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自己零基础转行会计的经历(全部更完啦)

p
pauline0926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开帖总结自己零基础转行会计的经历,希望版上的同行mm们新年找工顺利
到了写年终总结的时刻,正好赶上春季学期校招活动逐渐展开,大妈我转行学会计两年多,去年夏天在一家firm实习,最近的两个学期都在参与公司的校招活动,算是有一点小内幕吧。在系里做了好几门主干课程的TA,平时经常和学生交流找工作的经验,身边的中国学生很多,也时常感受到朋友们找工的压力,酝酿了许久打算开个长帖总结一下自己这两年多的经历,希望能帮到版上的mm们,顺便攒点魅力~不上马甲了,认出我的旁友们低调低调哈~
先放一个disclaimer,每个人的经历各不相同,大妈不喜欢教做人,只想给大家提供信息拓宽思路,转行之路虽然艰苦,但是运气也真的很好,几乎没走什么弯路,所以虽然经验不少,但是主要集中在public accounting,想了解其他方面的mm我可能帮不上太多。想写的挺多,列个提纲慢慢填,也欢迎提问~自己经验尚浅,所以丑话说在前头,先谢绝改简历/内推的请求,有问题一起讨论就好~
1. 要不要转行,转什么:会计专业的pros and cons
2. Audit vs tax,firm vs industry的选择
3. 找工之路上的0和1
4. 有卡没卡,到底差多少?
5. 简历:怎么写&怎么投
6. 人人都谈的Social:什么是有效的social
7. 从面试邀请到offer,你需要做什么
8. Q&A
update:更新在75楼
p
pauline0926
2 楼
这楼说说转行的经历相信很多考虑转行的mm们处境都大同小异:火坑专业前途暗淡,当下的工作温水煮青蛙毫无激情,家里蹲久了太闷,其实简单粗暴的来说就是一个字穷,再一个个字闷。转行到底能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转行学会计又到底能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大妈我的答案是,可以,但是效果因人而异,风险要自我评估

来美国很多年了,原先是纯文科phd,有多纯呢,这么说吧,当年想转行的时候“零基础”“纯文科”当关键词搜了不少帖子看,每次点进去就有一种“我可能读了假文科”的感觉,人家好歹是本科学过经济学,不然就是概率统计用得6666,再不济也有过和business沾边的学习或者工作经历,这么一比我这文科真是太纯了,大学学的最简单的高数,按计算器为主的概率,毕业前就都还给老师了,此后的人生就基本靠码字活着,唯一和数字沾边的大概是给论文加页码。。。在开始上第一门accounting课以前,我对这个行业可以说一无所知。2013-14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低谷,长达两年的迷茫,差点要抑郁了,这期间我做了两次大的断舍离,经历了大起大落,回想起来真的非常冒险

第一次断舍离是选择在第四年时quit phd。其实当年来美国时也是带着很多美好的幻想的,也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觉得念个博士,将来在学校教教课写写书就挺好的,也不向往什么大城市、贫困线,心灵满足最重要。你问我放弃这个理想可惜吗?当然可惜,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的学术理想、学术能力都还在,只是这条路对国际学生来说太难了,每年的教职就那么些,不仅要和本专业的人竞争,还有其他专业的来抢饭碗,而除了发考题之外,其他的出路又少之又少。phd第二年时我就发现就业市场极不乐观这个事实,可是当时觉得毕业还遥不可及,更是从没考虑过身份问题,加上当时有一份挺不错的校内工作,就得过且过了。第四年应该开题了,我却不想再继续了,因为我发现即使我再用两三年读完博士,也仍旧面对一个miserable的市场,或者说是更加miserable,因为phd这个title让我几乎没办法找学术界以外的工作。挣扎了好几个月,2013年的春天,因为州政府削减学校funding,我的工作也随之被cut掉了,尽管不是没了funding就活不下去的状况,可在当时,失去了这一个月一千多块的工资,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选择了quit,把本打算做博士论文的题目匆忙写了一篇master thesis,在加州找了一份华人公司的工作,就这样离开了大农村

可能是当时急于跟火坑专业断舍离,这一份工作我并没有考虑太多就接受了,现在回头看,算是集合了奇葩工作的很多特点:华人小公司,抠门又爱忽悠的老板,上班像上坟的同事,在哪个州都不够呼吸线的工资,H1b什么的更是只字未提。现在作为一个过来人的我经常告诉别人第一份工作要挑剔一点,因为它会决定你的起点,可是时运不济的时候,真的没办法太挑剔。在这间公司呆了不久我就受不了了,开始骑驴找马,结果都不太乐观,但是还有一张paycheck在,也不算是走到绝境了,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投着简历,过了几个月。13年底老公(当时的男朋友)在德州找到工作,在异地和重新找工作之间,我选择了重新找工作,14年初搬家到了德州

2014年的上半年在记忆里是非常模糊的,因为每天真的就没做什么事,陷入了一个不想起床 - 刷几个小时的手机-刷几个小时微博/youtube - 一看找工网站就郁闷 - 投不了几分简历就又该睡觉了的恶性循环,简直不敢相信现在这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狂当年会是这么一副扶不上墙的样子。对我以前的专业而言,德州比加州的市场还差,找了几个月工作都不见起色,有过一两个面试也不了了之,大受打击,接受了几个月负能量的老公也接受了单职工的设定,安慰我说找不到工作也无所谓。2014年的4月,吃吃睡睡了几个月的我终于坐不住了,开始酝酿第二次断舍离,这一次的断舍离是异常痛苦的,因为上一次的决断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回报,反而让我陷入了更为窘迫的境地,下一次会是触底反弹还是变得更差呢?原本的专业看起来已经是死路一条,可是奔三的年纪,让我把一切清零从头开始,光有勇气就够了吗?

和所有考虑转行的mm们一样,我也做了不少research,首先看看自己本身的火坑专业是不是彻底没戏(i.e.周边衍生专业还有没有救),然后考虑了华人的转行大热门:会计,CS,统计等等,最后选择了会计。总结一下这个专业的pros and cons:
Pros:
- 风险小。我算是真正的零基础转行吧,也顺利学下来了,真的没什么难的,不管本身是什么背景,都不算是大跨度转行,不要求很强的逻辑思维,就算你非常不喜欢,最后也能硬着头皮学完,基本的工作也能上手
- 工作机会多。行内有句话是无论经济好坏,会计行业的需求一直都在,这话也有一定道理,这一两年我们屯的主干行业石油和医疗都不太景气,但是各个firm和公司还都在招人,只是规模受了一些影响
- 流动性高。会计本身属于服务性行业,所以所有的industry都有会计的工作机会,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城市之间relocate也不算很困难,非常能够解决华人月经“异地团聚求bless”“老公青千我归不归”等经典问题
- career path明确。这一点在firm里尤为明显,基本就是一个你行你上的世界,下一步怎么走,有哪些选择,这些问题几乎不用自己想太多,非常适合我这种懒人。听说在industry论资排辈会比较厉害
- 实用性。平时看个财报,填个税表,做个家庭开销spreadsheet,利人利己,目测这两年给小伙伴们省了不少请cpa报税的钱
Cons:
- 回报低。这个有点商科训练的人都知道啦,低风险高回报的那是庞氏骗局。。。会计是出了名的绣花枕头行业,表面上downtown写字楼西装革履上着班,实际上加班+工资低谁干谁知道,除非能做到CFO partner,否则一辈子也没法赶超CS
- 工作内容枯燥。即使在firm里面对很多不同的客户,也是每天打开excel做一堆表,在industry的话更是重复性高,所以如果不是非常有兴趣的话,专业课能坚持下来,工作也未必能坚持
- 找工竞争激烈。虽然会计本身是挺铁饭碗的工作,但是学这个的人真的太!多!了!我在local的小学校,program里有一个中国学生的微信群,两百多人,这还不是全部的中国学生,也还不包括乌央乌央的越南学生和美国本地学生。我们学校也是四大的target school,每年招的人数没具体统计过,但是应该每家有10个左右吧,然而比起庞大的分母,需要战胜的人还是非常多的。而且一旦毕业了,没了校招这个路子,直接和社会大众肉搏就更惨了
- 最后这个我在后面的帖子会展开说,我觉得public accounting真的不算是对中国人特别friendly的(虽然学这个的中国学生非常多),除了身份问题,还有国际学生普遍缺乏的soft skill

至于许多人都关心的要不要读master的问题,也说说我的想法吧。不读master,另一个选择就是读个certificate,或者就是本身有一些商科背景的话,补齐cpa要求的学分直接考证。具体的选择当然是看个人的需要,如果你只想要一份朝九晚五的bookkeeping工作,那学一些简单的基础课和quickbook就差不多够用了,如果想要更专业一点、职业前景也好一些的工作,那master还是很有用的,一方面是能够提供系统的训练,另一方面也有学校的资源和各种校招的渠道可以利用,当然相应的,缺点就是时间比较久(转行的话至少要两年),花费也比较高。至于直接考cpa,我个人的经历是cpa在找工作中的帮助有限,尤其在public accounting,越是大的firm越不care,从广撒网的角度来看考cpa还是有用的,不过大可不必把它当做提升自己profile的救命稻草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明天继续更~
p
pauline0926
3 楼
大妈我又回来了,一觉醒来发现被马克了好几页,压力山大,谢谢大家的支持,一定坚持更完!今天有一个recruiting活动,还要去外地过年,写到哪算哪~

上一篇说到断舍离,也看到一些mm回复说有类似的体验,当现下的生活一点点变成鸡肋,到底要不要断舍离呢?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其实很多时候心里已经有答案了,只是不忍心也不够有勇气而已。人在北美漂,不管娃/老公/娘家多给力,自己还是非常需要内心强大的,对于断舍离这件事,我的经验是,如果你的专业/工作让你不满,就一定要拿出行动力寻求改变,本身有救的尽量抢救(转行成本太高),实在没救了,一定要拿出狠劲来斩断过去,否则拖得越久,沉没成本越高,既然早晚会沉没,何必让它越滚越大,压得你走不动呢?当然,需要魄力的绝不仅仅是这一个决定而已,更在于重新开始以后积极改变自己,切忌把转行当做万金油,换汤不换药。旁人都觉得我转行转对了,人生逆袭了,会计真适合转行,我觉得除了我自己的性格真的适合会计以外,自己也真的是下了一番决心改变的

说回2014年的春天,之前讨论了一堆pros and cons,其实自己做选择的时候真的非常瞎,纯得不能再纯的文科生,CS统计什么的就基本再见了,其他的一些,有的转行要补很多课(nursing啊药剂啊那些),时间成本太高,不然就是对身份有要求(报关员什么的),再不然就是要脸皮厚会social(房产经纪等等sales类工作),想来想去都不合适,就只剩下据说只需要高中数学的会计了,就一咬牙上了,很幸运的是这个盲选的专业非常适合我的性格,很多招人的key words我都符合:attention to details(很轴),passionate(工作狂),organized(强迫症),communication(脸皮不厚但是还算会聊天)。这些后来才渐渐发现的match之处算是我的转行之路好运的起点,虽然从来不都认自己很努力,但是也真的感激命运的眷顾

转行最困难的地方,对我而言不在于从零开始学习一个新的学科,而是战胜自己。2014年的6月我开始在community college上两门会计入门课,对我来说是最便宜也最省时的选择,也能很快解决身份问题,就这么去了。最初几天,走进教室对我来说都很困难,想着自己好歹也是国内名校,曾经top phd program混的,现在居然和一堆三教九流的人一起学101,心理落差真的很大,也很难坚持自己的标准,每天就想上完课赶紧回家,不想任何人知道我的来历,也不想和以前的同学朋友update近况。这个莫名其妙的偶像包袱压了我非常久, 直到我拿到了实习的offer 才有所缓解,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没必要,既然决定断舍离,就应该学会清零,既然花了这么多学费重回校园,就更应该好好学习,多跟老师提问,多用学校资源,这样才值回票价嘛!所以如果你问我accounting难不难,真的不难,学校里学得顶天了都不难,不需要高中数学,初中数学就够,真正难的是战胜自己的心魔和弄清自己到底要什么。学会计不用去名校,有时候local小学校因为有地理位置的优势就业前景也不错,不同的program学生群体很不一样,这时候给自己准确定位就很重要了,you get what you paid for。我一路一来上的都不是什么好学校,作业project应付了事的同学大有人在,因为我很轴地坚持自己的标准,有时候也挺不合群的,很多次听人说,这课看书就能过了你干嘛上课坐第一排还提问,这presentation随便讲讲大家分数都差不多你ppt做这么好干什么。这样的大环境下坚持自己并不容易,但是事实证明,我想去的那个工作环境,确实是优胜劣汰,想混日子就会被weed out的。当然,我也非常理解一些不那么拼的同学,尤其家里有小娃的妈妈们,想拼也得看娃配不配合,每个人的priority不同,凡事就讲究个最优资源配置,同等投入产出最大嘛

接下来就是accounting领域两大经典问题,firm还是industry,audit还是tax,我觉得选择起来没那么难,follow your heart,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行了,盲目跟风最后选了自己不适合的方向其实也很痛苦。说说自己的经历给大家一个参考吧

firm和industry的选择挺早就决定了,一部分是被迫(很多企业不sponsor),主要还是因为firm的工作更多样化,更有挑战性,听起来也比较光鲜亮丽哈。Industry也自然有它的好处,大公司基本上钱多事少福利好,非常适合不喜欢firm里忙季加班和不进则退文化的人,缺点就是工作比较repetitive(相当于一直做同一个客户), 职业发展慢一些,有时候promotion得等人退休。我觉得没有一个方向是绝对更好一些的,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好

因为低谷了很久,一开始学会计的时候,我对自己几乎没什么期待,觉得能有个朝九晚五的工作让我见见老公和超市收银员以外的人,有点工资让我买买衣服,贴一贴将来娃的DC钱就够了,什么career,压根没想过(每天都想问这个人真的是两年前的我吗,我是不是有了假的记忆?)然后,又一个抓马发生了。2015年的夏天,我补完了MSACCY的所有先修课,经过朋友介绍在本地的一家华人公司实习,这份实习现在回想起来也是非常奇葩,公司管理混乱,领导智商欠费,一共没几个人各种办公室政治,再加上华人公司特有的官大一级压死人,我的业务能力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提升,但是我仍旧十分感激这段经历,因为它让我认清自己不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和曾经的chinatown记账准时下班做饭带娃的计划彻底再见,同时让我见识到了我理想的工作环境,和后来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的mentor。实习过半,公司打算拓展业务,想找一家事务所做税务规划,在货比三家的过程中,我第一次去到我现在的公司,和一个partner的团队开会,当时我的专业水平基本在能分清financial statement上每一行都是什么的程度,还是硬着头皮做了笔记准备了问题,这些问题今天看来真的非常非常小儿科,但是对方没有介意,还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这份实习结束之前最后见这位partner,他问我在哪里上学,几年级,然后告诉我,他们公司会去我的学校招聘,鼓励我申请实习。这是我的转行之路上第二个极大的幸运,这个partner在后来的时间里对我非常关照,我去office visit时他路过我面试的房间,还特地在外头等了我十几分钟问我情况怎样,后来实习的时候虽然不在他的组里,也抽时间和我coffee chat很多次,给了我非常多soft skill方面的建议。我觉得自己的个性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碰巧结识了这一个特别爱mentor后辈的partner,我的实习和fulltime offer都不是他拍的板,所以也不是我认识了高层给我开了绿灯,我只是很感激他的知遇之恩,也是因为第一印象非常好,我在找工的过程中几乎没考虑其他的firm

Audit和tax选择,这个问题在校招中很多人都问起过我,我们的recruiter每次都关照我们不要把这两个方向队里起来,要鼓励学生多探索,实际上我和我的同事们往往会给出很任性的回答,“我选audit是因为tax太无聊了!”我是做tax的,我的回答是“因为audit课太没劲了”。其实很多时候选择是很自然的,你不喜欢这门课,很可能你和这个方向气场不合,如果你上了两门课都不喜欢,基本上可以放弃这个方向了,尤其去tax,工作内容和学校学的东西很像,audit的话,课程一般比较抽象,实际的工作会更有意思一些

除了建议学生们跟随本心以外,我经常建议他们考虑以下这些因素:
- 你喜欢travel吗?喜欢和客户多一点接触还是略少一些?其实tax也很常见客户,但是很多communication可以邮件电话完成,不像audit有时候必须on site
- 你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吗?出乎很多人的意料,tax才是让你发挥创意的地方, 我觉得audit像做侦探,在既有的财报里找问题,tax则像建筑师,除了基于过去的compliance,我们更多的revenue来自规划未来的consulting
- 你是一个好的team player吗?当然能进firm的都是很会teamwork的,毕竟没有任何project能一个人独立完成,但是相对而言,tax工作的独立性强一些
- 你觉得自己五年/十年以后在做什么?如果会离开public accounting,audit可能会提供更多的exit option,如果要回国的话,可能机会也更多,毕竟中美的税法几乎完全没有可比性。当然机会都是自己创造的,tax也有非常好的出路,只是路径略微局限,毕竟和financial reporting那边有一点距离

手机码了一堆好累好累,这部分先写到这里
p
pauline0926
4 楼
出去浪了几天,已经初三了,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各位mm鸡年大吉,工作顺利!

这一篇写写找工路上的0和1,在有1 的前提下,0当然越多越好啦。先卖个关子,列一列我认为重要的0们(排名有先后):
- 态度。想要找到一份合意的会计工作,说“态度决定一切”也并不为过,因为很多雇主都认为找工作和实习期间表现出的态度就能代表一个人实际工作中的态度,而对于会计这种技术含量不高却又极大倚赖团队合作和客户关系的行业,好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身边有不少GPA很高、简历看着也还不错的同学,临近毕业却还没有好的offer,相反一些看起来资质平平、考试成绩还有一两门坑爹的同学倒是早早敲定了工作,这样的对比起初我觉得是面试过程中的偶然性导致的(这个以后展开说),但是和这两群人各自交流得多了,加上几个学期的TA经验,我认为还是有一些必然性的。作为即将加入公司的new hire,我在入职前仍在校园的这段时间就是公司的on-campus ambassador,如果在学校里发现特别合适的candidate,我们向recruiter推荐的话,得到面试的机会就会大一些,那我会向recruiter推荐什么样的人呢?我在系里TA一门本科生的主干必修课,很多在上这门课或刚上完的学生都会进入找工阶段,打个比方,同样是这门课上得A的学生,一个95分,但是上课不怎么积极、平时也不太在office hour出现,另一个92分,但是上课踊跃提问、也经常来office hour,我应该会推荐后者。难道说我什么都懂了,不用找TA也是错吗?我必须没事找事懂装不懂去和老师/TA搞关系吗?这真的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吗?当!然!不!是!每学期我都有一两个学生,做遍课后习题,每次office hour必须出现,可是我并没有在任何方面偏袒过他们,相反,如果他们积极的态度没有给他们相应的回报(理想的成绩),我反而会质疑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我看来,积极的学习和与人交流的态度体现的是一个人对专业的热情、主动思考和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及与他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心理,能有这样积极态度的人,在工作中不仅进步很快,而且能够主动地teach back,形成非常好的团队气氛,这是做好每一份工作都 不可或缺的。相比漫长的职业生涯,找工面试实习的几个月真的非常短暂,雇主能考察的能力也相对有限,在几乎所有雇主眼中,积极的态度都比过硬的技术能力来得重要,因为技术可以教可以学,一个人做事、与人相处的态度却是很难改变的,仔细观察一下在就业市场上受挫的学霸,大多是闷头读书看ppt、生活在小小的朋友圈子里、对career fair之类的活动有些不屑的人,可这样的闭门造车实际上也切断了他人了解自己的机会不是吗?

- 性格。常被人问到“what kind of candidates are you looking for”,我并不喜欢回答这个问题,硬性的招聘条件,像是GPA、工作经验、专业背景之类的在job description里已经写得很明确,是每个求职者自己应当做好的功课,而说到软性的条件,主要就是性格特质,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是特别的,只有你的性格和这家公司是否合适,而并没有好坏之分,因为认为某家公司喜欢某种性格的人而伪装自己,能装得过面试也撑不过实习,另一方面,这些软性的条件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感觉,一种chemistry,很难具体化,说出来的都是一些很宽泛的词,这也让许多人产生一种误解,觉得各家firm招人都是一样的标准。其实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至少在我所在的market,每一家大firm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员工群体的构成也各不相同,有的firm比较高冷,有的就比较laid back,有的对国际学生比较友好,有的就白人比例高一些,我甚至觉得和某几家firm的人聊天都聊不到一块去,不是话不投机就是笑点不一致,只能停留在最基本的寒暄层面,但是和我们自己公司的同事聊天,就感觉轻松多了,有趣的是我们公司在很多人眼里是以高冷著称的。所以有时候找工作真的就是气场合不合的问题,毕竟是以后要一起加班的人,要是合不来的话对双方都是一种悲剧。讲了一大段虚的,其实想告诉大家,如果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没问题,但就是在某一家公司屡战屡败,那不然就不要试了,很可能就是对方觉得跟你合不来,硬是进去了你说不定也会觉得很痛苦,还是多看看其他公司为好,说不定适合你的就是下一家呢。当然,我觉得脾气随和、风趣幽默、大方活泼的人到哪里都会受欢迎的,各个公司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一些细节

- 沟通能力。这里指的不仅是英语能力,还包括会看人下菜、讲对话题的能力。在美国工作,又是需要team work、不是自己低头在格子间里敲键盘就能搞定的职业,好的英语能力是必须的,尤其是美国人占主导的工作环境中,语言跟不上真的非常拖后腿,试想你的业务能力再强,如果听不明白manager让你做什么,那不还是浪费彼此的时间吗?低效率的沟通要是赶上忙季,绝对会成为ko掉full time offer的重要理由。至于看人下菜的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recruiting活动里匆匆忙忙自我介绍完就忙着掏简历、掏完一个劲介绍自己GPA工作经验的,不见得是受待见的,反而可能给人留下一个书呆子的第一印象,其实做一下换位思考就知道,对方是已经工作或是即将毕业的人,八小时工作日里抽一两个小时和在校学生聊聊天换换脑子,谁想听简历上的内容呢?应该都想聊点轻松的吧。相比之下,向对方询问每天的工作内容、公司文化、平时的兴趣爱好等等就属于比较安全的问题,要是能抓住一个点深入聊几句,更会让人觉得你有active listening的能力,让对方主动索要简历才是比较成功的。沟通能力自然是越溜越好,要是能做到native speaker零口音、football hockey各种酒类张口就来,那当然是极好的,但对于很多大学以后才来美国的mm们来说,做到这些真的是很难的,不仅是语言学习方面的障碍,有时候许多social话题真的就是没兴趣、不想了解,对此我的建议也是不要勉强自己,把跟同事social也当成任务来做的话会很痛苦,对方也不见得enjoy和你聊这些,所以我觉得专业方面做到准确流利,其他日常话题看缘分就好,我们公司其实有不少人工作之外也挺内向的,没必要每个人都把自己打造成social butterfly。对于在求职的mm,建议好好准备elevator pitch,多看看自己的简历和思考自己的生活,想想自己的经历和兴趣爱好中有哪些亮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时间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试想career fair这样的招聘活动,大firm的recruiter跟前一定排起了长队,大家都是等着赶紧刷完脸赶去下一家的人,你一个人占着recruiter一个劲说话,后边的人肯定意见很大,recruiter也烦了,聊得再好也得cut off,还不如自己知趣一点,适时结束话题,也给自己多看几家多刷几次脸的机会嘛

- 经验。这个话题简单也不简单,我的经验是,对于entry-level工作来说,工作经验不是必须,有经验可以加分,但绝不是越多越好。不是必须,指的是entry-level不要求同行业或同service line的工作经验,但一份简历交出去,一定要有一些相关的工作经验,像是简单的记账出纳、库存管理,甚至文书、收银、客服这样的工作都勉强搭边,因为会计也算是客服工作嘛,这些工作经验在简历当中怎么组织,我在以后再展开说,大的原则是和你要找的工作相关性强的尽量靠前和多写,关系不那么大的可以省略,或者简单写写(如果要凑空间的话)。那么问题来了,每份工作都要求有相关经验,谁来给你第一段工作经验呢?国际学生的身份限制又怎么办呢?首先可以考虑学校的on-campus job,像是其他院系的budgeting,grant management,payroll,学校医院的billing乃至学校餐厅的收银,这些都算相关的工作,也会比较偏向于招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申请到系里的TA的话就更好了,像我们系的话TA可以waive州外学费,还有一部分医疗保险补贴,上班就在学校,工作的内容又是和自己专业非常相关的,给学生讲题的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和沟通能力,顺带还有备考cpa的效果,一举多得。校外的工作对国际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找到,有兴趣的话可以考虑去VITA或者neighborhood tax center做志愿者报税,只要上过个税的课、经过简单的training就可以了,因为面向的是低收入群体,税表内容也相对简单,却很锻炼能力,一个税季做几十份return,对1040就能非常了解了,而对1040结构的了解不仅是business entity tax的基础,更能让你从纳税人(企业的shareholder/investor/partner)的角度来考虑税务规划问题,是做tax的人非常好的起点。另一方面,由于服务的是低收入的群体,很多人对税法了解非常少,带着道听途说的期待来报税,最后refund不如预期还可能着急上火,怎样不卑不亢地向对方解释税法的规定是很考验沟通能力的。这些免费报税的program一般都和学校的accounting program有合作,有的tax老师自己就负责一个站点,有兴趣的话向老师或是小秘咨询就可以了,我非常喜欢我的tax入门老师,今年是我在他负责的VITA site第三年当志愿者,如果说最初还有攒经验的私心的话,现在完全是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更多人、也想把这个好的program继续传承下去,一开始我填一份1040要将近一小时,现在只需要十几分钟,还负责给新来的志愿者答疑和review,在这里学到的东西早已超出了我当初的预期

- 成绩。因为我不是HR,所以GPA在招聘过程中到底起多大的作用,我无法断言,但是我自己的体会是,想进入大公司(firm或者industry都是),GPA应该尽量保持在3.5以上,但是没必要苛求完美。以前常听说大firm不喜欢GPA 4.0的人,我感觉应该也是一个基于经验的错误判断吧,凡事没有绝对,只是每个人精力有限,为了保持很高的绩点,往往要牺牲打工、社交或是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比较书呆子、不合群,而大firm往往喜欢合群又全面发展的人,要能够work hard play hard,所以BAP之类的学生社团领导都比较受青睐。当然,绩点太低一定是不ok的,有过几次聊得挺好的candidate,拿到简历发现GPA3.2左右徘徊,几乎是不可能得到面试机会的,毕竟是在招同事不是招谐星,能干活还是主要的,聊得好不好只是一个plus,如果你和一个逗逼一起加过班,就会知道我在说什么,他再怎么逗逼你都只想让他赶紧把workpaper给搞对让你好回家和老公吃个饭。对于在校学生,我还是建议要好好学习,绩点不要太难看,尤其是会计的主干课不能太糟,比方说我自己负责的那门主干课吧,这门课本身不难,老师又讲得很好,加上给分nice,一学期一百多人的课最多只会挂几个人,如果在这门课上每次考试毫无进步、最后拿一个C的学生交简历给我,不管写得怎么漂亮我都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够格进入我们公司的人,因为他的学习能力和态度显然是有问题的。我见过不少本科生本末倒置,大把时间用来参加社团,挂了好几个officer头衔,最后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甚至被指导老师拿掉officer职位,可以说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另一方面,也不用太纠结于每门课拿A,偶尔有几个B是完全OK的,真的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有时间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或是攒攒part time经验,简历会看起来更均衡一点

- 人脉。我把它作为最后一个0来写,确实是因为我觉得它有一定的作用,但比不上之前的几点。可能也是和我自己的经历相关,其实我并没有参加太多的recruiting活动,作为一个转行大妈在这一行也并没有什么人脉,还是挺顺利就拿到了offer,所以个人感觉人脉也算是一个plus吧,有就最好,但也别太指望,没有也别泄气。很多人看重人脉,大概是因为觉得内推很管用,其实在我看来,内推的作用只到一个电面/校园面试为止,我认为真正合格的简历都deserve一次面试机会,而得到第一轮的面试机会以后发生的一切,其实还是还是要申请人自己来掌握。此外,我自己个人比较讲原则,我觉得refer一个人是也要赌上自己的reputation的,因此我不会因为referral bonus或是和谁私交比较好,或是简单的觉得中国人应该相互提携就随便向recruiter推荐,所以我感觉推荐人本身的行事风格、是否诚心、既往推荐的candidate素质,recruiter其实是心里有数的,也会酌情考虑。在entry-level这个层次,很多大firm已经基本都走校园招聘了,内推什么的就更不好使了,还不如多找recruiter刷刷脸。。。

说了一堆的0,现在要说1了,到底什么是1呢,我认为是timing,或者时间的规划。在我的转行之路上最大的幸运就是,补完基础课即将开始master的那个暑假做了一份非常糟糕的实习,直接激发了我想拼一下大firm的逆反心理,所以2015年秋季、也就是master的第一个学期,我就开始投简历找实习,10月校园面试,11月拿到intern offer,2016年的夏天十周实习,8月实习结束拿了full time offer,计划今年5月毕业,7月入职,这一系列活动进行得都很顺利,几乎没有走弯路。大多数人学会计都选择读master,大多数的master program快的一年半,慢的两年半都读下来了,这段时间看着挺长,其实往许多公司的recruiting timeline里一套,根本就非常紧凑,拿我们公司来说,今年春季学期也就是这个月和下个月,招聘的是2018年春天的实习生,这些实习生,公司希望他们2019年春季毕业,2019年的夏/秋季(7月或10月)入职,而且在招人方面,公司非常偏爱自己的实习生,所以不经过实习直接拿full time offer的机会想当的低。换言之,想要在毕业的时候有一份好的offer,你可能要从两年前、也就是一入学就得开始投简历了,每个人的黄金时间其实也就是master program第一年或者senior year的两个学期、每学期期中之前的一两个月,错过了这两个窗口,几乎就什么都不赶趟了,这两个学期参加校招,经常看到一年后或者本学期就要毕业的中国学生来面试,提前几个月甚至一年开始找工作,很多人觉得够早了吧,其实对于大firm来说,这样的简历已经不会被考虑了,再好的条件也会因为毕业时间不合适而直接得不到面试。所以,如果你因为任何原因想去大公司或者大firm工作,记得一定要早一点行动,不要怀疑是不是太早了,nothing is too early,更何况你还得修改简历、准备面试呢。从这点来看,转行的mm们反而比从国内来读master的要占便宜,因为补专业课需要一些时间,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master program一开始就积极投简历找工作也并不紧张,反而是master空降美国的情况,一方面人生地不熟,另一方面国内的学习工作经验其实不太能在美国加分,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我还是建议大家尽早规划,把握好时机,才能尽量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写到这估计很多mm都看怕了,真的要提前两年这么久吗?那我已经第二年/快要毕业了怎么办?也不用太着急,可以考虑转变侧重点,多考虑中小型公司,一般来说,越是大的公司越会在recruiting上拉长战线,比如四大在秋季学期招聘第二年夏天的实习生,mid market可能会避开这个时间段,在第二年春天招聘,大firm一般要求实习完了一年、至少一学期才开始full time,中小型的firm可以实习完了马上转正,再小一些的firm忙季临时多招人的情况也是有的,而且小公司一般比较flexible,在时间点上反而好变通。想提醒各位mm,大firm并不是完美世界,如果已经错过了黄金时间,就不要死守着 不放了,再投简历也是花时间收拒信而已,真的没必要给自己负能量,即使改变策略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果实在还有大firm的情节,工作几年以后走experienced hire还有机会。当然,中小型公司有他们本身的问题,对国际学生来说,最要命的问题在于他们可能不sponsor H1b,那么,有卡没卡,在找工作当中到底差别在哪呢?下一篇再细说~
p
pauline0926
5 楼
这篇应该比较短,今天一口气写完

许多人转行学会计都是因为好找工作,大妈我当年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很多人说到好找工作,都有一个附加条件,“如果有卡”。那么,身份到底在找工作当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有卡没卡又到底差多少呢?从开始找工到拿到offer,我经历了从f1到绿卡的转变,可以说两边都略有体会,所以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

先说残酷的现实。是,有身份确实找工作会容易许多,主要是因为有很多公司只招公民和绿卡持有者,有的公司会给特别好的申请者破一下例,大部分公司是非常铁的政策,没有身份甚至没办法网申,所以有身份的话,首先能投的工作就多了不少。公司不sponsor H1b,主要的原因有三:第一,商科opt只有12个月,所以只有一次抽签机会,考虑到这几年的抽签行情,为员工申请工作签证的风险性很大;第二,一些firm早年有过给员工办工签甚至绿卡,结果对方拿到身份之后转身跳槽,给公司带来很大损失,吃了几次亏以后干脆全面不办了;第三,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会计这个行业实质上技术含量还是不够高,因此每个员工的可替代性都比较高,不招国际学生,还有大把的美国学生和手拿绿卡的人排队等着,能力相当又没有解决身份问题的花费和风险。所以说会计专业还是很苦逼,CS就好多了。。。到底有多少公司不sponsor呢?不同地区的情况也不一样,大家要自己去打听。我所在的market,四大有一家不sponsor,另一家听说正在逐步收紧乃至不sponsor了,其他两家政策还比较友好,但是传统上属于招国际学生较少的,mid-market只有几家会sponsor,其他大多数要求身份,industry几乎全部要求有身份,小公司小firm的话各自政策不同,听说主要看老板心情。总体看来,没有身份确实很吃亏,网上po出来的职位能有十分之一能投就很不错了,所以这就更需要大家及早开始,时常关注找工网站(几个主流的+学校career center),看到合适的一定要尽量投,才能把身份问题给自己带来的障碍减到最小。学会计的女生多,可是真正靠会计专业拿绿卡的却很少,mm们平时还是要多推一推老公,老公给力的话,解决身份问题真的快很多

再说点正能量。根据我自己和我所见到的同学朋友们的经历,我认为拿到offer的绝不只是因为有卡,没拿到offer的也完全不能只赖没身份,所以把他人的成功或自己的失败都归结到一张卡上,而不好好总结反思,是一种消极逃避的行为。我开始找工作时也是f1身份,所有国际学生有过的焦虑担忧挫败我完完全全都体会过。记得当时参加recruiting,和一家大firm的员工聊得挺投机,人家把我介绍给recruiter,recruiter都问我要简历了,突然来了一句,你英语挺好的,是公民或者绿卡吧?我们不sponsor工作签证哦。。。我如实说自己是f1,最后当然是黄了,只告诉我如果身份问题解决了可以再联系他们。后来正好这家公司的managing partner来给我们上课,要求每个人给他发一份简历,我当完成作业再次发去的简历很快又被partner转到hr部门,可是当我诚实告知国际学生的身份时,还是没得商量,可见这家公司非绿卡公民不招的政策是很铁的。这是我求职路上交出的第一份简历,明明能力没问题却因为身份问题受限,心里真的挺难过的。不过很快我就发现我现在的公司在学校career center发了几个实习职位,虽然几乎没怎么参加过recruiting活动(去了一次,大长队,和recruiter说了几句话就走了),还是调整心情,硬着头皮申请了。从校园面试到office visit,再到实习和最后拿到return offer,公司对我的身份问题只字未提,事实上,我去面试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毕业时能搞定绿卡(感谢老公给力,感谢USCIS对我们这个两年没抽中签不得不上Eb1的倒霉家庭开恩),整个实习都是以cpt身份完成的,和我一同实习的有另一个在其他州上学的中国女生,也是f1身份,也顺利拿到offer了,和我同校的一个新加坡女生是去年入职,公司给她办了H1b,她也很幸运抽中了,我们的例子都说明,需要sponsor身份确实是国际学生的一个软肋,但并非完全无解,只是需要比别人更积极一些,更努力一点

反过来说,很多拿到offer的人,你或许觉得他没什么过人之处,一定是因为有身份的关系,你看他那个公司不是不sponsor吗?我觉得这种想法就算是事实,也对你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毫无帮助,与其酸别人命好,不如想一想这个你眼中资质平庸的人是否有你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你觉得他每门课成绩都不如你,那他是不是很积极思考、努力学习,把这种态度也带到了工作中?你觉得他英语有accent,词汇量小,那他是不是比你敢说、能说,不怕美国人笑话?你觉得他性子软不争强好胜,那是不是恰恰说明他是一个好的team player,性格讨喜呢?一个人的本性固然很难改变,面对许多事情的态度却是可以磨练和学习的,曾经我也是眼高于顶、成天嫌弃别人的,但是转行的这两年多,觉得自己的心境平和了许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再怎么有能力不也还是清零重启滚回local小学校了,实在没什么资本自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会计这个行业没什么名校情节,什么出身的人肯学肯干都能做好,被我视为mentor的两个partner都是一般的state university出身,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待人接物的能力做到现在的位置,算是对我这种曾经偶像包袱极重的人一个很好的教育。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才能多看到自己的缺点,给自己改进的机会,身份不过是小卡片一张,我觉得算不上什么优点,别人能拿到offer,必然还有其他的长处。有卡没工作的人也大把,把有绿卡这个信息放在简历第一行、recruiting还要特地跟你讲一句的人,至少我的公司不会有任何特殊对待,其他公司就算在意,也会在网申页面screen身份信息,这种事实在没必要在简历里专门写一行,我真的觉得挺露怯的,有这地方还不如写写什么时候cpa eligible

另外,有些人觉得网申的时候先写不要sponsor,或者不管公司对毕业时间段的要求,把简历塞进去拿到面试再说,万一聊得好给破例了呢?作为一个很讲原则也的人,我也非常不建议这么做。一方面,如果一家公司规定了不sponsor的郑策,往往是很铁的,越是大公司越是如此,加上这两年抽签行情越来越差,新总统还不知道要把H1b政策改成什么样,你到底哪来的蜜汁自信觉得公司会为你一个人破例?另一方面,会计是很讲integrity的行业,隐瞒自己国际学生身份、更改毕业时间,有可能会被认为是欺诈公司的行为,也对其他的申请者不公,就算能通过网申甚至通过面试,也可能影响拿full time offer,毕竟公司的sponsor政策就在那,每年的headcount也在那,耍心机让公司破例,就要承担弄巧成拙的风险。当然,一些合理的更改入职时间的要求,公司还是会尽量配合跟周全的,比如因为生娃要推迟入职,或是某些课程因为学校授课计划的改变无法及时毕业,或是申请transfer到其他office,另一个州cpa eligibility要求不同导致可以提前毕业等等
p
pauline0926
6 楼
写完作业来更新~感觉这个长帖快要写完了呢~~感谢mm们的支持,你们的问题我会尽力回答

这一楼讲讲怎么写简历和投简历。帖子越往后写,就觉得所谓的成功找工经验或许是一个悖论,我觉得最成功的求职者是投了非常少的工作却命中率极高,最后拿到dream offer的,而这样的成功,因为样本太小,就会导致可借鉴性降低,尤其是在public accounting,找工作除了要有自己的软件硬件条件,其实还有很大的随机性,别人的故事有时候真的也就是看看就好了。在整个找工作的过程当中,我的节奏掌握得很好,几乎没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共投了三份简历,每次都拿到了面试,最后只有一个offer,恰好又是dream company,这也让我变成了一些同学眼里的牛人,其实我自己清楚,这样的高效率绝对不是靠我自己努力就够了的,真的有非常多幸运的成分,所以首先想告诉各位正在求职的mm们,心态一定要放好,尽人事,听天命,如果真的一段时间运气不太好,也不要气馁,功夫不负有心人

虽然投出去的简历很少,不过我觉得自己在写简历方面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即使在转行前找工屡屡碰壁的年代,其实拿到的面试还是很多的,只是因为自己面试技巧或是身份问题最后才没拿到offer。要写出一份好的简历,你需要很多来自别人的帮助,但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人永远是你自己。说一些我认为有用的tips:

- 简历一定要控制在一页之内,没有例外。的确,有些人经验非常丰富,或是学术界的cv可以超出一页,但是相信这样的求职者也不会来看我这个帖子吧,在商科寻找entry-level和几年经验的experienced position,简历超过一页可能会被recruiter认为不够专业哦。对于转行的mm们来说,写简历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断舍离,过去的工作经验再长、再好,都要给与新专业更相关的经历让路,必要的时候要舍得整个删掉,相信我,会计行业的recruiter真的没有那么关心你以前发表过什么文章,拿过什么grant,在哪个国家实验室干了多少年,这些经验就算往简历上放,也要重新组织语言,侧重在会计这个行业着意考察的基本素质,比如团队协作、组织规划、分析研究、内联外联等方面的能力。另外一点就是,千万不要害怕gap,也不要因为要填gap写一堆经历上去,hr看简历一扫而过,谁给你认认真真画timeline算你gap了多久啊?再说很多公司其实也并不介意应聘者有gap,硬放一些不太相关的经历,只求达到“看起来很忙”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 简历的格式要简洁明了。我个人的原则(也是听取了很多career center指导老师的意见之后总结出来的)是,一份简历只用一个字体(衬线体为佳),一个颜色,最多两个字号(也不要差距特别大,比如20号的名字vs11号的正文就显得很突兀),不同的section之间可以把header加粗或者下划线,bullet point不要选用太花哨的,最基本的黑点就挺好。记住你是在找一个中规中矩的行业里的中规中矩的工作,不是艺术广告类,而且电子版发送的简历,再土豪的公司也都只会用黑白打印机打出来的,所以真的不要搞太多创意或是花花绿绿的,排版的时候考虑一下打印出来的效果哈

- 简历的重点必须一目了然。不要因为只有一页的空间,就想尽办法缩进边距行距、缩小字号来硬塞,你需要做的是精简内容,而不是在空间上做文章,less is more。HR花在一份简历上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秒,一整页满满当当的字,不zoom in到200%都看不清,反而让人很想往右上角红叉叉上点。我的原则是不管多重要的工作经历,不要超过三个bullet points,每个point不要超过两行,做不到就继续改继续删。哪些信息可以精简,不同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岗位是不一样的,需要自己把握,在tax领域的话,填过哪些税表,用过哪些报税软件,在我看来都是需要时可以被精简的信息。这看起来有点荒唐,我找tax的工作,难道不要告诉别人我会做什么样的tax吗?实际上,恰恰是因为你找的是对口的工作,行内人才不需要太多的细节,你做过partnership tax,别人自然知道你接触过1065和K-1,你的客户有跨国公司,不用说你也应该会填1118、5471、926这些基本表格,至于报税软件,每个公司有自己的偏好,但是实际上大同小异,有过tax工作经验的人都应该会基本操作,不算什么特殊技能。信息的取舍其实是很考验功力的,针对不同的情况也要区别对待,投给大firm的简历,你可能不用写你会用word excel ppt,21世纪都快过去1/5了谁还不会用个office啊,但是小一点的公司的AP/AR这样的职位,你可能就需要写上,因为他们可能会把这些作为搜索简历的关键词

- 简历的内容要平衡。很多公司招人都喜欢全面发展的,学习成绩不错,工作经验有一些,志愿服务有一些,社团活动有一些,honors&awards有一些,这样显得比较接地气。要做到内容平衡其实并不难,比如VITA或是food bank之类的志愿服务,门槛其实很低,却显得你关心社会用爱发电,再比如BAP这个社团其实也很好进,90%的人都是为了刷简历进的,大家目标很明确,活动起来也很融洽~当然,所有这些内容都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挂上简历的,尤其是GPA这种下去容易上来慢的东西,所以要尽早开始,好好经营,拿出推娃的劲来推自己。会计专业的学生,如果正在考cpa甚至已经通过了几门,完全可以放在简历里,还没考的,也可以写写什么时候eligible,让雇主有个基本概念,其他的credential,我建议酌情放在简历里,我看过一份简历,那个mm已经考过了cfa 3级,还有很多data analysis的经验,可是这样的背景并不是accounting firm最需要的,如果其他方面再弱一些,反倒让人觉得她找工作找错了方向,所谓的平衡,其实也在于不要让某一方面太过突出,反衬出其他方面的薄弱

- 学校career center比一切的牛人学霸收费服务都好使。这个结论的前提当然是career center给力,不过以我的了解,再坑爹的学校(包括大妈我所在的十八线local小学校),商学院的career service都还是过得去的,而会计作为商学院比较好解决就业的专业,career center的成功经验也更多一些。我们program有一门必修课,其中的一次作业就是必须和负责accounting的career advisor见面并讨论修改简历,对于这次作业的效果,同学们见仁见智,我个人觉得很管用,除了修改简历,我在进入到面试阶段以后还去找过career advisor好几次,在面试准备和调整心态方面得到了很多帮助

- 一切都要靠自己。写简历的过程中无论是找advisor、上网看范文还是找朋友帮忙,首先要有正确的期待。Career advisor的作用是给你提建议、指方向,不是给你改简历甚至写简历,他们有第一手的信息,知道本地的雇主喜欢看什么样的简历,什么样的简历又确确实实拿到了面试和offer,所以他们会告诉你,简历里要突出哪些方面的内容,至于怎么突出,怎么把自己的经历和这些要突出的内容联系起来,这些最终还是靠你自己。这里搭车夸一下给我解决了身份问题的给力的老公,其实以传统的标准来看,他的case连极弱都算不上,几大硬指标没一个拿得出手的,律师虽然接了case,其实也就是用他们的八股文给你套,其实想也知道,本专业里什么有价值什么难实现什么看上去很美,这些忽悠USCIS用的东西,律师会比这个专业的phd清楚吗?我老公硬是在渣条件里挖出了一堆亮点,最后连RFE都没有就过了,律师钱我们不觉得花得冤枉,可是我们也知道如果光靠律师的套路,现在搞不好已经打包回国了。所以说,这是你的求职,你的简历,写的是你自己的经历,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你的闪光点在哪里,你不主动去思考去挖掘,没有人可以帮你,所以我最多只会帮很熟的朋友改简历,陌生人的人生,我无法了解也不想妄断。所谓的牛人简历,在于你怎么看怎么借鉴,如果只停留在遣词造句的层面,学得到形也学不到神,最后只会让你感觉别人的成功无法复制。如果你实在需要文字上的润色,那应该去找writing center或是类似的文书修改服务,但是我认为简历终究是个人化的东西,实在一点风格统一一点为好,会计这个行业也不讲究什么文采(不要跟我说tax code有文采,那纯属是故意装逼把话拧巴着写让你看不懂,内行都懂的),跟烙印似的搞得太fancy其实挺容易露馅的,毕竟找工作也不是一份简历就算数

- 求职中的人要经常update和时刻携带最新版的简历。听过一个说法是最长每三个月就要审视自己和更新简历,我觉得挺有道理的,见过一些连着两学期拿着同一份简历来应聘的同学,忍不住想问他们过去的一学期都没有进步,没有为找到工作做更多努力吗?这一份上学期没拿到面试的简历,你哪来的蜜汁自信这学期就能拿到面试?随身带简历也算是一个常识吧,在讲义夹里放上三五份以备不时之需,记得要是最新版的。你永远不知道会不会上课路上就偶遇了一个公司在宣讲,或者哪门课的guest speaker正好和你谈得来,对方跟你伸手要简历这种positive signal,千万别因为没带简历这种事给弄黄了,实在不舍得/没条件/懒得打印,放在随身带的u盘或者云盘里总可以吧,别人要完了赶紧开电脑或者手机里就发过去了,人家都伸手帮你了,就不要让人就等了吧。其实这些都属于一个求职者的基本素质,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一个求职者是否具有积极的态度,回到之前讲过的0和1,态度好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讲完了写简历,接下来就是投简历了,我因为一共只投了三份简历,也没什么发言权,只记得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也是恨不得稍微沾个边的都投一投,也知道有朋友一天投上百个工作,最后也中了的,人绝望起来也不讲那么多投入产出了,大海捞针也得上。所以如果你对自己有自信,可以稍微有所选择,心里没底舍得花时间的话海投也没问题,只是有三个原则:

- 首先,你海投,别人也海投,公司则是海搜,你的简历没法stand out,海投再多也是徒劳,而在我看来能够stand out的简历,除了内容本身过硬以外,还要有针对性,投给firm的简历就和投给公司的简历不同,人家招tax方向,三年的IA经验可能还不如几个月的VITA相关性高,所以实在要海投,比较偷懒的方法是准备几个不同版本的简历,不求完全customize,至少也保证匹配程度相对较高

- 其次,对于在校生来说,利用学校的资源(career center,career fair,老师群发邮件等等)真的比indeed monster linkedin什么的靠谱多了,公司愿意来你的学校招聘,说明你的校友们没让雇主失望,比如我们本地有几个公司的accounting部门和中型firm,一半以上都是我们学校的校友,很多公司都是带着headcount来招人的,有的甚至大方到上不封顶,校友和学校辛苦经营的reputation为你搭建的平台,一定要好好利用

- 第三,海投实际上是找工作中的下下策,只适用于有大把时间刷网站的情况,一旦有回报更高的选择,应该果断舍弃。本应用来复习预习、在某一门主干课上打好基础的时间,如果用来海投,可能会导致之后的一系列课程的薄弱,降低整个求职过程的起点;某一家公司在学校举办招聘会,过去social一下,也可能会带来比海投高很多的命中率。凡事要看big picture这个道理其实很浅显,只是有时候陷在找工作的急躁之中,就会迷失方向,必要的时候停一停,总结反思一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写好简历投完简历,接下来就是坐等面试通知了。我之前说过,任何一份合格的简历都deserve一次面试机会,如果你屡屡投简历却没有回音,那么你需要修改简历,如果回复率还不错,那说明你的简历其实没有问题,只需要提高面试技巧而已。说是面试技巧,其实说真心话,我觉得accounting firm的面试并没有太多技巧,何出此言,第8楼继续分解~
p
pauline0926
7 楼
这一楼终于写到了神奇的social。之所以说它神奇,是因为每个找工作相关的帖子都在提social,很多人更是把social视为找工作的法宝,觉得会social就万事大吉,其实我在之前的楼里也断续提到过,找工作是一个看整体package的过程,并不是某一个因素就可以决定的,social在我看来也还算不上top3的制胜法宝(我认为timing、态度和性格是top3)。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我自己本身并不是非常喜欢social的人,虽然和相熟的朋友可以畅所欲言,和陌生人cold talk却着实是不习惯的,只能做到满足工作需要这个程度而已。在这一楼,我想讲讲我认为的大多数人对social的一些误解,和我认为的有效的social是什么
先来说说大多数人的误解吧,social不是什么呢?

- Social不是纯闲聊。尽管大多数的social从small talk开始,但我认为social的概念很宽泛,绝不仅仅是闲话长短,事实上,由于是职场上的social,想要不牵扯到专业和工作的纯聊天是很难的,不信你去听一听partner们的聊天,也是会搀不少工作相关的话题的,毕竟大家是同事,工作是最大的common ground嘛。很多人都知道social当中一个劲的讲自己的学习成绩工作经历会让对方觉得乏味,于是干脆完全避开这些话题,其实过犹不及,一个劲闲聊high到飞起的,拿过简历来一看多半有硬伤,我在之前也提到过,我们招的是同事不是谐星,再怎么会聊天,干活不给力还是不行。这样的用力过猛我并没有在中国学生中见到,毕竟文化背景不同,很多时候想闲聊都聊不起来。告诉大家social不是闲聊,是想告诉mm们不要有心理负担而害怕social,喜欢某一门课、觉得某一段工作经历特别有意义,这些都是完全可以聊的,把握得好的话还会成为很棒的话题

- Social不是变成话痨。很多人抵触social,是因为觉得social就是满世界刷脸,到处点头哈腰,没羞没臊地跟所有人推销自己,实际上,想到达到好的social效果,靠的既不是数量(聊了多少个),也不是长度(聊了多久),无差别的刷脸和无休无止的套近乎,有时反而让对方觉得缺乏真诚。我认为就算是比较内向高冷的性格,这个行业要求的最基本的social能力还是应该具备的,不要求你跟全世界做朋友跟谁都能聊上几句,但也不能跟谁都怯生生的聊不下去吧,这样以后怎么和同事合作啊,更别说见客户拉客户了。大家都好奇大firm到底喜欢招什么样的人,其实recruiter告诉我们的原话就是“someone you feel comfortable working with and putting in front of our clients”。如果做不到,就逼自己一下,以后的工作中会有很多必须走出comfort zone的情况,也算是提前给自己一个试炼吧。要是实在做不到,那么抱歉,这个行业真的不适合你,认真考虑一下转行吧

- Social不是迎合。这是许多中国学生会走入的误区。好吧,让我social对吧,那我努力找话题,学习橄榄球高尔夫规则,看纸牌屋,听billboard,得空泡酒吧行不行?当然可以,不过也要小心用力过猛。我这个人比较耿直,从小就是不喜欢的东西就没兴趣学、学不好,高中物理非常坑爹导致学了纯文科走上不归路,所以我坚信,如果没有兴趣,硬学硬聊,对自己和他人来说都不enjoyable。我觉得最好的social是在找到common ground的前提下相互了解彼此的特别之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人的成长经历这么丰富多彩,真的没必要强行打造一个非常美国化的自己,用力过猛真的会让人看起来很别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有个性有特色的申请者才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我的两个mentor之一是我们这个market第一个女partner,气场强到飞起,她说自己也曾因为是女性,不喜欢橄榄球高尔夫之类的体育项目,感觉不如男同事那样容易和客户拉近关系,但是她也没有逼自己变成体育迷,反而是发挥了自己业务能力过硬的特长,打出了先于客户一步考虑客户需求的个人招牌,职场之路也并没有受什么影响。所以说,be yourself because you can't pretend to be anyone else,千万不要掉进韩国小姐连连看的尴尬之中哈

- 有质量的social不一定能带来面试机会。这是一个很惊人也很真实的事实,原因有二:首先是大家熟知的木桶原理,一次social event以后,决定你是否能获得面试机会的不是聊得最好的那个人,而是聊得最不好的那一个人或几个人有没有给你的简历画叉叉,一个差评可能影响不大,两个以上recruiter就会考虑你和公司文化是否fit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告诉大家social不是满世界刷脸,刷得越多被嫌弃的风险也越大,有的放矢才比较安全哈。第二个原因在于,social的根本意义在于让你和这个公司的在职员工相互了解,看看是否合得来的过程,聊不到一块,以后加班起来每周80个小时看着这个人很扫兴的,所以实在合不来也别勉强,发现彼此不合适,在我看来也是有质量的social,因为它很好地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尴尬的面试,痛不欲生的实习,上班像上坟直到最后忍不住跳槽),对雇主和求职者来说都是有利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早点分手总好过别扭着结婚、拌嘴拌出俩娃标配再上华人发帖问要不要离吧

说了这么多social不是什么,那么好的social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最好的social是细水长流的相互了解。很多accounting firm都喜欢“从娃娃抓起”的感觉,加之优秀人才竞争激烈,好苗子从大一就得开始重点拉拢和培养了,拿我的公司来说,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是毕业前一年左右开始实际接触公司业务的实习,但是其他花样繁多的体验项目却对大一大二的学生早早开放了,其实就是带着参观公司、了解各部门业务流程、做一点打印内联宣传之类的工作,但是参加过这些项目的学生,拿到实习和full time offer的机会却大很多,因为公司认为经过长期的了解和磨合,能留下的一定是和公司非常match的人,所以参加recruiting活动真的没有太早了一说,有些大一新生一开学就来了,recruiter对他们反而比临近毕业才姗姗来迟的应届生要热情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可以在老师和同学身上体会这种细水长流的感觉,经年累月积攒起来的信任会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比方说,很多会计系的老师都是有业界工作经验的,即使一直走的是学术路线,也和业界交流紧密,他们的一封推荐信一通电话绝对比海投简历管用得多,我觉得我自己找工过程中最大的底气就来自于我的老师们,尽管身份问题一度给我很多牵绊,但是好几个老师都曾经告诉我,如果真的有困难,他们一定会全力推荐我去可以sponsor签证的公司,后来虽然靠自己的努力拿到offer了,也还是感激他们的眷顾。至于身边的同学们,一起上课、做project,一起吃饭,一起在lab做TA都是很好的相互了解的机会,这些人十几二十年之后都可能成为你的同事、上级或是客户。有趣的是,我在学习和TA工作中认识了几个很合得来的朋友,熟了之后聊起毕业后的安排才知道大家去的是同一家公司,有的还在同一个组,也再次说明很多firm的招聘实际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一个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细水长流当然好,如果时间来不允许呢?短平快的social event就好像speed dating,要怎样才能遇见the one,又不被其他单身狗们拐跑呢?这就涉及什么是有效的social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观察:

- 有效的social需要准确的自我认识和定位。上面已经说到,social讲究以个人特色给对方留下印象,所以我觉得可以做的一个练习是想一想自己有什么fun fact,要真的fun的那种,GPA4.0曾获三好学生这种不算哈,或者想想自己有什么兴趣特长,然后可以考虑把这些内容放进elevator pitch里,这样整段话也生动一些。认识自己是一个谁也帮不了的过程,一定要拿出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来;同时,准确认识自己也能让你更有自信,在social的时候不怯场。对social的意义和作用,也需要有准确的定位,social就像相亲,合得来自然是走到一起结婚生娃,不合适就当交个朋友涨点经验值吧,不要有太多功利心,也能让自己更轻松

- 有效的social是双方的互动。中国学生无论是social还是面试,经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三句话不离“我”,不是侃侃而谈“我”的经历,就是关心“我”怎么拿到面试找到实习,尽管求职是自我推销的过程,这样的问题也显得太过自我中心,有时还让对方觉得尴尬,比如聊了三分钟就问“你对我准备面试有什么建议吗?”,拜托我们才刚认识三分钟,我能给你什么建议啊,还不是给点假大空的套话。我认为有效的social是在介绍自己的同时寻求机会了解对方和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彼此的契合之处,也显得比较considerate。来参加recruiting event的人,都做好准备介绍日常工作、公司特色或是自己的经验感受,我们也希望求职者提交申请不仅仅是因为公司的声誉或规模,更是发自基于了解而产生的认同感。再说了,多把问题抛给别人,自己就少说点,避免说多错多的尴尬嘛。当然,active listening是必须的,不是一个劲问问题,问完“哦”“interesting”一下就好了,这种自动回复真的挺扫兴的,active listening的重要性在面试中尤其重要,下一楼展开说

- Social要有的放矢。这是一个挺功利的建议,不过对于时间有限队伍太长没法每个人都聊到也不想每个人都聊到的活动,还是可以考虑一试的。如果对自己有信心,建议就直接照partner/manager上吧,跟associate或者大妈我这种还没入职的菜鸟聊得再到位,我们能帮的忙也有限啊,上头的人说话比较管用。其实partner们真的一点都不高冷,愿意抽时间来校招的更是喜欢和年轻人接触、惜才爱才的人,所以大胆上去聊吧,可能会有惊喜。实在比较怯场,也没什么social经验的,可以从菜鸟们开始练手,大家都是刚毕业或者还没毕业的同龄人,搞不好还和你被同一个老师坑过,common ground一下就来了。Recruiter那边的队伍一般是最长的,我觉得实在排不上就别排了,一个人要handle几百人,要留下深刻印象太难了,有限的时间还是用在刀刃上,跟别人聊得好的也一样会反馈到recruiter那里的

关于social写得差不多了,最后还有一个建议和一个相关经验分享

一个建议:一定一定一定要自信,你对自己所有的怀疑和不自信,都会放大无数倍投射在别人眼中,带来负面影响,而你的很多concern,像是英语有口音人家会不会听不懂,年龄大了会不会被歧视,有娃大妈还能不能有机会,国际学生是不是只能当炮灰等等,很多时候人家压根就不在乎,只是庸人自扰而已。和人social,一定要做到大方得体,多和对方eye contact,讲话不要着急,也不要刻意准备太书面化的台词,放松做自己就好

一个相关经验:关于神秘的thank you letter。为什么说thank you letter神秘呢,江湖上说法各异,有人说非写不可,也有人说回了就是好消息,听说过两个candidates举棋不定时其中一个人秒发thank you letter一举拿到offer的传说,也见过有人因为thank you letter没回复着急上火。我觉得写thank you letter算是求职者的基本礼仪吧,见面之后要联系方式,一天之内发邮件感谢算是约定俗成,不过也真的不是必须的步骤,实在不注意忘了就别补了,挺刻意的,真想给你机会的人不会因为少了一封thank you letter就把你拒之门外的。至于对方回不回复,真的也别期待了,一是人家可能真的很忙,客户催得要疯了,你的邮件被系统标记lowest priority点都不想点开,不然就是点开了一看都是套话回复也只能是套话觉得回不回都一样不然就偷个懒不回了吧,nothing personal,千万别往心里去。我在求职阶段较劲脑汁个性化thank you letter自己觉得挺美,结果谁也没给我回,连面试带路的greeter都懒得鸟我,然并卵,一点没影响拿offer,所以类似的,收到回复也不要过度解读,可能只是对方那天刚好有空而已
夜猫子熬到现在,这个转行系列还有最后一篇了,今天下午争取更完,已经好几天没和我心爱(⊙o⊙)的Becker老师见面了,发帖太耽误事,赶紧写完去复习啦。btw,Becker真的好没劲,谁上谁知道,要不是公司报销我就选Roger,哼哼
p
pauline0926
8 楼
这里是原计划的最后一楼了,开帖到现在正好一周,好久没写这么多中文了,每天几个小时码字挺累的,不过有机会总结一下过去的这两年多时间,也在回忆和反思的过程中有了一些新的收获,还是很开心的。也很感谢支持我的mm们,我的经历哪怕有一点点小细节对你们有帮助、有鼓励,就达到当初开帖的目的了。最后这一篇,写一写求职路上的最后一关——面试

关于怎么面试,其实我真的没什么发言权,首先是求职路上一共只经历了五次面试,四次成功(都是面我们公司),样本实在太小,另外就是我的面试经历也非常非常的不典型,别人问我面试怎么准备,问了什么问题,我说没怎么准备,也没怎么问问题,就是闲聊,这答案看着都敷衍,估计如果我自己是问问题的人,也觉得对方是拿着什么秘密不肯分享吧,冤枉啊,我说的确实是大实话。和别人交流过以后我发现,不同公司的面试风格很不一样(比如industry比较喜欢BQ,firm随意一点),同一间公司,不同的office不一样(我们公司纽约office好像挺喜欢BQ,我们这里就是大闲聊),不同的面试官风格也不同(有的聊起来没边,有的内向一点),所以真的不能一概而论。大致的规律是,越是早期、面试官级别较低的面试(电面、校园面、HR理性screening),越会喜欢structured interview,方便在人山人海中按比较统一的标准筛出进入下一轮的人,但是越往后走、面试官级别越高,越是轻松随意。具体到每个公司,面试的结构真的可能差很多,glassdoor上的信息都不见得准确,还是问身边面过的同学最靠谱

在会计专业的各个就业方向中,accounting firm的面试总体来说是轻松愉快的,除了某些specialty group以外,一般不会考技术题,都是BQ或者聊天形式的。也正是因为轻松愉快,对应聘者的评估就有非常大的主观性,尤其是一票否决的校园面试,聊得不好就直接挂了。由于主观性强这个特点,accounting firm的面试经验其实都是很个人化的,大家还是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套用别人的经验。下面就写一写自己的五次面试吧

先从失败的一次讲起,面的是一个大的competitor,因为整个经历不太愉快,就不点名了哈。是第一轮的校园面试,因为当时我们公司的校园面试已经结束了,虽然还没出结果,但是自己感觉还是不错的,所以去面这家的时候还挺有底气。收到面试邀请那天一整天的课,等晚上有空约时间的时候,只剩上午8点一个slot了,大夜猫子也只能约上了,家住得不近,那天六点多就起床了,赶到学校的时候精神状态还不错。面试官是一个manager,打了鸡血的我一进房间就觉得气氛不对劲,对方看起来没什么精神,时不时地揉自己的睫毛,大概是因为早起匆忙,隐形戴得不舒服或者睫毛膏苍蝇腿了,这个动作持续了整个面试,其实我能体会那种隐形磨眼睛/眼前一团黑色乱晃带来的烦躁,但是作为一个面试官,她的行为确实让我觉得不professional。基于这个双方都不是很comfortable的基调,面试就开始了,惯例地问how are you doing,她却回答说哎呀早起有点困因为平时都走路上班今天来这还得跟同事carpool,尴尬+1,后来的对话就更加尴尬了,比如她问我对tax的哪个方向感兴趣,我说partnership很喜欢,她就回答啊这个好难啊我上学的时候都不懂,尴尬+10,总之到后来就觉得对方的语气不是懒洋洋的就是有点怼我的意思,45分种的面试,到半小时的时候我就恨不得离开,估计对方也是这种感觉吧。几周以后收到拒信我也是一点都不意外,聊成那德行能给进下一轮才奇怪吧。虽然当时已经有我们公司的office visit邀请,但是这次失败对我还是打击不小,原先想的两个offer挑一挑的美梦枯叉一下就碎了。我马上找了career advisor和系里和我最熟的一个老师总结失败教训,他们都告诉我,没什么好总结的,就是chemistry不对,也不用做什么改变,继续面以后的就行了,如果面好几个公司都失败再来考虑是不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Lesson 1:一两次面试的失败可能真的不是你的问题,就是合不来而已,don't take it personally,不要因此感觉受挫,每次面试完都要马上move on,用最好的心态迎接下一次面试

接下来是成功的四次面试,包括一次校园面试和office visit的三次面试。校园面试,因为是第一个正儿八经的firm面试,也是不能免俗地准备了一下BQ,经典101那本书也是下了电子版的,结果由于那学期很忙加上自己拖延症,最多可能看了十几题,准备了几个STAR小故事就没时间了,仗着别人都告诉我面试就是聊天,就硬着头皮去了。来的是一个女partner,巧的是这个partner是我之前学校的校友,看着我的简历就问我在那边上学的经历,转行的我其实很怕被问到以前的经历,quit phd也一度是很难跨过的一道坎,索性在那次面试时,我的会计专业课一路顺利,感觉生活终于有点逐渐变好了,也能正视这个失败了,于是我坦言自己当初带着很多期待去念phd,最后发现program很松散、缺乏structure,而我又是比较缺乏主动性、需要指引的,发现不合适以后选择了quit,虽然是一个很大的失败,但是我也因此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这个算是自爆短处的回答,对方却十分满意,可能是恰恰是因为我的坦诚吧。后来又聊了很多technical的东西,也了解了她的日程工作内容,聊到将近半小时的时候她问我,以后实习的话你想去哪个组呢?当时我对公司tax部门下的大组只是略有了解,所以只说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也借着这个话头请她介绍和推荐了适合我的组,对我说的兴趣,她很认真地记了下来,这几分钟的交流我觉得是非常强有力的positive signal,后来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是这个partner那天面试的所有人中唯一一个进入下一轮的,她很照顾我的兴趣,on site的三个面试官,有两个都来自和我很match的组,根本不愁没话题。得到这样的体贴其实并不是属于我个人的特殊待遇,对于兴趣很明确的申请者,一般的公司都会尽量match,剩下的人再统一分配

Lesson 2:面试并非要全部讲自己的成绩和长处,主动谈过去的失败或许是一个比较冒险的策略,但是无论是被问题还是主动提及,只要坦诚相待,让对方看到你从失败中成长,那么负面的经历并不会给你减分。当然凡事都讲一个度,如果对前雇主总是各种不满,离开每一份工作都是同事**,很显然会给面试官留下负能量和自我中心的印象

校园面试后的几周就收到了公司的邮件,office visit订在2015年的11月6号。和许多大firm一样,我们公司的office visit由pre night social、第二天的公司宣讲和三个面试组成,实际上整个找工过程,最难的是校园面试,因为淘汰率非常高,在我们学校大概是不到10%的申请者可以on site,到了office visit这个阶段,成功率其实就很高了,感觉在90%左右甚至更高,16年夏天实习的时候,很多同事都是半年前面试见过的,所以说是面试,更像是一对一的宣讲、进一步确立意向的过程,面试官会花很多时间介绍公司和自己的业务,也经常使用“when you start working you should expect...”之类的句子。因为那段时间一直在准备另一个公司的case competition(甩手猪队友说多了都是泪),面试当天准备那个case presentation到凌晨四点(我也是real作死),所以彻彻底底的啥也没准备就去了,还好我们office的风格也是随意到底,一个BQ都没有,江湖传言其实面试官们还是有一个BQ list,万一聊不下去可以应急,应急的意思你懂的,被问BQ就不是什么好事,可以的话还是尽量keep the other party interested and engaged,冷场很尴尬的,也会让自己压力陡增

给我安排的三个面试官,两个partner一个director,各有各的风格,第一个partner是技术控,做的东西也比较难,上来就侃侃而谈自己怎么给客户做planning,还好我对那方面也不是完全抓瞎,全程都能follow,还能及时feedback和提问,可能去面试的本科生多,都是没怎么上过tax课的,我其实当时也只上过一门个税,那个学期corp tax和partnership tax一起学,那会儿是midterm刚过,但是很感激那个case competition,本来也是觉得找工作嘛,能往简历里写的活动都参加一下,去了发现简直坑爹,参赛者要求不能有过多的tax经验,但是case就是赤裸裸的一个带着各种疑难杂症的M&A tax planning,很多associate做上几年都接触不到的东西直接扔了过来,被逼上梁山的我只能闭着眼睛自学,借着这个机会和系里所有tax老师混了个脸熟,还预习了一门advanced课程几乎一半的内容,也算是意外收获。因为这个case competition,我的technical knowledge一下就拔到了比其他candidate高很多的程度,连这个技术控partner的业务都能蹦几个专业术语装逼了,也是觉得自己棒棒哒,我的表现显然很合他的胃口,计划45分钟的面试,聊了一小时,最后是greeter进来掐断的

下一场面试是一个我不太了解的组的partner,因为仅有的一点接触自己觉得对这块业务没什么兴趣,所以整个面试过程都不太记得清了,应该也就是比较礼貌的social吧,当然也没有冷场,因为这个partner由于工作的关系relocate过很多地方,所以像是travel啦,不同office的文化啦,不同地区的民风啦,还是可以聊起来的,最后竟然也微微超时了。第三场面试是最有兴趣的组(因为早先认识的mentor在这里,还认识其他一些人),面试官是一个director,因为年纪更接近一点,聊的话题也不那么technical了,这场面试是我自己感觉最好的面试,互动非常好,完全就是你一句我一句随兴聊天的节奏。管理学中很推荐的一种面试方式是realistic job preview,大概是俗称的丑话说在先,通过向candidate介绍真实的工作环境,以确认双方确实match,从而降低employee turnover。不知道是事先安排还是无意为之,这个面试官给我提供了非常非常好的preview,我估计他也是一个耿直boy。比如说accounting firm加班没人性大家都懂的,所以这些年各大firm也是各种宣传自己如何重视work life balance,我们公司主打的是flexibility,广告写得非常浪漫,夜猫子可以半夜上线,住得远可以早来早走,不想和老公异地你可以remote工作,大妈我看完简直心痒难耐,结果耿直的面试官告诉我,flexibility嘛当然有,但是头几年嘛还是不要想了,你说一个associate一天不在office出现这像话嘛,还要不要teamwork了,不要以为你交活就好了哦,你又不是我们印度的外包公司,所以你做好心理准备,跟老公商量好,估计好几年不能好好做饭了,他ok吗,我老婆是engineer朝九晚五她ok的,两口子都accounting的话有点惨啊,啊你老公也是engineer?哎呀太巧了他做什么的?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回想起和这个director的面试我还忍俊不禁,这哪是高冷firm的面试,根本就是一个实诚的大兄弟和你掏心窝子嘛!08他实习那年赶上经济危机,拿完offer的公费旅游叫停,念叨了好几年,16年我回去实习时,他已经上partner track了,实打实的牛人,但是和他聊天真的毫无距离感,一方面说明我司面试真的非常非常随意,另一方面也印证我之前说的,accounting firm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亲切随和有热情、业务又过硬的人。很感激他跟我说了许多大实话,进入一个行业之前多了解真相(尤其是残酷的真相),能够有效帮助求职者正确设定期待值

几次面试都讲完了,是不是相当的非典型?在这些非典型之中,我总结了自己能够拿到offer的一些原因:

- 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定位准确,面试时突出优势、不避讳劣势,给面试官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quit phd、零背景大龄转行是我的硬伤,我没有逃避,从零开始,一年多的时间里进步飞速完全不输专业出身的竞争者们,这恰恰说明我肯努力,学习能力强,对之前没接触过的业务能很快上手,这种可塑性是公司很重视的。国际学生、英语非母语、文化背景迥异是我的另一个硬伤,别人聊football聊Broadway拿offer,我聊我擅长的,我对tax有兴趣有热情,喜欢挑战自己,这个领域里最难、别人最怕的partnership tax,我恰恰最喜欢,因为有难度才有挑战,有挑战才有发挥创意的空间,其他candidate还在纠结audit还是tax的时候,我已经很清楚自己将来想做什么了,这样给公司省事的candidate为什么不给offer呢?当然,你完全没必要跟我一样一早选好方向,事实上一百个人里能有两三个人选得出方向就不错了,选得早也不一定就选的对,我实习时认识的最好的小姐妹,一开始面的audit,聊着聊着partner说我看你还是做tax比较合适,也给调过来了,在我们组呆得特别开心。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还是老话一句,你的闪光点只有靠你自己发掘,accounting firm里有social king party queen,也有比较内向或是技术控的,哪一路人做到partner的都大有人在,所以不用强迫你自己成为任何一种人,只要你是一个likeable的人,进了这个门,选择无限机会也无限,坚持做自己,自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

- 在面试中清纯不做作,和外面那些妖艳的candidate不一样。在面试中我曾经主动暴露过自己的缺点,也没怎么掩饰性格当中的棱角,想来这或许是棋出险着,正好和我的几个面试官都比较投缘吧,毕竟同样的一个我,在另一家公司就挂了,估计人家一大早来见这么一个奇葩也很不爽,很想打我吧,这样也好,反正本质上就是不合适,勉强也不幸福。这个路线帮我拿到了offer,但我并不敢说这一定是一个好的策略,毕竟风险在那摆着。其实当时我也只有这一个firm的面试了,要是挂了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只是因为当时是master第一学期,想着日子还长,下学期又是一条好汉,所以也没想什么策略不策略的,只是很任性地觉得不想勉强自己,也有点想证明把我拒掉的那家公司没眼光而已。如果你的时间比较紧了,又有身份问题、家里等米下锅等等顾虑的话,我觉得还是要保守一点,多highlight自己的长处,性格嘛实在不行就还是装得可爱点,咱们最终是求个offer,稳一点拿两个offer有得选其实也不比过山车拿一个offer差

- 虽然基本没有准备面试,但并没有BSO自己裸面拿offer的意思,事实上我觉得任何的面试都是需要准备的,只是策略有所不同,我的准备工作不在于临时抱佛脚,而在平时的积累。Accounting firm这种比较unstructured的面试,硬背BQ答案是没用的,面试往往从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开始,一般来说面试官都是刚刚印出你的简历,就利用这段时间扫一下,然后挑他们感兴趣的地方问,顺便介绍自己和公司,在整个面试的任何一个时间点,整个谈话都可能向很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这种不可预测性就要求很好的active listening的能力,你不仅要听懂对方说了什么,而且要能够独立思考,给出反馈,这样才能让对方有兴趣和你继续聊下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随兴发挥的面试,有人聊到冷场有人聊得火热吧。这一点我觉得中国学生普遍欠缺,其实它并不一定和英语口语能力挂钩(虽然外语本身确实是一重障碍),反而和一个人平时的思维习惯相关,中国式教育带来的不假思索照单全收的思维方式,在美国的学校和职场都是很受诟病的,所以在学校上课时不要埋头记笔记,多想一想下一步,多提问,就是很好的练习

- 另一个源于平时积累的小细节可能和遗传比较相关,我天生记性比较好,对外国人有点脸盲,但是记名字挺给力,一般有过接触的都能留很久的印象,据说我爹年轻时隔着门看见人半张脸三年后还认得出,我谢谢这一条祖传DNA。记名字人脸的能力在public accounting其实挺需要的,professional service嘛,记得客户的信息让人觉得你体贴又周到。我在校园面试时和一个greeter说了三分钟话,一个多月以后office visit见到他,我立刻叫出了他的名字,他也立刻叫出了我的名字,本来有点紧张的pre night dinner,因为这一张熟面孔就放松了起来;类似的,我去office visit前其实已经四个月没见到我的mentor了,可是他路过我面试的房间,看到我就停下来等我和打招呼,你知道我当时多感动嘛,简直受宠若惊,不知道自己上辈子积什么德了人家大partner这么照应我。其实我自己真的没有那么有魅力,我举例子的这两个人在交往之初真的只是像我一样,擅长记人而已,这个本事在工作中很管用。虽然是一个大部分靠爹娘的技能,我觉得后天也还是可以培养的,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不住写下来还不行吗,脸盲多看照片不就行了?每次新认识一个人,要张名片,转身就可以在背面写一些notes给自己,最好是distinguishable facts,回去再找找linkedin看看资料,勤发邮件联络,人脉也就渐渐攒起来了

- 整个找工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调整状态,到后期状态一直非常好,几乎到了坐下来就能聊出一个好面试的地步。当时除了上课,大把的时间都花在那个case competition上,虽然占掉了我准备面试的时间,但是因为是real tax work,反而让我占了个先机,接触到了其他candidate没有的知识和业务内容。为了排练presentation,我吃完pre night dinner没去酒吧就赶回学校了,第二天office visit也是提前吃了午饭,下午的一个info session没听就又回了学校,看起来很不给公司面子是不是?实际上,我不喝酒,去酒吧简直要了我的命,第二天的info session是请房产中介讲公司附近租房的选择,我这种有家有室的大妈也没这需求,有case competition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溜号都显得我很积极向上有木有,这俩活动去了还不知道尴尬成什么样呢,说不定已经被greeter们打负分滚粗了,虽然最后我们在case competition里没进下一轮,但是也算是各个角度助力我拿到了dream offer,还是挺enjoy的。大firm举办的这些比赛,我鼓励大家有机会就多参加,精力允许的话多管齐下都ok,其实它们主要的目的不是搞技术奥林匹克或是开脑洞,而是networking,像我做的那个case,别说在校学生了,找个manager来还不一定面面俱到呢,本来就是mission impossible,看你能做多少而已,顺带social一下,听说表现好的人直接能拿面试,offer的几率也很高。需要提醒的是,我所谓的好的状态,指的是你对这个行业有热情、对公司有兴趣,而不是单纯的打鸡血,excited,其间的区别不多说了,大家自己体会

说是没什么太多可借鉴的,这一楼还是写了好多,因为是很开心的记忆,回想起来也情不自禁变成了话痨,先谢一句有耐心看到这里的mm们。我的这些经历很个人化,或许也只适用于public accounting这个特殊行业乃至我们公司这一个office,对于比较标准化的structured interview,我没什么经验,不敢多言。我感觉structured interview比较讲究中规中矩地stand out,一方面是问题都是预先设定的,没太多发挥空间,另一方面面试官本身是照章办事的HR或者性格比较严肃的人,太活泼了不一定好。BQ为主的structured interview是可以准备的,而且别有什么心理负担,美国人也背范文,那颔首思考一分钟都是装出来的,其实就是默默把故事大纲过一遍,不然谁那么机智,一会儿想出一个好故事,半小时一堆好故事,这么成功的人生还找什么工作啊。其实BQ万变不离其宗,准备几个经典的小故事就行。因为念phd时帮学校一个部门招过人,所以有一些作为面试官的经验,我想提醒各位mm的是,面试可以准备,准备得越熟越好,但是在现场发挥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露馅,什么是露馅呢?回答文绉绉的,一堆fancy words圆环套圆环的从句,那显然是先写的稿呗;有的问题答得特别好,有的就直磕巴,那肯定就是有些没准备到呗;语速太快顾不上语音语调的,一看就是太紧张急着想背完的呗。想不露馅,咱们可以研究一下演员的基本修养,必要的时候做一下Joey闻屁表情之类的,显得比较自然。如果对自己的英语比较有信心,BQ答案可以只写提纲,到时候临时发挥,出来的句子自然比较口语化。Structured interview我感觉就像标准化考试,有的公司为了保证candidate的可比性,连问的问题、顺序都是一样的,准备的空间很大,准备和不准备效果也差很多,咱们中国人这么会考试不用怕

Office visit之后的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去另一家公司case competition,presentation完了出来发现有一个未接来电和一通voicemail,就是前一天面我的其中一个partner,回电话过去果然是offer,激动得语无伦次,因为是dream company,career advisor说的什么矜持一下完全抛到了脑后,立马从了,我的找工之路也就这样结束了。从2015年的7月决定拼一下firm,8月约见career advisor改简历,9月参加了一次recruiting event跟投简历,月底校园面试,到11月初office visit拿offer,前后不过四个月,效率和回报都很高。这四个月,我得到了很多帮助,结识了很多朋友,从每天质疑自己能行吗的不自信,一步一步蜕变成现在这个有自信有热情的自己,想起来真的像是一场梦,我的公司真的是一个dream company,它让我找到了合拍的同事和工作坏境,也从迷茫低谷的状态中又找回了曾经的自己,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就因为这个原因,我不怕加班,愿意吃苦,想陪着公司一同成长。转行这条路我走得很幸运,也很辛苦很努力,我觉得我的努力配得上我所有的好运,也相信所有努力的人都终会有好运

这个帖子的主要内容到这里就编辑完毕了,再次感谢所有捧场的mm们。接下来会简单写两个小topic,关于怎么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和accounting firm的优缺点,这周末前全部更完~
p
pauline0926
9 楼
留一楼Q&A,万一火了呢呃呃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pdate:搬运一下75楼的Q&A部分

- 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有没有?有,但是就不要期待和矿工一样钱多,和传达室大爷一样事少,和主妇一样离家近,除非你老公是CEO每天给你发工资。想要钱多,就得努力拼命,partner发邮件说希望大家这两个月每周至少bill 60小时的时候别抱怨;想要事少,就往小公司、小部门走,也别觉得没有career path升不上去,有多少本事担多少责任,你都没干什么事,谁给你责任担?想要离家近,买了suburb学区房就不要问为什么这些firm都在downtown,准备好每天commute一小时天不亮就起全黑才回,或者不要嫌公司附近老破小学区差的condo还贵得要死。Public accounting的工作到底怎么样,反正事少是肯定不沾边,家近也比较难,钱多不是完全没希望,每100个associate里大概能有一个人最后做到partner吧。我在面试那一楼也讲过,flexibility是有的,but it's earned not granted,职场新人上来就想着三点下班接娃大不了晚上加班,你愿意加班,老板和同事还不一定愿意等你呢,你觉得自己加班就行了不用别人在schedule上迁就,别忘了后头还有等着review的人呢,谁让咱这是个teamwork的行业呢

- 想快点毕业,一学期四五门课多不多?家里没娃老公给力自己爱学习而且硬课水课搭着上的话应该可以handle,不过有限的时间分给这么多课,其中一两门学得吃力也是正常的,就不要必须4.0了。要是条件实在不允许,两个小娃老人没法来帮忙老公又不做家务,把自己累个半死最后成绩不理想还被当后妈,图啥?其实节奏放慢点挺好的,有些课认真一点学明白一点,对将来的工作大有裨益,我见过不少人因为一两门课没学明白,工作好几年做到senior了还是一脑子糊涂账做workpaper基本靠硬记,别笑,workpaper可以硬记的,还能背公式呢,不过也就到senior这个级别管用,升不上manager的。在学校可以多利用学校的资源,一走出校园就再也没有寒暑假了,职业生涯少说二三十年,上班上到想吐,真的不差这半年一年,不是凡事抢先就一定能赢,做人要积极上进,但是太competitive很累的

- 年纪挺大的了又有gap还想试试firm,会被嫌弃吗?不会,越是大的firm越不嫌,只要你自己不嫌弃自己。和我一起实习的有个大叔,女儿都快上大学了,和一堆小年轻在一起都搭不上什么话,但是人家工作表现挺不错的,也拿到fulltime offer了。但是也要问一问自己,领导可能比你年纪小,这会让你觉得困扰吗?Firm里就是拼体力(尤其头几年),女人当男人使,你觉得自己精力足够吗?忙起来每天缺觉只有周末能补回来,你会带着起床气上班吗?Firm里虽然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环境,也不轻易雷人,走人的一般是实在performance不行被PIP以后温柔请走,不然就是好多年升不上去自己也觉得没劲找个机会跳走,万年senior是有几个,其实基本都是在假装淡定,没有笑对cpa屡战屡败、同事升职自己留守的心理素质,就不要太有混日子的期待,把firm当跳板也得按行规熬三年的

- 所以firm里都是精英大牛咯?大错特错,随便找个四大员工让他吐槽组里的猪队友,都能听到一堆故事,哪儿都有混饭撞钟拿paycheck的人,看着每天加班都在,其实人在工位上,心里估计在琢磨一会订什么盒饭,做出来的东西一塌糊涂全组给他擦屁股,人家对自己的定位特别准确,就是干几年攒够经验跑路,反正都是跳板,怎么可能committed呢?所以拿到好firm实习的mm一方面不要妄自菲薄觉得自己肯定跟不上节奏,一方面也不要太高冷嫌弃混日子的同事,大家出社会做事各有所图,partner都没嫌他白拿工资,你就忍忍吧,而且一般干活不给力的脾气都挺好特别会赔笑脸,礼多人不怪嘛,再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几个混日子的兜着,让你垫底你乐意吗?

- 觉得再不拼事业就老了,想走女强人路线可以吗?没问题,我很欣赏,而且我觉得有事业心的人真的不要将就,在小公司真的会觉得非常憋屈,同事们也会觉得公司都没期待你这么拼,你硬给自己加戏是不是有猫饼?所以相信自己,放手试一下大firm吧,但是一定要和老公家人有共识,否则加起班来别说做饭了可能连家都回不了,日子还过不过了?尤其是老公本身工作就比较忙的话,真的要协调好,如果一个家里只能有一个工作狂,就要有一个人牺牲一下,不见得是牺牲本身的职业发展,只是要尽量考虑schedule比较manageable、可以多顾家的工作,其实tax部门女partner不少,可能是因为不像audit那么满世界飞拼体力,但是毕竟也是把人当牲口使的行业,manager以上真的是需要牺牲家庭的,实在离不开家舍不得娃不忍心老公吃外卖,就平常心一点,该reduced workload就reduce,升得慢的时候别着急。两口子都是工作狂也完全没问题,家人朋友问你为啥不生娃、为啥当后妈、假老婆的时候,要想好合适的答案哦

- 国际学生这学期就毕业了,现在开始找工作晚了吗?挺晚的了,四大就别太报希望了,可以投,投完了当没投过吧。也别后悔自己怎么没早行动,赶紧留意身边还有的机会,现在忙季开始了,很多mid market和local的firm都招人,中小型的公司也需要人,因为指着雇主解决身份,其他方面的期待也可以适当放低,别人不嫌你没卡,你也尽量别嫌对方太low,都说第一份工作不能太凑合了,其实被身份苦过的人都知道,只要能解决身份问题,别的都可以凑合。应届生直接给full time offer的情况确实不多,也需要放正心态,理解一下公司招人的成本,转正希望比较大的都是可以考虑的。当然,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当心坑爹公司用完opt让你滚蛋的情况,如果显然工资水平达不到minimum wage的,嘴上说得再好听都别信

- CPA要考吗?有钱有闲就考,不难,挺累的,主要是知识点琐碎,连做好几个月的题真的累觉不爱,还挺贵,前前后后买淘宝盗版材料都得一千多,都能买个neverfull了。也不要期待考过四门就稳拿offer,比较大的firm一般不care你有没有cpa,你有个要考的态度、最后能考出来(战线别拖得太长)就可以,公司还会报销review course和考试费用,小公司业务比较简单,可能压根不需要cpa,一共两个会计另一个是你supervisor还没cpa,你考出来试了也没人sponsor你啊,虽说证多不压身,如果实在是不适合firm的性格,也没有public accounting情节,一直在industry呆着也没必要非去考

- Linkedin上套磁为什么没人理我,楼主为什么不给我回复?先回头再看看自己说了什么,问了什么问题。很多人有个linkedin账号其实也不怎么看的,都快升partner了主页上还显示自己是15年senior呢,就算是经常看的人,无头无脑的突然一个网友给你发邮件,你好请问你们公司好吗介绍一下你的工作可以吗我是校友可以内推吗?人家想帮你也得先知道你是谁吧,不帮也无可厚非,我觉得linkedin social、mitbbs/华人内推这种事挺奇葩的,虽然21世纪了,找工作还是讲究面对面接触的,很多东西电话里都不好把握,更别说回个帖子发个站短了,给网友介绍一下工作机会是很好的,但是敢内推也是real心大,成功率真的高吗?不好意思可能有点mean了,我做事比较看结果,觉得热心是好事,但也有原则,不靠谱的事瞎张罗,给人希望又落空其实也挺不好的
g
gardenie
10 楼
来早了~~lz写的蛮好,新年快乐啊
x
xixibaobao
11 楼
非常感谢楼主分享。
风华正茂baby
12 楼
蹲点等楼主写!
s
susan66
13 楼
楼主写的很好。祝新的一年工作顺利!
飞天小肥鸟
14 楼
同文科火坑专业,正在挣扎转行中。马克等看
s
seasesame
15 楼
thanks for sharing..mark!!

楼主新年快乐~
b
brewhaha
16 楼
楼主很棒!加油,等看
S
Singforyou
17 楼
这些个pros 和cons, 最重要我觉得还是得喜欢这行才能干好。 我就不干了, 感觉没意思,还是找其他比较喜欢的事情做吧
m
magicyy
18 楼
写的很好,期待下文!
f
fxz88
19 楼
先Mark~
r
rainysking
20 楼
mark住先
爱鱼的小鱼
21 楼
markk
b
bradybunch
22 楼
Mark先
少艾007
23 楼
华人最近好贴不断啊! 谢谢分享.

lz自己本身背景很强啊!
臭豆腐
24 楼
Mark先
x
xbox360
25 楼
学会计和大多数商科其实跟有没有相关基础不重要。英文好就能混好
y
yezitree
26 楼
先Mark~
s
supersasa
27 楼
lz写的不错啊 继续继续
l
likebook
28 楼
回复 2楼pauline0926的帖子

分析的太好了,不愧是文科生,各个方面都分析到位。期待继续
f
freshfruitrr
29 楼
lz加油,一直是我重回校园的努力标杆。欠你的报税钱就不补了
v
vouvoux
30 楼
写的非常好,马克,继续继续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c
claraly
31 楼
回复 8楼pauline0926的帖子

mark mark
j
jessica0597
32 楼
Mark .....
c
cindy589
33 楼
LZ 写的真好,持续关注
a
aimoyao
34 楼
楼主写的很好!加油
s
smirac
35 楼
等楼主更新
甜汤
36 楼
谢谢分享
J
Jane269
37 楼
Mark mark
b
ballerwangbo
38 楼
马克,谢谢楼主分析,真心有用,目前很多地方和楼主想法很像,con and pro 以及要不要master 等,和楼主想法一样一样的啊
z
zhouuuuuuuuu
39 楼
请问楼主重新回学校读书的话是不是又要重新靠一次托福和gre?还有换专业对年龄有要求吗?
C
CPA
40 楼
进来学习,lz写得好,新年快乐
s
susancoffee
41 楼
mark~哈哈哈哈~等看~干货很多的样子~
f
fzcrystal524
42 楼
谢谢楼主无私的分享!非常期待楼主的更新!新年快乐!
m
missd
43 楼
来支持一下楼主。

新年快乐!
b
baby16
44 楼
赞一下楼主

话说也是转行过的。每次看到这些问题我就想说在学校读书比考g考托难多了。这些考试根本不是个事


请问楼主重新回学校读书的话是不是又要重新靠一次托福和gre?还有换专业对年龄有要求吗?

zhouuuuuuuuu 发表于 1/27/2017 11:54:00 AM
豆妈007
45 楼
好贴子,mark
t
thick
46 楼
过来支持下,虽然我现在还是家庭妇女
w
whitetigress
47 楼
mark mark mark
c
chore
48 楼
会计在国内好像钱很多的?我要是在美国待不下去了,就回国cs转会计
思绪芊芊
49 楼
Mark等看,除了会计还有什么别的可做?
r
ruyimo
50 楼
回复 1楼pauline0926的帖子

虽然不想做会计,但看了涨知识。楼主我佩服你。写的很有逻辑,文笔也好。谢谢分享!
a
anonymsj
51 楼
mark,多谢分享啊
w
whopping
52 楼
楼主写得很好,帖子肯定会大受欢迎。等更新~
s
sun5503
53 楼
mark!好贴!要好好学学经验!
u
usbeautifullife
54 楼
攒着一起看 谢谢分享
c
chirpywoo
55 楼
好贴留名 mark!谢谢mm的诚意分享
m
magou2748
56 楼
还贴 会计转行 mark
s
stonyfire
57 楼
支持楼主一把
l
littlefatpig
58 楼
刚毕业的小会计进来看看
X
Xiaotumao
59 楼
回复 2楼pauline0926的帖子

期待更多内容
r
roseel
60 楼
楼主太棒了 等着更新~~~
c
chenhui_jxja
61 楼
还有半年就要毕业了,进来学习!
谢谢楼主分享!
新年快乐!工作顺利!
k
kittypajama
62 楼
mark mark mark
J
JillianZ
63 楼
楼主棒棒哒!
x
xiaoquanquanoo
64 楼
mark 一下 楼主写得很实在啊
w
whopping
65 楼
期待楼主更新~
M
Mingyuan
66 楼
Mark, mark
f
freshfruitrr
67 楼
更新写的太好了,全是干货
w
whopping
68 楼
一大早就赶着看楼主的更新。谢谢分享心得,楼主自身很牛。请教如果上了30岁,没绿卡,还要备孕带娃一两年的话,是不是不太适合转会计呢。感觉竞争好激烈。
w
whopping
69 楼
这篇应该比较短,今天一口气写完

许多人转行学会计都是因为好找工作,大妈我当年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很多人说到好找工作,都有一个附加条件,“如果有卡”。那么,身份到底在找工作当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有卡没卡又到底差多少呢?从开始找工到拿到offer,我经历了从f1到绿卡的转变,可以说两边都略有体会,所以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

先说残酷的现实。是,有身份确实找工作会容易许多,主要是因为有很多公司只招公民和绿卡持有者,有的公司会给特别好的申请者破一下例,大部分公司是非常铁的政策,没有身份甚至没办法网申,所以有身份的话,首先能投的工作就多了不少。公司不sponsor H1b,主要的原因有三:第一,商科opt只有12个月,所以只有一次抽签机会,考虑到这几年的抽签行情,为员工申请工作签证的风险性很大;第二,一些firm早年有过给员工办工签甚至绿卡,结果对方拿到身份之后转身跳槽,给公司带来很大损失,吃了几次亏以后干脆全面不办了;第三,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会计这个行业实质上技术含量还是不够高,因此每个员工的可替代性都比较高,不招国际学生,还有大把的美国学生和手拿绿卡的人排队等着,能力相当又没有解决身份问题的花费和风险。所以说会计专业还是很苦逼,CS就好多了。。。到底有多少公司不sponsor呢?不同地区的情况也不一样,大家要自己去打听。我所在的market,四大有一家不sponsor,另一家听说正在逐步收紧乃至不sponsor了,其他两家政策还比较友好,但是传统上属于招国际学生较少的,mid-market只有几家会sponsor,其他大多数要求身份,industry几乎全部要求有身份,小公司小firm的话各自政策不同,听说主要看老板心情。总体看来,没有身份确实很吃亏,网上po出来的职位能有十分之一能投就很不错了,所以这就更需要大家及早开始,时常关注找工网站(几个主流的+学校career center),看到合适的一定要尽量投,才能把身份问题给自己带来的障碍减到最小。学会计的女生多,可是真正靠会计专业拿绿卡的却很少,mm们平时还是要多推一推老公,老公给力的话,解决身份问题真的快很多

再说点正能量。根据我自己和我所见到的同学朋友们的经历,我认为拿到offer的绝不只是因为有卡,没拿到offer的也完全不能只赖没身份,所以把他人的成功或自己的失败都归结到一张卡上,而不好好总结反思,是一种消极逃避的行为。我开始找工作时也是f1身份,所有国际学生有过的焦虑担忧挫败我完完全全都体会过。记得当时参加recruiting,和一家大firm的员工聊得挺投机,人家把我介绍给recruiter,recruiter都问我要简历了,突然来了一句,你英语挺好的,是公民或者绿卡吧?我们不sponsor工作签证哦。。。我如实说自己是f1,最后当然是黄了,只告诉我如果身份问题解决了可以再联系他们。后来正好这家公司的managing partner来给我们上课,要求每个人给他发一份简历,我当完成作业再次发去的简历很快又被partner转到hr部门,可是当我诚实告知国际学生的身份时,还是没得商量,可见这家公司非绿卡公民不招的政策是很铁的。这是我求职路上交出的第一份简历,明明能力没问题却因为身份问题受限,心里真的挺难过的。不过很快我就发现我现在的公司在学校career center发了几个实习职位,虽然几乎没怎么参加过recruiting活动(去了一次,大长队,和recruiter说了几句话就走了),还是调整心情,硬着头皮申请了。从校园面试到office visit,再到实习和最后拿到return offer,公司对我的身份问题只字未提,事实上,我去面试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毕业时能搞定绿卡(感谢老公给力,感谢USCIS对我们这个两年没抽中签不得不上Eb1的倒霉家庭开恩),整个实习都是以cpt身份完成的,和我一同实习的有另一个在其他州上学的中国女生,也是f1身份,也顺利拿到offer了,和我同校的一个新加坡女生是去年入职,公司给她办了H1b,她也很幸运抽中了,我们的例子都说明,需要sponsor身份确实是国际学生的一个软肋,但并非完全无解,只是需要比别人更积极一些,更努力一点

反过来说,很多拿到offer的人,你或许觉得他没什么过人之处,一定是因为有身份的关系,你看他那个公司不是不sponsor吗?我觉得这种想法就算是事实,也对你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毫无帮助,与其酸别人命好,不如想一想这个你眼中资质平庸的人是否有你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你觉得他每门课成绩都不如你,那他是不是很积极思考、努力学习,把这种态度也带到了工作中?你觉得他英语有accent,词汇量小,那他是不是比你敢说、能说,不怕美国人笑话?你觉得他性子软不争强好胜,那是不是恰恰说明他是一个好的team player,性格讨喜呢?一个人的本性固然很难改变,面对许多事情的态度却是可以磨练和学习的,曾经我也是眼高于顶、成天嫌弃别人的,但是转行的这两年多,觉得自己的心境平和了许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再怎么有能力不也还是清零重启滚回local小学校了,实在没什么资本自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会计这个行业没什么名校情节,什么出身的人肯学肯干都能做好,被我视为mentor的两个partner都是一般的state university出身,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待人接物的能力做到现在的位置,算是对我这种曾经偶像包袱极重的人一个很好的教育。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才能多看到自己的缺点,给自己改进的机会,身份不过是小卡片一张,我觉得算不上什么优点,别人能拿到offer,必然还有其他的长处。有卡没工作的人也大把,把有绿卡这个信息放在简历第一行、recruiting还要特地跟你讲一句的人,至少我的公司不会有任何特殊对待,其他公司就算在意,也会在网申页面screen身份信息,这种事实在没必要在简历里专门写一行,我真的觉得挺露怯的,有这地方还不如写写什么时候cpa eligible

另外,有些人觉得网申的时候先写不要sponsor,或者不管公司对毕业时间段的要求,把简历塞进去拿到面试再说,万一聊得好给破例了呢?作为一个很讲原则也的人,我也非常不建议这么做。一方面,如果一家公司规定了不sponsor的郑策,往往是很铁的,越是大公司越是如此,加上这两年抽签行情越来越差,新总统还不知道要把H1b政策改成什么样,你到底哪来的蜜汁自信觉得公司会为你一个人破例?另一方面,会计是很讲integrity的行业,隐瞒自己国际学生身份、更改毕业时间,有可能会被认为是欺诈公司的行为,也对其他的申请者不公,就算能通过网申甚至通过面试,也可能影响拿full time offer,毕竟公司的sponsor政策就在那,每年的headcount也在那,耍心机让公司破例,就要承担弄巧成拙的风险。当然,一些合理的更改入职时间的要求,公司还是会尽量配合跟周全的,比如因为生娃要推迟入职,或是某些课程因为学校授课计划的改变无法及时毕业,或是申请transfer到其他office,另一个州cpa eligibility要求不同导致可以提前毕业等等

pauline0926 发表于 1/27/2017 1:05:15 AM


一大早就赶着看楼主的更新。谢谢分享心得,楼主自身很牛。请教如果上了30岁,没绿卡,还要备孕带娃一两年的话,是不是不太适合转会计呢。感觉竞争好激烈。
p
pauline0926
70 楼
回复 69楼whopping的帖子

回头我再加一楼详细写吧,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主要还是要看你自己想要什么,基于准确的定位去努力,同时尽量不要给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最后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年龄不是问题,竞争其实无论哪个行业都挺激烈的,身份问题会给你一些限制但是并不是无路可走,其实最关键的是你自己和家人的态度,想多陪娃当亲妈就肯定要牺牲上课和工作的精力,想拼事业就肯定得牺牲一些给娃的时间,女性在职场上没办法两全其美,平衡点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找
b
brewhaha
71 楼
全是好东西,谢谢lz
o
olivia0591
72 楼
写的太好了 我有会计master但是经验很少且有两年gap 现在想重返职场 楼主mm可以给点建议吗?
w
whopping
73 楼
回复 69楼whopping的帖子

回头我再加一楼详细写吧,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主要还是要看你自己想要什么,基于准确的定位去努力,同时尽量不要给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最后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年龄不是问题,竞争其实无论哪个行业都挺激烈的,身份问题会给你一些限制但是并不是无路可走,其实最关键的是你自己和家人的态度,想多陪娃当亲妈就肯定要牺牲上课和工作的精力,想拼事业就肯定得牺牲一些给娃的时间,女性在职场上没办法两全其美,平衡点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找
pauline0926 发表于 1/31/2017 3:59:02 PM


说得有道理,很期待你就会计这个方向和你周围的经验来分享会计转行的定位、规划、家庭工作的平衡问题。非常感谢即时的回复。今天的social 和简历楼更新也非常涨知识~
w
whopping
74 楼
每天准时更新,再赞!而且楼主的写作水平很强大呀
p
pauline0926
75 楼
过去几天收到一些mm的回复和站短,询问要不要转行、找什么工作的问题,再写一写我的感想吧。我觉得每个人自身的情况只有自己最了解,你的人生也是你自己的人生,利弊要自己权衡,平衡点要自己找,决定要自己做。我的人生经历过很大的低谷,几乎觉得无路可走,所以我觉得有纠结、有犹豫其实都不是坏事,至少说明你还有选择的余地,还有考虑的空间,也还有失败的资本不是吗?凡事要看向好的一面。当然,对很多人来说,有余地意味着能忍能拖,不想冒险,拿不出行动力,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拖到最后就可能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或者把本有的余地都磨没了。怎么拿出行动力,什么情况下要改变、什么情况下可以妥协,这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性格,我的建议是无论做任何决定,都要尽量谨慎周到,转行这种事,一辈子做个一两次就差不多了,隔三差五寻思转行跳槽,不断推翻之前的选择,那就是拿自己的人生闹着玩,所以一定要有全面的考虑和正确的期待,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要后悔,不要和曾经的自己过不去

这一篇的主题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建立正确的期待值。经过几年的大起大落,我觉得无论是结婚养娃还是工作上学,人生99%的不如意都来自于不切实际的期待,而不切实际的期待,很多时候是源于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从小作为家庭中心、作为女人又大多被男朋友老公宠着,很容易觉得全世界都应该以自己为中心,对他人的角色和周围的环境定位错误,常见的错误包括把导师/老板当老公(抱怨对方不体贴自己的心情读不懂自己的烦恼)、把同事当闺蜜(乱掏心窝子)、把公婆当爸妈(不能忍生活习惯不同)、把路人当朋友(觉得别人理应喜欢看自家娃/帮忙推荐)。在求职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期待带来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重则拿不到offer,轻则上班如上坟同事如敌人,而对于转行的mm们来说,由于本身对转行这件事寄予了改变命运的期待,更容易失衡,所以一定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心态

职场本身是一个对女性不公平的地方,因为社会本身就期待女性更多地承担照顾家人的角色,一人分饰两角,必然就要考虑每个角色怎么分配。其实无论怎么分配,只要自己和家人ok,真的轮不到外人judge,主妇不要嫌女强人是后妈,白领也不要觉得大妈和社会脱节,相反,我觉得想清楚自己要什么,live to expectation的人都活得很明白,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其实是很高的。怎么分配角色、找平衡点,还是一个正确设定期待值的过程,这世界上没那么多两全其美的事,有取就一定要有舍,有舍也才会有得,对任何事都要有所期待,但是期待一定要realistic。人生的每种选择每条路都有利有弊,所谓选择的对错,其实只是在于这个选择能不能和你当下的需要契合、将你的利益最大化。担得起多少风险,就可以期待多少回报,我自己是一个risk averse的人(相信很多喜欢accounting的人都是),又是穷养爱找deal的抠门大妈,做很多选择的时候都会先考虑性价比。几个经典问题,我的大实话如下:
- 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有没有?有,但是就不要期待和矿工一样钱多,和传达室大爷一样事少,和主妇一样离家近,除非你老公是CEO每天给你发工资。想要钱多,就得努力拼命,partner发邮件说希望大家这两个月每周至少bill 60小时的时候别抱怨;想要事少,就往小公司、小部门走,也别觉得没有career path升不上去,有多少本事担多少责任,你都没干什么事,谁给你责任担?想要离家近,买了suburb学区房就不要问为什么这些firm都在downtown,准备好每天commute一小时天不亮就起全黑才回,或者不要嫌公司附近老破小学区差的condo还贵得要死。Public accounting的工作到底怎么样,反正事少是肯定不沾边,家近也比较难,钱多不是完全没希望,每100个associate里大概能有一个人最后做到partner吧。我在面试那一楼也讲过,flexibility是有的,but it's earned not granted,职场新人上来就想着三点下班接娃大不了晚上加班,你愿意加班,老板和同事还不一定愿意等你呢,你觉得自己加班就行了不用别人在schedule上迁就,别忘了后头还有等着review的人呢,谁让咱这是个teamwork的行业呢

- 想快点毕业,一学期四五门课多不多?家里没娃老公给力自己爱学习而且硬课水课搭着上的话应该可以handle,不过有限的时间分给这么多课,其中一两门学得吃力也是正常的,就不要必须4.0了。要是条件实在不允许,两个小娃老人没法来帮忙老公又不做家务,把自己累个半死最后成绩不理想还被当后妈,图啥?其实节奏放慢点挺好的,有些课认真一点学明白一点,对将来的工作大有裨益,我见过不少人因为一两门课没学明白,工作好几年做到senior了还是一脑子糊涂账做workpaper基本靠硬记,别笑,workpaper可以硬记的,还能背公式呢,不过也就到senior这个级别管用,升不上manager的。在学校可以多利用学校的资源,一走出校园就再也没有寒暑假了,职业生涯少说二三十年,上班上到想吐,真的不差这半年一年,不是凡事抢先就一定能赢,做人要积极上进,但是太competitive很累的

- 年纪挺大的了又有gap还想试试firm,会被嫌弃吗?不会,越是大的firm越不嫌,只要你自己不嫌弃自己。和我一起实习的有个大叔,女儿都快上大学了,和一堆小年轻在一起都搭不上什么话,但是人家工作表现挺不错的,也拿到fulltime offer了。但是也要问一问自己,领导可能比你年纪小,这会让你觉得困扰吗?Firm里就是拼体力(尤其头几年),女人当男人使,你觉得自己精力足够吗?忙起来每天缺觉只有周末能补回来,你会带着起床气上班吗?Firm里虽然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环境,也不轻易雷人,走人的一般是实在performance不行被PIP以后温柔请走,不然就是好多年升不上去自己也觉得没劲找个机会跳走,万年senior是有几个,其实基本都是在假装淡定,没有笑对cpa屡战屡败、同事升职自己留守的心理素质,就不要太有混日子的期待,把firm当跳板也得按行规熬三年的

- 所以firm里都是精英大牛咯?大错特错,随便找个四大员工让他吐槽组里的猪队友,都能听到一堆故事,哪儿都有混饭撞钟拿paycheck的人,看着每天加班都在,其实人在工位上,心里估计在琢磨一会订什么盒饭,做出来的东西一塌糊涂全组给他擦屁股,人家对自己的定位特别准确,就是干几年攒够经验跑路,反正都是跳板,怎么可能committed呢?所以拿到好firm实习的mm一方面不要妄自菲薄觉得自己肯定跟不上节奏,一方面也不要太高冷嫌弃混日子的同事,大家出社会做事各有所图,partner都没嫌他白拿工资,你就忍忍吧,而且一般干活不给力的脾气都挺好特别会赔笑脸,礼多人不怪嘛,再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几个混日子的兜着,让你垫底你乐意吗?

- 觉得再不拼事业就老了,想走女强人路线可以吗?没问题,我很欣赏,而且我觉得有事业心的人真的不要将就,在小公司真的会觉得非常憋屈,同事们也会觉得公司都没期待你这么拼,你硬给自己加戏是不是有猫饼?所以相信自己,放手试一下大firm吧,但是一定要和老公家人有共识,否则加起班来别说做饭了可能连家都回不了,日子还过不过了?尤其是老公本身工作就比较忙的话,真的要协调好,如果一个家里只能有一个工作狂,就要有一个人牺牲一下,不见得是牺牲本身的职业发展,只是要尽量考虑schedule比较manageable、可以多顾家的工作,其实tax部门女partner不少,可能是因为不像audit那么满世界飞拼体力,但是毕竟也是把人当牲口使的行业,manager以上真的是需要牺牲家庭的,实在离不开家舍不得娃不忍心老公吃外卖,就平常心一点,该reduced workload就reduce,升得慢的时候别着急。两口子都是工作狂也完全没问题,家人朋友问你为啥不生娃、为啥当后妈、假老婆的时候,要想好合适的答案哦

- 国际学生这学期就毕业了,现在开始找工作晚了吗?挺晚的了,四大就别太报希望了,可以投,投完了当没投过吧。也别后悔自己怎么没早行动,赶紧留意身边还有的机会,现在忙季开始了,很多mid market和local的firm都招人,中小型的公司也需要人,因为指着雇主解决身份,其他方面的期待也可以适当放低,别人不嫌你没卡,你也尽量别嫌对方太low,都说第一份工作不能太凑合了,其实被身份苦过的人都知道,只要能解决身份问题,别的都可以凑合。应届生直接给full time offer的情况确实不多,也需要放正心态,理解一下公司招人的成本,转正希望比较大的都是可以考虑的。当然,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当心坑爹公司用完opt让你滚蛋的情况,如果显然工资水平达不到minimum wage的,嘴上说得再好听都别信

- CPA要考吗?有钱有闲就考,不难,挺累的,主要是知识点琐碎,连做好几个月的题真的累觉不爱,还挺贵,前前后后买淘宝盗版材料都得一千多,都能买个neverfull了。也不要期待考过四门就稳拿offer,比较大的firm一般不care你有没有cpa,你有个要考的态度、最后能考出来(战线别拖得太长)就可以,公司还会报销review course和考试费用,小公司业务比较简单,可能压根不需要cpa,一共两个会计另一个是你supervisor还没cpa,你考出来试了也没人sponsor你啊,虽说证多不压身,如果实在是不适合firm的性格,也没有public accounting情节,一直在industry呆着也没必要非去考

- Linkedin上套磁为什么没人理我,楼主为什么不给我回复?先回头再看看自己说了什么,问了什么问题。很多人有个linkedin账号其实也不怎么看的,都快升partner了主页上还显示自己是15年senior呢,就算是经常看的人,无头无脑的突然一个网友给你发邮件,你好请问你们公司好吗介绍一下你的工作可以吗我是校友可以内推吗?人家想帮你也得先知道你是谁吧,不帮也无可厚非,我觉得linkedin social、mitbbs/华人内推这种事挺奇葩的,虽然21世纪了,找工作还是讲究面对面接触的,很多东西电话里都不好把握,更别说回个帖子发个站短了,给网友介绍一下工作机会是很好的,但是敢内推也是real心大,成功率真的高吗?不好意思可能有点mean了,我做事比较看结果,觉得热心是好事,但也有原则,不靠谱的事瞎张罗,给人希望又落空其实也挺不好的
幽幽乐
76 楼
Mm 能介绍一下你是如何一点点将自己的英语训练的这么好的吗 谢谢
大雁飞飞
77 楼
mark
谢谢分享经验
X
Xiaotumao
78 楼
赞一个,楼主很强
w
whopping
79 楼
再赞!楼主MM不仅在工作学习上厉害,想法也非常成熟、境界高。学习了。希望楼主长期保留帖子,把你的心得和经验给像我一样需要的MM借鉴。祝楼主工作生活一切顺利。
p
pauline0926
80 楼
Mm 能介绍一下你是如何一点点将自己的英语训练的这么好的吗 谢谢
幽幽乐 发表于 2/3/2017 12:05:05 AM


呃呃呃这么说可能会被打,不过我没有刻意学过英语,本身语言能力还不错吧。我觉得专业的东西上课就可以学到,一个提高的方法是逼自己不要查字典,用上下文去理解,这样不仅能学会单词也顺便了解使用这个词的语境,像tax里有很多专门的缩写,其实查字典用google都不一定能差到的。生活里用的英语的话,多用多讲就一定会变好的,要鼓励自己走出中国人的小圈子
s
seasesame
81 楼
谢谢mm,写得太好了,对我大有启发。可以问一下你参加的是哪两个case competition吗?多谢!回复或者私信都可以。
p
pauline0926
82 楼
我参加的是deloitte的fantaxtic和KPMG的KICC,一个非常技术一个主要就是创意和presentation,PwC和EY也有类似的,但是好像针对本科生,我那时候不知道是没办还是不能报名反正没参加


谢谢mm,写得太好了,对我大有启发。可以问一下你参加的是哪两个case competition吗?多谢!回复或者私信都可以。

seasesame 发表于 2/4/2017 10:06:00 AM
83 楼
我想问下mm 先修课是拿到Ad了才开始上的 还是没拿到Ad就开始上的呀 非常感谢
p
pauline0926
84 楼
先修课都是最最基础的financial accounting到intermediate,加入门的一门tax一门audit,很多课community college都有,open enrolment可以直接上的,或者很多大学都有certification program,简单交个申请,谁都收,这些我都是申请master以前上的,用这个时间也可以好好考虑自己到底要不要读master,我之前在certification program的一个好朋友也拿到四大offer了,一切皆有可能~


我想问下mm 先修课是拿到Ad了才开始上的 还是没拿到Ad就开始上的呀 非常感谢

萏 发表于 2/8/2017 1:41:00 PM
85 楼
先修课都是最最基础的financial accounting到intermediate,加入门的一门tax一门audit,很多课community college都有,open enrolment可以直接上的,或者很多大学都有certification program,简单交个申请,谁都收,这些我都是申请master以前上的,用这个时间也可以好好考虑自己到底要不要读master,我之前在certification program的一个好朋友也拿到四大offer了,一切皆有可能~

pauline0926 发表于 2/8/2017 3:11:13 PM

非常非常感谢mm 心里有底啦
飞去热带岛屿游泳
86 楼
请问妹妹当时申请MASTER 时考GMAT了吗?
辰辰江
87 楼
干货贴,谢谢lz分享!
b
blueimagine
88 楼
Mark!多谢分享!!
f
fengx6
89 楼
昨天晚上从网上找到楼主这篇文章真是雪中送炭的感觉。一口气读完,一看时间已经半夜12点多了。。。
看着楼主的文章非常亲切,因为和楼主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也是转行读会计,也是2015年秋季开学的,也是今年毕业。只是我来美比楼主晚很多,2015年才来,而且我年龄比楼主大,但是去年老公申请到绿卡,所以我也有身份了,利于找工作。我没有楼主的远见,并没有在刚开学就找intern。虽然我知道那个很重要,但是2015年刚来美国感到自己啥都不懂,傻傻的。也去参加了career fair, 但是对求职并没有什么想法。现在眼看要毕业了,开始着急找Intern.我倒是经常找career coach聊,但是她似乎给我的帮助有限。楼主真是实力和运气俱佳。
有几个问题想求教楼主:
第一,我在我们学校的求职系统上提交了很多resume想找Intern,但是目前一个回音都没有。我不知道一般美国企业收到resume之后多久给回复呢?是不是两周没收到回复就等于没戏了?我申请了P&G的intern summer,人家倒是不到2周就给据信了。我倒也是知道自己被拒,只是那些连据信都不给的。。。唉。。好心酸。

第二,这个问题是我最关心的,我的年龄不小了,快40了,我不知道在美国找工作年龄是不是很大的concern。虽然课堂上也有年纪大的美国同学,但是毕竟毕业之后大家都是同一个起跑线求职,感到自己完全没有优势,反而是自己的最大的短板。我非常非常担心年龄问题,但是这也是必须承认的问题,无法逃避。我觉得自己有过工作经验,英语也不是太差,但是如果因为年龄被人拒绝,我真是毫无办法了。请教美国企业或者firm招人时是否看中年纪呢?

第三,关于networking,networking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楼主那样的好运气碰上那么好的partner,所以建立networking对于刚刚来美不久的人来讲真是不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求职呢?至少给我一个Interview的机会也好啊。

希望楼主能够看到我的留言,并且给我一些求职建议。现在我的心态比之前好一些了,我相信自己努力还是会有工作机会的,希望给我一些努力的方向的建议。非常感谢楼主!!
8
8楼半的花城
90 楼
一口气看完了,感谢lz的分享。最近男票也在找工作,虽然不是会计,但是你写的面试,social很有借鉴意义!
谢谢!
H
Honeypumpkin
91 楼
抓住楼上姐妹问问:到底申请会计Master难吗?我是纯文科专业毕业的,没有任何财务工作经验。办公室做文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最近老板让我帮忙财务,于是开始想要不要申请一个Master来读。可是也快40了,不知道读出来会怎么样。请问你有什么建议吗
f
fengx6
92 楼
回复 91楼Honeypumpkin的帖子

我是在国内的时候申请美国的研究生,信息不是很多。通过我一年多的上课我感觉会计不难学。申请的话美国会计分两种,一种是研究型的,做研究,这样的学校一般很牛,要求本科有会计背景。一种是实践型的,就是出来找工作就行,不需要会计背景,但是需要商科背景。我的同学里面本科有学财务的,有学会计的,有学音乐的,学啥的都有,他们没有商科背景的人需要学的学分较多。除了本科会计之外还有商科基本的课程,所以需要的时间就长一些。即使是美国同学也有转专业的,我认识一个黑人姑娘就是从工程学院转来的。她非常高兴自己转了专业。申请不难,考TG就行了。具体分数看你目标学校的要求,毕业也不难,但是就业就不好说了。每个人背景不同目标也不同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要攒人品啊
p
pauline0926
93 楼
回复 89楼fengx6的帖子

mm是春季学期结束就毕业了吗?还是今年年底呢?如果马上就毕业了的话,我建议你主攻mid-market或者小firm,或者中小型的公司吧,因为大公司招聘周期都比较长,像P&G这种估计和我们公司一样提前一年多就招好人了,那你在毕业时间上就不符合要求了,规模小一点的公司在这方面宽松得多

你的三个问题,我对industry不太了解,只说我知道的情况吧
1. 回复的时间不同公司差别很大的,尤其是走校招的话,从post出职位到停止收简历可能就有一个月的时间短,deadline以后还需要一两周review所有简历和发面试邀请,所以等得久是正常的,第一轮面试以后节奏会明显加快,我当时是两周多收到第一轮面试通知(卡着deadline交的申请),一周多收到on site邀请,on site第二天拿到offer的,所以你先别心急吧

2. 年龄对公司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只要你有能力和有态度,我觉得年龄之所以会成为问题,都是对我们自己而言的,毕竟年纪大了体力不如二十多岁的时候,加班起来会力不从心,而且家里有老公有娃,真的没办法像小年轻一样专心拼工作,我知道很多读会计的娃妈都不拼四大了,或者会选择四大里工作量轻的,因为觉得要顾家的话肯定promote得慢,就算能熬到partner也可能马上就退休了,还不如在industry起薪就高一些,升职加薪是慢,但是能更好地平衡家里的需要。年纪大了需要周全的事肯定是越来越多,不可能样样都perfect了,如果不是事业心很强、肯吃苦、家里非常支持的话,真的没必要非进四大五大不可,其他地方一样可以有很好的发展,综合来看可能更适合你的需求。我们公司有个五六年senior都没升上去的,老在抱怨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但是工作上performance也很一般,cpa也是考了三四年都没过,我感觉属于赶鸭子上架最后两头都没顾好的情况吧
3. networking我觉得没什么诀窍,你对别人几分别人就反馈几分,我也没有刻意准备过,可能真的就是和公司同事气场都比较合吧。我也说过人脉什么的其实没太有用,这个我觉得是针对大公司和大firm而言,因为员工本来就多,申请者也多,因为任何一个员工给某一个申请者开绿灯都不太现实,在大firm里虽然有partner钦点进面试的,也是很少数。我感觉中小型公司的话人脉还是挺有用的,老员工内推一下应该会很给力吧,你可以考虑一下从系里比较熟的老师、自己和老公的朋友圈入手,让全世界知道你在找工作,尽量帮你留心合适的机会,千万别不好意思哈

mm既然有卡了,package也不差,找工作就不要得失心太重,慢慢来多比较,一定能找到合适的~
p
pauline0926
94 楼

抓住楼上姐妹问问:到底申请会计Master难吗?我是纯文科专业毕业的,没有任何财务工作经验。办公室做文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最近老板让我帮忙财务,于是开始想要不要申请一个Master来读。可是也快40了,不知道读出来会怎么样。请问你有什么建议吗
Honeypumpkin 发表于 2/11/2017 6:18:43 PM

老板让你帮忙财务是什么性质的呀?如果是quickbook记账、月底年底close一下之类的话不一定要读master,去community college学一些相关的课程就可以了,你自己有兴趣的话再考虑要不要继续学,读master其实是个挺大的commitment,先想好再入坑~会计本身真的不难,我觉得全世界没有比我更零基础的人了,我能学完,别人也一定都可以~
f
fengx6
95 楼
回复 93楼pauline0926的帖子

非常感谢楼主的回复,真是太谢谢了!我本来可以春季结束就毕业的,但是因为秋季是会计招聘的旺季,所以就想留一门课到秋季上。现在春季一边读书,一边找工作,一边考CPA。所以,我在不停的发简历,也拜托了一些认识的人在帮我留意。我本来属于不太会social的人,也不是特别喜欢热闹。只是找工作的压力逼着我不得不努力扩大生活圈子。之前由于年龄的问题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优势,真挺心烦的,现在看见楼主的鼓励,我心里真是放下了一块石头般的感觉。再一次感谢楼主的热心和鼓励!!祝福楼主!
l
lily25103
96 楼
mark!谢谢分享经验
h
huarenmeili
97 楼
收藏 谢谢lz
G
Greenbamboo
98 楼
谢谢分享.........
m
moxiaoxi
99 楼
楼楼写的太棒了,谢谢你
v
victoriabaobei
100 楼
强贴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