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你认得那个楼主不?喊她过来嘛。我读书那阵也有过,查清了过敏源,但跟我的专业有关,不可能全除掉,当时医生说要学会live with it,可是一毕业还没离开那地方就好了很多,现在基本没事了。因为一发作实在太痛苦了,我也一直查资料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想自己治。明白了过敏机制后就知道了:基本是精神压力跟过敏源一起干的坏事。虽然仍然很注意离开过敏源,但至少那些鱼呀虾的我都不用禁口了。
信使,你认得那个楼主不?喊她过来嘛。我读书那阵也有过,查清了过敏源,但跟我的专业有关,不可能全除掉,当时医生说要学会live with it,可是一毕业还没离开那地方就好了很多,现在基本没事了。因为一发作实在太痛苦了,我也一直查资料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想自己治。明白了过敏机制后就知道了:基本是精神压力跟过敏源一起干的坏事。虽然仍然很注意离开过敏源,但至少那些鱼呀虾的我都不用禁口了。
纳博科夫还是跨语言写作的巨匠,其中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对“通感”的把握。他的文字能在人脑内转换成图像和气味,而这种图像感是非常无敌的。摘录一句很有名,我自己也喜欢的,就是《洛丽塔》的最后一句:“我正在想到欧洲的野牛和天使,颜料持久的秘密,预言家的十四行诗,艺术的避难所。这就是你和我能够共享的唯一的永恒,我的洛丽塔。”英文版的是:I am thinking of aurochs and angels, the secret of durable pigments, prophetic sonnets, the refuge of art. And this is the only immortality you and I may share, my Lolita. 我觉得这句话的美是跨语言和跨文化的
摘录他上课的一个段子。他在康奈尔大学教学期间,学生的评价很高,似乎他课的上座率仅次于一门歌曲欣赏课(那门课上是有民谣乐手表演的)。当时的康奈尔并没有rate a professor这样的平台,但是据后来的学生说,他上课的评价是4.5/5这样 有一次讲《安娜?卡列尼娜》,他突然停止讲课,一言不发、走到讲台右侧,将头顶的三盏灯关掉了,又走下讲台拉下了几个窗户的窗帘。在两百个学生面前,他重回讲台,控制着开关,“在俄国文学的天空中”,他宣布说,“这是普希金”,最左侧的灯亮了,“这是果戈理”,中间的灯亮了,“这是契诃夫”,最右侧的灯亮了,接着他走下讲台打开窗帘,阳光泄进教室,他得意地宣布:“那是托尔斯泰”!
文体学的英文翻译应该是Stylistics。M.H.Abrams在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中的定义: Aspects of form or style in contrast with aspects of content, i.e., stylistics are those features that distinguish how certain writers write rather than what they write about--such as sentence length, preferred rhetorical devices, tendencies in diction, etc
但是我总是想象纳博科夫是一树梨花压海棠中的那个葱白爱恋洛丽塔的形象!
我当然不介意啦:)
既然你不介意,我就放肆啦!
他老婆会说德语,帮了他德语上的不少忙。据说他也曾经后悔过自己当时那么抗拒德语,他后悔也只是因为他后来研究卡夫卡之类的需要别人帮助,不能直接读原文。
他为了谋生,曾经同时在大学里面开6门课。还没有啥关联。我觉得这个和他出生有关,家庭条件好,从小啥都学,请私人老师培养,当时估计他爹妈就是为了让他作为贵族的素养,后来成为谋生手段了。这给如今很多推妈提供一个很好的理由和思路啊!
对!薇拉是个犹太人,很牛的。
她替他打伞、对付出版商、备课、在纳老师上课时坐第一排,包里带着心脏病药以防纳博科夫看到好看的蝴蝶就hold不住。薇拉阿姨夏天陪老公捉蝴蝶,冬天给他去铲雪,所以当时康奈尔校内戏言“雇纳博科夫先生还不如雇纳博科夫夫人”。薇拉除了照顾纳博科夫以外,还要操持整个家,写信安慰老公的妹妹,看望婆婆。难得的是她自己也特别有文学才华,却甘愿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每当纳博科夫出现了文法错误,都是她给指正的。纳博科夫当时要把《洛丽塔》的文稿烧掉的,说不希望这本书出现在世界上,结果还是薇拉抢救出来的,所以如果没有薇拉阿姨,就没有那么一本伟大的小说问世了。
如果我是校长就贴“男的向纳博科夫学习,女的向薇拉学习”的大字报了!!!!
我们怎能忘了俄国文学呢?想听8托尔期泰和普希金
我当然不介意啦:)
纳博科夫在德国住了15年,但是他很排斥学德语,所以他的德语水平很烂,也就是能在超市能看得懂卖的是什么东西的程度。他在《说吧,记忆》里说,为了保证“俄语”这个文化财产不流失,在剑桥,他每天抄写俄语词典;在柏林,他拒绝学习德语——那种“难听的语言”。纳博科夫在旅居瑞士期间曾经将前半生的俄语作品译成英语,将后半生的英文作品译成俄语。直到他去世后,俄罗斯才首次出版了他的作品。
说到纳博科夫和德语,还有一个段子,就是纳博科夫曾经在早期出了一本《斩首的邀请》的小说,当时的评论家说他的那本小说模仿卡夫卡的痕迹颇重,他就赶紧撇清自己从来没有读过卡夫卡。后来到美国之后,纳老师对卡夫卡极为推崇。
还有,纳博科夫在德国期间除了教授文学课程之外,还私人教授网球和拳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17:00:04编辑过] 深有同感,还特别难学,不是一般地郁闷。。。
所以德国投资移民少嘛
德国投资移民的标准很低,但是要学德语就难倒了不少人
对!薇拉是个犹太人,很牛的。
她替他打伞、对付出版商、备课、在纳老师上课时坐第一排,包里带着心脏病药以防纳博科夫看到好看的蝴蝶就hold不住。薇拉阿姨夏天陪老公捉蝴蝶,冬天给他去铲雪,所以当时康奈尔校内戏言“雇纳博科夫先生还不如雇纳博科夫夫人”。薇拉除了照顾纳博科夫以外,还要操持整个家,写信安慰老公的妹妹,看望婆婆。难得的是她自己也特别有文学才华,却甘愿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每当纳博科夫出现了文法错误,都是她给指正的。纳博科夫当时要把《洛丽塔》的文稿烧掉的,说不希望这本书出现在世界上,结果还是薇拉抢救出来的,所以如果没有薇拉阿姨,就没有那么一本伟大的小说问世了。
如果我是校长就贴“男的向纳博科夫学习,女的向薇拉学习”的大字报了!!!!
纳博科夫还是一个研究昆虫的专家,他受过很好的理科科学思维的训练,而且他也很看重一个文学创作的人一点要有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澎湃的感性的那种作家他是不dj的
对于这一点,嘎嘎深表赞同。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男生女相,女生男相是贵人之相。伟大的作家都是文理都擅长的,哈哈哈哈!
纳老师特别喜欢蝴蝶,在写作之余他还做蝶类学中鳞翅目的研究和分类工作。在1940s期间,曾经担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的兼职馆员(那个几乎是没有报酬的)。他还发表了数篇科学论文,当过关于蝴蝶文章的撰稿人和编审。后来,文学界普遍认为,他将蝶类学中的“拟态”理论应用到文学中去,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他对蝴蝶的细致研究与对文学文本的细致研究颇有相通之处。
这里再扯一句,普通人觉得小说好看大多是因为情节,而出色的小说家们则会去注意文本和结构等技术性问题。另一位大文豪马尔克斯老师曾经说过,辨别小说好坏的标准是结构,这一点我深表同意。情节文笔啊之类的东西对好小说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而好的结构,无疑能承载更多的东西。马尔克斯自己就不说了,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的小说都是以结构取胜的
难学是难学,我倒觉得听久了满有机械味道的,哈哈!男生讲还是不错滴
纳博科夫的写作:
纳老师特别喜欢蝴蝶,在写作之余他还做蝶类学中鳞翅目的研究和分类工作。在1940s期间,曾经担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的兼职馆员(那个几乎是没有报酬的)。他还发表了数篇科学论文,当过关于蝴蝶文章的撰稿人和编审。后来,文学界普遍认为,他将蝶类学中的“拟态”理论应用到文学中去,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他对蝴蝶的细致研究与对文学文本的细致研究颇有相通之处。
这里再扯一句,普通人觉得小说好看大多是因为情节,而出色的小说家们则会去注意文本和结构等技术性问题。另一位大文豪马尔克斯老师曾经说过,辨别小说好坏的标准是结构,这一点我深表同意。情节文笔啊之类的东西对好小说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而好的结构,无疑能承载更多的东西。马尔克斯自己就不说了,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的小说都是以结构取胜的
对于这个问题,嘎嘎来卖弄一下:
我觉得小说这些文学作品是否好看,真的是见仁见智,但是如果一味追求情节离奇曲折,甚至影射生活中的真人。我觉得就是一种媚俗。真是对写作有所追求的千万不能走这条路。
同样的故事,怎么讲述出来,怎么让人喜欢看下去,结果是地摊文学还是传世佳作完全在于作者如何讲述!
所以德国投资移民少嘛
德国投资移民的标准很低,但是要学德语就难倒了不少人
投资以后要保证每年的盈利在一定金额以上,不然他们有权收回长居
对于这个问题,嘎嘎来卖弄一下:
我觉得小说这些文学作品是否好看,真的是见仁见智,但是如果一味追求情节离奇曲折,甚至影射生活中的真人。我觉得就是一种媚俗。真是对写作有所追求的千万不能走这条路。
同样的故事,怎么讲述出来,怎么让人喜欢看下去,结果是地摊文学还是传世佳作完全在于作者如何讲述!
我觉得单纯追求情节的离奇就是pulp fiction的写法了
纳博科夫的书里虽然常有揶揄和讽刺,但是基调还是温暖的。比如他的书里经常会出现的那种幻想有个漂亮MM的男人形象,基本上他的描述是这样的:因为他自己的傲娇,不会让故事的结局太完美,也就是说那些男的最终都杯具了。不过他对他们的感情细节啦,审美趣味啦,描绘得细致又别出心裁,所以,说到底,他是喜欢他们的。除了上面这些,他的小说里经常会出现的意象还有:遇到初恋小美女的度假胜地,有着精美画册,彩色铅笔豪华的长途客车和冰镇的桔子汁。所以我说他到最后还是温暖的。
…………………………
忆起我最爱看的三俗小说代表作十日谈啊!!连环框架+复调有没有!!
难学是难学,我倒觉得听久了满有机械味道的,哈哈!男生讲还是不错滴
我当年学的太痛苦了,跟英语比,那语法你就觉得要疯掉,就差自挂东南枝了。。。好不容易学了,人家还嫌你有口音,再后来,人家还建议学一下本地方言。。。这就跟一老外哼哧哼哧好不容易学会中文,结果你告诉他,还要再学一个四川话才行。。。
哎,kristol你继续吧。我要开始一系列的家庭主妇事情了。还是周末,估计我会晚一点上来!
……好吧,我也家庭主妇事务去ing
阿珂这个话题还是很有意思的,plz go on
我当年学的太痛苦了,跟英语比,那语法你就觉得要疯掉,就差自挂东南枝了。。。好不容易学了,人家还嫌你有口音,再后来,人家还建议学一下本地方言。。。这就跟一老外哼哧哼哧好不容易学会中文,结果你告诉他,还要再学一个四川话才行。。。
哈哈,我早就自挂过了!
其实,一般还要要求学个自贡话,乐山话,光成都话不够哦亲
我当年学的太痛苦了,跟英语比,那语法你就觉得要疯掉,就差自挂东南枝了。。。好不容易学了,人家还嫌你有口音,再后来,人家还建议学一下本地方言。。。这就跟一老外哼哧哼哧好不容易学会中文,结果你告诉他,还要再学一个四川话才行。。。
不过你在欧洲混,法语德语是不是基本的/ 西班牙语通行不?
不过你在欧洲混,法语德语是不是基本的/ 西班牙语通行不?
欧洲太复杂了,好多小国家,语言不通很痛苦,西班牙语也就在美国行吧,这里不行。。。法语和德语区涵盖的范围稍广些
再说《洛丽塔》,这本纳博科夫自己最有名的小说。这本书被欧洲的很多出版社都拒了,理由大家都懂的。接印的那家出版社是印色情书刊的,一个更有趣的八卦是出版社的老板他爹还印过Henry Miller的东西,就是写《北回归线》的那位。我感叹这家人真有品位啊~~~《洛丽塔》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纳老师“拧巴”的性格特点:首先,这是本伪装的自述;其次,男主人公亨伯特一直在”忏悔“自己有罪,但态度又亦真亦假;最后,纳老师解释小说灵感来自于猩猩画栅栏。恩,我想他这么说大概是想顺带嘲讽一下弗洛伊德吧。弗氏也是纳博科夫讨厌的,现代心理学证明纳老师是很有前瞻性滴,一般在正规心理系的课上,老师谈到弗洛伊德都会是一脸鄙夷。
因为《洛丽塔》这个小说会被许多人误解“不道德”,于是纳老师终于很可爱地憋不住了,特意写了篇解释说明,他可是从来不解释的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18:04:06编辑过]
如果需要解释,根本不应成为读者?
阿珂嫩也开始学会抖包袱了…………
欧洲太复杂了,好多小国家,语言不通很痛苦,西班牙语也就在美国行吧,这里不行。。。法语和德语区涵盖的范围稍广些
我不管了,反正去欧洲找你的时候,我就一口川普,看谁把我怎么着!
我不管了,反正去欧洲找你的时候,我就一口川普,看谁把我怎么着!
你要是说5角那样的,我就只能掐你。。。
在<昆曲600年>里面有陆小曼的几个镜头
动态的,非常好看
女人的真正美, 照片是很难表达的
反而一些生活中并不真漂亮的女人, 但是因为瘦小,照片倒很不错
奇了怪了,我基本听不懂昆曲在唱啥,可就是很喜欢。有空找来看看
与其像胭脂扣里面的张国荣的那种活
对徐志摩这种人来说, 这种死亡当然是有福气的一种死亡
陆小曼被人养着,一辈不出来受市井闲气,也确实比很多女人有福气
这个肯定是上辈子修来的。
奇了怪了,我基本听不懂昆曲在唱啥,可就是很喜欢。有空找来看看
扮相很美,现在都启用新人,赏心悦目,曲调也很柔和,苏州话本来就绵软
哎,我不记得了。是不是这句,我给你重复一下
她们这些人本质就是看到好吃的,口水立刻流一地,看到美女,个个暗示自己是les,看到稍微齐整一点的男人,不管人家是不是基佬,马上就high到不行!
差不多吧。好象少了前面部分。这就可以了,一会儿俺就去传达。
我要修电梯可能只修我感兴趣,觉得会反复读的哟。
对于文盲,那些作协作家的作品读起来艰涩。王蒙倒是挺喜欢,作品再好,人品不好,直接打折。
小时候读过一本书,千江有水千江月,写得是台南的生活。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还能记得女的叫贞观,男的叫大信。
好象我也是读过的,但情节完全不记得了,只记得很美的语言,再读之。
好象我也是读过的,但情节完全不记得了,只记得很美的语言,再读之。
我家有,我是冲这名字买的,很淡雅的恋爱的感觉
小曼的字、画真不错啊,疏淡清远,志摩的字粗看也很潇洒,不过总脚着透着一点自命不凡的气息来…………
这个还是只有学文的和俺心仪的小哇才说得这么优雅到位
gaga,你们都玩儿这么多的网站呀?我现在只来华人。
不过,看你写的,确实是不同网站的人的素质不同。
俺也是。以前满脸痘痘的时候潜在粉版。当上敏浩的干妈后就挂在大话,同时潜在换版等完美屁股。现在基本直奔gaga这邦人的楼,钥匙都自己配了一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18:37:52编辑过]
啊?满眼都是呀。贡献俩个:
1. phd的: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1086088&page=0&star=2
2. 过敏的: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1085725
信使,你认得那个楼主不?喊她过来嘛。我读书那阵也有过,查清了过敏源,但跟我的专业有关,不可能全除掉,当时医生说要学会live with it,可是一毕业还没离开那地方就好了很多,现在基本没事了。因为一发作实在太痛苦了,我也一直查资料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想自己治。明白了过敏机制后就知道了:基本是精神压力跟过敏源一起干的坏事。虽然仍然很注意离开过敏源,但至少那些鱼呀虾的我都不用禁口了。
小云来了?你在笑啥?
细腰啊,我昨天晚上去看王小波去了。
看的啥?先看沉默的大多数吧,看了你就基本了解他这个人。
我来贡献一点,问度娘来的:
俄罗斯出生的美国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文体家。被公认的二十世纪最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之一。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18年的文学生涯。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讲授文学。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阿达》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
1973年因其终身成就被美国授予国家文学金奖。
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葬于南非的克莱伦斯。墓碑镌文:“弗拉季米尔-纳博科夫,作家”(Vladimir Nabokov, ecrivan)。
什么叫文体家呀?
信使,你认得那个楼主不?喊她过来嘛。我读书那阵也有过,查清了过敏源,但跟我的专业有关,不可能全除掉,当时医生说要学会live with it,可是一毕业还没离开那地方就好了很多,现在基本没事了。因为一发作实在太痛苦了,我也一直查资料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想自己治。明白了过敏机制后就知道了:基本是精神压力跟过敏源一起干的坏事。虽然仍然很注意离开过敏源,但至少那些鱼呀虾的我都不用禁口了。
我自己过来了,冒个泡泡!谢谢mm!我确实有一段时间压力比较大,再加上怀孕体内的激素水平变了,诱发了过敏。mm你后来是怎么好的,就是吃zyrtec,吃着吃着就好了?
今天不知道咋回事,特别忙,我都没时间爬楼
兔兔讲得很明白啊,可嘎嘎她就不把话说明,故意绕我进去,气煞我也!
嘎嘎,嫩再提我是文科生让我羞惭到死的话,我就彻底弃楼了哈!!
乖,来姐姐抱抱。
我都看到阿珂的字都要先来安慰嫩。敢跑看不打断你的粉腿!
我自己过来了,冒个泡泡!谢谢mm!我确实有一段时间压力比较大,再加上怀孕体内的激素水平变了,诱发了过敏。mm你后来是怎么好的,就是吃zyrtec,吃着吃着就好了? 今天不知道咋回事,特别忙,我都没时间爬楼
mm,后来我回了个贴,问你过敏在一天之中什么有没有轻重的区别?
我的贴子可能误导了,吃zyrtec不能治,只能控制症状。现在有各种办法对付过敏,不会吃一辈子药的。
对!薇拉是个犹太人,很牛的。
她替他打伞、对付出版商、备课、在纳老师上课时坐第一排,包里带着心脏病药以防纳博科夫看到好看的蝴蝶就hold不住。薇拉阿姨夏天陪老公捉蝴蝶,冬天给他去铲雪,所以当时康奈尔校内戏言“雇纳博科夫先生还不如雇纳博科夫夫人”。薇拉除了照顾纳博科夫以外,还要操持整个家,写信安慰老公的妹妹,看望婆婆。难得的是她自己也特别有文学才华,却甘愿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每当纳博科夫出现了文法错误,都是她给指正的。纳博科夫当时要把《洛丽塔》的文稿烧掉的,说不希望这本书出现在世界上,结果还是薇拉抢救出来的,所以如果没有薇拉阿姨,就没有那么一本伟大的小说问世了。
如果我是校长就贴“男的向纳博科夫学习,女的向薇拉学习”的大字报了!!!!
hehehe,精彩! 想看他怎么8庄园。那个斯基的罪与罚多好看的。
阿? 我还以为你要投反对票!
我满喜欢德语的,只要不是我说。男人说是挺gong gong gong的,记得二战时一位盟军名人嘲笑德语是猪的语言。
纳博科夫还是一个研究昆虫的专家,他受过很好的理科科学思维的训练,而且他也很看重一个文学创作的人一点要有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澎湃的感性的那种作家他是不dj的
对于这一点,嘎嘎深表赞同。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男生女相,女生男相是贵人之相。伟大的作家都是文理都擅长的,哈哈哈哈!
这个我也同意。让我想起了的另两个Russian名人, 哲学家,诗人,化学家 罗蒙诺索夫 和化学家兼音乐家鲍罗丁。 俺自己在这边的第一个导师也是诗人,各种姬飞行员, 人本科,硕士,学语言和戏剧,但是是理学博士。
纳博科夫的写作:
纳老师特别喜欢蝴蝶,在写作之余他还做蝶类学中鳞翅目的研究和分类工作。在1940s期间,曾经担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的兼职馆员(那个几乎是没有报酬的)。他还发表了数篇科学论文,当过关于蝴蝶文章的撰稿人和编审。后来,文学界普遍认为,他将蝶类学中的“拟态”理论应用到文学中去,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他对蝴蝶的细致研究与对文学文本的细致研究颇有相通之处。
这里再扯一句,普通人觉得小说好看大多是因为情节,而出色的小说家们则会去注意文本和结构等技术性问题。另一位大文豪马尔克斯老师曾经说过,辨别小说好坏的标准是结构,这一点我深表同意。情节文笔啊之类的东西对好小说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而好的结构,无疑能承载更多的东西。马尔克斯自己就不说了,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的小说都是以结构取胜的
story line structure?
我当年学的太痛苦了,跟英语比,那语法你就觉得要疯掉,就差自挂东南枝了。。。好不容易学了,人家还嫌你有口音,再后来,人家还建议学一下本地方言。。。这就跟一老外哼哧哼哧好不容易学会中文,结果你告诉他,还要再学一个四川话才行。。。
可能真是人跟人不一样,我就觉得德语好学,至少不用背那么多单词,而且基本看见就能读出来,还不会被人嘲笑重音问题。 人有规律就是有规律,哪象英语,说有规律,有音标的. 结果刚来这边的时候跟人争,说自己是根据音标读的,人问我什么是音标,俺从小就是这样读的,为啥要以音标为准? 悲了个摧的。而且写起来也是,德语的修辞多美呀。俺当年的作文从来都得E的。
我不管了,反正去欧洲找你的时候,我就一口川普,看谁把我怎么着!
你还川普,俺直接四川话,法兰克福机场边上的餐馆小二照样听得懂。
我自己过来了,冒个泡泡!谢谢mm!我确实有一段时间压力比较大,再加上怀孕体内的激素水平变了,诱发了过敏。mm你后来是怎么好的,就是吃zyrtec,吃着吃着就好了?
今天不知道咋回事,特别忙,我都没时间爬楼
我先是一直打那个含zinc的针,也吃各种抗过敏的药,现在也是常备药。
我本来就是过敏体质,但诱因应该是接触花粉太多太杂,刚开题的时候什么都做不出来的压力造成的。不是总是有,一旦发作真的死的心都有。很奇怪就是后来我就忍,不吃药,实在受不了了才打针。然后就是吃各种蜜和干果。说来也怪,差不多一毕业就好了。有时候海鲜吃多了,也会发作一小点,基本一颗抗过敏药就能搞定。这个跟精神因素很有关,因为过敏是免疫系统太灵有关,精神压力大的时候,人体会很警惕。 我不是学免疫的,不能说我讲的有临床依据,但通过读一些文献发现,不少报道 压力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所以你放松些,看看有没有改善。
古人云,书中只有颜如玉,作为mm,who care啊,但是好的书中有金玉良言,古人云读万卷书,但是书读多了不一定就代表有智慧了,所以大家都来八卦一下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书,互相交流一下少走弯路也是好的!
由于各位mm,包括嘎嘎在内都有不好的歪题习惯,所以我们这次索性就提出另外一个选题,美人如花不耐读。
所谓人如书,美人也是如一本书,但是不耐读的意思就是就是我们来八卦怜惜一下那些为情所苦,为情所困,为情所害的如花美人吧!
那么贾平凹呢
什么一热,什么一湿
此处省略××字,大珠小珠落玉盘....恶俗
对于这个问题,嘎嘎来卖弄一下:
我觉得小说这些文学作品是否好看,真的是见仁见智,但是如果一味追求情节离奇曲折,甚至影射生活中的真人。我觉得就是一种媚俗。真是对写作有所追求的千万不能走这条路。
同样的故事,怎么讲述出来,怎么让人喜欢看下去,结果是地摊文学还是传世佳作完全在于作者如何讲述!
恩,这点我非常赞同。不过虽说文笔不能评判作家的高下优劣吧,在行文中如果注意枝节还是能看出水平高低来。我就稍微歪一下楼来讲讲小说的开头好了: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开头已经被时间和其他作家证明是经典了,虽然马老师自己不是很愿意承认自己喜欢这本书。开头是这样写的:“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
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这块天地还是新开辟的,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点点。”
马式开头法的要义就是“符合全文基调的剧透+恰到好处的悬念”。后来的不少作家模仿过马老师的这个开头,比如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我的兄弟柯希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最后一次坐在我们中间的那一天是1767年6月15日。
卡尔维诺的这个开头让乃们想到了什么?反正我想到了王家卫老湿!!!!!王家卫老湿很喜欢的体例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事件+一个莫名其妙的时间,比如说他的《重庆森林》中的一句:我和她最接近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我对她一无所知,六个钟头之后,她喜欢了另一个男人。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不信大家自己去看他的片子好了。
还有郭小四,四娘的《幻城》第一句也模仿了马老师:“很多年以后,我站在竖立着一块炼泅石的海岸,面朝大海,面朝我的王国,面朝臣服于我的子民,面朝凡世起伏的喧嚣,面朝天空的霰雪鸟,泪流满面。” 凭良心说这个开头除去最后的“泪流满面”,虽然模仿痕迹颇重,但在良莠不齐的书市中,已经算是比较可以的开头了.....
所以我觉得,真正经典的东西,不在于文笔,不在于情节,而完全是一种气场。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就是凭着这种独特的,超越文化和种族的气场给人以共鸣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22:00:29编辑过]
mm,后来我回了个贴,问你过敏在一天之中什么有没有轻重的区别?
我的贴子可能误导了,吃zyrtec不能治,只能控制症状。现在有各种办法对付过敏,不会吃一辈子药的。
Mm,特感谢你,一直都在给我很好的建议!我是到晚上的时候洗完澡躺在床上的时候最严重。我也怀疑是不是和我洗澡太频繁有关系,可是我从小就已经习惯了每天洗澡睡觉,这个很难改啊。我打算多管齐下,zyrtec吃着,蜂蜜喝着,葡萄籽也服着,每周锻炼3次,再去医生那里查过敏源,明年回国就去看中医,希望总有一个能管用
继续等Kristol 讲。真长知识。
谢谢乃们的支持~~~~
我先是一直打那个含zinc的针,也吃各种抗过敏的药,现在也是常备药。
我本来就是过敏体质,但诱因应该是接触花粉太多太杂,刚开题的时候什么都做不出来的压力造成的。不是总是有,一旦发作真的死的心都有。很奇怪就是后来我就忍,不吃药,实在受不了了才打针。然后就是吃各种蜜和干果。说来也怪,差不多一毕业就好了。有时候海鲜吃多了,也会发作一小点,基本一颗抗过敏药就能搞定。这个跟精神因素很有关,因为过敏是免疫系统太灵有关,精神压力大的时候,人体会很警惕。 我不是学免疫的,不能说我讲的有临床依据,但通过读一些文献发现,不少报道 压力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所以你放松些,看看有没有改善。
恩,我的确是有段时间压力很大才开始发的,不过我其实现在压力方面还好,可能转成慢性了,即使压力小了也没有那么容易好,
文体家指的是在文章的结构上有创新的意思吧,我是这么理解的
兔兔讲得很明白啊,可嘎嘎她就不把话说明,故意绕我进去,气煞我也!
嘎嘎,嫩再提我是文科生让我羞惭到死的话,我就彻底弃楼了哈!!
大头,你肿么能为自己是文科生而羞惭捏?太不利于树立我们文科生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了!
纳博科夫还是跨语言写作的巨匠,其中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对“通感”的把握。他的文字能在人脑内转换成图像和气味,而这种图像感是非常无敌的。摘录一句很有名,我自己也喜欢的,就是《洛丽塔》的最后一句:“我正在想到欧洲的野牛和天使,颜料持久的秘密,预言家的十四行诗,艺术的避难所。这就是你和我能够共享的唯一的永恒,我的洛丽塔。”英文版的是:I am thinking of aurochs and angels, the secret of durable pigments, prophetic sonnets, the refuge of art. And this is the only immortality you and I may share, my Lolita. 我觉得这句话的美是跨语言和跨文化的
纳博科夫的有意思还在于,他会含而不露的写许多和自己有关的东西,但并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这里添一点,那里削一点。如果你看了会觉得"原来他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他八成会在旁边偷笑。他的小说里常会出现读书,下国际象棋,不太合群的男生;一个喜欢文艺却有点脆弱的父亲;一个独立聪明强势的女主角。但到底这些写的是不是他,他父亲和他妻子薇拉阿姨,就是另一回事了
从那个帖子举例看来,猫扑和腾讯比较差,没有啥内容,就是人肉吵架的意思
怀念以前的天涯,牛人来自于民间,帖子质量很高,回复更加精彩;可惜最近两三年不行了。
不是你的问题啦,不知道为啥,我就不喜欢那些bt的成功人士,另外那种混社会的老油子我也特别讨厌。 热
偶又有刷屏之嫌,自己出去听beyond面壁
不知为啥,我听beyond的《农民》,会想起《活着》
纳博科夫对待教学十分认真,即便只有一个学生选课,也照样准备得尽善尽美。为了上好“欧洲文学”,他准备了海量的讲义,为每周讲课准备的手稿有一二百页,还全是手写的。他在课堂上讲过的每个字,都经过事先的书面准备。他曾经把自己的备课笔记称作“盛大的游行队伍”。他曾经在批改试卷时抱怨:“我的说法又在那些学生的试卷里截头去尾,七拼八凑地还了回来,而我那盛大的游行队伍却成了讨厌的散兵游勇。”
这份笔记大多数是手写的而非打印的,涂涂改改,插来插去,充斥着备选的内容,补充的纸张,绕来绕去的箭头和批注。1972年,完美主义的纳老师在重读后说手稿“凌乱而马虎,必须永不发表,一篇也不行。” 这份讲稿在他生前确实没有出版。他过世之后,讲稿终于发表了,启发了很多人
他还很注重文本之外的材料给学生的启发。在那个没有PPT和投影仪的年代,他却先知先觉地意识到视觉材料对于课堂的重要性。在讲《曼斯菲尔德庄园》时,他会在黑板上画出英格兰地图,Sotherton的地图和地形图,各个场景牵涉到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内景。为了阐释《尤利西斯》,他在黑板上仔细画出斯蒂芬和布鲁姆的漫游路线图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在讲卡夫卡的《变形记》时,他扛着两个4英尺x2英尺的大型挂图进教室,画中是变成甲虫的格里高里和他的六条腿。一幅是侧视图,一幅是俯视图。
恩,这点我非常赞同。不过虽说文笔不能评判作家的高下优劣吧,在行文中如果注意枝节还是能看出水平高低来。我就稍微歪一下楼来讲讲小说的开头好了: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开头已经被时间和其他作家证明是经典了,虽然马老师自己不是很愿意承认自己喜欢这本书。开头是这样写的:“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
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这块天地还是新开辟的,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点点。”
马式开头法的要义就是“符合全文基调的剧透+恰到好处的悬念”。后来的不少作家模仿过马老师的这个开头,比如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我的兄弟柯希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最后一次坐在我们中间的那一天是1767年6月15日。
卡尔维诺的这个开头让乃们想到了什么?反正我想到了王家卫老湿!!!!!王家卫老湿很喜欢的体例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事件+一个莫名其妙的时间,比如说他的《重庆森林》中的一句:我和她最接近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我对她一无所知,六个钟头之后,她喜欢了另一个男人。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不信大家自己去看他的片子好了。
还有郭小四,四娘的《幻城》第一句也模仿了马老师:“很多年以后,我站在竖立着一块炼泅石的海岸,面朝大海,面朝我的王国,面朝臣服于我的子民,面朝凡世起伏的喧嚣,面朝天空的霰雪鸟,泪流满面。” 凭良心说这个开头虽然模仿痕迹颇重,但在良莠不齐的书市中,已经算是比较可以的开头了.....
所以我觉得,真正经典的东西,不在于文笔,不在于情节,而完全是一种气场。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就是凭着这种独特的,超越文化和种族的气场给人以共鸣的
小四这个开场锣鼓,偶不喜欢,感觉这个narrator在转圈圈,头都晕了。
文体家指的是在文章的结构上有创新的意思吧,我是这么理解的
中文的解释没找到,对应于英文似乎是 prose stylist, 参见Wiki对Evelyn Waugh的盖棺定论
纳博科夫在俄国文学中是喜欢契诃夫、果戈理和普希金的(非俄国文学里,他还喜欢奥斯丁,乔伊斯,卡夫卡,狄更斯,普鲁斯特和福楼拜),但对陀斯妥耶夫斯基似乎无感,这和文学史评价截然不同。我私人这么理解:他对那三位的热爱,是因为他们富有诗性,短篇精美,艺术才华出众。
摘录他上课的一个段子。他在康奈尔大学教学期间,学生的评价很高,似乎他课的上座率仅次于一门歌曲欣赏课(那门课上是有民谣乐手表演的)。当时的康奈尔并没有rate a professor这样的平台,但是据后来的学生说,他上课的评价是4.5/5这样 有一次讲《安娜?卡列尼娜》,他突然停止讲课,一言不发、走到讲台右侧,将头顶的三盏灯关掉了,又走下讲台拉下了几个窗户的窗帘。在两百个学生面前,他重回讲台,控制着开关,“在俄国文学的天空中”,他宣布说,“这是普希金”,最左侧的灯亮了,“这是果戈理”,中间的灯亮了,“这是契诃夫”,最右侧的灯亮了,接着他走下讲台打开窗帘,阳光泄进教室,他得意地宣布:“那是托尔斯泰”!
还有一次,在讲授19世纪散文时,他跟两百多个学生说他已经给俄国作家打过分:托尔斯泰A+,普希金和契诃夫A,屠格涅夫A-,陀思妥耶夫斯基B-
我这样写,并不是想说明他是一个文艺装逼犯,我觉得,这是他那副拧巴,看不得“媚俗”的脾气在作祟。因为在俄罗斯文化里,自省,虔诚,道德感,人生的意思,这类“重”元素很多,而对技巧、艺术之类“轻”元素比较淡些。他于是拧着来,偏要嘲弄宣讲道德、分析心理、赋予社会意义一类东西。可能有人会说,托尔斯泰也说教啊。我只能说托尔斯泰是个另类,连毛姆,马尔克斯这类的也喜欢他,虽然觉得他道德感太重可还是喜欢。
Mm,特感谢你,一直都在给我很好的建议!我是到晚上的时候洗完澡躺在床上的时候最严重。我也怀疑是不是和我洗澡太频繁有关系,可是我从小就已经习惯了每天洗澡睡觉,这个很难改啊。我打算多管齐下,zyrtec吃着,蜂蜜喝着,葡萄籽也服着,每周锻炼3次,再去医生那里查过敏源,明年回国就去看中医,希望总有一个能管用
不谢,见到过敏贴子我都进去的。
依我看,你可能是尘瞒过敏。跟洗澡关系不大。你先查过敏源,回头再看看怎么办。假如过敏医生排期太长,就先当尘瞒过敏处理:洗你家所有织物,擦干净每个角落(特别是陈灰),多开窗。
mm不用太担心,我严重过敏体质,各种严重过敏症状,各种病因都挺过来了。说不准找到过敏源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等不到明年回国就好了。
纳博科夫的教学:
纳博科夫对待教学十分认真,即便只有一个学生选课,也照样准备得尽善尽美。为了上好“欧洲文学”,他准备了海量的讲义,为每周讲课准备的手稿有一二百页,还全是手写的。他在课堂上讲过的每个字,都经过事先的书面准备。他曾经把自己的备课笔记称作“盛大的游行队伍”。他曾经在批改试卷时抱怨:“我的说法又在那些学生的试卷里截头去尾,七拼八凑地还了回来,而我那盛大的游行队伍却成了讨厌的散兵游勇。”
这份笔记大多数是手写的而非打印的,涂涂改改,插来插去,充斥着备选的内容,补充的纸张,绕来绕去的箭头和批注。1972年,完美主义的纳老师在重读后说手稿“凌乱而马虎,必须永不发表,一篇也不行。” 这份讲稿在他生前确实没有出版。他过世之后,讲稿终于发表了,启发了很多人
他还很注重文本之外的材料给学生的启发。在那个没有PPT和投影仪的年代,他却先知先觉地意识到视觉材料对于课堂的重要性。在讲《曼斯菲尔德庄园》时,他会在黑板上画出英格兰地图,Sotherton的地图和地形图,各个场景牵涉到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内景。为了阐释《尤利西斯》,他在黑板上仔细画出斯蒂芬和布鲁姆的漫游路线图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在讲卡夫卡的《变形记》时,他扛着两个4英尺x2英尺的大型挂图进教室,画中是变成甲虫的格里高里和他的六条腿。一幅是侧视图,一幅是俯视图。
他象小孩一样天真!作他学生真的很有福气。
难学是难学,我倒觉得听久了满有机械味道的,哈哈!男生讲还是不错滴
很多人都说德语难听,其实我觉得法语,对我来说,反倒更不好听。
作为一个学了德语level1N次,还没有成果的人,其实很羡慕语言有天赋的人。德语是很严谨的语言,对于语言不严谨的中国人,其实有互补作用。
如果将来有小孩子,她/他除了中文必须学好之外,第一外语我希望是德语或法语,反而不希望是英语。
中文的解释没找到,对应于英文似乎是 prose stylist, 参见Wiki对Evelyn Waugh的盖棺定论
百度百科里的这个文体家应该是对着wiki里的prose stylist翻译的吧。
文体学的英文翻译应该是Stylistics。M.H.Abrams在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中的定义: Aspects of form or style in contrast with aspects of content, i.e., stylistics are those features that distinguish how certain writers write rather than what they write about--such as sentence length, preferred rhetorical devices, tendencies in diction, etc
你们不觉得纳博科夫的教学理念和过程就是对这个海德格尔这话的绝妙演绎吗
(说绝妙演绎过了点,刻意了点,而且时间序列也不对)
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在美的乐土里,每个有真情感的人,其实就是个孩子
恩,我的确是有段时间压力很大才开始发的,不过我其实现在压力方面还好,可能转成慢性了,即使压力小了也没有那么容易好,
嗯,我看那个楼给你提了好多建议,就没发杂音
不知道喝喝绿豆汤怎么样,总之确定过敏源是首要的呀!
hug一下,遭孽的娃儿
很多人都说德语难听,其实我觉得法语,对我来说,反倒更不好听。
作为一个学了德语level1N次,还没有成果的人,其实很羡慕语言有天赋的人。德语是很严谨的语言,对于语言不严谨的中国人,其实有互补作用。
如果将来有小孩子,她/他除了中文必须学好之外,第一外语我希望是德语或法语,反而不希望是英语。
嗯嗯,要pick up英文真心讲,是最不难的
先攻克这几大普遍认为坑爹或伤不起的语言吧!!
要是有了小孩子,他愿意干嘛干嘛去,就是玩泥巴也是有一方天地的(我属于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mm勿怪!)
可能真是人跟人不一样,我就觉得德语好学,至少不用背那么多单词,而且基本看见就能读出来,还不会被人嘲笑重音问题。 人有规律就是有规律,哪象英语,说有规律,有音标的. 结果刚来这边的时候跟人争,说自己是根据音标读的,人问我什么是音标,俺从小就是这样读的,为啥要以音标为准? 悲了个摧的。而且写起来也是,德语的修辞多美呀。俺当年的作文从来都得E的。
德语好学吗好学吗好学吗??omg,就这点俺对你two thumbs up!
乖,来姐姐抱抱。
我都看到阿珂的字都要先来安慰嫩。敢跑看不打断你的粉腿!
哈哈,嘎嘎平时就爱欺负我,因为她居然以为我比她小,是她妹子…………
然后我生气她就着急,估计她平时对她家娃也是这样
哈哈
哈哈,生活需要激情!
嗯嗯,要pick up英文真心讲,是最不难的
先攻克这几大普遍认为坑爹或伤不起的语言吧!!
要是有了小孩子,他愿意干嘛干嘛去,就是玩泥巴也是有一方天地的(我属于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mm勿怪!)
大头啊,我给你友情建议一下哈,我脚得你还不如让你的孩纸去学拉丁语!!!
一个动词有27种时态,6个人称,5套不同的系统,不算异态动词,一共810种变化哦!!!!!绝对开发智力有木有!!!!
大头,你肿么能为自己是文科生而羞惭捏?太不利于树立我们文科生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了!
你们这些文科生偶简直崇拜死了。嗯,那个《百年孤独》的开头,偶很喜欢,学习了。
大头啊,我给你友情建议一下哈,我脚得你还不如让你的孩纸去学拉丁语!!!
一个动词有27种时态,6个人称,5套不同的系统,不算异态动词,一共810种变化哦!!!!!绝对开发智力有木有!!!!
第一 我还没孩子
第二 我折磨自己的话就去生个孩子
第三 继续折磨就再生一个
第四 折磨他们就让他们学拉丁语
我懂了!!
德语好学吗好学吗好学吗??omg,就这点俺对你two thumbs up!
我刚开始没多久就开始看自己的专业文献了,就是因为它不用象英文那样背。它的语法,句法和词源上都特讲逻辑,懒人我就觉得好学。就修辞难点,但咱一理科生用不上多少修辞,就克服了。再加上老师特给力,前驻奥地利文化参赞,从来没打击我们,再加上他声音特好听,所以就学下来了。但我发小舌颤音有障碍,现在也都发得像猫打呼噜。
第一 我还没孩子
第二 我折磨自己的话就去生个孩子
第三 继续折磨就再生一个
第四 折磨他们就让他们学拉丁语
我懂了!!
貌似欧洲小学生还是中学生还要学拉丁语的,虽然也就是基本入门。
哈哈,嘎嘎平时就爱欺负我,因为她居然以为我比她小,是她妹子…………
然后我生气她就着急,估计她平时对她家娃也是这样
哈哈
别看gaga在这里表现得像个maverick ,当什么三俗教教主,其实她教育孩子肯定特传统,就从她教孩子学中文,并成效显著就能看出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22:49:22编辑过]
我上回说,人就是要“诗意地栖居”,结果嘘声一片
你们不觉得纳博科夫的教学理念和过程就是对这个海德格尔这话的绝妙演绎吗
(说绝妙演绎过了点,刻意了点,而且时间序列也不对)
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在美的乐土里,每个有真情感的人,其实就是个孩子
我刚开始没多久就开始看自己的专业文献了,就是因为它不用象英文那样背。它的语法,句法和词源上都特讲逻辑,懒人我就觉得好学。就修辞难点,但咱一理科生用不上多少修辞,就克服了。再加上老师特给力,前驻奥地利文化参赞,从来没打击我们,再加上他声音特好听,所以就学下来了。但我发小舌颤音有障碍,现在也都发得像猫打呼噜。
我发大小舌音都没有问题
也就只有发音没有问题
人生一堆问题
啊问题
问
貌似欧洲小学生还是中学生还要学拉丁语的,虽然也就是基本入门。
美国有些私校也教拉丁文的。我觉得让孩子学拉丁文其实挺好的,学会了拉丁文的话,学法语,意大利语什么的就很简单了。
我有一个朋友,找了一个某名校神学院的学生给他私教拉丁文,学了挺长时间了,很不错哦,至少人家能写文章了。
别看gaga在这里表现得像个maverick ,当什么三俗教教主,其实她教育孩子肯定特传统,就从她教孩子学中文,并成效显著就能看出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22:49:22编辑过]
也绝对是个好妈妈………
大头啊,我给你友情建议一下哈,我脚得你还不如让你的孩纸去学拉丁语!!!
一个动词有27种时态,6个人称,5套不同的系统,不算异态动词,一共810种变化哦!!!!!绝对开发智力有木有!!!!
真心觉得拉丁文难学又没用啊。
我们专业要求作presentation的时候所有分类名词要用拉丁文念出来,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一年,到现在我也只记得我做过的不多于20种属名,不知道当年俺是怎么过的。
我发大小舌音都没有问题
也就只有发音没有问题
人生一堆问题
啊问题
问
你发小舌有什么窍门没有啊?俺娘喊俺含口水,然后象发大舌那样,结果就成了猫打呼。照镜子,发现我小舌太小太靠后。
真心觉得拉丁文难学又没用啊。
我们专业要求作presentation的时候所有分类名词要用拉丁文念出来,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一年,到现在我也只记得我做过的不多于20种属名,不知道当年俺是怎么过的。
我好羡慕你可以学拉丁文耶~~
其实学文学啊,语言学啊,植物学什么的拉丁文挺有用的啊。关键是拉丁文打底了之后学其他拉丁语系的语言就容易触类旁通。
美国有些私校也教拉丁文的。我觉得让孩子学拉丁文其实挺好的,学会了拉丁文的话,学法语,意大利语什么的就很简单了。
我有一个朋友,找了一个某名校神学院的学生给他私教拉丁文,学了挺长时间了,很不错哦,至少人家能写文章了。
有见过一个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各自讲各自的语言,然后沟通无障碍。
真心觉得拉丁文难学又没用啊。我们专业要求作presentation的时候所有分类名词要用拉丁文念出来,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一年,到现在我也只记得我做过的不多于20种属名,不知道当年俺是怎么过的。
有难入简易,虽然没有使用性,但是对于掌握其他语言有事倍功半的作用。
我好羡慕你可以学拉丁文耶~~
其实学文学啊,语言学啊,植物学什么的拉丁文挺有用的啊。关键是拉丁文打底了之后学其他拉丁语系的语言就容易触类旁通。
是在国内上学的时候学的,你知道的咱教外语的方式就是考试和背呀,我学了一年后只会造简单句,写不到200字的小豆干。现在全还给老师了。而且读出来不好听呀,因为那些名词不是num就是以tus结尾,u一定是cuo圆了wu, 真心不好听。
纳老师对付作弊也有一套,如果发现交头接耳,就等着挂科吧。每次考试之前,他都会列出详尽的考场纪律。比如男女朋友不能坐在同一排或者附近,兄弟姐妹必须分开坐,好朋友必须坐在教室对角线的两头。因为有些学生会借着上厕所之名交流考试答案,所以他在考试前强调:“一副清醒的头脑,一份试卷,加上墨水和思考,简写熟悉的姓名,例如包法利夫人。不要用修辞掩饰无知。除非有医生的证明,否则任何人也不得上厕所。“
另外,纳老师的考题也出得十分吊诡,在常规的期末闭卷考试中,试题细致入微:比如让学生描述卡列宁卧室的墙纸”。除了对学生严加督促外,他还曾经考莎士比亚研究的讲师:李尔王那些狗叫什么名字?
————————
好啦,今天就更新到这里,明天写完纳博科夫和薇拉的那一部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23:05:57编辑过]
你们这些文科生偶简直崇拜死了。嗯,那个《百年孤独》的开头,偶很喜欢,学习了。
你不用羡慕我们,上课老师不教这个滴~~~
都是下课了自己看的有木有!!!
纳老师不仅是一位认真教学的教授,还是一位严师。康奈尔的风气一向自由,不过他却以“苛刻”闻名。他通常在第一节课的开始宣布课堂纪律:座位都已经排了号。我希望各位选好座位,不再更换。这是因为我想把你们的名字和你们的相貌联系起来。大家对各自的座位都满意了吗?很好。不说话,不吸烟,不编织,不读报,也不要睡觉,看在上帝的份上,请记笔记。
纳老师对付作弊也有一套,如果发现交头接耳,就等着挂科吧。每次考试之前,他都会列出详尽的考场纪律。比如男女朋友不能坐在同一排或者附近,兄弟姐妹必须分开坐,好朋友必须坐在教室对角线的两头。因为有些学生会借着上厕所之名交流考试答案,所以他在考试前强调:“一副清醒的头脑,一份试卷,加上墨水和思考,简写熟悉的姓名,例如包法利夫人。不要用修辞掩饰无知。除非有医生的证明,否则任何人也不得上厕所。“--hahaha
另外,纳老师的考题也出得十分吊诡,在常规的期末闭卷考试中,试题细致入微:比如让学生描述卡列宁卧室的墙纸”。除了对学生严加督促外,他还曾经考莎士比亚研究的讲师:李尔王那些狗叫什么名字?
mus musculus
这两个是拉丁语的不是?
纳老师不仅是一位认真教学的教授,还是一位严师。康奈尔的风气一向自由,不过他却以“苛刻”闻名。他通常在第一节课的开始宣布课堂纪律:座位都已经排了号。我希望各位选好座位,不再更换。这是因为我想把你们的名字和你们的相貌联系起来。大家对各自的座位都满意了吗?很好。不说话,不吸烟,不编织,不读报,也不要睡觉,看在上帝的份上,请记笔记。
纳老师对付作弊也有一套,如果发现交头接耳,就等着挂科吧。每次考试之前,他都会列出详尽的考场纪律。比如男女朋友不能坐在同一排或者附近,兄弟姐妹必须分开坐,好朋友必须坐在教室对角线的两头。因为有些学生会借着上厕所之名交流考试答案,所以他在考试前强调:“一副清醒的头脑,一份试卷,加上墨水和思考,简写熟悉的姓名,例如包法利夫人。不要用修辞掩饰无知。除非有医生的证明,否则任何人也不得上厕所。“
另外,纳老师的考题也出得十分吊诡,在常规的期末闭卷考试中,试题细致入微:比如让学生描述卡列宁卧室的墙纸”。除了对学生严加督促外,他还曾经考莎士比亚研究的讲师:李尔王那些狗叫什么名字?
————————
好啦,今天就更新到这里,明天写完纳博科夫和薇拉的那一部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23:05:57编辑过]
多谢科普。
能上过这样老师的课,是很幸运的哈。羡慕~~~
你不用羡慕我们,上课老师不教这个滴~~~
都是下课了自己看的有木有!!!
就是这样才羡慕!我自学/自读能力太差!
你们肯定阅读速度极快,为什么我读书,甚至是读小说也读的很慢呢?你们有什么快速阅读的方法,教教我。
homo sapiens
mus musculus
这两个是拉丁语的不是?
信使,你笑死我鸟
你们这些文科生偶简直崇拜死了。嗯,那个《百年孤独》的开头,偶很喜欢,学习了。
马尔克斯的开头就是很有特点,除了诗意之外,还有点小诡异和时空变换的感觉,让后面的魔幻色彩不至于突兀。如果把小说家比喻成画家的话,我想马尔克斯应该是抽象派的,寥寥几笔,看似几个不经意的意向,就能把人物写得立体起来。
马大神的另一篇小说,就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一篇《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开头是这样写的:那个“圣地亚哥·纳赛尔在被杀那天,清晨5点钟就起床了。”他曾经说过,卡夫卡《变形记》的第一句“一天早晨,格里高里 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教会了他许多。他年轻时在阁楼上读这句后,想到奶奶在小时候给他讲的那些神怪故事,就明白了如何写小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23:20:41编辑过]
我来迟了,诸君还在否,自罚酒三杯,lol
矮油,我还在呢!我刚刚才看到你给我的私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