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我朋友是costco一个supplier, 说起来都是心酸泪一把。那些manufacture instant rebate,或是减价,都是Costco 自己的promotion,然后再通知厂家要搞promotion了,让厂家吃下这个利润损失 Daylight 发表于 9/18/2019 2:18:00 PM
不可能挣那么少,不信 fannysunny 发表于 9/18/2019 1:46:00 PM
同意。首先,毛利14%和净利14%分别很大的。再有,Costco每一笔小票的交易金额并不少,只不过数量大,所以显得单价相对便宜。这种销售模式保障了充足的现金流。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购买了超量的商品,无法享受商品和商品的品质,最后反而导致了浪费。实际并不划算。 huacao 发表于 9/18/2019 4:00:15 PM
从来没觉得他们东西有多便宜。买了大包浪费,到头来不是硬着头皮用就是扔掉。 fitzroy 发表于 9/18/2019 2:18:45 PM
他家的东西都是成本价卖,基本不赚钱。。看财务报表的话会发现,利润几乎都来自于会员费。。。 namamae 发表于 9/18/2019 4:59:00 PM
这个成本包括GSA了吧,不是进货价格blocked 发表于 9/18/2019 5:51:07 PM
确实低,据说当年连可口可乐都翻脸了,最后撤柜半年还是一年还是从了Costco的合约。别的小户肯定更苛刻。 limeridge 发表于 9/18/2019 3:50:18 PM
我作为Costco消费者每次买回去都消费得一干二净,为什么说我不划算 huashan2018 发表于 9/18/2019 5:02:20 PM
我一个朋友做家具 wholesaler,他们公司曾经给 Costco 供货。他告诉我买家具性价比最高的就是 Costco,从其他家具专卖店买都不如从 Costco 买划算 Xiaoxiaohai 发表于 9/18/2019 10:31:12 PM
Costco主要靠赚会员费? 一个会员一年充其量就是百十来刀, 大家庭或者买的多的话, Rebate也会超过会员费啊, Costco这么大的摊子,我有点想不出来这怎么赚法。 孔雀翎 发表于 9/18/2019 10:36:53 PM
rebate应该是信用卡出的。2017年,他有九千多万member,净利润二十几个亿,你算算是不是基本全是membership fee。他卖东西的利润只要可以维持整个集团运作和员工福利就好了。 LePetitPpn 发表于 9/18/2019 11:04:31 PM
凭什么“消费者的角度看,购买了超量的商品,无法享受商品和商品的品质,最后反而导致了浪费。实际并不划算。”?? 你消费者自己傻,难道要怪商场包装大? fluker 发表于 9/18/2019 6:08:40 PM
凭什么“消费者的角度看,购买了超量的商品,无法享受商品和商品的品质,最后反而导致了浪费。实际并不划算。”?? 你消费者自己傻,难道要怪商场包装大? fluker 发表于 9/18/2019 6:08:40 PM 这世上又不都是所有消费者都那么理性的只买自己所需要的,impulse buyers也不少。层主只是指出这类消费者的一个现象而已。没必要shoot the messenger。 Costco的商品展览的位置,动不动就把东西换个位置,购物车大小的设计,等等,都是精心设计出来鼓励消费者impulse buying的。不然为啥不少人以为自己只是进来买个鸡蛋加个油,结果出来买了一车的东西。 casuffit 发表于 9/19/2019 12:05:08 AM
不可能挣那么少,不信 fannysunny 发表于 9/18/2019 1:46:40 PM
就是啊,一年一次会费,谁能靠这个发这个财?每次听的这个调调我都不信 poison 发表于 9/18/2019 11:04:48 PM
他家的东西不是便宜。而是性价比高。在他家买的东西,除了水果有时候会买到坏的,基本上都可以退的,其他都还好。我有经验了之后,水果买回来了后都放冷藏箱,就好很多了,一直放在外面,后面几天就会坏。 flyinthewind2012 发表于 9/19/2019 7:16:11 AM
Costco会员卡的Rebate跟信用卡是分开的, 各給各的。 孔雀翎 发表于 9/18/2019 11:23:34 PM
老公在他家买了不少工具,高压水枪同样牌子质量比home depot 还便宜,garbage disposal有次哭胖以后,价格实在太好,我们囤了几个。 焱焱 发表于 9/19/2019 3:41:18 PM
囤货新境界:) henshuhen 发表于 9/19/2019 3:47:21 PM
[twitter]1174221753121476608[/twitter]
首先,毛利14%和净利14%分别很大的。再有,Costco每一笔小票的交易金额并不少,只不过数量大,所以显得单价相对便宜。这种销售模式保障了充足的现金流。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购买了超量的商品,无法享受商品和商品的品质,最后反而导致了浪费。实际并不划算。
我作为Costco消费者每次买回去都消费得一干二净,为什么说我不划算
要看是啥,我们除了偶尔蔬菜过期基本都不会浪费
你没有计算多跑一趟超市要花点时间成本。
这肯定啊。。物流/相关人工/店面费用都已经扣除。。净利润基本为0.。
凭什么“消费者的角度看,购买了超量的商品,无法享受商品和商品的品质,最后反而导致了浪费。实际并不划算。”?? 你消费者自己傻,难道要怪商场包装大?
那个什么混沌汤面 眼睁睁的看着从六块钱六碗 到十二块六碗
馄炖从一碗里全是馄炖变成两个馄炖一把面。算一算利润还是很高的呀。。。
对,听说宝洁公司有一次也终止了和costco的合作
re
嗯,我们家的家俱大部分都是从Costco买的。
rebate应该是信用卡出的。
2017年,他有九千多万member,净利润二十几个亿,你算算是不是基本全是membership fee。
他卖东西的利润只要可以维持整个集团运作和员工福利就好了。
就是啊,一年一次会费,谁能靠这个发这个财?每次听的这个调调我都不信
Costco会员卡的Rebate跟信用卡是分开的, 各給各的。
推荐从他们家买电器, 比别家多一年warranty,而且很多Install 和 haul way都包的, home depot有时候都是还要分开再收$20
Costco是public公司,你看看财报就知道了,赚的就是个会员费
这世上又不都是所有消费者都那么理性的只买自己所需要的,impulse buyers也不少。层主只是指出这类消费者的一个现象而已。没必要shoot the messenger。 Costco的商品展览的位置,动不动就把东西换个位置,购物车大小的设计,等等,都是精心设计出来鼓励消费者impulse buying的。不然为啥不少人以为自己只是进来买个鸡蛋加个油,结果出来买了一车的东西。
有个下雨天周末, 闲的蛋疼, 队友说去Costco兜兜, 我说没啥要买的, 就去逛逛, 结果出来结账$1236, 买了一个Prada的包和几样啥😫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划算
划算
那是你家人口少,怪人家量大就好比拉不出屎怪地球引力小。
我有经验了之后,水果买回来了后都放冷藏箱,就好很多了,一直放在外面,后面几天就会坏。
costco的可口可乐卖价可不便宜。商店里经常打折,比costco的便宜多了。
口渴口辣就婊装可怜了,暴利那么多年,也该放点血了。
大多数人的时间成本没有那么高,但是大多数人怕麻烦,所以一站式消费受欢迎。
https://www.fool.com/investing/2017/05/05/how-costco-wholesale-corporation-makes-most-of-its.aspx
照这个文章的说法,好像真是靠会员费牟利,当然,我不知道真假。
水果当然要放冰箱啊,除了香蕉,谁家大箱水果直接放室温下?
那你觉得为啥Costco只绑定单一一种信用卡呢?以前Amex现在Visa。
只是跟他的联名卡多返2%,不联名的visa你以为不需要返点吗?
比如那些鳕鱼halibut,冷冻太难吃,宁可去中国超市吃青斑,鲈鱼,walleye都是鲜活的。
水果捂熟的,很硬,而且品种都是我不爱吃的,中国超市有荔枝,龙眼,云南杨梅,白沙枇杷,muscat葡萄,concord葡萄,为什么吃他家的葡萄香蕉?
衣服什么都不收身,除了便宜没有其他优点。
囤货新境界:)
我们出租房已经用掉2个了,价格实在便宜,修还不如直接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