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记错的话,第一例解剖的是人大附中高三家长,也是北京第一例死亡。据可靠的消息说,这个家长平时身体很好,死亡是因为就医比较晚了,以为是感冒能扛过去。所以仅就这一例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得看各种病人尤其是有基础病的人的解剖情况来判断病毒对其它器官的伤害。 graviton 发表于 2/28/2020 8:00:01 AM
为什么要提是高三的家长?如果说是某某的爸妈还能理解,说是一个初中生或高中生的家长就不明白了。 bfxsd 发表于 2/28/2020 8:27:49 AM
这个结论不剖我都知道,有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发现? Pigsqwerty 发表于 2/28/2020 6:29:54 AM
楼上的。我看过原报告。应该是一位80岁老人,有冠心病历史。 teadances 发表于 2/28/2020 8:05:18 AM
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这点非常关键,按照以往肺炎和非典的经验,如果患者没有痰的话,治疗方法是给氧气。但是深部器官的炎症粘会阻碍氧气进入,所以这会改变什么时候时候插管的protocol minqidev 发表于 2/28/2020 2:16:00 PM
《法医学杂志》预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通讯作者是承担遗体解剖的主要人员,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系教授刘良。
《报告》结果提示: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肺部纤维化及实变没有SARS导致的病变严重,而渗出性反应较 SARS 明显,对于心肌及心外膜、肾脏、脾脏、消化道器官、脑部是否存在与病毒感染相关的损害表现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一财经)
为什么要提是高三的家长?如果说是某某的爸妈还能理解,说是一个初中生或高中生的家长就不明白了。
人大附的通告说的就是高三学生家长。高三也成不能说的词了?莫名其妙。
https://finance.ifeng.com/c/7tdAmPmPC7f
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
这点非常关键,按照以往肺炎和非典的经验,如果患者没有痰的话,治疗方法是给氧气。
但是深部器官的炎症粘会阻碍氧气进入,所以这会改变什么时候时候插管的protocol
那就是我记错了。当时有帖子讨论这个病人所以有印象,文章中只给出年龄和travel史,和人大附高三学生家长病例一致。
所以重症病人救命的关键是消炎去除痰液和粘液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