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花百万,月挣8000,我终究成了“海归废物”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3月3日 22点27分 PT
  返回列表
70599 阅读
18 评论
网易数读

“金三银四”的求职季来了。

和秋招比,春招的企业少、岗位少,求职难度更大。但因为毕业的时间差,这也是众多留学生第一次参与校招找工作。

只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会发现,自己的学历,好像贬值得厉害。

名校光环、海外经历,让海归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企业争抢的对象。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出现求职碰壁的情况,长时间待业的人也不少。

是什么,让曾经人人争抢海归变成了如今的“海待”?掏空家底选择去留学,如今还值得吗?

海归身份,真的不稀奇了

“海归求职回复率不及国内大学生”“近3成海归年薪不足10万”……没人能想到,曾被视为最好就业的一群人,如今却常因求职不顺登上热搜。

而这一变化的背后,和近些年来出国留学人数迅猛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每年出国的留学生只有几千人,大多数是公派留学。随着中国在1993年放开自费出国渠道,以及2001年加入世贸,中国逐步迎来了留学热潮 [1]。

在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愿意回来的比例也在不断升高。

据教育部的统计,从改革开放至2007年,中国累计留学出国的121万人中,回国的人数是32万人,回流率仅26.4% [2];但在2019年这一年,该比例已达到了82.5% [3]。

从出国皆精英,到遍地是海归,让留学生在就业市场的光环逐渐黯淡。

早在2016年的时候,上海一家金融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就和媒体提到海归太多了,这位人力资源经理说:“三四年前,收100份简历只有五六个海归,现在大约20份是海归投送的 [2]。”

这个比例如今恐怕要更高。

受新冠的影响,出于就业和健康等方面的考虑,归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从2020年开始,回国求职的留学应届生规模,连续两年都是2018年的两倍左右。

更残酷的是,由于疫情的影响,诸如语言培训、留学辅导这些对海归需求较多的岗位出现了大量缩减。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和2018年相比,2020年开始的海归优先岗位数量减少了四成多。这种“僧多粥少”的情况使海归的就业处境雪上加霜。

豆瓣上,几万名留学生聚集在一个名为「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的小组里(以下简称「海废」小组),吐槽着自己遇到的求职问题,其中不乏美国常春藤、英国 G5这样的世界排名前百的名校毕业生。

而这个2020年5月才成立的小组,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成员数量就涨到了两万。那时正是留学生扎堆回国、海归整体求职倍增的时候。

如今已是2022年,新冠依旧在,海归年年愁,只是问题更加多了。

海归回国找工作,难在哪

除了工作难找,在「海废」小组里,被吐槽最多的问题就是薪资太少。

对曾在工资整体相对较高的国家工作或实习过的海归来说,回国后找到的一些工作,薪酬落差实在太大。

同样令很多人感到烦恼的,还有国内的工作节奏太快以及职场环境与期待不符这样的问题。

相比国内不少公司盛行加班文化,在工作节奏相对偏慢的国外有过体会的人,真的不太习惯这么卷 [4]。

同样令很多留学生自愧弗如的,还有国内很多学生卷实习的劲头。

为了能在求职时更有底气,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采取了打卡式实习的方式,有的人甚至只会在一家公司待上个把月,就迅速换下一家实习。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2020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两次及以上实习经历的比例为33.7% [5]。而在国内硕士生中,这个数字要更高。

在「海废」小组里,不止一位海归惊叹国内同学简历上的丰富实习经历。而自己实践经历太少,也成了不少留学生最担心的事。

这一点在选择那些一年制硕士的留学生中,感受尤其强烈。

不少人觉得海外的一年制硕士时间这么短,肯定学不到什么。但要好好读完,并不比国内2年制的专硕简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指出:“‘一年制硕士’在国内遭遇尴尬的处境,首先是国内外对硕士教育的认知有所区别 [6]。”

国外一年制教育虽学制短,但课程密度紧。不仅有读不完的文献,小组项目、课堂展示、论文报告更是无缝衔接。

有留学生吐槽:“就算每天48小时,也不一定肝完所有任务。宝贵的头发算什么,都献给高贵的 GPA。”而能好好实习的时间,并没有多少。

《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的调查也显示,同样是海归,企业更喜欢有过相关工作经历或实习经历丰富的 [7]。

法国企业阿尔斯通的 HR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之所以更青睐有工作过的海归,是觉得他们“拥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没有工作过的海归,就需要花更多时间来考察,甄别的成本也随之升高 [8]。

如今,留学生也越来越意识到,所谓的海归光环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并不奏效。除了自嘲:“海归是贬值了,但相亲市场还是奏效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主动卷起实习。

因为疫情,不少留学生被迫在国内上网课。除了解锁“函授海归”“夜猫学生”这样的标签外,很多人还开启了“白天实习、晚上上课”这样的狠人生活。

当然也有人走起了歪门邪道,花钱购买代课、代考、代写作业这样的灰色服务,就为了腾出时间去实习。

因学致贫,是我没错了

不过,就算留学生再怎么不吃香,瘦死的骆驼还是比马大,应届留学生的整体求职情况,相比国内应届生还是略好一点的。

根据 BOSS 直聘的统计,在2020年的春招中,海归应届生的平均招聘薪资达到了7481元 / 月,而国内应届生仅为5838元 / 月 [9][10]。

但多数海归都不太满意这个薪水。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觉得自己回国后的工资未达预期的人,比例达到了69.6%。

在「海废」小组里,大家最常问的就是“研究生回国,工资千元起步,正常吗?”

为什么这么多海归回国找工作时会对薪资感到失望呢?算一下留学的投入,你就能明白。

根据益普索在2020年做的调查,在热门的留学国家中,英美的学费、生活费都相对较高,基本1年打底就要15万起步,花四五十万的留学生也不是没有。

其他国家的留学成本相对低一些,但一年下来的学费加生活费,大多也要六位数起步。怪不得海归们吐槽,如果算经济账,留学真的好难回本。

有同学就这么类比道:“你点了一份10元的黄焖鸡,觉得味道还不错,可如果你是花了100元买的,同样的味道,你绝对要给差评了嘛。”

况且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留学,回国工作却拿几千元月薪的人,真不少。

有网友就在微博上吐槽过:“一项海外推广工作希望外籍人士或者海归加入,可好家伙,给出的薪资却在1k - 2k 之间。”

学费和生活费是最基本的留学开销,留学之所以被称为无底洞,是因为它还有很多隐性支出。

比如很多人申学校要花的中介费,就是几万元。还有雅思、托福等语言考试的辅导。市面上,一对一的雅思辅导价格已经飙升到六七百一小时。而疫情影响下,回国机票更是一票难求,三四万都不一定抢到一张单程票。

如果父母不差钱,这只是牛身上拔根毛,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都是来自普通家庭。

《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1年,留学生中父母是普通员工的比例,已经从29% 上升到了42% [7]。有些家庭,甚至还得卖房留学。

只是高昂的投入,回报未必会丰厚。2017年,《都市快报》就报道了一个杭州家庭,为了让孩子在澳洲读完本硕,家里卖掉了唯一的房子。但孩子回国后找到的工作月薪,却只有两千块 [11]。

但不只是海归,在这个学历普遍贬值的年代,即使是国内读书的名校生,也给自己打上了“985废物”“小镇做题家”这样的标签,二本生更是吐槽自己连简历关都难过。

毕竟,一个人努力,提高的是分数,一群人努力,提高的只有分数线。

参考文献:

[1] 韩亚菲. (2018). 留学政策变迁40年. 新华社. Retrieved 1 March 2022 from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829623527112672&wfr=spider&for=pc.

[2] 李劲峰, 熊琳, &刘硕. (2016). 专家称海归“去光环化”成必然趋势:专业扎堆优势难显. 新华网. Retrieved 1 March 2022 from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0125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0). 2019年度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 Retrieved 1 March 2022 from https://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2/t20201214_505447.html.

[4] 陈晓妍. (2021). 花百万留学回国月薪八千 他们自嘲为「海归废物」. 豹变. Retrieved 1 March 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a7IYm1UT-paH546MgDqvug.

[5] 智联招聘. (2020).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6] 俞杨. (2022). 一年制硕士毕业,我成了“海归废物”. 中国新闻周刊. Retrieved 1 March 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36fJa3Zz0kwH7B_egsZc0g.

[7] 新东方. (2021). 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

[8] 安坤. (2011). 有国外工作经历的海归受企业青睐. 北京考试报. Retrieved 1 March 2022 from https://edu.sina.com.cn/j/2011-01-24/0842199156.shtml.

[9] BOSS直聘. (2020). 2020海归春招求职趋势报告.

[10] BOSS直聘. (2020). 2020应届生春招求职趋势报告.

[11] 何京京. (2017). 全家卖掉唯一的房子,杭州女生6年花200万留学. 都市快报. Retrieved 1 March 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eywlReIuFwi6-UahvdM9eA.

西
西安以东
1 楼
现在国内留学中介或者外语培训里已经有藤校毕业的了, 当然都是那种很难找工作的专业
F
FromDowntown
2 楼
留学关键是留,能留下来的谁会回国。留不下来的本来也不咋地
板砖破奇功
3 楼
: 真实了
q
qnzyz03575
4 楼
出国读本科是逃避高考,出国读硕士是逃避考研,出国读博士才是真正的人才,回国到哪里都算人才引进,几十万安家费项目经费
絕地求生
5 楼
小学生都能当皇帝,要你这海归做什么。 关键的拼爹,拼苗阿。 墙国现在已经进入零和游戏了,资源就那么点,你爹妈不是共匪高官,能赚8000还行。 家里没后台,要不然就不要回来
s
searay
6 楼
海外学不到中国需要的东西。尤其文科
雁过留声机
7 楼
特朗普小学生都能当皇帝,要你这海归做什么。 关键的拼爹,拼苗阿。 墙国现在已经进入零和游戏了,资源就那么点,你爹妈不是美帝高官,能赚8000还行。 家里没后台,要不然就不要回来
b
bwolf
8 楼
能有百万出国,就是有个好父母,已经是人生赢家了
加拿大农村人
9 楼
你还活在20年前呢,现在留学生还觉得国外洋气吗
老虎爱小米
10 楼
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应当就是中国
w
woshiwo321
11 楼
不懂为什么有人踩你。确实,在国外读博士如果天天混挺难毕业的
夜猫子时
12 楼
能有8000的月收入。己经不是废物了。
s
spirithorse
13 楼
工作节奏相对偏慢的国外?那是因为这群废物做的都不是重要的工作,你看看成功的华人每天的工作节奏有多快,而且人家的时间全部都花在重要事情上,绝不是国内这种大量的无效社交和做无效项目
晕菜98
14 楼
我想他的意思是 留学生能在海外当地企业留住的,能解决身份等问题的都是里面的最好的一批了,当然还有一批是国家特招,是精英中的精英,剩下在海外混不下去的回去的,可能才是问题的本身
就在市区
15 楼
只能说大部分吧不能绝对,我认识好几个在名校出身大企业工作的,为了家人和其他原因回国了。
抬头看天
16 楼
任何时候都要靠自己的真本事。什么,拼爹,拼出生,拼留学,说到底是拼自己,自己要有努力向上,认真学习的品质。
郑长仁
17 楼
出国后才知道,原来美帝也不过如此,自然就打道回府了!
t
ttjt
18 楼
一出校门就想有高人工?太不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