个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用药为10天用药。临床试验可以从官方网站查到。
22. 如果流感测试阳性,也肯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被证明可以和其他病毒同时感染,比如流感和其他的呼吸道病毒。
23. 如果病人去过King County, Washington需不需要检测? 答:不光是King County旅行史,要看整体病人状况,符不符合疑似标准,需要和地方卫生局咨询。
24. 问:除了医疗级别的口罩、呼吸器,其他的可否用于医疗机构? 答: FDA regulate 手术用N95, 其他工业用等用途的N95不需要经过FDA审核,是最低级别的N95,用于工业和其他用途。FDA regulation增加了更高级别的测试--fluid-resistance,用以防护体液或血液飞溅。目前工业用N95不符合FDA医疗用级别,但是有紧急申请正在FDA审批中,有可能允许部分型号工业用N95用于医疗以应对目前冠状病毒爆发的趋势。
25. 问: 通过医疗机构诊所内物体表面的病毒传播的危险性有多高?
答: 目前没有数据支持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不能确定是否能通过接触表面附着的病毒传染。但是,要提到重要的2点:洗手!被污染的收接触眼部,鼻子,嘴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所以经常洗手至关重要。要用EPA registered, 医院级别的,能杀灭病毒级别的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如果没有,要用合法的通过审核的能杀死人类冠状病毒的消毒剂清洁经常碰触的物体表面。
26. 问: CDC对于诊所的建议。
答:建议使用所有对于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比如给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带上口罩,把这些病人和其他待诊病人分开。建议约诊时详细询问病人有没有COVID-19的症状,如果有提前做准备,提前准备好应急电话,知道如何准备。建议考虑使用电话分诊,和Telemedicine.
27. 问: CT scan是否应该用于诊断COVID-19.
答: 中国数据显示,中国曾用CT诊断作为主要诊断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美国不推荐胸CT诊断COVID-19,因为没有数据显示对于clinical management胸部CT优于胸部x光。目前美国建议使用RT-PCR testing。
3月6日,Labcorp以及Quest核实了关于新冠病毒检测问题。从3月5日下午6点开始,Labcorp可以接受样本,进行检测。3月9日开始,Quest开始接受样本,进行检测。Labcorp给我的时间是48到72小时出结果。Labcorp也是要送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检测。同时Labcorp和Quest都不负责采集样本。测试样本有专门收集器进行收集。实验室会发到各个诊所,让诊所自行采样,通知他们去样本送检。我个人认为这个流程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对于社区传播有极大的风险隐患。已经和Labcorp及Quest说明了我的担忧,建议实验室准备特殊的采集点只用与接诊COVID-19的样本采集,同时准备相应级别的防护措施以保护采集者和疑似者。 Labcorp rep表示会上报我的意见和建议。现在的问题如下:1. 诊所没有合格的采集仪器。2.一般诊所不具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级别,例如没有N95 1860或同级或更高级的口罩或呼吸器,没有一次性防水防护服,没有眼罩,没有鞋套,没有隔离房间以区分其他患者和COVID-19患者,没有空气消毒用品,没有足够的表面消毒剂等等。因此,如果疑似患者去到一般诊所就诊采样,那么如果是阳性,诊所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就诊病人都将陷入危险,需要排查。3. 如果病毒可以通过接触性传播,那么在运送过程中的,对于运送人员的安全也是一项考验。大家可能都见过实验室取样本,没有人戴口罩,带眼镜,穿防护服等。那么运送人员自身的风险增加,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也增加。3. 费用问题。Labcorp和Quest都明确表示,目前测试不是免费!可能会收几百元,具体价格他们还在讨论商定。Quest表示目前medicare和Aetna说可以报销,其他保险公司还在商谈中。Labcorp截止到3月6日5pm我和rep通话为止,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承诺会报销,具体价格也不知道。Labcorp说如果CDC承诺免费,他们会考虑,也许最终可能免费,但是现在不知道,得到的通知还是收费项目。
如果大家真的有症状,担忧是新冠病毒感染,请不要盲目的去找家庭医生,先给医生打电话,咨询时候有能力检验。如果没有采集能力,他们也不能给您开单检测,因为实验室不收,不负责采样。
目前Virginia, 我觉得大家可以考虑Health Department。 Richmond的实验室可以进行这种检测,而且是in-house,3-5个小时出结果。各大医院是否能验,我不是很清楚。急诊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建议,如果您要去急诊,考虑新冠状病毒感染,请提前给急诊电话,让他们做好准备,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医护人员和其他的病人也需要保护。请大家积极配合。谢谢
如果您去医生诊所或者急诊,不论是不是冠状病毒感染,我个人都建议您佩戴口罩,尤其是有呼吸道症状的。在得病期间,大家的免疫力会暂时降低,容易感染其他疾病。戴口罩是保护自己的同时,更保护他人。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带菌飞沫的传播,是已经得病的患者对社会对他人最好的保护之一。请大家配合。
另外关于疫苗。确认中国目前没有疫苗。之前说有的都是假的。目前很多人都在研制疫苗,在研制者自身实验的也很多,还有一种疫苗是吃的,不是注射的。但目前为止没有数据显示“疫苗起效”,目前研究阶段的疫苗安全性没有问题,有效性有待观察
感觉CDC在等美国爆发,现在美国有临床医护感染才开始推荐口罩护目镜
轻症怎么治?灌双黄连还是肺炎一号?
LZ的帖子里写的很清楚。没有药。。。。。怎么治疗。 80%的人会自愈,20%的人会变重,变重的统计数字表示多数第二周会变重然后需要住院进行支持性治疗。
两个可能,1,医疗资源跟不上。无法及时大量检测,2 怕太多阳性引起恐慌。
这是不是说,即使有上呼吸道感染,也不排除感染的新冠可能?
这种听证应该公开给public,信息透明(特别是高质量的信息透明),才能消除恐慌
事实是除了华人大妈,没啥老美恐慌。
你没看见超市抢厕纸打起来的非华人大妈?
药物研发顶尖,公卫水平奇差。
他们还得考虑是否在不同地方有变异还有因地制宜之类的吧,体制不同,没有百分百照抄的
听话听音,美国医疗资源也有限,轻症就别去占病房了
记住这帖,我们一个月后看老美PANIC不。
也别几种可能了,关键是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如果有药,那肯定第一时间给予治疗。轻症故意拖成重症,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更加严重,对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影响更大
看第二便才看到了。
原来还到处有文章说是免费的!
你说得对,应该轻症也治。
美国是认为轻症要治的,只是不用住院。比如你发烧就吃退烧药,头痛就吃止痛药。主要是保证能吃好睡好。但国内的经验早已证明这样错了。首先国内所谓的轻症和美国理解不一样。他们觉得需要输营养液的(因为没胃口吃得少、呕吐拉肚等吃了没吸收)还有只需要吸氧的还是叫轻症。方舟就是收留轻症的,但提供打针输液吸氧的支持治疗。实践证明出现营养跟不上和血氧降低,不治疗人就扛不住了容易转成重症了。其次医院收治病人不光是治,还在于随时监控病人情况。因为轻症也不是都要输液吸氧,不需要这些的时候是可以居家,但居家没办法自己随时监测病情,病人又不是医生又没有医疗设备,判断不准,而且也不容易做到需要去医院就马上能去。中国现在的数据就是轻症和中症都收治了。不这么做,就是武汉早期的死亡率。
至于为什么美国不收治轻症,说了一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所说的轻症理解有误,他们不懂,中国人生个小病输液住院是常事。在美国要输液的都是很严重的病了。去医院打针都很少,有些针剂都是自己给自己打,去医院让护士打针很贵的,那是多严重了还会去。二是医疗资源不够。除非也能建起方舟,而且像中国那样全国上下都和病毒全力抗衡,才能办到把轻症都收了
无药可治。
轻症自然完全靠自身免疫力,重症给输氧输液以支持免疫系统继续工作。
美国医疗惯例一直就这样。
我家娃除了一岁多出玫瑰疹的时候输液了,后来的十几年,即使是发烧好几天送医院,医院也啥都不做。给几倍量的退烧药,待几个小时烧降下去了就让回家。不去急诊自己担心,去完急诊又后悔白白浪费时间银子不算,一路搞过来小孩还受罪。
因为没法治啊,不说了病毒无药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