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祖先是鱼?中国科学家回应疑问:非清蒸吃的鱼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9月30日 13点7分 PT
  返回列表
79791 阅读
29 评论
北京青年报

9月29日,一条名为“我国科学家证实人类是从鱼进化来的”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条热搜其实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

不少网友看到热搜后评论称,之前都说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怎么现在又说是从鱼进化来的呢?还有网友提问:“难道中午我清蒸吃掉的是自己的祖先?”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这次发现的鱼生活在大约4.4亿年前,属于有颌鱼,它们确实是我们的祖先,但它们也同时是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祖先,比如我们熟悉的十二生肖,它们的祖先也都是有颌鱼。今天的我们和十二生肖里的动物都相当于进化树上的树枝,而往根源推导,最终汇聚到的一根主要枝干就是有颌鱼。”此次发现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朱幼安29日下午告诉北青报记者。

朱幼安介绍,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上现存99.8%的脊椎动物都具有颌骨(上颌与下巴),有颌类的出现与崛起是“从鱼到人”的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关键的跃升之一,人类的很多重要器官与身体构型都可追溯到有颌类演化之初。找到有颌鱼出现早期的样子,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之路。

但长期以来,这条有颌鱼类起源和演化之路最开始的一段有大约3000万年的时间,我们对其了解处于完全的空白之中。朱幼安表示,此次研究团队先后发现了“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其中发现的有颌鱼化石为我们填补了1000多万年的空白。

但朱幼安坦言,这些有颌鱼化石的发现绝非一帆风顺,团队成员从15年前就开始了相关工作,不断积累相关的资料,最终在2019年才找到富含有颌鱼化石的区域。

朱幼安表示,虽然有颌鱼的后辈中,包括了蓝鲸、大象这类巨无霸,以及人类、恐龙在内的地球霸主,但4.4亿年前的有颌鱼只有不到3厘米长,还生活在当时的水中霸主“海蝎子”的阴影之中。但由于拥有强大的演化潜力,有颌鱼用了从演化角度来看很短的时间,就成为了当时地球上的顶级掠食者,并且奠定了包括我们人类在内后辈们的地位,其贡献值得人类的研究与铭记。

人类的鱼祖先发现者:网友清蒸吃掉的也是有颌鱼但并不是我们的祖先

北青报:为何此次发现的有颌鱼被称作人类的祖先?

朱幼安:我们今天对上颌和下巴在内的颌骨见怪不怪,但其实在生物演化的历程中,颌骨的出现至关重要。颌骨的出现改善了动物的捕食能力,今天的一些无颌鱼,比如七鳃鳗,只能靠像吸盘一样的嘴去吸东西。而且由于没有颌骨,它们的呼吸效率也不高,只能生活在激流里,以便获取更多的氧气,而且因为呼吸效率的限制,它们的体型也长不大。

实际上,包括人类在内,大多数大型动物都是有颌类,颌骨的特征都可以追溯到大约4.4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那个时候首次出现有颌鱼,由此开始,后来演化出了牙齿、成对鼻孔、内耳水平半规管、胸鳍和腹鳍等多个此前无颌鱼没有的器官。正是这些器官使我们有颌类取得了竞争的优势,今天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上现存99.8%的脊椎动物都是有颌鱼的后代。

北青报:对于有网友担心,中午不小心把祖先清蒸吃掉了的说法,你怎么看?

朱幼安:这当然是网友们的一句玩笑话。严谨地说的话,这次发现的有颌鱼非常接近今天鱼类和人类的共同祖先,这个共同祖先长得像鱼,但它生活的年代距今已经4亿多年了,也并不是今天的鱼类。所以网友清蒸的鱼虽然也是有颌类,但不是我们的祖先,最多是我们很远很远的远亲,可以放心食用。

北青报:此次发现登上了世界顶级科研刊物《自然》的封面,为何这个发现如此重要?

朱幼安:人类演化之路上有几个关键的节点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像这次有颌鱼从无颌鱼中演化出来就是一次关键的节点,后来有颌鱼的一支告别海洋,登上了陆地,又是一次关键的节点,类似的节点还有不少。

但在演化之路上,越是重要的节点,其演化速度越快。一些关键节点的演化可能只以10万年或者100万年来计算,这个时段相比40多亿年的地球历史来说,只是很短的一瞬间。我们的工作类似于拍摄体育照片,一场足球比赛虽然有九十分钟,但关键的进球或者犯规都只是一瞬间,我们就是要尽可能抓拍到那一个瞬间,让照片接近发生那一刻的样子。

我们之前对有颌鱼类演化的前3000万年都没有任何了解,而这次发现把这个3000万年空白缩短到了1000多万年,这相当于虽然没有最终拍到进球,但拍到了球星起脚射门的瞬间,对我们鱼祖先演化之路重要事件的了解迈出了大大一步。

一次打闹发现通往人类祖先化石大门的钥匙 一类有颌鱼以沈从文命名

北青报:请介绍一下这次有颌鱼化石是如何发现的?

朱幼安:化石的发现得益于大量的前期铺垫工作,甚至要追溯到很多已经离世的地质学前辈,很多前辈专家走遍中国,确认了国内不同地区的地层属于哪个地质时代,我们因此已经知道哪里有志留纪早期的地层,这大大缩小了寻找的范围。

另一方面,我所在的团队有老师从15年前就开展了相关的工作,从2017年开始,我们收集了更多的信息。到了2019年9月的一天,我们团队的成员李强博士在山里寻找化石,当日下了一天的雨,大家翻山越岭,都很劳累,但没找到什么东西。李强博士给朱敏老师打电话报告,朱敏老师就在地图软件上看了看,发现附近有个地方新修了公路,可能会露出新发掘的石头,就建议大家到那边试试。

团队几个人员到了朱敏老师指出的地方,爬上了山,为了对抗疲劳,互相打闹时看到了路边有一堆石头,是刚从山崖上滚下来的,大家敲开这些石头,结果找到了完整的有颌鱼化石,不过这批化石出自志留纪晚期,距离有颌鱼出现已经有比较长的时间了。但这次发现激励了大家继续在周边区域寻找,过了一年,2020年时我们就在附近找到了志留纪早期的无颌鱼化石。

很快,到了2020年10月份,我们就找到了大量保存完整的有颌鱼化石,也就是我们这次发布的成果之一。

其实我们后来也很庆幸,团队成员在打闹时发现的有颌鱼化石属于粉砂岩,质地很像粉笔,当时也在下雨,如果我们晚到了一些,化石可能就化为粉末泥浆了。

北青报:找到化石后,如何确认它属于有颌鱼呢?

朱幼安:这些化石非常小,我们要把化石拿到显微镜下,用钢针一点点进行清理,每次剔掉一粒沙子大小的围岩,然后反复观察比较这些化石的细节,寻找和确定其是否具有有颌鱼类标志性特征,确认这些化石是否为有颌鱼。

北青报:这次发现的部分有颌鱼都有非常中国风的名字,比如沈氏棘鱼、梵净山鱼、秀山鱼等,这些名字是如何命名的?

朱幼安:这是希望能够通过命名,向世界传播一些我们中国的文化。在我们的研究中,志留纪的一些时代分期,都是用英国威尔士的地名命名的,我虽然没去过威尔士,却对那里的很多小镇的名字如数家珍。这次我们用梵净山、秀山等地名,土家这样的民族名命名发现的鱼类,就是希望国际上更多人能够借机了解一下中国的地名和背后的文化。

沈氏棘鱼得名于文学家沈从文先生,我们发现沈氏棘鱼的地方位于重庆、湖南交界处,临近边城古镇,再加上朱敏老师很喜欢沈从文的作品,我们就把这种鱼命名为沈氏棘鱼了。

人类祖先曾不足3厘米长 曾是1米长的“海蝎子”猎物

北青报:能够从你的视角来想象一下,4.4亿年前,这次发现有颌鱼的地方大概是怎样的景象。

朱幼安:那个时候,从四川、重庆到江苏南京都是一片海,由于河流汇入,带来了很多养分,这里有充足的浮游生物,这些浮游生物也是鱼的美食。因此这里生活了很多的有颌鱼和无颌鱼。

但这片海很浅,往往只有几米深,鱼一般都很小,我们这次发现的有颌鱼化石最长的不到3厘米。当时这片海里还生活着“海蝎子”,属于螯肢动物,体长可达1米左右,用钳子等捕食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祖先整日生活在这些“海蝎子”的阴影之下。

但有颌类动物有巨大的演化优势,这意味着它们能适应更多的环境,有着更好的发展潜力。事实就是,过了大约1000万年,有颌鱼中有些就已经成为了当时地球上的顶级掠食者了,这个地位延伸到它的后辈霸王龙,也一直延伸到我们人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3
3278500
1 楼
祖先是三叶虫
d
dagoubang
2 楼
所以说也要给鱼做核酸,没问题 [1评]
欢喜*佛
3 楼
这是新发现吗? 我中学就知道是从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的了
B
BTY2684
4 楼
是红烧吃的
错错错错错
5 楼
虽然油炸不健康,但是香脆啊。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6 楼
我相信中国人种是本土进化,根本不相信什么中国人是从非洲走出来的(考古学也完全不支持这个谎言),分子生物学的一派胡言我根本也不信。 [1评]
g
greentee
7 楼
过了大约1000万年,有颌鱼中有些就已经成为了当时地球上的顶级掠食者了 ---------- 3厘米长的🐟,区区一千万年就变成了巨型霸王龙。也就是说,在并不长的时间里,生物可以完全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化石证明所有高级生物都是🐟而变得,这是事实。而且我们人类的胚胎初始形状跟鱼类和鸟类都一样,这也是鲜活的证明。 进化是事实,但是我还是不太相信进化是自然进行的。或者人类历史还太短,再过一千万年人也会进化成另外一个样子吧。
k
kan_english
8 楼
我们的祖先是鱼变成人,你的祖先是人变成鱼
L
Laoseguiman
9 楼
这研究有什么意义?
k
kan_english
10 楼
对,有这种说法,因为非洲的干旱天气能保存遗骨,亚洲是的雨林气候没法保存证据。 [1评]
T
Toshiba7
11 楼
为什么说是鱼?难道人和鱼有相似的基因,千万不要告诉我是因为鱼出现的比较早。
R
Robin_Snow
12 楼
那你给解释一下佛罗勒斯人怎么发现的?
阿狗家的猫
13 楼
难道就我看过这首Mv Fatboy Slim - Right Here, Right Now https://youtu.be/ub747pprmJ8
a
abc868
14 楼
中国人祖先是龟🐢!
剑指蠢货
15 楼
肯定是河南籍科学家
v
vhengsh
16 楼
。《两极哲理的假说》人类祖先起于海上,先:单细胞藻、演化成水母、再演化为水草及鱼的祖先。水母演变成多足水里生物如墨鱼,有的墨鱼祖演化为多足类水里生物如虾等,有的虾祖演化为蟹类等。有的虾类再演化成陆上多足生物如蜈蚣类、有的蜈蚣类演化成蛇类。有的鱼祖演化成水里爬行类物种,上了陆地成爬虫类物种,再演化成猿猴类物种,再进化成人类。有的水草再演化成水中植物物种,再而繁殖到陆地上而成为陆上植物。有的陆上爬行动物演变成鸟类。 [1评]
X
XXyourOO
17 楼
“北青报:对于有网友担心,中午不小心把祖先清蒸吃掉了的说法,你怎么看?” -- 北青报记者没有九年以上脑血栓都问不出这种级别的问题!
罗马军团
18 楼
蛇是爬行动物,不是从蜈蚣演化来。蜈蚣和昆虫是一大类:节肢动物,身体分成明显的节。
飞鸽赛永久
19 楼
靠谱 看着亲切
罗马军团
20 楼
不过你说的大致正确,水生动物两次上陆,第一次虾蟹类(其实也不是现在我们说的虾蟹,而是它们的祖先类似虾的节肢动物远祖)先上陆,它们演化成了陆上的节肢动物:昆虫、蜘蛛、蜈蚣这些。第二次是鱼类在浅水中进化出了脚:肉鳍鱼,顾名思义,就是它们的前鳍长出了骨肉,能在水底爬行,最终变成了脚,上了岸成为两栖动物。而从两栖动物开始了第二次大分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一开始爬行动物占上风,一度几乎统治了地球,但是小行星撞地球,笨拙的爬行动物不适应气候变化大灭绝,机灵的哺乳动物笑到了最后。再然后,花花肠子最多的人类最终统治了地球。
后稷
21 楼
祖先是太空飘到地球上的几个有机分子。
c
cotoncai
22 楼
生物的进化是个非常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例如骨骼的进化,每一块骨头比如掌骨的分化的历史之初都是不断骨折,愈合,带着伤残存活,直到最终被自然选择并遗传固定的漫长的历程。每每想到我们身上背负的无数的祖先们的伤痛与救赎,我就觉得自己的命一定不能白活!
文强
23 楼
还是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 可是进化的那么多巧合呢
n
niqiham
24 楼
有什么奇怪的?美人鱼的传说和藏人视鱼为祖先都暗示这种可能。
板砖破奇功
25 楼
疯了...
胡不语
26 楼
这个说法肯定不会错,因为上古时太阳辐射太厉害,所谓的 the sun is a deadly laser, 所有的动物都呆在海洋里,所以说所有动物的祖先都是🐟
樱桃儿熟了
27 楼
哈哈,本来就是这样的。其实还可以追溯到40亿年左右的单细胞生物。病毒跟早,但病毒不能算生命。不过根据我的定义,病毒算无生命和有生命之间的过渡了。
s
samsam
28 楼
不是清蒸的,那就是卡菲勒了
A
AMONIA
29 楼
谁穿越回去把那条祖先鱼蒸了会发生什么?