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是这些孩子以来,A就开始划分小圈子了。 我女儿有时候会回来说,A今天跟她讲不要当她的best best buddy了,因为A要去和B或者D当best best buddy,而且那一天就会不和她玩。 但是再过两天,A又会回来找她,说又不和B或者D玩了,又要和我女儿当best best buddy。 我开始其实觉得挺正常,娃才三岁啊,小孩子不都是两天好了,三天吵了。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不太对劲,因为从我女儿每天回来的描述里,A都是那个划分关系的人。 而且有时候我女儿说,B和D其实想和她一起玩,但是A会还是在他们耳朵旁边唠叨这个best best buddy的事情。 另外我有一次送女儿的时候,看见他们在吃morning snack,小男孩D坐在A的旁边,想跟A一起玩一个什么东西,A就很冷淡地说,我今天不跟你玩,因为你今天不是我的best best buddy,小男孩D立刻就哭了。
我发现这是个问题以后,就去找老师沟通了。 他们班当时有两个老师,一个年纪大一些,但是是新到这个幼儿园的,另一个年纪轻一些,但是资历老一点。 那个年纪大的老师比较赞同我的观点,觉得小孩有preferred friends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不能be exclusive and hurt other people's feelings。 那个年轻的就比较不以为然,说这种best best buddy的游戏是这个年龄的小姑娘都会玩的,只不过有的孩子对这个比较敏感一些,有的不太敏感,we are working on it, but it is totally normal。 我又回来找女儿谈,说A不和你玩的时候,你就和别人玩呗。 女儿说,但是我想不通啊,A原来一直都是我的好朋友,怎么现在有的时候不理我了呢,我不甘心呐。 所以那段时候我就每天两边做工作,跟女儿说你不要care呀不要care,跟老师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A现在决定我们家每天的气氛啊,这个best best buddy thing真是让我头痛啊。 不过当时那种情况没有太大改善,我觉得和那个年轻老师的不以为然的态度很有关系。 那个年纪大的老师碍着她,也不好太做什么。
这次一开学,我跟两个老师旧事重提,又说起了这个best best buddy问题。 两个老师态度很一致,说we are sick of this thing too. Every day there are kids crying because of this. We decide not to tolerate it any more。 我看到他们明确跟全班说,we don't want to hear any best best buddy talking in the classroom。然后我发现事情很快好转了。 首先A至少不敢在明面上说这个best best buddy了。 其次因为老师的态度,孩子们也意识到这么说是不对的,是很mean的。 那段时间我也跟女儿一起读了很多书,着重强调有一些mean behavior,even mean kids,and how to deal with them。 所以她开始意识到A有的时候用best best buddy不跟她玩,不是因为她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A的行为有问题。 然后我女儿又找到了几个nice girls to play with,所以对A也不太在乎了,我从她嘴里听到A的频率明显下降了很多。 又过了几个月,我有一次装作不经意问她,她现在跟A处的怎么样了,她说,oh mommy, she is still mean from time to time. When she is not mean, I play with her for a while. But when she becomes mean again, I just go play with other kids. It's not a big deal. 到那个时候,我才觉得她真正get over it了。
但是就算管, 也只能是不说best best friend, 但是还是会选一个人玩啊, 其他人还是会hurt.
选择跟谁玩没关系,但是借着这个打击别的孩子就不好了。真正的leader不在乎追随者众--“大家一起玩”。bully的孩子才会single one child out and pick on him/her--“我们都不跟谁谁玩”。就算游戏规则导致必须选择一个孩子,我觉得上面的mindset的差别会反映在具体的细节上是不是伤害别的孩子的感情。我觉得有些bully的孩子其实是利用这个选择跟谁玩来建立优越感。如果被bully的孩子跳出这个圈套,不在意了,这个局也就破了。不过当局者迷,所以家长还是引导一下。
选择跟谁玩没关系,但是借着这个打击别的孩子就不好了。真正的leader不在乎追随者众--“大家一起玩”。bully的孩子才会single one child out and pick on him/her--“我们都不跟谁谁玩”。就算游戏规则导致必须选择一个孩子,我觉得上面的mindset的差别会反映在具体的细节上是不是伤害别的孩子的感情。我觉得有些bully的孩子其实是利用这个选择跟谁玩来建立优越感。如果被bully的孩子跳出这个圈套,不在意了,这个局也就破了。不过当局者迷,所以家长还是引导一下。 要组织大家一起玩这个对popular的小孩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我理解有目的地组织大家不跟谁谁玩是个bully. 如果她就是选择了和一个小朋友玩, 剩下的小朋友落单了, 我觉得OK.
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是这些孩子以来,A就开始划分小圈子了。 我女儿有时候会回来说,A今天跟她讲不要当她的best best buddy了,因为A要去和B或者D当best best buddy,而且那一天就会不和她玩。 但是再过两天,A又会回来找她,说又不和B或者D玩了,又要和我女儿当best best buddy。 我开始其实觉得挺正常,娃才三岁啊,小孩子不都是两天好了,三天吵了。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不太对劲,因为从我女儿每天回来的描述里,A都是那个划分关系的人。 而且有时候我女儿说,B和D其实想和她一起玩,但是A会还是在他们耳朵旁边唠叨这个best best buddy的事情。 另外我有一次送女儿的时候,看见他们在吃morning snack,小男孩D坐在A的旁边,想跟A一起玩一个什么东西,A就很冷淡地说,我今天不跟你玩,因为你今天不是我的best best buddy,小男孩D立刻就哭了。
我发现这是个问题以后,就去找老师沟通了。 他们班当时有两个老师,一个年纪大一些,但是是新到这个幼儿园的,另一个年纪轻一些,但是资历老一点。 那个年纪大的老师比较赞同我的观点,觉得小孩有preferred friends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不能be exclusive and hurt other people's feelings。 那个年轻的就比较不以为然,说这种best best buddy的游戏是这个年龄的小姑娘都会玩的,只不过有的孩子对这个比较敏感一些,有的不太敏感,we are working on it, but it is totally normal。 我又回来找女儿谈,说A不和你玩的时候,你就和别人玩呗。 女儿说,但是我想不通啊,A原来一直都是我的好朋友,怎么现在有的时候不理我了呢,我不甘心呐。 所以那段时候我就每天两边做工作,跟女儿说你不要care呀不要care,跟老师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A现在决定我们家每天的气氛啊,这个best best buddy thing真是让我头痛啊。 不过当时那种情况没有太大改善,我觉得和那个年轻老师的不以为然的态度很有关系。 那个年纪大的老师碍着她,也不好太做什么。
这次一开学,我跟两个老师旧事重提,又说起了这个best best buddy问题。 两个老师态度很一致,说we are sick of this thing too. Every day there are kids crying because of this. We decide not to tolerate it any more。 我看到他们明确跟全班说,we don't want to hear any best best buddy talking in the classroom。然后我发现事情很快好转了。 首先A至少不敢在明面上说这个best best buddy了。 其次因为老师的态度,孩子们也意识到这么说是不对的,是很mean的。 那段时间我也跟女儿一起读了很多书,着重强调有一些mean behavior,even mean kids,and how to deal with them。 所以她开始意识到A有的时候用best best buddy不跟她玩,不是因为她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A的行为有问题。 然后我女儿又找到了几个nice girls to play with,所以对A也不太在乎了,我从她嘴里听到A的频率明显下降了很多。 又过了几个月,我有一次装作不经意问她,她现在跟A处的怎么样了,她说,oh mommy, she is still mean from time to time. When she is not mean, I play with her for a while. But when she becomes mean again, I just go play with other kids. It's not a big deal. 到那个时候,我才觉得她真正get over it了。
选择跟谁玩没关系,但是借着这个打击别的孩子就不好了。真正的leader不在乎追随者众--“大家一起玩”。bully的孩子才会single one child out and pick on him/her--“我们都不跟谁谁玩”。就算游戏规则导致必须选择一个孩子,我觉得上面的mindset的差别会反映在具体的细节上是不是伤害别的孩子的感情。我觉得有些bully的孩子其实是利用这个选择跟谁玩来建立优越感。如果被bully的孩子跳出这个圈套,不在意了,这个局也就破了。不过当局者迷,所以家长还是引导一下。 同意,不和谁玩问题不大,但是教唆一个团体孤立某个人,这个是bully了。所以有一两个固定玩伴还是重要的,至少不会孤家寡人。
选择跟谁玩没关系,但是借着这个打击别的孩子就不好了。真正的leader不在乎追随者众--“大家一起玩”。bully的孩子才会single one child out and pick on him/her--“我们都不跟谁谁玩”。就算游戏规则导致必须选择一个孩子,我觉得上面的mindset的差别会反映在具体的细节上是不是伤害别的孩子的感情。我觉得有些bully的孩子其实是利用这个选择跟谁玩来建立优越感。如果被bully的孩子跳出这个圈套,不在意了,这个局也就破了。不过当局者迷,所以家长还是引导一下。 嗯,我原来前面也说过,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有自己preferred friends,但是不应该be exclusive or hurt other people's feelings。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孩子可以选择跟自己喜欢的朋友玩,但这时候如果有其他人要求加入的话,不能跟其他人都说我们就是不想和你玩,甚至阻止自己的朋友和别人玩。
比比妈我们邀请你介绍一下最近你读的how children succeed和learned optimism吧。
啊,我读书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
HOW CHILDREN SUCCEED我是花了两个下午加速看完的,细节都记不清楚了。 这本书其实是作者在做报道的过程中,自己经历的几个关于教育的PROGRAM,和一些相关的社会实验。 1. 差学区的CHARTED SCHOOL PROGRAM 2. 差学区的CHESS PROGRAM 3. 芝加哥的差学区的一个MENTOR PROGRAM 4. 历史悠久的私立学校(父母至少中产以上)
嗯,我原来前面也说过,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有自己preferred friends,但是不应该be exclusive or hurt other people's feelings。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孩子可以选择跟自己喜欢的朋友玩,但这时候如果有别人要求加入的话,不应该说我们就是不想和你玩,甚至阻止自己的朋友和别人玩。
乐观和悲观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解释发生的事情,好事情和坏事情。例如如果你中大奖了,你会觉得因为You are a lucky guy or you choose the right number. 前者更乐观。If you got declined by a dating request, you feel that you are not attractive or you used a wrong excuse. 后者更乐观。书上有ASSESSMENT,可以测你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人。人都会DEPRESS,区别就是强度和时间长短,如果能改变你对发生事件的解释,就能早日走出DREPSSION。
孩子是乐观和悲观,主要取决于三方面:
1. What he hears from his mother 2. The form of criticisms he hears when he fails 3. The reality of his early losses and trauma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7 20:33:53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7 21:33:31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7 11:02:51编辑过]
今天总算把四五快读第一本K完了。
不错。加油,一定的坚持住!
不错。加油,一定的坚持住!
我这个暑假的中文任务是把马立平的K level儿歌教完,为开学上一年级做准备。
我这个暑假的中文任务是把马立平的K level儿歌教完,为开学上一年级做准备。
问下,你们教儿歌是要记住儿歌的每个字,还是只学几个字,然后儿歌背顺了就可以了?
问下,你们教儿歌是要记住儿歌的每个字,还是只学几个字,然后儿歌背顺了就可以了?
那套书有3本,一本课本,写的是儿歌;一本是练习,每页练习有这首儿歌的剪字填空,和一个字的描红;还有一本是识字卡片,每2个儿歌一页,是打乱顺序的字和词组。
我每次教一首儿歌。每首儿歌先让她看书读,主要练习认字,然后再让她试着背下来,再做练习,就是剪字填空,重复一下认字。攒了2首儿歌就可以看一下识字卡片,重复一下认字。时不时再让她背一下以前的儿歌。
注:学前班没有测验,不给压力,能认多少认多少。主要是让儿童接触到相当数量的汉字,能建立起对汉字字形的整体认识,对将来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启蒙。
这个中文K班要求能指读、会背教材中的29首儿歌,掌握听读识字方法,建立字音和字形的联系,了解儿歌的意思和儿歌中文字的基本意义。在讲解儿歌意思时采取问答方式,从而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清楚完整的话回答问题。
注:学前班没有测验,不给压力,能认多少认多少。主要是让儿童接触到相当数量的汉字,能建立起对汉字字形的整体认识,对将来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启蒙。
谢谢啊。嘟嘟他们现在学的也是以儿歌的形式,每周仨字,认和写,但写字其实就是tracing,也没要求记住。然后就会读29首儿歌,不过因为戴拼音,所以读没问题,但保证不了每个字都单独认识。考试就是把所有儿歌大声读一遍。
昨天在shuttle bus上两个7,8岁的女孩坐在一起用报纸做的棍子打来打去,她们玩过火的时候大人会干预。比比一直盯着她们看,觉得很好玩哈哈大笑还和我说她们silly. 我就在想回来要唠叨一下,晚上比比主动提起那俩个女孩play rude 不听话,我也就放心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7 11:02:51编辑过]
比比妈我们邀请你介绍一下最近你读的how children succeed和learned optimism吧。
比比妈我们邀请你介绍一下最近你读的how children succeed和learned optimism吧。
对的,对的。
等介绍。
这个中文K班要求能指读、会背教材中的29首儿歌,掌握听读识字方法,建立字音和字形的联系,了解儿歌的意思和儿歌中文字的基本意义。在讲解儿歌意思时采取问答方式,从而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清楚完整的话回答问题。 注:学前班没有测验,不给压力,能认多少认多少。主要是让儿童接触到相当数量的汉字,能建立起对汉字字形的整体认识,对将来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启蒙。
顺便帮我把车车也教一下。
小南瓜中文太先进了,才4岁啊,就会这么多了,南瓜你真有行动力。
真的没有。中文对小南瓜好像不难接受。认字快但是忘的也快,需要时不时重复复习。但是她不反感,好像还很喜欢上中文课。preschool level教的太少,所以明年我让她上一年级马立平challenge一下。反正写字不多,应该可以。
顺便帮我把车车也教一下。
车车开学中文2年级了好不好,谁教谁啊?
或者中文名字是什么? 给我个线索,我来搜。
我去了michaels , 真贵啊, 用胖子后最便宜的也多10多刀。
我也去了,可是我都不知道什么样子的,空手回来了
比比妈我们邀请你介绍一下最近你读的how children succeed和learned optimism吧。
嗯的,多讲讲这方面的东西很受益,对大人孩子都好。
真的没有。中文对小南瓜好像不难接受。认字快但是忘的也快,需要时不时重复复习。但是她不反感,好像还很喜欢上中文课。preschool level教的太少,所以明年我让她上一年级马立平challenge一下。反正写字不多,应该可以。
中文就是得经常反复,没办法,缺少中文环境。
你们都开始写了,这个我感觉很难哦。PD读还行,写他记不住。
谢谢啊。嘟嘟他们现在学的也是以儿歌的形式,每周仨字,认和写,但写字其实就是tracing,也没要求记住。然后就会读29首儿歌,不过因为戴拼音,所以读没问题,但保证不了每个字都单独认识。考试就是把所有儿歌大声读一遍。
拼音是学校教的么? 真好! 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教娃拼音。
嗯的,多讲讲这方面的东西很受益,对大人孩子都好。
我想问问嘟嘟妈怎末看待孩子一定要赢的问题。我家4岁小哥哥和爸爸下飞行棋,他自己赢就可以,爸爸赢了他就又哭又闹。这个怎末教育?好象记得你讲过这个问题。
我也去了,可是我都不知道什么样子的,空手回来了
哈哈,我估计你和我一样,冲着那个儿童颜色的地方就去了, 怎么也找不到,我放弃了带着娃往外走, 才看见还有专门成人画具的地方,在那里。 你找water color.
不过我照着冷水MM 给的淘宝查了,国内20多人民币也能买到,不是冷水给的那个牌子,但也挺好的,我准备还是淘宝吧。
我想问问嘟嘟妈怎末看待孩子一定要赢的问题。我家4岁小哥哥和爸爸下飞行棋,他自己赢就可以,爸爸赢了他就又哭又闹。这个怎末教育?好象记得你讲过这个问题。
娃跟娃真是不同,PD表示要赢我们都尽量让他赢, 一点不敢打击。谁让人家难得有点荣誉感呢。
拼音是学校教的么? 真好! 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教娃拼音。
最近没看见你?
哈哈,我估计你和我一样,冲着那个儿童颜色的地方就去了, 怎么也找不到,我放弃了带着娃往外走, 才看见还有专门成人画具的地方,在那里。 你找water color.
不过我照着冷水MM 给的淘宝查了,国内20多人民币也能买到,不是冷水给的那个牌子,但也挺好的,我准备还是淘宝吧。
那纸在那里?是不是也在成人那里?
拼音是学校教的么? 真好! 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教娃拼音。
K目前也没交拼音,我也没教,就那样认字的。。。不知道一年级是否教。
娃跟娃真是不同,PD表示要赢我们都尽量让他赢, 一点不敢打击。谁让人家难得有点荣誉感呢。
我们也已经尽量让着他们拉。
我想问问嘟嘟妈怎末看待孩子一定要赢的问题。我家4岁小哥哥和爸爸下飞行棋,他自己赢就可以,爸爸赢了他就又哭又闹。这个怎末教育?好象记得你讲过这个问题。
以嘟嘟的成长过程看,随着年龄会慢慢好起来,也许是我们唐的多有些影响,也许是孩子心理成熟了,慢慢开始接受一些事实:
game本来就是有输有赢才好玩;哭闹也没用,真要想赢就得自己努力多练习。而且哭闹的结果就是,以后没人愿意和你玩了。
如果还在哭闹这个阶段,那玩之前说好,输了难过可以,给与安慰,但不要哭闹,因为哭闹对你赢得游戏没有任何帮助。
玩的过程中视情况作不明显的让步,双方有输有赢,让他知道:这次赢不代表下次赢,这次输了下次也不一定会输。一旦赢了赶紧表扬,告诉他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不是因为哭闹才赢得。
每次和他爸chess输了,就来找我玩(我是比较弱的)。我不能保证每次都赢他,但偶尔杀它个片甲不留,他也不敢太小看我了,嘿嘿。
其实大部分人都很看重输赢,也是进取心的表现。只是应为年龄不同,表达出来的方式不同罢了。我这么大了也很要赢得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13:00:25编辑过]
那纸在那里?是不是也在成人那里? 唉马,我忘记看纸了。 不过,我好像看纸靶子店也有。
唉马,我忘记看纸了。 不过,我好像看纸靶子店也有。
是那种软软的纸吗?一本一本的?
以嘟嘟的成长过程看,随着年龄会慢慢好起来,也许是我们唐的多有些影响,也许是孩子心理成熟了,慢慢开始接受一些事实:
game本来就是有输有赢才好玩;哭闹也没用,真要想赢就得自己努力多练习。而且哭闹的结果就是,以后没人愿意和你玩了。
如果还在哭闹这个阶段,那玩之前说好,输了难过可以,给与安慰,但不要哭闹,因为哭闹对你赢得游戏没有任何帮助。
玩的过程中视情况作不明显的让步,双方有输有赢,让他知道:这次赢不代表下次赢,这次输了下次也不一定会输。一旦赢了赶紧表扬,告诉他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不是因为哭闹才赢得。
谢谢谢谢!赶紧记下来。
我们一共四家人一起去,除了我们家以外,其他家的老公都是钓鱼高手。 一共钓了8条rainbow trouts,4条我也不知道叫什么的鱼,小朋友们还帮忙拉了竿子。 那帮人都是野外生存的专家啊,带了柴米油盐一应俱全,钓上鱼来了以后拿回小木屋,非常干脆利落地就收拾干净,然后就地生火一烤,那叫一个鲜哪。他们还带了很多其他生的熟的吃的,那几家老公还都是厨艺高手,轮流下厨,从早到晚每顿都有四五个菜。 像我们这种又不能钓,又不能烧的就负责看娃。租了个船带各家娃去湖上玩,回来就可以饭来张口啊,晚上还点篝火,围着火堆烤mashmellow吃。 我老公感叹这几天又体会到了小时候过年的感觉!
我们家女儿发挥她见人就能聊的本事,跟我们租的小木屋主人侃上了,知道人家在US Navy待了三十年,现在退伍了,回来经营这片林子。 人家还主动offer带小朋友们坐他的越野车,在林子里跑了一圈,趟了小溪,从大片草地里穿过,就像safari trip一样。 为娘我也沾一次光,一起转了一圈 :-)
我们2岁的老二跟在哥哥姐姐们后面,打酱油也打得挺欢。 就他一个不到5岁的,而且又会卖萌,所以各种受宠啊。 我们家老大一向是好姐姐,每次有吃的喝的都会给老二也张罗一盘。 烤mashmellow的时候,别人家姐姐烤好了,也往老二的盘子里放,每天都把他吃的小肚子滚圆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15:57:22编辑过]
Hulahula你家女儿碰上bully头子了。转载一个买买提的。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Parenting/31997109.html
谢谢天宝妈发这个帖子,还是很长见识啊。 我也很奇怪这些小姑娘怎么这么小,就这么腹黑? 我自己小时候一路是班长,大队长,团委书记过来的,好像从来没觉得被人暗地排挤过,倒是有人直接当着我的面撂话挑战过,不过我都是直接当他们是空气,或者拿他们当笑话讲,好像他们也没敢跟我玩阴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神经大条啦,反正从来没有困扰过我。
是不是美国这边这种事更多一些? 我女儿在preschool和现在的K,我都见识过小姑娘之间的politics。 如果你们有兴趣,我可以多讲一些details。 不过我觉得在孩子小,家长干预还有效的时候,经历一点小小的politics未必是一件坏事情。 我可以明显感到我女儿现在比preschool的时候,心里还是强大多了。所以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所准备还是很有好处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16:15:08编辑过]
是不是美国这边这种事更多一些? 我女儿在preschool和现在的K,我都见识过小姑娘之间的politic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16:15:08编辑过]
preschool 和K already have politics? how about among boys?
这个中文K班要求能指读、会背教材中的29首儿歌,掌握听读识字方法,建立字音和字形的联系,了解儿歌的意思和儿歌中文字的基本意义。在讲解儿歌意思时采取问答方式,从而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清楚完整的话回答问题。 注:学前班没有测验,不给压力,能认多少认多少。主要是让儿童接触到相当数量的汉字,能建立起对汉字字形的整体认识,对将来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启蒙。
你是上中文学校吗? 我前面看到你说也自己教? 我一直犹豫到底要不要上中文学校,主要是我目前还没有碰到爱上中文学校的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16:17:43编辑过]
谢谢天宝妈发这个帖子,还是很长见识啊。 我也很奇怪这些小姑娘怎么这么小,就这么腹黑? 我自己小时候一路是班长,大队长,团委书记过来的,好像从来没觉得被人暗地排挤过,倒是有人直接当着我的面撂话挑战过,不过我都是直接当他们是空气,或者拿他们当笑话讲,好像他们也没敢跟我玩阴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神经大条啦,反正从来没有困扰过我。
是不是美国这边这种事更多一些? 我女儿在preschool和现在的K,我都见识过小姑娘之间的politics。 如果你们有兴趣,我可以多讲一些details。 不过我觉得在孩子小,家长干预还有效的时候,经历一点小小的politics未必是一件坏事情。 我可以明显感到我女儿现在比preschool的时候,心里还是强大多了。所以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所准备还是很有好处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16:15:08编辑过]
详细说说。
你是上中文学校吗? 我前面看到你说也自己教? 我一直犹豫到底要不要上中文学校,主要是我目前还没有碰到爱上中文学校的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16:17:43编辑过]
上中文学校。开始在家里就是给复习预习,后来加了点四五快读。现在四五停了,最近开始自己教马立平学前班,9月中文学校开学上马立平一年级。
我们这个宁愿学中文,因为挨骂少,学数学就老挨骂。
谢谢天宝妈发这个帖子,还是很长见识啊。 我也很奇怪这些小姑娘怎么这么小,就这么腹黑? 我自己小时候一路是班长,大队长,团委书记过来的,好像从来没觉得被人暗地排挤过,倒是有人直接当着我的面撂话挑战过,不过我都是直接当他们是空气,或者拿他们当笑话讲,好像他们也没敢跟我玩阴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神经大条啦,反正从来没有困扰过我。
是不是美国这边这种事更多一些? 我女儿在preschool和现在的K,我都见识过小姑娘之间的politics。 如果你们有兴趣,我可以多讲一些details。 不过我觉得在孩子小,家长干预还有效的时候,经历一点小小的politics未必是一件坏事情。 我可以明显感到我女儿现在比preschool的时候,心里还是强大多了。所以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所准备还是很有好处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16:15:08编辑过]
你是那个帖子里说的leader啊。讲讲故事吧,我们学习下
我们钓鱼野营归来了啊。 这趟大人小孩都玩得很高兴。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city person,对这种野外环境兴趣一般,但这次确实很享受啊。
我们一共四家人一起去,除了我们家以外,其他家的老公都是钓鱼高手。 一共钓了8条rainbow trouts,4条我也不知道叫什么的鱼,小朋友们还帮忙拉了竿子。 那帮人都是野外生存的专家啊,带了柴米油盐一应俱全,钓上鱼来了以后拿回小木屋,非常干脆利落地就收拾干净,然后就地生火一烤,那叫一个鲜哪。他们还带了很多其他生的熟的吃的,那几家老公还都是厨艺高手,轮流下厨,从早到晚每顿都有四五个菜。 像我们这种又不能钓,又不能烧的就负责看娃。租了个船带各家娃去湖上玩,回来就可以饭来张口啊,晚上还点篝火,围着火堆烤mashmellow吃。 我老公感叹这几天又体会到了小时候过年的感觉!
我们家女儿发挥她见人就能聊的本事,跟我们租的小木屋主人侃上了,知道人家在US Navy待了三十年,现在退伍了,回来经营这片林子。 人家还主动offer带小朋友们坐他的越野车,在林子里跑了一圈,趟了小溪,从大片草地里穿过,就像safari trip一样。 为娘我也沾一次光,一起转了一圈 :-)
我们2岁的老二跟在哥哥姐姐们后面,打酱油也打得挺欢。 就他一个不到5岁的,而且又会卖萌,所以各种受宠啊。 我们家老大一向是好姐姐,每次有吃的喝的都会给老二也张罗一盘。 烤mashmellow的时候,别人家姐姐烤好了,也往老二的盘子里放,每天都把他吃的小肚子滚圆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15:57:22编辑过]
wow,听上去很爽阿。发个片片吧。
你是那个帖子里说的leader啊。讲讲故事吧,我们学习下
我也想说这个,leader一般还是比较安全的,一个是可能leader内心就比较强大,另一个咱们那时候学习好的还有leader之类的还是比较得宠,坏孩子欺负的一般都挑软柿子捏。我个人觉得如果学区好学生素质好的话的话,bully可能还不会太嚣张,但听说同学之间teasing还是比较常见的,家长也尽量减少孩子被teasing的可能性吧。
上中文学校。开始在家里就是给复习预习,后来加了点四五快读。现在四五停了,最近开始自己教马立平学前班,9月中文学校开学上马立平一年级。 我们这个宁愿学中文,因为挨骂少,学数学就老挨骂。
谢谢分享! 那你很牛啊,我买了一套马力平一年级的书,里面的字还挺多的。我相信马力平学前班的字也少不了。
我自己教四五快读,刚教到第四册。 我觉得第三册是瓶颈。主要是里面很多字在口语中出现不多,孩子容易忘。 我们家先教认字卡,单个的字基本上都认识,但是经常读起课文还是磕磕巴巴的。
我也挺纠结的,一方面觉得中文学校太花时间,孩子还不喜欢,另一方面我也不知道如果不上中文学校的话,我自己能坚持教多久。
我也想说这个,leader一般还是比较安全的,一个是可能leader内心就比较强大,另一个咱们那时候学习好的还有leader之类的还是比较得宠,坏孩子欺负的一般都挑软柿子捏。我个人觉得如果学区好学生素质好的话的话,bully可能还不会太嚣张,但听说同学之间teasing还是比较常见的,家长也尽量减少孩子被teasing的可能性吧。
嗯,我妈也一直说我这点还是挺lucky的,从小到大一直在老师面前比较得宠,属于那种我和别人一起调皮,老师都只会批评别人,不怎么批评我的,我一路也都有很nice的好朋友,所以确实没有受过什么欺负。 不过说到当leader,我觉得其实我没有什么领导欲望,我更属于那种自由主义者,我不喜欢干涉别人,也不喜欢别人干涉我。 所以我对于跟大家一起恶作剧还比较有兴趣,但对于一本正经地领导大家没什么兴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21:39:35编辑过]
我刚才敲了好大一段我女儿在preschool和K经历的politics,不小心按错了一个键,一下子都没有了。 气死我了,等我喘口气再敲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21:39:35编辑过]
辛苦了嘿嘿
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是这些孩子以来,A就开始划分小圈子了。 我女儿有时候会回来说,A今天跟她讲不要当她的best best buddy了,因为A要去和B或者D当best best buddy,而且那一天就会不和她玩。 但是再过两天,A又会回来找她,说又不和B或者D玩了,又要和我女儿当best best buddy。 我开始其实觉得挺正常,娃才三岁啊,小孩子不都是两天好了,三天吵了。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不太对劲,因为从我女儿每天回来的描述里,A都是那个划分关系的人。 而且有时候我女儿说,B和D其实想和她一起玩,但是A会还是在他们耳朵旁边唠叨这个best best buddy的事情。 另外我有一次送女儿的时候,看见他们在吃morning snack,小男孩D坐在A的旁边,想跟A一起玩一个什么东西,A就很冷淡地说,我今天不跟你玩,因为你今天不是我的best best buddy,小男孩D立刻就哭了。
我发现这是个问题以后,就去找老师沟通了。 他们班当时有两个老师,一个年纪大一些,但是是新到这个幼儿园的,另一个年纪轻一些,但是资历老一点。 那个年纪大的老师比较赞同我的观点,觉得小孩有preferred friends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不能be exclusive and hurt other people's feelings。 那个年轻的就比较不以为然,说这种best best buddy的游戏是这个年龄的小姑娘都会玩的,只不过有的孩子对这个比较敏感一些,有的不太敏感,we are working on it, but it is totally normal。 我又回来找女儿谈,说A不和你玩的时候,你就和别人玩呗。 女儿说,但是我想不通啊,A原来一直都是我的好朋友,怎么现在有的时候不理我了呢,我不甘心呐。 所以那段时候我就每天两边做工作,跟女儿说你不要care呀不要care,跟老师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A现在决定我们家每天的气氛啊,这个best best buddy thing真是让我头痛啊。 不过当时那种情况没有太大改善,我觉得和那个年轻老师的不以为然的态度很有关系。 那个年纪大的老师碍着她,也不好太做什么。
那个时候我们家老二刚生,我也没那么多精力天天盯着。 正好快到summer了,我干脆让我女儿去一个私校上了10周summer camp,暂时跳出那个圈子。 然后在那个summer发生了一件事,就是那个年轻老师突然辞职了,把他们的一个替补老师转正了。 我一直就挺喜欢那个替补老师的,而且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也喘过气来了,所以决定再试一次。
这次一开学,我跟两个老师旧事重提,又说起了这个best best buddy问题。 两个老师态度很一致,说we are sick of this thing too. Every day there are kids crying because of this. We decide not to tolerate it any more。 我看到他们明确跟全班说,we don't want to hear any best best buddy talking in the classroom。然后我发现事情很快好转了。 首先A至少不敢在明面上说这个best best buddy了。 其次因为老师的态度,孩子们也意识到这么说是不对的,是很mean的。 那段时间我也跟女儿一起读了很多书,着重强调有一些mean behavior,even mean kids,and how to deal with them。 所以她开始意识到A有的时候用best best buddy不跟她玩,不是因为她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A的行为有问题。 然后我女儿又找到了几个nice girls to play with,所以对A也不太在乎了,我从她嘴里听到A的频率明显下降了很多。 又过了几个月,我有一次装作不经意问她,她现在跟A处的怎么样了,她说,oh mommy, she is still mean from time to time. When she is not mean, I play with her for a while. But when she becomes mean again, I just go play with other kids. It's not a big deal. 到那个时候,我才觉得她真正get over it了。
我后来和他们preschool的两个老师混成了很好的私人朋友,我女儿第二年在那里也混得如鱼得水。 老师们后来告诉了我一些他们老师之间的politics,让我感叹在孩子小的时候,老师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当然,还要自己心里强大才是王道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22:51:46编辑过]
wow,听上去很爽阿。发个片片吧。
我找一找吧,我们好像光顾着吃了,照片拍得倒不多,汗一个!
谢谢分享! 那你很牛啊,我买了一套马力平一年级的书,里面的字还挺多的。我相信马力平学前班的字也少不了。
我自己教四五快读,刚教到第四册。 我觉得第三册是瓶颈。主要是里面很多字在口语中出现不多,孩子容易忘。 我们家先教认字卡,单个的字基本上都认识,但是经常读起课文还是磕磕巴巴的。
我也挺纠结的,一方面觉得中文学校太花时间,孩子还不喜欢,另一方面我也不知道如果不上中文学校的话,我自己能坚持教多久。
我四五刚教完第二册,还是看你们说我才想起来,都忘了有这本书了,但是现在又得停下来了。
我们家老人回国以后,一整年我一个中文字或者一句诗也没教,随便做点什么就把学中文的时间冲掉了。所以才送她上中文学校,好歹为了上课我得给她复习预习。现在中文和跳舞都在中文学校上,娃还挺喜欢。
我们这个认中文字,记了忘忘了再记,我也没什么压力,记多少算多少,所以她对学中文不反感。中文课上讲的那些,因为内容少重复率高,她倒是都能记住。
我后来和他们preschool的两个老师混成了很好的私人朋友,我女儿第二年在那里也混得如鱼得水。 老师们后来告诉了我一些他们老师之间的politics,让我感叹在孩子小的时候,老师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当然,还要自己心里强大才是王道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22:51:46编辑过]
和老师成为私人朋友,这个很牛,也确实对娃有好处。我可以和老师谈得来,但是好像不会私下联系。
谢谢分享! 那你很牛啊,我买了一套马力平一年级的书,里面的字还挺多的。我相信马力平学前班的字也少不了。
我自己教四五快读,刚教到第四册。 我觉得第三册是瓶颈。主要是里面很多字在口语中出现不多,孩子容易忘。 我们家先教认字卡,单个的字基本上都认识,但是经常读起课文还是磕磕巴巴的。
我也挺纠结的,一方面觉得中文学校太花时间,孩子还不喜欢,另一方面我也不知道如果不上中文学校的话,我自己能坚持教多久。
我觉得关键是学了字之后要有机会能用上。
谢谢MM分享你家宝贝的经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9 1:01:50编辑过]
和老师成为私人朋友,这个很牛,也确实对娃有好处。我可以和老师谈得来,但是好像不会私下联系。
我们这里老师走马灯。我都是老师走的时候才能和他们留个电话email神马的。不过平时和每个老师都搞好关系才是王道。
我刚才敲了好大一段我女儿在preschool和K经历的politics,不小心按错了一个键,一下子都没有了。 气死我了,等我喘口气再敲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21:39:35编辑过]
pat pat,喝口水,休息一下
我女儿上preschool的时候是两岁半。
谢谢分享!家有preschool内向敏感女娃,老妈我压力山大。看来一定要打入娃的圈子,把情况摸透,争取老师。
是不是女孩子比较敏感?我家娃也是天天说今天谁是我的好朋友,明天谁是我的好朋友,但是别人有没有认可他,他完全不care!
那是因为你家小麦本身就是核心,心理足够强大啊
我觉得关键是学了字之后要有机会能用上。
谢谢MM分享你家宝贝的经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9 1:01:50编辑过]
mm 可以分享一下你买的儿童桌椅的链接吗?刚好国内的外甥女需要买。谢谢!
是不是女孩子比较敏感?我家娃也是天天说今天谁是我的好朋友,明天谁是我的好朋友,但是别人有没有认可他,他完全不care!
我家娃班上的小朋友也这样. 我倒是觉得popular的小朋友也有权力选择每天和谁玩. 每当我儿子跟我complain的时候, 我就说找其他人玩, 顺便教教他要广交朋友, 不要只跟一个人玩.
我家娃班上的小朋友也这样. 我倒是觉得popular的小朋友也有权力选择每天和谁玩. 每当我儿子跟我complain的时候, 我就说找其他人玩, 顺便教教他要广交朋友, 不要只跟一个人玩.
我也这样教的。
我刚才敲了好大一段我女儿在preschool和K经历的politics,不小心按错了一个键,一下子都没有了。 气死我了,等我喘口气再敲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21:39:35编辑过]
MM 写的真好。
我猜那个年轻老师比较喜欢那个每天说今天和谁谁玩的小孩? 或是就是懒,不想管? 后来的老师还是比较正常的, 管了就好了。 家长在这里能起的作用有限,老师还是很重要的。
MM 写的真好。
我猜那个年轻老师比较喜欢那个每天说今天和谁谁玩的小孩? 或是就是懒,不想管? 后来的老师还是比较正常的, 管了就好了。 家长在这里能起的作用有限,老师还是很重要的。
但是就算管, 也只能是不说best best friend, 但是还是会选一个人玩啊, 其他人还是会hurt.
但是就算管, 也只能是不说best best friend, 但是还是会选一个人玩啊, 其他人还是会hurt.
我没看懂你说的。不过,我属于情商很低的,MIT 那个帖子里,我也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比如说要给小朋友找个好朋友什么的, 那不是等于给小朋友限制了圈子? 我觉得一个小团体一个小团体的,其实挺不好的。
你们小时候是小团体,还是一个人独自来往的? 我是后者,不少小团体拉拢,我都没怎么介入。
我没看懂你说的。不过,我属于情商很低的,MIT 那个帖子里,我也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比如说要给小朋友找个好朋友什么的, 那不是等于给小朋友限制了圈子? 我觉得一个小团体一个小团体的,其实挺不好的。
你们小时候是小团体,还是一个人独自来往的? 我是后者,不少小团体拉拢,我都没怎么介入。
我的理解是,小孩最受打击的是没有人一起玩,落了单,所以有一两个比较好的伙伴很重要,当然同时也open to accept new friends。这也不是搞小团体,小团体是exclusive的,对外来者不欢迎。
我刚才敲了好大一段我女儿在preschool和K经历的politics,不小心按错了一个键,一下子都没有了。 气死我了,等我喘口气再敲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21:39:35编辑过]
别急别急,喝口水喘口气。
但是就算管, 也只能是不说best best friend, 但是还是会选一个人玩啊, 其他人还是会hurt.
选择跟谁玩没关系,但是借着这个打击别的孩子就不好了。真正的leader不在乎追随者众--“大家一起玩”。bully的孩子才会single one child out and pick on him/her--“我们都不跟谁谁玩”。就算游戏规则导致必须选择一个孩子,我觉得上面的mindset的差别会反映在具体的细节上是不是伤害别的孩子的感情。我觉得有些bully的孩子其实是利用这个选择跟谁玩来建立优越感。如果被bully的孩子跳出这个圈套,不在意了,这个局也就破了。不过当局者迷,所以家长还是引导一下。
是不是女孩子比较敏感?我家娃也是天天说今天谁是我的好朋友,明天谁是我的好朋友,但是别人有没有认可他,他完全不care!
我们也一样,说归说,玩的时候照玩。PD比较懵懂,前一阵他的好朋友vacation三周,头两天他就有点蔫蔫的。还好他的老师比较有责任心,尽量鼓励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我们也经常说,他就好了。
我家娃班上的小朋友也这样. 我倒是觉得popular的小朋友也有权力选择每天和谁玩. 每当我儿子跟我complain的时候, 我就说找其他人玩, 顺便教教他要广交朋友, 不要只跟一个人玩.
same here。我讲过以前天宝班上一个小姑娘,前一天choose天宝跟她玩,天宝乐得pdpd的,第二天天宝又去找她玩,她说不跟天宝玩了,他回家很苦恼。不过后来又找到两个小男孩做朋友,就好了。小男孩都还未开化,暂时没这么多麻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22:51:46编辑过]
A才4岁啊!真早熟啊!我看娃班上的(4岁)女生好像也没有这么成熟的。
same here。我讲过以前天宝班上一个小姑娘,前一天choose天宝跟她玩,天宝乐得pdpd的,第二天天宝又去找她玩,她说不跟天宝玩了,他回家很苦恼。不过后来又找到两个小男孩做朋友,就好了。小男孩都还未开化,暂时没这么多麻烦。
嗯,这样最好。不过男孩子bully起来是不是就动手了?
thanks for sharing the story!
嗯,这样最好。不过男孩子bully起来是不是就动手了?
对,男孩子bully没有这些跟你玩不跟你玩的花样,直接tease然后就打。所以相对来说家长容易发现,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22:51:46编辑过]
MM有空也说说老师之间的polities吧?
选择跟谁玩没关系,但是借着这个打击别的孩子就不好了。真正的leader不在乎追随者众--“大家一起玩”。bully的孩子才会single one child out and pick on him/her--“我们都不跟谁谁玩”。就算游戏规则导致必须选择一个孩子,我觉得上面的mindset的差别会反映在具体的细节上是不是伤害别的孩子的感情。我觉得有些bully的孩子其实是利用这个选择跟谁玩来建立优越感。如果被bully的孩子跳出这个圈套,不在意了,这个局也就破了。不过当局者迷,所以家长还是引导一下。
要组织大家一起玩这个对popular的小孩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我理解有目的地组织大家不跟谁谁玩是个bully. 如果她就是选择了和一个小朋友玩, 剩下的小朋友落单了, 我觉得OK.
我女儿上preschool的时候是两岁半。 他们preschool是混班的,主要是三岁到五岁的娃,我女儿当时是唯一一个不到三岁的。 上了几个月以后,我女儿提到一个叫A的四岁小女孩老是喜欢找她玩,她也挺高兴有这么一个朋友。 但是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班陆续来了两个小女孩B,C和小男孩D。 这几个小孩原来和A都是一个family care长大的。 那个family care只到三岁,所以这些小孩三岁以后就陆续都转到这个幼儿园来了。 家长们自然希望孩子能和熟悉的伙伴在一起,所以又要求都到了这个preschool班。
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是这些孩子以来,A就开始划分小圈子了。 我女儿有时候会回来说,A今天跟她讲不要当她的best best buddy了,因为A要去和B或者D当best best buddy,而且那一天就会不和她玩。 但是再过两天,A又会回来找她,说又不和B或者D玩了,又要和我女儿当best best buddy。 我开始其实觉得挺正常,娃才三岁啊,小孩子不都是两天好了,三天吵了。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不太对劲,因为从我女儿每天回来的描述里,A都是那个划分关系的人。 而且有时候我女儿说,B和D其实想和她一起玩,但是A会还是在他们耳朵旁边唠叨这个best best buddy的事情。 另外我有一次送女儿的时候,看见他们在吃morning snack,小男孩D坐在A的旁边,想跟A一起玩一个什么东西,A就很冷淡地说,我今天不跟你玩,因为你今天不是我的best best buddy,小男孩D立刻就哭了。
我发现这是个问题以后,就去找老师沟通了。 他们班当时有两个老师,一个年纪大一些,但是是新到这个幼儿园的,另一个年纪轻一些,但是资历老一点。 那个年纪大的老师比较赞同我的观点,觉得小孩有preferred friends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不能be exclusive and hurt other people's feelings。 那个年轻的就比较不以为然,说这种best best buddy的游戏是这个年龄的小姑娘都会玩的,只不过有的孩子对这个比较敏感一些,有的不太敏感,we are working on it, but it is totally normal。 我又回来找女儿谈,说A不和你玩的时候,你就和别人玩呗。 女儿说,但是我想不通啊,A原来一直都是我的好朋友,怎么现在有的时候不理我了呢,我不甘心呐。 所以那段时候我就每天两边做工作,跟女儿说你不要care呀不要care,跟老师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A现在决定我们家每天的气氛啊,这个best best buddy thing真是让我头痛啊。 不过当时那种情况没有太大改善,我觉得和那个年轻老师的不以为然的态度很有关系。 那个年纪大的老师碍着她,也不好太做什么。
那个时候我们家老二刚生,我也没那么多精力天天盯着。 正好快到summer了,我干脆让我女儿去一个私校上了10周summer camp,暂时跳出那个圈子。 然后在那个summer发生了一件事,就是那个年轻老师突然辞职了,把他们的一个替补老师转正了。 我一直就挺喜欢那个替补老师的,而且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也喘过气来了,所以决定再试一次。
这次一开学,我跟两个老师旧事重提,又说起了这个best best buddy问题。 两个老师态度很一致,说we are sick of this thing too. Every day there are kids crying because of this. We decide not to tolerate it any more。 我看到他们明确跟全班说,we don't want to hear any best best buddy talking in the classroom。然后我发现事情很快好转了。 首先A至少不敢在明面上说这个best best buddy了。 其次因为老师的态度,孩子们也意识到这么说是不对的,是很mean的。 那段时间我也跟女儿一起读了很多书,着重强调有一些mean behavior,even mean kids,and how to deal with them。 所以她开始意识到A有的时候用best best buddy不跟她玩,不是因为她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A的行为有问题。 然后我女儿又找到了几个nice girls to play with,所以对A也不太在乎了,我从她嘴里听到A的频率明显下降了很多。 又过了几个月,我有一次装作不经意问她,她现在跟A处的怎么样了,她说,oh mommy, she is still mean from time to time. When she is not mean, I play with her for a while. But when she becomes mean again, I just go play with other kids. It's not a big deal. 到那个时候,我才觉得她真正get over it了。
我后来和他们preschool的两个老师混成了很好的私人朋友,我女儿第二年在那里也混得如鱼得水。 老师们后来告诉了我一些他们老师之间的politics,让我感叹在孩子小的时候,老师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当然,还要自己心里强大才是王道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22:51:46编辑过]
谢谢分享!看起来老师的态度很重要。归根结底,还是要培养内心强大的娃啊,划分小圈子的人处处都有,这个学校没有,不代表那个学校也没有,一方面要给他找固定的玩伴,一方面要学会不被别人的态度影响情绪。
选择跟谁玩没关系,但是借着这个打击别的孩子就不好了。真正的leader不在乎追随者众--“大家一起玩”。bully的孩子才会single one child out and pick on him/her--“我们都不跟谁谁玩”。就算游戏规则导致必须选择一个孩子,我觉得上面的mindset的差别会反映在具体的细节上是不是伤害别的孩子的感情。我觉得有些bully的孩子其实是利用这个选择跟谁玩来建立优越感。如果被bully的孩子跳出这个圈套,不在意了,这个局也就破了。不过当局者迷,所以家长还是引导一下。
同意,不和谁玩问题不大,但是教唆一个团体孤立某个人,这个是bully了。所以有一两个固定玩伴还是重要的,至少不会孤家寡人。
要组织大家一起玩这个对popular的小孩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我理解有目的地组织大家不跟谁谁玩是个bully. 如果她就是选择了和一个小朋友玩, 剩下的小朋友落单了, 我觉得OK.
对年龄小的孩子也就这样吧,可以选择跟谁玩,那不跟玩的小孩子就学着自己在找玩伴呗或者自己玩一会儿,这个我觉得很正常。不过我听初高中的家长说,女孩子还是有很多小圈子,会拉拢人,所以孩子也会很纠结加入哪一个,总的放弃一边。如果不加入,就没朋友了或者边缘化了。蛮搞的。
MM 写的真好。
我猜那个年轻老师比较喜欢那个每天说今天和谁谁玩的小孩? 或是就是懒,不想管? 后来的老师还是比较正常的, 管了就好了。 家长在这里能起的作用有限,老师还是很重要的。
我觉得她是有点懒,另外也有方法的问题。开始他们一些其他方面的规矩也不严,后来就好多了。
选择跟谁玩没关系,但是借着这个打击别的孩子就不好了。真正的leader不在乎追随者众--“大家一起玩”。bully的孩子才会single one child out and pick on him/her--“我们都不跟谁谁玩”。就算游戏规则导致必须选择一个孩子,我觉得上面的mindset的差别会反映在具体的细节上是不是伤害别的孩子的感情。我觉得有些bully的孩子其实是利用这个选择跟谁玩来建立优越感。如果被bully的孩子跳出这个圈套,不在意了,这个局也就破了。不过当局者迷,所以家长还是引导一下。
嗯,我原来前面也说过,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有自己preferred friends,但是不应该be exclusive or hurt other people's feelings。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孩子可以选择跟自己喜欢的朋友玩,但这时候如果有其他人要求加入的话,不能跟其他人都说我们就是不想和你玩,甚至阻止自己的朋友和别人玩。
对这个年纪的小孩,他们大多数还不能主动组织一群人一起玩,这很正常,只要别人想加入的时候不要每次都拒绝,把别人划在圈子外面就好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9 15:45:47编辑过]
谢谢分享!看起来老师的态度很重要。归根结底,还是要培养内心强大的娃啊,划分小圈子的人处处都有,这个学校没有,不代表那个学校也没有,一方面要给他找固定的玩伴,一方面要学会不被别人的态度影响情绪。
是啊,就像前面说的,小孩子今天好了明天恼了很正常,但是长期be exclusive 而且不让自己的朋友和别人玩就不正常了。 这当中的区别有时候很微妙,会需要大人帮忙把握一下。 不过见识一下也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以后就不怕了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9 15:09:50编辑过]
同意,不和谁玩问题不大,但是教唆一个团体孤立某个人,这个是bully了。所以有一两个固定玩伴还是重要的,至少不会孤家寡人。
嗯,我不知道大家的学校怎么样,我们原来在preschool的时候其实家长之间的交往还比较淡,一上了K以后,突然发现家长们拉帮结派,约playdate一下子厉害了,好象都怕自己家娃落单了。 我女儿说她有时候跟班上谁闹别扭的时候,也会有三四个平时玩得好的朋友跳出来帮她吵,我汗阿! 不过她性格还是偏大大咧咧的,大多数时候其实还是没有什么固定的圈子。 这儿好象大多数都是男娃妈,男孩相对简单很多了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9 15:39:18编辑过]
MM有空也说说老师之间的polities吧?
其实也没有什么,老师也是正常人,有的人有敬业一点,有的人混一点。而且性格不同的老师之间自然会有矛盾。就跟我们平时上班的那些office politics差不多。只要大家都能be professional就好了。
我也不是和每个老师都谈得来,三观一致的就多聊一点。 有的好老师我确实能感觉到人家对孩子对我们都挺care的,所以我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就会跟她们多说一些,她们家里有什么喜事烦心事也会跟我说一些。 碰到那种特别quiet,或者脾气很不合的我一般也不勉强聊,就随便说说娃最近又干什么了,夸夸她们的工作,表示一下感激呗。 不过我跟老师聊天主要是加强沟通,并没指望她们因此对娃另眼看待啊。 我觉得老师对娃的态度主要还是看娃自己,聪明懂事的娃谁不喜欢啊,如果是一成天捣乱添麻烦的,那家长再跟老师套近乎也没用啊!
嗯,我不知道大家的学校怎么样,我们原来在preschool的时候其实家长之间的交往还比较淡,一上了K以后,突然发现家长们拉帮结派,约playdate一下子厉害了,好象都怕自己家娃落单了。 我女儿说她有时候跟班上谁闹别扭的时候,也会有三四个平时玩得好的朋友跳出来帮她吵,我汗阿! 不过她性格还是偏大大咧咧的,大多数时候其实还是没有什么固定的圈子。 这儿好象大多数都是男娃妈,男孩好像是相对简单很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9 15:20:50编辑过]
我,我特怕家长之间的这个,你们都怎么对付阿?
唉,我的理想世界是: 家长不要加入孩子之间,就像家长之间搞这个playdate。 但看来不行了。
嗯,我不知道大家的学校怎么样,我们原来在preschool的时候其实家长之间的交往还比较淡,一上了K以后,突然发现家长们拉帮结派,约playdate一下子厉害了,好象都怕自己家娃落单了。 我女儿说她有时候跟班上谁闹别扭的时候,也会有三四个平时玩得好的朋友跳出来帮她吵,我汗阿! 不过她性格还是偏大大咧咧的,大多数时候其实还是没有什么固定的圈子。 这儿好象大多数都是男娃妈,男孩相对简单很多了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9 15:39:18编辑过]
是不是因为K以后小学要同学好多年?所以大家才喜欢PLAYDATE。像PRESCHOOL比比这个班基本上最后都会去不同的小学。
thanks for sharing the story!
对,男孩子bully没有这些跟你玩不跟你玩的花样,直接tease然后就打。所以相对来说家长容易发现,汗。
比比爸爸对这个特别敏感,有次我们去接,有个小朋友拽着比比不让走还是什么的,比比爸爸马上就打电话问老师那个小朋友的情况
我没看懂你说的。不过,我属于情商很低的,MIT 那个帖子里,我也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比如说要给小朋友找个好朋友什么的, 那不是等于给小朋友限制了圈子? 我觉得一个小团体一个小团体的,其实挺不好的。
你们小时候是小团体,还是一个人独自来往的? 我是后者,不少小团体拉拢,我都没怎么介入。
我一直转学,没机会加入小团体,一直到考上高中以后,还以为终于和大家起点一样了,才发现人家初中,小学同学又变成小团体了,最后就变成和其他的游离分子在一起混。
以前一直觉得没有从小到大的好朋友也好,闺蜜也好是个遗憾,现在倒是觉得这样的经历也挺好的,保持独立思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9 16:07:53编辑过]
我也想说这个,leader一般还是比较安全的,一个是可能leader内心就比较强大,另一个咱们那时候学习好的还有leader之类的还是比较得宠,坏孩子欺负的一般都挑软柿子捏。我个人觉得如果学区好学生素质好的话的话,bully可能还不会太嚣张,但听说同学之间teasing还是比较常见的,家长也尽量减少孩子被teasing的可能性吧。
TEASING IS PART OF LIFE
是不是因为K以后小学要同学好多年?所以大家才喜欢PLAYDATE。像PRESCHOOL比比这个班基本上最后都会去不同的小学。
好像也不是啊,因为他们这个是幼儿园里的K,以后大家也会上不同的小学。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家长们觉得上了K,就正式开始了学校生涯了? 我们家因为反正明年还得上一遍K,所以对今年这个不怎么在乎,但是我看其他家长好像都觉得这是一个big deal。 不过这也可能是他们这个班的个别情况啊。
另外我太同意里面说的父母没有作用,因为我当时就是根本没有跟父母讲过一个字,他们还认为那个女生是我的好朋友。
我小时候据说经常和3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有一个据我妈说一直MANIPULATE我,指使我帮她拿书包,TEASING我,我妈一直想办法把我和她隔开,鼓励我和另2个小朋友玩,后来大概小学2,3年纪的时候我们四个小朋友就分开了。我自己倒是一点儿也不记得我妈说的这些事情了,所以我觉得家长应该还是可以SENSE的。
可能再大些,父母和孩子交流少了,就不容易发现了。
比比妈我们邀请你介绍一下最近你读的how children succeed和learned optimism吧。
啊,我读书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
HOW CHILDREN SUCCEED我是花了两个下午加速看完的,细节都记不清楚了。
这本书其实是作者在做报道的过程中,自己经历的几个关于教育的PROGRAM,和一些相关的社会实验。
1. 差学区的CHARTED SCHOOL PROGRAM
2. 差学区的CHESS PROGRAM
3. 芝加哥的差学区的一个MENTOR PROGRAM
4. 历史悠久的私立学校(父母至少中产以上)
现代教育强调标准化考试是MISLEADING,因为高中生肄业生(没有完成高中但是通过高中毕业考试)和DROP OFF两个GROUP的OUTCOME是一样的,还有差社区实验学校的毕业生很多能进高中,但是到申请大学和大学毕业的时候,又和社区里其它的孩子没有明显区别了。
作者讨论了一些CHARACTER,我印象里是强调了Grit,父母主要是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最大,还有就是个人经历,里面提到那个好的私立学校,并没有培养出什么LEADER,因为中产阶级的家长对孩子保护得太好了,很难经历真正的挫折。
作者还有提到美国大学是为了CORPORATE AMERICAN培养GOOD EMPLOYEE,并不是培养LEADER的系统。
因为不是一本HOW的书,所以也没有给出什么具体做法的建议,每个人看完应该都有不同的理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9 16:47:40编辑过]
我,我特怕家长之间的这个,你们都怎么对付阿?
唉,我的理想世界是: 家长不要加入孩子之间,就像家长之间搞这个playdate。 但看来不行了。
嗯,完全没有playdate好像不太可能哦。 如果你们家娃不popular,你可能得帮一把,主动找人家playdate。 如果很popular,你不找别人,别人也会来找你啊! 我女儿的一个好朋友是一个长得很甜美的美国小女生,是她们班最大的,也是人缘最好的几个之一。 我听她爸说她们家收到的playdate邀请之多,需要她爸专门给她们做了一个social calendar才能排开。 不过playdate也没有那么恐怖啊,我从其他家长那里也听到了很多有用信息,还有很多好玩的八卦 :-)
另外在申明一遍啊,也许男孩好很多。 不过我们家儿子还在toddler room,他们大多数小朋友话还没讲全呢,所以对男孩我没有经验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9 16:06:20编辑过]
嗯,我原来前面也说过,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有自己preferred friends,但是不应该be exclusive or hurt other people's feelings。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孩子可以选择跟自己喜欢的朋友玩,但这时候如果有别人要求加入的话,不应该说我们就是不想和你玩,甚至阻止自己的朋友和别人玩。
对这个年纪的小孩,他们大多数还不能主动组织一群人一起玩,这很正常,只要别人想加入的时候不要拒绝,把别人划在圈子外面就好了。
看来我要求真低。我都可以接受拒绝。如果我们把一个一起玩的relationship想成一个玩具,能share算是超级好小孩,能take turns算是一般好小孩。谁先得谁玩算是正常。抢正在进行中的relationship要被time out. Systematic抢人relationship算bully.
好像也不是啊,因为他们这个是幼儿园里的K,以后大家也会上不同的小学。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家长们觉得上了K,就正式开始了学校生涯了? 我们家因为反正明年还得上一遍K,所以对今年这个不怎么在乎,但是我看其他家长好像都觉得这是一个big deal。 不过这也可能是他们这个班的个别情况啊。
比比学校大概也有那么几个家长经常在一起PLAYDATE,比比去同学生日PARTY,收到感谢卡上也有家长提到可以一起PLAYDATE
我们对固定的PLAYDATE持谨慎态度,特别是同学家长。
同意,不和谁玩问题不大,但是教唆一个团体孤立某个人,这个是bully了。所以有一两个固定玩伴还是重要的,至少不会孤家寡人。
最好这个固定玩伴不要太popular. 我儿子在幼儿园的好朋友就是social butterfly. Butterfly妈妈跟我说,有次别的小朋友要跟butterfly约playdate, 我儿子很生气。回家我就把儿子骂了一顿,太没有出息了。
作者是心理学家,OPTIMISM是他的研究课题。
他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简单的BEHAVE-REWARD关系,就是说如果某种行为被鼓励人就会更多重复同样的行为,他认为人的行为和乐观悲观的关系很大,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会有更多ACHIEVEMENTS。而且遇到挫折,悲观的人忧郁的时间更长。
乐观和悲观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解释发生的事情,好事情和坏事情。例如如果你中大奖了,你会觉得因为You are a lucky guy or you choose the right number. 前者更乐观。If you got declined by a dating request, you feel that you are not attractive or you used a wrong excuse. 后者更乐观。书上有ASSESSMENT,可以测你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人。人都会DEPRESS,区别就是强度和时间长短,如果能改变你对发生事件的解释,就能早日走出DREPSSION。
孩子是乐观和悲观,主要取决于三方面:
1. What he hears from his mother
2. The form of criticisms he hears when he fails
3. The reality of his early losses and traumas.
后面还有学校和体育运动,看完了再更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9 17:54:2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