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他做自己挺难的,难的不在于做不做,而在于做自己,还有没有人愿意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学历史的时候,经常给历史人物盖棺定论,最后都要说到他的历史局限性。。。。张艺谋也不例外,尤其他的知识水平本来就不占优势,他最熟悉和了解的生活,也就是他所谓的做自己,都反映在了红高粱,秋菊打官司这些早期让他成名的电影里。。。。一个好的导演,要不停地突破自己,他的问题就是他突破不了,他对生命和人性的理解有限。。。。。我们在上中外文学名著赏析的时候,老师说,一个好的作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他是超越时代的,是凌驾于所有芸芸众生之上的,怀着一颗怜悯的心,看着普罗大众的一切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生老病死, 因为理解,所以慈悲;因为众生的挣扎,无奈甚或无知无觉,所以怜悯。。。。。张艺谋他达不到这样的境界,说到底,还是书读得不够。。。。并不是一定要把所有的生活都经历一遍,才能对人生有个居高临下的感悟。。。。所以他拍不出来life is beautiful, 也拍不出来李安的饮食男女,断胳膊山这样的作品。。。。
有人说13x是表现了在战争期间大人救助小孩,我不敢苟同。那群妓女比女学生平均不会大超过三岁:原著写了,豆蔻十五岁;玉墨十三岁接客,压了,某同行三年,年纪不超过十七;妓女从来都是职业寿命很短的行业,那时期的秦淮红妓,平均年龄也就十几岁。所以那些妓女们也就比学生大个两三岁,也是未成年。再者,妓女难道不是弱者?之前就生活在被人糟践的底层处境中,所以反而比女学生“强”么?破罐子可以破摔,好罐子就应该被保全?
哪本原著写的玉墨不超过17岁?我只看了电影,没看原著,红菱说与玉墨同船3年,被压了36个月,敢情玉墨从13岁的单纯教会女学生被卖到妓院,马上就变身头牌花魁?
张艺谋一直想把片子往美国人的口味上靠。如果拍给中国人看搞那么多英文对白(英文对白已经差不多一半了)干什么?如果要拍给中国人看就该学学人家“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人家用伊朗的视角讲伊朗的故事,无愧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最佳男女主角的肯定。而张艺谋用的是中国人视角还是好莱坞视角一看便知。可惜他学好莱坞又学偏了。好莱坞讲的普世价值是在战争中,受难的都是弱者,而没有社会阶层之分。而张的电影在学生和妓女之间树立起阶层的高墙,又不解释清楚这种现象的成因,被人诟病也不奇怪。
张艺谋这部片子一开始就打算走国际路线,目标当然不只是给中国人看,难道不可以么?之前拍了很多中国人视角的中国故事,也拿了不少国际奖项(包括你提到的金熊奖),不也同样是被很多精英拍用中国的落后去换奖么?
这部电影还延续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片的一贯方式:讲日语肯定是坏蛋,讲上海话的肯定是汉奸,日军肯定坏的像失心疯;中国官兵肯定是为了保护妇孺各种英勇(在历史上,国民党南京卫戍区司令唐生智是率先逃走的)
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屠杀了30万人,强奸轮奸杀死的妇女超过8万人,你对此有什么要替日本人辩驳的吗?是不是要在片子中展现下日军的温情之处才能体现出伟大的普世情怀?讲上海话的都是汉奸,你怎么看出来的?一共就一个说上海话的,而且这个汉奸展现出来的多面性你看不出来是吧?历史上唐生智率先逃走,片子里有唐生智吗?回去看看历史书吧,历史上日军进城后遭遇了无数巷战,就是片子里这种群龙无首的散兵部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9 3:35:53编辑过]
kristo mm,我刚刚还在想着很久没有看到过你的发言了。然后去翻了艾未未那个帖子。
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亡国一次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鲁迅
鲁迅同志也有他自己的局限性。他没有看到国人的进步。国人也常说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的。虽然还有很多处于他所批判的那种蒙昧状态。在我看来,光复旧物的意义不如和平崛起。当然gcd有太多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也不好只看到国人和gcd落后的一面。
电影我是在国内看的。其实当初13x宣传的时候我就没看好过,因为张艺谋的烂片实在是太多了。我觉得张的问题不在于技术方面,而在于观念方面,他的观念太陈旧了,而且还停留在过去的那个时代。不论是张艺谋,还是陈凯歌,那个时代给了他们创作的土壤,也彻底局限和葬送了他们
这一段就显得主观性太强了。张艺谋可能确实拍了很多烂片,但是不能就因此断定他不能出新的好的作品。三枪的烂,我个人觉得是不是也是因为他去搞了两年运动会,急着给张伟平赚一票。
这是一部虚伪的电影。将一个群体的苦难用自我牺牲的方式美化和升华,让“小蚊子们”在道德上成为祭品。鼓励牺牲、弱化个人权利的思想在中国一贯根深蒂固,更遑论对象是受性歧视的妓女。《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送给在那场屠杀中被侮辱的女性的贞节牌坊,在牌坊下的真实苦难就像小蚊子一样都是不合时宜的
这个看法大概源自kristol后面关于妓女,妓女年龄的论述。稍后分析。
莫泊桑的《羊脂球》和13x题材相似,然而13x归根结底是一部“反羊脂球”的小说。羊脂球的不甘,伤心,才是一个女子的最正常反映(片中小蚊子的表现也是)。相比之下,13x中妓女一开始受尽歧视,后来毅然替学生们去赴死,就很让人生疑了。假设故事的编排是那些妓女一开始没人收留,那些女学生见其可怜收留了她们,然后妓女们因为感激报答学生才站出来替她们去死,这样在逻辑上还能说的通一些。
编排上,影片并没有忽视这些。有个小女孩因为和妓女吵架死在妓女眼前。可是后面书娟却在日本人进来的时候把他们引上了楼。红菱在书娟她们埋葬好同伴之后就说,姐姐欠你一条命。kristol说的不甘心,妓女们是有的啊。玉墨说“要不是这些小女孩,你的脸和屁股还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呢?”这句话也说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啊。
而且我不觉得让妓女们代女学生去死就是对的,人人生而平等,没有谁的命比谁的更金贵。
说不上烂片,但绝对谈不上什么好片,当然肯定是老谋子这两年最好的:)
匠气太重,人物形象太单薄了,很多人一下子从正常人变成高大全真善美,挺生硬的。
而且我不觉得让妓女们代女学生去死就是对的,人人生而平等,没有谁的命比谁的更金贵。
说不上烂片,但绝对谈不上什么好片,当然肯定是老谋子这两年最好的:)
re,老谋子讲故事真不行,人物思想变化不流畅,感觉坑坑巴巴的,
不过片子还算是挺有诚意的,不算很好,但还是值得一看吧,画面还是拍得很美很美的!
前天看得兴起又去看了姜文的鬼子来了,那个故事讲得叫一气呵成,绝了!
抗日的电影,鬼子来了绝对是我心目中的NO.1
片子我没有兴趣看,因为有一点很根本的地方,完全地错误了。我在网上也看到差不多的评论。
我外婆家当时就在南京,住在当时的鼓楼使馆区,外婆的妹妹就在南京的教会学校。写这个剧本的人,对于历史一点都不了解。当时上教会学校的女孩,都是中上权贵富裕家庭,没有穷人孩子,连中产都没有,因为教会学校的教育方针就是培养日后上流社会淑女,专门给上流男人培养老婆的。这些教会女生当时在哪里?几个月前就全部跟着国府撤退到重庆大后方了,根本不可能留在南京,这些专门教导淑女的教会学校跟着迁移到重庆,我外婆的家人全都是7月以前带着主要家当走的。南京当时留下来的,都是没有能力走的中下层,所以根本出现不了妓女救教会学生这个情况,这是严歌另自己yy了。她希望能表现一下妓女与清纯学生的反衬,不过是完全不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阶层动向,都在那里想当然。
其他的地方教会学校迁校还没有南京的那么彻底,因为当时国民政府在南京,第一夫人,总统都是笃信基督教的,所以下有所好,很多国民政府的官员子女都是教会学校的学生,所以当整个国民政府迁都的时候,他们子女的学校跟着一起迁走。
所以妓女救人有可能,就教会学校的学生?她们得去重庆救。所以这个电影真的是失实的艺术创作,不过这怪不了张艺谋,这是剧本的荒谬。
我觉得主要是人物转变的心理过程都没有刻画好,变得也太快了,特别是约翰,真是一秒钟变神父啊!不过场面拍得还是不错的,老谋子是个好的摄影师,但是不会讲故事。有些场景我还是哭了,特别是玉墨她们知道替女学生们去赴约就是去送死,还是笑嘻嘻的梳妆打扮得时候。
哦,还有,本片融合了美丽人生,入殓师等多部奥斯卡获奖影片的元素,我看得一愣一愣的
很有同感
其实,我觉得他做自己挺难的,难的不在于做不做,而在于做自己,还有没有人愿意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学历史的时候,经常给历史人物盖棺定论,最后都要说到他的历史局限性。。。。张艺谋也不例外,尤其他的知识水平本来就不占优势,他最熟悉和了解的生活,也就是他所谓的做自己,都反映在了红高粱,秋菊打官司这些早期让他成名的电影里。。。。一个好的导演,要不停地突破自己,他的问题就是他突破不了,他对生命和人性的理解有限。。。。。我们在上中外文学名著赏析的时候,老师说,一个好的作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他是超越时代的,是凌驾于所有芸芸众生之上的,怀着一颗怜悯的心,看着普罗大众的一切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生老病死, 因为理解,所以慈悲;因为众生的挣扎,无奈甚或无知无觉,所以怜悯。。。。。张艺谋他达不到这样的境界,说到底,还是书读得不够。。。。并不是一定要把所有的生活都经历一遍,才能对人生有个居高临下的感悟。。。。所以他拍不出来life is beautiful, 也拍不出来李安的饮食男女,断胳膊山这样的作品。。。。
有道理
不过我记得真实的南京大屠杀其中曾经有几片国际保护区。很多父母为了求孩子能送进去。不惜一切要把孩子送入这种保护区里。其实就讲一家小人物的故事。怎么跑。怎么跑不了。怎么尽力为孩子求生存。最后父母怎么惨死的。再环绕着一家展开写周边故事就很好了
嗯 用普通人都有的感情 最能打动普通人
那个帖子真是我华人以来看得最为开心的一个帖子了
据说张导的艺术生涯前景被某些人堪忧好多年了。
这个我很同意。
他的能力是有限的。他熟悉/擅长的领域,他已经实现和完成过了。现在想突破,但是在新领域里,还没有找到突破的方向。
他本来就不是科班出身。理论高度肯定不能和李安比。 他的理论, 大部分都是自己实践中感悟出来的。
我理解他对电影的理解/和追求,有点象农民希望种的庄稼长的又高又壮,人人看了夸。。没有上升到普世慈悲的高度上。其实挺朴实的。
他对电影的诚意, 我还是相信的。
其实这种对比也很不公平。
李安是在这边接受的教育。多年国外生活经验。当然对西方文化背景的题材驾轻就熟。
李安也拍不出秋菊打官司,因为他不懂。
所以说李安自己对TG有偏见吧。好像共产党之下的学生就是热血。卑劣。背信弃义的代名词。还不如一个汉奸来的有人性温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5 22:22:2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