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台湾人问我既然不反对共产党,为什么留在美国。。。

r
runsun
101 楼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当然是目标明确的,只是在讨论中,很多人不知道他这个“灭佛”的前提。
: 他努力的程度,我没有直接见到,不知道他实际做的怎么样。习惯于大脑思维判断的人
: ,往往在行动上是落后的,因为总想通过思维来找捷径。

大脑只是一堆肉,不懂思维。

思维不是大脑的功能,是心的功能,而且是最根本的

这里所说的心,是指抽象的波性意识。它并不处于物理时空之内,不处于现象界之内。

: 抛妻弃子、不理父母,是因为他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对他人,甚至是自己的亲人
: ,都不会在意的。这个一点也不能显示出他努力的程度。

我自私是善德美德,你自私也好,无私也好,都是恶德丑德。

我就应该自我中心,我自我中心得还远远不够。
r
robbin
102 楼
【 在 bdbd (kakali)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可怕。前两天,你说你现任妻子是你的真爱。现在你说要把她牺牲掉。
: 我就是觉得你身边的人挺可怜的。再有就是想提醒路过的姐妹,渣男到处都是,尤其是
: 有理想有包袱的渣男,看似了不起,其实是渣中之渣。。。。。

赞。就是嘛连自己的家都照顾不好,还大言不惭的炫耀。渣。
r
runsun
103 楼
【 在 robbin (robb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就是嘛连自己的家都照顾不好,还大言不惭的炫耀。渣。

愚昧。
r
robbin
104 楼
【 在 venusfire (J星 爱自由)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我对于事情怎么回事。清清楚楚,这点很重要。
: 定可以定在19个地方。你这个是。。直接定于心。3*6+1的那个1. 你选的这个法门牛啊
: 。
: 我没这个水平,不敢练习在所有东西都乱动的时候,就我心不乱动。
: 之敢先把个东西也摁住,然后让心容易安住。。。。希望最后才能达到你说的这个水平。
: 这里最容易混。
: 1. 定可以有不同的目标。 一切根据目标来判断。
: 2. 观察本身这个行为,可以是定,而不是观。 因为他仅仅是一个行为。
: 3. 真正的观,或者叫做毗钵舍那,只能在定之后,基本就是对禅定状态本身和相关因
: 素的观察。
: ...................

你是挺清楚啊。在那个念佛合集里waichi专门指出了我在‘佛号’上玩的错误。他开
始问的时候,我还不以为然,后来他追问,我才意识到这是个问题,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原来这个的确是非常重要啊。
b
bdbd
105 楼
观音菩萨没说心物一体,是你说的。。。。。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参考观音菩萨的来由。
b
bdbd
106 楼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你前面问我“什么叫做外境?如何定义?”的吗。你要问例子,很简单啊,就比如你
: 看见一只猴子,那只(外在的)猴子就是外境,而那只猴子在你意识中形成的各种影像
: 和特性就是内相。
: 从心物的角度来讲,外境就是物,内相就是心。

: 关于“一体”,“一”,

我说的那个树叶只是一个例子,或者说比喻。

这个我知道,

心物一体,不是
: 一个过程,而是本来就是如此。

又把结论重复一遍。

真正的理解只有在实修中去体会。

你连一体是什么意思都没说,你叫别人理解什么呢?

一体是外面的猴子,和脑子里面的猴子连成一片了?自己的意识可以控制外面的猴子啦?

而实修的方法,就是
: 我在另一帖里提到的反观,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所有的法门最后都是反观,比如出
: 入息念就是反观呼吸的生灭。当你去做了,自然会有体会。
b
bdbd
107 楼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似是而非的解释最容易迷惑人,我现在不太与他直接讨论(我以前是非常愿意与他讨论
: 的),是因为我们的出发点不同,他选择灭佛,我选择修佛。不要以为这个关系不大,
: 不同的目标,就是佛法所说的正见,即使看似相同的实践方法,也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
: 论。

这个不太同意。如果预先设定结果必然意识就会创造一个结果让自我满意。

: 就比如,他说“你知道你自己在看苹果,这个叫做反观。”,这里的关键,不是“知道
: ”,而是在你看苹果时,你同时在看(观)你看苹果的这个动作,或者心念。
: 更重要的,是下一句,他说“观,是指向外境客体的,反观是指向自我主体的,指向意
: 识本身或者说心本身。”而佛法里观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主体,客体,而是相反,是
: 为了达到主客体的消融(一体)。

这个其实不矛盾。就是先明白有二,才知道一。二和一都要清楚。
r
robbin
108 楼
纠正一下,是‘置心一处’。
d
dreamfIy
109 楼
Waichi跟你讲过的只是制心一处的念佛而已
让你先做到第一步禅定再说
你为啥要玩“观”?
你没有和他签合同让他传你可以明心见性的实相念佛法门吧?

另外J星已经说了,别人不care你的感想

【 在 robbin (robb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而且你的另一个优点是,在有了新的信息下,可以自己推翻自己原有的假设。比如
: 你对我那次关于‘内外’的体验,在我没有详细描述给你的时候,你基本上是做了非常
: 负面的假设,而在看了我的描述后就比较中性了。这个得赞。因为你不是在试图强化自
: 己原有的假设。这个一般人比较难做到。
: 其实,这个是我最想对dreamfly说的,因为她的这方面的毛病比较明显。
: 平。
: 哈哈哈。。。好玩。这个法门这麽好啊。我以为念佛就是这样念。简单枯燥。可是我的
: 确时不时会有体验。也因此对这个方法坚定了信心,也可能因此产生了痴迷waichi的言
: 行。学习这个方法不容易啊。我被waichi引导修理过无数次啊。哭过无数次啊。
: 所以你们大概可以理解,为啥我对waichi及其师佩服无比,可是最后的决定是放弃找她
: ...................
r
robbin
110 楼
【 在 dreamfIy (不折腾) 的大作中提到: 】
: Waichi跟你讲过的只是制心一处的念佛而已
: 让你先做到第一步禅定再说
: 你为啥要玩“观”?
: 你没有和他签合同让他传你可以明心见性的实相念佛法门吧?
: 另外J星已经说了,别人不care你的感想

哈哈哈。。。我和waichi就不用你操心了。
f
fivestone
111 楼
我知道了,你是把理论和方法混淆了。当你问是什么的时候,是说的理,而怎么样达到,是实践。那么,你现在是想明确什么是“一体”,还是怎样观到“一体”?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 在 bdbd (kaka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那个树叶只是一个例子,或者说比喻。
: 这个我知道,
: 心物一体,不是
: 又把结论重复一遍。
: 真正的理解只有在实修中去体会。
: 你连一体是什么意思都没说,你叫别人理解什么呢?
: 一体是外面的猴子,和脑子里面的猴子连成一片了?自己的意识可以控制外面的猴子啦?
: 而实修的方法,就是
f
fivestone
112 楼
任何事理,都有预先设定,人生下来,就是有业力预先设定的。没有预先设定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所以,观是必须有正见为基础的,没有正见的观,会得出任何结论。八正道是以正见为第一。

“二”需要清楚,那只是世间法,在理的那一部分中会有一定帮助。但是,二了解得再清楚,也无法跨越二到一的鸿沟。而且,二分法本身就是对实相的割裂,是与实修的方向相反的。

【 在 bdbd (kakal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不太同意。如果预先设定结果必然意识就会创造一个结果让自我满意。
: 这个其实不矛盾。就是先明白有二,才知道一。二和一都要清楚。
b
bdbd
113 楼
首先理论也可以有方法。理论的对立是实践不是方法。。。。。
我是问你前面的猴子和意识里的猴子怎么是一体?你的一体是怎么定义的?你说你要我理解。那么首先必须告诉我要我理解的一体是什么。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知道了,你是把理论和方法混淆了。当你问是什么的时候,是说的理,而怎么样达到
: ,是实践。那么,你现在是想明确什么是“一体”,还是怎样观到“一体”?这是两个
: 不同的问题。
: 啦?
b
bdbd
114 楼
我发现我最近吃的太多了。估计你也发现了吧。撤了。

【 在 robbin (robb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我和waichi就不用你操心了。
f
fivestone
115 楼
是的,你用实践更好。

那么你现在是问的一体是什么,就是理论。对吗?

【 在 bdbd (kakali)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理论也可以有方法。理论的对立是实践不是方法。。。。。
: 我是问你前面的猴子和意识里的猴子怎么是一体?你的一体是怎么定义的?你说你要我
: 理解。那么首先必须告诉我要我理解的一体是什么。
r
robbin
116 楼
【 在 bdbd (kaka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发现我最近吃的太多了。估计你也发现了吧。撤了。

哈哈哈。。。别撤啊。五石兄是好人。
c
cpath
117 楼
发信人: bdbd (kakal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J,关于‘观’和‘命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30 16:23:22 2018, 美东)

观音菩萨没说心物一体,是你说的。。。。。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参考观音菩萨的来由。

这个也是我不懂的一点
为啥大乘佛法说的就是心物合一?
f
fivestone
118 楼
大乘佛法中的心物一体,与阿含经中所说的,名色识三芦相依而立,是一回事,只是表述的角度不同。一个是从总体的角度,一个是从部分的角度。

名色识是同时升起,熄灭的。就好比是量子纠缠,一个动了,另一个也必然会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本就是一体的,所谓的分离(割裂),只是假象。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bdbd (kakali), 信区: Wisdom
: 标 题: Re: J,关于‘观’和‘命运’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30 16:23:22 2018, 美东)
: 观音菩萨没说心物一体,是你说的。。。。。
: 这个也是我不懂的一点
: 为啥大乘佛法说的就是心物合一?
c
cpath
119 楼
发信人: dreamfIy (不折腾),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J,关于‘观’和‘命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30 12:09:08 2018, 美东)

: 前后两句自相矛盾
: 那必有一句不谦虚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cpath兄是谦虚。

用这个当例子

当事情本来放在那里时,是呈现波性
每个人一观察,就改变或者就具型为某一种观点(粒性)
因为观察者本身就是粒性

用白话说就是
每个人带有自己当时的某观点(粒性),就呈现当时的话(粒性)
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带有另一观点(粒性),就呈现不同的话(粒性)

同理,另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带有与前不同的另一观点(粒性),也呈现与前面不同的话(粒性)

除非放弃自我(粒性),与该事务合一
(也就是把各自粒性互相融合,转为比较波性一点。 或者根本转为波性)
否则怎么说都是各说各话 (粒性)

例如
同一个人不同时间采用不同观点(粒性),因为是同一个人(粒性),就容易理解或不计较(波性)

或者不同人,但采用与另一个人相同的观点,就容易理解或不计较(波性)

这样说有点拗口
c
cpath
120 楼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乘佛法中的心物一体,与阿含经中所说的,名色识三芦相依而立,是一回事,只是表
: 述的角度不同。一个是从总体的角度,一个是从部分的角度。
: 名色识是同时升起,熄灭的。就好比是量子纠缠,一个动了,另一个也必然会动。为什
: 么会这样?因为他们本就是一体的,所谓的分离(割裂),只是假象。

一般会想到那么人死后没有色(肉体),怎么办? 要如何解释?
f
fivestone
121 楼
这里就用到阿赖耶识了,阿赖耶识作为因果业力的承传,就是为了说明轮回的运作机制。而阿赖耶识是与整个宇宙本体相关联的。

但这样也会带来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很多人会把阿赖耶识实有化,恒常化,主体化。这其实是对阿赖耶识的误解。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会想到那么人死后没有色(肉体),怎么办? 要如何解释?
r
robbin
122 楼
【 在 dreamfIy (不折腾) 的大作中提到: 】
: Waichi跟你讲过的只是制心一处的念佛而已
: 让你先做到第一步禅定再说
: 你为啥要玩“观”?
: 你没有和他签合同让他传你可以明心见性的实相念佛法门吧?
: 另外J星已经说了,别人不care你的感想

我每次对你凶完,就有后悔,因为你本意是好的。

可是,你太自我,太消极,太以你之心度人了。

Waichi,在版上几年,基本把从初级到高级的道路完全讲完。只待我们的实证。

Waichi,他自己讲自己修行的故事,他不是个听话的学生,老师教老师的,他做他的。老师也不管他。所以,你看见我其实已经比较努力照他的话来做了,但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有自己的道路,我无法在没有撞的头破血流的情况下就可以认定他说的是对的,或是能有本事照他说的做。我从来就知道我不是个很听话的学生。但,这不意味着我不在进步。

至于合同啥的,我从来就没想过。我只知道,天助自助者。我一门心思就想知道真相。waichi对runsun这个渣尚且关照,难道对真修行者会差之?!

至于J或其他人care不care我的感想。我不care。这是我的交流方式。我觉得该写的,
想写的就写。

另外,如果不实修,waichi讲的的确会成为虚理,还可能是毒药,如果只是认定了那些字的表面含义。

你不要总是用你自己的理解,经历来评判别人。我玩没玩‘观’,以你现在的了解程度,你是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的。
b
binz
123 楼
世间有明灯,是特别的福分

【 在 venusfire (J星 爱自由)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 robbin (robb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次感谢dreamfly把以前念佛的文找出来,太是时候了。
: J,我抄录一段如下。我觉得这段,其实说明不是非要到禅定后才可以‘观’。从
: waichi回文看,我那时应该已经在‘观’‘心’。当然,他用的是‘看到心了’。
: 另外,‘心, 是法王, 但他是一个非常顽皮的孩子, 他不受一切束缚, 连法界业力也束
: 缚不了他。。。’你最近不是常感慨命运。那就驯服‘心’吧。命运是不能主宰‘心’
: 的。
: --------------------------
: WaiChi (WaiChi) 于 (Wed Apr 23 12:50:44 2008) 提到:
: 坐中总会起伏, 修行是认识自己的心, 无论心他及念不
: 念佛, 你都不正是看到心了吗?

笨!---无间的看到--那个东西是啥?他居然能无间地做一个事情,还不是禅定?
以心致心,制心一处。

这里有2个。
以心1致心2--心2--业相,甚至包括心识和念,会有起伏。
但心1呢? 都能无间看到了,这啥水平? 这超级禅定啊!

不仅要看到,还要带回,这是谁在干???---做到这点的东西超牛啊!没有禅定可能么?只有不忘记目标,有能力推动目标的才有这个能力---这还不是禅定么???

这种问题问出来。。。太笨了吧???????????

修行是认识自己的心2, 无论心2他及念不
念佛, 你心1都不正是看到心2了吗?
---我要求的定,是心1做到的事情啊! 我没要求你心2 啊。 --你总得抓一个东西。 任何意义
上达到禅定,都算。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居然问?????纯智力问题吧。

----------------------

心, 是法王, 但他是一个非常顽皮的孩子, 他不受一切
束缚, 连法界业力也束缚不了他, 法界业力是他创造之
物, 坐中只有一种情况能驯服他, 那很就是无间的看到
他, 千万不要他念佛, 你就当他成自己念佛, (承认他是
你), 他不念佛, 你就当他成是他不念佛, (不承认他是
你), 他跑了, 需无间的看到他, 然后不拒不迎不抗的轻
轻带引他回到正念(佛号).
: ...................
b
binz
124 楼
对这个“坐中只有一种情况能驯服他, 那很就是无间的看到他”
为啥无间观‘他’,就能驯服‘他’?
是因为不间断地‘观’把‘他’拴住无法再干别的了吧。
心太容易被诱惑了,不给‘他’点好处,怎么能那么老实地‘观’呢???

:
: 心, 是法王, 但他是一个非常顽皮的孩子, 他不受一切
: 束缚, 连法界业力也束缚不了他, 法界业力是他创造之
: 物, 坐中只有一种情况能驯服他, 那很就是无间的看到
: 他, 千万不要他念佛, 你就当他成自己念佛, (承认他是
: 你), 他不念佛, 你就当他成是他不念佛, (不承认他是
: 你), 他跑了, 需无间的看到他, 然后不拒不迎不抗的轻
: 轻带引他回到正念(佛号).
: : ...................
:
:
:
: --
r
robbin
125 楼
【 在 binz (binz)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这个“坐中只有一种情况能驯服他, 那很就是无间的看到他”
: 为啥无间观‘他’,就能驯服‘他’?
: 是因为不间断地‘观’把‘他’拴住无法再干别的了吧。
: 心太容易被诱惑了,不给‘他’点好处,怎么能那么老实地‘观’呢???

不管那末多,先做着。
r
robbin
126 楼
【 在 binz (binz)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这个“坐中只有一种情况能驯服他, 那很就是无间的看到他”
: 为啥无间观‘他’,就能驯服‘他’?
: 是因为不间断地‘观’把‘他’拴住无法再干别的了吧。
: 心太容易被诱惑了,不给‘他’点好处,怎么能那么老实地‘观’呢???

我知道好处在哪里了。就是不受命运摆布。 :)
r
runsun
127 楼
【 在 binz (binz)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这个“坐中只有一种情况能驯服他, 那很就是无间的看到他”

无间这个词是非常可笑的。经验上的无间和真正的无间,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远远比这个数量级要大。真正的无间,是指普朗克时间,即10的负43次方秒,意识必须要敏锐到这个级别,才能实现真正无间的保持在一个目标上,而这实际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 为啥无间观‘他’,就能驯服‘他’?

持续保持在一个目标对象上,会促使抽象的波性意识(真正的心)实现更高的凝聚,进而更利于认识自己某些层面的特性。

通常状况下,一个人的波性意识不断的转换目标对象,非常的“发散”,在经验上甚至不能察觉这种转换,也不能掌控祂。将其锁在一个对象上,更利于观察和掌控祂,祂也是真正的“你”。

: 是因为不间断地‘观’把‘他’拴住无法再干别的了吧。
: 心太容易被诱惑了,不给‘他’点好处,怎么能那么老实地‘观’呢???

你根本不知道心是什么,waichi也不知,乔达摩也不知。
r
runsun
128 楼
【 在 binz (binz) 的大作中提到: 】
: 世间有明灯,是特别的福分

鸡皮疙瘩掉一地。

他不是明灯,而是地狱召唤师,不,他连地狱召唤师也算不上,他不过是waich和乔达
摩的一个利用工具而已。

waichi和乔达摩才是真正意义的地狱召唤师。

: 笨!---无间的看到--那个东西是啥?他居然能无间地做一个事情,还不是禅定?
: 以心致心,制心一处。
: 这里有2个。
: 以心1致心2--心2--业相,甚至包括心识和念,会有起伏。
: 但心1呢? 都能无间看到了,这啥水平? 这超级禅定啊!
: 不仅要看到,还要带回,这是谁在干???---做到这点的东西超牛啊!没有禅定可能么?
: 只有不忘记目标,有能力推动目标的才有这个能力---这还不是禅定么???
: 这种问题问出来。。。太笨了吧???????????
: 修行是认识自己的心2, 无论心2他及念不
: ...................
r
runsun
129 楼
【 在 robbin (robb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知道好处在哪里了。就是不受命运摆布。 :)

鸡皮疙瘩掉一地。

啥叫命运啊???

被命运摆布,也强于被waichi这种邪魔所摆布。至少命运当中还有自我的一部分。
r
runsun
130 楼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乘佛法中的心物一体,与阿含经中所说的,名色识三芦相依而立,是一回事,只是表
: 述的角度不同。一个是从总体的角度,一个是从部分的角度。

扯蛋!大乘的心物不二和阿含经说的名色识互相依赖完全是两回事。

阿含经尤其是阿毗达摩的教义,是标准的极端心物二元论。乔达摩根本不懂心物的一体性。

再次强调一遍,证果必须的十六观智的第一智,是名色分别智,此智要求的就是明辨心物的根本不同,互相独立。

: 名色识是同时升起,熄灭的。就好比是量子纠缠,一个动了,另一个也必然会动。为什
: 么会这样?因为他们本就是一体的,所谓的分离(割裂),只是假象。

同时生起熄灭,不等于二者必然有纠缠。A和B同时出现在教室里,然后同时消失于教室,不等于这二者必然一体。经验上的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同生同灭,不等于二者必然的一体。乔达摩也只管经验上二者的同生同灭,为什么会同生同灭,属于形而上问题,不关心。

如果他要真正关心,追根问底,就不会提出无常无我的邪见邪说了。

对名色的同生同灭,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的同生同灭,我比乔达摩认识深刻太多。因为我更关心经验背后的本质。
r
runsun
131 楼
站在乔达摩的无我立场,制心一处属于外道神我邪见而导致的神我邪定,因为它已经预设了必定具有同一性的心的持存性(连续性),否则是不可能有制心一处的。

乔达摩所说的正定,不是制心一处,而是一心一处,N心N处。即一个刹那生起的心,都定于当面的对象。不趋向于之前的对象,也不趋向于之后的对象。这个心灭去之后,下一刹那的心又定于新的目标对象(前一个对象也必定灭掉了),不趋向于过去的对象,也不趋向于未来的对象。每一刹那,都无散乱心所,也无贪心所,和嗔心所等恶心所。

这是完全不同于“外道邪定”的一种新的禅定实践。这种被称为毗婆舍那禅定。本质上是一种刹那刹那的动态的定(也可以连成一片),而Waichi对这个是完全不懂的。

【 在 dreamfIy (不折腾) 的大作中提到: 】
: Waichi跟你讲过的只是制心一处的念佛而已
: 让你先做到第一步禅定再说
: 你为啥要玩“观”?
: 你没有和他签合同让他传你可以明心见性的实相念佛法门吧?
: 另外J星已经说了,别人不care你的感想
r
runsun
132 楼
【 在 dreamfIy (不折腾) 的大作中提到: 】
: Waichi跟你讲过的只是制心一处的念佛而已
: 让你先做到第一步禅定再说
: 你为啥要玩“观”?
: 你没有和他签合同让他传你可以明心见性的实相念佛法门吧?
: 另外J星已经说了,别人不care你的感想

站在乔达摩的无我立场,制心一处属于外道神我邪见而导致的神我邪定,因为它已经预设了必定具有同一性和持存性(连续性)的本心的存在,否则是不可能有制心一处的。而这种具有同一性和持存性并且必然具有主宰性的心,正是“神我”,是乔达摩最反对的。这种制心一处的“邪定”越修越会加强“神我邪见”。并且由于经验上根本没有可能判断和实证出同一性和持存性,所以这种预设性的认识,导致的不但是神我见,实际上还是把神我带入了经验范围之内。以为经验性的心,也是持续存在的,是同一的。这个认识甚至还比不上乔达摩,乔达摩至少还能如实观察出任何经验性的身心现象,都是非连续性的生灭无常,根本没有经验上的同一性和持存性,自然也不可能存在制心一处。

乔达摩所说的正定,不是制心一处,而是一心一处,N心N处。即每一个刹那生起的心,都定于当前的对象,不趋向于之前的对象,也不趋向于之后的对象。这个心灭去之后,下一刹那的心又定于新的目标对象(前一个对象也必定灭掉了),不趋向于过去的对象,也不趋向于未来的对象。每一刹那生起的心识都伴随着N个不同心所,每一刹那都无
散乱心所,也无贪心所和嗔心所等恶心所。这里的散乱,是每一刹那的心的不前后摇动,而绝不是同一个心在不同目标之间转换,这种禅定是每一刹那的心的的纯净无杂(没有恶心所),而并不是持续性的同一心的固定守住某个目标或者主题。

简单来说,就是这一刻观到苹果,就只管苹果,而不去想下一刻的梨子。下一刻观到梨子,就不去想前一刻的苹果,或者下一刻的橙子。出现什么就观察什么,绝不固定于单一目标对象或者主题。观察主体(本质上是心识+N个不同心所)和被观察对象都是同生同灭的,能所和所观都不能持续存在,最初的固定于呼吸和腹部起伏这类目标,只不过是为后来动态性观察任何目标对象而奠定基础,而且呼吸和腹部起伏本身就是动态目标。

这是完全不同于“外道邪定”的一种新的禅定实践。被称为毗婆舍那禅定。本质上是一种刹那刹那的动态的定(也可以连成一片),而Waichi对这个是完全不懂的,因为他就
是乔达摩所说的外道神我邪见。

那个J星一直对自己的这种禅定理解洋洋得意,实际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当然,乔达摩的理解并不对,他的认识极端否认了连续性,只注重非连续性(离散性生灭),waichi以及婆罗门教的理解也不对,这类认识极端否认非连续性的真实存在,认为离散性生灭是假象(大乘说成是幻生幻灭),而只注重本体的连续性,甚至将连续性带入了现象界层面(一般人都是如此,误认为同一自我在时空上是连续性存在的),二者各自一个极端。

心(意识)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在本体层面是连续性的恒常(持存),在现象层面是非连续性的生灭跃迁,两种性质不可或缺,同等真实,这就是波粒二象之互斥互补。连续性是波性特征,非连续性是粒性特性。本体和现象不是生成关系,而是辩证性的自否定的阴阳转化关系。

存在和自我究竟是连续性还是非连续性的以及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是最古老也是最困难的哲学问题之一,它也是一个数学难题以及一个物理学难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而我提出了新的革命性的方案
r
runsun
133 楼
类似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正的精华。而这类精华,竟然经常在本版被删除掉。

操!

【 在 runsun (灭佛者天行) 的大作中提到: 】
: 站在乔达摩的无我立场,制心一处属于外道神我邪见而导致的神我邪定,因为它已经预
: 设了必定具有同一性的心的持存性(连续性),否则是不可能有制心一处的。
: 乔达摩所说的正定,不是制心一处,而是一心一处,N心N处。即一个刹那生起的心,
: 都定于当前的对象,不趋向于之前的对象,也不趋向于之后的对象。这个心灭去之后,
: 下一刹那的心又定于新的目标对象(前一个对象也必定灭掉了),不趋向于过去的对象
: ,也不趋向于未来的对象。每一刹那,都无散乱心所,也无贪心所,和嗔心所等恶心所。
: 简单来说,就是这一刻观到苹果,就只管苹果,而不去想下一刻的梨子。下一刻观到梨
: 子,就不去想前一刻的苹果,或者下一刻的橙子。出现什么就观察什么,绝不固定于单
: 一目标对象或者主题。最初的固定于呼吸和腹部起伏这类目标,只不过是为后来动态性
: 观察任何目标对象而奠定基础,而且呼吸和腹部起伏本身就是动态目标。
: ...................
r
runsun
134 楼
类似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正的精华。而这类精华,竟然经常在本版被删除掉。

操!

【 在 runsun (灭佛者天行) 的大作中提到: 】
: 站在乔达摩的无我立场,制心一处属于外道神我邪见而导致的神我邪定,因为它已经预
: 设了必定具有同一性的心的持存性(连续性),否则是不可能有制心一处的。而这种具
: 有同一性和持存性并且必然具有主宰性的心,正是“神我”,是乔达摩最反对的。
: 乔达摩所说的正定,不是制心一处,而是一心一处,N心N处。即每一个刹那生起的心
: ,都定于当前的对象,不趋向于之前的对象,也不趋向于之后的对象。这个心灭去之后
: ,下一刹那的心又定于新的目标对象(前一个对象也必定灭掉了),不趋向于过去的对
: 象,也不趋向于未来的对象。每一刹那,都无散乱心所,也无贪心所,和嗔心所等恶心
: 所。这种禅定是每一刹那的心的的纯净无杂(没有恶心所),而并不是持续性的同一心
: 的固定守住某个目标或者主题。
: 简单来说,就是这一刻观到苹果,就只管苹果,而不去想下一刻的梨子。下一刻观到梨
: ...................
r
runsun
135 楼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似是而非的解释最容易迷惑人,我现在不太与他直接讨论(我以前是非常愿意与他讨论
: 的),是因为我们的出发点不同,他选择灭佛,我选择修佛。不要以为这个关系不大,
: 不同的目标,就是佛法所说的正见,即使看似相同的实践方法,也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
: 论。
: 就比如,他说“你知道你自己在看苹果,这个叫做反观。”,这里的关键,不是“知道
: ”,而是在你看苹果时,你同时在看(观)你看苹果的这个动作,或者心念。
: 更重要的,是下一句,他说“观,是指向外境客体的,反观是指向自我主体的,指向意
: 识本身或者说心本身。”而佛法里观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主体,客体,而是相反,是
: 为了达到主客体的消融(一体)。
~~~~~~~~~~~~~~~~~

这段开始臆造了。你是把大小乘混在一起了,乱七八糟。

乔达摩所说的观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灭苦!而和什么主客体消融没有任何的关联,阿含经也没有一处讲这个的,能所双亡,能所不二,则是大乘比较喜欢讲的。

乔达摩没有讲过反观,只有观(vipassna),这里的观,就是观察有为法(包括能观和
所观)的无常,苦和无我的特性,借助于这个,而产生对生灭五蕴的厌离,进而导向无生灭的涅槃。而乔达摩说的涅槃既不是主客体消融(勉强可以说成五蕴灭尽),也和任何名法和色法无关,它也绝不可能生出名法和色法。

反观,是大乘后来提出的,比如楞严所说的反闻闻自性,这种反观,是指向现象背后的如来藏本心的,大乘认为那个才是真正的本体自我,而且它还能生万法。大乘鼓吹的明心见性,就是要明见如来藏本心,懂得它的不生不灭,能生万法的本性。站在乔达摩的角度,这当然是百分百的神我邪见。

反观,根本不是为了区分主体和客体,而是为了对主体进行寻根溯源,破除妄执。其中能所二元,也是一种妄执。

但实际上这种反观也根本就是无用功,而且还极大危害,因为意识的特殊性质使得人永远观察感知到的都不过是本心(波性意识)坍缩后的影子(粒性意识),本心(波性意识)是没有任何可能被直接的经验观察到的,它属于时空序列之外,而我们只能观察感知到时空内的有生灭性的现象。任何经验观察到的心,也都不是真正的“本心”。误以为能够观察感知它,反而是被蒙蔽了。

粒性意识,就是我们经验感知到的种种念头。而心(波性意识)的真正运作,比如它在全时空范围内读取和处理信息,包括产生决定判断等等,都是不可被直接感知的。你能感知到的决定判断,实际已经发生于真实过程的“很久以后了”。

心理学是有这方面的实验的,人认为自己做出决定,实际上是发生于脑部相应的神经过程之后的。这个实验现象,最初被认为是否定了自由意志的存在。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因为自由意志根本就不是发生在经验感知的现象层面,而是发生在本体层面,发生在物理时空之外,它是先天的时空之外的波性意识的自由选择特性所决定。

实验上观察到的脑部神经的相应变化,也其实发生于波性意识的运作过程之后,这个后,不是时间上的后,而是逻辑上的后。因为波性意识处于时间之外,所以不可以说是时间上的前面。这里的时间,是现象性的物理时间序列。
r
runsun
136 楼
一群低级的蠢货,连基本的佛法认识都乱七八糟,还不如我这个灭佛外道。

【 在 runsun (灭佛者天行) 的大作中提到: 】
: ~~~~~~~~~~~~~~~~~
: 这段开始臆造了。你是把大小乘混在一起了,乱七八糟。
: 乔达摩所说的观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灭苦!而和什么主客体消融没有任何的关联,阿
: 含经也没有一处讲这个的,能所双亡,能所不二,则是大乘比较喜欢讲的。
: 乔达摩没有讲过反观,只有观(vipassna),这里的观,就是观察有为法(包括能观和
: 所观)的无常,苦和无我的特性,借助于这个,而产生对生灭五蕴的厌离,进而导向无
: 生灭的涅槃。而乔达摩说的涅槃既不是主客体消融(勉强可以说成五蕴灭尽),也和任
: 何名法和色法无关,它也绝不可能生出名法和色法。
: 反观,是大乘后来提出的,比如楞严所说的反闻闻自性,这种反观,是指向现象背后的
: 如来藏本心的,大乘认为那个才是真正的本体自我,而且它还能生万法。大乘鼓吹的明
: ...................
x
xy18
137 楼
你看破了佛教的骗局,
他们仍然沉迷于其中的都不如你,

【 在 runsun (灭佛者天行)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群低级的蠢货,连基本的佛法认识都乱七八糟,还不如我这个灭佛外道。
r
robbin
138 楼
【 在 runsun (灭佛者天行) 的大作中提到: 】

anyway, 谢谢你的解释。我自己觉得有些地方不对,但是没有找到啥我能看得懂的证据。所以先就这样。
r
runsun
139 楼
对你根本无用,我回复你的帖子,不等于是要解释给你听的,你这种无脑蠢货,根本没资格听我说的,也不可能真正懂我在说什么。

回复你的帖子,不过是借助于你,表达我的一些观点而已。

【 在 robbin (robbin) 的大作中提到: 】
: anyway, 谢谢你的解释。我自己觉得有些地方不对,但是没有找到啥我能看得懂的证据
: 。所以先就这样。
r
robbin
140 楼
【 在 runsun (灭佛者天行)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你根本无用,我回复你的帖子,不等于是要解释给你听的,你这种无脑蠢货,根本没
: 资格听我说的,也不可能真正懂我在说什么。
: 回复你的帖子,不过是借助于你,表达我的一些观点而已。

本来对于你的谩骂,我是该生气。可是因为你的似是而非的说辞,我不得不去查找一些资料,就会见到非常有用的东西。所以总体上讲,我还是很感谢你。
r
runsun
141 楼
顺便说一下,实际上禅定状态当中的主客消融,能所合一,丧失自我感,是一种意识的倒退。

禅定,尤其是制心一处的专注型禅定,容易加强波性意识的特性,同时破坏日常经验当中的具身性认知(把身体认为自我),进而产生主客消融,能所合一的主观性认识。

这种认识是一种蒙昧性认识,是倒退到意识的原初蒙昧状态,它造成的实际是意识自身的退化。

意识有重要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主客不分的原初蒙昧。这相当于黑格尔辩证法的正题,它是本体界尚未坍缩的波性意识主体和波性物质客体以及其他客体互相叠加在一起而导致的,这个时候只有蒙昧的一体性认知(波性特性),而缺乏自我主体的独立性认知,它也近似于婴儿阶段。

第二阶段是主客二元分立的现象性认知。这相当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反题,做为主体的抽象波性意识坍缩(自否定)为现象性的粒性意识,作为客体的抽象波性物质(量子叠加态)坍缩(自否定)为现象性的粒性物质(经典本征态),多次的坍缩并且经过波性意识的统合作用,将产生主客二元分立的主观认知,这就是我们的日常认知。这种认知虽然有扭曲,但实际上却凸显出了自我的独立性,认识到主体和客体的不同,这是一种意识的进化,使得意识自身能认识到自己的独立性(粒性特征),大部分人都停留在这个阶段。由于日常经验的不断固化,在这个阶段也容易导致自己丧失掉一体性认知。

第三阶段是经过某些方式(理性思辨和直觉性认知),认识到原来主客既有离散独立性特征(粒性),又有叠加一体性特征(波性),二者互斥互补。同样,自我既有独立性,也有一体性,二者也是互斥互补,在这种认知的引导之下,促使自我不断进化,趋向于本体界,实现新的与本体界的合一,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以及印度吠檀多的与梵合一,抽象的本体界,实际才是古人所说的“天”以及“上梵”。这个阶段就类似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合题,它会导致终止轮回(波性意识的无止尽坍缩),迈入永恒(波性意识的停止坍缩)。

第一阶段是只处于本体界,第二阶段是本体界和现象界的不断穿梭(每秒完成10的43次方转换),只经验性的认知到自己处于现象界,第三阶段是再次处于本体界,不再进入现象界。

注意,现象界和本体界,此岸和彼岸绝不是二元隔绝的,而实际上是一体性,是本质同一的。第三阶段尽管不再进入现象界,但是由于现象界的经典主体和经典客体,本就来自于本体界的量子主体和量子客体,所以第三阶段的自我,是完全可以认知现象界信息(这种认知是借助于获取现象的本体信息来完成),甚至可以影响现象界的事件发生(影响事件发生的概率,造成坍缩的概率提高)。

佛教乔达摩对于以上,有若干的认识扭曲

第一:错误的认为轮回只是无明原因导致的,而不知道轮回实际上包含了智慧的因素,是意识的一种自我进化现象。

第二:错误的根据经验现象观察,认为主体和客体都是非连续性的生灭无常,进而错误得出了无我结论,生灭无常是对同一性和持存性的否定,否认了同一性和持存性,就必定否认自我的实存。只有非连续性的生灭无常,也将面临严重的逻辑困境:无法解释已经消失灭去的前一个现象如何缘生出后一个现象。

第三:将此岸和彼岸,五蕴和涅槃完全二元对立,一方面导致极端的厌离五蕴,实际五蕴是本体的坍缩转换,厌离了五蕴,就是厌离了本体,也就丧失了真正解脱的可能,而陷入意识的重度自闭状态,乔达摩的涅槃,是波性意识的高度自闭状态。另外一方面则面临荒唐的尴尬,将自我理解成五蕴的聚合,可是涅槃又是非五蕴的,如此逻辑上只能得出一个非常荒唐的结论:解脱只能是自我的灰飞烟灭,而涅槃只是一个孤零零的抽象物,可望而不可达。

第四:由于不懂自我的一体性特征,错误认为解脱是自我之事,而不懂得解脱必须是集体性的意识进化,个体根本不可能实现独立解脱。这个集体性,也绝不是大乘所说的普度众生,而是以自由和永恒为目标导向,持有相同或者近似价值观,高度协同的神圣共同体,即未来的新学共同体。

【 在 runsun (灭佛者天行) 的大作中提到: 】
: ~~~~~~~~~~~~~~~~~
: 这段开始臆造了。你是把大小乘混在一起了,乱七八糟。
: 乔达摩所说的观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灭苦!而和什么主客体消融没有任何的关联,阿
: 含经也没有一处讲这个的,能所双亡,能所不二,则是大乘比较喜欢讲的。
: 乔达摩没有讲过反观,只有观(vipassna),这里的观,就是观察有为法(包括能观和
: 所观)的无常,苦和无我的特性,借助于这个,而产生对生灭五蕴的厌离,进而导向无
: 生灭的涅槃。而乔达摩说的涅槃既不是主客体消融(勉强可以说成五蕴灭尽),也和任
: 何名法和色法无关,它也绝不可能生出名法和色法。
: 反观,是大乘后来提出的,比如楞严所说的反闻闻自性,这种反观,是指向现象背后的
: 如来藏本心的,大乘认为那个才是真正的本体自我,而且它还能生万法。大乘鼓吹的明
: ...................
b
babolat
142 楼
有什么创意? 拿掉波粒的障眼法,就是个不全的印度教。不拿掉也还在印度教的范围
内。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bdbd (kakali), 信区: Wisdom
: 标 题: Re: J,关于‘观’和‘命运’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30 11:26:04 2018, 美东)
: 有些似乎是
: 但我对佛法不熟,我只是个过路客
: 中国人很努力很聪明,但缺少创意,尤其思想哲学上的。
: 有创意出来,已经不错了,先不要因人废言
: 也许他影响另外某个人,创出更有创意的哲思
b
babolat
143 楼
【 在 runsun (灭佛者天行) 的大作中提到: 】
: ~~~~~~~~~~~~~~~~~
: 这段开始臆造了。你是把大小乘混在一起了,乱七八糟。
: 乔达摩所说的观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灭苦!而和什么主客体消融没有任何的关联,阿
: 含经也没有一处讲这个的,能所双亡,能所不二,则是大乘比较喜欢讲的。

1) 没有关联?那你说说下面的关联错在哪里。佛教讲“戒定慧”,先定了才能生离苦
灭苦的“慧”。五石讲的主客体的消融是在讲修炼“定”的方法。定跟慧没有关联?

2) 我不懂佛法,也不在乎佛教的修炼方法。观反观的概念于我毫无意义。五石讲的主客体的消融符合印度教《瑜伽经》的说法:心停止活动,与认知者,认知手段和认知对象达到同一的这种入定状态是达到瑜伽解脱 (kaivalya)的一个中间步骤。

3)五石说观(作为修炼“定”的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主客体的消融。你说乔达摩
所说的观(作为佛法修炼)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灭苦!这就象五石说:“sin(x)的上极限是1.”你说:“错!所有有上极限的函数的上限是无穷大。”这样的辩论逻辑,嘿嘿。

4)后面洋洋洒洒写这么多,读完觉得你不是真的懂得五石在这个帖子里讲的东西。虽
然他这个帖子讲得很清楚,有一点点实修的人才有体会的东西(稍微有点禅修基础的都应该能懂)。你要是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你理解的五石的这个帖子而不出错,我输给你
100伪币。

: 乔达摩没有讲过反观,只有观(vipassna),这里的观,就是观察有为法(包括能观和
: 所观)的无常,苦和无我的特性,借助于这个,而产生对生灭五蕴的厌离,进而导向无
: 生灭的涅槃。而乔达摩说的涅槃既不是主客体消融(勉强可以说成五蕴灭尽),也和任
: 何名法和色法无关,它也绝不可能生出名法和色法。
: 反观,是大乘后来提出的,比如楞严所说的反闻闻自性,这种反观,是指向现象背后的
: 如来藏本心的,大乘认为那个才是真正的本体自我,而且它还能生万法。大乘鼓吹的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